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4600000011

第11章 文学之星(1)

比昂逊

1903年获文学奖,时年71岁。1832年12月8日生于挪威奥斯特尔达山谷的克维克纳(Kvikne),1910年4月26日死于法国巴黎,享年78岁。国籍:挪威。教育:1850年考取克里斯蒂阿尼亚(今奥斯陆)的基督大学;后因家庭困难中途辍学。双亲:父,彼泽·比昂逊(Peder Bjornson),乡村传教士;母,英格(Inger Elise Nordraak Bjornson)。配偶:卡罗琳娜(Karoline Reimers),1857年结婚。后裔:一子一女,子比昂(Bjorn);女柏格略特(Bergljot)。经历:1854—1856年担任《莫尔根布雷德日报》记者、文学和戏剧评论员;1857—1859年任卑尔根剧院导演、经理;1859—1865年在欧洲各国访问、居留;1865—1868年任奥斯陆大剧院经理;在以上各段时期里和以后,还兼任过一些报刊的编辑职务,但大部分时间进行创作。

主要著作:第一部历史剧《两场战斗之间》(Mellem Slagene),1857。小说《阳光之山》(synnove Solbakken),Kristiania:Dahl,1857。小说《快乐的男孩》(En Gead Gutt),1860(Copenhagen:Gyldendal,1868)。剧本《西戛德奸雄》(Sigurd Slembe),Copenhagen:Cyldendal,1862。剧本《苏格兰的斯图亚特》(Maria Stuart i Scotland)。小说《渔家姑娘》(Fiskerjenten),1868。历史剧《西戛德恶王》(Sigurd Jorsalfar),Copenhagen:Gyldendal,1872。现代剧《破产》,(EnFallit),1874(比昂逊的代表作之一)。剧本《皇帝》(Kongen),1877。大型悲剧《超越人力之外》(Over Aevne,Annet Stykke),Vol.I,1883;Vol.1895;Copenhagen:Gyldendal,1883~1895(此剧本有宋树凉的中译本,《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3卷,1—140)。第一部长篇小说《库尔兹的家产》(Det Flager i Byen og pa Havnen),1884。长篇小说《上帝之路》(Pa Guds Veie),1889。著名剧本《保尔·兰格与托拉·巴尔斯别尔格》(Paul Lange og Tora Parsberg),1898。剧本《拉玻雷慕斯》(Laboremus),1901。剧本《玛丽》(Mary),1906。剧本《何时新酒芬芳》(Nar den ny Vin Blomstrer),Copenhagen:Gyldendal,1909。剧本、小说《挑战的手套》,多人译,漓江出版社。

参考文献:“比昂逊及其作品”,《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3卷。O.Anker:《比昂逊的生活与工作》(Bjornstjerne Bjornson:The Man and His work),Follebu:Aulestad,1955。W.M.Payne:《比昂逊传》(Bjornstjerne Bjornson,1832~1910),Chicago:Mcclurg,1910。H.Beyer:《挪威文学史》(A History of Norwegian Literature),Tr.by E.Haugen,New York:New York U.Press,1970。《世界著名作者辞典》,180~182。《1000—1900年欧洲作者》(European Authors,1000~1900),New York:H.W.Wilson,1967,98~100。肖涤:《诺贝尔文学奖要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78~90。

评述:比昂逊“因为他以诗人鲜艳的灵感和真诚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华丽、缤纷而又崇高”,获1903年诺贝尔文学奖。比昂逊是挪威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所谓“问题剧”的代表作家,在北欧文学史上,他与易卜生(Henrki lbsen,1828~1906)、约那士·李(Jonas Lauritz Idemil Lie,1833~1908)和基兰德(Alexander Lange Kielland,1849~1906)被称为挪威文坛的“四杰”。他们在作品中揭露资本家、官僚、报刊编辑等的丑恶灵魂和伪善面目,形成北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比昂逊观察敏锐,文笔犀利,对资产阶级政客、金融家的丑恶和贪婪本性的揭露,可谓淋漓尽致。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他在作品中过多地宣传“宽恕”和“仁爱”,幻想通过道德教育进行社会改良。这正是丹麦唯心主义哲学家克尔凯戈尔(SQren Kierkegaard,1813—1855)的信条。他的后期作品如《超越人力之外》则更带有宗教神秘色彩。

亚什巴尔

亚什巴尔(1903~1976),印度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进步作家。印地语进步主义文学流派(又称社会主义文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生在旁遮普邦的费罗兹普尔城,祖籍是北方冈格拉山区。父亲经商,后成一小职员。因经济困难,母亲离开冈格拉,在费罗兹普尔一所闻名的孤儿院任教员。不久,父亲亡故,全家生活仰仗母亲微薄的工资收入。少年亚什巴尔跟随母亲辗转于城乡之间,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和低层人民的痛苦生活,激起亚什巴尔的同情。他后来创作的许多短篇小说,反映了这段生活的经历。母亲原是大家闺秀,但在独立经济生活中表现了坚毅、勤劳的品质,她还参加了民族复兴的启蒙组织——雅利安社。母亲的思想和品质,影响着亚什巴尔的政治和文学生涯。中学时代,亚什巴尔在家乡参加雅利安社活动;1920~1921年,在他的努力协助下,家乡展开了不合作运动。就在那时,他进入拉合尔的“民族学院”。在那里,他结识了后来闻名于全印的民族英雄帕格特辛哈等人,他们都对甘地非暴力主张不予置信,认为只有通过暴力,才能使国家获得独立。于是,他们先后组织了“革命社团”、“印度青年联盟”、“印度社会主义民主联盟”等反英恐怖组织。他们搞暗杀、爆炸,制造枪炮,组织武装力量。帕格特辛哈等领导人先后离开大学,从事秘密工作,唯独亚什巴尔念完了大学,获得文科学士。帕格特辛哈被捕绞死后,亚什巴尔被选为该组织的领导人。1930年英殖民当局通缉亚什巴尔,他只身外逃。1932年被捕,判十四年徒刑。在牢中,他专心致志读了许多书,从事文学的翻译和创作工作;并于1936年在狱中同女革命者帕勒伽什瓦娣结婚。亚什巴尔丰富的政治生涯,以及在斗争过程中接触了马克思主义,这就为他的进步的文学创作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这段生活经历,在他的《达达同志》(1942)以及《叛国者》(1943)等长篇小说里得到了反映。1938年亚什巴尔被赦获释,在一家杂志当副主编。不久,在妻子的帮助下他自己办了《叛乱》杂志。1940年因《叛乱》杂志发表了反英的文章和作品,亚什巴尔又被捕。获释后,1949年又因他发表揭露现实、批判现存制度的作品,国大党政府逮捕了他。1950年释放后,他的政治意志消沉了,除参加一些国际社交活动外,一直埋头于写作。

亚什巴尔于1938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起初以写短篇小说为主,1939年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鸟笼的腾飞》。1939到1955年是他创作的重要时期,共发表了一百五十多篇短篇小说。早期的作品充满着浓厚的抒情味,如在《鸟笼的腾飞》短篇小说集里,作者集中抒写了北方山区的风土人情,寄予了对劳动者的同情。从这以后,他的笔锋转向犀利、讽谏,主题大多是揭露社会黑暗,批判旧的社会制度。如揭露资本剥削的罪恶,同情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的作品有:《现世报应》、《痛苦的权力》、《面包的代价》和《黑市》等;反映妇女特别是妓女的悲惨生活的作品有《伤痕》、《合乎教规的片断》、《芒格拉》、《女盗古格拉》等;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宗教迷信的作品有《上帝属于谁》、《阴曹》、《风暴的魔鬼》等,还有讽刺国大党政府的《见证》等。但是,反映作者进步主义流派的文艺观的作品则是他的长篇小说。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中,作者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历史的观点处理题材,提炼主题和艺术构思。共产党员的形象作为他小说的主人公,在印地文学中是破天荒的。他一共写了十部长篇小说,主要的有《达达同志》、《叛国者》、《党员同志》(1946)、《真假》(1958~1960)和《你我他》(1969);还有历史题材小说《狄沃雅》(1945)和《阿米德》(1954)。独立前的小说中《叛国者》和《狄沃雅》的影响最大,独立后评论界一致公认《真假》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巨著。

《叛国者》描写一个出身于中产阶级的青年康纳,早年参加反英恐怖活动,后来去苏联接受政治教育,加入共产党,并把一切献给祖国人民的事业的故事。小说中穿插了不少曲折缠绵的爱情故事,情调不大健康。然而小说的政治主题是十分鲜明的。小说着力塑造了一位坚持党的原则,深入工农,不怕牺牲的共产党员的形象。

在《狄沃雅》里,作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描述了佛教时代孔雀王朝末期的社会生活,揭露宗教的腐败,种姓制的罪恶。故事主要是写宫廷舞女狄沃雅同奴隶出身的力士帕勒吐赛纳的恋爱。但社会的封建势力阻挠她接近情人,她不堪忍受社会的压力,逃离宫殿。被奴隶贩子抓住,拐卖到远方,与一婆罗门男子结婚。她遭到丈夫非人的待遇,跳河自尽,被人搭救。此时,唯物主义艺术家、旧相识玛利歇来求婚,吃了闭门羹。因狄沃雅仍思念着帕勒吐赛纳。后来,她聆听了玛利歇的唯物论的教育,终于委身于他。显然,亚什巴尔借用历史题材,揶揄现实社会的黑暗,歌颂唯物论的胜利。

《真假》主要反映1942~1952年印度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的社会政治经济和阶级变动的情况。小说犹如一幅历史画卷,真实地反映了印度独立前后的动荡不已的政治形势,经济凋零和宗教冲突,生动地勾勒了各个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但是,小说有着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过分地贬低穆斯林人。

亚什巴尔的创作中尽管有着进步倾向,但他在作品中插入许多庸俗不堪的情欲生活,起着不良的影响。特别在晚年,他攀附资产阶级,思想骤然颓唐,追求生活奢华,全盘西化,与早年夫妇俩提篮沿街叫卖的辛酸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养尊处优的生活使他的创作上也无所作为,写的尽是些资产阶级庸俗无聊的东西,没有多大的社会价值。

西默农

乔治·西默农(1903~1989),比利时著名的犯罪心理分析小说和侦探小说家。他出生于列日,并在那里上完中学。1918年当书店职员,翌年进《列日日报》社做记者,用笔名乔治·西姆(Georges Sim)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通俗小说《在阿什桥上》。十九岁时离开家乡,到巴黎从事文学创作。他用过十七个笔名,写了几百部小说,是个勤奋而多产的作家,创作速度极快,有时一天可用打字机打完八十页稿纸。他喜欢到世界各地游历,这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创作的背景。1945年以后,他在美洲住了十来年,接着又回到法国,现定居在瑞士的洛桑。1925年,他当选为布鲁塞尔的比利时皇家文学院的院士。

西默农以塑造出探长梅格雷的形象而闻名于世。他所写的梅格雷系统的侦探小说共有八十二部。按照作者的设想和说法,梅格雷于1929年9月出生在瑞士的戴尔菲西村,后来由于这个探长太出名了,1966年竟在戴尔菲西村真的为他树立了一个雕像。梅格雷的形象最早出现在《拉脱维亚人皮埃尔》(1930)中,这也是西默农以他的本名发表的第一部小说。随后,他又接连写出《已故加莱先生》、《圣福里安的吊死鬼》、《一个人的头》、《黄狗》、《十字路口之夜》等十几部小说,深受群众的欢迎。1932年,西默农决定放弃梅格雷,开始写“心理分析”小说《房客》、《自杀者》等,但读者不愿与梅格雷告别;他欲罢不能,1933年又继续写了《梅格雷》。1940年,由于一个医生错误的诊断,说西默农患了重病,活不多久,他再一次放弃梅格雷,为他当时才十八个月的儿子马克用日记体写了一本坦率的自传《我回忆》(写于1940~1941,发表于1945),接着又写了另一部自传体小说《家谱》(三卷,写于1941~1942,发表于1948),作为补充。直到战后,西默农才使梅格雷重新出现,写了两个短篇集:《梅格雷的烟斗》、《梅格雷和倒霉的检察员》。读者见到这个探长在纽约比从前身手更为矫健了。自此以后,梅格雷系统的小说便以每年三四部的速度不断出版。这个喜欢抽烟斗的探长的形象同作者本人十分相象,彼此竟难以区分,正像梅格雷在小说中谈到作者时说:“这些年来,你走路、抽烟斗、甚至说话的方式都开始跟我一样”,因此有些选集的封面用的便是作者的侧面像。

和一般的侦探小说不同,西默农的作品的重点不在于调查“谁犯了罪”,而在于研究“为什么犯罪”。梅格雷强调案件的因果关系,十分注意环境对人物的影响。他的基本破案方法是:设法再现罪犯作案时的气氛,或者有意加剧这种气氛,迫使罪犯的神经“濒于崩溃”,于是坦白便成为他们的一种解脱,因为西默农笔下的罪犯大多是出身贫贱的“良心未泯”的人。梅格雷说:“大部分的罪犯起先都曾经是受害人。”他经常对那些命运的牺牲者表现出同情和怜悯,就象医生面对一个肉体痛苦的病人,或者听忏悔的神甫面对一个罪恶的灵魂一样。在《圣福里安的吊死鬼》等作品中,当梅格雷了解到那些可怜的人多年前作案的原委,并深信他们经过很大的努力确已改邪归正之后,便悄然离去,不再对他们提出起诉。

同类推荐
  • 庶子皇途

    庶子皇途

    .问书生手中三尺剑,可挑得起这江山?可退得去那胡虏?甚么竖儒蜂起壮士死?我只说莫道书生不丈夫.一次不成功的穿越,对一个满腹书生气的少年意味着什么?一个死而复生的皇子,能给这千疮百孔的天下带来什么?一个本该破碎的王朝,一次不该发生的偶遇,因为一场怪雪,一切都变了…….有道是:军史仙侠假作真,胡诌瞎侃摆龙门。小说皆自YY起,Y罢诸君乐几分?.……本书属非武侠,玄幻擦边,历史架空类。.号外:《俯仰》建群,群号:35211705欢迎朋友们加入.诸位看官若还看得过眼,就加个收藏,觉得不错,给个推荐,不强求,只想要点动力.
  • 春秋捭阖录

    春秋捭阖录

    天下五大陆。中陆高唐国,西陆大秦国,东陆大晋国,南陆大宋国,北地拔都七部族。五国争雄,贵功业而贱人命,欲偷生而终离乱,是为乱世。高唐历335年,睿文帝十二年,西秦大军攻破唐国西部重镇,陇州。一代名将武平一战死沙场,十五万西关军全军覆没。而我们的故事,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 穿越缉捕者

    穿越缉捕者

    穿越者:“上天让我再活百年,我要轰轰烈烈!我要完成霸业!”苏云:“你给我歇歇吧!上天就在我戒指里,还霸业呢,回你时间线待着去!”穿越者:“我要青史留名!后宫佳丽三千!享尽荣华富贵!”苏云:“种马滚!”……历史一旦改变,时空将完全崩溃,必须把所有穿越者消灭!苏云:“其实我也是被逼来的……”
  • 大金天子

    大金天子

    金、宋对抗之际,大金海陵王武功盖世,南宋名将辈出,西夏左右逢源,完颜雍身为金国皇室,本不具有帝王之心,为了自保,而走向霸主之路!
  • 逆天四子

    逆天四子

    他们,孤苦伶仃、举目无亲被人收留,曾经过着快乐无忧的生活。。。惊雷炸响,风雨飘摇,那一天,他们被狂飙裹挟着拽进风云变幻之中,从此,开始他们的传奇之旅。。“自古英雄出少年!”他们用一副铁肩担起千钧的道义,他们用一腔热血将乾坤逆转。。。他们是一帮真正的逆天少年!遥望夜空,看着晴朗的天空繁星点点心中感慨万千!在这寂静而空灵的夜晚一颗颗流星划过天际闪耀着夺目的光芒,那是他们远去的背影留给世界永恒的璀璨!
热门推荐
  • 青春里的我们

    青春里的我们

    我本平凡,却不愿意面对第一段感情的失败,决定要逆袭一次,结果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忍的,再一次受伤的我该何去何从,我的主角光环是没电了吗?作者如此不眷顾我……;王奕,一个标准的富二代,原本会接受家族联姻的他,却因为一封封奇怪的信笺开始了逆转,继而展开了梦一样的爱情旅途……;尚轩洛,一个真正受过苦的人,家庭也算富庶,不爱家族企业,偏爱做兽医,每逢给他介绍女友的时候,他都会嘱咐我们,把他描述成一个屌丝中的屌丝……于是三个男人开始了他们各自的疼痛爱情……
  • 叛逆校草:杠上淘气honey

    叛逆校草:杠上淘气honey

    与蓝颜知己的默契一抬头,林雨欣与主席台上迷倒万千少女的帅哥四目相对,内心崩溃:天哪,那不是被我抓去当小白鼠的的少年吗?为什么会出现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啊啊啊啊!后来------他淡定起身,一把搂住她的纤腰,“从现在起,你是我的人了。”她虽然表面上屈服于心机boy的淫威下,但内心还是很抗拒的好不好?可为什么陈氏花痴大军一直都在用杀人的目光看着她啊?她做错了什么吗?
  • 天涯莫寻

    天涯莫寻

    ————————————————莫道欢未散寻途悲尽然——————————————————
  • 暮光之恋

    暮光之恋

    故事发生在在18世纪初,弗兰诺克南部一个叫斯特莱特的古老小镇上。伴随着第一个被吸干血液的人而死的人,这里开始流传着吸血鬼的恐怖传说。吸血鬼的威胁使人们惶惶不可终日,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街道上一个人影也没有,只有狰狞的枯树和凄厉的乌鸦的啼叫。卡特琳娜是小镇上一个富商的女儿,一次意外让她认识了血族的叛逃者科林和血族亲王威廉,从此陷入永世的纠葛之中。疯狂的吸血鬼复仇者,无辜死去的人们,亦正亦邪的吸血鬼猎人,究竟谁对谁错?亲情、爱情、友情究竟什么可以信任?……黑暗令人绝望恐惧,嗜血的爱情令人沉沦,而自私的背叛让人万劫不复。
  • 横行无疆

    横行无疆

    塞伦盖蒂的荒原,充满了凶恶和残暴,但是这并不算什么,和一百层的通天之塔相比较的话,尤利西斯根本不会在意。一千年降临一次的通天之塔,已经让萨伦盖蒂最高的山峰失去了颜色。拥有九十层攻略的尤利西斯用手中剑,在大陆的人们毫无头绪的时候,开始了通天之塔的杀伐之旅。从第一层血腥荒野开始,一百个坐镇通天之塔的恶魔,在等待着前来挑战的人类。它们身上的宝物也渐渐引来了强者觊觎的目光。谁也不知道,尤利西斯来自另一个世界,无以伦比的道家之术让他脱颖而出。在这个蛮荒热血的世界里,尤利西斯一步一步登上神之殿堂的阶梯。
  • 废材变女王—杀手倾城

    废材变女王—杀手倾城

    一代杀手之王由于被各个国家和其妹联手坑骗,最后在美国拍卖会中带着一块诡异的石头所重生异世,她是青龙国人人讥讽的三小姐司徒倾狂,本是嫡女的她,因身无灵力,更无玄力,魔法,斗士全为废材,更甚是一个痴傻女,在一次下雨天中,因被姐妹引诱放风筝而被闪电击中,瞳眸睁开后,她是她,亦不是她......那么她会在这个世界中又创造怎么样的辉煌!
  • 青春:精灵如初

    青春:精灵如初

    这是一个关于精灵的世界。而女主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她偶然看见了精灵,接下来扑朔迷离啊
  • 璇夜

    璇夜

    他!前世名叫至尊宝,一个多情,滑头的土匪头子!他!今世叫做林傲,一个被寡妇扶养长大的孤儿!一次偶然的机会,沉睡在他心中的灵旋壁和另一个声音被悄然唤醒,从此后也开启了他颠覆宿命的修行!——————————————————————————苦渡轮回十里边,恍若惊鸿五百年夜雨芭蕉雨打枝,三世三生尽浮华犹记傲来国许愿池旁许愿石碑下的再世约定!!!犹记驻立轮回司饮下孟婆汤时的一曲绝唱!!!犹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大话西游!!!
  • 帝破轮回

    帝破轮回

    天道亦为道,万道之一尔。少年云枫,以苍穹为决,凝祖龙之体,拥绝世佳人……心念动,搅八方风雨;抬手间,破万古轮回。
  • 养鬼天道

    养鬼天道

    莫凌晨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面,里面的人因为她是棺材子都对她绕着走。她的父亲被她克死,母亲被吓跑。后来她大伯也因她而死。人人都说她是个棺材子,是个不祥之人。可是有一天,她遇到一个道士,她的命运彻底被改变。有人敬她有人怕她。有的人说她是邪,是魔。那她从此就是魔。我就是道,我不需要仰望他人,所有人都会被我踩在脚下。当魔战胜了佛,是否一切就会变成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