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77800000008

第8章 声名鹊起(1)

一、为上司出谋划策

于成龙自从得到广西巡抚金光祖的赏识之后,来往于省城桂林也较于频繁,金光祖也甚是信任于成龙,一旦有什么棘手的问题便会找到他,让于成龙给他出谋划策。于是,自此以后,于成龙便在广西地面上声名鹊起。

他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罗城县令,七品芝麻官,但是,在广西官场上也算小有名气,渐渐地知道他的人是越来越多。他的能力和政见已逐渐得到金光祖的赏识和认可,某些政策的成功实施,还取决于于成龙的策略。

于成龙虽然饱读诗书,很有些才华,但是,毕竟罗城只是弹丸之地,虽然他把罗城治理的很好,也并不能说明他的能力有多强。但现在面临的毕竟是广西一省的政务,广西全局他并不是太了解,还有他是北方人,而广西是南方,无论是地理、风土、人情皆不相同,甚至有着天壤之别。金光祖向他取经,听取于成龙对广西现状的一个看法和广西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于成龙只是根据自己的所学,还有就是自己对政治的感悟和体会,就广西目前的形势和状况,作了系统的策略。

一是“肃清吏治”。于成龙提出:“平息地方之要,莫若安民。而安民之法,必以肃清吏治为先务。吏得其人而洁己爱民,则弭盗、固圉、省刑、息讼、兴利、剔弊诸务毕举。虽在边徼,可渐次化理矣。”

二是坚决铲除地方匪患。然而,怎样操作,于成龙为金光祖的献策是,于成龙认为,匪患并不是天生的,而来源于人民群众,从老百姓中产生的,并不是生来就具备烧杀抢掠的天性。人之初,性本善。哪个人愿意为匪为盗,原因很简单,要么是官逼民反,要么是他们没有饭吃了,才会狗急跳墙。战乱、灾荒之年,百姓颗粒未收,饥寒交迫,又得不到官府的赈灾援助,这才占山为王。二来,是由于官府强行催缴赋税,施以酷刑,百姓因难以忍受这般痛苦,最后,被迫为绿林好汉。所以,导致匪患太多的地方,其责任主要还在于地方官员。官员更要以身作则,体恤民情,要爱民如子,尽可能的减免一些老百姓繁杂的赋税。百姓生活富裕了,社会进步了,家家有饭吃,有衣穿,谁还愿意到山上去当土匪头子,弄不好还要杀头,这是在以身试法,铤而走险,相信不会有人愿意这样做。

三是,安抚和管理少数民族;于成龙认为,广西是多民族地区,民族矛盾日趋增大,壮族、瑶族等民族时有反清倾向。虽然,朝廷以军事将他们给镇压住了,但是,他们的心里更不服朝廷统治,时有骚动。于成龙的解决方法是:“若稍疏一面之网,多方招抚,开诚布公,消疑释嫌,逆僮虽愚,亦必乐生恶死,悉归王化,不烦弓矢而土宇宁谧。”这句话的大意就是,要彻底的消除这一隐患,不一定要依靠武力,而要用更为宽厚仁慈的招抚手段,这样才能从心理面消除他们对朝廷的戒备和反叛之心。于成龙认为,作为少数民族的他们,对汉文化不甚了解,给他们将孔孟之道、三纲五常也是无济于事。“骄悍固其素习”,这一方法根本无法从实际上解决问题。地方官员作为父母官,更应该悉心的教导他们回归本心,要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要“宽舒其手足,约束其心思”,不仅要在行政权力上收复他们,更要收服当地人的心,让他们死心塌地的做大清的子民。处理民族关系上更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去可以偏袒那个民族,要对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于少数民族有能力的人,我们应该要对其重用。对于“抚绥驯制”,于成龙则认为“宁猛勿宽”,一旦有人触犯到国家法律,定不宽恕,定将严惩不贷。

四是,军事设防。于成龙初到广西,而且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对广西全省的地理形势并不是太了解。所以,于成龙在这方面给金光祖提出的意见是按照平生所学,结合现状,归纳出来的一点:“屯戍之兵不可不设,而统兵之法不可不严。兵以卫民,亦有祸民者;兵有防奸,亦有作奸者。屯戍设防,宁简勿滥。”这句话的宗旨,还是以民为本,他深刻的阐述了军民关系要处理得当。当个年代不像现在,出征作战,军士纪律涣散,常常偷溜、脱离出队伍,四处扰民,不仅偷鸡摸狗,还趁机玷污良家妇女。而且,作为地方行政官府是无权管理和拘押军队中的将军、士兵的,他们就是犯事也是军法处置,所以,官府对此格外头疼,严整军纪才是头等大事。

五是,修缮破损驿馆。驿馆是古代来往官员的栖息地,外地官员上任和出差,可以住进驿馆里面。古代,在通讯方面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和多种多样的,那个年代,只有书信来往和飞鸽传书。而且交通工具,无非也就是牛、马车之类的,一封信件来往两地就会花去很长一段时间,一两个月都是很正常的。所以,驿馆也就成了官方传递和收发信件地唯一途径。驿馆又称驿站,不仅有传递信件的功能,还兼带着接纳各地官员食宿的功用。驿馆里面,国家设置有专门管理驿站的官吏,每年他们会有一定的经费,作为他们的俸禄和来往住宿官员的生活开支,然而,驿馆其实也就是一个中转站,不仅有紧急信件需要传送,如发生战乱,还有紧急军务需要通报。有些过往官员,知法犯法,无理征调和肆意讹诈,一旦出了差错,上司还对其进行责罚。驿馆的这些信官们,由于忍受不了他们的责罚,纷纷弃官而逃,由此导致了很多驿站无人管理,形成倒废。于成龙对驿馆的看法是,驿站最为民苦。如何能完善驿馆的不足,于成龙的意见是,驿馆既然是国家通讯的命脉,这上面一定不容出差错,更不容忽视。就算再难,也要恢复其功用,对驿馆应该严格规范其功能,凡来往的信使及官员,需要检查他们的“火牌”,“勘合”等证件及相关文件,手续检验完毕,才正式入住或者通行,手续不全的官员则拒绝服务。此外,严禁过往官员再任意调离驿官和索取财物。并且,驿馆也要建立并完善一些制度,比如,建立档案和工作记录,供上级官员随时核查。避免驿站官员出逃的现象,一旦发现将严肃处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包括一些细微的政策落实,于成龙都向金光祖提到了。

还包括土司事务,土司是封建时代的一种民族政策,土司拥有对其辖区的自治权。是从元代时期才兴起来的,但发展到清朝,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影响。朝廷委任他们这一职位的权力是很大的,可以说掌握着辖区的生杀大权。

当然土司也会有大小之分,在土司的领地里,就跟诸侯一样,诸侯有大小之分,土司亦如此,他们相互间常常争名夺利、抢夺城池和争夺统治权。土司官职跟皇家是一样的,世袭制,老土司死后或者退位可以将土司之位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不过,土司一般具备朝廷颁发的印信,作为自己上任的凭据,表示土司是由朝廷任命的,并且他们都要无条件的服从大皇帝的统治。除此之外,土司在自己的领地里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他们只需要每年向朝廷缴纳赋税和进贡即可,名义上是少数民族官员,但是实际上相当于独立的王国。只要不发生战乱和反叛朝廷的行为,皇帝一般不会干涉其内政。只是到了清代后期,朝廷的权力辐射已逐渐退化,难以再对其进行管束,各土司之间便相互混战。

于成龙的建议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土司身边缺乏贤能辅助,所以才会如此肆无忌惮。他的意见是,让朝廷派一些精通律法的贤良进去,当教导员教导他们,引导土司工作。地方官府,不能任意干扰土司执法,或者对其约束,反倒会适得其反。对于刑狱之事,于成龙也有自己的看法,由于百姓遭受战乱之苦,很多良民迫于生存,才加入到作奸犯科的行列当中,以致于监狱人满为患。于成龙提出,“宁失出,毋失入”的原则,意思就是宁可错放,也不乱抓一人。于成龙抵制诉讼歪风的办法是,“禁止教唆,严绝赦前”,大概意思也就是说一旦发现有唆使当事人打官司的讼师,一定要严惩不贷。新皇登基或者是太后过寿等国家大事一般会大赦天下,无论犯下何等罪过,一律不追究。但是,在大赦天下之前,所犯之罪,一律不在受免之列。如不是特别严重的事情,很难列案。这样也降低了官府的工作量。

于成龙鼓励百姓垦荒屯田,各地经过战乱之后,人口锐减,导致土地荒芜。现在天下初定,各地生产生活也恢复到正常轨道,将那些流浪在外的流民集中在一块,成了朝廷的一件大事。刚刚入驻中原的清王朝,在民生工程这块还是很人道主义的,鼓励百姓垦荒种地,并且在三年之内不向朝廷缴纳一分一毫的苛捐杂税,待三年生产逐渐得到恢复生产后,老百姓再向朝廷履行缴纳赋税的义务。于成龙的意见是,只求地方官员谨遵朝廷的“三年起税”这一惠民政策即可,不需要再向老百姓施加任何压力,老百姓为了生存,为了要吃饭,哪个又不愿意去耕种呢?只要让老百姓安心耕种,待粮食得到一定产量后,他们自然会对朝廷感恩戴德,社会生产也会逐渐得到发展和进步。对于贪官污吏一定要严惩不贷,贪官污吏,是历朝历代都有的问题,朝廷并不能讲之一网打尽。封建时期尤为严重,加之,广西省我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与南洋各国隔海、隔山相望,可谓天高皇帝远。在广西做官的这些地方官员们,作奸犯科的可能性最大,也最多。

于成龙却说:“蛮烟瘴雨,地瘠民贫,性命之念重,富贵之心冷。”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在那些富裕之地为官,才会起贪心,收刮民脂民膏,官员贪污受贿风气最盛。广西则不同,广西乃边疆省份,自古以来经济就很一般,算的上是穷乡僻壤的地方,在广西做官的也就自然没有油水可捞,只得安身立命,安安分分做事。相对那些富裕繁华之地,广西的官员对于钱财的意识更淡泊一些,只要上级官员,认真、严厉督导,他们一定会恪守本分,便能很快对贪污受贿的风气赶尽杀绝。官府衙役们,常常背着上司,欺上瞒下,欺压百姓,于成龙的建议是,发现一人,处置一人,绝不姑息养奸,这样会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对于衙门的衙役,需每年更换一批,此法是为了不让他们长期性的待在一个衙门,这样时间一长,熟手、熟路以后,便要作奸犯科。于成龙对于储粮一事,也有自己的看法,储粮是为了应对灾荒之年,老百姓有吃的,救灾所用。等于说,这算是预备粮食。于成龙的储粮法则是,效仿古法,建立“常平仓”。繁遇丰收之年,可适量多储存一点。秋天丰收之时,从老百姓手中将余粮平价收购回来,然后,纳入官仓。来年,要是遇到天干,或者苗木长势不好时,可将储存的粮食在平价出售给老百姓。只要官府认真对待,一定能够起到救济作用。

于成龙对于广西的布政,无不是面面俱到,甚至小到每一个细微的地方,所以,让金光祖尤为赏识。于成龙之政见颇有独到之处,他的大部分策略基本上都被金光祖采纳,并且还向朝廷推荐了于成龙的这些政见,朝廷也从中取纳了一部分,金光祖慧眼识人,于成龙对政治的认识如此娴熟,不仅仅只是一块县令的材料,从他的这些出色表现完全可以看出,假以时日,于成龙必成大器。

二、小县令的雄才大略

清朝时期,盐务这块,一直都是官府在管理和控股,盐务是以官盐的形式存在,官盐也是国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所以,盐务是属于国有,一旦发现有人贩卖私盐,或者操控盐市,那便是杀头的死罪。

大概从康熙元年(1662)起,盐务一时间成为了广西省害民的一项重大的弊端。朝廷向盐商出卖“盐引”,这个其实就是所谓的许可证,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经营许可证,盐商凭着这个许可证,便可直入盐场买盐,最后,再运到指定的地方销售。

其实,这个过程是存在弊端的,尽管如此,老百姓也早已习惯了这种弊端,无非就是逆来顺受。国家为了提高财政收入,于是便在盐务上动脑筋,人为的提高了限额数量,并且,要求各地的盐商多卖盐、多收税,于是,就酿成了新的弊端。

此时的金光祖已然从广西巡抚升迁到了两广总督的官位,两广总督这个官位可不小了,在清朝时算的上是封疆大吏,总督广西、广东两省的军政要务。然而,广东的政务也落在了金光祖的肩上,以前只是身在广西,对于广东的情况并不是特别的清楚。听说,广东的盐务和广西一样,同样存在着相同的弊端。广东省的“盐引”开始积压,不能顺利的完成销售任务,官府便将广东的这部分积压推到了广西省,广西省的官员们为了及早的完成任务,便层层下达指令,将上面的压力分派给下级官吏,还将食盐的销量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范畴当中,但凡不能按时、按量的完成销售任务,便会被视为玩忽职守,是官员们渎职所造成。各级官员迫于压力,只好将自己衙门里面的衙役组织起来,运输和贩卖食盐,为了尽快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便将食盐强行贩卖给老百姓,认为是官府在卖,老百姓就一定要买,不然则视为抗命。所以,这强制性的买卖,便成了老百姓的义务,是必须的,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没有选择的权利。地方官员们,其实也并不愿意这样做,净干些违心之事,但是上级给他们施加压力,他们才不得不这样做,否则,随时都有可能掉乌沙或被扣上渎职的罪名。官员们很内疚,不情愿,老百姓更是搞得很痛苦,很揪心。金光祖还在广西做布政使的时候,就主管全省的财政,就意识到盐务所存在的弊端,但是一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自从做了巡抚以后,虽然权力比以前大了很多,但是,对盐务一事,仍然是束手无策。尽管如此,他改革的决心日盛,决心想要挖掉这一政策毒瘤,为了彻底的清除盐务弊端,金光祖可是想方设法。

终于,第一次他鼓起勇气上书朝廷,免去食盐的销售任务,朝廷最终是驳回了他的奏本,金光祖并没有泄气,也并没有气馁,决心要铲除这种不良陋习,于是,便第二次向朝廷进言,提出了“区划户口食盐法”,在他的极力周旋下,朝廷最终将“盐引”减去了三分之二的量,紧接着,各级官吏的压力和老百姓的负担也随着减轻。尘埃尚未落定,盐务仍然存在不少的弊端,金光祖无计可施,只能求助于地方官吏,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人之力,终究难敌众人,或许可以采纳一些基层官员的意见,弥补自己思想上的缺陷和不足。金光祖将自己的想法写了下来,以公文的形式,下发到广西各州、县官员们手中,求助于各州县基层官员,要求他们共商对策。

同类推荐
  • 农民企业家成功之路

    农民企业家成功之路

    成功的企业家很多,但他们中许多人的成功经历可望而不可即。本书所介绍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农民企业家,大多从平凡处做起,他们奋斗中的每一个足迹都是那么真实可信。尽管不是每个人,特别是农民都能成为企业家,尤其想成为杰出企业家更难。但通过了解他们的创业史,或多或少会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信心。创业成功的道路往往是不可复制的,但看别人走过的路,再选择自己能走的路,本书将在此方面给读者,特别是给有志创业的农民朋友以积极的启迪。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 生死李连杰

    生死李连杰

    李连杰头上有很多光环,很多荣耀,但他身上也汇集了诸多矛盾,诸多质疑。他呼吁影迷及所有爱心人士持之以恒的捐款,称赞李光标的裸捐,但他自己花费2亿巨资打造私人豪宅;他积极创建壹基金,参与壹基金的各类救援活动,但他自己到底为壹基金捐了多少钱,却打死也不肯说;他是个深情的男人,被……
  •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男人的美,是一种意志的展现,一种态度的练达,一种行为的拷问,也是一种绝对的辉煌,绝对的悲壮。是热血,是豪情,是气概,是一段一段,一步一步,形成豪然于世的篇章。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热门推荐
  • 三年的回暮

    三年的回暮

    本作品又名《三年不久》。三年,漫漫岁月,足以改变很多事物但在有情人的眼中这足足三年真的不久。
  • 我中了你的毒

    我中了你的毒

    他的毒像酒精,一喝进嘴里,淡淡酒香,浓郁我心。她的毒像福茗茶,只有热水慢慢泡开才能尝到一丝丝耐人寻味的清甜
  • 俏皮公主与王子

    俏皮公主与王子

    三个人见人爱花,花见花开,性格不同的公主们。一个冷酷,一个热情,一个可爱。当她们遇见性格不同的王子,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痕迹之觉

    痕迹之觉

    本作品将展现一个,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碰撞的另类空间。我将构筑三重人格,笔者的人格,主人公的人格,和主人公笔下世界中的人格。通过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塑造玄妙奇幻的二重空间,从而引申存在于玄之又玄的未明空间。再以作者的思维模式毁灭,重塑。继而诱发现实与虚幻的矛盾和冲突。
  • 绝色仙妃:错嫁冷情王爷

    绝色仙妃:错嫁冷情王爷

    一场宫宴、一曲琴音、一张圣旨,将拥有如仙殊颜的她送进洞房。芙蓉帐暖,红烛飘摇,春宵一刻,令已然冰封的心碎得彻底。一念起风起云涌,一念灭沧海桑田。他的夫君痛恨她是“仇人的至亲”、是“政敌的棋子”,更是觊觎他亲弟弟的红颜祸水。娶她过门,不过是狠狠的报复,冰冷的凌虐,感受她濒临绝望的痛苦神情。她却向往自由,渴望真爱,甘愿用换取一纸休书,他用冷漠无啮噬她的唇,凌迟她的心。直至她绝情离去,他才知,报复伤的竟是自己,他已沦陷了身与心。
  • 狂妄废柴:妖孽邪宠三小姐

    狂妄废柴:妖孽邪宠三小姐

    从来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她这只生活中的米虫也能穿越。这她不管,可问题是心现在这身份得到点银子真的有点难啊...“什么?你说我是三小姐?”莫名被带回家,继续当个傻子养,可最重要的是还是没有钱啊!尼玛...劳资要发威了!她要走上人生的巅峰!迎娶高富帅!...不料被某妖孽追到天涯海角“娘子,和为夫一起闯天下吧。”
  • 坑漫之旅

    坑漫之旅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坑爹的世界把宅男们宅女们丢到其他动漫去坑爹的故事嘻哈至上,x圣出品
  • 王俊凯,你路痴吗,走进我心里了

    王俊凯,你路痴吗,走进我心里了

    被自己老妈坑蒙拐骗的签下了结婚协议(好像是这么叫的吧?)还特别无良的说什么“为你好,你也老大不小了该结婚了……【坏笑】”苏安亚汗颜:她才二十三好吗?苍天啊,大地啊,亲妈啊,出卖自己女儿T^T还有没有天理啦!(作者君:那你只能受着喽!╭(╯ε╰)╮)
  • 奈何深浅

    奈何深浅

    大哥哥,你我差了八年。大哥哥,我爱了你八年。大哥哥,听说你也爱了我八年。大哥哥,这二十四年的深深浅浅的烙印,用什么填补,又用什么抹去。这蹉跎了的二十四年,用什么弥补,又用什么毁灭。喻深,你不知道我爱了你那么多年。尚浅,你不知道我等了你那么多年。
  • 我爱的男孩,祝你一生安好

    我爱的男孩,祝你一生安好

    很多年后,我回想起,曾经,我爱过一个男孩,那时,恰好他也喜欢我。现在,他从男孩变成男人,退去了年少时的青涩,淡忘了之前的所有,也忘了我们的那场“恋爱”,他有了自己的事业,圆了最初的梦想。现在的我,有了小事业,却一直没忘记那场恋爱。长大之后的我,不求今生今世,和他在一起,只求,我爱的男孩一生安好,哪怕最后站在他身边的那个人不是我,我也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