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07400000016

第16章 有本领的父母有威信(1)

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在其著作《荀子》中记载:“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道德之威成乎安强,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灭亡也。”意思是一个国君用道德获取的威信,可以使国家安定富强;用暴力监管取得的威严,会使国家走向衰落;而用狂妄专政来建立权威,最终会导致国家灭亡。其实,任何一个团体的管理者,都应该用“以身作则,以理服人”的方式建立威信,当然父母亦是如此。

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

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一开始只有从父母那里寻找答案。无论孩子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没有逻辑、多么不合理,或者这个问题父母没有能力回答,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请不要对孩子表现出厌烦。如果您知道,请认真回答,如果您不知道,也请您认真抬起手,指给孩子可以找到答案的方向。

『经典事例』

伽利略是17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他从小就喜欢问问题,而他的父亲每次都很认真地对待儿子的提问。

伽利略5岁时开始学绘画,父亲为了让他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就找来许多几何图形的物体。伽利略问:“爸爸,这些几何图形到底有什么用呢?”

“为什么这样问呢,伽利略?”父亲一时弄不清儿子在想什么。

“爸爸,我觉得挺奇怪的。画画的时候,我发现好多东西,比如房子、马车、书桌……什么的,好像都与几何图形有关。”

“有关?怎么有关?”

“它们都是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可似乎没这么简单。只是我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除了这个,它们还能有什么复杂的关系呢?”

父亲想了想说:“伽利略,你的问题我无法回答。不过,你愿意学习数学吗?也许你学了数学,就能明白你说的这种复杂关系了。”

“真的?”伽利略高声叫道,“我愿意,当然,我愿意!”

从那以后,父亲正式开始教伽利略学习数学。

『教育感悟』

爱提问题是孩子的天性,说明孩子有好奇心、善于思考。?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应归功于为什么,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对于孩子的问题,说明孩子从小就有探索的天性,而父母认真的态度会促使孩子更加思考,而敷衍的态度就会堵塞孩子的积极性。而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生活无疑是乏味的,是将就着、凑合着维持现状的。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认真积极的、不断进取的,那就请认真对待孩子的一切,包括孩子提出的问题。正如伽利略的父亲一样,无论是否有能力解答,态度是关键。

『身体力行』

作为父母,能够认真回答孩子提问的前提是什么?

1.耐心是根本。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怎样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不仅要身体力行,而且还要对孩子有耐心。这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耐心是认真对待一切事情的根本,要是没有耐心,不要说回答别人的问题,就连听对方提出问题都觉得麻烦。

所以,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锻炼自己的耐心,当任何大事小事让您感到急躁的时候,请尽快平静下来,一步步地解决,比如做饭、洗衣、购物都慢慢来,不知不觉就在提升耐心。

2.用认真的态度对待他人的问题。

每个人都会遇到被问问题的时候,这时不在于我们回答得多与少、对与错,也不在于我们是笑着说还是很严肃地说,而在于我们认真的态度。认真是对对方的尊重,是对对方提出问题的重视,认真的言语很可能给对方启发,而且认真是被别人信赖的基础。

3. 和蔼可亲很重要。

当我们被别人请教时,很可能认为自己懂而产生傲慢。我们心里一旦有别人不如我的想法,难免回答的语气会让人不舒服。即使我们的答案很正确,但很可能已拒人千里之外了,对孩子同样如此。所以,请我们以探讨的心态,柔和的语气,适度的音量,和蔼可亲地回应。

『教子参考』

当孩子问父母问题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注意:

1. 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当孩子问父母问题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嘲笑孩子的幼稚,更不要推开孩子说:“烦死了。”在面对孩子一个接一个问题时,不要因麻烦而敷衍。如果时间确实空闲,不妨认认真真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在解答孩子疑问的同时父母很可能得到人生的启发。当确实要有事情忙,请认真告诉孩子:“孩子,对不起,爸爸现在很忙,等一会儿,爸爸一定回答你。”当然,之后一定要告诉孩子答案。

2.引导孩子自主寻找答案。

当孩子的问题已经超出了父母的知识和经验时,父母千万不要因为面子而回避,更不要以否定孩子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无知。而是大大方方地说:“对不起,我也不知道。”这种认真的回答,不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无能,反倒是诚实的表现。然后,父母引导孩子利用书籍、字典或者网络找到答案。

3. 以激发孩子思考为标准。

无论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是否有能力回答,最好是把孩子引入积极思考的方向。特别是和孩子对话时可以反问,比如:“你觉得呢?”“说说你的想法吧!”或者“哦,妈妈真的不知道,你觉得该怎么寻找答案呢?”这个过程,父母一定要放下自己作为成人的强大,和孩子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去探讨。

『教育名言』

?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古希腊)苏格拉底

“学问”这两个字中,第一个字“学”和第二个字“问”,意思就是一定要学着怎样去问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学问。

——(美国)李政道

善于向孩子学习

“好学”是难得的品质,而能够向别人学习更是难能可贵。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而向别人学习正好可以取长补短。人和人之间如果能互相学习,会促进彼此的尊重,激发各自努力向上的精神。同样,如果父母懂得向孩子学习,说明父母是谦虚的人,有不耻下问的良好品质,这本身就是在给孩子做榜样。

『经典事例』

风和日丽的一天,一对父子俩约好了去种树。到了商店,父亲给店员说想要一棵模样高大威武的树种。儿子就问:“为什么要高大的?”父亲说:“你栽的树比别的树都高,人家一看就羡慕。”儿子却说:“我栽树是希望树好好地活,别人羡慕不羡慕,我不管。”

于是,父子俩挑选了最适合当地气候的马尾松幼株向山坡进发了。到了坡脚,父亲指着前方说:“看,儿子,我们把它栽在最高的地方,以后你们同学来,一眼就能看见。”儿子却说:“栽在顶上当然好,可我觉得树太孤单了。我希望树栽在山脚上面一点,这样雨水流下来,可以给树浇水,而且,以后有人走累了,还能坐在树阴下,多好!”

这位父亲后来回忆说:“当时儿子虽然身形瘦小,可我感觉到他已经长大了。更重要的是,此番出来,我也有不错的收获,我从儿子那里意识到自己的迂腐和迟钝。如果不想让思想受到俗常的束缚,何不向孩子们多学学呢?”

『教育感悟』

每一个成年人都遭受社会、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看似明白一些生活的经验和待人接物的道理,可是其中不乏世俗、伪装和掩饰。而成年人通常会认为孩子太幼稚,实际上,是成年人头脑中太多公式性的思维,阻碍了感受孩子的能力,也阻碍了弥补缺失的机会。

等到孩子渐渐长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就逐步反应出来。他们拥有的知识和信息将远远超过父母,随着人类互动的增加,孩子的见识也不断深广。很多父母认为凭老经验可以教育好孩子,但在今天这个时代,老经验是不够的。因为孩子接受了太多新信息、新技术,所以,要想做合格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学习,包括向孩子学习,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其实,在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父母更应该和孩子一同学习,一起成长。所以,如果父母不想和孩子有代沟,就请跟紧步伐,就从孩子那里学习,也让自己不断成长吧!

『身体力行』

任何一个孩子身上,都有父母可以学习的地方。

1. 尊重孩子是基础。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只有要按自己的思维模式教导孩子才是对的。父母对孩子有居高临下的心态,剥夺了孩子自由发挥的权利。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不因孩子的错误而恶语相向。亲子在平等尊重中,孩子很多超出父母的德能和才能才会展现出来。

2. 当孩子提醒时,正是学习处。

孩子在成长时期所受的学校教育基本是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老师会在学校提醒孩子,孩子也会不自觉地提醒父母。比如,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如何预防流行性疾病等等,当孩子提醒父母的时候,请父母和孩子一起照办。

3. 对于高科技,孩子总在我们前面。

随着科技和信息的发达,很多高科技产品的使用方面,孩子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今天,很多父母都是“菜鸟”(在网络上表现笨拙),而孩子却是“老鸟”。在某些方面,孩子的信息可能比父母多,那么信息多的一方可能就会欺骗信息少的一方。那么,“菜鸟”教育“老鸟”就会变得困难。

日常生活中看似很普遍的手机、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等等,它们本身在不断升级,加上其中的功能纷繁多样,总是使人头晕目眩。而父母完全可以向孩子讨教,凭他们对高科技的敏感度和经常的摆弄,肯定能成为父母的好老师。

4. 父母的请教一定要发自内心。

很多事物,也许孩子也不是很明白,但是,父母如果向孩子请教,孩子就会感到自己责任重大,一定要把问题弄清楚告诉父母。这个过程,不但激发了孩子的探索精神,更促进了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当然,这种向孩子请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而不是为给孩子做榜样,为激发孩子而假装请教。那样的话,孩子是会心知肚明的,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教子参考』

父母在向孩子学习的同时,请注意一下几点。

1.肯定孩子的美好品质。

当孩子对人的真诚和平等打动父母的时候,向孩子学习的同时,别忘了给予及时的肯定,肯定就是对孩子美好品质的保护,受到鼓舞的孩子会更加完善自己的高尚品德。

2.注意防止孩子傲慢。

当孩子成为父母的老师的时候,尽管父母的讨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是一个能干的人,但是,父母千万注意这个过程也很容易滋长孩子的傲慢心,要及时地引导孩子“对尊长,勿现能”。

3. 引导孩子耐心讲解。

当孩子对很多东西很熟悉的时候,不太容易感知父母对此事的迷茫。于是,孩子给父母当老师的普遍现象就是讲解很快,而且耐心不足。他们不太能体会父母受年龄影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所以,即使孩子正在当老师,父母也要提醒孩子耐心点、慢一点。

『教育名言』

向孩子学习,是成年人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志。

——(中国)孙云晓

如果你总是认为,自己走过的桥比孩子走过的路还多,那你是放弃了被孩子影响的权利。

——(中国)于丹

允许孩子指出您的错误

儒家启蒙经典《孝经》里有这样一句话:“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意思是如果一位父亲有一个可以指正他错误的儿子,就不至于使自己陷入不仁不义中。我们身边如果有一个可以直言指出我们错误的人,说明我们的胸襟受得起劝谏,同时我们人生的路也不会走得太离谱。所以,如果我们是错的,请允许孩子帮我们指出来。

『经典事例』

很多小学都邀请交警对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父母普遍反映,受教育后的孩子不但自己能遵守交通规则,当父母违法通行时常常会得到孩子的指正。

一位杨先生讲,有一次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他拉着女儿过马路,路口虽然没车,但是红灯。他拉女儿,女儿却站在原地不动,并说:“爸爸,不能闯红灯。”此时,周围的几个人都看着他,他觉得当众被指正很没面子,但也没有说什么。不过,原准备闯红灯过马路的几个人听到小女孩这么说,也立即停止了脚步。

这位父亲感慨地说:“虽然当时觉得没面子,后来一想,生命比面子宝贵,还是感谢女儿。”

『教育感悟』

《弟子规》上有一句话:“善相劝,德皆见,过不归,道两亏。”意思是如果大家能在善行上互相劝导,双方德行都会随之提升,如果有一方明明有过错,另一方却不给他提出来,那两个人的德行都有缺失。当然,成年人之间很少会直言相劝彼此的过失,根本原因是成年人已经听不进去“忠言”,而且还会在心中升起埋怨。

俗语说“福在受谏”,真正有雅量接受别人劝谏的人,是真正有德行、有福气的人。就像人走在一条路上,前面是森林,森林里有猛虎,但这个人并不知道,而如果有一个知情的人告诉他:“你走错路了,前面有危险,请改走别的路。”如果他接受了,就逃过一劫,否则生死难保。那么,这个知情人无论是七旬老者,还是三岁儿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指出我们的错误。

『身体力行』

当孩子指正我们的错误时,我们应该这样做:

1.绝不能大声责骂孩子。

父母都是成年人,已经远离了被长辈纠正错误的年龄。生活中,当有人指出我们的问题时,通常都会比较排斥。所以,当孩子指正父母的时候,父母当时接受不了是很正常的,但千万不要大声责骂孩子,比如:“你才多大点,就敢教训我!”当然,孩子的态度很关键,父母要分清孩子是在教训,还是在劝谏。

2.如果孩子说的是对的,请不要狡辩。

当孩子指正的是对的,父母千万不要因自己的面子而狡辩。如果孩子自己很确定自己说的没错,父母的狡辩只会引起孩子的不尊敬,如果孩子不确定自己的正确性,父母的狡辩会误导孩子的判断力。所以,父母即使面子上不好受,保持沉默总比狡辩要好很多。

3.当时不能接受,也可以保留余地。

当父母想留住所谓的自尊时,不用立刻作出接受或排斥的反应,其实沉默也是接受的暗示,如果连这个都很难做到的话,没关系,我们可以对孩子说:“也许你说的是对的,但也许是不对的,我要好好思考一下。”暂时的搁浅也比立刻反抗值得孩子尊敬。

4. 虚心接受是高尚道德的体现。

如果孩子确实说的没错,父母当时就能接受,并说:“嗯,谢谢你,我以后注意。”看似父母失去了面子,但是赢得的是最大的尊严和孩子无限的敬佩。只有能这样做到的父母,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意味。

『教子参考』

尽管父母有了接受孩子指正的雅量,也一定要注意引导孩子。

1. 引导孩子注意态度。

《弟子规》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当亲人有过失的时候,要劝说令其改正,但更要语气柔软、态度温和。所以,孩子指正父母的错误时,父母可以提醒孩子先端正自己的讲话态度。

2.告诉孩子“劝谏”也要看时机。

《弟子规》也说到:“谏不入,悦复谏。”意思是亲人不接受,证明劝说的时机没有把握好,不接受没关系,等到父母心情不错的时候再来劝说。所以,父母要告诉孩子:指正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信任”或“威信”,而这个前提是自己先做好,而且彼此关系到位,才有可能真正帮助对方改过。

3.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孩子有能力劝父母、劝别人是好事,但是父母要引导孩子,即使对方没有接受也不要有怨言,而是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因为榜样的力量永远大于言语。

『教育名言』

同类推荐
  •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在多年的教子实践中,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很多家长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正确,以分数为导向,只把孩子当做学习机器,过多干预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结果却适得其反。通过借鉴书中高考状元们的学习方法,优秀父母的教子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最争气。
  • 为什么孩子不听话

    为什么孩子不听话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从孩子的天性、父母的表达方式深入分析孩子“不听话”的真实原因,联系父母的亲身经历体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经历的挣扎——如同种子破土而出的艰难历程,浇灌作为一个好园丁应有的关爱和智慧雨露,架起亲子之间相互理解的彩虹。书中引用了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两百多个小例子,细细分析亲子之间交流的障碍和问题,以最直接实用的“计策”为指导,让你在会心一笑间拉近你同孩子的距离,伴随你的孩子健康成长。
  • 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

    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

    家庭教育畅销书《我家小孩不拖拉》作者闻少聪最新力作。本书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着手,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用一些实用的心理学小技巧、小训练,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形成好习惯。为了让家长好懂易学,本书用案例、讲方法,帮助家长用有针对性的办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注意力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始终把要做的事放在心上,始终“念着”这件事。让孩子投入、专注,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够保持注意,保持一种认真的态度,这样他们才能够走向成功。
  • 家教:为孩子鼓掌

    家教:为孩子鼓掌

    本书收录了三元七角钱、妈妈的爱、偷钱、一位由继母造就的人、让我难忘的几句话等45篇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 父母教子不可忽视的101个误区

    父母教子不可忽视的101个误区

    为了使父母付出的心血得到积极的同报,更为了让广大青少年存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本书根据生活中的大量真实案例。列举了家长教育孩子时最容易犯的众多错误,对它们进行一一剖析,透视原因,论证危害,说明道理,提出忠告,从不同角度向广大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子方法。
热门推荐
  • 改变你的坏习惯

    改变你的坏习惯

    本书介绍习惯决定健康,好的习惯能维护健康,而不好的习惯将会让人走向疾病。从饮食、工作、环境、睡眠等多方面培养你的健康习惯,让你成为健康生活的主人。
  • 混乱的异世界

    混乱的异世界

    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的孤儿,有一天到了异世界,开始了一段特别的生活
  • 太古武魂

    太古武魂

    太古年间,人族七魂七魄,谓之仙!天妒仙族而抹去四魂,天谴人族而放逐天、地二魂,人族仅剩命魂常驻己身。魂道修行便是悟天地之灵、四方万物,补自身七魂之路。……一个杂役少年偶得仙经而崛起于微末之中,且看他如何集齐四枚太古武魂,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传说!
  • 煞玲珑

    煞玲珑

    盘古开天地,无意将混沌中孕育的混沌青莲击为碎片,一化为十,散落人间。上古期间,魔神共工为祸三界,生灵涂炭,群雄奋起反抗,女娲大神以无上法力重创魔神共工于不周山顶,共工一怒之下怒触不周山,天地崩塌。女娲炼石补天,将共工封印于阿修罗界,并派出坐下女娲石,血灵玉转世为人,世代守护魔神封印。从此,世间流传着一句预言:上古莲,四灵血,铸魔身,天魔现。玲珑心,御四剑,重涅槃,天下安。他与她终将何去何从?身负凌云志,胸怀女娲石,手握诛仙剑,暗藏鲲鹏法,机缘开天眼,望穿人魔仙。不屈少年坎坷路。
  • 嗨,我的恶魔殿下

    嗨,我的恶魔殿下

    一个被仇家埋伏,落入空间裂缝的女子。一个多病垂危的小皇子;三岁身躯的她,遇上九岁多病的他,一句承诺,她将唯一的能量发动,只为救他一命。十二年后,她是他最宠爱的女子,而他只是她理所当然的依靠。一次和亲引起的感情纠葛;爱是自私的,如果他选择了国家,那么她将潇洒离去。然而,当决定放弃的那刻,才发觉,原来放弃好难好难……
  • 回转抉择

    回转抉择

    2013年12月24日,驱逐噩梦之魔的使者阿叶芙在进入苻生的梦境后被抓走,而平凡的高中生——苻生的日常也因此崩坏。从此,他可以在剪影世界——“镜”与现实世界中往返。为了恢复正常的生活,苻生接下协助寻找被抓走的阿叶芙的任务,却没有想到,自己与身边的人都被卷入事件的漩涡中,越陷越深。P.S.这是一个有很多萌妹子的故事,萌妹子,萌妹子,萌妹子,重要的问题说三遍哦~
  • The Chaperon

    The Chaper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处安置

    无处安置

    本是崩坏长残的一个平凡女子,在环境窘迫之际得到新生,破而后立规避自己的无奈人生。苏意如这个崩坏崩坏的小女子在钱途上越奔越远了,每天就想着挣钱挣钱,却不知自己在别人眼中也是一个前途……
  • 相思莫相负

    相思莫相负

    从青春懵懂到成熟稳重不失风度我们经历了多少岁月打磨和红尘消逝认真爱过的人是否安好你是否也会像平静脱离世俗的深夜想起我
  • 重生之魔尊修仙

    重生之魔尊修仙

    曾经他手执魔剑,看着自己唯一的对手,也是唯一的挚友。感到筋疲力尽,他擦去嘴角的血,嘲笑着说:“我从不后悔入魔,我也不后悔没学会你们仙门的笑里藏刀。”如今他握着仙剑,笑着凝视自己的师兄:“你知不知道,你杀死过我。”一笑千年已回溯,且看魔尊霸仙界!(ps男主只对女主认怂,一对一cp,想开后宫的老泉代表妻子大人鄙视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