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768100000024

第24章 、功败垂成

董卓死后,作为诛杀****的首要功臣,王允得以总理朝政,录尚书事,王允也表奏天子任吕布为奋威将军,仪仗与三司相同,并进封为温候,与之共同执掌朝政。

大权在握的王允态度开始发生改变,他原先惧怕董卓,故屈身降志,委曲承奉,杀卓之后,以为再无患难,就有点居功自傲。

当然他也有骄傲的资本,生杀予夺基本由他一个人说了算,董大人脾气大,王大人的脾气好像也不小。

蔡邕本是当世大儒,虽迫于压力,委身于董卓,但并没有帮董卓做什么坏事,有一次蔡邕到王允家里作客,说起董卓的时候,想起了董卓的知遇之恩,不知不觉叹息了几声。

王允很不高兴,当场变了脸色,勃然大怒,骂道:“董卓,国家大贼,几乎覆灭我朝,你身为臣子,应和大家一样感到愤怒,只是因为他对你好,你竟然把大节也丢了,不知道朝廷正惩处所有有罪之人吗!你在这里悲伤、哀痛,难道不是与他通同叛逆?”

蔡邕也意识到自已有点失态,马上谢罪,但王允不依不饶,还是逮捕了蔡邕,交廷尉审讯。

狱中,蔡邕承认有罪,请求黥首断脚,饶一条命,使他能继续修成汉史。

蔡邕的名气很大,不少士大夫怜悯他,求王允放过蔡邕,但王允就是不松口。连太尉马日蝉都专程前往王允住处,替蔡邕说情:“伯昭(蔡邕字)是难得的旷世奇才,学问渊博,见多识广,特别是对本朝故事了解颇多,应当给他机会,让他继续写成史书;况且伯昭以忠孝闻名于士大夫之中,现在以莫须有之名给他判罪,恐怕有失众望,不服人心吧!”

王允反驳道:“从前汉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他写谤书,流传后世。现在国家的命运中衰,皇位不稳固,不能让谄媚的人在幼主左右执笔。对皇上没有好处,我们这些人也会受到他的攻击。”

马日蝉无奈,只得退出,遇到同僚后,不由得感慨地说:“王允这种作法恐怕不行吧!善待人才,这是一个国家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命脉,而让国家经典得以流传,则是重视国家制度和创作的保障。如今,像王允这样不重视贤才,切断国家的命脉,阻碍国家经典的流传,难道能维持久远吗?”大家听后,都不停叹息。

蔡邕最后冤死狱中。之后,文武百官和士大夫对蔡邕的死议论纷纷,王允听闻这些议论后,这才后悔处置有些过份。

蔡邕死时六十一岁。很多士大夫和儒生为他屈死流泪。兖州、陈留间甚至有人画着蔡邕的像纪念他,可见蔡邕影响之深远。

蔡邕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不仅因为他博学多才,还因为他极讲孝道,是天下士林学习的楷模。

蔡邕年轻时,母亲就卧病在床,不能起身。在母亲卧病三年期间,不论盛夏严冬、气候变化,蔡邕没有解开过衣带,母亲病重的时候,他一直不睡觉,足足守了七十天。母亲死后,他在墓旁盖一间房子住下守着,一动一静,都遵守当时的礼制。这些都不是一般人能装出来的。

蔡邕除了以孝名动天下外,本人也极爱学习,少年时就博学多才,文学、数术、天文,音乐无一不精。熹平四年(175年),蔡邕在其他人帮助下修订《六经》被汉灵帝正式颁定为标准经文,供所有儒生学习,蔡邕用红笔亲自写在碑上,使工人刻好立于太学门外。碑新立时,来观看及摹写的,一天之内,车子就有近千辆,街道也随之堵塞。

蔡邕的死令很多朝中大臣对王允大感失望。

人死不能复生,如果说王允杀蔡邕,只是措施失当的话,那么对董卓旧部的处理,则是王允最后走向灭亡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

董卓的嫡系部队是凉州兵,战斗力强,董卓死后,如何处置凉州兵,是王允眼下最需要考虑的大事。

在怎样处置董卓旧部的问题上王允态度模糊,有些摇摆,他企图削夺凉州兵将领的兵权,取缔全部凉州兵,并且计划利用关东兵去控制他们。

他手上最主要的力量是吕布,吕布和王允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但吕布在董卓身边常常扮演的是看家护院的角色,董卓手上的主力都掌握在自已的女婿牛辅等人手中。忠于吕布的兵马并不多。董卓死后,京城内的一些部队投靠了王允、吕布等人,力量有所增强,但与董卓部署在外面的部队相比,明显有差距。

王允和吕布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董卓的女婿牛辅,牛辅统领董卓的主力单独驻扎在S县今HNSMX市杀死董卓后不久,吕布立刻派李肃到陕,打算用皇帝诏书的命令杀掉牛辅。

当时,牛辅正分别派遣校尉李傕、郭汜、张济攻夺陈留、颖川各县。听说董卓被杀的消息后,牛辅就开始戒备,李肃只能当众宣读诏书,但牛辅根本不予理会,率众攻打李肃,结果李肃战败,逃到弘农郡(今HN灵宝北)。

李肃的失败让吕布很生气,虽说是同郡人,又在诛杀董卓时出力不少,但吕布仍怪其无能,将其处死。

牛辅打了胜仗,本是好事,但皇帝以诏命杀他这件事,令牛辅很担心,他害怕有人利用这件事暗害自已,于是整天手握兵符令箭,把兵器放在身边,借此给自已壮胆,每次会见部下及宾客,他都先让相面先生看一下来人,观察一下来人脸上是否有反气。

有一天中郎将董越前来见牛辅,牛辅让人卜算吉凶,结果得到了一个《周易》上的《睽》卦,卜算的人说,火克金,是外面的人企图对里面的人有所行动的卦,牛辅听后立即杀了董越(《魏书》)。

不久,牛辅军营里面有士兵趁夜间叛逃,军营之中一时骚乱不安,神经过敏的牛辅以为全营的士兵都背叛了他,就取出自已的金银财宝,和一向关系很好的月支胡人赤儿等五六人一起翻出城墙,北渡黄河。

没想到赤儿等人见牛辅所带财物很多,就起了杀人越货之心,于是抢劫了他的财物并把牛辅的头砍下来送到了长安请赏。

朝廷就这样莫明其料地灭掉了心腹大患。

事情远没有结束,李傕等人回来后,得知牛辅被杀,大军顿时成了没人认养的孩子,心灰意冷之下,本打算各自分散回家。

偏朝廷迟迟没有发布赦免董卓旧部的文书,又开始流传要杀死所有凉州人的谣言。令李傕等人极为恐慌。

这时牛辅营中有个讨虏校尉叫贾诩的,是涼州武威人,是个深藏不露的历害角色,在李傕等人彷徨不安的时候,站出来说道:“听说长安城中的人议论说想要杀尽凉州人,而各位丢下部属单独出逃,就是一个亭长也能把你们捆绑起来。不如带领部属往西去,在经过的地方招募士兵,来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有幸把事情办成,就可以以朝廷之威来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跑也不晚。”这几句话有如醍醐灌顶,李傕等人一下子就清醒了。

李傕立即带领部众向西进军,所到之处收容了不少逃亡的士兵,实力大增。

王允得到消息,立派胡轸、徐荣在新丰迎击,结果徐荣战死,胡轸带兵投降。

王允没想到凉州兵如此之强,就派两个凉州官员胡文才、杨整修,去安抚李傕等人,但王允平时因董卓的关系,对凉州人是极讨厌的,可想而知,这两个凉州的官吏是被冷落的对象,而且王允并没看清事态的严重性,只是叫二人传话:朝廷没有诛尽凉州兵之意,李傕、郭汜你们二人,带兵进京,意欲何为?

结果是,胡、杨二人并没有帮王允说话,而是毫不客气地把那些叛军带到了长安。

大军赶到长安时,已有十几万人。在趋往京城的路上,又和董卓原来的部下樊稠、李蒙、王方等人合兵一处,兵力更盛,很快包围了长安城。

长安城内守军不多,但城墙高陡,李傕等人一时也无法攻破,围城八天之后,(《三国志》记载为十天,但过程极为简略)城内的蜀兵突然叛变,打开大门接应李催大军进城,王允的防线彻底崩溃。

吕布的军队守在城北与攻打城北的郭汜对峙,听说城门已破,吕布知道守不住,遂打开城门,上前对郭汜说:“不如我们两人都退兵,你我二人来场决斗,将军敢吗?”

郭汜胜券在握,不想在部下面前示弱,于是出列和吕布较量,几个回合之后,郭汜就被吕布以矛刺中,郭汜的随从见势不妙,立即冲上去把郭汜救了回去,他们可不管什么狗屁约定,马上一拥而上,吕布兵少,只能败走。(《英雄记》)

走之前,吕布想邀王允一起逃走,但王允拒绝了,断然道:“我最大的愿望是安定国家,如果做不到,那就有死而已。”吕布只得带队只身离开。

李傕、郭汜杀入长安城后,杀了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吏民死者不可胜数。王允和皇帝只能跑到宣平城楼躲避叛军,李、郭大军很快包围了城楼。

李傕、郭汜看到皇帝后,还是按臣子的礼节于城门下拜,并伏地叩头,此时献帝已有些年岁,就指责道:“你们攻入京城,想做什么?”李傕道:“董卓忠于陛下,而无故为吕布所杀,臣等为董卓报仇,不敢作叛逆之事,如果臣等大仇得报,愿到廷尉那里领罪。”李傕、郭汜的部下则不停叫嚷着交出王允,不肯离去。

王允无法,知道躲不过去,为免天子受累,只得在李傕、郭汜等人的逼迫下,出来见李傕,被李傕当场杀死,并被暴尸街市。同时被杀的还有王允的宗族十余人。(张番《汉纪》中)

就这样,在董卓死后不到六十天,长安城就易了主。李傕、郭汜将参与谋杀董卓的人全部处死,又找到董卓遗骸,派人埋葬于郧,不料几天之内,狂风、暴雨不停,大水流进墓坑,把董卓的棺材又冲了出来,也许上天也不愿意董卓安息吧。(语出《三国志》)

掌控朝政后,李傕等人马上逼着天子给自已封官。李傕担任车骑将军、池阳侯,兼任司隶校尉、授给符节;郭汜担任后将军、美阳侯;樊稠担任右将军、万年侯。李傕、郭汜、樊稠三人总揽朝政。

张济担任骠骑将军、平阳侯,驻扎在弘农。

李傕本想给贾诩封候,没想到贾诩坚决推辞,说:“我不过是救命之计,哪有什么功劳!”李傕只得作罢,改任贾诩为尚书典选。

同类推荐
  • 二战未解之谜

    二战未解之谜

    20世纪中叶,法西斯的幽灵在世界上空徘徊,如今这个幽灵已经被热爱和平的人们燃起的正义之火烧得魂飞魄散。然而,当人们循着历史的轨迹回望云诡波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会发现其中有难以忘却的人物,有惊心动魄的战事,还有感人至深的情怀。而最能引起现代人关注的,便是二战中那些至今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明的未解之谜。希特勒为什么那么神经质而又丧心病狂?他是如何从一个流浪汉发展到迷惑众生、把德国绑上一架超级战车的战争狂人?罗斯福因何在获悉日军即将对美展开攻势后,却又不作战略部署,任珍珠港沦为一片火海?苏联为何在对德作战的战争初期一溃千里……奇怪的巧合、突发的意外,大大小小的二战之谜,引人人胜、令人称奇。
  • 汉末匹夫

    汉末匹夫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并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看一个山贼如何在一个混乱的年代闯出一个新的天地,看李自强如何铸造一个新的盛世天朝!
  • 凌霄潜龙

    凌霄潜龙

    一个落魄的贵族子弟,一柄奇绝的利刃神兵,在群雄争霸的大时代,他本来与世无争,乐观逍遥,却总被是非左右,不能自己。他能否能以一己之力,拯救他的兄弟,他的爱人,创造属于自己的理想家园?
  •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一部史家绝唱,一曲无韵离骚。《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2007年,百家讲坛年度主讲人王立群,一位研读《史记》四十年的学者,将从一代帝王汉武帝入手,以问题引出故事,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帝王本纪、王侯世家、将相列传、布衣游侠,人物群像奔来眼底;国运兴衰、王朝更替、事件始末、命运浮沉,沧桑往事涌上心头。
  • 三国之绝代战将

    三国之绝代战将

    小说内容: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扮演着一个战神式的人物,这是命运的安排的喜剧,还是后天养成的悲剧......讨论群:113845405
热门推荐
  • 捏碎苍穹

    捏碎苍穹

    我命由我不由天!小贱人你过来,爷长得帅不?不帅?你他妈有没有毛病啊!小爷我要浪死你!
  • 霸恶少吻妞

    霸恶少吻妞

    女主千里迢迢找到男主然而事情却不像她想的那么简单
  • 哪怕万年

    哪怕万年

    他对她,不冷不淡;她对他,誓死相随。他的无情,她的残酷,他们不曾离弃。注定的劫难,谁的力量,才能够阻挡劫难……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围炉夜话)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围炉夜话)

    此书不以逻辑严密的专论见长,而以短小精辟、富于哲理的格言取胜。其以处事做人为中心,分别从“修身、处世、谋略”三个方面,阐释“立德、立功、立言、立业”的要义,揭示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书中隽语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使先哲智慧带上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情味,让您在轻松愉快中领略其蕴含的深刻道理。
  • 穿越火线之宿命

    穿越火线之宿命

    时间被无故的改变,火线世界在一夜间降临地球,保卫者同盟与潜伏者联军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痞子石六,带着从穿越火线中磨练出的超强意识,完成宿命,纵横天下!如果有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加群372273302,十八恭候各位兄弟!
  • 重生之娱乐无极限

    重生之娱乐无极限

    既然重新来到了94年,那我金康泰总的留给这个世界一些不一样的东西。金康泰语录。
  • 说妖

    说妖

    小人物成神记、穿越修仙记、遗孤复仇记……百读生厌的今天,不妨来试试说妖讲述的新的故事,新的玄奇。
  • 数码人生

    数码人生

    《数码人生》将我拉回到了在甘肃省电子计算机办公室工作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小南在兰州电力修造厂CAD室为他们厂的除尘器设计与绘图开发软件,由于成绩突出,通过了省电力局的验收,并进行了软件登记,被电力部评为五小成果省市一等奖、全国三等奖。能源部信息化工程研讨会和甘肃省第一届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在他们厂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甘肃的CAD工作。继而,甘肃省成立了CAD/CAM协会,担任副秘书长的小南成了我工作的左膀右臂。本书是兰州南特数码科技集团总裁南振岐的个人传记。
  • 浴火为凰:第一傲世魔后

    浴火为凰:第一傲世魔后

    她是现代叱咤黑白两道的顶级特工,却不料,一朝穿越,竟成了无父无母的十岁女娃。渣男渣女挑衅?一巴掌把你拍回娘胎重造!某国皇帝想轻薄?她一只手都能把你玩得不知亲娘是谁!传说中的九塔吊炸天无人能通关?不好意思,塔顶的宝石就是她拿走的!天灵山踪迹无人知晓?她逛个树林都能碰到入口!他是魔界唯一的神,传闻中残忍无情,却偏生对这总是拒绝他的小家伙,蚀宠入骨。“小家伙,不管轮回多少次,你,注定是我的。”【不定时连载,可绕坑可入坑,目测全文免费】
  • 一品寒门娇

    一品寒门娇

    简介;齐妍凌重生在一户猎户之家,本以为可以平淡幸福,不曾想一场兵祸,将平静的生活粉碎,齐妍凌看着欲哭无泪的弱母跟幼弟,握紧小拳头“她就不信她活不下去”打猎开荒,良田千亩,家奴无数,一袭红妆渐盖,公子世无双。山河裂,风吹云动,四海惊!为寻找失踪的父亲,无意入局,天地风云聚变,波谲云诡的权谋争斗,祸乱四起,为保幼弟安稳,戎装峥嵘保一域安稳。弃我者我永弃,不离不弃者我必生死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