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77800000021

第21章 扶摇直上(3)

于成龙出仕的这二十多年,虽然官是越做越大,仕途还算顺畅,入仕的心愿算是了了,从一介布衣走到今天正三品按察使的高官,也算是有所值了,算得上是光宗耀祖、光耀门楣了。但是,自从他四十五岁出仕以来,一心为了老百姓,一心为了朝廷,公务缠身,忙得不可开交,就连逢年过节也分身乏术,抽不出身来回家省亲。作为官员,于成龙也算对得起头上的那副顶戴了,为官这些年无论官居何职,官位品级怎样升迁,但是他一如既往的恪守本分、为民做主,兢兢业业,一直都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所以,他对得起天地良心了。然而,于成龙同样也为人父、为人夫,这些年来他一直都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没有往家里稍过多少钱粮,也没有在儿孙们身边教育他们,给予他们鼓励和赞扬,所以,于成龙不是个合格的父亲。然而,妻子邢氏,独守空房,含辛茹苦的将几个孩子抚养成人,并一心一意把持着这个家,一个女人撑起了一个家,这需要多大的意志啊,妻子是望眼欲穿,多么盼望于成龙能早日归来,这个小小的心愿却一直未能满足,所以,于成龙也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

于成龙是想请辞,但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辞不了,朝廷现在正是多事之秋,人才匮乏,像于成龙这样清廉之官员,更是不多见,朝廷那舍得轻易就放还于成龙告老还乡。这些于成龙都心知肚明,便将此事给暂且压了下来,希望过段时间再说,再另寻机会。康熙皇帝的准奏下达以后,福建巡抚吴兴祚随即下令,催促于成龙尽快销假,到布政使衙门上任,已经很明确了,于成龙这次被升任福建布政使。

于成龙还是不愿意轻易就放弃告老还乡的机会,坚持称病,拒不赴任,就这样僵持着希望事情能有转机。不料,吴巡抚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他大概是看出了于成龙的心思,于是,再一次下令,督催于成龙赴任。

于成龙无可奈何,跟巡抚大人的较劲宣告失败,还是安安分分前去布政使衙门上任。但是,通过此事,吴兴祚对于成龙的做法深感不满,便向福建总督姚启圣诉苦,姚启圣随后便给于成龙写了一封信,信中姚启圣是毫不客气的批评了于成龙。姚启圣的意思是要于成龙与官员同僚要同心同德、保持一致、团结一心,于成龙也给姚启圣写了回信,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陈述清楚了,自己确实有病在身,加之对大计事物不甚了解,这才耽搁些时日,与吴巡抚之间并无私人仇恨,于成龙在信中还高度赞扬了督抚二人这些年对福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于成龙和吴兴祚之间,并没有吴巡抚所说的矛盾、隔阂,是因为这次大计推荐了于成龙而没有举荐前任布政使,前任布政使嫉贤妒能、怀恨在心,在大计一事上动了歪脑筋,公报私仇,有意为难于成龙,于成龙这才气的想要辞官还乡,早在很久以前于成龙就萌芽了这一想法,加之前任布政使对于成龙的挤兑,于成龙胸中憋闷,这才加速了他告老还乡的决心。前任布政使虽然调走了,但是,于成龙的心结始终都没有解开,还在耿耿于怀,心中依然有情绪。所以,于成龙的情绪大概是针对前任布政使,并非是巡抚吴兴祚。

布政使作为省级行政长官,起源于元明时期,明朝太祖洪武九年(1376),撤销中书省,随后便陆陆续续分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县分属之,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清代初期,布政使一职正式定为总督和巡抚的属官,也就是说布政使的直接上司是巡抚和总督。布政使专管一省的赋税和人事,与专管典刑的按察使并称为二司。

康熙六年(1667),朝廷又对官吏制度进行了轻微的调整,每省设立布政使一员,不分左右,是为从二品衔。布政使和按察使都相当于今天的省长一职,只不过,于成龙之前的按察使一职是正三品,而布政使却是从二品,较之以前又官升一级,由副省长升为了省长。布政使,大家顾名思义相信也能体会到它比按察使权力大多了,就是布置、实施一省的政事,总揽全省政务。布政使,说具体点的,他的职责分工包括:“宣化承流,帅府、州、县官,廉其录职能否,上下其考,报督、抚上达吏部。三年宾兴,提调考试事,升贤能,上达礼部。十年会户版,均税役,登民数、田数,上达户部。凡诸政务,会督、抚议行。”全省官员的管理、科举考试、财政、税收等事务都在布政使的掌控之中。布政使衙门还设有:经历、都事、照磨、理问、库大使、仓大使等属员。

于成龙在福建的时间远远不如在湖广待的要长,湖广待了整整九年,那是因为三藩之乱的特殊情况,被迫滞留,还有挚友加上司张朝珍的一致挽留,碍于情面他才待了那么久的时间。在福建省虽然二司长官职位都让于成龙坐遍了,但是,任期并不是太长,按察使从就任到卸任才短短几个月时间,布政使也是一样,上任不到几个月又被逐渐提拔,从而得以升迁,这已是他人生事业发展的高潮期,很得皇帝赏识,于成龙算得上是典型的大器晚成一例,上半生报国无门,瞅着瞅着都年过中年,没想到等到四十五岁还能步入仕途,上升的速度还如此之快,出仕到今天坐上了布政使的交椅,转眼间出仕已经十几二十年了,十几二十年时间不算太短,但也不算太长,从正七品知县升到今天的从二品布政使已算的上是小有成就了。至少,从二品已经算的上是大员了,完全有资格进京面见皇帝了,要是以前的知县是绝对没有这个机会的,知县官阶品级较低,很多知县、知府干了一辈子,给皇帝当了一辈子差,连皇帝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但是现在,于成龙算是拿到这个资格证了。布政使,作为从二品官,肯定是会被载入史书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尽管,于成龙在事业上如日中天,年迈了,半条腿已经被埋入黄土之中,还能一升再升,可能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做官志在为民做主,无论官位品级多低,他只想将自己的毕生所学用到为民服务当中来,如今官位显赫,可谓是光宗耀祖了,但是于成龙并没有因此而变的骄傲,他做到了不卑不吭、宠辱不惊,皇恩浩荡,他不会辜负皇上对他的信任,更加不会辜负老百姓对他的希望。

在布政使任上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于成龙还是很有一些成绩,他将布政使一职的职责发挥的是淋漓尽致,百姓都看在眼里,上司都记在心里,对他的为人作风更是心服口服、钦佩有加。在布政使一任上,于成龙最著名的政绩就是请求康亲王求罢莝夫。由于对付三藩、震慑台湾延平郡王郑经,数万名八旗军常年驻扎在福建省,随时整军待命。郑经一旦有什么异常的举动,八旗军也会迅速参入其战斗当中,以此来牵制郑经的势力。然而,数万名士兵驻扎在福建,肯定是要吃饭的,不仅如此,战马也需要吃草料。当时,正处于兵荒马乱,当官的都忙着治匪、杀贼、平叛,但是粮草问题也刻不容缓,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官员们除了打仗,置办粮草也是不可怠慢的军务。战马需要吃草料,但它们也挑嘴,草料带回来后还要用铡刀给它们细细的铡过才肯吃。战乱时期,人都吃不饱,八旗将士们哪里还有心情去给马匹铡马料。于是,八旗军想到了对策,就是去从民间找劳力,让年轻力壮的老百姓专门到军营里面铡马料。八旗官兵想到这下有这些老百姓来帮助自己干这些苦力,当然是乐意之至,恨不得找上几万人来。铡马料有了民间劳力,当然甚好,但民间百姓家的劳力又极度空虚,他们需要吃饭,需要养家,特别是家中有老人的更加需要年轻力壮的照顾。而且战争年代,士兵们吃的粮食,基本上都是从百姓家中征集过去的,现在因为军中需要又肆意的征调他们的劳力,百姓可谓是苦不堪言。毕竟满清朝廷入关不久,赢得民心很重要,清朝初期的顺治、康熙两位皇帝很是重视民生问题,将民生问题当成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来办。

皇帝深知治国之道在于民生,民以食为天,历朝历代改朝换代都是因为老百姓民不聊生没有饭吃,这才起兵造反,从而酿成大祸。只要稳定了民心,让百姓解决了温饱问题,社会才能够稳定发展、社会才能和谐。所谓水能载舟焉能覆舟,也正是这个道理,顺治、康熙两位皇帝都是有雄才大略的君王。因此,皇帝也很关注这方面的问题,曾经下令禁止再征莝夫。各级地方官员和百姓当然也是非常支持朝廷这一做法的,有了这条禁令,老百姓再无后顾之忧,再也不怕被征去干苦力,对朝廷是感恩戴德。然而,禁令在各地效果都十分明显,唯独对八旗子弟却屡禁不止,八旗子弟仗着自己是满人,是这天下的坐拥者,做起事情来便更加的肆无忌惮,哪里会理会朝廷的禁令,依然是一意孤行、知法犯法,如今正处战乱时期,八旗兵又正好被朝廷派出来打仗,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功劳在身的,朝廷需要他们,于是便更加骄横。他们不但没有丝毫的顾及,还大张旗鼓的征调起莝夫来。

同类推荐
  •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从中外历史上众多的名将中选择了十几位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力图将这些著名将领的人生经历尽可能全面细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谜题掀开其神秘的面纱,给读者一窥真相的阅读快感。在写作风格上,《中外历史名将之谜》也力求通俗易懂、精准生动,注重其中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以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阅读需要。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全真、立体的《中外历史名将之谜》能够使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
  • 荧河踏浪

    荧河踏浪

    本书收录了作者21篇新闻作品。其中1-8篇是作者在黄石人民广播电台实习期间采写的部分新闻稿件,除了在电台播发外,还被《黄石日报》刊发。9-21篇是我到湖北电视台工作后留存的部分稿件。
  •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男人的美,是一种意志的展现,一种态度的练达,一种行为的拷问,也是一种绝对的辉煌,绝对的悲壮。是热血,是豪情,是气概,是一段一段,一步一步,形成豪然于世的篇章。
  • 苏沃洛夫

    苏沃洛夫

    作者在这部传记中,想通过大量生动而翔实的史料,选择独特视角,描述这位伟大统帅大半个世纪的军旅生涯所创建的辉煌战绩和他从一个列兵成长为俄军大元帅的光辉战斗历程。同时还要通过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揭示俄国政坛内部的尔虞我诈及宫廷中的骄奢淫逸。此外,还利用查找的史料介绍元帅的不幸婚姻和家庭生活趣闻轶事,以便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伟大统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 哥白尼

    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Copem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第一个提出日心说。他所著的《天体运行论》,是现代天文学的起步点。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西部托伦城圣阿娜港。他的父亲是富商,曾任过市政官吏。哥白尼10岁时,父亲去世,由舅父路加斯·瓦兹罗德抚养。瓦兹罗德博学多才,思想开放,提倡研究实际,这对少年时期的哥白尼有很深刻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夏日旋律

    夏日旋律

    本文又名《我们的歌》。错过,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就像两条永远不可能相交的平行线,有那么一瞬间,你感觉它的端点汇聚到了一起,那只不过是表象而已,幻想,总会破灭。当那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你才会发现,来不及说我爱你,是多么可悲,而那些甜蜜的幻象,早已在时光中掩埋。我们用青春里的爱恨交织谱写成了一曲夏日旋律,而那些人早已在回忆中封存……
  • 乞丐千金

    乞丐千金

    她是个被人遗弃的孩子,辗转在各个收养家庭和福利院之间。受不了福利院中阿姨的欺负,所以逃了出来。乞丐也罢,小偷小摸也罢,无非是想活下来。陡然一晚间,从乞丐变成了城中最富有家庭的千金。有个面冷手黑的哥哥,还有个超有亲和力的堂哥。才10岁的她,显然要在这个家庭中担负很庞大的责任,既要担心家财被人惦记,又要担心老哥被人骗,还得帮助那个表面大咧咧,实际胆小如鼠的堂哥追女友,真是乞丐好当,千金难做。
  • 豪门暖婚:夏少的心尖娇妻

    豪门暖婚:夏少的心尖娇妻

    五年前,他们因为一场误会,而分开;五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又经历了重重困难,最后能否走到一起?
  • 实习老师奈我何

    实习老师奈我何

    虽然说名字叫《实习老师奈我何》但是我其实挺怀念她们的,我是个初一的男孩子,上学期还有3天,实习老师走了一个,还有一个,她们也只比我们大10岁左右,当然,三天后另一个老师也要走的,我就是想说说,那些发生在我这学渣上的事情真实事情
  • 三侠剑(上)

    三侠剑(上)

    清康熙年间,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绿林高手三侠(神镖将胜英、震三山萧杰、九头狮子孟凯)、三剑(艾莲池、红衣女、夏侯伤元)替天行道,扬善除恶,做了许多行侠仗义之事,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但也与武林邪恶势力结下了不解之恨,因而矛盾斗争愈演愈烈。以秦尤为首的武林败类屡屡设计要杀害胜英及其师徒,使胜英等人时时身处险境。胜英等人无所畏惧,在众英雄豪杰的帮助下,大展才智,屡挫敌手,最终消灭了秦尤等恶势力,并促使台湾王郑克塽接受招安,台湾回归祖国。
  • 仙国度

    仙国度

    仙国度,又名众神之国,他们是一群人类进化之后飞升的地方,仙,魔,妖,佛,圣,神,鬼,怪,在这里聚集,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唯独没有人,而当李莫离一个地地道道的华夏“老实人”到了这里,又将掀起怎样的风波?
  • 完美新神界

    完美新神界

    关于英雄的故事,后世总是会很乐此不疲的流传下去,因为世人需要一个信仰来支持他们在这个的贫弱不堪世间生存。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会一个强烈的渴望,那就是希望自己有一天会变的很强大,强大到不会因为命运而妥协,强大到可以保护我们身边每一个我们所爱的人。然而,现实却常常让我们感到无力,所幸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渴望寄托在传说之中的英雄身上。雄鹰飞翔的蓝天容不下一只小鸟的存在。既有英雄创造传说,也有弱者止步途中。既有正义之道拯救苍生,也有所谓邪恶叩首自问。这是一个以东方神话为主导的传奇故事。生存之战,自由之战。为爱而战,为战而生。新的传说,在这里开始。
  • 胎咒

    胎咒

    在酒店值班遇上女鬼,不得已回去找能通灵的表妹,却被舅妈设计几乎丢了小命,一直在我身边出现的神秘人解救了我,还告诉我,其实我是个怪物,我身上种着胎咒,克死了身边的所有人,我是所有灾难的源头。他说,遇初,跟我吧,我不怕被你克。
  • 浮生若梦一世倾城

    浮生若梦一世倾城

    叶景琛,既然不爱我,为何还要救我,让我每次快要死心时又燃起希望?那你又为何那么狠心,折磨我?——沈筱墨我不懂,那种心痛的感觉,令人窒息。呵呵……爱?我怎么会爱上别人呢?沈筱墨,你未免太过自作多情了。爱一个人就相当于有了弱点,我怎会放任这么一个弱点不管呢?至于救你……其实我也不太明白。——叶景琛筱墨,知道吗?我看着你为了他失魂落魄,我心痛。我明白,你爱的人终究不是我……——纳兰澈也该放下了,再见,叶景琛!——沈筱墨我输了,输给了自己的心,一败涂地。如果我现在说愿放下一切,只求和你在一起,你是否还会再回首看看身后的我?——叶景琛我等你,等你爱上我,等你下嫁于我。——纳兰澈
  • 一亿宠妻:总裁轻点宠

    一亿宠妻:总裁轻点宠

    她是千家最不受宠的大女儿,阴差阳错成了豪门亿万新娘。新婚之夜就惨遭虐待,她被贬的一文不值。这个男人于她而言,有着致命的危险,嫁给他就注定了,不会有幸福可言……但,事实上——“你不要脸,离我远点。”她有些惶恐的看着眼前的男人。“你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过来。”他薄唇轻启,命令的口吻带着一丝轻哄。她娇羞的退却。“我不!”“老婆乖,坐上来。”他身体力行来教女人实话实说。“唔……”她一肚子的委屈还没来得及说完,这个禽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