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一下午时间快过去了,暮色已渐渐降临,眼见着离与凌琦玉约定的时间快要到了,小道士不成器的肚子此时也咕咕得响了起来,好像在不断提醒着一旁算命的老道士。“臭小子,就你急,算完这一个老道今天就收摊子了”,老道士对着小道士撇撇嘴。又过了一刻钟,只见老道士对着桌前还在排长队的人群说道:“各位客官,等会老道有要事在身,得先走一趟,今日老道就算到此了,有诸多对不住之处还望各位客官海涵”。人群中熙熙嚷嚷了一阵子,见着老道士已经开始收起其摊子,人们也都只好作罢,陆陆续续散开了去。
还来不及等客人散尽,小道士就拿起桌兜里的铁盘,盘算起今天的收成来。老道士也在一旁不甘寂寞,麻利的收拾完家当就凑了上来,和小道士一起数起了收成。“五十文、一百文、一百五十文、二百文.二百四十八文,咦!怎么不对呢?”,小道士突然惊讶道,“臭老头,刚才那银锭子呢?你的手真是快得很”。老道士突然也拍起了脑袋,“糟了,银锭子不会给哪个人随手顺了去,一定是方才躲在算命人群中那个尖嘴猴腮的小贼”,说着老道便转身往刚才人群散去的方向跑了去,小道士一看也急了,忙将手中的铜钱收了起来,跟在老道士屁股后面追了过去。还没跑几步,老道士便瘫坐在了路边,喘着粗气,一副怅然若失的模样,俨然刚丢了魂似的。小道士追了近了,方听到老道士那蚊蝇般的叹息声“哎,人老了真是不中用了,跑两步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等老道士不在喘气,小道士从盘子里拿出了剩下的四十八文钱,给了老道士,说道“今天这么好的收成,全仰仗着那二十二个字,小爷就收两百文,剩下的就给臭老头子你了”。一听这话老道士就不干了,哭天喊地的骂了起来:“没天理啊,没良心啊,老道一天辛苦,就得这么点份子”,引得路人纷纷侧目。小道士一看,又拿出了五十文钱给了老道士,“臭老头,赶紧去凌烟阁吧,小爷我都饿得不行了”,小道士边说着就顺着路往凌烟阁方向走去。“等等我,你个臭小子”,老道士站起了身子,叫骂着跟在了那小道士身后,还不忘从怀中拿出了一个银锭子,偷偷打量了一番,才又心满意足的装了回去。
雍城中央街道的一个斜岔路口,一座富丽堂皇的酒楼就坐落在这里。远了瞧去,阁楼足足有六七丈高,共分为九层,只见第七层到第八层的楼檐外竖立着一巨幅牌匾,蓝底金字,写着龙飞凤舞的三个大字:凌烟阁。相传这凌烟阁乃是数千年前大陆上一个盛世王朝所建,那王朝名为大唐。大唐王朝开国之君李世民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打下天下之后修建了这座阁楼,取名凌烟阁,并封上了大唐王朝开国二十四位大功臣。数千年之后,那盛世王朝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这凌烟阁,却是一直保存了下来,后来也不是没有人打过凌烟阁的主意,只是千年之前当时大陆上最大家族之一,盘踞于雍城的赵姓家族意图将凌烟阁纳为已有,却是在一夜之间满门被灭。自此之后,却是再也没有人敢觊觎这凌烟阁了。
老道士带着小道士来到了凌烟阁门口,虽然上午之时见过这座阁楼,可是一到夜晚,小道士还是被这阁楼的艳丽灯火,热闹景象所吸引。还未待的自报姓名,那阁楼门口就走出一身着华服的贵妇人,身后簇拥着八个侍女,施施然向着老道士走来,“请问这位道长可是前来寻找凌阁主”,还未站定,那华服贵妇人就笑盈盈的对着老道士说着。老道士正色道:“正是应约而来”。“如此甚好,那婢子便带道长前去”,那贵夫人紧接着道。看到一旁的小道士,那贵夫人也不生分,笑着对小道士说道:“你就是阁主提过的那个小道长啊,长得还真是可爱哩!”,说着便挽起小道士的手,一起向门内走去。
走进门里,率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巨幅图案雕镂在玉碑上,上面二十四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拿着大刀的大汉,有手握笏板的书生,一个个活生生的。“这二十四位就是我凌烟阁供奉的祖先了,他们都是大唐王朝的开国功臣,各个是英雄好汉”,那贵夫人眼见着小道士端详着这些雕像,给小道士解释道。“这些小爷自然知道,赵公长孙无忌、河间郡王李孝恭、莱公杜如晦、郑公魏征。。英公李绩、胡公秦琼”,小道士说着便把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的封号姓名一一详述了出来。只见那贵夫人一脸的震惊,连她都不一定把这些人的封号名字说全,只好问小道士怎么知道这些的呢,小道士显然看出了那贵夫人的惊讶,撇撇嘴不屑的说:“小爷平时爱看那些异志传记,有本《隋唐录》就讲的这些故事”,说罢顺手从袖口脱出一皱巴巴的破书,指着给那贵夫人看,只见上面写着《太白云麓》,“类似这些书小爷看了几牛车了”,此时小道士还不忘夸耀一下自己。站在旁边的老道士实在看不下去了,一上来就是两个响瓜子爆在了小道士的头上:“你这臭小子,平时让你看书都看不进去,扫帚把伺候着才能多少看些书、认几个字,现在你吹着学富五车,都不知道害臊”。小道士被人揭了短,自知理亏,也不好争辩什么,只好悻悻的跟着贵妇人向前走去。
不多会儿,贵妇人就带着这一老一小径直走向了三楼的宴堂,只见宴堂中间摆着几十个八仙桌,每个桌子被一团花簇围成一圈,各自分开,看上去别有一番景致。现在时辰正是多数人的晚饭时间,整整一宴堂,却是找不出几个空位子,坐满了觥筹交错的宾客。在宴堂四周,是一圈长长的走廊,贵妇人带着一老一小向右手侧的走廊走去,进了一厢房雅间。雅间正中的那张精致的八仙桌马上就吸引了小道士的目光,只见上面摆满了山珍海味,很多小道士都叫不上来名字的菜品,但是光看一下就知道一定是美味。贵妇人吩咐下人把老道士的行头收拾在一边,引着爷孙俩在客位上坐下,并招呼着两位就餐,却是忙完这些事情,留下了两个下人站在房门外,自己先离开了。
见着厢房内就老道士和小道士四目相对,突然都是大笑起来,对着桌子上的美味佳肴就大快朵颐起来,两人就像饿死鬼投胎一样全然没有一点吃相。“臭老头,你说这胖官人对咱们非亲非故,你还偷了人家一包银锭子,他怎么会请咱们吃这么好的东西”,小道士还是忍不住,询问着老道士,“不会这饭菜有毒吧?”。“毒你个大头鬼,做个饱死鬼总比做个饿死鬼强,臭小子,小老儿我可没有食言,这不带你吃上了这顿山珍美味”,老道士一边说着,那明晃晃的油就从嘴角流了出来。“算了,想这么多也没用,反正我只管吃饱喝足玩够就好了,剩下的事情有你这臭老头子呢”,小道士怎么琢磨也没弄明白,也就索性不想了,继续吃着嘴里的红烧蹄髈。“你这没良心的臭小子,小老儿这回给你坑惨了,谁知道一会要面对什么事情呢”,老道士一副吃了大亏委屈的模样,但却怎么看都像装出来的。
一通风卷残云过后,那八仙桌上七八人吃的东西就被这一老一小吃了个干干净净,活活就像把这几天饥一顿又一顿少吃的给补了回来。小道士打着饱嗝斜靠在椅子上,老道士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脱掉了鞋子,一只手抠着脚丫子,另一只手端着桌上一整仙鹤壶酒就这么喝了起来。酒足饭饱之后,老道士好像有些飘飘然起来,那一张皱巴巴的老脸上红扑扑的,像是在对着小道士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臭小子,那一天要是小老儿我不在你身边了,要照顾好你自己”。小道士像似听到了什么,一下子扑到老道士身边,哭着说:“臭老头胡说,老头子不会不要宇儿的,老头子会一直在宇儿身边的,对么?”。那老道士也被小道士这一下给怔住了,只好轻抚着小道士的头叹息说:“小老儿不会不要臭小子的,小老儿不会不要臭小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