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1900000038

第38章 百年南薰——顾周两家的百年琴缘

百年南薰——顾周两家的百年琴缘

周毅

1912年,“南薰琴社”成立,除华阳顾氏外,我的爷爷周吉荪,姑爷爷何静涵是最早入社的琴人,百年南薰,也成就了顾周两家的百年琴缘。

《今虞琴刊》中记载“南薰琴社”为华阳顾哲卿卓群昆季所组织,成立于民国初年。时当国家鼎革之初,故有文化群相摧毁。况此久同绝响之琴学,其不视为陈古腐朽,弃之唯恐勿及者乎。哲卿兄弟,有慨于此,本抱残守缺之志,为起衰拾坠之倡。爰集同人,结为斯社。衍家传之遗绪,溯川派之真源。先后入社者,有安县陈六奇,湘乡曾曼云、曾兆焘,长沙何静涵、周吉荪及顾氏子弟梅羹国屏镜如共得十人。是为湘中琴学有社之嚆矢。

“南薰琴社”成立前,我的爷爷周吉荪拜华阳顾氏顾卓群先生为师,与顾梅羹爷爷同门受业,在老师的精心指教下,勤学苦练,能习《醉渔唱晚》《 平沙落雁》《梅花三弄》《 良宵引》《 流水》《忆故人》《 关山月》《渔樵问答》《阳关三叠》《 潇湘水云》等二十余曲。姑爷爷何静涵早年随华阳顾氏顾卓群先生习琴,参加了“南薰琴社”以及“愔愔琴社”。二十三岁时参加湖南省首届文官考试,即被录取,分配到零陵县担任县长,同被录取的同年当中,如顾梅羹、李铁铮、王原一等先生,均为一时俊彦。1934年参加南社湘集;解放后任上海文史馆馆员。

据《今虞琴刊》载,1917年,华阳顾氏与庐陵彭家共同结社,成立“愔愔琴社”,入社者有彭祉卿、顾哲卿、顾卓群、蒋子坚、沈伯重、顾国屏、顾镜如、顾梅羹、周吉荪、饶省三、李亚庵、招学庵等人。

1925年,琴家李伯仁先生自京返湘,彭祉卿先生召集社友以及南薰琴社同人于重九前三日集会麓山,与会者有:李伯仁、彭祉卿、彭国瑞、顾哲卿、顾劲秋、顾梅羹、顾镜如、查阜西、余雪操、查意摩、周吉荪、何静涵、陈晴喦、沈伯重等十四人。集会中,各位琴家纷纷上场演奏,共有独奏十一曲,合奏两曲,琴歌数首,昆曲三首。其中顾哲卿演奏《醉渔唱晚》,顾劲秋演奏《平沙落雁》,顾梅羹演奏《潇湘水云》,顾镜如演奏《风雷引》,周吉荪演奏《孔子读易》,何静涵演奏《梧叶舞秋风》,还有彭祉卿、顾梅羹、顾镜如、沈伯重四人合奏《普庵咒》,顾梅羹、沈伯重合奏《梅花三弄》,彭祉卿吹箫和之,彭祉卿、顾梅羹等合唱渔樵等琴歌,等等。顾梅羹爷爷写了一首长诗《乙丑重九前三日与琴社同人会琴麓山》描述了当时的盛况,其中写道:“彭(祉卿)周(吉荪)何(静涵)沈(伯重)皆旧侣,二瞻伉俪(查阜西夫妇)无嫌猜。”

1925年,时任国民党师长的著名爱国将领陶广将军,托人向爷爷求教琴艺,常常请爷爷去他家为其教习。1935年陶广任二十八军中将军长后,赠予我爷爷少校参事军衔。但爷爷并未前去任职受薪,仍以经商为生,习琴不辍。

《百瓶斋琴谱》的《序》中提到《百瓶斋琴谱》是华阳顾氏顾玉成先生于清朝咸丰六年手订辑录的,1938年,此谱毁于长沙大火,所幸顾梅羹爷爷童年趋庭受学,督责綦严,原谱各曲,咸已卒业,且未敢有一音一拍之讹,因此,谨守不忘,于挥弹之后,逐操绎写,更得旧社友招学庵、周吉荪、沈伯重、查阜西诸君将曾从原本抄存者,先后寄示,俾与绎写本详为校勘,方能成完璧,顿还旧观。

1936年后,湖南两位将军琴家陈维斌、余述虞先后回到湖南,由于对古琴的极其热爱,陈维斌先生自己的寓所命名为“百琴园”,余述虞先生也是一套两进的大房子,房子内放置着自己各种机缘获得的爱琴。当时,顾梅羹、周吉荪、陈维斌、余述虞、徐元波等人经常来往于各家,切磋琴技陈刃余:《陈维斌与长沙“百琴园”》,《乐器》2001年第6期。。爷爷生性淡泊,为人随和,一生定居长沙,经商为生,习琴不断。解放后,爷爷是长沙音协早期会员,组建并主持了“长沙古琴组”,经常参与工人文化宫组织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在演出中,影响了一批有志于古琴事业的年轻人投身于古琴事业的传承中来。爷爷重视古琴打谱工作,曾经在湖大我的大伯周泰康所居的“静一宅”闭关打谱,完成了《广陵散》《风雷引》《水龙吟》等琴曲的打谱工作,并完成了《春江花月夜》的移植工作。1952年,爷爷接受湖南大学聘请教授古琴。半年后因病难于过河辞教。“北京古琴研究会”成立后,爷爷就成为湖南琴人的联系人,与查阜西、吴景略、许健以及古琴研究会有着频繁的书信往来。这些书信记录着爷爷对古琴艺术的传承所作的努力。

1956年,全国古琴普查,王迪老师在《辛勤耕耘 默默奉献——纪念川派古琴大师顾梅羹》文中这样记录了她的长沙之行:“5月初,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傍晚,我抵达长沙,住在离周吉荪先生家不远的一个招待所。翌日清晨,我先拜访了周先生,并录音了几曲,后向周先生说明:查阜西先生要我邀请顾梅羹先生去北京,我虽久闻顾老大名,但没见过面,也不晓得顾先生住处,因此,不知您是否有时间,可否请您带我去拜访顾先生。周先生非常爽快答应了我的请求。周先生是位健谈的人,一路上对我讲述了顾家几代人学琴的情况,顾老师的祖父顾玉成是川派著名大师张孔山嫡传弟子,父亲、祖父和叔父等人均是四川琴坛高手,可称是琴学世家……”此次普查中,爷爷录了《良宵引》《平沙落雁》《潇湘水云》,录音资料现仍保存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

1957年,长沙市音协为挽救发掘古琴艺术,安排谭世杰先生根据爷爷现场演奏的古琴曲记谱,并由爷爷审定,共计完成《陋室铭》《阳关三叠》《良宵引》《平沙落雁》《醉渔唱晚》《梅花三弄》《忆故人》《潇湘水云》《流水》《普庵咒》等十曲,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1969年,爷爷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被从“二府坪旧宅”赶出,寄居在一简陋棚屋内,琴谱失散,弦断音绝,悲愤交加中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去世前,弟子陈正仁前来探望,爷爷在昏暗的灯光下一再叮嘱弟子要把古琴艺术传承发扬下去,并当面告诉奶奶,身后将自己的琴赠给弟子陈正仁。

1990年顾梅羹爷爷在沈阳过世,顾泽长叔叔发来电报,爸爸因为当时不幸脚骨骨折,未能前去吊唁,只能发唁电悼念顾爷爷。

我的父辈中,只有大伯伯周泰康跟随爷爷习过琴,能弹十余曲。后因为抗战时期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并应征参军做来华盟军译员,以及留学哈佛,新中国成立后即回国参加建设(是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建院元老之一),也就没有再弹琴了。爸爸及各位姑姑因为幼时时局维艰,且逢战争不断,均没有机缘学琴,这一直都是我们家族的一件憾事。

我读小学的时候,爸爸就带我到过顾泽达姑姑(顾梅羹爷爷长女)家,我记得,当时达姑姑住财政厅,离奶奶家不远,她家与别人家不同的是,家中挂着两张琴。耳濡目染中,长辈都劝我学习古琴,以继承爷爷的遗志。我就听从父母之命,放下从八岁开始学习的小提琴开始学习古琴。我的启蒙老师是爷爷的学生熊开华老师,后跟叶汉声老师学习古琴,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诸多的疑问没法解决。冥冥中我总觉得爷爷是川派的琴人,我应该回到顾家学习古琴,于是我又联系上了顾泽长叔叔,请求跟他学琴。顾叔叔见到我很高兴,说咱们两家是世交,希望我认真学习,努力传承好川派古琴艺术。

1992年夏,我爸爸周泰文去北京,在许健老师的指点下,去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拿回了当时用钢丝带转录成录音带的爷爷1956年的三首录音,我们听了又听,总听不厌,感觉就像看到了爷爷的音容笑貌一样。可惜钢丝带效果不佳,2010年,我们又托北京的表姐袁晓莲与音乐研究所联系,其时,他们正在重新整理录音,将它们都电子化。我们总算拿到了爷爷的电子版的录音。我将此事告诉了在沈阳的顾叔叔,他也委托我表姐拿回了顾爷爷在音乐研究所的十首录音资料。在此,非常感谢音乐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为我们得到原始的历史资料做出的努力。

2011年夏,顾叔叔希望我在长沙成立琴社,通过教学的方式把川派古琴艺术在湖南发扬光大,经过湖南省音乐家协会批准,湖南省音乐家协会“阳春琴社”成立。由顾叔叔担任荣誉社长,我本人担任社长,顾永祥担任副社长。请四川的唐中六老师和湖南的刘镇钰叔叔做顾问。郑珉中先生欣闻“阳春琴社”成立,一口答应为“阳春琴社”题写社名,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伯伯也挥毫泼墨写下了“南薰传音,阳春新韵”来祝贺“阳春琴社”成立以及纪念“南薰琴社”成立一百周年。

回顾南薰,前辈琴人为了中国古琴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付出了毕生心血,令人高山仰止,顾周两家四代人因琴结缘也是两家人百年来难得的缘分。我们珍视历史,珍惜世缘,更热爱古琴艺术。辗转半世纪后,“阳春琴社”这一平台让川派华阳顾氏古琴艺术回归湖南,我们一定继续努力传承好古琴艺术这一历史文化瑰宝。

百年南薰,顾周两家的百年琴缘,特作此文以记之。

(周毅,琴师于顾泽长教授,湖南大学教师,湖南“阳春琴社”社长)

同类推荐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 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

    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

    选取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英语国家的最出色的创作型歌手、最有影响力的歌词创作大师,以及他们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大半个世纪欧美国家文化发展的跨度:从风靡美国的乡村民谣,到裹卷青年一代的嬉皮士摇滚;从唱遍街头的说唱乐,到近年令无数人神往的新世纪;从浸透美国底层色彩的布鲁斯,到意图融合民族风的世界音乐。《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一一介绍评论他们的代表人物,仔细赏析他们的代表作,共享音乐的魅力、歌词的妙义。
  • 瓦当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瓦当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

    从建国起到“文革”结束的近三十年里,“革命”基本上一直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主题;而革命历史电影作为承载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之一,从影像语言到叙事结构都形成了一整套的表述体系。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理想的更替与现代化价值维度的确立,革命历史电影(以及后来加入的电视剧)的意义及其表述体系开始了漫长的“后革命”转移。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曲艺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曲艺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热门推荐
  • 光芒渐逝

    光芒渐逝

    我曾经拥有过一个未来。我也曾奴属于过某一个世界。直到我用自己的双手和努力,尝试着去创建一个瑰壮的天堂。直到!直到!直到!我决定在世界毁灭之前,毁灭了我自己。===============================本书旨在刻画幸存者在极端环境下的挣扎。描写残酷的现实,以及鲜血淋漓的人性。那些黑暗的!暂时闪光的!终究黑暗的!
  • 通天大修士

    通天大修士

    传说,在遥远的世界里,有凌驾神仙之上的通天大修士,他们能法破九天……少年方羽,天生灵根不足,却偶得一座能够释放仙气的神奇宝塔。平凡的资质用仙气修炼,开始一步步成为强者。别人手里的废物到了他手上就变成了宝物。炼器艰难,不怕,有仙气可以来逆转。一滴仙灵液救人,比你的还魂丹速度还快。渺小的人间修仙者,在残酷的世界里,实力就是生存的延续……
  • 快穿女配:反派BOSS是我的

    快穿女配:反派BOSS是我的

    【甜宠文,1V1】纯白没有温度的空间,森若抱着一团毛绒绒的白色球体,坐在月牙白色的沙发上,看着墙上的液晶大屏幕,她慵懒一笑:“炮灰要逆袭,反派要狂撩,白莲要打脸,渣男要往死里虐。”怀里的球体,不,系统:“叮——任务传送——”“这么快,我还没准备好啊喂!”想她可是堂堂太师府受万千宠爱的千金大小姐,居然是个炮灰女配,身死被困,又被改造,绑定系统,要完成各种任务,才能重生……反派BOSS邪魅脸:撩了人家你要负责。森若傲娇脸:哼,全都是我的!
  • 那些人那些事儿

    那些人那些事儿

    主要描述一个普通小青年的真实生活,讲述了一段兄弟情深的故事。在一座安逸的小城市发生了许许多多惹人发笑丶催人泪下的故事,故事情节诙谐丶幽默。我们这帮人等你来仔细阅读...
  • 清恋传奇之珍珠

    清恋传奇之珍珠

    本小说是由现代穿越古代,只要在古代中死就可以回到现实中。本文其中包括复仇的(一点),爱情故事。
  • 我爱巨星

    我爱巨星

    台湾作家[凯琍]的免费全本小说《我爱巨星》。
  • 傲剑血歌

    傲剑血歌

    有人的地方是江湖,江湖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网住了无数江湖门派,网住了国家皇族,网住了远古世家,以及无数修行武者,将他们卷入江湖浩瀚的纷争漩涡里。……一代尊主重生回归,掀起武林腥风血雨!
  • 李小白传奇

    李小白传奇

    新奇的武功,绚丽多彩的异界之旅,真气、魔法、斗气的波澜壮阔的对决。魔兽世界的精彩、神秘强大的海族、地底世界的稀罕,异世界到处都是奇迹。领地的发展、帝国的拓展、隐势力的渗透,展现出不同的战斗,异样的对决,动人心魄。主角和多位美女的感情升华,让你体味不一样的异界爱情。
  • 《我的左手是条龙》

    《我的左手是条龙》

    末世来袭,所有的物种踏上了进化的道路。人类为了生存,无所不用其极。这里是世界的尽头,也是世界重新开始的地方。重生回到末日前一天的朱小强,意外的发现自己的左手意外的拥有了不可思议的力量。错的不是你,而是这个世界啊。用火焰,将整个世界燃烧成灰烬。用双拳,将一切的一切,全都毁灭!
  • 医瞳天下

    医瞳天下

    冥界入侵,秘境被毁。师父也因为救我,尸骨无存!我有什么用!连至亲都保护不了。强者为尊吗?呵,我必须要修炼!我要变强,很强很强,强大到所有人都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