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59900000135

第135章 凤儿出闺

凤儿的喜事定在冬月初五。这吉日是龙标有名的命相先生常久远先生择定的。这常久远是龙标一带著名命相先生、梅花神算高人常永久的后人,论起辈分已经是常永久的曾孙了。话说这择吉日颇有讲究,首先,你得分清要选择的日干是黄道日还是黑道日。

黄道日有六个:除、危、定、执、成、开;黑道日也有六个:建、满、闭、破、平、收。这十二个日子也叫着十二值。

一般来说,喜事都应选在黄道吉日里办。凤儿的喜事之所以选在冬月初五,是因为初五初六这两天都是黄道吉日中的定日和执日,这两天都是订婚嫁娶的好日子。

在选择吉日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手续要办,那就是女方要择吉日把女方的年庚八字写在一张红纸上送给男方,然后命相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构成的八个字,即人们常说的“生辰八字”,根据五行生克的原理推算出最理想的吉日。

男方把吉日选好以后,还要准备礼物(主要是猪腿)送给女方,叫着“送日子”。你别看这“送日子”,这一天女方还要请直系亲眷喝酒,俗话叫着“吃腿巴肉”,书面的说法叫着“配红庚”,也叫“过礼”。

对于这许许多多的礼节手续,基叔和环儿当然都不知道,但是不要紧,这方面很里手的人有的是。吴妈,张二娘,三妹子,这些人一个个都是行家里手,基叔环儿只要按她们说的去做,一定错不了。

凤儿过了礼,就等着这一天:冬月初五。冬月初五是男方那边“来酒水”,作为女方这一边的喜事叫着“发女”,“发女”这一天,女方家里办喜事所有的一切招待客人的菜肴全都由男方送来。一般来说,龙标地方的“发女”的酒水和肉菜由女方提出,要多少斤猪肉,多少只鸡多少只鸭子多少酒多少什么什么……女方根据自己家里客人多少写出菜单,男方按照女方的菜单如数送来。在龙标乡间,常常因女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发生争执。

发生争执常常是因为“添菜”,龙标习俗是“好事要添”,“添一添发一千”,所以即使男方按照女方的要求准备足了礼物,但是女方还是要提出添一点,有时候就会导致争执。但是不要紧,龙标一带的习俗是“好事要争”,争执一下不要紧,事情过去了,大家又是亲戚,一起喝酒一起吃饭。

女儿出嫁是不能走路到婆家的,必须坐花轿。所以在女方发女这一天,男方要随同送酒水菜肴一起把花轿也抬到女方。

“发女”这一天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就是“拦轿门”。当男方的人挑着娶亲酒水菜肴来到女方家门前的时候,女方就用凳子拦在路上,这时候男方的人要过来就不容易,当然你千万千万不能随便跨过凳子走过,你必须拿出“轿门钱”。“拦轿门”的都是小孩子,也有一些爱热闹的老年人。由于“拦轿门”的人多,“轿门钱”不便一个一个的给,所以“轿门钱”常常采用“撒豆式”,将“轿门钱”向上一抛,大家都去抢钱,男方的人乘机走了过去。

闹闹哄哄的一天过去了。第二天,就是男方收媳妇这一天,一大清早新娘要“出闺”。这“出闺”也是很有讲究的:首先是“出闺”的时辰,它是命相先生在“配红庚”时选定的,大多数是选在早上的辰时,因为辰时属龙,这时候正好谐了“龙凤配”的意思。其次是出闺时女儿自己不能走出房门,在从闺房到自家大门外上花轿这一段路程,闺女必须由自己的兄弟背着走出这一段路程(有几个兄弟就由最年长的背,自己没亲兄弟就由堂兄弟背)。据龙标一些老年人解释,这样做的用意是,女儿是“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兄弟背着你出房门,却不能把你背回来,所以作为女儿,出了大门就再也没有回头路,所谓“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夫人。”这所有的说法和行动都表达了一个基本的意思:女儿到了婆家,就永远是婆家的人了。

出闺后,在从娘家到婆家这一段路上,还有人替新娘打着火把,表示是带着“火”到婆家。新娘子还要戴着伞,穿着一件黑色外衣,叫着“露水衣服”,唉,这名堂也实在太多。

出闺前的一段时间,要吃“留念饭”,一边吃“留念饭,新娘子一边要“哭嫁”。关于“哭嫁”,环儿还是在年轻时跟基叔等人遍游五溪地区时不知在什么地方听说过,后来在龙标也常常听别人家女儿哭嫁,但环儿对哭嫁却是不习惯。眼下凤儿就要出嫁,是不是让她也学学哭嫁呢?

可是凤儿尽管聪明绝顶,但她对那哭嫁却总不感兴趣。“为什么要哭呢?女子嫁人是极其幸福的事情,为什么要哭呢?我就是不哭!”这就是凤儿不肯哭嫁的理由。所以环儿一提起要凤儿学学哭嫁,凤儿就不高兴。

但是凤儿对三妹子姑姑的话倒有几分相信,三妹子姑姑说,这哭嫁不是真的哭,它只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法,借哭嫁表表自己对家人的难分难舍的依恋。于是凤儿还是学会了几段哭嫁的歌词,但是在吃“留念饭”时,三妹子姑姑要她哭嫁,但她就是哭不出来。

龙崽背着凤儿走出了她的闺房,当凤儿被龙哥背上他那宽大的背上时,凤儿的心中一阵激动:“往后,我们兄妹俩也许不能常常在一起了,跟爹妈也不能常常在一起了……”凤儿想着,眼中有泪花闪动,但她极力克制着,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凤儿有点奇怪,刚才哭嫁时,那眼泪总流不出来,为什么现在一到了龙哥的背上就几乎由不住要流泪了呢?她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这时环儿内心也很激动,只说得“往后要听婆婆的话,要跟家人和睦相处,有时间就回来看看你爹妈……”时,环儿哭了,凤儿也哭了。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常胜侯

    三国之常胜侯

    作为曹操的干爹,我表示鸭梨很大!!!
  • 中国十大传奇帝王

    中国十大传奇帝王

    本书讲述了一个个与千古帝王有关的传奇故事。包括秦始皇赢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女皇武则天、天骄成吉思汗等。
  • 曙光初现(1940-1949)

    曙光初现(1940-194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从国共共同抗日为起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蒋介石父子最后逃离大陆。
  • 叶天统三国

    叶天统三国

    叶天生活在现代,病死后,魂魄上身在曹植身上,主人公有二个名字,第一个叫叶天,第二个叫曹植,字子键引发一系列故事,书友群195604316
  • 正牌君子

    正牌君子

    本是让人既愉快又难舍的西藏毕业旅行,一股诡异的龙卷风却把二十一世纪那个青春、张扬、帅气、搞怪的李瑞文刮到了十六世纪的明朝。此明却又非彼明。文哥哥很无辜,文哥哥很无奈,文哥哥扮书童,文哥哥装才子,人人都说他假小人、登徒子,奈何奈何,明朝第一正牌君子是也!
热门推荐
  • 青梅竹马:腹黑竹马爱上我

    青梅竹马:腹黑竹马爱上我

    慕容雪樱和上官夜希是青梅竹马,他们的爸爸妈妈还是世交,所以他们从小就住在一起。慕容雪樱表面上非常乖巧可爱,可内心是女汉子一个。上官夜希是一个非常非常高冷的一个人……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一剑浮沉

    一剑浮沉

    悠悠生死别经年!他...来自四大古老修仙家族之首的镜族。天赋异禀、天地异象伴生,却流亡天下、历经磨难。修炼面临大劫如何不疯狂?不疯魔不成魔,危机=机缘。乱世将至、天才云集,一颗新星即将拔地崛起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绽放光芒。逆天的身世,加上逆天的修炼天赋,无人能及的智勇,必将书写一段传奇的铁血荣光!
  • 网络虚拟人生

    网络虚拟人生

    我叫道非,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加入同学的游戏工作室。在那里我结识了一群个性鲜明的怪人,并且发生了很多光怪陆离的脱轨事件。没有办法复活的灵魂,游戏里的杀人事件,隐藏在黑暗中的黑客组织,大公司中的权力斗争……我都想不到我的人很能够如此精彩。
  • 异世经纪人

    异世经纪人

    活了大半辈子再穿越?好事啊!这回不做人改做狐狸了?求之不得啊!没有金手指?没有主角光环?不怕,干回老本行就是!没有摄影机?没有录音机?没有电视?没有手机?OK啊!观影魔纹来一个,听音魔纹来一个,加上储存魔纹,还有播放魔纹,对了,最后是激活魔纹,齐活!当现代饱受潜规则迫害的金牌经纪人来到异世,所有奋斗只为还自己心中一片朗朗乾坤!这个世界,有没有qian规则,我拳头大,便是我说的算!我青林发誓,我九尾阁的契约者,永远不用靠卖rou上位!
  • 小助理护蛋记

    小助理护蛋记

    小助理阿梅在片场遇到了她的老冤家,一夜爆红的大明星郝英俊,郝英俊说如果阿梅不做我的助理我就不演了。阿梅:“老大!求放过!”郝英俊:“呵呵呵呵,你要对我负责!
  • 傲世清风传

    傲世清风传

    天地如幕,山河似画,道尽世间沧桑。风雨如律,世事如诗,吟尽爱恨情仇。
  • 猎妻记

    猎妻记

    性转H病毒流行,全世界的男性都变成了少女,身为唯一真汉子的他该何去何从
  • 炎无惑

    炎无惑

    等待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你:我的荆棘,我的王冠,我的罪恶!如果还有什么原因,原谅上天写定结局。我在神前单膝跪地,感激他为我送来你。逃开无力的生活吧!赌上姓名来场游戏,代替勇士说话的剑,斩断不合理的宿命。
  • 网络危机管理:Web2.0时代危机解决之道

    网络危机管理:Web2.0时代危机解决之道

    本书剖析了数字传播时代社会舆论表现的特性,对企业网络危机管理与实践都具有借鉴与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