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61100000010

第10章 天机云锦用在我(4)

在他拜见王安石的次日,两府即向王安礼与李宪下达了密令,严禁边将向李秉常部挑衅,并告知二人,若西夏得知大行皇帝升遐欲遣使至汴京吊哀,可以接纳其使者,同时,允许秉常派遣使者至夏国王陵祭祀。

强硬的对夏政策,在赵顼死后,终于开始松动。但这一切却只能秘密进行,尽管人心转向,厌恶战争的情绪开始流行,但石越与司马光都不能不顾忌许多士大夫的另一种情绪——对大行皇帝赵顼的怀念与维护。

儒家有“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圣人之言。大行皇帝尸骨未寒,就改变他的政策,不仅会触怒反对者,便是那些支持者,在心里面也会犯嘀咕。今日的石越,可不能打出“以母改子”的旗号来,这不仅会激怒王安石,而且更是否定了自己——这无疑是因小失大,如果他这么做,朝野中原本支持他的许多士大夫,会将他看成是只会迎合上意、反复无常、背叛赵顼的小人。

于是,在下达这道密令的同一天,诏旨颁布了对王安礼与李宪的奖赏——前者加枢密副使,后者追叙其过往之军功,封武功侯。

说是安抚也好,说是贿赂也罢……其实这样做用处并不大,对于李宪倒不必担心,他自然会心领神会,但以王安礼的身份地位,只要他在安西府,与西夏接洽便不可能瞒着他——尽管王安礼并不是那种迂腐的士大夫,尽管王安礼也贪财爱色,在意功名利禄,但王安礼始终是个士大夫。若是不幸他反感此事,那区区一个“枢密副使”,是封不住他的嘴巴的,他毕竟是进过政事堂的重臣。

然而,不论怎么样,做了总好过没做。这亦可以当成石越对王安石同意出镇杭州的一个小小的回报——王安石当然不屑于这种交易,可石越亦不会笨得竟将此宣诸于口,自取其辱。

他只要恰如其份的表露出自己的善意便足够了。

石越与司马光已经达成共识,此时赵顼虽然病逝,局势发生变化,但这个共识并未改变——司马光支持石越略显激进的挽救交钞计划,而石越则支持司马光的战略收缩政策——这亦是石越向王安石保证的全部含义。如若一直是两北不靖,西南不宁,只怕王安石亦不会有心思呆在杭州,搞什么盐债和封建。

老天似乎并未完全抛弃石越,在向西夏悄悄的迈出了第一步之后,从益州也终于传来了第一个好消息——高遵惠与陈元凤在围困伏虞县城几十天后,于熙宁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攻入伏虞县城,平定了所谓的“陈三娘之乱”。

虽然这并不是一次完美的胜利——陈三娘在城破之日不知去向,高遵惠与陈元凤搜了三天三夜,将伏虞县翻了底朝天,也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而且,在石越看来,这到底不过是一次不光彩的镇压。但胜利始终是胜利,哪怕是不光彩的胜利也要远远强于不光彩的失败。这个胜利,对于稳固益州的局势,甚至是振奋汴京的民心士气,也是有利的。

不过,益州的好消息也就到此为止了——与这份捷报几乎同时送达的,还有一份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冯京告病的奏折。

顶着“知枢密院事”头衔,前往益州主持大局的冯京,平心而论,虽然他亦不过是个太平宰相的料,但其处理庶政之能力,原亦是可以信赖的。但是,在汴京十几年养尊处优的生活,损害了冯京的身体。由汴京前往成都的长途跋涉,加之不太适应成都的气候,竟然令得冯京在成都突然染病不起,根本无法理事。

这对于石越来说,无疑又是一次不小的打击。益州目前的局势,依然还需要有一位重臣坐镇,而冯京无论资历、能力,以及与石越的关系,都是理想的人选。如若冯京告病,则石越不仅要为新人选伤神,对益州路的控制权更可能因此落到旧党手里——司马光已经在给高太后的表章中,暗示了不惜代价迅速停止在西南夷的战争的可能。而高太后听政数日,还从未驳回过司马光的任何建议。伏虞县的胜利,必将令司马光更加坚定从川峡撤军的决心——除了失去西南夷的“无用之地”,他再无它虑。但是,尽管石越最初就反对什么“熙宁归化”,但他同样也不愿意失去那片土地——从地图上看,西南夷叛乱的区域,比宋朝从西夏手里收复的土地还要大!

而更令石越不快的是,冯京在奏折中竟然大力推荐陈元凤——若据冯京所说,则陈元凤不仅有出众的洞察力,且处事果断,极具魄力。陈元凤在围困伏虞县期间,亲自在附近各州县、村镇覆查案件,接受百姓告发,断案公正,极得民心,更是趁机查出一些州县胥吏在赋税上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情弊,帮百姓减免了不少赋税。不仅如此,他还从军粮中分出粮食,赈济百姓;迫使当地的富户豪强降低佃租;雷厉风行的打击拒收交钞之事……正是因为陈元凤的这些举措,使得当地民心迅速转向。高遵惠与陈元凤率领的,都是些未经战阵的厢军、乡兵之类,虽然陈三娘的乱党亦不过是乌合之众,但他们据城而守,这些厢军、乡兵若要强攻,原也未必讨得了好去。但陈元凤的举措,被故意传进城中,却使得围城中的民心动摇,不断有人偷跑出来向官军自首,最终高遵惠几乎是兵不血刃便攻进城中……

不仅是冯京,连高遵惠的奏折中,也对陈元凤大加赞赏,将全部功劳推到他身上,可见这些事迹不太可能是假的。石越以前一直没怎么把陈元凤这个“布衣之交”当回事,但自从陈元凤到益州后向吕惠卿反戈一击,石越便开始对他另眼相待。石越不能象范纯仁一样,做到君子坦荡荡,对他全无成见;更不能象李敦敏一样,总以用善意去想别人。陈元凤是一个他有点捉摸不透的人,此人虽然尚无资格成为他的对手,但石越却也无法放心将益州交到他的手里。

然而,无论石越喜欢与否,他都必须承认一件事情:他真正的、可以放心的,又有资格节度益州这样重要的地区的朋友本就不多,而苏辙等籍贯在川峡的官员,更不可能派往益州路担任长吏这样重要的职务——这就意味着,石越几乎找不到“自己人”可以去益州。

“相公别无选择!”虽然在称呼上有所改变,但潘照临刻薄的语气,尖锐的用辞,却没什么改变,“要么做个顺水人情,无论司马光选中谁去益州,无非便是将西南夷视为化外之地,来个眼不见为静。只要在益州的军队撤回,休养生息几年,益州便能恢复过来。没了西南夷的麻烦,境内群盗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朝廷也丢了个大包袱,可以省下好大一笔开销。益州原本就与别处不同,当地原本是铁钱区,对纸币亦较为接受——只须依样画葫芦,干脆在益州全境禁止使用铜钱、铁钱,管好几条出入通道,在外面交钞不稳定时,再在本地交钞上加盖一个印章,规定只许在益州境内流通,禁止其他交钞出入蜀境,保管益州钞法、物价,迅速便能稳定下来……”

石越不由得在心里苦笑,潘照临虽然不太懂食货之术,但他的洞察力却的确是高人一筹的。益州的地理位置的确非常特殊,它完全可以自成一体的运行,对外界几乎无欲无求。这也是当地此前能够成为独特的铁钱区的缘由。而且,潘照临所说的办法,此前司马光也的确曾经向石越流露过!

这对益州还真不是个坏办法,用惯铁币的人们,对交钞还是持欢迎态度的。因为宋朝此前的铁币,除了这种货币是用铁铸的外,也谈不上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金属货币——不仅铁钱的面额经常高于它的实际价值,盗铸铁钱也泛滥成灾,更糟糕的是,盗铸铁钱的技术难度,甚至远远比盗印交钞要容易——交子最先诞生于蜀地,绝不是没有原因的。石越甚至也不必为蜀商们担心,对于如何应付一个国家内的两种币制,他们的经验可远比石越丰富。

但石越对这个方案不太待见也是理所当然的——他追求的目标,是将大宋朝各个亚经济区域更好的融合起来,而不是谋求各个地区的经济独立与分裂。宋朝政府此前容许铁钱区的存在,还可以用它一直受困于铜钱的钱荒、铸造铜钱成本过高等来做为借口,石越却不知道他应当拿什么来做借口!

难道益州是个占领区么?连纸币也要另外发行!

但潘照临却无意顾及石越的心情。

“要么,支持一个新党去益州,便当再送给王安石一个人情。此人自然不能是吕惠卿的党羽,但新党不论是谁,都是支持大行皇帝开疆拓土的。即使朝廷有意放弃西南夷,他到了益州后,多半也要唱反调。不过,新党的人将如何恢复益州的元气,那便没人能料得到了……”

“先生以为司马君实会答应让个新党去益州么?”石越没好气的说道,“他恨不得明天便下令和西南夷议和,后天便颁令撤兵。那地方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那相公不妨去大相国寺烧香,盼着王厚与慕容谦赶紧打个大胜仗——这亦算一法。”潘照临面无表情的说道。

“要烧香有用,我每日烧一车香也成。”提及此事,石越更加气闷,“王厚与慕容谦在汴京的时候倒是信誓旦旦,可花了这么久时间,只打过一次胜仗——何畏之率五十人偷袭一个叛部,斩首十二级,此外便是高遵裕收复了一座泸州空城——我要拿这个‘战绩’去和西南夷谈判么?!”

“那也比吃败仗强。王厚与慕容谦至今没吃过一次败仗。西南夷到底是在本乡本土打仗,从二人的奏报上看,慕容谦几次率兵进剿,都是无功而返——西南夷中,亦有善战之人。他们多半听说过王、慕的威名,只要他们率大军进剿,哪怕丢了老巢,也不肯与他们交锋。但只要官兵一退,他们立时便又呼啸而返。二人一面稳打稳扎,一面借助何畏之的关系,暗中与叛乱的夷种联络,以图分化打击,这确属上策。只不过……”

“只不过等他们令那些头人信服畏惧,司马君实早已下令招安了。”石越心里虽然知道王厚与慕容谦的做法无可指摘,但越是这样,他才越是郁闷,他已经写过密信给王厚与慕容谦,向他们说明了朝中的形势,但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石越期盼的消息传回来。

“相公既然已经知道这些路都走不通,那相公以为自己还有选择么?”

即使不去看潘照临的表情,石越也知道他此时脸上的嘲弄与讥讽。潘照临与他说话,从来都是如此,绝不会特别给他留情面。石越几乎有点恼羞成怒的感觉,但是与以往一样,他心里其实很清楚潘照临在说什么。

不是永远都有最好的选择。大多数时候,你都必须接一些令你感到反感的选择。这一点,即使你贵为尚书右仆射,亦无例外。

“陈元凤比任何旧党官员都好打交道。”

石越“哼”了一声,“但他绝不会和我打交道。”

“那是因为他够聪明。”潘照临的语气中甚至有赞许之意,“和相公打交道对他没半点好处。陈元凤向吕惠卿反戈一击,不论司马君实如何想,范纯仁对他的好感却是溢于言表。二人在伐夏之时,便已有交谊。依我之见,相公只要能和范纯仁打交道便可。”

“先生之意是……”潘照临的暗示,是石越从未想过的可能。但是,石越对潘照临这方面的判断,却有完全的信任。

潘照临轻轻点了点头,“不管范纯仁如何想,是真以为陈元凤是识大体、知大义的真君子也罢,是得罪了新党,与相公又有旧怨的孤魂野鬼也罢……总之,范纯仁既不必担心陈元凤不站他这边,亦无须怀疑他的能力。而范纯仁看起来,也越来越不象是个迂腐的人。”

“至于陈元凤,他只是相公的敌人,却并非相公的威胁。相反,他既然做出了对吕惠卿反戈一击的事情,不论他真心还是假意,只要他还有野心,便也只好去当君子。不过,若是他想讨好司马光,那便会唯司马光之命是从……”

石越冷冷的打断了潘照临的话。“陈履善若只有这点野心,便做不出对吕惠卿反戈一击的事来。”

潘照临笑了笑,“我若是陈元凤,亦会将自己装扮成一个孤臣——惟有如此,才能迎得司马光、范纯仁的尊重,甚至是太皇太后的赞许……所谓‘君子可欺之以方’,陈元凤既要迎合司马光,亦要显出自己有坚持的一面来。若是这与众不同的一面,恰好又是范纯仁所期望的,那自然更是一举两得!”

结束与西南夷的战争已经势在必行。但范纯仁也许可以说服司马光不要那么着急,可以马上开始撤军,但不必马上结束战争。再给王厚与慕容谦们争取一点时间……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个人事任命将与石越关系不大。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影响到石越与司马光的关系。

“要阻止冯京告病。不妨便让他判成都府,在成都养病。陈元凤依旧做完他转运判官的任期,朝廷不再派转运使、副过去。以不变应万变……”

潘照临的话没说完,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石越方一怔,便见侍剑快步走了进来,抱拳禀道:“相公,出大事了!”

4.

当石越急匆匆赶到待漏院时,赫然发觉,除了韩忠彦与“至宝丹”外,所有的宰臣,竟然全部到齐了。此时外朝还在丧期,所有的人都穿着丧服,每个人的脸色都表情严肃,不发一言——待漏院的气氛,从未如此的紧张过。

没有人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事,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事情会突然失控!

三十七名参加省试的贡生,身着丧服,击响登闻鼓,在登闻鼓院外痛哭,联名上书,痛斥韩忠彦不忠!

他们直指石得一之乱,乃是为了迎立雍王!痛骂韩忠彦只问狐狸,曲护豺狼,是为了迎合高太后,希求富贵。说他为子不孝,为臣不忠……并且要求高太后大义灭亲,诛乱臣贼子,以安天下!

但接下来的事情,更让人目瞪口呆——韩忠彦竟然毫不避嫌,直接派兵将他们全部逮捕入狱,然后自己进宫请罪!高太后悖然大怒,斥责这三十七名贡生“妖言惑众,离间君臣母子,于大行皇帝大不敬”,令开封府严加讯问,追查有无幕后指使!

这又是一桩大宋朝从未有过之事。

更糟糕的是,这三十七名贡生中,有十名白水潭的学生,七名太学生……从侍剑的禀报中,石越才知道,原来白水潭与太学这些日子中早有类似的流言,只是没有人知道,这些贡生竟然会跑出来打抱这个不平!

开封府中,因为谣传雍王与叛乱有关,看到赵颢一直“平安无事”,那些因为皇城司叛乱而受到牵连的人们心中早有不满。对大行皇帝的怀念与爱戴,伴随着这种不满的情绪,在这个时间,很容易就能转化为对小皇帝孤儿寡母的同情……白水潭与太学的士子牵涉其中,势必令局势更加复杂!

石越心里面很明白,待漏院里的每一个宰相也都很清楚,汴京百姓的怨气,可还不止这一桩两桩,若然在这里引爆的话,关于交钞、物价,种种怨气,便会全部从这个口子冲出来……

石越又想起自己的封建大计,心里面更是五味杂陈。

内东门小殿。

殿中早已摒退侍卫,珠帘后面,高太后坐在御座上,陈衍等几个心腹的内侍侍立两旁。珠帘之外的殿中,只有韩忠彦一个人。

高太后铁青着脸,望着站在下面的韩忠彦。

垂帘听政的高太后,只有这么一个弱点——她最疼爱的儿子赵颢。但便是这一个弱点,竟然屡屡被人用来挑战她的权威。她绝不相信这件事情后面没有阴谋——即使这些士子年轻气盛,亦绝不会傻得只凭流言,便做出这种蠢事。

这是高太后无法理解的愚蠢。

侍立在殿中的韩忠彦显得平静,仿佛他根本不曾被卷入这场风波当中。

同类推荐
  •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北京三部曲之1: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以散文的笔触,讲述了“我”在青春期的躁动中迷恋一个叫做朱裳的姑娘的故事。作者试图通过自己的描写,生动细致地刻画出一个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内心里那种熊熊燃烧的感觉。记录作者在八十年代初的北京最初接触暴力和性时的感觉。《北京三部曲之1: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叙述一段中学生活的情爱断代史。
  • 西藏探险:亡命科考队

    西藏探险:亡命科考队

    科考队员被害引发悬案,异形山体藏时空之谜!国家科考队令人胆寒的诡秘征程,地心深处最恐怖的真相。
  • 人骨手镯

    人骨手镯

    是个梦吗?不是梦吗?张梦菲辗转反侧。这个情景,已经出现好多次了。初次见那个白袍的人影,她还只在屋角。再次见到,她已经会移动,并且,每见一次,移动的距离就大一点。距上次见她已有近一年时间,这两次的情形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只是这次她说了一句话。张梦菲细细一想,她俯在自己耳边,说的是一句:“无处可逃……”因为对生的留恋,她们徘徊人间,不愿离去……
  • 悉尼阳光下的梦魇

    悉尼阳光下的梦魇

    苏磊,北京人,大学毕业后,去悉尼投奔大哥苏光,准备就读悉尼大学MBA。他是第一次离开家里,也是第一次出国。可是,说好到机场接他的大哥却没有出现。苏磊在机场生生等了五个钟头,最后只得打电话给早来澳洲几年的发小杨成,请他来接。两人匆匆赶到大哥家公寓,却发现大哥家被抄家似的翻得挖地三尺,闻讯赶来的大哥的干女儿菲比和她的母亲宋美洁也都一筹莫展,随后,又赶来了苏光多年的同事付小民和大学同学江汉。很快苏光的尸体在海边发现,警方也成立了专案组介入调查。就在警探罗杰斯和玛吉·梁他们去寻找最后一个在中国城见到苏光的目击证人时,中餐馆的老板刘大江,即目击证人被杀死在西北某社区的公共停车场内。
  • 黑界地

    黑界地

    《黑界地》是我生长的鄂尔多斯高原,秦汉时期曾有过极其灿烂的农业文明,那时郡县林立,直道横穿,后又沦为沙漠草原,成为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好牧场。成吉思汗的灵寝就供奉在鄂尔多斯高原,成为蒙古民族的圣地。我的长篇小说《黑界地》就是写的一百年前,清王朝开垦鄂尔多斯高原,在草原上建起了无数垦局,洋人、商人、王爷、军阀、地主组成利益团体,他们用尽权力、才华和智慧,掠夺民脂民膏,糟蹋蒙古人的牧场,疯狂种罂粟,用钱欲鼓动庄户人的野心黑心,最后,黑界地被搞得面目全非,一塌糊涂。结尾之时,我让金老万即书中的主人公悲壮地扒开了黄河口子,把五里垦局和吞噬人良知的黑界地泡在了滚滚黄河里。
热门推荐
  • 卡枷

    卡枷

    她是卡枷大陆三大开元古族鬼族唯一的传人鬼主教鬼炽,享尽荣华富贵,可在这背后光鲜亮丽的王座下堆积的是一座尸骨所垒成的山,肮脏,耻辱,所有一切的开始都源自那黑暗血腥的开始,温暖幸福的过去已不在,剩下的只有满目的鲜血和你死我活的厮杀,卡枷大陆被重新洗牌,权高者的背后是一个个肮脏的经历,心软没有任何好处。弱者死,强者活,看谁能登上至高的王座。成为强者活下来的会有有几人?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厮杀
  • 离婚后恋爱

    离婚后恋爱

    有人说,谁的婚姻里头没遭遇过几个小三,聪明女人该学会隐忍。齐悦觉得说这话的人一定没有真正爱过,所以当她毅然决然离开他时,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谁说离婚的女人是残花败柳?没人要,错,她要用事实证明,魅力小女人也有第二春!
  • 成神成圣

    成神成圣

    我,龙傲天,修魔伐天,屠尽诸天神佛……好吧,这么高大上的简介我是写不出来,真正的简介是这样的:我,汪小强,玉京市可循环资源回收企业龙头老大(好吧,我承认,其实就是收购收破烂的破烂),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以下省略五百万字)。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三个老家伙出现在我面门,他们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那一瞬,我在风中凌乱了。于是乎,强哥我踏上了一条漫漫成圣修仙之路。且看我如何站在众生之巅,笑傲苍穹。且看我如何称王称霸,笑傲宇宙。且看我如何……“小强,这个月的水电费该交了!”居委会大妈扯着嗓门喊道。妈蛋,不能等等啊,我还没创建庞大的后宫呢。“张大妈,等等,我来了!”我踩着脱鞋夺门而出……
  • 二嫁豪门:杠上金牌老公

    二嫁豪门:杠上金牌老公

    一次游戏的公会聚会,我老公和另外一个已婚女人搭在了一起,之后我失去了孩子,失去了爱情。与两家婚姻的另一个受害者一起寻找那对贱男女约会的证据,让我和姬语锋本没有交集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曾经不堪的婚姻,错爱的男人,我已对爱情失去信心。该不该接受再次袭来的幸福,成了我挑战自己的难题。我说:如果说女人结婚后流的汗和泪,是选男人时脑子里进的水,那当初我的脑子肯定被洪水冲了个一塌糊涂。姬语锋笑:你可看清楚,这一次选得男人,是不是因为脑子又被洪水冲了才冲动的?一旦你确认,我可就真的不放手了。
  • 玄古问剑录

    玄古问剑录

    世上有玄古一地,以剑为尊。玄古子民,无论人鬼妖魔仙,均修炼剑气,以证剑道。问剑问心,起剑舞兮,御剑天下,劫剑毁兮,无剑无我,逍遥游兮。看那少年郎倚剑逆命,降妖斩鬼,诛魔封仙,以大慈悲心,渡迷茫之人心,以归正道。
  • 葬鸢

    葬鸢

    “我的记忆,永远停留在那一天,他踏着鸢尾花海,揉合了漫天红霞,白衣胜雪,银发纷飞……一步一步,走进了我的生命……”这是一个关于鸢尾的故事,鸢尾花,幸福,和平,典雅的象征,同时,它却也代表了支离破碎的命运……命本该绝,却有幸,遇到他……从此改变了命运……那个人,是她的师父……但这又如何能够阻断心中炙热的爱恋,徘徊不进时,喜乐兴奋时……几世纠葛,今世,是否终能够成愿?纠缠交错的命运,逃不脱解不开的局……
  • 天下傲世

    天下傲世

    一个少年,为了看清大千世界,遨游世间,从一个喽啰成为一个大神的,奇幻人生。谁笑少年狂,傲世游天下。新书等级:灵士,灵兵,灵师,灵尊,灵王,灵圣,灵帝,灵仙,灵命仙,灵神
  • 无良妃子也惊华:神医世子妃

    无良妃子也惊华:神医世子妃

    神仙版:她是身世破朔迷离的孤女,他却是高高在上的世子。二人因算计纠葛,最终究竟谁是谁的棋子?人间版:坊间传言,世子风流成性,连自家的男仆都不放过。坊间又传言,南方出了一位医仙,不止美若天仙,那一双巧手也有回魂妙用。坊间继续传言,昨日世子发病,医仙进府不到半刻便无碍了。坊间传言传言,近日世子迷上了医仙,医仙一语让世子差点气绝当场。众人问坊间:医仙何语?坊间答:举步艰难。众人恍悟:举不艰难?双人版:“小九这般说是想本世子后宫只有你一人么?无妨,本来就只有你一人!”“非也,只是本小姐的后宫不想有你这个人”“恩?你还有后宫?”某男不淡定鸟~~~【如有看官要问坊间为何人?那么请入坑~】
  • 妻为上之嫡女惊华

    妻为上之嫡女惊华

    眼前的妇人柳眉倒竖,撸着裙袖,一手扣着她的后颈,一手干脆利落的掰开她的下巴,苦涩的味道溢满口腔,咕咚咕咚的往咽喉里灌,没等一碗下肚,刘雨歆滴下两行清泪,眼前一黑,白眼一翻,再次成功的晕了过去。尼玛,别人穿越是绝地反击,尽显风华;她穿越却被美人强制灌了一碗苦药。特么的,这都什么世道?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终极一家之公主殿下来了》

    《终极一家之公主殿下来了》

    作者不才,暂时不写。但主要狐狸精家族的公主来到终极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