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60800000019

第19章 贺兰悲歌(19)

事情转瞬间发展成这样,在议事厅内有资格坐下的几个人,脸色都变得极其难看,但既便是刘惟简,面对着这些牢骚满腹的将军们,也无计可施。石越亲信的参军与幕僚们,支持当前作战计划或者是亲附石越的少数西军将领们,人人面有怒容,但是这些人大都是资历尚浅,在军中威望不足,不敢轻举妄动;还有一少部分老成持重的将领们,却是默观事态,不肯作声。

所有人都等着石越的态度。

种谔得意地望着石越,目光中带着几分挑衅。朝廷让一个书生来统兵,已是大错特错。而石越却还不肯采纳自己的意见,“畏缩惧战”,更是不能容忍。“绝不能让一介腐儒毁了这场战争!”他相信石越这个书生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勃然大然,但这样众将口服心不服,他便可以通过枢密院来弹劾石越,让枢密院向石越施加压力——枢府是绝不可能不在乎这么多将领的意见的;除此之外,石越便只有让步,只要石越妥协,让他领军出征,他便有绝对把握攻下灵州,从而彻底主导战局的发展。

种谔也知道攻取灵州会有一定的难度,他毕竟在环庆路呆了几年,对西夏人也非常熟悉。但是他却更加相信自己,相信大宋的精兵绝非西夏人可以抵挡,他坚信这一点:尽管所有的麻烦都可能存在,但是他依然能够攻下灵州城。

但石越却只是平静地回视着种谔的目光。他似乎一点也不恼怒,也没有大声喝斥,但也绝非是想要妥协。石越用一种沉静、冷淡、威严的目光,居高临下地,缓缓地扫过厅内每个人,被他看到的人都不自禁地感觉到一种畏惧,下意识地闭上了嘴唇,垂下眼帘,似乎是想要避开他的目光。

王师宜本来还想要说几句,但他看到石越的目光之时,便下意识地把头低了下去。石越的眼神,便象是他小时候做错了事情被父亲发现时,他父亲注视他时的眼神。眼神里不仅仅有无言的责怪,更多的是一种威严与自信,这种眼神明白无误地告诉着你尊卑高下对错之别,既便你坚信着自己是正确的,但看到这眼神,依然不自觉的会产生一种心虚的感觉,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动摇与怀疑。这样的感觉,王师宜在初次面对皇帝的时候曾经有过,那是一种因自小所受教育而产生的对天子的敬畏,但见多了皇帝之后,这种感觉便渐渐消退了。后来,当他每次见到枢密使文彦博的时候,或者碰到户部尚书司马光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感觉,那是一种不怒自威的威严,让你觉得对他们,你只能仰视着。但他从未想过,一惯平易近人,有时几乎让人感觉是“温文敦厚”的石越,也会有这样的眼神。

“我不曾说错甚话语!”王师宜在心里对自己说道,坚定着自己的信念,努力克服着自己心中的别扭,去正视石越的目光。此时,他霍然发觉,议事厅中,已经鸦雀无声。

人们的目的未必纯正,但是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石越此时,尤其坚信自己选择的战略并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是,对这些牢骚满腹的将领们,仅仅用紫袍玉带来压迫他们是不行的,将帅不和,从来都是兵家之大忌。但石越同样也无法与这些将领们一道来分享他的“历史经验”。他无法告诉他们,“曾经”有过的五路伐夏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什么……

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是无法让人相信的秘密,亦是因为历史已然改变。

要设法让他们心服口服。

石越一把抓起放在案上的宝剑,缓缓起身,转身用剑锋指着他座位后面巨大的西夏地图屏风,沉声问道:“有哪位将军知道,逆贼的主力在何处?!”

那些发着牢骚的将军们都怔住了。

只有种谔答道:“末将以为,他们应当在兴灵之间!”

“应当?”石越反问道,“种大人如此以为,可有凭据?”

“以目前各处所知军情观之,逆贼主力当集中在我军之正面。而宣二军只是略受阻挡,便已至灵州。据宣二军之观察,灵州城之贼军不下三万。末将相信,贼军是将主力收缩于兴灵之间,以诱我深入,在其所熟悉之地与我决战,以收地利。我军正好可以将计就计,只要攻下灵州,兴州便处于我兵锋之下,贼军几无回旋之地,大计可定!”面对着咄咄逼人的宋军,西夏人将主力集中于一处,先避敌之锋芒,然后再依托地利以求决战,不失为明智之举。种谔久经沙场,号称熙宁一朝的名将,他对敌情的判断是非常敏锐的。

石越淡淡地注视着种谔,半晌,他手中宝剑突然指向灵州与韦州之间的广大地区,“我大军一旦集于灵州城下,自灵州至韦州,便形成数百里之薄弱地带。种大人以为,贼军是依托灵州坚城与我决战,还是会绕至吾军之后,攻击吾军之粮道?!又或者,其大军根本便藏在此处,等待着战机。这数百里粮道,吾军无任何凭恃,将要如何护卫?”

“只要攻下灵州……”

“种大人拿什么攻下灵州?!”石越厉声质问道:“将攻城之器械送至灵州城下,岂是容易之事?贼军岂能坐视这些器械安然运抵灵州?”

能对灵州这样的大城形成威胁的攻城器械,都是极其笨重的。数量少了没有作用,要形成作战规模,那么运输就是一件难题。带着这些攻城的辎重行军,行军速度是快不起来的。议事厅中的将领对这一点还是明白的,因为到目前为止,那许多攻城的器械,甚至只有一小部分被运到了韦州——在崎岖的山路上运输这些笨重的器械,无异于噩梦,这些物什不仅仅本身是个麻烦,还经常会阻塞狭窄的山路,使得大队运粮的队伍无法通行。

“何不带工匠就地制造?”王师宜问出了一部分将领的心声。但他刚刚问完,便感觉到一阵后悔,因为几位西军老将都用奇怪的目光看着他,仿佛他问了一个愚不可及的问题。

果然,刘舜卿替石越回答了这个愚蠢的问题:“据职方馆之资料,灵州附近,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制造攻城器械之大树。”

王师宜顿时红了脸,尴尬的移开眼睛。

“攻城之法甚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何必受攻城器械之限?”种谔却并没有被说服,反而觉得石越甚是迂阔。但话虽如此,他却并没有再次质疑,因为临敌对阵,许多谋略,一旦事先说出来,有时候反而会被人视为荒诞的奇谈怪论。人们总能够轻易地表达自己的质疑,假若敌人这样,假若敌人那样,那么这样的计划就行不通了,他们故意忽视一点:如果一方不犯错误,那么除非实力相差过于悬殊,否则不犯错误的一方是不可能失败的……赵奢在谈兵的时候,怎么样也说不过赵括,多半便是因为如此。

种谔依然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手段能够攻下灵州城,但是,他却并非是一个擅长于制定那种连细节也几乎完美的作战计划的将领。他能够根据战斗时的情势,做出正确的反应,但是那些细节,应当由部下们去完善……

种谔不知道石越对自己是否有故意的打压,但如果一方杀了另一方的儿子,无论有什么样光明正大的理由,那种心中的相互猜忌总是不可避免的。种谔无论如何,也不会希望宋军失败,但若石越一意孤行,受点挫折,种谔也是非常乐意见到的。无论是前方受到什么挫折,还是大军在外,久不见功,枢府对石越的信任都一定会降低的……

“但如此全无作为,亦非良策。枢府必会催促进兵,灵州总是要打的,所谓三鼓而竭,拖得越久,士气便会下降,钝兵挫锐,更不堪用……”另外的禁军将领继续质疑着。

“本帅自有办法,诸公到时便知。”石越自信满满地说道,“诸公不必担心无仗可打,无功可立,当养精蓄锐,以待与贼决战之日……”

夏州。

新委任的夏州知州吴问是仁宗朝的进士,做了二十多年地方官,此时已快五十岁,一向以宽政爱民为己任,吏部精挑细选,将他派来这个刚刚收复的地方做知州,表达的是政事堂的一种期望:大宋是来“光复”平夏的,而不是来征服平夏的。

但是,军方似乎却有另外的意见。

小隐君与折克行商议,为了保护自延绥至夏州之粮道,不仅要重新修葺夏州城墙,而且在延绥至夏州之间,要沿途修建城寨,用一个个的堡寨,来使梁永能无机可乘。折克行根本不相信西夏的百姓,他甚至建议,要将银夏地区的人民,尽数强行迁往内地,分割开来安置。并且强征其丁壮为宋军建城寨、运粮草。并且,折克行还提出一个更加狠毒的建议:向横山诸部族颁布赏格,购买死活西夏人,以诱使横山部族攻击横山另一面的洪州、龙州、宥州。三贯一个活人,一贯一个死人的价格,足以让整个横山的部族成为西夏人最凶狠的敌人。而与此同时,宋军则以夏州为据点,派遣骑兵不断骚扰攻击宥州至盐州一带,焚其屋宇,掳其人民,掠其财产,以逼迫梁永能来决战——否则,平夏地区在三五十年内都无法恢复元气!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与西夏人世代作战,西夏人残暴的手段折克行早已领教。现在有机会反施其身,这位河东军名将并未感觉到有任何不妥。

战争惟一的目的便是胜利。

折克行是如此相信的。

于是,一队队西夏百姓在宋军的驱使下,扛着石头、木材,如同蚂蚁一般来来去去,修葺着残破的夏州城墙。许多人的眼中,都满含着怨恨之色。但是,这不会为他们赢来怜悯,只会招来暴虐的鞭打。

当吴问去找折克行争辩时,折克行如此反问他:“既然为了胜利可以让成千上万的己方士兵去死,那么为何为了胜利就不能让成千上万的敌方百姓去死?”然后折克行便客气地送走了这位夏州知州。

吴问于是转而去找东线宋军的统帅种古。但小隐君军务繁忙,没有时间见他,亦没有时间回复他的信件。小隐君有自己的苦衷:虽然他心里更赞同吴问的主张,对折克行的行为颇有腹诽,但是,夏州是折克行指挥打下来的,现在那里是由折克行驻守。虽然名义上他是折克行的上司,但是两军之间的关系却并非可以如此简单地处理,他对河东军指手划脚,是很容易造成两军不睦的。为了顾全大局,在西夏灭亡之前,小隐君不愿意自己与折克行有任何的对立。所以他干脆躲开吴问。

吴问一怒之下,写了一封弹章直送汴京,又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件送给石越。“夏州之民,亦是天子之子民,大宋之臣民!”在信中,吴问如此说道。他告诫朝廷,也告诫石越,当年大宋之所以没能保有西夏之地,使得西夏得以建国,除了战略上的失败外,地方守吏失去民心也是重要的因素。军队的强大是不值得凭恃的,如果失去平夏地区的民心,便有可能重蹈历史上的覆辙。

同时,做好被罢官准备的吴问在夏州也采取了断然的措施。他与折克行本是平级的关系,既然折克行无法商量,吴问便下令在夏州清点户籍,同时移文折克行,要求他按照相关的律令来征发民夫。

立时,夏州城的文武关系,便如同一根崩紧了弦。

“同一个地方若有两个级别相同的最高长官,果然是一定会出麻烦的。”安抚住那些跃跃欲试的禁军将领们,马上便面临这样头疼的麻烦,石越亦只能无可奈何地感叹。

“吴问去得稍早了。”潘照临话中带着一点遗憾。对于一个新占领的地区,首先由一个人将恶事一次性全部做完,然后再派一个“好官”来收拾残局,慢慢施予“恩惠”,永远都是统治良方。

“折克行之策其实甚为可取,梁永能想要坚壁清野,我们便成全他,在平夏大肆掳掠。平夏乃是西夏立国之本,末将相信,梁永能绝不能坐视不顾。而横山与平夏自唐以来,本素有仇怨,再加撩拨,则其百年之内,断难和睦,以夷制夷,大宋可坐收其利。”

石越愕然望着刘舜卿,潘照临如此说话,他早在意料之中。但是刘舜卿竟然也支持折克行,却在他意料之外。

“强征夏民劳役,虽看似残暴,但为将者,终不能有妇人之仁。”刘舜卿继续说道:“孙子云:‘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自用兵以来,虽朝廷加意抚恤,然陕西一路百姓苦于劳役者数十万户,终是不可避免。若能驱使西夏之民,则陕西之民总可稍得休息,亦算是不无小补。对于陕西之民而言,却是仁慈了……”

“下官不敢苟同。”丰稷的声音大得似乎连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他显然有些激动,“王者之师,岂能效虎狼禽兽之行?!平夏之民,素受横征暴敛,王师至时,岂不心怀期望?一旦以暴易暴,变本加厉,是大失民望,使其反而眷恋夏国之德。以乃目光短浅,因小而失大,且不合仁义,非下官所敢闻也。”

“仁义不是用来征伐天下的。”他话音刚落,潘照临便语带讽刺地说道,“兵者本就是凶器,并非好物什,只是当此末世,又不能不用。横竖总要死人,死点西夏人总比死宋人要好些;让西夏人受苦总比让大宋的百姓受苦要仁义些。”

“那我们又要如何让我们的士兵与百姓相信我们是为了正义而战?”坐在下首的包绶忽然尖锐的问道。他是被石越特意调来负责后勤方面的事务的,这次只是偶然而忝陪末座。

众人一时愕然,没有明白包绶的意思。

“我们要如何让士兵与百姓相信他们是在为了正义而战?”包绶又问了一句。

“士兵与百姓会相信烧杀抢掠的军队是正义的么?他们会相信残暴的役使百姓的军队是正义的么?”包绥朗声问道,“石帅一直在告诉士卒、百姓、士林,道王师乃是正义之师,讨伐西夏之逆贼,是正君臣之纲纪,亦是替朝廷除百年之边患,替子孙后世造一个太平盛世。陕西百姓困苦于道路而未敢有怨言者,禁军士兵血战于前线而不敢有贰心者,士林清议虽见耗费国帑,劳动百姓而无有异议者,皆因于此。下官愿石帅莫要失天下之望!”

“只恐陕西百姓想要的只是少一分劳苦;前线士卒想要的只是早一日凯旋。为了这礼义道德的虚名,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潘照临对包绶的话并不以为然。

“下官敢问潘先生,难不成残暴不仁,便不需要付出代价么?”包绶反唇相讥道。

石越若有所思的望着包绶。

想要成就大功业,想要打赢一场灭国之战,双手不沾鲜血,是不可能的。石越并非那种有道德洁癖的人。他一向相信,成大功业,大事业,要有菩萨心,魔王手。但他也并不是全然同意为了达成最高尚的目的,便可以采用最卑劣的手段。因为在大多数时候,手段与目的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大多数的时候,既便你达成了那最高尚的目的,亦无法弥补因为你采用了最卑劣的手段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包绶所说的,其实就是类似的意思。

正义也许是可笑的东西。但是如果一个国家与民族没有正义的观念,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无法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符合道德的、是正义的之时,这个国家或民族,离疯狂便不远了。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做事,无论如何,都有必要在大义的旗帜下进行。

“忠烈祠的大门,应当是洁净无瑕的!”

梁永能的日子越来越难受了。

夏州的迅速失陷,给他整个计划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原本就并不充足的兵力再次折损,国相梁乙埋又派人调走近万精兵以充实兴灵之间的力量,而许多部族间流传的谣言也对夏国极为不利——这些部族中,有一部分是不可以倚靠的。但他就如同一只受伤的狼,耐心的潜伏着,等待着敌人犯错。

但宋军却十分谨慎。夺下夏州之后,并不急于进兵,反而开始修筑起城寨,摆出一副防守的姿态来。

同类推荐
  • 达磨出身传灯传

    达磨出身传灯传

    《达磨出身传灯传》,又名《达摩传灯传》,神魔小说中佛教小说之一,根据《景德传灯录》、《续传灯录》等书编写而成,描述达摩一生成佛传道的故事。
  • 代理省长

    代理省长

    米盛庆被任命为代理省长后,他的妻子肖丽媛就收了一盒长白山野人参。与此同时,一封举报信送到了纪委,信上说那盒人参里有一千万元的巨额存折。纪委杜书记立即亲自调查,发现人参已被肖丽媛转移至娘家,但一千万的存折摆在了眼前。这起证据“确凿”的受贿案,朝野震动。在纪委专案组调查的过程中,代理省长米盛庆猝死,其妻子肖丽媛企图自尽。一场高官的生死反腐倾轧战就此开始。
  • 飘(上)

    飘(上)

    《飘》是一部有关战争的小说,但作者玛格丽特没有把着眼点放在战场上。除了亚特兰大失陷前五角场上躺满伤病员那悲壮的一幕外,其他战争场景并没有花费作者过多的笔墨。作为第一部从南方女性角度来叙述美国内战的小说,玛格丽特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家里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
  • 为了母亲的微笑

    为了母亲的微笑

    由中国母亲网精心选编的真情散文集。为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幸福工程全国组委会办公室授权中国母亲网承办的“为了母亲的微笑”系列活动成果之一,全书以伟大的母爱来感召天下的孝心作为主旨,集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为一体,既帮助人们认识了母爱的伟大,又教育了人们如何正确地回报母爱。共收录贾平凹、肖复兴等人74篇感悟母爱的文章,文章寄托了天下儿女对母爱的温暖记忆,共同抒发了对母爱的感悟。文辞质朴,不矫情、不做作、不伪饰,以情动人,从细节上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报恩慈母的顿悟。每篇文章的开头,精选有一条感悟母爱的哲理名言,使得全书既有感人至深的母爱情节,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母爱有了理性的思考。
  • 法医秦明:第十一根手指

    法医秦明:第十一根手指

    畅销30万册的“法医秦明”系列第三季终于登场!14个发生在身边的命案,真实!专业!震撼!惊骇!每一案,都让你无法入睡!第三季的故事里,老秦不仅遭遇了目前为止最为可怕的对手,更是首次被设计陷害,成了书中最大的嫌犯!层层揭开的连环杀人案真相,翻书揭晓!
热门推荐
  • 豪门契约

    豪门契约

    他是A城的王,只手遮天,叱咤风云。她低入尘土的人,委曲求全,忍气吞声。她恨他,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爱她,越爱越伤,折磨纠缠。这样的爱,终究将两人伤的体无完肤。
  • 这一生,非你不可

    这一生,非你不可

    初识时,他是校园才子,而她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宅女,明明是两条水平线,命运却将他们羁绊在一起。再见时,他万人仰慕的大明星,而她是当红网络作家,这次命运又会怎样谱写他们的故事呢·······
  • 命运的摆钟

    命运的摆钟

    生活就像一架摆钟,它有时能顺利的走着,有时候不能。当它顺利的走动时,我们能顺其方向努力,当它不顺遂的时候,我会感到其中的无能为力,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堕落于世界边缘的娼妓。摆钟它的不顺利修的好,而人生不能。但还得尽可能的纠正,摆钟可不愿就这么停下。
  • 日久生情,爱你,我无悔

    日久生情,爱你,我无悔

    【新书,勿喷】放心入坑,是甜文。小时候,男生不注意把女生看光了,长大后,男人“不小心”把女人给娶回家了。某天,女人靠在门框上,眯着眼睛慵懒笑道:“诶,我觉得隔壁老王挺帅,要不我去找他玩玩?”男人淡淡一笑:“你敢?”女人不知天高地厚,哼着小曲走了。当晚,房间内传来阵阵求饶声……
  • 贪欢小娘子:一品宠妻相公
  • 邪王放过我,废柴小姐要逆天

    邪王放过我,废柴小姐要逆天

    夜冰凌,一位21世纪的冷血杀手,在一次友情与爱情的背叛中无意穿越成了夜府的废材小姐。她夜冰凌说“若有来生,她宁愿孤独一生也不会相信世界上任何一人”。他,一个冷血无情的男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了她。他说“我的女人,怎么可能孤独一生”男人死死纠缠不肯放过,女人连连败退;陷入温柔的怀抱……
  • 水浒传

    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
  • 星寥碎梦

    星寥碎梦

    每一种穿越都是一次奇遇,穿越也会有故事。一个帅气的少年无意中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个另类的,不同于地球的世界,在这里,又将上演什么样的故事?
  • 大好时光之幸福到来时

    大好时光之幸福到来时

    袁浩和茅小春从草原回来,由于袁新华出车祸,耽误二人的婚礼,在深度昏睡的袁新华,虽然脱离生命危险,可由于脑部爱了严重的撞击,现在一直处于昏睡中,袁浩和小春,又会怎样,用的伟大亲情,来唤醒袁新华呢?袁浩和小春之间,又会遇上哪些爱情考验呢?小春和袁浩,又会如何化解二人之间感情碍阻呢?
  • 当我们都渐渐长大

    当我们都渐渐长大

    他们的人生,永远都在上演的错过的戏码,只要再等等,就能追上彼此,无奈青春年少的他们,给彼此留了太多遗憾。爱而不言,何其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