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28100000085

第85章 天下可运于掌

异语7

孙膑:@庞涓,要你当初害我,咱们俩合伙,谁能比得过呢。

张仪:哈哈,论有一个好师兄的重要性。

庞涓:@孙膑,哎,往事别提了,习武的就是没有学权谋的花花肠子多,我哪想到还有这种玩法。

苏秦:我之前也没想到,只不过那些君主一个个的看不起我,惹得我对谁都没好感,最后才想明白,男人,要对自己好一点。

庞涓:哎,要是我把孙膑送到齐国,那时候我们俩珠联璧合,都是一方大将,对垒的时候演得像点就好,是我的错,我对不起你。@孙膑

孙膑:@庞涓,你也算有点良心,没杀我。你死后我就想,咱们这样你死我活有什么好处呢,后来我回到鬼谷,继承了鬼谷子,于是引以为戒,就把这些交给了苏秦。

张仪:@苏秦,纳尼,你不是说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

苏秦:@孙膑,你怎么把实话说出来了。

孙膑:一时口快,说秃噜了。

张仪:@孙膑,反对无良老师开小灶,

孙膑:@张仪,我也是为你好嘛,怕你投奔师兄的时候,你师兄干掉你。

张仪:你就不怕我师兄投奔我被我干掉。

孙膑:嘿嘿。

苏秦:呵呵

张仪:就知道你们看不起我。

苏秦于是在齐国被人刺杀,同年,鬼谷销声匿迹。

————————————————————————————————————鬼谷论

赵国崛起的过程过于缓慢,还是先说秦国吧!

秦惠文王赢驷(si)在位时,秦国已经压过了魏国一头,进军中原,气势逼人。秦国崛起,开始与楚国、齐国争霸,并且成功的压过了他们一头,好笑的是,故事也要从一对师兄弟讲起。

苏秦出生年不详,生于在周朝国都雒(luo)阳(今河南洛阳),算是大户公子,跟吴起的背景类似,从小立有大志,向往着封侯拜相,于是成年后就去齐国,慕名而往鬼谷处求学。

鬼谷是百家之一,世代传承,孙膑、庞涓那一届出了名震天下的两个学生,自然一举成名,很可能上一届的鬼谷子已经去世,孙膑隐居回去担任老师也有可能。

如今《鬼谷子》一书流传下来,但大家都认为是后世托名伪作的,故而不怎么愿意看,内容也挺枯燥的,还是说故事吧。

苏秦入了学习班后,刻苦努力,不过跟庞涓、孙膑不是一个专业的,学习的是权谋之术,一人可兴国亡邦,听起来很高大上,吸引了各国有志青年,同班同学还有魏国人张仪。

苏秦学成后拜别老师,踌躇满志,去找工作,而且起点比较高,就先当当上卿国相吧,三年之内,保你强国。

年轻识浅,自然惹人讥笑,志大才疏的太多了,你以为你商鞅啊,刚来就相当国相,自然四处碰壁。眼看这钱囊见底,上流生活就是销金窟,自己再混下去就得当裤子了,苏秦只好回家。

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可是现实并不总是这样。一事无成的苏秦灰头土脸的回去,颇有些“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出来的时候以为自己要做大事,同乡里数自己聪明、读的书多,拿了家里那么多钱出门,却赔的干净,不知道家里怎么看自己。

苏秦回去之后,发现家里面人都不看自己,打了招呼就不再理自己,以前从学校回来的时候,家里面总是嘘寒问暖,到家了可以安生睡个觉,醒来就有热腾腾的饭,那时候也以为是应该的,你对我好我心中记得,以后有钱当官了,给你们一些就好。

可是如今浪荡这么久,却一无所获,志气消磨不说,前途也一片灰暗,该面试的都面试了,基本上一面就涮了下来。当初天子骄子般,看不起的人多了去了,总以为都没出息,混吃等死,而如今天道好还,落魄还乡,也活该被人笑话。

苏秦饿了,想吃饭,妻子在织机前织布,爱答不理,深深地激怒了苏秦,可是一次次被拒绝也不是一无所获,起码知道克制怒气,如今这一切都怪谁?

怪自己啊,都怪没有取得功名,苏秦想,绝望的想自杀,可是自杀就了结了吗,女人受到侮辱想到的是一死了之,自己向来看不起那种妇人见识,只有活下去才能雪此奇耻大辱。

苏秦命里的性格,有仇必报,深深的贯穿了他的一生,在孤独和失落中一次次的激励着自己。

苏秦上有兄长,下有弟弟,只有自己如今是闲人。家里人于是劝他务实一些,不妨在家中营生,做生意也好,教书也好,也算正经的营生,养家糊口。

真的要这样吗?苏秦想,一旦接受了,那么自己一生就这样浪费了。

苏秦还是以前的苏秦,同样的壮志雄心,同样看不起那些没有前途的工作,依旧坚定地认为自己总能做成一番大事,只是自己还是差那么一点点,就差那么一点点。

什么一点点啊?他问自己。

苏洵(xun)在二十七岁的时候还是一事无成,科举无功,才名也不出众,于是将自己的文稿全都拿过来,看过之后说,“难怪我没有才名,总写这种文章,又有何用。”

苏洵于是焚烧干净,而后发愤读书,眼界开阔,文章格局大变。

苏秦也一样,他以读书人自居,聊起天来就是老子读了多少多少书,深深地自傲,可是书这些书并没有带来荣华富贵,想着读书多又有何用,于是拿出了一本姜子牙的《阴符》,仔细研读。

《阴符》又称《太公兵法》,主要是周武王跟姜太公的一些谈话,周武王提出疑惑后,通过姜太公的回答,阐述治兵治国的道理。古人写书一样讲求故事性,通过名臣与君主的对话来进行,比一味的将道理更生动写。

《吴起兵法》是魏武侯与吴起的问对,《孙膑兵法》是齐威王和孙膑,《尉缭子兵法》是秦始皇和尉缭子,《卫公兵法》是唐太宗与李靖的问对,都是延续这一叙述手法,可谓鼻祖级兵书。

可是每日里读书是辛苦的,而人总是会厌倦的,想着愿有所息,苏秦也不例外。苏秦也不例外,自己读书是件很枯燥的事,不会有考试一样的测验,自己每天读书,身在局中,着实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而且每天安排的日程着实太紧了,那就想着法偷懒。

我读初中时,每日里五点起床,真的很困,起来穿衣服的时候,闭着眼,能休息一会儿是一会儿,不经意间睡一小会儿,读书的时候,有时太累就躺在床上读,慢慢的睡着了,总是想着办法偷偷懒。

苏秦也不例外,读着读着睡着了,或是吃饭时磨蹭一会儿,读的时候心不在焉,可是每到晚间夜深人静时,想想自己籍籍无名,屈于人下,被乡人嘲笑,被家人看不起,刻骨铭心的怨恨发作。

他自己的偷懒自己何尝不知,于是一发狠,在房梁上搭了根绳子,系上自己的头发,一发困低头自然扯得生疼,两三次后就惊弓之鸟,不敢再瞌睡了。同时身边带着一把锥子,一旦心不在焉,看不进去书,就给大腿来几下,不一定要刺出血,只是让自己感受到疼痛,想起当初被笑话的滋味。

孔子常说的正襟危坐其实蛮有道理的,跟我们学习一样,若真的沉浸其中,自然会心无旁骛,而一旦在座椅上变换着坐姿,只能是太无聊。

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不要感慨都在同一间教室学习,怎么有的清华北大,有的北大青鸟,差距都在他的心思上。

后人还有囊萤映雪,并不一定真的有效,包括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传授下来只是让我们明白他们求学的决心。你说他们求学过程中,会不会偷懒,会不会厌学,都是有的,只是他们都能及时摆正态度,激励自己,长此以往,自然获益良多。

一天,苏秦发现书中的内容都已经烂熟于心,以前面试的时候,他们说的问题自己回答的磕磕绊绊,而今都可以旁征博引,将事情来龙去脉说的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大成了,于是收拾行囊出门求官。

苏秦在家刻苦读书还是感动了家中人的,之前想劝他安分守己,却发现他依旧没有变,便只好尊重他的想法。等到苏秦要走的时候,送些财物给他,不求你封侯拜相,但望你好自为之。

苏秦离开家门,心中立誓,没有千乘车马,誓不还乡。

在中原诸国游荡的久了,该面试的都面试过了,苏秦把目光移向了强大的秦国,那里我还没去过,我名字里就有个秦字,也许注定我要在那里建功立业。

苏秦于是踏向西方,心中怀着对中原诸国的抱怨,当初我一心求官,你们却有眼无珠,苍天有眼,我如今去秦国,若受重用,定然率军攻打你们,让你们后悔当初如此对我。

他依旧是那个有仇必报的人。

秦惠文王继位,刚刚处死了商鞅,不过还是蛮同意商鞅制定的国策的。无论是吴起当政,还是商鞅,他们都不欢迎那些四处游荡的说客,尽管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秦惠文王也一样,那些人就是求财求官而来,无节操无下限。他对商鞅恨之入骨,自然觉得外国来的都不是好货,虽然礼节上接待了苏秦,不过还是谢绝了他。

苏秦来前还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对天下形势琢磨的很透,认为如今秦国出出柙(xia)猛虎,东方诸国如待宰羔羊,应当连拉带打,挑拨诸国关系,自己出兵补刀。

秦惠文王说时机未到,一句就打发了苏秦。苏秦没想到刚出山就碰钉子,一气之下,离开秦国,去游说赵国君主。当时赵肃侯任命其弟赵成为国相,封为奉阳君。

而奉阳君不喜欢苏秦,当初苏秦还没学成的时候就见过他,志大才疏,不知自己几斤几两,成不了大事。

苏秦连赵肃侯面都没见到,算算囊中的钱不多了,齐国、魏国、韩国之前都去过,留下的记忆惨不忍睹,还是去一下没去过的国家吧,这样希望还大些,于是苏秦去了燕国。

公元前334年,苏秦来到燕国,当时燕国国君燕后文公在位二十八年了,对苏秦兴趣不大,自然不想见。

燕国是小国,苏秦来这里是没办法的事,虽然感觉受到了侮辱,但是自己没资本了,不然就只能回家了,我是宁愿在外饿死也不会回去了。

苏秦于是软磨硬泡,在燕国待了快一年,加上他确实口才了得,在外闯荡多年阅历也丰富,故而燕国贵族还是蛮喜欢他的,久而久之,燕后文公也听说了,觉得还蛮有意思的,不如见见。

一见钟情。

要知道苏秦都快山穷水尽了,听闻燕后文公见自己,喜不自禁,满腹才学恨不得一次说完,压箱底的妙计不要钱一样的乱扔,彻底的把燕后文公迷住了。

苏秦对他说,燕国是小国,却屡次受到齐国的攻打,为今之计,不如与魏国、赵国、韩国合作对抗秦国。秦国攻打他们正急,他们听说燕国愿意帮助他们,自然愿意。

之前齐国对燕国几次用兵,都是他们都帮燕国出兵,我们达成攻守同盟之后,他们出兵理由更充分,齐国就不敢轻易对燕国用兵了。我们再一鼓作气,把齐国拉近同盟中,共同对抗西边的秦国。如今天下强国,就是齐、楚、秦三国,齐国自然愿意,那样燕国就高枕无忧了。

燕后文公听后简直是久旱逢甘露啊,以前被齐国打的屡屡损兵折将,割地求和,可是又打不过,如今苏秦说的上兵伐交,果然是上策。燕后文公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虽然听得很开心,不过毕竟为君多年,苏秦这样的人见的多了,出于信任,还是给了苏秦钱财和车马,资助他游说赵国。

苏秦辛苦多年,终于得到第一笔资助,自然喜不自禁,而且上天帮助一个人可谓是不遗余力,还没到赵国就听说奉阳君死了。苏秦信心大增,认为连老天都在帮自己,于是借助燕后文公的名义,得以见到赵肃侯。

那时候赵肃侯混得很不如意,虽然赵国已经强大了些,可是北方游牧民族兴起,加上中山国在旁边,烦心事很多。苏秦阐述了来意,说西方秦国强大,之所以赵国安宁,是魏国、韩国顶在前面,如今魏国、韩国步步退让,终有一天会打到赵国的。为今之计,不如合纵,这样魏国、韩国安心抵御秦国,赵国也能休养生息,暗中发展。

赵肃侯心中暗许,既然燕国有意合纵,对自己有益,于是表示大力支持,想起之前苏秦跟弟弟有仇,怕他背地里给赵国挖坑,于是给了他车子一百辆,载上黄金一千镒(yi),白璧一百双,绸缎一千匹,用来表示下心意,让他游说各诸侯国加盟。

古代一镒相当于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按照如今的汇率为六百六十万人民币,对个人来说确实是重金了。

苏秦一时间名声传遍了天下,颇为扬眉吐气。

张仪本是魏国人,此时在楚国,投奔在贵族门下当个门客,娶了妻子,还算安定。人穷志短,张仪家中没钱,不能像师兄一样外出求官,比较务实,可惜混的也是灰头土脸。

贵族门下丢了东西,自然认定是仆人偷得,于是四处搜查,最后查到了张仪的头上。张仪自然不认,于是被毒打一番,主人家出了气,想想算了,就放过了张仪。

张仪心中怨恨,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为他疗伤,不满地说,“你舌头自然还在。”

张仪说,“舌头在就好,我一身本事全在三寸不烂之舌上了。”

被一顿打之后,张仪认识到了这样下去是没有前途的,反而打出了雄心,听闻师兄如今在赵国得到重用,收拾行李就过去投奔了。

鬼谷门下,师弟投奔师兄还真是传统啊!

张仪满以为苏秦会对自己另眼相看,说不定以前求学的时候还说过苟富贵勿相忘的话,没想到到了之后先是被晾了好一段时间,而后苏秦说话不冷不热的,没说几句就说自己忙,于是先走了。

自己住的屋子也是比较差的,伙食也不好,看来师兄真把自己当要饭的打发了,张仪越想越气,却只好忍气吞声。

倒是苏秦府中有人对自己颇为赏识,聊了一会天,愿意资助他去秦国闯荡一番。张仪大喜,大丈夫岂能寄人篱下,可惜就是自己没钱,有钱的话就可以打通关节,直接游说君主,功名财富还不是任我取之。

张仪于是和恩公一同乘车出发,到了秦国边境,恩公帮他打通关节,送他见到了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听说苏秦搞合纵,联合东方诸国对抗秦国,心中正烦闷呢,想起苏秦来的时候自己态度不好,自然有些悔意,如今听说有一个苏秦一样的人才来秦国,而且来人还是苏秦的师弟,跟苏秦闹翻了过来的,自然大喜,简直天助我也,于是立刻接见,交谈一番后再不敢说时机未到,而是任命他为客卿,专门对抗合纵。

秦惠文王心中想的就是孙膑、庞涓的旧事,如今孙膑来到了自己这里,看来老天是帮我的。

张仪一举成功,自然喜不自胜,他给秦惠文王说的就是用连横对抗合纵,合纵国家过多,多则易乱,自己只要趁机出手,拉拢关系好的,打击关系差的,挑拨离间,自然功成。

坦白说苏秦也是这么说的,只是秦惠文王不采纳,即便你再有才华,没成功前就是这待遇,那里都碰壁,成功后自然不同,自古皆然。

张仪找到自己恩人,说了今天的事,如今自己得到重用,必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恩公笑笑,对张仪说,“先生不须谢我,若真的要谢,就谢你师兄苏秦吧!”

张仪自然一头雾水。

恩公解惑道,“我本是苏先生手下,受他命帮助先生在秦国得到重用。如今天下诸国,都在你们师兄弟手中,合纵也好,连横也罢,斗来斗去的都是那些大国,只要它们一天兵革不休,那么你们师兄弟在哪里都如今天这般风光,一言不合即可亡人邦国,不正是你们鬼谷一门所学的真谛嘛!”

张仪自然如五雷轰顶,“你是说这一切都是师兄安排好的?”

恩人笑道,“正是。昔日庞涓、孙膑学于鬼谷门下,旗鼓相当,两人相争,一死一伤。正为合则两利,分则两败,苏先生是以定下此计,如今功成,我幸不辱命,正好告辞,向苏先生回禀。”

张仪起身拜道,“请回去告诉师兄,秦国有我,但凡有命,张仪唯师兄马首是瞻。”

张仪送走了恩公之后,静言思之,对师兄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作为门客,没有封地兵马,也没有钱粮,却能在四方得到重用,只是因为各国需要他们,一旦不需要,就可以揣到一边。

商鞅、吴起算是冠绝一时的人了,可是下场都不好,要想在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长盛无绝衰,那就要处处为自己考虑了。师兄高瞻远瞩,看透了这世间的纷争,从容布局,如今他有了合纵,秦王就得依靠自己连横,没有需求也可以制造需求。

他们俩个只要心中有默契,你来我往,互通音讯,那么天下就在他们掌控之中,哪还有比这更一本万利的事。

张仪由衷的想,师兄大才,我不如他啊!

天下可运于掌,敢不佩服!

同类推荐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旧时长安新雨凉

    旧时长安新雨凉

    讲述的是《史记》流传的爱恨情仇一部奇书,两代人的著述,三代人的努力传承这是一场博弈,不过是荣誉与荣誉的对碰,却最终不可调和,我只不过希望父亲书稿流传,名留青史,如果注定有人牺牲那么我愿意走上祭坛.....
  • 金戈战马

    金戈战马

    弱者填沟渠,强者为战斧。君王揽江山,四海皆王土。此征后周万里路,金戈战马踏血途。给我三千南唐骑,纵横天下无敌手。
  • 三国江东梦之情

    三国江东梦之情

    乱世是什么?是熊熊燃烧的周瑜赤壁之火?还是诸葛亮的北伐悲歌?带着21世纪的思想回到封建腐朽的乱世,又能改变什么?乱世争雄,成就名将!背后却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代价。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一批大好青年,若是生在21世纪定会安稳一生,平安终老!讨论群:102429208
  • 狭窄的天空

    狭窄的天空

    人类历史上曾有这么几场战争:最漫长的英法百年战争,最血腥残暴的一战,最具毁灭性的二战。幸运的是,这些都已成为历史。但是……一场比百年战争更漫长、比一战更血腥残暴、比二战更具毁灭性的,能彻底摧毁包括人性的一切的战争,是否有可能在人类的世界中,爆发呢?而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人,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们会经历什么?他们会想什么?他们的个性如何?他们有什么梦想?这样的一个世界……是地狱吧。哦,天哪……地狱里真是可怕。在地狱里,从天堂里来的人,也会一瞬间变成恶魔。就连广阔无垠的天空,都会变得如此狭窄。但是啊,不见识地狱的恐怖,怎么知晓天堂的美好?天堂里,需要有人去叙述地狱里会是什么样子。
热门推荐
  • 中国零售管理创新

    中国零售管理创新

    本书对中国零售业创新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内容包括:零售创新的概念、方法与理论、创新赢得零售竞争优势、零售业盈利模式创新、零售业态开发创新、网上零售管理创新、零售企业定位管理创新等。
  • 小刀会

    小刀会

    小刀正传是一部情节到位,热血纠葛的玄幻武侠,诠释武侠梦和展现惜旧情怀。赤刃,寒刃,烂刃,魔刃,破极之刃,这是我和兄弟们的故事。也是你和兄弟们的故事。
  • 我的手机有神仙

    我的手机有神仙

    王小安新买的榔头牌手机里面居然有仙人。那还不拼命压榨这个老不修!美女、金钱……滚滚而来。
  •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也罢,独生子女也罢,其实在今天是差不多的一个群体。因为今天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但之所以提独生子女,还是感觉独生子女好像本身就代表一类人,一类让父母比较头疼的一类人。
  • 祀义篇

    祀义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娱乐圈之我的女神

    娱乐圈之我的女神

    对于纪长宁而言,女人分为两种:他要的和他不要的,从来没有得不到的。除了苏莱!大明星苏莱有最好的包装团队,演最好的戏发最好的专辑,得最高荣誉的奖项。而这一切都是那个叫纪长宁的男人给的。人生处处是渣男,哪个女人一生中不会遇到那么一两个渣。是坚决抵制,还是任由它来势汹汹?
  • TFboys之你才是我的唯一

    TFboys之你才是我的唯一

    三位女主刚回国就遇上了当红00后组合----TFboys,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千岁皇妃戏诸侯

    千岁皇妃戏诸侯

    她羽樱,堂堂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而且还是那商朝最昏庸无道,残暴到丧心病狂的纣王亲自赐封的。竟然死了也会穿越到这种鸟不拉屎,鸡不生蛋,尸横遍地的鬼战场。听他们说这位帅哥是她未来的夫君,天那!这是啥个回事啊!她才14岁啊!竟然多出个夫君?
  • 幻想女王

    幻想女王

    秉着“不想当厨师的司机不是好的造型师”的思想,鹭鹭果然从一个工厂食堂的飙车小妹打拼到大牌化妆品公司的首席造型师,眼看事业爱情双丰收,可是却陷入艰难的抉择……太多的如果都只是幻想。
  •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