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24100000003

第3章 上部

46

张明辉写的游记形式的通讯报道在公司内部广播网上连续播放了一个星期。

星期五早上,张明辉照常骑着自行车去厂里上班,八点差一刻,到达厂门口,张明辉下了自行车,一边推着自行车随大伙进厂,一边习惯地听着广播里播放的自己亲手写的文章......

张明辉正推着自行车随大伙进厂,忽然发现人群前面三十多米处,总公司办公室主任李铁鑫(张明辉父亲的同学)走在人群前面,张明辉还发现公司领导李铁鑫(张明辉称李叔叔)的旁边跟着厂里的电工赵伟杰,赵伟杰双手平端着一块厚厚的大玻璃,大玻璃一边呈直线,另外三边呈圆弧型,如果把大玻璃的形状看成一个球缺的投影,则球缺的高相当于普通办公桌面的宽度,而球缺的底面直径仅有普通办公桌面长度的三分之二,大玻璃下面是同样形状的绿色垫毡,绿色垫毡和大玻璃之间夹着几张黑白照片,大玻璃上面有一个不锈钢杯子、一条毛巾和其他生活用品。

张明辉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难道说李叔叔真的从总公司下放到厂里来了吗?!

张明辉正想穿过人群上前问个究竟,只见老书记已把李叔叔接到二楼办公室了,赵伟杰平端着李叔叔的物品也随后上了二楼。

张明辉在一楼翻了签到牌(一块小金属牌,一面用红漆写名字,另一面用黄漆写名字;上班时翻成黄牌,下班时翻成红牌)正准备回班组时,见赵伟杰已从二楼下来,也来翻自己的牌子,张明辉就问赵伟杰:“李主任今天正式调到咱们厂了?!”

赵伟杰说:“李主任这是回老根据地了。李主任原本是咱们厂老书记兼厂长秦老先生的徒弟,现在又调回咱们厂,任主抓技术的副厂长......”

午十一点钟,张明辉正在钳工班组干活,忽然厂里王秘书领着两个机关干部模样的厂外人士来到张明辉面前,王秘书说:“小张!手里的活先停一下......哦!我先介绍一下,这位是咱们总公司宣教科的姜科长,这位是科里的董干事,董干事前些天已来过一趟了......哦!这就是您要找的张明辉......”

董干事对张明辉说:“张师傅!您的通讯报道写得很好!我们姜科长想找您谈谈......”

姜科长说:“小张师傅!参加工作几年了?!”

张明辉说:“我调到咱们公司才一年多,调入咱们公司前我在咱们省办化工厂工作了四年。”

姜科长说:“那也算老同志了嘛!小张师傅!你的文笔不错,多写一些这类好的通讯报道,好讴歌我们的时代精神......以后再有佳作......如果你忙的话,我们小董同志可以常过来和你联系......”

厂里王秘书送总公司姜科长他们走的时候,张明辉听到窗外传来姜科长的声音:“王秘书!再麻烦一下,另外,小董你也再努力一下,看厂里秦书记能不能同意把这个张明辉调到咱们总公司宣教科......”

王秘书的声音说:“厂里秦书记那里应该没问题,现在主要看总公司那边情况怎么样!”

董干事的声音说:“现在总公司新上任的总办滑主任与刚刚离任的原李主任以前在工作上有分歧,况且这个滑主任也知道张明辉是通过原李主任的关系才调入咱们公司的......”

姜科长的声音说:“唉!真要是这样,这事还得从长计议......”

47

此事后,在大半年的时间里,由于厂里没什么订单,生产任务不紧,厂里秦书记就又组织了几次外出参观学习活动,总公司宣教科的董干事又照例来厂里找张明辉约了几次稿,而宣教科的姜科长再也没有露过面......

厂里的订单越来越少,厂里再也没有经济能力组织什么外出活动了,当然,张明辉也不用动笔写通讯稿了......

由于厂里订单少,所以,除少数机加工岗位的职工(譬如车工皇甫厚)有直接对外的机加工零碎活可干,勉强可以拿到完整工资,而大部分岗位的职工(譬如总装工欧阳涛、尤勇智等)都难以拿到完整工资,当然,本来就活少的钳工班组就更拿不到完整工资了。

这天下午刚上班,张明辉在一楼翻了签到牌,决定先不回钳工班组(由于活少,上午已经把全天的活干完了)就直接到车工班组找皇甫厚去了。

张明辉来到车工班组,见皇甫厚和欧阳涛已经在那里了,张明辉见二人又在用硬币占卜就问:“两位又在预测什么事?!”

皇甫厚说:“咱们厂效益不好,欧阳涛想过一段时间去南方打工,我正在帮他预测将来到南方后的情况......”

张明辉问欧阳涛说:“你真的要去南方打工?!什么时候走?!”

欧阳涛说:“再停一个月吧!前几天,尤勇智和电工赵伟杰两人搭伙已经去南方走罢了......明辉!钳工班组活也不多,你没什么打算吗?!”

张明辉说:“我也正在寻找出路......”

皇甫厚笑着说:“您的出路嘛!我和欧阳涛早替您算过了!你不是喜欢看书吗?!那你就围绕着‘书’干点儿事吧!”

张明辉说:“这条路我不是没有想过,但想以此来维持生计,谈何容易?!”

欧阳涛说:“皇甫兄说的不是‘写书’,而是‘卖书’——您可以试着搞图书生意。”

张明辉说:“开书店啊!咱哪有那么大的本钱,如何开得起?!”

皇甫厚说:“咱说的‘图书生意’不是开书店,也用不了多少本钱,今天下午下班后,我和欧阳涛可以带你出去参观参观、学习学习、向别人取一下经......”

48

下午下班后,皇甫厚和欧阳涛带张明辉来到老城区文博巷,张明辉家住城市新区,平时很少进老城区的小巷,今天来到文博巷使张明辉大开眼界,首先引起张明辉注意的是一个“以名作画”的摊点,摊点太过简单,只有一条凉席、一把老旧的竹编外套暖瓶、一只白瓷口杯、一副画夹、一套颜料等什物。

摊主四十岁开外,由于长期野外工作,故显得面部微黑,但十分英俊,一头长发在后面绑了个“马尾巴”,现在摊主正席地而坐,为一顾客“以名作画”,只见摊主一边用顾客的名字作画,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象是在吟诗,又象是在唱曲:“我首先给您画对儿彩蝶,‘蝴蝶双双飞,梁山伯与祝英台’,我再给您画上翠竹,竹子高洁,‘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摊点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围了很多人,其中一个矮胖的看客说:“他这钱来得真容易,不到三分钟,十块钱到手!”

另一个高瘦的看客说:“你要知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张明辉很想挤进去让摊主给画一幅,皇甫厚却说:“改日再说吧!咱们今天主要不是来看这个的......”

于是,三人沿着文博巷继续往前走,没走几步,欧阳涛忽然说:“你们看!这位摊主的胡子留得多好,真是‘美髯公’......”

张明辉注意到这是个卖仿古文物的摊点,摊位上放着仿古的青铜马,还有捻髯提刀的关云长等,而摊主则坐在一把老旧的太师椅上,确实像武侠小说里描写的那样“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总之,在张明辉看来摊主和摊位是那么地协调,仿佛摊主天生就是干这个的,并且将永远干下去。

皇甫厚似乎并不在意“美髯公”的仿古文物摊儿,而是径直走向紧挨文物摊儿的一个卖旧字画及老旧图书的摊点。皇甫厚先是浏览了一下旧字画,然后就在堆积如山的旧书前蹲下身去,随意从“书山”中取出一本书,煞有介事的翻看起来了。

欧阳涛很快在“书山”中找到一本有关周易占卜的书,张明辉注意到书本挺厚的,足有三百多页,但旧书摊儿老板只收了欧阳涛两元钱,张明辉当时感觉着挺划算的,可是当张明辉从欧阳涛手中接过书,看了书的印刷年代和定价,就又感觉着不划算了。

张明辉当即拿着书质问旧书摊儿老板说:“这本书是七八年印刷的,定价才七角五分,你怎么就敢收两元钱!”

旧书摊儿老板笑着说:“这位朋友是第一次逛旧书摊儿吧!正因为这是七十年代的印刷品,可现在已经是九十年代了,物价已经涨了,就说您朋友刚刚买的这本书吧!现在书店里同样装订、同样内容的书应该值十元钱左右吧?!”

皇甫厚说:“明辉!叫欧阳涛把书收了吧!你不知道旧书行情。”

欧阳涛说:“张兄!您先别急着搞价,您先看看人家这些书都怎么样吧!”

张明辉大致浏览了一下书摊儿,看到书摊儿虽然大部分都是旧书,但门类齐全,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史,还是理、工、农、医等,真是样样都有,使人目不暇接,张明辉从各类书中分别抽取了几本书,翻看了一下,见书的印刷年代虽然久远,但书的内容仍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张明辉忽然发现旧书摊儿老板的座位旁边有几箱老旧的线装书,应该是清朝末年或民国初年的版本,张明辉随手抽取了一本,正要翻看,忽觉旧书摊儿老板紧张地不得了,好象有人动了他的心头肉,眼光始终不离张明辉的手及其手中的“宝贝”。

张明辉见旧书摊儿老板这个样子,就不再翻看,仍把线装书放回原位。

皇甫厚也选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书摊儿老板那里付了钱,然后拿着书来到张明辉面前,用意味深长地眼光看着张明辉说:“怎么样?!人家这一摊子还算一份事业吧!!”

张明辉说:“书不错,也挺全的,只是这些书都是从哪里来的?......”

欧阳涛拿着自己买好的书走过来说:“张兄不要急!接下来皇甫兄就带您去这些书的发源地......”

49

三人离开旧书摊儿,走出文博巷,来到河堤附近,这里是城乡结合部,是未来城市规划待开发的地带,目前暂被一处处三三两两的废品收购站“圈地占用”。

皇甫厚带领欧阳涛和张明辉首先进了大桥旁边的第一家废品收购站,站内除了废钢铁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处处摆放整齐,堆积如山(高度比普通房屋还要高),仿佛某种特殊军火似地堆积物——然而,当张明辉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全是用啤酒瓶整整齐齐摆放而成的。

走在前面的皇甫厚问一个一边看磅秤、一边记账、一边指挥别人把过完磅秤的各种物资分类摆放到各处——一个老板摸样的人:“请问咱们这里收集有旧书吗?”

老板摸样的人说:“你们都要啥书?啤酒瓶垛后面有废纸库,废纸库里有不少书,你们去挑选吧!选好后拿过来过称算账,一块五毛钱一斤。”

三人绕过啤酒瓶垛,来到废纸库,大家大致翻看了一下,结果发现,废纸库里除了堆积着大量的旧报纸、单位里废弃的旧资料以及学生的旧作业本和旧课本外,并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书籍——似乎经过某种精密机制严格过滤了似的。

三人又回到磅秤哪里,张明辉问收购站老板:“废纸库里的书是不是经过挑选了?!咱们站里还有其他放书的地方吗?”

收购站老板说:“冇。就这一个地方。咱们这里的人大都不怎么懂书......另外,也冇时间去挑选啊!......您都需要啥书?!不妨把书名留下,我们收到了给您们留着......”

皇甫厚先给张明辉使了个眼色,然后对收购站老板摆摆手说:“不用了。回头再说吧!”,皇甫厚边说边领着欧阳涛和张明辉离开了这家收购站。

三人又进了几家废品收购站,但情况大致一样——仍然是一无所获。

欧阳涛忍不住说:“既然这里没有,那么旧书摊儿上的旧书是从哪里来的?!”

最后,皇甫厚开口说:“明辉!你不是从省化工厂调回来的嘛,省化工厂是在县里,这说明你对县里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如果你真打算从文化传播的原始阶段起步——也就是说从经营旧书开始起步的话,那么你不妨抽时间去县里跑一趟,看看在县里能不能搞到旧书......”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既然道路就在眼前,张明辉决定去探索一下。

于是,在一个公休日里,张明辉对家里人谎称厂里加班,坐上了途经县里省化工厂的直快列车,下了火车,张明辉没有去找省化工厂的工友们——此行的目的使张明辉实在没有颜面去见以前的工友兄弟们!

张明辉避开省化工厂,在省化工厂所在的县城里四处寻找废品收购站......

但结果和市里的情况大致一样——仍然是一无所获。

张明辉万念俱灰,在返回火车站的路上遇见了一位骑着三轮车收废品的老大爷。

张明辉试着问老大爷:老大爷!请问咱们县城有旧书交易市场没有?!

老大爷看了看张明辉,然后停下三轮车说:您是XX市来的客人吧!咱们这里没有,你们XX市里才有这样的市场,我大孙子就在您们XX市里收废品,经常有旧书摊儿的老板们去他的住处买旧书......

张明辉说:原来旧书市场的旧书都是从您大孙子他们那里买的!?

老大爷说:大部分都是。我大孙子他们收到旧书后总是等着旧书摊儿的老板们一遍一遍的挑选,等到最后实在挑选不出有用的书了,这才拿到收购站里按废纸卖了......

张明辉说:老大爷!我原来就是咱们县里省化工厂的职工,前几年调回市里工作,现在厂里效益不好,我就也想利用业余时间做旧书经营......

老大爷说:那敢情好!我告诉您我大孙子的住处,我大孙子住在您们市里的牡丹大道——中州桥下——一个将要拆迁的城中村里,村名好象叫什么瀛洲村的......

张明辉说:我们家离您大孙子的住处挺近的,可以隔河相望。请问老大爷您大孙子的高姓大名!?

老大爷说:不敢!我大孙子学名叫李铁军,前些年收旧门窗时,不慎从楼上掉下来,落了点残疾,同行们都叫他“铁拐李”......我大孙子所在的瀛洲村里零零散散居住着几十家,甚至上百家收废旧物资的外地人......

50

张明辉回到市里后,星期一早上上班,刚翻过签到牌,正准备到自己的钳工班组就岗,忽然发现欧阳涛在不远处朝这边使眼色。

张明辉刚一察觉,欧阳涛立刻跟着皇甫厚去车工班组了。

张明辉似乎接受了某种无形的命令,也随着他们去了车工班组。

张明辉到了车工班组,见皇甫厚已开始操作着车床干活,而欧阳涛也在旁边帮着给车床的轨道加油。

张明辉未等他们开口,自己先开口说:“我这次去县里收获不小......”

欧阳涛喜出望外地说:“怎么样!搞到不少书吧!?”

张明辉说:“书倒是没有搞到,但是,我搞到了一个重要信息......”

皇甫厚开口问:“什么重要信息?”

张明辉就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去县里的经过向大家做了“汇报”,最后,皇甫厚“总结”说:“明辉!咱们现在这么说毕竟是‘纸上谈兵’,下个公休日,你就应该开始你的实际军事行动了......”

又是一个公休日,张明辉按照县里老大爷的指点,来到自己家附近的河对面的瀛洲村,这个瀛洲村属于即将拆迁的城中村,原村民(或者说房屋业主)大部分早已搬到本城新建的名优小区,瀛洲村现在的居民有一半以上都是由外地流动过来的暂住人口,这些流动人口成分复杂,有临时租住的上班族,有长期租住的外地打工人员,还有卖菜的、蹬三轮拉货挣脚力钱的等,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蹬着三轮车收废旧物资的专业户。

为了寻找出路,而探索第二职业的张明辉就是来找这些“专业户”的。

上午八点刚过,张明辉就来到中州桥下的瀛洲村,出乎张明辉的意料,散居在河堤上下的瀛洲村的居民们好象不休公休日,此刻,出村大路上的人流、车流就像其他小区星期一早上上班时的状况:车水马龙,倾城而出。

张明辉好不容易拦住一辆三轮车,连忙问车主说:“请问老兄家里收集有旧书没有?!”

三轮车主勉强停了车说:“这位小兄弟!你来的不是时候,干我们这一行的,现在正是外出收购时间,中午的话......我们有一部分人回来,到晚上我们才全部回来。所以说,你最好中午,或是傍晚时分过来,这两个时间你才好找到我们。”

张明辉又连着拦了几辆三轮车,车主的说法大致都一样。

没办法,张明辉只好原路返回“打道回府”,在帮母亲收拾房间、打扫卫生时,张明辉得到不少“战利品”——一大堆过时了的旧书刊杂志(张明辉的父亲是一家官方书刊杂志社的文学编辑),遵照母亲的吩咐,张明辉把这些旧书刊杂志全部拿到街上,好找个“收破烂的”处理掉。

张明辉只卖掉了自认为没有价值的,而把自认为还有价值的书刊杂志重新带回家里。

母亲问道:“明辉!这些旧杂志你爸不再保存了,也没有谁没看过这些书刊,你怎么没有全部处理掉?”

张明辉说:“妈!留着还有其他用处呢!”

母亲问道:“有什么用处?这放在家里占地方啊!”

张明辉说:“妈!您要是嫌占地方,我放到我的住处。”

张明辉的住处和父母的住处虽是同院,但有一定的距离,当张明辉把存留下来的旧书刊杂志拿到自己的住处时,新婚的妻子韩秀云问:“这些书刊杂志咱们都看过了,你怎么又拿过来了?!”

张明辉说:“我有其他用处。”

妻子问:“有啥用处?”

张明辉故作神秘地说:“晚上你就知道了!”

51

中午吃罢饭,张明辉没有去瀛洲村,继续在家里帮助母亲收拾房间,下午将近五点的时候,张明辉向母亲“请假”说有事出去一趟,母亲说:“早点回来,跟上晚上吃饭。”

张明辉答应了一声就骑着自行车出去了,来到瀛洲村口,正好赶上张明辉上午拦住的第一辆三轮车车主,车主忙了一天,收到的物资大部分已在收购站卖掉,车上只剩下少许需整理后方可送收购站的物品(旧书是其中之一),现在车主在村口先大致整理了一下车上剩余的物品,然后拍了一下车座,震掉车座上的尘土,正准备骑车回村时,张明辉骑着自行车赶到了。

张明辉首先打招呼说:“老兄收工了!今天收到有旧书没有?”

车主一回头说:“呦呵!还是小兄弟你啊!你来的真是时候,中午我都没回来,今天收住书不少,家里存书也不少,我住的那个大杂院里,干我们这一行的人多了,存书最多的是‘铁拐李’,刚好这段时间旧书摊儿的老板们没怎么来俺那大杂院买书……”

张明辉问:“‘铁拐李’?!大名是不是叫李铁军?”

车主惊讶地说:“是啊!您怎么知道?!以前没见过您来我们这里买过书啊!”

张明辉说:“我刚开始筹备着搞旧书经营,为了寻找进书渠道,我曾到以前上班的省化工厂所在的县城里跑了一趟,当时,我在县城里跑了一整天也没有找到进书门路,最后准备返回时,我在火车站遇到了李铁军的爷爷……”

车主说:“他老人家经常骑着三轮车在火车站附近收废品,看来您是‘吕洞宾’啊!跟我们这里的‘铁拐李’有缘!”

张明辉问:“老兄您贵姓啊?!”

车主说:“免贵,我姓车。前面上去坡就是我们住的院子,走吧!一块儿过去。”

车主说着话,跨上三轮车先上了前面的大坡,在夕阳的映照下,车主的神态仿佛就是古代凯旋而归的车骑将军。

张明辉也骑上了自行车,上坡时感觉着今日的夕阳非同寻常,仿佛就是多年前将要告别父母、亲人、故土,而到外地化工厂正式参加工作时,最后一个傍晚的灿烂夕阳。

上去坡,张明辉随“车骑将军”进了一个大杂院,进院后,“车骑将军”跳下“战车”,边推着“战车”边叫道:“‘铁拐李’!快出来!你师傅来啦!”

从院子中部的拐角处走出一位二十岁出头的胖小伙子,上身穿绿色仿制军装,下身穿仿制李维斯品牌的牛仔裤,脚蹬一双仿制耐克品牌的旅游鞋,走起路来没有张明辉想象的那么瘸,倒是显得有几分精神,胖小伙子用喜迎贵客的目光看了一下张明辉,然后用目光向“车骑将军”“摇了摇头”,意思是说:不认识啊!

“车骑将军”又说:“‘铁拐李’!见了师傅还不下拜吗?!”

胖小伙子越发变得象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张明辉连忙说:“您就是李铁军师傅吧!车师傅跟您开玩笑呢!我姓张,以前在您故乡的省化工厂上过班,前几天我又过去了一趟,在火车站遇到了您爷爷他老人家,当时我向他老人家请教关于搜集旧书的渠道,他老人家就把我介绍到您这里来了......”

李铁军说:“张师傅既然是我爷爷介绍来的,那快请屋里坐吧!”

52

李铁军边在前面带路边大声吆喝说:“胖妞!快生火烧水,有客人来。”

张明辉来到李铁军的屋门口,见屋里空间狭小,且光线黑暗就说:“李师傅!屋里光线不好,把您收集的各类书籍杂志拿出来让我看一下好吧?!”

张明辉从李铁军拿出的书籍杂志里共挑选出十五斤,“车骑将军”及其十几个有存书的同行也都拿出各自的存书,张明辉分别进行挑选,总共又挑选出了十五斤多一点,这样,张明辉首次行动,一下子就收集到三十多斤有价值的图书,真是喜出望外,说到价钱,张明辉问:“是不是一斤一块五?!”

“车骑将军”回答:“两块一斤,你说那价钱是废品收购站里卖的处理价,那些书都是我们卖过去的经过反复挑选的书,不值钱的,你现在收集到的这三十多斤书基本上都是首次供你挑选的……”

李铁军接过话头说:“这样吧!我那十五斤书按一斤一块五算好了。”

张明辉连忙说:“不不不!入乡随俗嘛!全部按您们定的官价来算——‘两块一斤’。我能一下子收集到这么多有价值的图书,多亏了李师傅家祖父的指点,我感激还来不及呢!不能让李师傅在经济上再受损失了!”

张明辉给大家一一清了帐,然后从收集到的图书中拿出一本普通版本且是普通厚度的书,看了一下书的最后一页是317页,再看书的扉页,印的是787X1092毫米1/32开本,张明辉找了一个小塑料袋把这一本书装了,借李铁军家的称一称刚好半市斤,也就是说如此规格的书的收购价应该是一元钱左右,张明辉又把这本书从小塑料袋里取出,大致翻看了一下内容,最后认为:这一本书即使卖到二至三元钱也比书店里相同内容的书便宜很多——在书店里应该能卖十元钱左右。

张明辉又拿出一本比普通版本稍大一点,也比刚才那一本厚一些的书,看了一下书的最后一页是608页,再看书的扉页,印的是850X1168毫米1/32开本,称了一下刚好一市斤,把书取出,另放六本杂志,一称刚好也是一市斤。

张明辉取纸和笔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详细做了记录,接下来开始整理收集到的全部图书杂志。

李铁军找来一个编织袋,帮张明辉把收集到的图书杂志全部装进去,又帮张明辉把书袋捆扎在自行车上。

张明辉向李铁军、“车骑将军”等各位师傅一一道谢,然后推着自行车出了大杂院,跨上驮着书袋的自行车,冲下大坡,出了瀛洲村,利用车子的惯性又冲上一个缓坡,上了中州桥。

微风飒然而至,梳理着张明辉的一头鬈发,轻抚着张明辉微汗的额头和两颊,张明辉此刻的心情是:终于发现了人生发展的起步路径,尽管这个发现已经有点迟到了,但为时还不算太晚……

忽然有神的话语临到张明辉的耳旁:从此你要被赶出乐园,你只有汗流满面才能得食,直到日子满足,重归乐园之时……

回到家里,张明辉把收集到的大半袋图书杂志从自行车上解下来,掂回自己的住处,新婚妻子韩秀云见了问:“什么呀?鼓鼓囊囊的。”

张明辉没有回答,慢慢解开袋子,韩秀云翻看了一下说:“怎么还是旧书杂志,你到底要干啥?!”

张明辉一边把帮母亲打扫卫生时留下的纯文学类杂志往新收集的图书杂志袋里合并,一边说:“我准备下海——经商——做第二职业。”

韩秀云说:“‘经商’?!可这些图书杂志都是旧的啊!能卖出去吗?!”

张明辉把纯文学类杂志全部装进书袋后,又重新扎紧书袋口,然后一边欣赏着将要随自己出征的装备(整整一大袋图书杂志),一边满有信心的说:“放心吧!我已经做过市场调查了,今晚就开始行动,你就在家里等我的好消息吧!”

53

张明辉匆匆吃了晚饭,把一整袋图书杂志放在自行车后货架上,又找来一条凉席和一个小凳子,连同书袋一同在自行车上绑好,然后跨上自行车直奔中州桥。

时令刚过夏至,天气还不算太热,然而,晚饭后出来乘凉的人早已络绎不绝了。张明辉在中州桥头的小广场上停了自行车,从自行车上把“装备”卸下来,先在小广场上伸展开小凉席,然后解开书袋,把图书杂志在小凉席上分类放好,一切收拾停当,刚在小凳子上坐下,书摊儿就被出来乘凉的人围住了。

虽然翻看书刊的人很多,但毕竟掏钱买的人很少,张明辉从晚上八点开始摆摊儿,一直到晚上十点半,仅卖出一本书及十几本杂志,合计也就十八元钱左右的样子,感觉时间不早,一位老先生,一直在用录音机反复播放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随意翻看书刊杂志,此时,书摊儿周围的顾客已经渐渐散去,最后只剩下老先生一人了。

几分钟后,老先生也关了录音机,放下书刊杂志,然后带自己的录音机和自己的小马扎,哼着小曲儿走了。

张明辉想了想,心的话:今晚就算了,明天还要上班。

正准备收摊儿时,张明辉注意到,中州桥头,小广场对面,主干道以南的大广场上,露天舞会的现场正在播放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此时,圆舞曲已播放到尾声部分,最后,整首圆舞曲在疾风骤雨式的节日狂欢气氛中结束……

大广场上,人员渐渐散去,最后只剩下两个人在大广场边徘徊,其中一个人用手指了指小广场这边,另一个人点了点头,于是,两个人开始一同穿越主干道,并向小广场这边走来,当两个人穿越到主干道正中时,张明辉认出了他们。

“皇甫兄!欧阳涛!你们俩什么时候来的!?”张明辉在小广场上高喊。

皇甫厚向张明辉招了招手算是回应,等一辆高速大货车从身边疾驰而过并驶上中州桥后,皇甫厚和欧阳涛迅速跨过快车道以及慢车道,从而上了张明辉所在的小广场。

大家会面后,张明辉问:“怎么?你们俩在对面露天舞场跳舞吗?”

欧阳涛说:“哪里呀!我们俩今晚到你家里找你玩儿,到你的住处一问,嫂子说你去桥头广场上摆书摊儿了,我们俩就到桥头广场上找你,结果在桥头大广场上没找到你,却见一个露天舞会正跳得欢,我们俩又不会跳舞,就在大广场外围边欣赏音乐,边看人家跳舞,到最后,大广场上舞会散了,你这边,小广场上乘凉的人也都陆续散去后,这才隔着大马路,在车流的间隙,隐隐约约发现有个书摊儿,而摊儿主很像是你,我们这才过来了……”

皇甫厚问张明辉说:“怎么样?!效果还可以吧!?”

张明辉点了点头说:“但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我从晚上八点开始摆摊儿,一直到现在,也就卖出一本书和十几本杂志,算下来也就十八元钱左右。”

欧阳涛说:“‘18’!这个数字吉利!”

皇甫厚说:“你今天刚开张嘛!就按这个数字算,旧书的成本低,今晚的纯利润应该有十一二块钱,照这个数字算,一个月下来就是三百多块钱,咱们上一个月的班,月工资也就三、四百块钱,如果照这样长期干下去,以后,你每月就可以拿到双工资……”

张明辉说:“皇甫兄说得是。刚好您俩来了,帮我收摊儿吧!收完摊儿咱们去喝啤酒,我请客!……”

同类推荐
  • 穿越时空来去等你

    穿越时空来去等你

    希望大家看了小蘼的这部作品,能感受到爱情给予诺河最珍贵的回忆
  • 原来爱情那么伤

    原来爱情那么伤

    小三的存在告诉我们,牛粪就是插上了鲜花,也不耽误招苍蝇。时今歌在接收到顾城出轨短信的时候,是在跟他结婚的第二个年头,如果换作平时,她或许睁一只闭一只眼,但是如今的她却因为经见了太多次这样的把戏感到疲倦萌生了离婚的念头,所以走上了逮小三的道路,只是没想到在同一家酒店衣柜内会遇到同样收到老婆出轨信息的廖尊。
  • 落寞深秋

    落寞深秋

    此文集纯爱,虐爱,商战,扭曲,人格分裂以及同志为一体。莫西说:原本以为陪在你身边看着你幸福就够了。老天却给了我一次选择的机会,只要能救你,陪着你,我是谁并不重要……骆然说:你就是我的解药,思甜也好,莫西也好,我爱的就是你,现在的你!
  • 宫时雨

    宫时雨

    一代人恨,连生到下一代人,最终是咎由自取还是得以如愿。是爱情还是报复,是快感还是痛苦,这一步终究是摊开了。我会陪你走的。我是宫时雨,你是楚凌天
  • 雅樱圣殿:一帘幽梦,十里柔情

    雅樱圣殿:一帘幽梦,十里柔情

    博士妈咪的意外失忆,龙凤胎宝贝的幸运降临,三大强势人物的温柔体贴,让宝贝与妈咪措手不及,但幸福的背后往往暴风雨前的宁静,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她”,太善于伪装!
热门推荐
  • 夏天的雨,夏季的风

    夏天的雨,夏季的风

    本文讲述的是校园才女夏小雨在经历了童年痛失双亲后仍然与弟弟自强不息执着梦想的生活着,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开满鲜花也布满了荆棘,众多非难流言与荣誉光鲜一并到来。还好遇到校草夏季风的执意爱恋,会不会将夏小雨的厄运彻底扭转呢?敬请期待。这里有你想要的小清新,也有你内心情不自禁的蠢蠢欲动,总之,你想要的恋爱都在这里。满足每个女孩的无限憧憬。
  • 浩天神劫

    浩天神劫

    千年之前古老的大地被血餮尽毁,五大部落唤醒古玄中五大神兽开天封魔,最终同血餮消逝与世间....千年之后五大部落为何再次重现.....古玄五大神兽又为何从沉睡中醒来......千年之前的神劫,是否又将重现人间.....
  • 名医

    名医

    救人?这个可以有!杀人?这个也可以有!结婚?这个不能有。于是,燕慕容逃婚了。一个年轻的中医,带着老头子的理想,宁可逃婚,也要让中医扬名。一针在手,可以救人!一针在手,也可以杀人!杀人与救人,本就在一念之间!
  • 拒嫁亿万继承者:甜蜜合约33天

    拒嫁亿万继承者:甜蜜合约33天

    因为缺钱她与他签下一纸合约,成为他‘名义’上的女友,合约完成他却坚持续约:“只要你答应这些都是你的。”他把所有银行卡都摆在她面前,公司给她百分之二十的股分。“我可以为你拒绝所有女人。”于是她成为众矢之的,被他的前女友阴谋诡计差点害死。“这么冷的天我帮你暖床,给你‘幸福。’”英俊的他一脸笑意的躺在床上。“……”最后这条她能不能拒绝……
  • 不完美的守护

    不完美的守护

    刘无锋,一个21世纪混的一塌糊涂的人,一个除了义气啥也没有的人,心胸不算开阔,还有些眼高手低,生意也失败,那个谈了4年的女朋友好像心里有别人了,他郁闷无比,又不知道如何化解,那天他大醉后.....
  • 都市引龙人

    都市引龙人

    这个花花世界,太多人迷失在灯火酒绿中醉生梦死,几部岛国爱情动作片便让‘式神’侵蚀,几部被人啃了一口的水果就被‘魂控’,太多人忘记了,忘记了我泱泱华夏本是龙的传人。万一,一个卑微的孤儿因机缘巧合与龙血融合,从而开启龙魂,从此走上了一条呼唤华夏万千国人龙魂的道路,荡平一切伪神,还我真龙的大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从此流传于各大城市与大小巷弄之中。
  • 以梦想之名

    以梦想之名

    冷小熙,一个有着音乐梦的男孩,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登上大舞台,但……梦想总是梦想,在他看来,自己是永远不可能上台的,因为他自己的身材……十分的惨不忍睹!肥硕的身体,缓慢的速度,关键是——颜值特别差!就因为这样,他在学校经常被一帮恶霸欺负。情况逼迫下,冷小熙转了学。但……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故让他震惊不已!自己的样貌变了!在学校很受欢迎!被一家公司看上让他做练习生!Ohmygod!这事情变化也太快了吧!===============================弥澄猫巷:最近看了看脸时代=v=好喜欢这部漫画,所以我决定写成小说,让不是漫画迷的童鞋们也知道这个故事=v=
  • 不灭战魂

    不灭战魂

    一次奇遇后,废材叶东获得《惊天战诀》。从此后,战魂不灭!敌人必灭!美人必泡!友人必帮!奇遇不断!彪悍到底!成为战天大陆之王!
  • 老公:我才十八岁

    老公:我才十八岁

    18岁的林夕,还没有来得及恋爱,却已成为人妇。多可笑。都以为她林夕是吃素的!切。一切都是表面的。她就是一只披着猪相的小狐狸。叛逆是她的座右铭。一个呆板木讷的老男人搞不定,她林夕两字就倒过来写!可是,一切又和她想到和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那个人其实还蛮帅滴。迷彩服下英姿飒爽。酷酷滴!又霸道的那样有味道,小心肝在慢慢地沦陷了。经典对白:“大叔,我们离婚吧”林夕端着酒杯,有些微的醉意。“你很能喝,叫老公!”有些醉意的林夕脸儿酡红,可爱极了。“一般,经常小酌”她醉意中也不叫老公。“大叔,我知道你到了思春的年纪,我才十八岁,不能陪你玩造人游戏。”“叫老公”他软语呢喃。“你离不离婚?”林夕突然大怒。男人冷眸微眯。一把抱起小妻子。所有的不满都含在嘴里。原来大叔是行动派滴。大首长会怕一个小丫头!怎么可能?爱来的那样的让林夕措手不及,军人大叔却走进了她的生活,只是这样的爱,她能要的起吗?他睡梦里还一直有个念念不忘的旧爱--该何去何从?(http://www.*****.com/?p51/v_MTE1NDczNTUy.html,本文视频)
  • 星海迷影

    星海迷影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星际的穿越文,终于赋之行动。新手,业余时间写的,自娱自乐,大家也可以看看,更新时间暂不保证,肯定不会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