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1900000012

第12章

蒯通的这个开场白颇有战国舌辩之士的遗风,一听就知道属于“纵横家”之流。徐公听了不解其意,便问道:“公为何吊我?”

蒯通说:“秦法苛酷,足下任范令十余年,曾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在脸上刺字)人之首,此类事件数不胜数。然而,范阳的那些慈父孝子们之所以没有将利刃刺入足下的胸膛,是因为畏惧秦法严酷的缘故。可是,眼下天下大乱,秦法无力施行,他们很快将会以复仇的利刃刺杀足下!况且,就算这些人不来杀您,现在天下反秦,武信君兵临城下,范阳城必定大乱,城内的少年们也会趁机杀掉足下而自任城守!这就是我来吊亡足下的原因。”

徐公听后惊出一身冷汗,急切问道:“那您为何又要贺我呢?”

蒯通自信地说道:“足下可马上派我为使去见武信君,我定能使您转危为安,这便又是可贺之处。”徐公见蒯通说得胸有成竹,想想眼下别无办法,只好打发他去游说武臣。

蒯通来到二路军中拜见武臣,开门见山地谈了自己对二路军攻打范阳的看法:“足下大军每到一处,必然是通过流血厮杀来取胜略地,攻破城池然后入城,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上策。将军若听从蒯通之计,可不攻而得城,不战而略地,只需一篇檄文,便可平定千里。不知将军愿意否?”

武臣将信将疑地问:“天下竟有这等好事?且把你的计策说与我听听。”

蒯通说:“比如说将军眼下正欲攻打的范阳吧,范令徐公现正在整顿兵马,欲死守城池。然而,贪生怕死、留恋富贵乃是人之本性,我猜想,徐公本欲投降将军,但又因为自己是秦朝官吏,害怕将军会以对待过去所下城池的方式,将秦吏士卒统统诛杀,所以才拚死守城。而且,据我观察,范阳城内的那些少年也有杀范令而自任城守之意。将军为何不在此间做个顺水人情,授予徐公印绶,令其继续为范阳令呢?如此一来,范令必感念将军的恩德以城献君,少年们也不敢再杀范令。如此,将军兵不血刃即可入城。然后,再让徐公乘坐华丽的车驾往来于燕赵的郡县。沿途郡县的秦吏士卒见后必定会说‘这是范阳令先投降的好处啊!’,接下来,燕赵秦吏必定会闻风来降。如此,将军可不战而得燕赵之地。这就是我所谓的‘一檄而定千里’之意。”

武臣听后大喜,连忙依从蒯通之计,使其携范阳令印绶以授徐公。以后之事果如蒯通所言——燕赵诸郡县秦吏听说后此事后纷纷归降,武臣不战而得城池三十余座。

等到二路军进入邯郸之后,张耳、陈馀先是打探到陈胜后来派出的大将周文已率军打入关中,驻扎在咸阳城郊外的戏地;接着又听到某些起义军将领为陈胜攻城略地,反过来却因他人的谗言而被陈胜诛杀的传闻;最后再联想起当初陈胜不采纳二人“缓称王”的进言,以及此次出征不以为将而以为校尉之事,两人不由得心生怨恨。于是,极力挑拨武臣与陈胜之间的关系,进言武臣在赵地称王。

张耳、陈馀说服武信君武臣称王的理由有三:其一,周文已经入关,武信君的二路军在灭秦的过程中不可能建立头功;其二,武信君以三千士卒连下数十座城池,平定赵地,现独居河北,不称王难以镇抚;其三:陈胜妒贤忌能,喜听谗言,武信君眼下已构成功高震主之势,若称王则可以据地自保,若不称王则将坐以待毙。

武臣反复考量,觉得张、陈二人言之有理,遂在邯郸自立为赵王,同时封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并派人前往陈县通报陈胜。至此,张耳、陈馀总算向陈胜报了心中的积怨,并悄然为各自今后的王霸事业营建了一个高起点的平台。

韩广依葫芦画瓢称燕王

坐镇陈县的陈胜闻听武臣自立为赵王,气得怒发冲冠,正欲下令诛杀武臣全家及其族人,并发兵攻打武臣。上柱国蔡赐劝谏道:“大王,此事万万不可!现秦国未灭,若斩武臣家族,犹如再添一秦,使张楚两面受敌。不如暂且默认这个现实,派人贺之,以安其心,同时令其引兵西进,助周文攻秦。等灭秦之后,再秋后算帐不迟!”

陈胜冷静一想,是这个道理!便按照蔡赐的计策一面遣使者往贺,一面将武臣家族尽数软禁在国都,并封立张耳之子张敖为成都君。

张楚使者捎来了陈胜的贺书及诏书,令武臣发兵西进入关,以助周文。张耳、陈馀二人向武臣进言说:“大王称王于赵,并非张楚所乐意之事。陈王之所以派使来贺,不过是缓兵之计,意在全力灭秦。张楚灭秦,必加兵于赵。大王不可西进,应北收燕、代,南略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以扩大自己的领土。如此,赵国南据大河之险,北有燕代之地,张楚即使灭掉秦国,也一定不敢轻易来攻赵国。若张楚战胜不了秦国,则必然倚重赵国,赵国便可乘机纵横于天下。”武臣觉得二人所言有理,于是厚赏张楚使者,打发他们回去向陈胜复命,并谎称马上发兵西进,往助周文。

张楚使者走后,武臣依计让西进部队按兵不动,却另派部将韩广率军攻略燕地(今北京附近);派秦国降将李良攻略常山(今河北元氏县西北);派部将张黡攻略上党(今山西长治以北地区)。武臣打着如意算盘,却没料到自己的部将韩广在攻下燕地之后,学着主子的样儿,依葫芦画瓢,也自立为王。

韩广率军北上略燕,一路所向披靡,沿途城池望风归顺,燕地遂定。平定燕地之后,韩广萌生了效仿武臣据燕称王之意,但忧虑老母在赵,恐赵王武臣残害其母,一时犹疑不决。部下劝慰道:“当今诸侯中楚王陈胜最强,他尚不敢加害赵王武臣之母。如今,赵西忧强秦,南忧张楚,其无力控制于我们,又怎敢残害将军家属?”一番话说得韩广疑虑顿消,于是,堂而皇之地自立为燕王。

远在邯郸的赵王武臣闻报韩广称王燕地的消息,气得欲诛韩广家族。张耳、陈馀认为,杀掉韩广家属于事无补,莫如学陈胜样子,做个顺水人情给韩广,将其老母妻儿送还燕地,然后再伺机攻燕。赵王别无他法,只得采纳了这个建议,派人送走了韩广家属。

事情虽然已作处理,但心胸狭窄的武臣对于韩广自立为王一事,始终耿耿于怀。于是,在送还韩广家属之后不久,他便亲率大军来到燕赵边境,准备攻打燕国,由此便闹出了一个荒唐可笑的事件。

燕王韩广闻赵兵欲犯边境,急忙增兵防范。赵王武臣见燕国已有准备,有心罢兵,却又于心不甘,忽生异想,欲只身前往燕地摸摸情况。为了避免随行的张耳、陈馀等人阻拦,他微服便装,只带着数名随从向燕境走去。

武臣刚进入燕境,就被巡查的燕卒拿住。燕卒中有人认识武臣,遂将其押回燕都,交由燕将发落。燕将大喜,一面将武臣收监下狱,一面派人向张耳、陈馀捎话,让赵国拿一半土地来交换赵王。

赵国的土地原本就不大,若再割让一半给燕国,那还像个什么国家!赵国先后派去十余批使者与燕将谈判,结果都被杀掉。正当张耳、陈馀等人一筹莫展之际,赵国的一位无名小卒替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这位无名小卒是军营中的一介伙夫,素来默默无闻。他见赵王被燕将所囚,张耳、邵骚、陈馀等人无计可施,便向宿舍中的室友夸口说:“我有办法将赵王救回来!”室友们讥笑道:“赵国十余批使者都死在了燕地,你有什么本事能够救回大王?!”

伙夫并不分辩,只是私下改换装束,悄悄混入燕境。刚入燕地,就被燕卒拿住。伙夫毫无惧色,对燕卒说:“你们不得无礼,我有要事禀告你家将军!”燕卒不知其来头,便依言带他去见将军。见了燕将,伙夫开口就问:“将军可知我为何事而来?”燕将冷笑道:“你来自赵地,想必是替赵王做说客吧!”伙夫没有直接回答燕将的话,反倒再问:“将军可知张耳、陈馀的志向?”燕将说:“此二人欲救赵王。”

伙夫听后冷笑起来。燕将很奇怪,问道:“你为何发笑,难道我所说有误?”伙夫说:“将军有所不知,武臣、张耳、陈馀三人同时率军略赵,兵不血刃便得赵地数十座城池。此三人皆有称王之心,但时机未到,只得先推武臣为赵王。如今,燕囚赵王,这对张、陈而言,乃天赐良机。此间,他们遣使救王只是做个样子给世人看看而已,其真实心愿是希望燕杀赵王。倘如此,二人便可平分赵地,各自为王。然后,以燕杀赵王的不义之罪,传檄天下,攻打燕国。试想,一个赵国就能够打下燕国,倘以两位贤王再加上其他诸侯,灭燕更是容易!诚望将军速报燕王明察。”

燕将听其所言,觉得有理,于是在请示燕王韩广后,决定放归武臣,用以制约张耳、陈馀,使其二人的意图不能得逞。武臣凭借伙夫之智勇,得以毫发无损地回到了赵国。可见危难关头,往往是小人物解决大问题,此所谓“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

从这件事情来的解决来看,人与人交道,永远都是从自己的利害角度去考虑问题,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一点,古今皆然。

赵王武臣被杀始末

赵王武臣返回邯郸,这时,秦朝降将李良已平定常山,武臣令他再去攻略太原。李良领命,行至井陉关时,守关秦将玩了一个花招:将一封诈称秦二世的书信交给李良,欲劝说李良重新回到秦军阵营。

李良打开书信,只见其中写道:“良曾经效命于朕,得到重用。今若能反赵归秦,赦良之罪,并重用之。”李良识破其诈,不为所动。但井径关有秦军重兵把守,自度难以攻克,便令大军在关前扎营,自己带着随从返回邯郸,向赵王武臣请求增加援军。不料,李良此行竟然意外地发生了一件大事。

李良一行刚走到国都邯郸郊外,迎面驶来一队人马:百余名骑从组成的卫队,前呼后拥地簇拥着一辆銮舆,左右彩旗环绕,一派王者气概。李良以为是赵王出巡,慌忙伏地行礼,口称:“臣李良见驾!”

銮舆那边传出的却是一个女人声音:“令他免礼!”李良心中惊讶,抬头看时,銮舆已从眼前驶过,上面端坐的是一位妇人。

李良问身边的属官:“此乃何人?”属官回答:“乃赵王胞姊。”

李良闻言,羞惭莫名,大怒道:“王姊怎敢如此无礼!”一名属官趁机进言说:“将军,今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凡才能超群者皆可以称尊。连赵王的出身也在将军之下,其姊一介女流,遇见将军却不下车,如此狂妄,实在该杀!”

这位秦朝降将李良,原为时势所迫投降起义军,前番又刚得到秦朝的书信,其中虽然有诈,但其反秦心志却已动摇。如今听属官这么一讲,便断然下定决心反赵,下令属下追上王姊,不由分说,将其斩杀。

客观地说,这位王姊死得有些冤枉,她平素喜欢出游饮酒,此次外饮归来已有醉意,无意失礼而遭致杀生之祸,并殃及了王弟武臣的社稷。

李良杀死王姊之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赵王尚不知晓之机,率领手下军队冲进邯郸,闯入王宫,杀死了赵王武臣及邵骚等臣属,占领赵都邯郸。张耳、陈馀二人耳目众多,闻讯较早,得以逃脱。

张耳、陈馀在逃出邯郸之后,四处收纳赵兵散卒,得数万之众。这时,有人建议说:“赵王武臣已灭,二位眼下处于十字路口,若自立为王则名不正言不顺,唯有扶立故赵国王室后裔,以道义宣示天下,方可成就功业。”

二人觉得此言有理,于是,访得赵国王室后裔赵歇,扶立他为赵王,暂住于信都,张耳任丞相,陈馀任大将军。不久之后,李良率兵攻打赵歇,被陈馀击败。李良率残兵投奔秦将章邯,赵国君臣还都邯郸,重新延续赵祚。

对于武臣之死,这里评点几句:武臣作为陈胜的乡党及部将,背信弃义自立为赵王,首开起义军将领擅自称王之先河,其王位尚未焐热,即被属下所杀。武臣被杀,恐怕有人会说这是报应。可是,我们联想一下葛婴被杀事件,可以设想,即使武臣不背弃陈胜,他也未必能够得到善终。生活在那个王纲解纽、唯利是图年代的人们,他们该何去何从?真是费煞思量!

周市扶立魏公子咎为魏王

早在武臣等将这边发生变故之时,陈胜麾下的将领——魏人周市奉命率领一支部队北略魏地,一路过关斩将,很快也收复了原魏国的大片土地。见魏地已定,其属下将领便效仿张耳、陈馀等人,欲推举周市为魏王。

周市是个富有心计的人,他不愿当出头的椽子而把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之上,便对大家说:“天下昏乱,忠臣乃见。如今天下共同反秦,我们身在魏地,理应扶立原魏国王室后裔,如此才算忠义。”于是,在周市的操纵下,众人推举故魏国公子咎(“咎”是人名)为魏王。

同类推荐
  •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知的中国数学家》是《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系列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中西会通——徐光启

    中西会通——徐光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高原上的背影

    高原上的背影

    对于大科学家,人们难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成功的?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书中关于科学家们业余爱好的描写,十分有趣和亲切,使人看到科学家们精神世界的另一个侧面,看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热门推荐
  • 周恩来与抗战戏剧

    周恩来与抗战戏剧

    本书收集了作者在宗教音乐、民间音乐、音乐评论和民俗等方面的研究、评价的文章34篇,具体内容包括:“民间锣鼓乐释文”、“重庆音乐创作现状初探”、“游艺民俗”等。
  • 刺金时代——小时代全记录Ⅱ

    刺金时代——小时代全记录Ⅱ

    本书是电影《小时代3:刺金时代》的唯一见证书,全书图文结合详细地记录了电影创作过程中导演郭敬明与主创人员们、演员们的工作状态与交流互动的全况。较已出版的《小时代电影全记录》而言,《刺金时代——小时代电影全记录II》选题更丰富,内容更有趣,叙述形式更具突破性,亦有更多人马助阵其中,将为你解读不一样的《小时代》。
  • 古事语

    古事语

    神灵,高高在上,睥睨众生,肆意圈禁;神灵,伟大浩瀚,慈悲为怀。
  • 苍天有泪之大姐是穿越的

    苍天有泪之大姐是穿越的

    当穿越遇到穿越者,穿越不再唯一,她又该如何演绎自己独特的人生?前世是一名军人,自有一股军人的挺拔气质。毕业后却走上了演绎的道路,她试过很多角色,职场白领、天真爱幻想的18岁女孩、霸气侧漏的皇后娘娘、心机深沉的伪白莲、胸大无脑的富家女……唯独没有尝试过口齿不清的奶娃娃(⊙_⊙),毕竟不是所有25芳龄的女子都有机会饰演这一角色的……
  • 初愿初心

    初愿初心

    初愿自小生活在叫小森的这个地方,但是她不觉孤寂,有森林陪伴她,还有贤淑的母亲;母亲走了,莫名奇妙地离开她。她去寻找,去做,去努力。她遇到了13岁就一直照顾她的处凡。一路追寻,不忘初心,可是初心真的对吗?
  • 银河帝国3:第二基地

    银河帝国3:第二基地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幽幽你心

    幽幽你心

    幽幽你心里到底有我没我,有,我赐你鱼塘千亩,没,我封你做我皇后。陛下你怕是傻了吧,现在你哪里还有王王位,哪里还有江山,不过是只落水狗罢了。但是谁说我就不喜欢落水狗了?我要嫁给你,还要把这天下送给你!
  • 韩娱之为你守护

    韩娱之为你守护

    如果我和你是同一个国家那我们能否相遇(近距离的那种)如果我和你同一个职业那我们能否相识(亲近的那种)如果我喜欢你,你又恰好也喜欢我我和你又是怎样的结局cr.金钟大
  • 殷妖记

    殷妖记

    九幽有岛,名曰冥海,为妖族世代栖身之地。人、魔、仙三族惧妖族之强大,以三才锁魂大阵镇妖皇胤泽于冥海之下,永世不得超生。千年之后,十岁少年殷破亲眼见到家破人亡,种族灭绝。阴差阳错之下被带到了人族的领土,从而开启了一个逆天小妖报仇复族的征程。
  • 两个小淑女

    两个小淑女

    本书讲述了生活在福勒韦尔庄园中的两位小姐妹卡米娅和玛德莱纳,在母亲福勒韦尔夫人充满爱心与智慧的教导下快乐成长的故事。在朝夕相处的日常生活中,两姐妹共享童年时代的欢乐,同时在成长的烦恼中进步。她们对人宽容,富有同情心,时时不忘穷苦人,而且具有遇事不乱、临危不惧的勇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