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97900000042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韩馥应不应该找袁绍来帮忙?

韩馥到底应不应该找袁绍来帮忙呢?

应该的,理由有着以下四点:

一:韩馥请别的诸侯,别的诸侯未必会来。

请人来帮忙打仗这种事情,你请人家来,人家未必会来,这里面有着各式各样的因素。

比如说:

1,别人怕得罪强大的诸侯公孙瓒。

2,别人来帮你打公孙瓒赚不到什么利益,甚至会赔本。

3,别人想等你和公孙瓒两败俱伤之后再来捡便宜。

4,你的死活关我鸟事?我就是不想来。

5,等等等等。

总之,大家都是不傻的,你叫人家来帮你,人家就来吗?不可能的。就像当年十八路诸侯打董卓一样,有的不来,有的来了,却又不出力,等于没来——打董卓这个权臣你都叫不来人,更何况打公孙瓒?你凭什么打他呢?

所以,在必须要找人来帮忙的情况下,别人都不来,你就只好找袁绍了。

二:袁绍要比别的诸侯好控制一些。

既然非要找人帮忙不可,那么相对于别的诸侯来说,袁绍这个连粮食都不够吃的诸侯,就要好控制一些,对韩馥的威胁也要小一些。

比如说,如果韩馥去找马腾,袁术,陶谦这些诸侯们来帮自己的话,那么他们到时侯趁机干掉韩馥的可能性,绝对要比袁绍大。

毕竟袁绍连军粮都要韩馥提供,就像耿武说的一样,袁绍就像韩馥手上的一个小婴儿一样,一不给粮食了,他也就离死不远了。相对而言,请袁绍来帮忙,绝对要比请别人来安全的多。

就像你要打猎,你是会养一只狗帮你打猎,还是会养一只狼帮你打猎呢?

当然是狗!狼那么难控制,说不定反过来就把你给咬死了!

所以,在必须要请人来帮忙的情况下,请袁绍绝对是最保险的,你请别的诸侯过来,其实更危险,还不如请袁绍呢。

三:袁绍的名誉高。

打仗讲究个出师有名,虽然说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但最好还是能找个光明的理由去打仗的。

本来韩馥和公孙瓒打仗,别的诸侯们帮谁都有可能,但韩馥如果能拉拢到袁绍的话,那么别的诸侯们帮自己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袁绍的家族是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很多人都受过袁家的恩惠,当过袁家的小弟。再加上最近袁绍又是诸侯盟主,所以韩馥拉着袁绍一起打公孙瓒,说不定就可以获得别的诸侯的支持。

至少帮着公孙瓒打自己的人,应该会少一点。

四:关于袁绍的狼子野心。

很多人都说韩馥不应该请袁绍过来,因为袁绍狼子野心,想要吞并冀州。

这么说其实就更不对了。

实际上,在能趁机吞并冀州的情况下,任何人都绝对不会放过这块到嘴的肥肉的!任何人都是有野心,都是想要赚便宜的!不可能说别的诸侯自己浪费兵马钱粮,结果只是想要真心帮你打公孙瓒而已,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在非要请人来帮忙的情况下,请袁绍绝对是最正确的选择,你不请袁绍,而去请别人来,其实更危险。

就像硬要把一个人关在笼子里,让他选择跟疯狗搏斗,还是跟老虎搏斗一样,你不能因为他选择了跟疯狗搏斗,并被疯狗给咬死了,你就骂他脑残,骂他为什么要选择跟疯狗搏斗。

但实际上,不跟疯狗搏斗的话,跟老虎去斗,只能死的更快!没办法的。

所以,无奈之下,韩馥请袁绍来到冀州,这就是一个最正确的选择。

你再看那些反对袁绍来冀州的人,他们只是单纯的反对袁绍过来而已,却不说出任何对付公孙瓒的计谋,这群人看上去很忠心,其实却是真正的脑残。

在请不请袁绍这件事情上,真正的脑残不是我们大家所认为的韩馥,而是这群所谓的忠臣。

按照这群忠臣们的说法,不让袁绍来冀州,那袁绍是肯定得不到冀州了。但是公孙瓒已经带兵打过来了,你让韩馥要怎么对付公孙瓒呢?

问到这里,忠臣们就不说话了,他们只是阻止了袁绍这个小风险,却根本就无视公孙瓒这个大风险。如果按照这群忠臣的办法去做的话,韩馥绝对会被公孙瓒给活活打死!

为什么韩馥会大骂忠臣们?不是因为韩馥脑残,而是你看看,这群忠臣们提的意见都是些什么馊主意?一个劲的阻挡袁绍过来,却又没对付公孙瓒的办法,这是嫌老板韩馥死得不够快吗?

反过来,我们再来看看大家普遍认为的那**臣是怎么说的。

这**臣们,他们提议让袁绍过来,并说道:【将军可请袁绍同治州事。】

你看!谁说他们是奸臣?他们根本就没建议韩馥把冀州送给袁绍,而是建议韩馥请袁绍来【同治州事!】

他们不是让袁绍来当老大,而是请袁绍来入股,一起管理公司,而韩馥则还是老大!

在我们印象中,韩馥手底下那**臣一直想要把韩馥的地盘送给袁绍,但实际上这完全是大家的惯性思维在作怪而已,他们并没有要把冀州送给袁绍的意思,他们只是让韩馥把一部分的权力交给袁绍,然后两个人一起来对付公孙瓒而已。

在对付公孙瓒这件事上,这**臣们的提议,其实才是风险最小的提议。

袁绍不是什么强大的诸侯,粮食也全都被韩馥握在手里,等公孙瓒的问题一被解决了,那么韩馥再把交给袁绍的权力给慢慢收回来,也不是不可能的——至少比不找袁绍,单独对付公孙瓒要轻松多了。

同时,发放给袁绍一部分的权力,这也是没办法的。你请袁绍来打公孙瓒,如果没好处的话,袁绍凭啥来打?尤其是像公孙瓒这么强大的敌人,如果你不给足了好处,谁肯帮你得罪他?

所以,相对于忠臣们什么意见也不出,还不让袁绍来,让韩馥自己对付公孙瓒来说的话,这群所谓的奸臣们提出的意见,才是真正为了冀州着想的意见。如果按照那群忠臣说的话来做的话,韩馥只会死得更快。

所以,请袁绍来到冀州,并不是因为韩馥愚蠢,而是韩馥深思熟虑下的一步棋。那些反对他的忠臣们,根本就看不透韩馥的深意。

同类推荐
  • 红楼之帝王

    红楼之帝王

    水清带着三国系统到了红楼位面,发现自己是废太子唯一的儿子,知道新皇帝是不会放过自己的,那怕个毛,抢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作者非红楼高手,只是按自己的想法写,不喜勿喷,直接点X。
  • 季汉再起

    季汉再起

    东汉光武帝对世族、豪强的妥协,导致世家、豪强、士族的坐大,最终形成朝小野大的局面。后任天子时常夭折、短命。能够成长成人的皇帝为了平衡或铲除重臣拿回自己的权利和威严,不得不更加依赖宦官。就在这种相互搏弈中,东汉朝庭日渐虚弱、腐烂。世族、豪强为了稳定、壮大自己的家族,不择手段对百姓土地进行掠夺、对中下层进行打压。再加上天灾,百姓无路可走,不得不起而进行反抗。就在这反抗与镇压的过程中,萌生了一些野心家。终于爆发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东汉朝庭也在这场战争中彻底失去了控制。最后,豪强奋起、诸侯争霸。正在这时,一个小人物的命命的改变,从而改变了大汉的命运,历史也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拐点,让大汉重新雄起。
  • 汉末张杨传

    汉末张杨传

    一个商人非正常穿越到汉末,从艰难生存一步步逼上独权之路。“非我所愿,是我所为。”新人,不是全职,平时工作任务重,更新慢,请见谅。
  • 秦朝那些事儿

    秦朝那些事儿

    蹒跚着潮流历史的脚步,挣扎着传统思想的禁锢。铿锵着真挚情感的倾诉,释放着疯狂燃烧的温度。
  • 八爷的抗战

    八爷的抗战

    七十年前,外魔入侵,中华大地遍地烽烟。在中华民族最为难之际,全国各地中华儿女纷纷出钱出力挺起了脊梁与侵略者顽强的斗争着,时至今日,全国各地依然流传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八爷或许就是这些英雄里的一员,他竭尽全力利用自己家族的势力和寺院里学的功夫与侵略者英勇的抗争着……
热门推荐
  • TFboys之薰衣草爱恋

    TFboys之薰衣草爱恋

    她和易烊千玺是青梅竹马,和王源是欢喜冤家,和小凯是……最后回如何呢
  • 长欢

    长欢

    君千笑是个浪子,人们都这么说,江湖上的讲究面子,送他一个雅号,贪欢公子。花解语是个倾世美人,诸国的人都知道。可是,人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当看似轻浮的浪子遭遇神秘的美人,又会上演怎样一出嬉笑怒骂的好戏呢?至于神马王爷,神马公主,神马……千笑叼着狗尾巴草双手叉腰仰天狂笑:“那都是浮云啊!”
  • 莫里斯特洛伽

    莫里斯特洛伽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做莫里斯特·洛伽,目前工作是亚蕾科奇洛王国妓院的掌管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有点好奇。
  • 玄幻篮球之菜鸟成神之路

    玄幻篮球之菜鸟成神之路

    当篮球菜鸟遇上外星科技?!玄幻篮球不玄幻修炼篮球真修炼每周一、四更新,你可以骂我,但别催我~谢谢
  • 残冬孤城守墓人

    残冬孤城守墓人

    他沉痛了多久,一切都因为他要死在女人手里,三年后,他遇见她。大智似仙的女子。他活了过来。可是,好景不长,曾经村里有个算命的糟老头。难道是阴谋算计?待花逝已过,你留人间受苦。原谅我,终将化为尘土。
  • 人性囚车

    人性囚车

    身为一名普通大学生的绉市明意外被绑架到一座无人岛上,与此同时岛上还有受困者,他们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纪,甚至不同地域,本来打算团结一心的众人却因为一张纸条要展开一场殊死博命……(PS:请放慢速度来看这本书,不然就会有理解上的小偏差,读者也可以幻想是在看一部电视剧)
  • 鬼裔

    鬼裔

    秦龙自从梦到那个老太太后,就一直有恶鬼等出现在他的生活里,他又该怎么办呢?
  • 心未眠,夜未央

    心未眠,夜未央

    她来自二十一世纪,来到东月成了萧府庶女,受尽侮辱。她发誓,从今天开始,她会让欺负她的人都痛不如生。她成了公主,是江湖上有名的三少,星月阁阁主。她的复仇之路才开始呢。本文最近大改中,剧情可能变化比较大。
  • 三十六计: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

    三十六计: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

    说话与办事是我们人生的重要问题,也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深谙说话与办事之道。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说话与办事的能力。说话与办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习的,说话有说话的智慧,办事有办事的技巧,只要掌握了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无论是说起话来,还是办起事业,都能拿捏准确、游刃有余。
  •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上)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上)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