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95000000067

第67章 莱县次危机

日军由于大量的兵力被抽调到南方作战去啦,在华北的兵力又在准备对付共产党的八路军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一时抽调不出更多的部队来对付王洋这支小小的新编108师。况且莱县的位置并不算重要。再加上王洋的这个移民政策,让中村健认为无需增兵就可以解决莱县问题。中村健开始了他的计划:一面派兵把龙城各地的老弱病残赶到莱县去,一方面派兵搜刮莱县附近各县的村民存粮。他要给王洋设个圈套:让莱县人口暴增,短期内消耗大量的粮食。而劳动力下降,今后的生产无法快速建立起来。收缴各地存粮,设下埋伏诱使王洋派兵来夺。从而一举歼灭王洋的部队。当莱县老弱妇孺增多时,王洋就隐隐感觉到这里面有阴谋。又得到情报说这是日军所为,知道事态的严重。

王洋很清楚一下来这么多人,这人吃马喂的那得消耗大量的粮食。虽然王洋在之前的两年中秘密的开始储备粮食但也不过才储备了一千万斤粮食。当时也没有想到自己还要养活这么多的老百姓。就这一千万斤粮食要养活近八万的老百姓和近一万的军队加公职人员。这点粮食显然撑不到明年的粮食秋收。此时河南又处于干旱饥荒中,那边的老百姓听说莱县移民有饭吃也开始往莱县涌。面对如此局面,王洋不得不开始想相应的对策啦。王洋决定开个会议集思广益一下。

王洋这次开了一个军政扩大会议,目的是讨论保卫莱县,巩固莱县,发展莱县。会议对于莱县的保卫,部队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分歧。但对于莱县日益增长的百姓问题,有了很大的分歧。李清河作为县长,他认为莱县人口的暴增。让莱县的政府工作增加了很多的困难。政府财政无力承担这些老百姓的安置工作。最重要的是政府已经没有粮食来帮助这些百姓啦。这些问题是实事存在的,王洋很清楚。自己既要保住莱县,又要打好这场政治仗,困难是前所未有的。王洋问李清河有什么好的计策。

李清河很清楚王洋现在打的是一场政治仗,但是他认为如果再收留老百姓,这仗肯定会输。所以他建议:1、不再接收老百姓来莱县。2、对于外省的来的老百姓,只要家中没有青壮年劳动力的一律发点粮食遣出去。3、收缴老百姓手中的粮食统一管理每日发放最低限额,确保百姓度过困难时期。对于这三点要求,大家是表示同意的。也是眼下比较合适的。王洋考虑了一下,他认为这第一、三点,可以执行。因为这不但是粮食的问题,还有是莱县的土地已经无法承载这么多的老百姓生活啦。对于第二点,王洋是否决的。眼下战乱,送出去。那他们几乎没有生路。王洋鼓励大家说道:眼下困难很多。但是挺过去啦,今后就不是问题啦。他希望大家能够同心协力的守住莱县。大家一起想办法,度过这个难关。大家表示一定竭尽全力共同面对。王洋得到大家的表态,宣布开始停放军饷,改为伙食补助士兵一个月一块,军官按级别从排长到师长每级加一块,各级参谋机关人员按相应的军衔对应的官职发。并保证战争结束补发军饷,如战死者发到家属手上。对于这个决定,大部分军官士兵是表示同意的。少部分的军官士兵,也只好同意。战时只有这样处理。

会议结束之后,李清河找到王洋。表达了政府现在所处的几个财政困难。王洋把刘家庄的一个粮仓五百万斤粮食交给了李清河,让他一定妥善安置好老百姓。对于钱,王洋现在也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上级发的军饷,都是法币。在这里根本买不到什么东西。药品、军火这一切的开支用度,上级都以各种理由推脱着。王洋只能自己想办法去弄。还养一大批的公职人员,这里处处都要用钱。已经没有更多的钱拿来安置老百姓啦。王洋让李清河自己想办法,不过他让工兵营替老百姓修建房屋。

这样一下,部队的粮食就会出现危机啦。现在已经把军饷改为伙食补贴啦。要是吃饭再出问题,那就不好对士兵交代啦。毕竟眼下自己的部队不像共产党的部队那样觉悟高,这要慢慢的培养觉悟。眼下要考虑增加粮食储备。派出去买粮的人报告说,周边所有的粮食都被日军搜刮走啦。现在储存在邺县。王洋清楚这是中村健的阴谋。再加上日军封锁严重,西安的粮食已经无法运来。

日军在邺县储存了五百万斤粮食,派了一个大队的日军守卫。在当阳布置了龙啸天的一个师和日军两个大队。以王洋现在的实力,不仅无法拿下邺县,出了莱县很可能遭到日军的有力打击而损失惨重。可是不去,自己就得饿肚子。王洋开始苦思冥想对策。想了几天都没有头绪。这时八路军的齐阳来访,表示自己有办法为王洋搞到粮食。共产党知道莱县的处境,他们想着帮王洋一把。一来为老百姓,二来帮助王洋就是帮助自己。共产党是没有多余的粮食送给王洋的,他们自己的部队还在啃树皮呢。不过他们想了一个招给王洋。实际上这个招,也只能给王洋。因为自己的实力有招也不行。

王洋听到齐阳说自己有办法,很高兴。他表示只要能帮助他搞到粮食,他就送齐阳一头猪(其他的王洋也没有)。齐阳本来就没有想过要王洋的报答,不过你要给龙城支队改善伙食,他倒没什么意见表示可以。齐阳的计划其实很简单。日军不是设个圈套想让王洋派兵去夺粮嘛。那自己肯定不能随他们的想法去走。如果能让他们送粮出城,那问题就简单啦。说道这王洋视乎明白齐阳的话啦。中村健狡猾,把龙城境内的粮食都搜刮收缴集中起来了。他可要不顾中国人的死活,那他日本人饿肚子他总得管吧。要是把各地驻军的粮食毁啦,那集中在龙城和邺县的粮食就会送到各地驻军那里。到时夺取它就容易啦。王洋表示这个计策很高明。他觉得这个事派特战队就可以搞定,不用派出部队去。王洋为了表示自己的感谢,送给齐阳一头猪答谢。这让很久没有吃到猪肉的龙城支队,可以过年吃顿饺子。

特战队在墩子的带领下,开始在龙城各地的日军据点行动。一时间各地据点开始向龙城日军守备司令部报告。中村健一猜就知道这是王洋的计策,目的就是让邺县和龙城的粮食运送出去。中村健建议河野不要上王洋的当。可是日军没粮食,下面开始发牢骚。以前日军要是没有粮食,还会到周边的村庄去抢一些度过。可是现在周边别说粮食啦,连树根草皮都被老百姓摘走啦,只能啃土。河野最终用军令都挡不住日军回城要粮。最后没有办法,河野只好先把龙城的储粮开始陆续的送到各地据点。因为有了共产党的情报,特战队基本上一拿一个准。眼看龙城的储粮也不多时,他不得不动用大部队到邺县运粮。本来王洋想派特战队半路上把这批粮食毁了的(日军动用一个大队运送粮食,以王洋的实力,夺取不可能。)但是想到要是毁了这批粮食那龙城城里的老百姓更加会饿死很多(日军没有粮食,那他就会把城里老百姓的粮食抢了。),最后王洋选择放弃这次任务。这次历时两个月的粮食之战,不仅让王洋获得了一批粮食,还消灭了一批日军。让莱县有能力撑到来年的粮食收割。

粮食问题解决啦,暂时危机就解除。于是王洋把部队的训练工作,交给了牛宝庆负责。自己开始到下面去考察一下老百姓的安置工作。自己为老百姓做了这么多,还不得亲民亲民的让他们感动一下。反正现在日军暂时不会来攻。王洋带着卫队,开始到各个村庄去考察。也想到下面去好好琢磨出赚钱的法子。王洋走访了很多的村庄,对于李清河的工作结果表示满意。莱县在日军的统治下时曾十室九空,现在各地村庄开始恢复人气。这让王洋心理开始稍稍的有些安慰。

王洋来到自己穿越到这里见到的第一个村庄刘家庄时,走进刘老汉的家中。看见里面现在已经安排了人住进去。刘家庄的一些老人是认识王洋的,毕竟自己跟这个村庄有些渊源。自己军中有些军官来自各个村庄。大家知道王洋来看望他们,都很高兴的出来迎接。并且有些下跪感谢。王洋赶紧的搀扶他们起来,把他们一起请到刘府的老宅中交谈。王洋在跟这些老百姓的交谈中,看出老百姓对他的爱戴。其中一个老妇人带着两个孙子拿着一双新做的布鞋送给王洋说道:“大人,你救了我们全家啊。我老妇人无以为报,这双布鞋表达我的感谢。”王洋知道这个礼物的贵重性,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能送上一双布鞋已经是倾其所有啦。他们自己都穿着草鞋。王洋感动的收下啦。虽然他不怎么穿布鞋,但是这双鞋意义不一样。王洋拿着布鞋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对老妇人问道:“大娘,这鞋是你自己做的。”老妇人说道:“大人,乡下人的鞋都是自己做的。”

王洋若有所思的说道:“那你们家家都有人会做鞋了。”老妇人点点头。王洋此时有了一个办法啦。他要给自己的士兵每人弄一双鞋。战争打到这份上,自己的部队中也只有军官才有鞋。有些新来的士兵是穿着草鞋的。现在可以把制造鞋子的任务给这些妇女,一来可以帮自己部队生产鞋,二来可以让老百姓靠这个赚点家用。所以王洋在走访完回到莱县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来李清河布置这个工作。王洋派出小部队在各地搞来布匹,再把这些布匹发到各村,由各村组织各户生产加工鞋子。原材料王洋出,一双鞋王洋付给2分钱的加工费。本来不给钱,大家都乐意帮助王洋做鞋子,现在还付两分钱的加工费。这样一来鞋子的产量直线上升。布匹还一时供不上。

王洋从做鞋这件事看出了群众的力量。他开始着手利用各个阶段的老百姓,安排他们去做相应的工作来恢复莱县的经济。不但是让他们种粮食,生活不单是吃饭嘛。他从部队中选调一批木匠出身的士兵集中开始制作织布机,铁匠打犁耙之类的农具。为了应对没有化肥和农药,他开始造厕所让老百姓收集农家肥。抢夺日伪军的骡马分一些给老百姓犁地。这样的分工劳作,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在王洋的带领之下,部队在第二年的时候都穿上了布鞋。满足自己的内需之后,王洋还打算把多余的布鞋卖到外面去,促进一下莱县的经济。换回一些莱县的生活必需品。1941年12月7日这一天,王洋从广播中得知日军袭击了美国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同时在西太平洋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和菲律宾等地发动攻击。太平洋战争爆发。这对于王洋来说是个好消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就的分兵作战。随着战争的加剧,到时留在龙城的兵力就会减少。莱县根据地才能做到长久。所以王洋专门做了一篇关于美国加入战争对我们的影响的演讲。用来鼓舞大家的斗志。

同类推荐
  • 兄弟坛

    兄弟坛

    民国鸭城,黄不牛准备抓住大美女欧雅丽,但是七星社一号人物为了体现自己在鸭城多年经营的势力,插手此事,鸭城风波又起,此事情牵连出山崖盟的小人物张正义,他从小就是孤儿浪迹天涯,却因这件事被赶出天涯盟主……
  •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下)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大隋堂

    大隋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大隐于市,小隐于林。乱世之人,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临了,道一声,柳树前的她还安在,会否以嫁做他人妇。
  • 三国之英雄本色

    三国之英雄本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芒横空穿越战神吕布剑神王越枪王童渊武神赵云武圣关羽看着神话一般的三国时代。。刘芒自问:难道是我醒来的方式不对?怎么比拍科幻大片还猛?刘芒本就是小人物一枚,只想在乱世捞块地盘,多娶几个漂亮媳妇,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奈何事与愿违。。。。。。。。。。。。。。。。
  • 中外经典历史疑案探源

    中外经典历史疑案探源

    (为你解析名妓李师师是否真的存在等诸多历史疑点)由少林木子编著的《中外经典历史疑案探源》精选了中外历史上较为经典的悬疑谜案,涉及远古传说、宫廷秘闻、军政事件、考古发现、名人之死、神秘宝藏等内容,并引用大量最新、最具科学性的资料,理清来龙去脉,揭示历史真相,具有权威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中外经典历史疑案探源》可供广大读者和鉴赏。
热门推荐
  • 妃同小可:霸道神妃无人敌

    妃同小可:霸道神妃无人敌

    “夜澈轩我恨你!”这是临走前珞星幽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何尝不想和你在一起,只是我们的身份有别。”夜澈轩摸着她的画像说。
  • 至武神主

    至武神主

    天才,生来就是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执行者!少年卫华,偶获神奇力量,从此踏上武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步步走向武之巅峰!!天才出世,谁与争锋!!!本书境界划分:灵元境,玄元境,地元境,天元境,双元境,元阳境,天君境,天尊境,天祖境……首次写书,希望大家支持,不喜勿喷~~~
  • 重生之校园恩怨

    重生之校园恩怨

    上一世,她失去了太多太多,这一世,她要一一的捡起来
  • 玉精

    玉精

    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研究人类未知的领域.....我们生命的那端是什么......
  • 做一个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的聪明女人大全集

    做一个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的聪明女人大全集

    懂得通过保险来保护自己的未来、保护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家人;在有保障的生活状态下,你可以邀上三五好友,尽情交谈、四处旅游,享受生命原汁原味的快乐与美好!懂得理财的女人,将金钱、亲情、友情、爱情,全都牢牢握在手中,享受最完整、最美丽的生命状态,做一个最好命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就是未来的你,就是学习了理财之后的你!
  • 山河浩荡

    山河浩荡

    即使全世界都属于我从大海直到长河之源我也不屑一顾只求能将帝国女皇揽入怀中
  • 华严经义海百门

    华严经义海百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轮记

    道轮记

    当宿命的锁链穿过轮回的阴霾握在我的手中,我想这一切都会与众不同。
  • 唐人南绣

    唐人南绣

    这是一段失传的历史,他以三千兵平定两万反军,凭小线索侦断汝州留守暗通外敌,在皇帝面前大升大落,率军迎击匈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战功赫赫,大唐却毁灭一切与他有关的史书资料,留给后世一个绝然的背影。这也是一段失落的历史,战功从不与荣耀成正比,一个痴迷他的女子让他愤怒不已,得罪史官,不屑权宜,三代“元字盔”之皇恩却连自家府邸都保不住。他是南绣,大唐东都留守,征讨匈奴大将军,马革裹尸,浴血征战,换得皇帝家太平长安;笔墨丹青,剑眉斜蹙,不涂他自己一言片墨。
  • 中介好辛苦

    中介好辛苦

    一个融资租赁公司普通职员的成长故事,伴随事业、家庭、亲友等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