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49900000067

第67章 专制集权的强化与腐朽(10)

1644年(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日,李自成在西安称王,正式宣布建国,国号大顺。年号永昌,改西安为西京,调整并加强了政权机构,以天佑殿为最高行政机关,添设了六政府尚书,建立了军功爵位,铸大顺钱币,造甲申历,废除八股文取士,采用散文体的策论考选天下官吏等,并进一步贯彻打击官僚豪绅的政策。一面免除劳动人民的赋税,发放银钱粮米赈济,招抚安置流大顺永昌通宝民,一面勒令官僚富户交出钱财粮米,充作军需,并处死了作恶多端的大官僚地主南企仲、南居益等人。

1644年(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亲率百万大军东渡黄河,占领太原,然后分兵两路,直捣北京。—路由刘宗敏率领,经固关、真定、保定北上,一路由李自成统率,经大同、宣化入居庸关。三月十七日,南北两路大军在北京城下会师,包围了北京。三月十九日,农民军攻破内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吊死煤山(景山)。统治中国二百七十六年的明王朝,终于被推翻了。

大顺军进京以后,采取措施,释放明朝政府关押的犯人,将勋戚贵族和作恶多端的大官僚关押追赃。同时,李自成还派遣农民军去镇守各要镇重地,扫荡明朝残余势力,并在一些地方建立政权机构。

这时,长江以南还有五十万明朝军队图谋报“君父之仇”,山海关还在拥有重兵的吴三挂手中,关外的满族贵族正在虎视眈耽她想入侵中原。农民军占领区的地主阶级,有的公开组织地主武装,有的暗中捣乱破坏。在新的考验面前,农民军的一部分将领,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滋长了严重的骄傲自大,和平麻痹思想。有的人甚至追求生活安逸,丧失了农民军的本色。李自成又在战略和策略上犯了错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向山海关进军。这时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已投降清朝,与满族贵族勾结,联合向农民军进攻。李自成军遭到阿济格、多铎率领的清军的突然袭击,作战失利。四月二十六日,撤回北京。二十九日,李自成即皇帝位,三十日,撤离北京,向陕西方面败退。

李自成退出北京后,由于没有巩固的根据地立脚安身,常常是仓促应战,战败即退,军事上极其被动。这时清军分两路追击,李自成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从陕西退到湖北。在农民军节节失利的情况下,牛金星等人无耻降清,各地地主武装也纷纷蠢动,大顺军处境极其困难。1645年(顺治二年)闰六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遭到地主武装的袭击,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九岁。

李自成牺牲后,大顺军余部在李自成妻子高氏和李过、高一功等人领导下,继续坚持斗争,直到1664年(康熙三年)才告失败。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就它的规模、作用和影响来说,在我国农民战争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李自成本人也是我国古代农民起义领袖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有些史学家,却过于从他的个人品质上,去探索其成败得失的奥秘。我们承认李自成有很好的农民革命品质,这对明末农民起义的事业,是起了良好作用的。但是,作为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他并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并未也不可能超越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提出过超出小农平均主义以外的斗争目标。因此,他所领导的这次农民起义,也只能是我国古代旧式农民起义的一次再版。不论是以李自成襄阳建都、西安称王或者北京称帝,来作为李自成起义军向封建转化的分界线,但有一点是明白的,那就是,随着这支起义军的胜利发展,以李自成为首的上层领导集团,已经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则是客观事实。他们进入北京以后的迅速溃败,有着种种复杂的主客观历史原因,但有一点也是明白的,就是这支起义军已逐渐失去农民起义军的本色,和农民的热情支持,这同样是历史事实。事件的发展进程说明,或者出现一个新的大顺封建王朝,或者被镇压而失败,除此,对李自成起义军来说,不可能有任何其它出路。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认这次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而只是应当依据客观的历史条件去理解它。

李贽的进步思想对

当时社会的影响李贽(1527~1602年)是明代地主阶级进步思想家,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县人。他的祖先曾作航海生意,通晓外国语,信奉伊斯兰教,到他父亲时,家境已经破落。李贽二十六岁时中举人,二十九岁选任河南辉县教官。以后,又作过国子监博士,礼部和刑部的小官,最后在荒僻的云南姚安作了三年知府就辞了官,住在湖北黄安耿家,与大官僚耿定向和耿定理兄弟讨论学问。李贽与耿氏兄弟虽然都信奉王守仁的心学,但在如何对待封建礼教的问题上,李贽与耿定向发生了激烈争论。1584年(万历十二年),耿定理病死,李贽被迫离开黄安,移居麻城龙潭湖芝佛院,过着半僧半俗的生活。他送走了妻女,落了发,同几个和尚朋友在青灯古佛之下,研读佛经,这对他的哲学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李贽在龙潭湖住了八年,又被迫离开麻城,在各处避难。1602年(万历三十年),他七十六岁,被朝廷诬以“纵淫勾引”罪名,逮捕入狱,在狱中被迫自杀。

李贽在当时很有名气,他的著作流行于通都大邑、穷乡僻壤。不少读书人,“全不读四书五经,而李氏《藏书》、《焚书》。人挟一册,以为奇货”。明廷曾两次禁毁李贽著作。但这并不能阻止这些作品的流传,反而更加提高了李贽和他的著作的声誉。

李贽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受王守仁心学的影响很深。他继承了王守仁的积极思想因素,以犀利的笔锋,抨击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程朱理学的虚伪腐朽,并把矛头指向了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他的进步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揭露道学家。明代的官僚士人,盛行讲程朱理学或王守仁的“良知”学(总称道学)。李贽指出,这些人都是假道学,伪君子,两面派。他们“阳为道学,阴为富贵。穿着儒雅,行若猪狗”,表面上不说“利”和“欲”,骨子里恨不能扒开人家的墙角去偷东西。满嘴仁义道德的言词,一肚子荣华富贵的欲火。这些人还到处去讲学,骗人、骗钱、骗官做,其实远不如身做什么事,口说什么话,言行一致的市井民夫,他们做生意就说做生意,种田就讲种田,倒是津津有味的有德之言。

李贽又说,凡是讲道学的,都是一些无才无学无识的人,他们想升官发财,又没有什么真本事,就只好靠讲道学。这些人,平日只会打恭作揖,正襟危坐,活像个泥胎。一旦有紧急的事情,就吓得面面相觑,绝无人色。正因为朝廷专用这等人,所以弄的政局不堪收拾。在李贽的笔下,这些道貌岸然的大人先生,不过是一群泼皮无赖,呆瓜蠢猪。

2、批判孔圣人。两千多年来,孔子一直作为神圣的偶像被顶礼膜拜,人们不敢反对他,甚至没有想到怀疑他。李贽是封建地主知识分子中破除对孔子偶像崇拜的第一人。

李贽反对盲从孔子。他认为,孔子是人,而不是神。他也需要穿衣吃饭,也要高官厚禄,如果不让他做鲁国的司寇、摄相,恐怕他一天也不能在鲁国安身,这和普通人的私心并没有什么两样。天生一个人自有一个人的用处,所以不必事事都去学孔子。

李贽写了一篇《赞刘谐》的妙文,对孔老夫子进行嘲讽。他写道,有一位道学先生,头戴“纲常”之冠,身穿“人伦”之衣,高底大靴,长袖阔带,写得一两句仁义,说得三四句道德,自称货真价实的仲尼(孔子字仲尼)之徒。有一天,碰见刘谐,刘谐对他说:“你并不了解我仲尼兄呵!”道学先生勃然大怒,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你是什么人?敢同仲尼称兄道弟。”刘谐笑道:“怪不得伏羲氏以前,白天要打着灯笼走路呢!”

李贽还提出了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大胆命题。他认为,是非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就像四季的变化、昼夜的更替一样。昨天认为是,今天认为非,今天认为非,明天又认为是。就是孔子今天重生,他的是非观念也会改变。正因为大家没有独立的是非观,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所以也就没有是非了。李贽所提出的是非标准的相对性,是对永世不变的封建教条的挑战。

3、贬抑《六经》。《六经》是传统的儒家经典。《论语》、《孟子》是孔孟的言论汇集。自朱熹作《四书集注》以来,也取得了与《六经》同等的地位。它们是人们言论行动的准绳和指南。李贽剥去了这些经典的神圣的外衣,指出《六经》、《论语》、《孟子》不过是史官臣子对当时政事夸张美化的一些话,或者是那些迂阔门徒、懵懂弟子的随手笔记,有头无尾,得前拉后,大半不是什么圣人之言,就算是出自圣人之口,也不过是因病发药,随时处方,怎么能说是万世至论呢?他甚至说,这些经典是造成假道学伪君子的祸根,因为道学先生就是靠《六经》、《论语》、《孟子》吃饭的。

李贽生活在明中叶以后,这时,政治黑暗腐败,官吏昏庸淫逸,社会风气十分败坏,李贽,作为一个地主阶级进步思想家,他在当时思想统治十分严酷的情况下,敢于在封建统治的黑幕上,捅出几个窟窿,戳破一些脓疮,对于正统的腐朽思想加以揭露和否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企图改良和挽救这个垂危的封建政权,而不是去摧毁它,使它崩溃。正因为这样,李贽虽然被正统思想家骂作“狂士”、“妖人”,而他自己却以“真儒”、“真道学”自居。他的进步思想,也仍然没有冲破和逃脱封建思想的樊笼。但是,李贽一生敢于反对偶像崇拜,反对教条迷信,敢于抨击社会的黑暗腐朽,向当权者挑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在我国思想史上是十分杰出的。他的反抗精神,在明末激励了不少进步的人们。直到“五四”时期,李贽的思想,在反封建文化的革命浪潮中,也还发生着很大的影响。

潘季驯治理黄河有功

潘季驯(1521~1595年)字时良,浙江乌程(浙江吴兴)人,是明代杰出的治黄专家。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任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开始治黄生涯。以后,在1570年(隆庆四年),1578年(万历六年),1588年(万历十六年),又三次担任河官,在治黄工程上花了二十七年的心血,直到1592年(万历二十年)告老退休的时候,这个七十二岁的老翁还对神宗朱翊钧说,“去国之臣,心犹在河”。他所写的《河防一览》一书,总结了他的治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一部伟大的水利专著。

明朝治理黄河着眼在保运河。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江浙一带每年要有四百多万石漕粮经由运河北运,供军国之需。漕粮和运河是关系到明朝安危的大问题。这条运河的命运又恰恰与黄河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当时的黄河主道是从兰考夺汴河水道东流,经沛县、徐州、邳县、宿迁,在淮阴与淮河汇流,出云梯关入海。大体与今天地图上的淤黄河相当。这样,黄河不仅逼近运河,而且从淮阴到徐州一段黄河水道也就是运河水道。黄河不断地决口泛滥,直接威胁着运河的安全。

面对着难以驯服的黄河,很多治河的人采取“以邻为壑”的办法,消极地保运河。他们在黄河北岸修筑长堤,有意拦河南行,任凭它泛滥漫流,以保护东部的运道。对淮阴以下的淮河决口也不主张堵塞,只当它是入海通道。再不然,就是躲开黄河,另开新运河。潘季驯坚决反对这种不顾老百姓死活的作法。他在奏疏中屡次说到,既要免除运道的梗阻,又要解除受害百姓的痛苦,使他们“得以安居乐业”。他提出了“民生运道两便”的积极治河方针。他认为,黄河运河相通,治理了黄河也就保护了运河,黄河淮河相汇,治淮也就是治黄,既不能离开治黄谈保运,也不能抛开淮河谈治黄。在这里,治黄是中心,黄河“顺轨”是关键。

怎样治黄呢?按照传统主张,是分疏,就是在下游多开支河,将大水化小,急流化弱,同时开宽入海口,以便河水宣泄。但是经验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是越分疏,水越缓,沙越沉,淤塞越快,河越容易泛滥。潘季驯力排众议,提出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全新治河原则。他认为,黄河挟带了大量的泥沙流入平衍的阔野,“急则沙随水流,缓则水漫沙停”,治河的妙诀不在使水势变缓,而应该使它变急。要使水流湍急,就不能分疏放任,而只能束水归漕。这就需要塞决口,固堤防。

潘季驯提出和实施了一个完整的束水防患的堤防系统。他所筑的堤包括“束水归漕”的缕堤,离它二三里之外的遥堤,二堤之间的格堤(横堤),缕堤之内增加它的坚固性的月堤(半月形,两端接缕堤)。缕堤是关键,遥堤是屏障,格堤是缓冲,构成洪水的三道防线。同时,堤上栽柳,植芦苇,种茭竹,用来固土固堤。

潘季驯与那些昏愦颟顸的河官不同,为了真正能防止河患,他亲自到海口踏勘,沿黄河淮河运河岸边调查,虚心向官吏、居民、船工、篙师请教。有一次,他乘坐小船到河中勘测,遇上了大风,小船颠簸在涡底浪尖,处境十分危急。幸亏小船挂在树上,才得脱险。潘季驯所以能对那些错误的治水方法据理驳斥,并制定出正确的治水方案,是与他辛勤的调查研究分不开的。

潘季驯是河道总理或总督,官阶很高,但每次奉命治河,他总是亲自参加工地劳作,以鼓舞士气。1570年(隆庆四年),当河防工程结束,数万搁浅的官民船只启碇北上的时候,突然连日大风暴雨,紧接着山洪又滚滚而来,河水漫过了堤顶,新修的堤防多处决口,官吏民夫十分惊慌,纷纷准备逃散。这时,潘季驯正患背疽,他忍着疼痛,包裹一下疮口,就赶到了工地,亲自督率民工,抢堵决口。官民们很受感动,群情振奋,终于化险为夷。1590年(万历十八年),他已经是七十岁的高龄了,而且骨瘦如柴,身体很坏。但是,为了尽快消除徐州一带的水患,他照样拿着畚锸,与民工们一起,在泥泞的萧苇中劳动。霜雪侵染着他稀疏的白发,风雨扑打着他黧黑的面孔,他劳累咯血,还依然坚持着。在封建时代,这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河道总督。

潘季驯的治河成绩是很显著的。万历初年,黄淮“横流四溢,经年不治”,经他治理以后,“一岁之间,两河归正,沙刷水深,海口大辟,田庐尽复,流移归业”,使黄、淮、运河保持了五六年的安定。1583年(万历十一年),他被指责党庇张居正,削职为民,黄河的事情便不再有人认真过问,河患又渐渐严重起来。当权者不得不再次起用潘季驯治河,黄淮沿岸才又见到“室庐丘垅,烟火弥望”,老百姓得以安居,数万艘运粮船又扬帆北上了。在腐败的晚明时期,潘季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取得这样的治河成绩,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

我国古代卓越的药物学家李时珍

同类推荐
  • 三国好友圈

    三国好友圈

    即将初三毕业的言浩因为考试没考好,被爸妈关在了门外,无意间却穿越到了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是没有网络的,可是言浩却发现随他一起穿越过来的手机里面QQ软件里面的一个群居然聊的很欢,从而发现了蛮天系统。----------没想到蛮天什么都能干,召唤武将,让你看到真正的张飞打岳飞,关公战秦琼,周瑜和陆小凤比剑,赵云和乔峰比内力;还有无数美女后宫,恶搞道具,武功秘籍;精彩不停!-----------言浩将跟着自己穿越来的半包香烟和一个打火机卖了,换取了金子和武器,开始了他的东汉之旅,三国之旅,同时QQ群里面的好友们教他闯荡三国,攻城掠地,成为三国之王。—————《三国好友圈》1群群号码:495908521
  • 日暮歌

    日暮歌

    没落公子许夕照在走投无路之下混入皇宫假扮太监,历经一系列机缘巧合,竟成了崇祯皇帝的贴身侍从。从心思摇摆不定几次想要逃离皇宫,到决定对崇祯不离不弃誓死相随,许夕照始终立于崇祯身侧几步之遥,见证着这个内忧外患,战乱不绝的时代,见证着十几年间起起落落,风风雨雨的明末历史,陪伴着这位有喜有悲、有笑有怒,或与历史评价不尽相同,却无比真实的崇祯皇帝,走完了大明王朝最后的一段岁月。
  • 三国县令

    三国县令

    穿越东汉末年小小县令,以一县之力为根基,率领并州铁骑,南下逐鹿中原,北征匈奴鲜卑,西攘西域诸国,东灭日韩岛国,成就中华霸业。
  •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大国荣耀

    大国荣耀

    大明风华十年,这个被前辈穿越者重新振兴了的大明王朝已经来到了和原先历史不同的道路。不过,已经成为了世界领袖的第一大国,开始面临不少后起之秀的挑战。大国的荣耀岌岌可危,英吉利、高卢、花旗国、露西亚这几个新兴国家纷纷对于老牌帝国大明非常不满,想要重新划分世界。当铁英来到了这个世界,他面对这个纷乱局势,他立下了一生的誓言。“作为一名军人,要用我们的生命和鲜血,维护我们华夏大国荣耀。大国的荣耀,要用我们军人的生命和热血来维护,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本文战争模式为信息化战争)
热门推荐
  • 女巫友

    女巫友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tfboys之今生今世唯爱你

    tfboys之今生今世唯爱你

    三位女主穿越到现代。。。。。。。。。。。。。。。。。。。。。。。。。。。【看文就行了】
  • 元变十四阶

    元变十四阶

    仙路上的通灵者,当他因为复仇而无意触发上古的神器,穿越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如何用独有的仙术登临世界的巅峰,又如何对待那个为他舍弃一切穿越过来的......
  • 快穿反派女配有毒

    快穿反派女配有毒

    叶微微没想到死后还能重生,还是附带金手指的那种。不过重生有条件!金手指大大让她虐死各个世界的女主?!厉害了皮皮指!某叶听的眼冒绿光:“男主我来了!女主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 超凡入圣

    超凡入圣

    本来是人界顶级强者之一的李森,在渡化神期的雷劫时,被强大的紫金雷劫泯灭了肉身,被迫转世重修。依靠着上千年来的修炼经验和聪明才智,重生的李森,会展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且看李森如何在夺舍之后,剑指无尽苍穹,重踏武道巅峰,最终称霸三界六道,逆袭成圣,享无尽长生!
  • 黑道校草之夺了我的心

    黑道校草之夺了我的心

    校园的相遇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往事的回忆又会掀起怎样的一场风波。
  • 阳光阁

    阳光阁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故事,而每个故事又都不一样,请跟着我以两位主角为主线慢慢为你们讲述,属于他们各自不一样的故事。
  • 黑道女王归来

    黑道女王归来

    “呵,苏雪婷,我要把你那些年怎样对我的加倍奉还!”黑道女王归来,你的招架得住啊。但当她们遇见了他们,又会演绎出怎样一曲呢?
  • 后视镜里的残影

    后视镜里的残影

    这是关于我和天才车手妹妹的故事,只不过我们还是高中生。。。
  • 夜空中最美的是你

    夜空中最美的是你

    ”喂,你碗里有这个干嘛吃我的“”我就喜欢吃你的,不嫌弃你的口水“某男奸笑着说。”哼,你不嫌弃我,我还嫌弃你呢“童梦惜小声嘟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没,没有”某女很没骨气的回答。。。。。。“爹地,我要吃妈妈碗里的”“不可以,你爹地还没吃呢”“那就爹地吃完,让妈妈喂我吃""臭小子,你妈妈是我的,只能喂我吃。”"妈妈,我不臭,我就要你喂我吃“。。。。。。某女听着他们父子两的对话一头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