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659000000015

第15章 大唐的公验还好使吗?

向城县位于裴家寨东南六十里,距邓州两百里。是邓州六县之中最北端的一个偏僻小县。从地形上看,向城县正处在伏牛山南麓的一个山间谷地中,地形闭塞,不是交通要道。因此当初朱温听说向城县来人,连见都不想见。可以说,这个地方掌握在谁的手里,对于唐齐两军在邓州的角力来说,根本无足轻重。

但是,别人不拿你当棵葱,咱得拿自己当头蒜不是。向城县令姚启之就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虽然败退的唐军没要他出人出粮支援,一路高歌猛进的黄巢军也没有派一兵一卒来打他,可他还是觉得自己不能在这场战争中作壁上观。早站队,早吃肉。晚站队,汤没有不说,脑袋都有可能搬家。

姚启之不想脑袋搬家,他选择站在胜利者一边。于是在中和元年二月二十九日这天,也就是大唐邓州城破的翌日,向城县令姚启之改旗易帜,宣布脱离大唐,投降大齐。

当张寻看到向城县城头义军的旗帜时,着实吓了一跳。自己临行前准备的过所公验还有效吗?还能进得去县城吗?他让裴义帮忙准备的可是大唐的公验啊!

所谓过所公验,就相当于后世的介绍信、身份证明一类的文书。没有这个东西,唐代的老百姓是不能随便迁移旅行的,任何一座县城都不会放你进入。无“过所”者将被视为“私度”,被查获就要治罪。

张寻把五都人马全都派出去之后,自己就奔向城县城来了。他一行四人,除了亲随贺齐外,还有两个魁梧的庄稼汉,红脸没胡子的叫褚良,黑脸大胡子的叫靳洪。这两人一人赶着一辆牛车,各载了20石粮食。张寻骑马,贺齐坐褚良的牛车。

张寻此行要办两件事,一是拿粮食换些银子。二是用银子采购一批装备回去。目前他手下的五百人,人人配有长枪,也有不少盾牌,来源基本是裴家寨自有的,外加汝州乡兵从军时唐廷发放的。但只有长枪和盾牌显然不行,缺乏远程攻击手段,和足够的防护能力,即弓箭和铠甲。

裴义曾经拨给张寻30把长弓,汝州乡兵入伙时又带来一些,总共加起来不足一百张。至于铠甲就更少了,除了三副缴获来的明光铠外,只有二十几副皮甲。也就是说,张寻手下这五百人几乎全都是穿着布衣上阵,欺负乡民可以,对上正规军就是死路一条。什么严整的队列呀,什么标准的刺杀技术啊,在绝对的装备差距面前,都将是徒劳。

但长弓、铠甲这些张寻目前自己又生产不了,所以只能卖些粮食,到县城来采购。解决一下燃眉之急,生产的事以后再说。当然没来之前,张寻自己也不确定能否采购到急需的装备。作为穿越者,他在后世听说过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是古代实行严格的兵器管制制度。民间根本不允许弓箭、铠甲这类的制式兵器流通。另一种说法则是,唐代对兵器管制非常宽松,由于府兵制的存在,很多武器装备需要亦兵亦民的百姓们自备,所以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武器流通。

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呢?今天进城亲眼看一看就见分晓了。

来到县城西门外,张寻仔细端详了一下这座真正的古城。来自后世的他以前只看过紫禁城、西安城墙遗址等,但那都是遗迹。这次是张寻平生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一个“活的”城池。

向城县城建于隋开皇年间,初仅为土堡,唐贞观年间包砖,周五里五十三步,高三丈二尺。城有南、西、北三座陆门,南门为正门,有官道直通南阳县。东面是一座水门,门外就是鸭河。除了汛期走船,平时东门不开。整座城池自始建至今已近三百年,虽经多次修葺,也已是补丁摞着补丁,略呈破败之相。

如今这城头上飘着黄巢大齐政权的旗帜,张寻不知他揣着大唐的公验能否进得了城,一路忐忑,来到城门前。守门的军士拦住去路,张寻将“过所”递过去。对方大概看了看,问因何事进城。答曰进城贩粮,军士又验了验牛车上的粮食,与过所上所载数量相当,就放行了。

张寻没想到如此轻松就进了城,对唐代公务员办事效率十分佩服之余,也鄙视那些描写古代门房动则吃拿卡要的网文,简直就是抹黑我华夏礼仪之邦嘛!张寻不知道,大唐律明文规定,门卒无故吃拿卡要刁难行人,碍留行人一天,就要被打四十大板!唐朝还是很懂得保障行人权益的!

进了县城,张寻发现城里熙熙攘攘,流民极多。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很多青壮身上都带着新伤。他推测这些人有可能是溃散的唐军士兵。

张寻想知道邓州前线的战况究竟怎样了,于是寻找张贴的邸报,这才知道,邓州城已经于十日前陷落。唐军坐镇邓州的主帅,大唐枢密使杨复光从邓州突围,率残军退守南阳县。南阳离向城只有一百多里路,战火会烧到这里吗?

张寻判断不会。他记得,历史上杨复光兵败之后,是沿着“南阳——方城”一线撤退的,直接从向城县东方的“方城缺口”逃往了许州。跟向城县没产生交集,朱温的追兵也不会浪费精力跑到这里来。

追兵虽然不会来,但流民势必越聚越多。人多米贵,这是市场规律,这对正打算卖米的张寻来说,实在是一个利好消息。

果然,经过打听,发现此时向城县粮价已经涨到接近5两一石。张寻找好客舍住下,让贺齐、褚良、靳洪等人出去找米行,问价格,经过对比,发现一家名叫“徐记”的米行出价最高,40石粮出价两百贯钱。张寻当即赶往徐记米行,打算跟米行老板亲自谈谈。

米行老板叫徐大昌,四十岁年纪,人很富态,典型的商人嘴脸。见大主顾登门,亲自迎出米行,将张寻引入后室。

徐老板以为张寻会谈卖米的事,没想到这主顾竟然东拉西扯,聊到兵器买卖上。张寻问,为何在县城逛了几日,并没发现有铠甲出售。徐老板解惑,原来唐朝不允许民间铠甲买卖,百姓家中私藏一副甲胄就流放,超过三副就斩首。听得张寻不住摇头。

徐老板看出张寻的意思,亮明话说:“虽然市面上没有出售,但祖上有做过府兵的,谁家里都会传下一两副铠甲。张公子如果诚心要,我可以代劳收购,只是价格方面……根据铠甲完好程度,估计要三到五贯钱一副。”

张寻听得肉疼,这玩意这么贵?相当于一石米一副铠甲?张寻考虑了一会,咬咬牙说:“那就烦请徐老板为我收十副铠甲。”徐老板满口应承。张寻又说:“还要请徐老板帮忙收些弓弩。”

徐老板说:“收长弓角弓都没问题,只是这弩,我也无能为力。”

张寻弓弩连称,只是顺嘴说习惯了,本意并不是让徐老板又收弓又收弩。但在唐朝人听来,弓弩,指的就是弓和弩两件事了。原来唐朝果然实行武器管制,但管制范围仅限于弩、铠甲和陌刀等几类特别重要的武器。其余刀剑枪棒弓箭之类,并不在管制范围内。

后世经常弓弩连称,其实这两件东西差别还是蛮大,最明显就在射程上,弓的射程一般在六十步。弩的射程则两倍于弓,能够达到120步。

张寻赶忙纠正说,自己只想要些弓箭。徐老板说这个最好办,现在县城里溃兵很多,这些人逃跑时为了掩藏身份,铠甲和长枪基本都扔了,但弓箭往往还背在身上,到了县城就纷纷把手里的弓箭低价抛售。目前向城县一把长弓的价格,仅有200文。

张寻一听乐开了花,这么便宜的价格,想给自己手下每人配一把弓不是梦啊!于是他说了个数字,要徐老板尽力帮忙收购长弓400把,马上使用的角弓暂时先不要。毕竟裴家寨还没有马军呢。

事情商量好,最后就是算账。张寻算好,400把长弓加10副铠甲,折合银钱约是120贯。张寻出售40石粮食,作价200贯。两相抵扣,粮食都给徐老板,徐老板还需要付给他80两银子,或80贯钱。张寻又让了10两银子给徐老板做收购武器的佣金。虽然明知收购武器过程中徐老板就有钱赚,但他还是决定添上明面上的10两,以让对方更用心的为自己办事。

一切商议妥当,几个人离开了徐记米行。贺齐忍不住问:“总都头,为什么要让米行老板替咱们收购兵器呢?咱们自己收购怕还便宜些。”

张寻摇头笑笑,说:“人都爱欺生,咱们自己收肯定花费更多。但这其实不是主要原因。现在外面唐军和黄巢军还在打仗,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自己出面收购大量的兵器,一定会引起官府的注意,惹上不必要的麻烦。而让徐老板这样的商人出面,他定是伙计四出,分散采购,官府即便知道有人在收兵器,一时间也不可能把目标锁定在某个人身上,更不会查到幕后金主是我们。等他知道了,我们也早就回裴家寨了。”贺齐一听连声说妙。

等待徐老板收购兵器的日子,张寻也没闲着。带上贺齐等人,专挑最热闹的地方溜达。现在向城县流民聚集,鱼龙混杂,集市上经常有打把式卖艺的壮汉,不时惹来围观群众阵阵欢呼。

张寻几人也被一个上窜下跳的汉子吸引住了,只见空地中间一个干瘦的人,不满三十岁,长脸无须,上身赤膊,正在挥舞一对双手短剑。这双手剑让他舞得是出神入化,招招狠,招招奇,张寻也忍不住随众人叫了一声好。

没想到身旁的庄稼汉褚良说话了:“都是些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的。”

这话声音高了点,被干瘦汉子听见,脸上挂不住,收了招式,朝褚良一抱拳说:“请壮士指点几招!”

这就相当于下了战书了。张寻想拉着褚良就走,毕竟他知道褚良的底细,就是裴家寨种地的农民,在练家子手下恐怕过不了一合。没想到这红脸庄稼汉还来了硬劲,当即扒开人群,进了场子。张寻把拦不住。

褚良从场边拾了把皮盾,也不拿兵器,朝干瘦汉子一拱手:“俺不会使甚兵刃,就这么来吧!”

干瘦汉子也不言语,一个箭步上来就是一招连环刺。张寻一旁观看,暗叫一声不好!那褚良笨手笨脚的,眼看躲不开双手剑连环刺,估计一招下来就要被扎成血人了。

同类推荐
  • 权谋之军师天下

    权谋之军师天下

    莫名其妙的穿越者杨浩然,在一次旅游中迷路,醒来后发现自己穿越到一个未知时空的朝代里。这是一个礼乐崩坏的年代,一个军阀割据的朝代,也是英雄辈出、智者浪涌的时代。
  • 金粉银宋

    金粉银宋

    江山如画,一个小小的二货少年,崛起于市井之间,他无处不在,却没人知道他在。
  • 剑指三国

    剑指三国

    刘传,穿越到三国变成了刘禅。因为有了我,凤雏不用挂了,曹阿瞒开办的魏国倒闭了。貂蝉阿姨的绝色女儿...嘿嘿不好意思,也归我了。
  • 千金公子

    千金公子

    磊落青衣少年行,诡谲新世乱未平。濯濯菁华本绝色,无端一去入浮汀。玄明高庭张智策,宇清四海展雄心。卫国拓疆约百战,古来公子只千金?··············《千金公子》题诗************************************************
  • 明末大奸臣

    明末大奸臣

    铁骑绕江山,国破山河碎天子守国门,臣子死社稷明末年间,山河飘零动荡,内有贪官污吏祸国殃民,外有女真肆虐辽东。今朝生为明臣,君不负我,定以死守忠节,君若负我,那天翻地覆又如何。望着这片血色的天空,王宿喊出了自己的誓言。ps:书友群:四一五、八八九、三二三都加进来吧,大家一起聊聊书的剧情
热门推荐
  • 无敌杰少

    无敌杰少

    一个穷屌丝在校园爱上了唐氏集团的千金唐轩,可是命运弄人,唐轩父亲的突然死亡,李杰父亲的突然离开,突如其来的杀手,校园霸主的争夺,开阳市的黑道高手,亲情的背叛,爱情的欺骗,友情的出卖。究竟应该相信谁,穷屌丝又该如何成为霸道黑道教父,李氏集团的富少,最终能否抱得美人归。
  • 茉莉的三次方之铁血法则

    茉莉的三次方之铁血法则

    生活在城堡中的管家和女孩,过着看似平静的生活。安逸,享乐。然而某一天一些神秘人物的到来却将这一切打破。女孩儿不得不踏上一条无归的道路,去与那些人为的命运斗争,去与那些钢铁铸造的生命为伍,她将扼住命运的咽喉,一如那个伟大的音乐家,将所有的注定钉死在审判的十字架……欢迎加入左右耳的读者交流群,群号码:286974611
  • 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法

    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法

    斯特娜夫人有个女儿,名叫维尼夫雷特。在得到《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后,她按照老威特的教育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女儿,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在母亲的训练下,女儿从3岁起就会写诗歌和散文,4岁时便能用世界语写剧本。她的诗歌和散文,从5岁起被刊载在各种报刊上并汇集成书,博得了广泛的好评。在她女儿12岁那年,斯特娜夫人写成了《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一书。在书中,她结合自己教育女儿的亲身经历,阐明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一面世即获得巨大反响,并一直被无数家长追随。本书精选了斯特娜自然教育法的经典内容,提倡父母和孩子拜大自然为师,主张根据天性培养孩子,让他们在自然的状态下学习与成长。
  • 药别停!

    药别停!

    意外投生于修仙世界,身具灵根便要走上长生之道,谢长生手握上古圣物乾坤圣元鼎,掌握天下所有丹方与炼药手决,决心以药入道,最终足踏九天,登顶仙界,成就圣药大帝尊位!当然,现阶段还是要先……卖药攒灵石!十岁左右的小家伙蹲在闹市之中的小角落,面前摆了一个白玉瓶。她精致的小脸带着温和的笑意:“极品回春丹,一颗上品灵石一粒!”有人喝道:“你怎么不去抢!”
  • 仙返九天

    仙返九天

    原是九仙之中最强者的穆枫——枫皇,被三大修仙大派逼得跳崖重生,转生林尘;且看凡界林尘如何修仙途、种仙草、踏九州、养神兽,走出不一样的修仙大道……
  • 真夏的革命

    真夏的革命

    她是名噪一时的古典音乐“四弦精灵”,却在离奇失踪之后出现在最具权威的威尔乔治皇家音乐学院校园;他是最温柔善良的钢琴天使,拒绝苏醒,在记忆深处永远沉睡;他是毫无梦想的音乐系差生,却能在夜深人静时奏响最灵动的华美乐章。他们是FOURONE乐队,他们是一群蔑视权威的天才少年,各个身怀绝技,却放荡不羁。谁是打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谁才是音乐世界中最强大的王者,这个真夏你便会知晓……
  • 豪门恋歌,总裁的路边妻

    豪门恋歌,总裁的路边妻

    在路边打个车都能被嫁入豪门,是幸运还是不幸?婚后未谋丈夫面,小宅女过得如鱼得水。却不知有更大的阴谋等着她。猫捉老鼠的戏码即将上演。。。。。。
  • 爆宠萌妃:夫君乖乖哒

    爆宠萌妃:夫君乖乖哒

    第一次见面,她以为他是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她以为他是看中金钱和利益的拜金女;第二次见面,他是高高在上的皇上,她是他众多秀女中的一个;受人污蔑,她被他打入冷宫,本以为她会万劫不复,可谁知,,,“皇上,斗地主三缺一你玩不玩啊?赢的人不仅有钱拿,还有生煎吃哦!”“来了!等等朕!”咦,画风又不对了,反正哪里有咱这寂雪呀,哪里就不会正常!!!后宫佳丽三千?那又何妨!皇上就偏偏宠我!害我宫女孩子?开玩笑!我二十一世纪的特工女毒医其实闹着玩的?宠文,帝王宠,喜欢穿越小说的欢迎泥萌入坑哦(?????)
  • 不良药仙

    不良药仙

    月黑风高夜,陆咖失眠感慨道:“传说炼丹师被称为最赚钱的行业,为毛我九品大丹师还是一贫如洗背负巨额债务,到底要怎么办才能还完那些灵石,该死的家伙,又逼我还债。”史上最穷炼丹师,值得你贴身收藏。
  • 无月卿

    无月卿

    卿无月,官阶最高的人;无月卿,年纪轻轻就能够呼风唤雨,没人清楚他的真名,但他一贯的作风让人很容易知道,无月卿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