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4200000004

第4章 罗伯特·卡帕(安德烈·弗里德曼) Robert Capa (Andre Friedman)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

创造自己的人

我认为战地记者比起军人来,能获得较多的酒、较多的女人、较好的收入以及较大的自由;然而就这场游戏而言,拥有选择立场的自由且被准许做个不受制裁的懦夫,却能叫一个战地记者备受折磨。战地记者的赌本:生命,是操在自己手中的。他可以押在选定的注上,也可以在最后一分钟把它收回口袋里。罗伯特·卡帕比谁都有资格代表战地记者发言,表白用生命换取影像的心境和代价。他是有史以来最有名的战地记者,他的摄影生涯就如同赌命一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各个战区—西班牙内战、日本侵华、北亚战争、意大利战争、诺曼底登陆战争、法国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用血肉之躯去换取莱卡相机里的一格格底片。他从来就没有将赌注在最后一分钟从牌桌上抽回,一直抱着不输即赢、孤注一掷的豪情与认命,等着轮盘上的珠子落停在那一个号码上。卡帕赢得了迄今依旧无人超越的战争照片,然而却在1954 年5 月25 日的一场小得不能再小的赌局里,赔上生命—误踩地雷,被炸得尸骨不存。

罗伯特·卡帕这位出生入死的影像士兵的形象,永远烙在人们的心灵上,他的照片已成为人类和战争的象征。他一生痛恨战争,想借影像来唤醒人们的良知,不再彼此杀戮。他的死就是为人类提出的最后谏言。看卡帕的照片仿佛可以听到子弹疾飞、炮弹隆隆的声响,每一帧都是人类愚蠢行为的明证。

用生命赌影像

《我—安德烈·弗里德曼》是一篇自叙体的散文,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卡帕老兄。弗里德曼怎么变成卡帕的经过,倒是摄影史上绝妙透顶的趣闻。

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弗里德曼,在中学时对政治极感兴趣,曾有意加入共产党,在一次入党的秘密会面时,他将赌注在最后一分钟收回口袋,转身走了。没想到第二天就被政府当局盯梢跟踪,而家人也跟着被盘问,弗里德曼不得不立刻偷渡出国,前往德国求学,从此永远和故乡亲人告别,那年他才不过十八岁(1931)。

弗里德曼到了柏林,半工半读,在照相馆里做师傅的助手,就这样和摄影结了缘。三年后他到巴黎闯天下,并且制造出一位世界最著名的莫须有摄影家—罗伯特·卡帕。

满脑子鬼主意的弗里德曼和西班牙籍的女友姬达·塔罗(后来成为卡帕的太太)在巴黎租了间办公室,号称是美国一位年轻富有的影像好手—罗伯特·卡帕的经纪代理公司。弗里德曼负责制造照片,塔罗则用她长袖善舞的手段推销出去,说是由于这位“卡帕”先生富有得不得了,不屑于用照片糊口,因此每张照片非要150 法郎不可,否则免谈,爱买不买悉听尊便。这个价码三倍于当时最高的行情,然而硬是让塔罗给一一推销出去了。几个月后,市面形成了一股“卡帕热”,欧洲重要报刊都争相索取这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大摄影家”的照片。

另外,塔罗对美国新闻机构耍了同样手腕,宣称“卡帕”是巴黎年轻富有的影像高手,搞进了不少钞票。当然啦,这不只是走运而已,弗里德曼高人一等的摄影功力才是成功的主因。

不过,这个骗局终于被《考察》杂志的图片主编渥克拆穿了。日内瓦有个国际会议发生了暴动事件,所有的记者都被瑞士警察粗鲁地赶走,唯独弗里德曼混了进去,拍到了独家特写镜头。说巧不巧,这一幕情景被在旁的渥克看得一清二楚。三天后,那些照片被送到渥克的办公桌上,他拨了个电话给“卡帕”的经纪人,塔罗这么回话:

卡帕先生的这批独家照片,一张要三百法郎。

渥克回答:

有关卡帕的事倒是挺新鲜的,不过,请你转告那位身穿脏皮夹克,到处乱拍照的荒唐小子弗里德曼,明天早上九点到我的办公室报到。

就这样,安德烈·弗里德曼不得不以罗伯特·卡帕的身份正式亮相,而今天大家几乎都忘掉卡帕的本名了。

香槟·赌马·马格南

卡帕现形之后更加走红,加上世界各地的战事逐渐升温,他就开始终年在外奔波,和枪比快地猛按快门。1936 年首度造访美国;1938 年到日本与中国大陆;1939 年到欧洲再赴美;1941 年到1945 年就开始专门为Life 杂志在欧洲各战区拍照。这些作品都是连底片还没冲洗,就随军机空运回美,而由别人放大的。卡帕往往要在数个月甚至一年之后才会看到自己的作品,他整天在战壕里,根本无法想象自己的名气已响遍全球。卡帕几乎变成战地记者的代名词了。除了以战争摄影影响无数后进之外,卡帕在摄影史上最大的建树,就是创办了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摄影组织—马格南。

1947 年,卡帕把几位同好—布列松、大卫·西摩、乔治·罗杰拉在一块儿,打算成立一个代理公司,专门负责发行乱世影像的照片。正当他们为公司名称大费周章时,卡帕灵机一动,取了个香槟酒名—“马格南”。“马格南”是一种两夸脱装的大桶香槟酒,为好友们庆祝生还的聚会上经常喝的。这一点也正反映了卡帕的诙谐性格和乐天知命的人生观。

卡帕直到去世为止,一直是“马格南”的领导人物,没有他,这个团体就不可能到今天还存在,成为世界所有报道摄影顶尖高手的云集地。在草创时代,卡帕经常得靠赌马来周转员工和同人的薪水,布列松就常因为自己的酬劳被卡帕挪用去当赌本,和他大吵一番。不过大家都知道卡帕是为了整个团体的存亡而赌,也就不太在意了。

卡帕几乎没有为摄影艺术发表过什么创作观。文采甚高的他,在战壕里仍保持写札记的习惯,不过都是一些当时的记事,和自己对人生、命运、战争、友谊、感情等看法的文字。他最出名的一句摄影名言就是: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

他的照片让人不觉得技巧的重要性,而是显露出一股用生命才能换取的勇气。这种大勇的精神使他的照片被任何派别的人都奉为经典,没有人会批评他表现得够不够精致、传达得够不够有力、裁切得够不够紧凑、快门机会够不够恰到好处、调子够不够丰富。他最出名的照片《中弹了》,品质相当差,而另一帧《诺曼底登陆》,甚至是模糊不清。焦距、光圈、快门在他的照片里都是无用的名词,他是用生命在拍照,而不是用机器,因此,卡帕是被一般人称作“伟人”的唯一摄影家。

伟大心灵的见证

很少人讨论卡帕的作品,却有很多人谈论卡帕的人格,因为他的照片不用讨论,光看就够。本文也不免俗,直接引述当代作家、诗人、摄影家对他的评词,来为卡帕的人格作证:

● 海明威

卡帕,他是一位好友,一位伟大及非常勇敢的摄影家。对所有人来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而碰到了“万一”都是霉运;而对卡帕更是倒霉,他是如此活生生的,想着他死了的这天,又长又难过。

● 斯坦贝克

对摄影我全然不懂,关于我必须谈的卡帕,纯粹是从一个门外汉的观点来看。专家们得容忍我了。对我来说,卡帕的确摒除一切疑虑地证明了相机不必是个冷冰冰的机器。像笔一样,用它的人有多好,它就有多好,它可以成为头脑和心灵的展现。

卡帕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并且当他找到之后知道如何处理。举例来说:战争无法被拍摄,是因为它大致来讲是种“激情”;他能在一个孩童的脸孔上显示整个民族的忧惧。

他的作品本身就是一张伟大心灵不胜悲悯的照片,无人能取代他的位置,我们幸运地拥有他照片里人类的品质。

● 阿拉贡

这位年轻人,充满了勇气和消耗不尽的精力,哪儿有战争,哪儿就有他。他奔驰于乱世各地,就好像觉得有份使命感,要永远用他的相机去捕捉生与死的一线之隔。在我们这个分裂血腥的年代里,人类成为不可预见力量所造成的意外事件的牺牲品,他是这类故事的一个现身说法。

● 欧文·肖

他活着像最好的士兵一样,遵守最严厉的军法。他总是驶向枪声。在罗伯特·卡帕的时光里,枪声总是风景里永远的特征。

● 斯泰肯

罗伯特·卡帕了解并憎恨战争。在他生动、真实的照片中,如同戈雅的名画《战争的灾难》一样,宣泄出人类诚挚而强烈的真情。他记录了战争的恐怖和荒诞的愚蠢。

卡帕一向以走运出名,同行的其他记者给了他一个诨号“走运卡帕”。在他死亡那天,他的葬身之地正是战火初熄的时刻。几位记者一同走出战壕在外面散步,背着相机的卡帕说他要到附近走一走,看有没有什么可拍的。不久,这些记者朋友听到从卡帕走去的方向传来爆炸声,大家不由自主地这么说着:“他妈的,又让走运卡帕抢到好镜头了。”

结果是地雷抢走了卡帕的生命!自此,世界又失去了一位伟人—安德烈·弗里德曼。

注:1 欧文· 肖(Irwin Shaw,1913—1984),美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幼狮》、《富人,穷人》等。

2 爱德华· 斯泰肯(1879—1973),美国摄影界先驱。

同类推荐
  • 段祺瑞

    段祺瑞

    近现代之交的中国社会风起云涌,政局变化纷繁复杂。自北洋军阀总首领袁世凯阴谋攘夺民国中央政权以后,近十七年里,各路军阀、政客们争权夺利,政坛纷争不断,仅“内阁”就更换了四十多届,最短命的“总理”只在位两天,正所谓席不暇暖。加上其间无数事变纵横曲折,令这段历史充满跌宕起伏的波澜。这是个黑暗与光明较量,困惑与希望交织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以其资历、声望和在中华民国前期政治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成为了这段历史上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
  • 刘邦与汉初三杰

    刘邦与汉初三杰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身于平民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开国之业是建立在有效地控制部属,使之各尽其力,各逞其能,终于消灭强敌,成就了伟业。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向警予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向警予

    向警予是我党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为革命牺牲了,我们不要忘记她。向警予曾经说过:“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于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判定的。”她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给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表彰先烈,激励后人,在纪念向警予烈士英勇就义五十周年的日子里,邓小平在《纪念向警予同志英勇就义五十周年》的纪念文章里,亲笔写了“向警予同志英勇就义五十周年”的题词。如今,向警予烈士的纪念墓碑,高高矗立在长江汉水汇合处的龟山之顶。烈士的忠魂安息在英雄的江城。这里,青松翠柏,碧水蓝天,山花竞放,江水长流,烈士的英名和业绩,将千秋万代,彪炳史册
  • 一代谋圣——张良

    一代谋圣——张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杜甫传

    杜甫传

    这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这部书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
热门推荐
  • 白衣卿相——柳永

    白衣卿相——柳永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 这个皇子不好当

    这个皇子不好当

    这里有江湖的腥风血雨,这里有朝堂的阴谋诡计,这里有战场的金戈铁马。穿越也就罢了,竟然是异界,一点挂都没开。虽说穿越成皇太子,可惜竟然被废。且看主人公如何雄起,夺得皇位称霸天下。
  • 浮世泊心录

    浮世泊心录

    这是一部关于催眠,关于心理学的小说,通过一些简单的故事,把催眠的技巧展示给大家,让大家通过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故事,了解催眠。故事改编自真实的案例,情节与案例均有很大出入,切勿对号入座。
  • 星痕无踪

    星痕无踪

    表白的当天遭了天谴,睁眼之后穿越异世,原本幻想的美好,终究只是镜花水月一般......若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便破了这天;若人道不兴,以屠虐为喜乐,那便灭了这人。且看杨阳如何屹立异世之巅,征战六合八荒,揽尽挚爱游十方海天!
  • 时如初见

    时如初见

    17岁,黎炀对夏雨说“你愿成为我的黎太太吗?”夏雨点头21岁,黎炀问夏雨“你留学的那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夏雨微笑“车祸,患上选择性失忆”“你可知你忘的是谁?”她认真想了想回道“不知”很肯定的语气,说的黎炀心里剧痛。不由想起五年前,记忆中那个爱的刻骨铭心的女孩哭的梨花带雨的对他说,她愿成为黎先生一辈子夫人的时候时过境迁,记忆里的她与眼前的她,都还是那么相似只可惜现在的她,怕是再不会为他流泪但是夏雨,这辈子不管如何,我依然陪你一起走。
  • 荒天噬仙

    荒天噬仙

    荒地古界,诸神遗族并立,僵尸圣祖超脱六界,神圣炽天使普渡众生,元素法神毁天灭地,修道之仙执掌乾坤,当神明与仙人并存于世,究竟谁更胜一筹?少年林凡,记忆尽失,独身苏醒于太古森林,吞噬星河,超脱万界,揭开洪荒时期所遗留下的真相。
  • 我在神界有间店

    我在神界有间店

    张凡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而已,毕业即失业,前途堪忧。一次奇特的经历却是让他获得了一间位于神界的破旧小店,还有自由穿行两界的能力,于是他牛叉了……~~~~~~~~~~~~~~~~~~~~~~~~~~~~~~~~~~~~~PS:本书无节操,无下限,主角喜欢装逼、踩人,情节狗血,非喜勿进!
  • 合魂

    合魂

    一个从天而降的神秘圆珠从何而来?合魂重生的小乞丐,怎样修成仙位?小乞丐的身世又隐藏着什么呢?
  • 千亿聘礼:总裁求婚请排队

    千亿聘礼:总裁求婚请排队

    他是权倾一方富可敌国的霸主,是她旧时遗忘的小哥哥。再见面,她是到处躲藏被人盯上的小白兔,一个扑身躲到了他的羽翼下。送上门的食物,哪有不吃的道理?司空爵麻溜的吃干抹净,只是占身难占心,要想得到小白兔的心,难!追妻路上,前有情敌带着萌宠弟弟刷存在感加分,后有难搞小舅子搅局!她说:“我想找一份工作。”“来给我当贴身跟班,月薪十万。”她双眼发亮:“税前还是税后?”司空爵笑得意味深长:“睡后翻倍。”某天,佣人来报:“少爷,准少奶奶跟十三少约好一起去看画展!”司空爵冷笑,看画展?还挺有情调!大手一挥,“关门,放儿子!”
  • 漂在郑州之美女如云

    漂在郑州之美女如云

    大学毕业后,面临着女友分手,前途暗淡,主人公消极沉沦,但是奇遇却来得应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