登陆注册
4434200000002

第2章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1)

天下之事莫不各有其决定性瞬间。对我来说,相机就是素描簿,一种直觉和自发的工具,套句术语说—它主宰着怀疑和决定同时并生的瞬间。为了“赋予世界意义”,摄影者必须感觉自己与镜头内所看到的事物息息相关。

摄影史上的一道门

也许是稍微夸大了一点,不过这是事实—在巴黎的街头,如果小孩要嘲笑画家们时会说:“又一个毕加索。”而对那些拿相机的人会说:“那边正来了一位布列松。”

布列松几乎是摄影的代号,就像毕加索等于绘画一样,因此连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名字缩写H.C.B. 都有人拿来做文章。

今天,假如有所谓基础摄影的ABC 入门的话,那高级摄影就等于HCB。(厄恩斯特·哈斯,1921—1986)

摄影这一门,你进去是ABC,出来时是HCB。(Photo Japon,No.10 标题)

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批评布列松作品的文字(虽然有人反对他的理论),好像说布列松不好,反倒显出自己没有学养。

究竟是什么因素,使这位十足自傲的法国人,享有摄影史上最崇高的地位呢?当然,他的造诣必须是前无古人,而未见来者才行。摄影自从在1839 年的8 月19 日那一天正式迈入人类生活以来,到今天已超过一个半世纪。起先的一百年,它到底算不算是一门艺术,依旧见仁见智;而后的五十年,布列松的出现,使任何人都不再为这件事争论不休了。

摄影的记录功能,使对“创作”一词有特殊看法的人士,一直认为它只是留住影像的记录行为而已。然而,相机会因使用者的心态差别,而对同一事件呈现不同的见解—这就是一种创作行为,也就是艺术形式的成型。这一点,是谁也不能否认的。

也因为这样,相机在不同年代中,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充满了多姿的桥梁角色,形成了多彩的风貌:“纯记录摄影”、“画意派摄影”、“自然主义摄影”、“纯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报道摄影”、“创造性摄影”??而布列松正是集所有流派的精粹,创造出“决定性时刻”的哲学。这正是他成为摄影代名词的原因。

布列松是摄影史上的一道门,不管你喜不喜欢他,只要想走这条路,就会打他的门下经过。当然,你有能力的话,也可以撑杆跳从门上跨过。

无法对焦的人

布列松是个绝口不谈自己的私事也极不愿被拍照的怪人,要较贴近地了解他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他就像一个没法让人对准焦距的影子,有无从捉摸之感。

对他较有认识的,就数他的三位友人(罗伯特·卡帕、大卫·西蒙、乔治·罗杰)—共同于1947 年创办的“马格南”集团的同人。

我们听听小他十三岁的同事,也是大师级的摄影家厄恩斯特·哈斯怎么描述他:

他的服饰极为考究,常穿土色的苏格兰呢,虽是法国佬,但外貌看起来倒像英国人。他的肤色泛红,窘困时会一下子就转为涨红,显出很脆弱可爱的模样。他脸上无须,双眼湛蓝,使得脸部各种欣喜的神情更为突出。诗人让·科克托曾说:“人过了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脸孔负责。”布列松和自己的面孔、年龄、风格早已妥协无间。像许多伟人一样,他确实已经不朽了。

这是1971 年发表在《现代摄影》十月号上的一篇文章。那时的布列松已有六十三岁,满头白发。尽管哈斯这么对这位“伟人”的脸孔歌功颂德,但在几乎无法看到布列松正面照片的人来说,只会更加扑朔迷离,一头雾水。我们常见到的布列松形象,是他的半边脸甚至整个头都被相机挡住的镜头,因为他只允许别人刊登这样的个人照片。难得的是,他三十八岁那年,接受柯达摄影博物馆馆长博蒙特·纽霍尔访问时,曾留下罕见的正面肖像。

这是副神采奕奕、颇为英俊的脸庞,虽然还不到“为自己脸孔负责”的年纪,却已经流露出莫大的自信与傲气。这一年对他来说是艺术地位的界定点,因为纽约现代美术馆误以为布列松在采访战事时丧生,特别为他举行了盛大的“遗作回顾展”。他听到消息才特地赶到美国参展的。

布列松把自己搞得神秘兮兮的,甚至不愿意让人知道他的太太就是一位相当优秀的比利时摄影家:马尔蒂娜·弗兰克(1938—)。有关他的个人背景,只能从最简单的年表入手:1908 年8 月22 日出生于法国的Seinneet Marneo,十四岁进入中学,第二年就转学,并立即中辍,连中学文凭也没拿到手。十九岁正式转入立体派重要画家安德烈·洛特门下学画。二十七岁到美国跟保罗·斯特兰德学电影。次年回法国任大导演让·雷诺阿的助导,此后就没有所谓的学习过程记载,尽是光耀门楣的丰功伟绩了。

中学都没有毕业的他,当然不会生下来就有拍照的细胞,尤其是他本来是学绘画的,能不受任何影响,一跃而成摄影高手,是很难想象的事。

布列松尽管是一个无法对焦的影子,我们还是可以根据蛛丝马迹来一窥真相。

影响布列松一生的影像

今天,很多影坛上十分重要的摄影新锐们,说起他们为什么会决定走向摄影这一途时,总是这么说着:

在19×× 年,我第一次看到布列松的照片时,才整个知道“摄影”就是我要用生命去履行的工作……

布列松也不例外,他正是受到一张照片所传达的影像的震撼,而改变整个命运的。在布列松家的饭厅的墙上,有一张照片被夹在许多东、西名家的绘画作品中,这是一帧20 世纪30 年代的复制品。每当有人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挂着这幅摄影作品时,他都这么回答: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时,就一直深受其影响的影像。它使我决定走入摄影。

在普遍易见的资料中,布列松都显得有点故意不说出这是何许人的杰作,仿佛担心他的一句话会使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前辈,立刻走红起来一般。

不过,他也有说漏嘴的时候(在所有的访问中,他只提过一回)。这位匈牙利摄影家马丁·莫恩卡齐是个鲜为人知的人。这张照片拍的是三个小孩奔向大海的情景。然而在所有的评介讨论中,都从来没有将这张照片刊登出来,又是令人一头雾水。

经过几年的多方留意,笔者终于在瑞士的Camera 杂志上(1979.12) 找到这张被印成扑克牌大小的照片,也才知道莫恩卡齐的一点点资料:他生于1896 年,只比布列松大十二岁,算是同年代的影像工作者。死于1963 年,活了六十七岁。布列松在1974 年被访问时才正式提到他,而那时他已死了十一年之久,早就被世人忘得一干二净了,根本无缘因“影响了布列松一生”而沾上半点福分。

《斯噶尼克湖边的黑人男孩》是这张照片的标题。它的现形,让人完全明了:原来布列松的风格形成是有源头的。布列松的“决定性时刻”哲学,用最简单的几句话来解释就是:

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里,都有一个决定性的时刻,这个时刻来临时,环境中的元素会排列成最具意义的几何形态,而这种形态也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有时候,这种形态转瞬即逝。因此,当进行的事件中所有元素都是平衡状态时,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刻。

我们细看这张照片:三个小孩赤裸着身子,他们的体态、步伐、双手垂摆或上扬的姿势,以及三个人重叠的透视,加上三个人的视线(虽然是背面,也能感觉到)和海浪冲上来的动态,都在黄金比例的长方形框框内,呈现无懈可击的完美组合。这种极度饱和的影像,令人根本无法想象它们彼此的关系还会有其他组合的可能性。这就是“决定性时刻”的真髓。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这位没人敢批评的超级大师,从默默无闻的摄影作品中得到了启示。然后,他开始制造了无数张令所有人都震撼无比的影像。

布列松早期的一张照片

放下画笔,拿起相机的布列松,并不是一开始就形成他那出名的风格。由于摄影比赛比别种媒体有更多的技术性,工具往往会影响拍照者的走向。我们所熟悉的布列松照片,都是三十五厘米的小相机所拍的。他曾说:

当我买了第一架莱卡时,它变成了我眼睛的延伸。

布列松是二十四岁那年(1932) 在马赛买了一架莱卡相机。而有关的记载,则写明他的第一张照片是登在法国的《考察》杂志上。然而,笔者却在一本不很普通的摄影专集上,看到他在1931 年所拍的作品。这张照片是正方形构图,显然是6×6 的120 相机所拍的,有趣的是,它一点也不像是布列松的照片。

《丝袜面具的脸孔》看起来相当怪异,被罩住而绷得紧紧的女人的脸孔,上仰的角度使两个鼻孔变成最抢眼的焦点。右眼闭着,左眼露出恐怖的神色,瞳孔还映着拿相机的布列松的影子。

从这张照片我们可以发现布列松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有多大,他日后虽然不曾把超现实的风格继续拓展下去,但是他所拍的街头影像中,人物的行动、眼神很少呈现具体的情绪或意图,让人有一种捉摸不定感,这正是受超现实手法感染的表现。

四十六岁那年,布列松成为苏俄与其他国家恢复关系之后,第一位被允许入境的摄影家。同时,他还接受了一个公开的访问座谈。有人问:“布列松先生,你拍不拍自己的梦呀?”布列松认为这个问题直指核心,他回答:“拍。”布列松一直认为自己是以直觉来拍照,就像梦一样,影像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形下出现,而只有靠直觉才能擒拿得住。“所有的思考,只能在拍照前或拍照后:按快门的那一瞬间,只有凭直觉。”

这张非布列松风格的作品,充分泄露了布列松品位的倾向,虽然他最不愿意被冠上超现实主义的名衔,但无可否认,他是位“拍梦最拿手”的人。真实世界里,在他看起来像是梦境般的事件,才会使他按下快门。而也唯有他才能在真实世界里,发现那么丰富的象征意义。

布列松的“看”

“事实并不见得有趣,看事实的观点才重要。”布列松很强调摄影中的“看”。梦境就是生活中用另一种视觉看到的事件。他在现实世界也有妙趣天成的慧见。

“构图”是摄影的空间,“快门机会”是摄影的时间,布列松看事情,是同时注意这两件东西的,缺少其一,他会站在一旁等下去,直到“所有元素都是平衡状态”,他才比谁都洞悉先机地抓住它。布列松是有史以来把时空因素结合得最为灵巧的巨匠。要谈他的作品,只有从他的眼力着手。

为什么他能那么准地看清时空最有意义的交叉点?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他的前辈大师—安德烈·柯特兹。虽然布列松曾写了一封信,尊称柯特兹为老师,但除此之外,他从未在任何时期的表白中提过柯特兹,而在一般的介绍中,谈到他们艺术手法的关联,也是十分含蓄,仅说“连布列松自己也承认,从柯特兹的表现手法中受惠甚多”。但是,布列松到底受到些什么影响,则没有人明明白白地指出来,这又是大家尽量拥护布列松神圣地位的一种表现。不过,公平自在人心,总是有正义感的评论家会挺身说话,布兰·柯依是我所见过说得最直白的一位。他在《摄影大师的技巧》一书中,论及布列松时说:

20 世纪30 年代的早期,他看柯特兹怎么做,就照着模样做,一下子就跃身

为法国最伟大的摄影家。

同类推荐
  • 丰臣秀吉(六)

    丰臣秀吉(六)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黑塞传

    黑塞传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添了不少砖瓦,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名字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你听到过黑塞的名字吗?读过他的作品吗?黑塞何许人也?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传记。作者带你浏览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德国学者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心灵的轨迹,让你了解艰难的时世和对哲理的执着思索,如何成就一个诗人、散文家、心理学家、社会批评家、预言家、人道主义卫士、和平主义者……与独立的人格为友,与优雅的格调为友,与黑塞进行精神对话,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明日之花别样红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明日之花别样红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马皇后:大脚马皇后,资深贤内助。秦良玉:名将秦良玉,巾帼女豪杰。李香君:侠肝义胆李香君。陈圆圆:倾国天香陈圆圆。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儿。为了出人头地投靠青帮头目黄金荣;献媚于黄金荣的大老婆桂生姐;镇压工人武装,杀害共产党人取宠于反动势力;上攀“天子”蒋介石;中靠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用青帮、“恒社”等帮会社团组织……一步步登上了民国年间名噪一时的“教父”宝座……本书除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杜月笙用刀枪、鸦片、赌器、官印、女人、金钱,凭借黑道势力发迹于十里洋场的过程;同时又客观的记叙了杜月笙在抗战时期不惧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支援国共抗日、并清剿汉奸特务的业绩;描叙了他对蒋介石攀附、希翼、失望、离心的四个阶段;刻画了他从“教父”宝座上跌下来,客死在香港的结局。
  • 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

    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

    茨娃女儿、妹妹、马克·斯洛宁、利季娅等人回忆茨维塔耶娃,茨娃两极化的性格,对待朋友和生活的态度,临死前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茨维塔耶娃之死……在书中得到立体的呈现。这些回忆是相关传记写作时常援引的资料。
热门推荐
  • 争霸联盟

    争霸联盟

    德玛若克争天下,兵归将死十年仇;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峡谷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 密会三部曲

    密会三部曲

    周婷,因他的而欢乐,因他的痛苦所以痛苦。昨天他们友谊万岁,今天他们共赴殿堂。他曾经喜欢一个女生,从未和她提起自己对她的爱!也许她不知道自己对她的爱,哪怕只是远远的守候都满足。上帝是公平的,真心会换回她的反馈,眼泪终将会变成蜜糖。(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浣梦记

    浣梦记

    修仙?是否真有仙道,不过是痴者一梦,梦里寻仙。无论有仙与否,这梦里的爱恨情仇,刀光剑影,真真假假却值得咀嚼、值得品味。异世孤儿,身世成迷,历艰难万险,得奇遇,修仙缘,终解开重重迷雾,得成仙道。
  • 驱鬼道人

    驱鬼道人

    僵尸,起源于我国民间传说故事。指四肢僵硬,头不低,眼不斜,腿不分,不腐烂的尸体。僵尸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电影,游戏,小说中。也有将僵尸当做绰号。
  • 深情厚爱:家有萌妻初长成

    深情厚爱:家有萌妻初长成

    初见,唐晓言破败着衣衫,面色枯槁的站在林书函的公司门口,四下张望。林书函皱了皱眉,心想最近保全的工作是越发不到位了。再见,林书函将唐晓言撞倒在地,却不想从此之后身份变换,多了个他从想到过的头衔。“林书函,我是来投靠你的,我爸妈留书给我,说只要给你看这个,你就会照顾我。”唐晓言的话,让林书函一时语塞。有没有搞错!她居然是自己的未婚妻?天知道,他对幼齿娃娃绝对没兴趣。面对没有家人的唐晓言,林书函只能硬着头皮,应下来做唐晓言的“监护人”。听着:“丫头,我可以照顾你,但我不可能娶你。”“好,一言为定。”面对他的拒绝,唐晓言答应的极为痛快,在唐晓言的心中,她同样不想找个大叔做老公!
  • 盛世天下之掌上残妃

    盛世天下之掌上残妃

    北冥洛府,有女名凰,国色天姿,无人求娶,何因?腿残!皇室澹台,有子离漠,赫赫身份,无女愿嫁,何故?眼瞎!一纸诏书,一场赐婚!一个不良于行的世家“弃妇”,一个不能视物的皇家“弃子”,残妃配盲王绝配!有朝一日,当她拥有了不再沉寂的理由,当他下定了不再掩锋的决心!这天下,会因谁而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时月瑾年》

    《时月瑾年》

    原本拥有强大灵力的巫女,为情所困,最终死自己的悔恨当中,当宿命不可抗拒,二十一世纪同名女杀手时月穿越异世,一路上拥有太多,失去太多,一步步走下来,终于了解宿命,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这是一个虐情的故事。
  • 破天之神王者降临

    破天之神王者降临

    在公元二十二世纪,一位天才少年“风云”,当今世上聪明的天才,遭到自己的强敌“广天浩”暗算,无辜牺牲。谁知,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成为了灵家的废材大少爷(灵云)。在异世界的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又会在异世界会如何呢?
  • 神创天途

    神创天途

    光明255年,两世为人的卢克以生命与爱为媒介,锻造出史上第一把神器,抵挡了阿修罗族的入侵。而他的灵魂则在神圣大陆上一名被称之为“废物”的天才的身上得到新生。弥补了前两世身体的不足与性格的缺陷,掌握了魔法的真正奥妙,拥有着前两世顶级匠师与传说锻造师的经验,创造神迹的神创师诞生。当灭世之灾降临,战争的碎片将齐聚,被毁灭的一切都将被重新创造。走在神创的踏天之途,追寻巅峰,永无极限……
  • 归寂

    归寂

    想与你看遍花开花落高山流水中杯酒相酌或与你并肩锦绣山河踏遍那三千红尘落落——白锦初【作者小白,也不知道是不是有点苏,而且我是玻璃心,提建议可以,请不要打击我,十六在这里给诸位谢谢啦!当然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看,没有就当我在这里自己唠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