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28100000225

第225章 步步登天

《汉武大帝》中的一段绝妙情节:

刘彻问舅舅田蚡:朕之所以即位,是因为长公主,还是因为朕的贤能。

田:当然是陛下的贤明。

刘:既然朕因为贤能而继承皇位,那为什么处处还要看长公主的脸色?

田:陛下,具备贤能并不一定能够继承皇位。先帝有十四个皇子,河间王刘德贤能就差了吗?先帝曾经评价他: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好学不倦、惠及孤寡,这么多贤德,可是先帝为什么没有选择刘德呢?

刘:……

刘启选择太子,评价的是综合实力。刘彻是皇十子,一般而言,君王最喜欢的儿子不是年长,就是年少,排在中间的最没有前途,就如异人一样,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母亲又不是宠妃,于是被派去赵国邯郸作人质,基本上了此一生。

可是异人不愿意,当他攀附上华阳夫人的时候,在父亲安国君的心中,分量重了许多,以至于能够最终当上秦王。

刘彻当太子时,才七岁。母亲王美人,一步步的为儿子增加筹码,最终才让刘启下定决心。

王美人的筹码是什么呢?

她对刘启言听计从,温顺大方,平日里在家中织布,很贤惠。可是这种加分项,加的是同情分。

王美人于是开始制造神话成分。

床笫之间,她对刘启说,昨天梦见太阳跑进了自己肚子里。刘启听后很感兴趣,后来刘彻出生,宫里面就流传刘彻是怀日而生,很有市场。

可是这种市场毕竟是一家之言,估计有这种说法的也很多。梦见月亮叫梦月,梦见北斗,叫阿斗。做梦跟算卦一样,灵不灵只看最终结果,不然只是一场笑话。

于是王美人敏锐的发现一条捷径——长公主刘嫖。

其实在后宫中,想要坐稳位置,没有太后的支持是不行的。那时候后宫基本上没有婆媳矛盾,敢跟太后叫板的下场一定很惨,所以妃嫔们都知道讨好太后。

问题是讨好的人那么多,如何才能别出心裁呢?

自然是太后的女儿长公主了,抓住她,也就抓住了老太太的心。

当王美人千方百计和刘嫖结成姻亲之时,王美人所有的加分项都已经完成。

此时的刘彻,年仅七岁,可是得到了长公主的支持,和刘启的外甥女阿娇订了亲,间接得到窦太后的认可,自身又聪明,母亲又是宠妃,成为了皇子不能超越的存在。

此时的栗妃,已经将所有的筹码都失去。

站在长公主的立场上,自然希望刘彻当皇帝,女儿当皇后,于是不遗余力的挖坑坑栗妃,呼吁群臣火上浇油,建议立栗妃为皇后。

于是栗妃终于被废,栗妃的娘家人也被杀的杀,免职的免职。

在宫廷斗争中,母子同命,母亲被废,太子刘荣自然被废。刘荣还因为侵占宗庙用地,被中尉郅(zhi)都看管。

这位致都外号苍鹰,是孝文帝时的郎官,在刘启时升任中郎将,是武官职务。

刘启外出打猎,宫中妃子贾姬去洗手间,好巧不巧一头野猪冲了进去。刘启于是对致都示意,你赶快去救贾姬去。

致都不去,护卫在刘启身侧。

刘启于是自己操刀,想要英雄救美。

致都拦着不让去,对刘启说:贾姬没了,还会有别的女人,陛下怎可以为了一个女人赴险呢?

此事传出后,窦太后非常高兴,认为致都很尽职。毕竟对她而言,儿媳多的是,儿子要是有了意外,那才是得不偿失呢?

中郎将在皇帝身边,为得就是保证他们安全,不出意外。当年孝文帝想要赛车,也被袁盎死死拦住。对皇帝而言,这群人着实讨厌,针鼻大的事看的比什么都重,好像天要塌下来似的。

人家也不容易,谁让伴君如伴虎呢!

皇帝出了事,其不管谁上台,都不会轻饶了中郎将这帮人,处以极刑都是很常见的。

当年秦武王去周朝雒阳,一路且歌且唱,结果因为扛鼎的时候手滑,将自己砸死了。秦武王身边的宠臣们,为此死的死,诛族的都有,不敢不谨慎啊。

所以历来中郎将,都是太后等人安插在皇帝身边的,除非犯错,否则皇帝无权更换,就是怕中郎将等人随了皇帝的性子。

窦太后一高兴,给了致都百斤,据说是百斤黄铜。致都就此得到重用。

因为汉朝的国政是无为而治,政府干预的少,于是民间豪强大肆崛起。当时济南郡有三百户豪强,按照一个郡三百万人算,应该有三十万户,平均一千户就有一户豪强。

地方势力大了,官府自然很难管,当地治安一向很差,以至于地方官明着上报朝廷,说治安太差,他们管不了。

刘启于是将致都派过去,朕你都管得了,还管不了一个郡。

致都荣任济南郡首,对当地的豪强只有一个词——杀。

当然,出头的椽子先烂,致都的目标就是当地的大户瞷(jian)氏等几个大家族,将首恶抓住审判杀。

这批人民怨极大,罪证都不用收集。不知道有没有公审,反正致都很强硬,他是武官嘛,又是为国做事,自己代表着朝廷,自然毫无畏惧。

豪强势力再大,也不过是济南郡一隅,总不敢公开谋反吧。不过其中凶险不小,因为明着对付不了你,行刺暗杀,还可以对付你的家人,总之防不胜防。

事实证明,致都很干脆,一年时间就料理了当地,豪强们纷纷偃旗息鼓,就此认栽。

致都上书,说济南郡路不拾遗。

我相信他能做到。

更绝的是,致都一战扬名,连周边同级的郡守都害怕他,见到他跟见到长官一样,被此人的雷霆手段所震慑。

刘启大喜,他喜欢用致都这样的官员,果断、干脆、不怕得罪人。刘启毕竟是皇帝,讲究平衡,有时候知道了不法行为碍于面子,不好管的过严,于是将致都放过去,让他去收拾人,然后自己再收拾残局。

致都被调任为中尉,当年周亚夫的官职,掌管长安的卫戍、治安,将长安的那帮王孙公子好好的教训了一遍。

原因很简单,长安的王公子弟着实不少,官员们不少怕事,王公子弟也仗着家庭关系胡作非为,反正有人捞他们,脾气爆的,看见有人敢抓他们,上去就是一耳光。

可是致都来了,他们都怕了。人致都是刘启身边的中郎将,平日里连皇帝都敢管,如今管你们,算是给你们脸了,你还想打耳光,不打你耳光都不错了。

平日里,管管一般人还好,没想到刘启送给他这么大一个烫手的山芋。

致都对废太子、临江王刘荣进行问询,将他关起来。

刘荣知道跟这人说没用,索求刀笔,想要给太后、皇帝上书认错。

那时候毛笔已经有了,不再需要用刀子刻字了,为何还要用刀呢?

据说刀相当于橡皮,你在竹简上写错字,就用刀刮掉。

致都不给,皇帝把你交给我,就是因为他知道我能秉公处理,不让皇帝为难,否则就会把你交给别人了,我自然清楚自己的定位,不会让陛下难做。

窦婴不忍心,他曾经当过太子太傅,两人有感情,于是派人悄悄的将刀笔给刘荣。刘荣在竹简上写完谢罪的话后,就在中尉府中自杀了。

自杀原因,可能是他觉得废太子没有前途,不如早些自我了断,也可能往日里养尊处优,在致都面前被他呵斥,丢了颜面,于是含恨自杀。

刘荣死了,窦太后震怒。她曾经很欣赏致都,可是此时果断的将怒火发向了他。刘启很内疚,为了维护致都,以失职之罪将他撤职,赶出京城。

我一心为国,错在哪里了,就因为有人在我监狱里自杀了,那人碰巧还是废太子的缘故吗?

致都回思自己一生,都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我为了天下,沦落至此,你们这帮太后、皇子,为了私欲,对你们有利就褒奖我,对你们不利就惩戒我,天下重要,还是你们重要?

不要说手上没清官,就算有,你能保得住吗?

致都离京途中,接到刘启的诏书,命他直接去雁门郡任太守,不必回京城谢恩了。

刘启终于给了忠于国家的人一个交代。

致都到了雁门郡,匈奴人来抢,他也去抢匈奴,久而久之,匈奴人都不来雁门了。

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窦太后得知致都又被重用,有被欺骗的感觉,大怒,要论罪。

刘启说:致都是忠臣。

窦太后:临江王就不是忠臣了?

致都最终被杀。

晁错、袁盎、致都,都是孝文帝时的臣子,也都死在了刘启任上,还真是讽刺。

当然,还有一个周亚夫。

平定七国之乱后,右丞相陶青识趣的请辞了,说自己有病。

公元前152年,周亚夫入朝担任右丞相。

刘启还是蛮希望和周亚夫友好相处的,毕竟明主都是这样,乐毅这样写一封《报燕王书》而后身退的,成就的也是乐毅的名声,让燕惠王担了两千多年不能容人的恶名,着实不是他们想要的。

可是事情发展往往出乎意料。

公元前150年,太子刘荣被废。

周亚夫是丞相,面对这类废黜的大事,于情于理都要争一争。

刘启也能谅解。

王美人当了皇后,窦太后想起了自己,当年薄太后对自己很照顾,自己也很感激这位母亲,于是也想将这份恩惠传递下来。

窦太后对刘启说,希望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

刘启说:母亲你当皇后,我舅舅不也没封侯吗?

窦太后说:是啊,我常常因此自责,推己及人,不能让王皇后将来也后悔。

刘启于是找周亚夫商议此事。

周亚夫摇头:高祖的时候说,非刘氏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有违祖制啊。

周勃在的时候还变通点,周亚夫却固执得多。因为周勃一早就把吕后当敌人,周亚夫却没有。

右丞相在汉朝的权势很重,刘启无话可说,以朝臣不同意的话,回复了窦太后,此事就此打住。

窦太后很机灵,绝不会走吕后的老路。

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

匈奴闹了内讧,有五个将军率众投降汉朝。刘启非常高兴,那时候匈奴人以天朝自居,忽然天朝的人竟然弃明投暗,证明我大汉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说起来也是我治国有方,怎么着也算政绩不是。

刘启一高兴,于是准备封侯,希望匈奴人前仆后继的过来。

周亚夫说:他们不过是背叛国家的人,如果封了侯,那岂不是鼓励人背叛国家吗?

刘启听后非常不高兴。

其实战争有两个阶段,相持阶段,如果对方有投靠的将领,无论谁都会善加照顾,吸引对方投诚。战局一旦明朗,胜利的一方反而开始善待不愿意投降的人,认为他们忠诚,鼓励属下向人家学习。

刘启说:丞相的话不可用啊。

刘启坚持将五人封侯。

丞相和皇帝其实是信任关系,凡事双方都会达成共识而后再去做。一旦皇帝一意孤行,丞相失去信任,则会请辞。

周亚夫也请求离职,得到刘启允许,赋闲在家。

公元前144年,梁王刘武去世。

刘启松口气,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他已经44岁了,太子才十二岁,需要考虑后事了。

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

跟父亲一样,刘启将目光放在周亚夫身上,认为他能担当重任。不过在用之前,他还要试一下。

刘启召见周亚夫,请他吃饭。

饭菜上来了,一大块肉,而非切好的,连筷子都没有。

周亚夫大声向宦官们索求筷子。

刘启笑着问:没筷子就不能吃了吗?

周亚夫这才意识到,不是疏忽了,而是刘启特意安排的。周亚夫立刻脱下帽子请罪,跪伏在地,心中却无限屈辱。

刘启站起身来,周亚夫趁机大步离开。

刘启目送他离开,说:遇到不满就如此的人,如何辅佐少主。

周亚夫回去后,自知不会被重用了,也心灰意冷。儿子见父亲年迈,于是帮他筹备墓地,购买了五百具殉葬用的盔甲武器。

不过这人人品不好,克扣工匠的工钱。

是可忍孰不可忍。工匠们于是将此事报了上去,说周家暗地里购买武器盔甲,图谋不轨。

刘启听了之后,派遣廷尉去质询周亚夫。

周亚夫很生气,我是陪葬用的,又不是造反,你还想如何?

周亚夫不答。

当年他父亲也是不答,不过是惶恐不知道该说什么,而后塞给了狱吏千金,这才得到照顾,很明显周亚夫没给钱。

廷尉如实禀告,刘启大怒。

我问你话,你竟然不回答,你想干什么?

刘启直接将周亚夫下狱,不用你回答了。

廷尉责问周亚夫,周亚夫愤恨的说,我买的不过是殉葬的东西,造什么反?

廷尉说:你活着不造反,难保死后不造反啊。

你还能怎么说?

周亚夫闭口不言,他比父亲更刚硬,刚不可久、柔不可恃,于是饿死在狱中。

死后,封国被废,爵位中断一年。

刘启于是封周勃的另一个儿子继承爵位。周勃一家三个儿子封侯,真非幸事。

刘启将目光停留在了魏其侯窦婴身上。

窦婴有才干,忠于王室,又是窦家人,而且为人谦逊好客,只有他能担当重任了。

当初太子被废时,周亚夫和窦婴两人力争不果,周亚夫继续担任丞相,窦婴却不同。

他是太子太傅,太子有错,岂不是师傅也有错,于是称病归隐,在蓝田县南山下闲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窦婴宾客很多,故交也多,不少人劝他出山,都被他拒绝。其实是很明智的选择,毕竟那时候梁王刘武上蹿下跳的为皇太弟的事奔走,出来避一避总是好的。

不过,身为政治家,下野隐居是常事。下野了,有人找,证明他们的地位还是有的,有不可被取代的价值,可是你老不出山,慢慢你的位置被人代替,能够想起你的人就不多了。

梁地人高遂对魏其侯说,能使你富贵的是陛下,能使你成为亲信的是太后。你又是太子太傅,太子被废时你不能力争,力争又不成功,又不去自杀。如今躲在这里,放着国家大事不理,左搂右抱。那就是说你有怨恨之心,对朝廷不满,对陛下不满。一旦陛下怪罪起来,太后又不出面,我怕你全家性命难保。

窦婴听后,知道过犹不及,闹闹情绪就算了。政治家还是要向前看的,如今摆明皇十子刘彻要上台,自己还在为废太子的事归隐,将来肯定没好果子吃。

于是窦婴摆正态度,进入朝廷,为刘启出谋划策。他是个聪明人,识时务,这点被刘启看重。

在刘启看来,辅弼幼主的人,非窦婴莫属。

也确实,梁王刘武说动太后,窦婴在旁为刘启出谋划策,将袁盎推上前台,自己隐居幕后,最后保住了太子刘彻的地位,也算有功之臣。

不过刘启对窦婴看的非常清楚。

窦太后屡次推荐窦婴当丞相,毕竟是窦家人。

刘启不答应,说魏其侯这人,骄傲自满,自我欣赏,做事草率轻浮,不足以担当大任。其实也是一种保护,窦婴打仗可以,当丞相不行。

何况将来有了事,窦婴是丞相,怎么能出去打仗呢?

刘启选用了卫绾(wan)当丞相,这位卫绾只能说是个很厚道、本分的人。

卫绾是孝文帝时的车夫,后来升任中郎将。

刘启是太子时,召集群臣赴宴,唯独卫绾不来。

孝文帝极为感慨,临终前对刘启说,卫绾是个厚道人,只知道忠君,你即位后,可以用他,不要为难人家。

刘启于是招卫绾同车,问他,昔日你为何不来赴宴。

卫绾说我病了。

太子结交近侍,万一你要谋反呢?所以皇帝也很忌讳,近侍也很忌讳,都知道但是不能说出来。

刘启点了点头,赐给了卫绾一把剑,算是施恩与他。

卫绾摇头说,先帝已经给了我六把了,臣不敢再要。

刘启很讶异,皇帝赐剑是很荣耀的事,一般人恨不得天天挂在腰间,处处向人炫耀,为何你有六把剑,我却从来不知道。

刘启很较真,你既然说有六把,那就拿过来我看看。

卫绾拿了过来,他接受赏赐后直接将剑放在家中,剑甚至都没出过鞘。

对宝剑而言,自然是一种浪费,可是从这点可以看出卫绾的特点——守拙。

明朝于谦因为守卫京城的大功,被赐予蟒袍玉带。于谦接受了赏赐,一般人还不得穿着画几张像,流传后世,看我多威风。可于谦将蟒袍玉带都放在家**起来,后来被抄家时,蟒袍玉带上面都有灰了,多少年都没人碰过了。

卫绾的性格,倒是跟于谦于少保类似。

下属犯了错,卫绾帮下属摆平,有了功劳,卫绾推让给人,不争不抢,安然自乐。

戚继光镇守边塞蓟门时,鞑靼人来的少了。张居正认为是戚继光的功劳,可是有些守将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上书为自己表功。

张居正一一应允了,并且写信给戚继光,希望他不要跟那些无耻的将领争功,信中有一句话叫“嚼舌愧死”,意思是这帮武将见你高风亮节,一定很羞愧。

卫绾却不用人教他做人。

刘启很是感慨,真是个厚道人啊。其实说起来跟那时候国风有关,道家既然是国教,那么老子那套水的至德理论自然极为畅销,大家不喜欢功过赏罚处处分明,喜欢清静。

怎么清静呢?

心静自然凉。

卫绾被任为河间王太傅,负责教导王子。七国之乱时,卫绾被征召为将领,积功升任中尉,三年后立功封为建陵侯。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让厚道人湿鞋的原因很无奈,卫绾跟栗妃娘家有亲戚关系,算是被牵连了。

刘启于是让卫绾回家致仕,不忍心动他。

后来卫绾升任御史大夫,三公之一,又成为丞相。

公元前141年正月,刘武死后三年,周亚夫死后两年,刘启去世,谥号汉孝景帝。

按理说,父亲是孝文帝,刘启应该是孝武帝的,何况他平定了七国之乱,怎么谥号为景呢?

因为刘启够不上“武”的谥号。

谥号为武,一般指开国之君,克有天下,如周武王。

要么就是扬威域外,开疆拓土,如秦武王、魏武王、赵武灵王。

刘启的七国之乱,不过是内乱,施威于内,你还给个“武”的谥号,那就是骂人了。

“景”呢,还算可以,聪明睿智、施行仁义、致志大图,也算凑合。

刘启和父亲刘桓,作为封建史上前两位好皇帝,创造了中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得以流传美名。

有意思的是,晏婴侍奉的君主叫齐景公,谥号也是景。

同类推荐
  • 浩荡皇途

    浩荡皇途

    老皇帝洛炎去世时,陪伴他的只有二十皇子洛明和二十皇子的第三个儿子洛水,那时候洛水刚刚三岁.历经三十余载,洛水终于击败所有对手,成为一代帝君...
  • 如果有重来

    如果有重来

    随便写写,人生总是有梦想的,有些实现了,有些未能实现。一直希望平平淡淡,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能重活,你想做什么?
  • 大书法家

    大书法家

    钱多算什么?美女多算什么?武功天下第一又算什么?得《书法神贴》者得天下!31岁研究生毕业的凌冰,险被一块从天而降的墓碑砸中……13岁的弃儿森小林被同学暗害,用乱石砸死在一口枯井之中……凌冰穿越了,重生森小林身上;重生的那天,刚好是刻碑人青劲松儿子丢失的那一天……身负三种身份的冰在青石山刻苦学习石碑雕刻,偶获得书界至宝——砚魔。当“笔神、墨灵、纸阵、砚魔”汇聚于冰,冰开始修炼各代大书法家所著《书法神贴》。当凌冰三重记忆打通,且看《大书法家》,统领三界,自由时空……
  • 子临天下

    子临天下

    看繁世韶华,又诉谁如故风华。他举杯煮酒论天下,他放手为何而牵挂;他笑看存亡与厮杀,他乘奔为谁去争霸?看江山如画,子恣临天下。——《子临天下》题记
  • 明末镇国将军

    明末镇国将军

    穿越这件不科学的事都出现了,那么多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胶东郡王府也算是合情合理的了。既然这样,那么这个王府点出了工业和商业技能就不是问题了。这样的话就有了造反的本钱,想取而代之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热门推荐
  • 蔽空

    蔽空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席卷全人类的家园当爬行者与恐慌降临,毁灭的丧钟敲响觉醒者们展开掠天的黑翼,从废土涌向天空……满目疮痍的世界中人类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想实现人类飞翔的梦想吗?赶快来看《蔽空》ps:本书前几章有点啰嗦,交代的内容有点冗余,拜请诸位读者能够耐心看完(或浏览)勿问这是第一次郑重尝试网文写作,拜求支持!
  • 爱你纯属意外

    爱你纯属意外

    一个是童话里才会出现的王子,一个是不善言语,却让人随时感受到温暖的大男孩;逼迫、陷害、掠夺,却是深情的表现?沉默、支持、一路相携,换来的却是无限期的等待。六年的爱恋和一年的守候,心中爱的天平到底倾向了哪一边?
  • 无花无果

    无花无果

    不晓生于何处,不知归于何方。天地悠悠,时光冉冉。也许,就这么走自己想走的路,顺心而为,不忘初衷,才是真正的自我。
  •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皇帝是个天然呆受

    皇帝是个天然呆受

    此处省略一万字,,,自己看吧,毕竟我很懒啊
  • 迷茫次元与懦弱的我

    迷茫次元与懦弱的我

    我是全《血骑士》最骚的骚猪
  • 闭月羞花的似水流年

    闭月羞花的似水流年

    如花美娟似水流年情天恨海风月情总关最美情
  • 每天感悟一点点

    每天感悟一点点

    不要让自己长期生活在紧张压抑之中,不要让自己心态的琴弦绷得太紧,也就是别活得那么累。必要的时候,放松一下自己,轻松地活着……
  • 安凉夏天

    安凉夏天

    五年前,他与她相遇在榕树下。五年后,他与她因巧合又一次邂逅在校园。日久生情,同样优秀,同样出色的两人经过一次次搭档,一次次磨合,她败在他那淡然处之,温润如玉的性格。她的一颦一笑,她的活泼开朗,深深刻入他的心中。或许是造化弄人,朋友、亲人、爱人……皆在离她而去。她不甘,她不愿,她恨上天的不公。她还有十年啊,只属于他们的十年啊,既远又近。小渊呀……你可知道,安夏凉爱你,胜过自己啊。
  • 尘埃里那些怒放的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尘埃里那些怒放的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没有任何事物会永远处于恒定之中,更没有什么可以超越生存之上。颠覆与轮回的,包括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鄙视与仰望;而生存的法则告诉我们,唯有因果必须敬畏……槿、薰、葵、薇、鸢,同一年、同一个院子出生。一起进幼儿园、进学校,彼此吵吵闹闹地长大,却真真诚诚地拜了姐妹。几十年过去,虽然五个人都经历了不同于别人的坎坷跌宕,但却像花儿一样,在卷裹着尘埃的世界里,怒放出本该属于她们娇艳与美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