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0300000010

第10章 文学之星(2)

主要著作:长篇小说《蝇王》(Lordof the Flies),Condon:Faber and Faber,1954(此书有几种中译本:龚志减的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张镜、何政安、刘英芳的中译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还有梁义华的中译本《蝇王·金字塔》,漓江出版社,1992,1-226)。长篇小说《遗产继承者》(TheInheritors),London:Faber and Faber,1955。三幕剧剧本《铜蝴蝶》(The BrassButterfly),1958。小说《品彻·马丁》(Pincher Martin),London:Faber andFaber,1959。小说《自由坠落》(FreeFall),London:Faber and Faber,1959(此书有梁彦华的中译本《堕落·蝇王·塔尖》,漓江出版社)。小说《塔尖》(TheSpire),London:Faber and Faber,1964(此书有梁义华的中译本《蝇王·金字塔》,漓江出版社,1992,227-430)。小说《热闸门》(the hot gats),1965。小说《金字塔》(The Pyramid),London:Faberand Faber,1967(此书有梁义华的中译本,《蝇王·金字塔》,漓江出版社,1992,431-627)。小说《蝎神》(TheScorpion God),1971。小说《看得见的黑暗》(Darkness Visible),London:Eaberand Faber,1979。小说《过界的仪式》(Rites of Passage),London:Faber andFaber,1980。小说《移动着的靶子》(TheMoving Target),London;Faber andFaber,1982。中篇小说《特别公使》(此书有商振永的中译本,载《世界文学》1984年2期,25-100)。《纸入》(Paperman),New York:Fanar,Strausand Giroux,1984。《火势衰微》(FireDown Below),London,Boston:Faber,1986。

参考文献:顾明栋编译:“威廉·戈尔丁谈文学创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王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526-548。豪斯特·W·特雷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英国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63-64.95。刘若端:“寓言编撰家威廉·戈尔丁”,《世界文学》,1984年2期,101-120。E.M.福斯特:“《蝇王》序”,王明杰译,《世界文学》,1984年2期。张镜:“戈尔丁、《蝇王》及其他”,《蝇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238-242。S.Hynes:《戈尔丁》(WilliamGolding),New York;Columbia U.Press,1964。M.Kinkead-Weeksami D.Gregor:《戈尔丁研究》(William Colding A Cdtical Stydt),London:Faber and Faber,1983。《现代传记年鉴》,1984,152-154。《当代著作者》,1984(Vol.13),219-226。

评述:威廉·戈尔丁“因为他以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方法和家喻户晓但变化多端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获得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戈尔丁是英国革新派作家之一,他与默多哥(Iris Murdock,1919-)、斯巴克(Muriel Spark 1918-)和德雷尔(Lawrence Durrell,1912-)等人,都属于承袭了英国18、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并根据自己的方式写作或对新形式进行实验的著名作家。《蝇王》是戈尔丁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该书自出版以来,一版再版,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佳作。在这部小说中,他以寓言象征的手法,描写一群流落到荒岛上的孩子,由于他们远离文明,其天性中固有的邪恶本性逐渐暴露、膨胀,最后导致他们的互相残杀。戈尔丁试图说明的是人类种种不幸以及一切祸端都源自于人类天性的残忍、自私。他认为邪恶来自人类自身。人类自身的不道德造成了邪恶的制度,把本来是善的东西变成了恶的东西。正由于戈尔丁具有这种不无偏颇的看法,所以他的作品往往黑暗多于光明,真善美往往败在假恶丑的手下。戈尔丁善于用寓言和现实两种成分浑然一体的巧妙手法,详尽地表述他对当代社会的看法。戈尔丁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常常能将一些具体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层次错综但又富于逻辑,读者常可从中悟出深刻的含意。

马哈福兹

1988年获文学奖,时年77岁。1911年12月11日生于埃及开罗的杰马里耶区。国籍:埃及。教育:1934年毕业于埃及开罗大学文学院哲学系。双亲:父,阿布德尔(Abdel Aziz Ibrahim Mahfouz),公务员;母,法特玛(Falma Mostapha Mahfouz)。配偶:阿蒂亚特·阿拉赫(Attiyat-Allab),1954年9月27日结婚。后裔:两个女儿,长女乌姆(Umm Kallhum),次女法蒂玛(Parima)。经历:1934年以后,曾先后在宗教基金部、文化指导部和社会科学与文学艺术最高理事会任职;1971年后,任《金字塔报》专职作家。其他获奖介绍:1949年获阿拉伯语科学院奖;1957年获国家Great Nile Collar奖金;1962年获国家影片奖金;1970年获埃及国家文学表彰奖。

主要著作:(以下著作均为中长篇小说)《命运的嘲弄》,1939。《拉土比斯》,1943。《退拜之战》,1944。《新开罗》,1945。《梅达格胡同》,1947(此书有郅溥浩的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始与末》,1949(此书有中译本)。三部曲:《宫间街》,1956;《思宫街》,1956;《甘露街》,1957(此书有朱凯、李唯中、李振中等的中译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我们街区的孩子们》,1959。《街魂》,1957(此书有关的中译本,漓江出版社)。《小偷与狗》,1961(此书有中译本)。《道路》,1964。《乞丐》,1964。《尼罗河上的絮语》,1964。《米拉玛尔公寓》,1967(此书有仲跻昆、关的中译本,载《世界文学》,1989年第2期,6-190)。《平民史话》,1977(此书有关的中泽本)。《爱的时代》,1980。《千夜之夜》,1982。随感录《自传的回声》,1996(此书有薛庆国的摘译,见《中华读书报》,2000年6月7日)。

参考文献:(以下四篇文章见《世界文学》,1989年2期,191-207)齐奋:“纳吉布·马哈福兹”;纳·马哈福兹:“在诺贝尔奖授予仪式上的讲话”;S.艾伦:“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关‘把我当做修建金字塔的工人’——记同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几次谈话”。郅溥浩译:“获奖之后的对话——埃及《图画》周刊对纳吉布·马哈福兹的采访录”,《外国文学》,1989年1期,46-48。J.A1-Ghitani:《马哈福兹传》(NijibMahfuz-Yatadha-kkar),Beirut:Dar Al-Masirah,1980。

评述:纳吉布·马哈福兹“因为他通过大量刻画人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获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马哈福兹是埃及小说家,以写中长篇小说著称。至今他已出版27部长篇小说和17部短篇小说集,是阿拉伯世界人人皆知的著名人物,被公认是阿拉伯最杰出的作家,并被誉为阿拉伯小说史上的一座“金字塔”。在东方作家中,他是继泰戈尔(1913)、川端康成(1986)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作家。他早期的作品多取材于古代埃及的传说,力图反映埃及人民反对外国人人侵的历史;到40年代后,他的作品开始揭露、攻击封建王朝的种种腐朽现象,表露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他的代表作是他的长篇巨著三部曲《宫间街》、《思宫街》和《甘·露街》。它真实地反映了埃及现代史上的风云变幻,是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难得的人情风俗史,被认为是阿拉伯现实主义小说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

德国语言学家杜登逝世

8.1德国语言学家康拉德·杜登在维斯巴登逝世,享年82岁。

德国语言学家康拉德·杜登终身

致力于德语研究

杜登终生效力于德语研究。1880年,他编写了《德语正字辞典大全》,建议以普鲁士的语文为正字标准,得到普遍认可,成为学校、印刷、厂和办公室的通用参考书。

阿米尔·哈姆扎

(1911~1946)印度尼西亚诗人。1911年出生于东苏门答腊朗卡,1946年去世。幼年在苏丹宫廷中受到宗教和马来古典文学教育。青年时在梭罗读完高中。毕业后进入雅加达高等法律学校学习法律。他热心投入青年运动,担任梭罗地区青年协会主席。1933年与达梯尔·阿里夏巴纳、尔敏·巴奈共同创办杂志《新作家》。1930年起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他写作的诗歌清秀典雅,富有节奏感,被誉为“新作家派诗歌之王”。其主要诗作有。1941年出版的诗集《相思果》;1937年出版的《寂寞之歌》。其散文和文学论著为1932年出版的《马来文学及其泰斗》和1950年出版的《书和作家》。

萧红

(1911~1942)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莹,笔名悄吟。1911年6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城,1942年1月22日卒子香港, 年仅三十一岁。父亲张廷举在本县任过小学校长、教育局长等职。1926年她毕业于呼兰县高小。1927年考进哈尔滨东省特区第一女子中学,喜爱阅读中外文学名著。1930年初中毕业,因反对封建包办婚姻,逃到北平女师大附属中学读书。翌年开始过着流浪生活,参加过中共地下党员组织的“星星剧团”,同时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4年先后到青岛、上海,结识鲁迅、茅盾、叶紫等左翼作家。1935年出版由鲁迅作序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从此蜚声文坛。1936年去日本东京疗养并写作,并在国内出版散文集《商市街》。1937年回国,并和端木蕻良,胡风等人创办文艺月刊《七月》。1940年去香港,继续从事文学创作。1941年出版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萧红散文集》。她在作品中,善于运用东北地方语言,描绘东北地方生活,语言清新流畅,有如串串珍珠,光彩夺目。其文笔既具有现实主义的愤世嫉俗的热情,同时又具有自然主义式的锋利和冷静。考什

(1844~1911)孟加拉语戏剧家。1844年出生于孟加拉,1911年去世。担任过公务员,平时喜爱文学,对戏剧尤其爱好。起初同别人合作组建流动剧团,以后又创建公园市场业余剧场。多才多艺,不仅亲自编写剧本和谱写插曲,而且登台演出。他得到戏剧家迪纳本图的全力支持,建立孟加拉第一所永久性剧院,即“民族剧院”。他和迪纳本图被誉为“孟加拉戏剧舞台之父”。一生创作剧本将近八十部,其中著名的有:《花开满树》、《出生》、《般度人的陌生住所》、《悉多的林居生活》,《悉多成亲》、《罗摩的林居生活》等。

阿葛叶

(1911~1987)印度印地语诗人、小说家和文艺评论家。真名萨吉达南德·希拉南德·瓦茨雅因。1911年3月7日生于一个婆罗门家庭,1987年4月4日去世。父亲是政府高级官员。四岁起就受到严格的教育,短短十年里学习了梵语、印地语、英语、盂加拉语、泰米尔语,阅读了大量印度和欧洲的文学名著。1925年进入马德拉斯的一个学院,攻读理工科,同时潜心于文学创作,创建泰戈尔文学研究会。1927年进拉合尔的一个学院,接触政治,同年发表第一篇诗作。从1929年参加民族解放活动,从事军火生产。1930年被殖民当局逮捕,1934年释放。监禁时期、一面研读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一面从事文学创作。1936年参加农民运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里电台工作,1943至1946年在盟军缅甸战场调查部工作。1946年离开军队,专心于文学事业。他于1942年建立印地文学研究会,编选四部《七星》诗集(1943~1978),使现代印地诗歌发生了一个新的转折,形成“新诗派”。

1941、1944年相继发表的《香卡儿一生》(上、下两部),开现代印地语心理小说的先河。小说上部主要写香卡儿的少年生活,他对家规,宗教、陋习和不公正发出的叛逆之声;下部写青年时期参加恐怖组织的民族解放活动以及牢狱生活。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20、30年代印度的社会风貌和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心理特征。它是印度第一部意识流小说,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时间顺序颠倒,作者不介入,只有香卡儿的自述,或内心独白,或自由联想,但小说第二部似乎放弃了这种艺术手段。

这时期发表的诗集主要有《思考》(1942),《道路》(1946)等、除了爱情诗和神秘主义诗外,具有较高价值的足有关社会题材的诗。《囚徒的梦》不仅对上层阶级发出愤怒的讨伐,而且表达一种追求“生命自由不羁”的独立意识。从实际诗歌看,他的《冬夜》是一首重要作品。他认为,只有丑陋残缺才是真实的形式,因而把幽香烟人的冬夜描绘成千疮百孔的令人窒息的画面。阿葛叶诗歌的实验性的另一特征是情欲意象的采用,如《感觉》用“山峰”,“深谷”来刻画绽开欢笑的双唇。

1947年,他创办文学杂志《象征》,直到1952年。它给印度现代文学创作和评论带来了现代意识,扶植了一批文学家。从1955至1957年,先后访问欧洲、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促使他对祖国文化传统进行了反思。1960年第二次出访欧洲,在作了东西宗教思想的比较之后,他似乎更倾向印度教,不满萨特的存在主义,因为萨特无法摆脱虚无的恐惧,而印度教的虚无却包含着绝对真理。他倾向纯朴的乡间生活,厌恶城市的做作和喧哗,认为机械文明无法鼓励自由个性的发展。1961~1964年他应邀赴美国加州大学,讲授印度文学。长期侨居国外,使他产生一种莫名的孤独感、沮丧感。这时期是他创作的黄金阶段,《青草上的瞬间》(1949)、《疯狂的猎人》(1954),《蹂躏的彩虹》(1957)、《光辉的怜悯》(1959)、《庭院的门槛》(1961,获1964年印度文学院奖)等诗集标志着他的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们不仅抒发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而且加强对自我意识的哲理探索,在艺术上则注重创造新的象征:新的意象,以表达深刻的内涵,如青苹象征朴实生活,金鱼象征生存,毒蛇象征现代机械文明。在《金鱼》一诗中,从气喘吁吁的“龟”,到绳索上跳舞的“我”的意象群,给人一种紧张感、挣扎感和危机感,这就是诗人所要揭示的生存本质。

同类推荐
  • 隋兵霸途

    隋兵霸途

    姓名:岳啸天性别:男。爱好:女。年龄:比去年大一岁。特长:岳家拳、岳家枪。经历:因为一封怪异邮件而穿越到隋朝,为生存而奋斗,为人民疾苦而奋起,为新时代来临而努力!现代屌丝在隋朝逆袭。彪悍的人生自有道理。
  • 历史快餐.九世纪:文化热潮

    历史快餐.九世纪:文化热潮

    9世纪注定是不凡的世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文明间的交流大大加快。虽然阿拔斯王朝开始衰落了,但是阿拉伯文明却越来越具有影响力。中亚的争夺战充分显示了阿拉伯文明的巨大影响力,同时这种文明的交锋中,本身就是一种文明传播的小高潮。尤其当百年翻译运动开始后,更兴起了一股文化热潮。在这场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热潮中,唐王朝却因为内政的衰败难以推动,只在旧有的天朝体系中有剩余的影响,日本孤岛则逐步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 民国:佛蛊奇谭

    民国:佛蛊奇谭

    从戊戌灭门到七七事变,跨越三十九年的沉浮,他是她的师父,她是他的徒儿。他是聊斋蒲世家的传人,一股奇香,可以让人忘却所有忧愁烦恼,她是内阁学士的孙女,一朝灭门,被迫流落江湖。他身上掌握着蛊毒、佛教最机密的长生药函,她身上留着来自日本母亲的血,那个庞大的商政家族,以及幕后的杀手流派。友情、爱情、家国、天下,在历史的洪流中,他们相濡以沫,分道扬镳。"从第一次见到那个孩子起,我便知道,总有一天,我会死在她的手里!”他向着她,含笑说着。
  • 书立方4-她比烟花寂寞张爱玲

    书立方4-她比烟花寂寞张爱玲

    张爱玲的一生如何评说,已无关她自己的事了。她生前就不喜人为她作大传,或许有三句诗词是纪念她的最好方式。“天生我材必有用。”父亲是遗少,给予的是冷漠;母亲是新贵,给予的是客气。这段刻骨的童年时光,作为底色浸入了张爱玲的文字间。雨打浮萍的江湖,她只能依靠自己,但她相信她是天才。少时的她,可以做的便是天才梦。张爱玲是民国时期临水照花的奇女子。一出手,便让民国成为值得追慕的存在。其时,大群读者为她沉醉痴迷。其后,坊间乃至学界亦传有一段佳话——“开谈不讲张爱玲,读尽诗书也枉然”。喜爱苍凉的她,风头最劲之时,终未得到“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生活,却在垂手间收获了众多“知己”。
  • 众生世

    众生世

    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既生乱世,胡为草莽不可称雄一段段浮世众生的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建筑艺术与绘画

    建筑艺术与绘画

    一提起埃及,也许在你的脑海里会立即浮现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形象吧。是的,耸立在尼罗河畔的古老而庄重的金字塔,已成为世界文化之瑰宝,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 浮城外传

    浮城外传

    这是一个发生在浮城的故事这是一个发生在深夜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程序员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黄超的故事......
  • 大言不惭

    大言不惭

    阿峰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剑徒,有条件的话,他还是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的,他的出身早已决定了他的命运。现实让阿峰变成了一个麻木的老油条,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自己心爱的女神,谎言成全了他······
  • 2013年中篇小说选粹

    2013年中篇小说选粹

    新世纪以降,作家们一个集体性的动作,是向着我们厕身其中的现实生活,投入了高度的热情和兴趣。他们的笔力所及,举凡当下普遍而重大的社会问题,诸如民生、教育、环境、官场政治、社会公正等等,靡不毕现。这种凸显“问题意识”,谋求介入乃至“干预”现实的写作趋向,无疑值得肯定和鼓励。在很难为它们找到一个更准确的命名的情况下,我姑且笼统称之为社会写真类小说,以勉力与文学史上声名可疑的“问题小说”相区别,并平复作家和批评家们极有可能出现的不满。
  • 天命不允

    天命不允

    朔风刺骨寒伶伶,枪戟无用心津津。拜天跪地求诸神,无有怜悯不见生。何故?何故?吾等皆蝼蚁。何求?何求?生来有葬处。何为?何为?进战杀伐吟。何惧?何惧?诸神为敌,万族共弃,满天杀机,遍地荆棘。何解?何解?不问前路,不问归处,杀中无悔我命由我主。当时间流逝,记忆成灰,重归寂灭。谁会忆起葬在时间里的片段?谁又会重走那条不归之路?
  • 祭奠,那被淹没的青春

    祭奠,那被淹没的青春

    那青春的暖参杂太多的细流缓缓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绕了一圈拼命想回到原点。可那些干净的脸却多了一张有一张数不过的面具。最终一个人流向终结。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和书中的小主人公尼尔斯?霍尔哥松一样,作者塞尔玛?拉格洛芙也出生在瑞典的一个农庄里。那是1858年,她还小的时候,祖母给她讲了一只公鹅酌故事。故事说:四月的一天,那只公鹅跟着野鹅去了北方,六家都说再也不会见到它了,因而,当十月的一天,它突然带着一家老小回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每当听到这儿,塞尔玛就会问:一路上这只公鹅的日子是怎么挨过来酌呢?许多年以后,她写出了尼尔斯?霍尔哥松的故事:他骑在公鹅马丁的背上,从瑞典一直飞到拉普兰特……这部极其有趣的作品,自1906年作为学生的阅读推荐书出版以后,至今一直受到广大读者酌热捧。
  • 校园娱圈女神:高冷帝少独宠

    校园娱圈女神:高冷帝少独宠

    寒千殇。拥有着一切,完美的家世,绝世的容颜,天才的智商,霸道又拽的性格,拥有了一切。一直到,她遇到那个人——帝夜辰。彻底改变了她。“帝夜辰,你看我干吗?”继续盯。“你喝水吗?”“不喝”继续盯“你吃东西吗?”“不吃”继续盯“那你别用你那炙热的眼神看着我”继续盯“你究竟想干嘛?”“我想吻你啊”“唔...唔...”
  • 赤凤青龙传

    赤凤青龙传

    赤凤青龙乃是女娲修天补日时,投于凡间的一把鸳鸯剑,以求万物和谐共处,得此剑着便可号令天下,一统江湖,后经过历代战乱,流散到江湖之中,至此赤凤青龙分割异地,天下大乱。赤凤青龙,腾舞在空,我要称王,四海朝拜,若非剑主,空有机缘。(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王爷多面妃

    腹黑王爷多面妃

    她,是杀手界的天才少女苏晨曦,他,是帝晶国人人畏惧的战神凌霄天,当他们撞在一起会怎样呢?她原以为以自己的天赋在帝晶国能混个日子,可是在一次次杀手的一次次刺杀中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个菜鸟,好在自己有独一无二的灵宠,危急时刻总能化风而到救了自己“苏晨曦,你给我滚出来,书房怎么被你烧了”“回王爷,书房不是我烧的,是给你报信的那条狗烧的,你看那条狗正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了”“啊!我的脸是谁画的给我滚出来”“哇,萧妃,这可是你今天进宫的新妆容吗?真让人震惊,保准太后看了连连称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