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1900000043

第43章

为去除这块心头之病,刘邦令萧何等人起草诏书,通缉一干朝廷要犯。为配合这份通缉令的实施,皇帝还特意下诏:反抗中央政府及隐藏朝廷罪犯者,夷灭三族,而且,犯人在伏法之前还要遭受割鼻、斩足等“五刑”折磨。这些法令都是从暴秦的苛法中脱胎而来,严厉苛刻!刘邦意在以此苛法酷刑来震恐天下人心,捕获“漏网吞舟之鱼”。

那么,能够堪称“吞舟之鱼”的这些人物又是谁呢?

田横及五百壮士之死

先来说说故齐王田横。韩信平定齐地,田横兵败之后,起初一直投靠着彭越。刘邦于定陶称帝,天下初定,彭越被刘邦封为梁王。田横见复国无望,他不愿向刘邦投降,同时也担心彭越受到牵连,于是就带着自己的五百部属,避居于东海的一座小岛之上,准备相时而动。

皇帝刘邦闻报,认为三齐乃田横故地,恐其日后生乱,于是遣使前往东海招降田横,称如若前来洛阳自首,便赦免其背汉从楚之罪。

田横向汉使辞谢说:“臣曾烹杀汉使郦食其,现听说其弟郦商在汉为将,而且深受皇帝宠信,臣怕他报复,故不敢奉诏。臣宁为一介百姓,终老海岛足矣。”

刘邦在听取使者的汇报以后,立即召见担任卫尉职务的郦商,对他说:“齐王田横即将来朝,你若私下对其陷害报复,我就治你灭族之罪。”尔后,再派使者持节前往东海传谕田横,备言皇帝专程诏令郦商之事,同时命令:“田横归服,大则封王,小则封侯;如若违诏不至,朝廷将发兵诛之!”

田横见刘邦铁了心要见自己,无奈只得带着两名门客跟随使者前往洛阳。一行人日行夜宿,一路颠沛,待到达距洛阳城只有三十里路的一处叫“尸乡”的驿馆时,田横对使者说:“人臣朝见天子,应沐浴洁身,以示尊敬。”遂留宿驿馆。

第二天清晨,田横悄悄将两名使者叫到僻静处,对他们说:“昔日横与汉王皆南面称孤。如今,汉王做了皇帝,而横却沦为亡虏,北面称臣,这耻辱已经够深了!况且,我曾烹杀郦食其,假若再与其弟郦商同朝事君,即使他慑于主威而不敢加害于我,难道我就不内心有愧吗?皇帝之所以要见我,无非是想看一看我的容貌罢了。这里距洛阳仅有三十里路,现在你们把我的头斩下,疾驰入京,容貌尚能辨认。”说完,拔剑自刎。二客抚尸大哭,急报使者。使者问明原由,只得依田横遗言,令二客斩下田横之首,急驰洛阳。

刘邦见到田横之首,十分感慨,叹道:“唉!田氏兄弟三人,起自布衣,相继为王,皆堪称英雄!”于是,诏令以王者之礼厚葬田横,并授二客予都尉之职,领士卒二千人负责为田横筑墓。

孰料葬礼完毕,二客竟在田横墓旁各掘一个洞穴,然后扑入穴内,自杀殉主。刘邦闻报,十分吃惊,心想:客从主死,可知主人之贤。再联想到田横属下的五百壮士尚在东海,实在令人放心不下!于是,再度遣使赴东海去召这五百壮士进京。

使者来到海岛,谎称田横已受封为王,自己乃奉皇帝之命及田横委托,前来召回故属。五百壮士信以为真,跟随使者前往洛阳。到了洛阳,方知田横及二客已死,遂集体前往田横墓前且哭且歌,深情祭拜。仪式完毕,五百壮士竟然齐齐拔剑自刎,田横墓前顿时血流成河!

如此壮烈动人的场面,令皇帝震惊,朝野轰动,人们由此方知田氏兄弟的确会邀买天下人心,无不感慨嘘唏。时至今日,河南省偃师县以西十五里处,尚有田横之墓保存。

季布、钟离昧的不同结局

田横之死去掉了刘邦心头的一块病灶,但五百壮士宁死也不称臣的壮举,同时也令皇帝深切意识到:天下的对立情绪依然严重,中国之内尚未万众归心。鉴于此,刘邦诏令继续加大力度缉拿另外两条“网漏吞舟之鱼”——季布和钟离昧。

这里先说季布。垓下之役楚军覆灭,季布即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其实,他一直躲藏在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一位周氏朋友家里,周家是当地大户,季布在此吃喝不愁。可是,当朝廷的通缉令传到濮阳以后,这位周氏朋友感到震恐,便与季布商量:“朝廷缉拿将军正急,我有一策可保将军性命无虞,希望将军听从我的安排。如若不然,我将先自刎于将军面前。”

恩主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季布没有理由不表示依允。于是,周氏将季布的头发剃去,再在其颈项套上一根铁链,穿上麻衣,扮成刑余之奴仆,将其混在数十名奴仆之中,一起辗转送往鲁地,卖与当地豪强朱家为奴。

朱家颇有巨资,曾藏匿各地亡命“豪士”百余人,乃当地著名的任侠之士。他与周氏有旧,一眼看出这位奴仆模样打扮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季布将军,心中会意,便将季布托付给儿子,并叮嘱儿子每餐必须与季布同吃,田园生产之事皆要听从此人的意见,以示尊重。朱家自己则乘车前往洛阳,为季布打点开脱。

朱家来到洛阳之后,找到滕公夏侯婴。大家知道,这位夏侯婴是刘邦在沛丰时期的老朋友,刘邦起兵以后他任侍卫长,长年跟随刘邦左右,与皇帝的关系非同一般。

朱家与夏侯婴应当有些旧交情,对朱家的到来,夏侯婴待如贵宾,设宴欢饮,留宿数日。期间,在酒酣耳热之际,朱家将话题转移到季布身上:“近闻朝廷缉拿季布甚急,不知此人犯了何等大罪?”

夏侯婴道:“季布效命于项王,数次困窘主上,皇帝对其深恶痛绝,所以才以千金之赏、三族之罪,缉拿此人。”

朱家微微点头,又问道:“那么滕公您看季布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夏侯婴连想都没有想,脱口答道:“当然是一位有才干的英雄啊。”

朱家一听,知道有戏,于是就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做人臣者各为其主。季布效力于项氏,那是他的职责。难道项羽过去所有的部属都该杀掉吗?如今皇帝刚得天下,就以个人恩怨去报复一位豪杰,怎么能够向天下昭示他宽广大度的器量?况且,以季布的才能,若朝廷逼得太急,他不北上投胡也会南下投越啊!为人主者,最忌讳将英雄逼得投靠敌人,历史上伍子胥掘墓鞭尸楚平王就是例子。滕公为何不向皇帝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道理呢?”

话说到这里,夏侯婴心中已经明白朱家此行是为季布做说客而来。所谓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对于朱家的种侠义助人精神,夏侯婴心中十分敬重,于是爽快地答应帮他这个忙。

没过多久,刘邦下诏赦免季布无罪,并在召见他时现场授予郎中职位。到汉文帝刘恒时期,季布已官至河东太守,成为大汉帝国的一位股肱之臣,结局不错。

季布不死,不消说是夏侯婴从中斡旋的结果。这件事情在当时影响很大,人们都把季布当成是能屈能伸的典范人物,而朱家不图任何回报,玉成此事,其侠义之名更是传扬天下,至于夏侯婴和刘邦,也都从这件事情上得到美誉。季布被赦事件,堪称多方共赢。

季布因祸得福,然而,有些人却不如季布这般幸运。比如,在彭城之战中徇私让刘邦逃脱的那位楚将丁固,他有恩于刘邦,结果反倒被杀。

事有凑巧,此人恰好是季布的母舅。项羽败亡以后,丁固先是蛰伏于民间,后见外甥季布被赦授官,自持曾有恩于皇帝,便主动前往洛阳谒见,盘算着也能捞个一官半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刘邦见到恩人丁固,脸上非但没有露出半点笑容,反倒一脸怒气,破口大骂,称丁固身为项王之臣,却未尽忠臣之责,从而导致项王失去天下。为避免以后那些身为人臣者效法,必须将此人处死!

数次置刘邦险境的季布获赦封官,而施恩于刘邦的丁固却窝窝囊囊地葬送了性命!这事儿上哪说理去?也许有人会替刘邦辩护,说他这样做是为了大义,其目的旨在警示天下臣民为主尽忠,为国效命。

其实,刘邦此举乃是他玩弄的一个权术,目的不过是假托“公道”、“大义”之名,为自己扬名立威。如若不然,项伯身为楚国重臣及项羽叔父,曾多次帮助刘邦化险为夷,其出卖主子和亲人的恶劣行径,较之丁固,更加令人不齿,而他却在第一时间被刘邦封侯!这又该作何评论呢?所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帝王之流的本性大抵如此。

三、迁国都,承秦制,定汉仪

刘邦称帝之初,在国家政治体制建设方面做了三件大事:迁国都,承秦制和定汉仪。这三件事情,对后世的封建王朝都有很大的影响。下面就来看看这些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

汉帝国第一次迁都

刘邦于定陶称帝,曾一度把国都设在洛阳。事隔不到一年,大汉帝国建都这件大事,竟然被一个地位极其卑微的小人物给改变了。

建言刘邦迁都的这名小人物名叫娄敬,齐国人氏。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他被隶属于汉国的齐国政权(时由齐王韩信主政)征发到陇西服役,一年后返回齐地。在路过洛阳时,娄敬想到一个点子,就托一位被时人称作“虞将军”的故人引见皇帝,说有良谋当面进献。

经虞将军牵线搭桥,娄敬获得朝见皇帝的机会。朝见这天,娄敬谢绝了虞将军为其置换新衣的好意,坚持穿着自己原来的那身褐衣(黑色麻布衣服)草履去见皇帝。好在刘邦也是起于草莽之人,对娄敬的破衣敝屣不但没有介意,反而感到十分亲切,于是先赐酒食给娄敬。在娄敬吃喝期间,刘邦问他有何良谋进献?

这位娄敬虽然出身微贱,却颇具辩士风采,开口便是反问皇帝:“陛下定都洛阳,是欲和当年的周王室一比隆盛吧?”

刘邦回答:“正是此意”。

娄敬听后,一口气把自己满腹的想法和盘托出,他对皇帝分析道:“陛下取天下与周室不同。周室积德累善十余世,以德服人,不必依靠天险来防备诸侯,这才建都洛阳,居于各诸侯中心位置,方便诸侯朝贡。后来,周室衰微,天下诸侯各自为政,周室因无险可恃,奈何诸侯不得,最终为秦所灭。如今,陛下起自沛丰,诛暴秦,斗项羽,大小战争百余次,天下百姓肝脑涂地,暴骨旷野的士卒数不胜数,哭怨之声从未断绝!试问,您怎么能与周室的盛德相比呢?所以,我个人认为洛阳不宜建都,而关中秦地,山环水绕,关塞坚固,如若天下有变,百万之众,立可聚集。而且,关中土地肥沃,号称天府之地,陛下若建都关中,即使天下发生变故,关中总能保持安然无恙。这就如同您与别人打架,若不扼住对方的咽喉,按住对方的后背,就不能全胜。倘若在关中建都,就好比是扼住了天下的咽喉,按住了天下的后背,胜券在握啊!”

刘邦听了娄敬的这番分析,觉得颇有道理,但迁都之事毕竟事关重大,便征询群臣的意见。那些大臣多是中原人士,不习惯关中的生活习俗和自然条件,于是备言周室以洛阳为都,兴盛长达数百年,而秦朝建都关中,二世即亡的历史教训;并且,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淆渑,背河向洛,其险足可固守,因此,不如依旧建都洛阳。

大臣们的这个意见好像也很有道理,刘邦一时没了主意,便去向张良讨教。张良分析说:“洛阳虽然也还险固,但方圆仅数百里,地方狭小,土地贫瘠,且四面受敌,确非长久用武之地。相比之下,关中左临淆函,右据陇蜀,沃野千里,关河阻塞;南有巴蜀之富饶,北有胡苑之便利,背依三面而坚守,独留东面以制诸侯。诸侯咸服时,可溯河、渭而上,以输贡赋;诸侯有变时,顺流而下,以运粮草。这便是所谓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说得很对,陛下应当迁都关中。”

刘邦见智囊张良也是这个主张,于是下定决心迁都关中。娄敬因进言有功,被拜为郎中,号“奉春君”,并赐姓刘氏。

关于这次迁都,《史记》记载称“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当天就启程,可谓雷厉风行。因咸阳宫殿早年曾被项羽焚毁,刘邦君臣只得暂居栎阳,并令萧何进驻咸阳,负责监修咸阳宫殿。这个时间约是汉高帝六年六月,即公元前201年7月。

大汉帝国迁都长安以后,处在战略前方的洛阳,便作为大汉帝国的陪都而保留,一般都由刘邦亲自坐镇,用以镇抚北部边疆和关东诸侯;而处在战略大后方的国都长安,则在相国萧何的佐助下,由皇后吕雉把持。因而,汉朝建国之初,刘邦、吕雉在经营他们的“家天下”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其实都是维持着一种“前店后厂,夫妻分工”式的政治格局。

汉初由秦制改良而来的政治体制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汉朝的政治体制,其主体结构都是从秦制承袭而来。所区别的是,汉帝国建立之初,由于天下尚处于军阀混战的纷乱之中,在这一特殊背景之下,汉初时期,帝国实行的其实是中央集权与裂土分封同时并行的政治制度。

这一政体的实质就是:各诸侯王由皇帝册封并听命于皇帝,各诸侯国在政治经济方面实行自治,但每年须向中央政府承担一定数额的贡赋和徭役;而在皇帝坐镇的中央政府辖区内,则实行中央、郡、县、乡等四级政权网络。这里专讲一下中央政府相关机构和制度的配套设置。

与秦朝一样,汉初地方一级政权曰“郡”。在秦始皇称帝之初,他将全国共分为三十六个郡,后来双陆续增加,到秦朝末期,全国已有四十个郡。汉朝初期,由于实行中央集权和诸侯分封共存的政体,故刘邦称帝时,由中央直接统辖的只有河东、河南、河内、东郡、颍川、南阳、汉中、巴、蜀、广汉、陕西、北地、上郡、上党、内史等十五个郡,到刘邦驾崩时,中央直辖郡已增加到二十余个。

郡的主要长官有郡守和郡尉,郡守掌管一郡的行政,郡尉则主要负责一郡的军事。郡下设县,其长官职务的称谓根据县的大小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万户以上的县,其长官称为县令;万户以下的则称县长。每县配备县丞、县尉各一名,县丞协助县令(县长)处理政务,县尉则负责全县的军事和治安。

县下设乡,乡下设亭,亭下设里,里下设什,什下设伍。每乡由三老、秩、啬夫、游徼等基层官吏负责施行政务,具体分工是:三老负责教化;秩、啬夫负责掌管民事纠纷和收纳赋税;游徼负责地方治安。

亭虽是介于乡与里之间的一级机构,但它的功能主要侧重于往来官吏的接待和社会治安的维护,行政方面则不过多介入。里正(父老)、什长、伍长,这些职务约相当于现今的村组长,不属于官吏的范畴。

讲完了汉初政权层次的划分,接下来再去看看朝廷机构的设置情况。与秦朝一样,汉代朝廷亦设“三公九卿”职位,皇帝则总揽大权。

“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及御史大夫。丞相乃“三公”之首,其职责主要是辅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秦朝设左右丞相,而刘邦只设一相,到汉孝惠帝刘盈时期才增设二相。太尉是全国最高军事首脑,其职责是主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是全国最高监察首脑,但因为在法律严苛的汉初时期,贪赃枉法的大案比较鲜见,故御史大夫是个比较清闲的差事,还须协助丞相处理政事,掌管符玺和典籍文件,因此职务也相当于副丞相。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汉朝开国之后的第一任丞相是萧何,刘邦于汉元年拜萧何为丞相,到汉九年时,刘邦又将丞相称谓改做“相国”,并拜萧何为相国。

汉朝初期,太尉这一职务,自汉元年起由卢绾担任,汉六年底,刘邦册封卢绾为燕王,太尉职务便空缺下来,直到汉十一年,才由周勃担任第二任太尉。

同类推荐
  • 长歌李存勖

    长歌李存勖

    本书是一本李存勖生平的传记,关于历史上的李存勖,生命虽短,却蕴藏深厚而多元——既有辉煌,也有龌龊,既有慈爱,也有暴戾……就说对待人才,他能杀害郭崇韬,在此之前,却又言听计从;对女人,他想占有,多多益善,却不管或许也管不住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刘彩珠……
  • 中原鹿正肥:袁世凯的奋斗

    中原鹿正肥:袁世凯的奋斗

    本书以晚清的风起云涌为大背景,讲述袁世凯通过不懈奋斗,从一个浪荡公子成长为朝廷重臣乃至洪宪帝制的过程,全书截止于1915年袁世凯称帝,着重讲述二十余年间其出人头地的艰难与相关手腕,展现其在此期间所建立的功业。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明太祖朱元璋(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明太祖朱元璋(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此书以朱元璋的苦难童年开笔,写他的曲折传奇的情爱故事,写他铁马金戈救民于水火,写他的辉煌政绩,写他政治家的谋略与风采,写他的肃贪风暴,写他礼贤下士和选贤任能的品格以及运用权谋的无奈……本书的看点在于从文章的点滴言辞中能够去真实的体会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升降沉浮,于是这些曲折起伏的事实显然搭建了一个鲜明的历史平台。朱元璋及他的亲人与仇人都在这一历史平台上演绎他们命运的悲欢离合,大喜大悲。本书的实质不在于让读者去通读历史事件,而在于让读者朋友廓清历史烟尘,通过起伏波折,大开大阖,震撼心灵的故事,把一个个真实的灵魂发掘出来,从而去探索昔日王朝兴衰、错综复杂的历史传奇……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热门推荐
  • 邪天逆修

    邪天逆修

    一位天才得到上古传承《最上乘论》,修炼《邪天罡经》,觉醒异灵根,踏上逆天修行之路…….他是一位绝世天才,他也是一位好战分子,他会无厘头的杀人,他也有软弱的时候,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人生哲学大师……
  • 无限降临二次元

    无限降临二次元

    莫名其妙被选中,在无限世界试炼的杨曦一边在危险中苦苦挣扎,一边探寻隐藏在背后的秘密。毒岛冴子:“振作起来,你可是我们的领队啊!”克鲁鲁·采佩西:“作为我的宠物,千万别给我丢脸!”柊真昼:“让我们互相厮杀吧!”谏山黄泉:“端坐于霜天,冰轮丸!”等等!有什么地方搞错了吧?!好吧,据说···这是综漫小说。
  • 我为树狂

    我为树狂

    一树在手,天下我有!不一样的树,造就不一样的奇人!
  • 宿灵姬

    宿灵姬

    天地造化,皆具性灵。有一种人,能够将万物的灵格化为己用,或开山裂石,或百步穿杨,或纵享长生,或阅女无数。。。这种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宿灵者!宿灵者代代单传,逢二折一。宿命的抗争失败之后,一个少女开始了她现世的传奇之旅。当灵格的力量被世人渐渐知晓,又将会激起多少贪婪、欲望和野心?
  • 英语经典喜剧电影对白朗诵

    英语经典喜剧电影对白朗诵

    本书精选了18部经典的英文喜剧电影,从中截取具有代表性的对白,并做出了精心的翻译和对白分析。
  • 原味爱情

    原味爱情

    跟陈染分手以后,朱以丹一直跟噶东漂泊在外,因为忘不了初恋陈染,所以朱以丹和噶东始终没有开始的机会。正当他们将要开始的时候,陈染又突然出现告诉她分手的伤害只是误会。新仇旧恨孰轻孰重,有的人远在天涯却在心间,有的人近在咫尺却仿佛天涯,人生是否就不能重来?
  • 重生之彩票大亨

    重生之彩票大亨

    一个社会青年,在突然重生之后的幸福生活。
  • 剑魔附体

    剑魔附体

    一个倒霉的孩子,他如何变强大,如何在异界大陆立足,他深深知道自己不强大,受到了伤害也会更多……
  • X游戏终结者

    X游戏终结者

    什么,你说游戏里面的虚拟人入侵世界了,这怎么可能?不,这是真的,正在发生着,世界已经危在旦夕,或许将会是末日……在未来,一种用脑动代替手动的新游戏诞生,几个学生在玩这个游戏的同时发生了他们意想不到的惊变,他们在虚拟世界建造了一座城池,直到引起了游戏公司的关注,但这时发生了离奇之事,游戏系统出现了一个病毒,游戏公司也束手无策,主角建立的城池也遭到了这个病毒的攻击,以至于沦落到为游戏公司进入虚拟世界杀病毒的狩猎者。而虚拟世界的人们在为了存活的抗争中联系上了神秘的第三方,他们从虚拟世界杀出了真实世界,一场游戏人入侵人类的战争在世界上蔓延。直到神秘的第三方开始卷进来,一切都变了……
  • 网游之江湖高手

    网游之江湖高手

    在这热武器衰败而冷兵器横行的时代,由多国研究的,以古代武侠世界为背景的虚拟真人网游,且看秦飞如何在这虚拟与现实的世界中成就王者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