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它与龙一样同为我们汉族古代的图腾。关于凤凰,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其实凤凰是一种雌雄的统称,雄性为凤,雌性为凰。它们在一起之后,就总称之为“凤凰”了(顺便说一下,麒麟,其实也是雌雄的统称。)凤凰作为我国的图腾,它们象征着祥瑞!作为传说中的凤凰,它们的性格高尚纯洁,好像也可以说它们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它们志向高远,喜好安逸自在的生活。突然感觉它们有些像那些圣人、贤者或是仙子。可能这世间根本就没有完美无瑕,但人们又是希望有完美无缺,所以美好、完美的人、物或者是世界只有在想象中,只有在传说中存在!
《凤求凰》是一首琴曲,它所表达的是一位男子将自己比喻为凤,大胆的热情的向一位美丽比喻为凰的女子的表白,同时也是对爱情的向往与誓言!《凤求凰》这里面也是一段流传千年的爱情故事!
只不过,神化或是传说都是对现实有些美化或者是夸张,要是用现实的眼光来看,或许是这样——在爱情的世界里,在大多的时候,最开始都在于男人主动的“去爱”,而女人应该是“被爱”的!
司马相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辞赋家、音乐家…他属于一位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大才子。
可是在古代,写作、创作大都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历史中有着太多文人墨客,在这背景下生活的清贫困苦,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古代的许多文艺作品,都好像有那么带了些抱怨的意味。司马相如虽说有才华,可是他在青年时期也是有些不得志,也有一些郁郁寡欢。
话说他年少时就喜欢读书练剑,也喜爱音乐,这样的人,他在他们家乡也算得上是有点小名气。
在司马相如二十来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也是有着“望子成龙”的期盼,所以他们凑了些钱托关系,为司马相如买了个在京城里的小官职,不过也可能是钱少了些,关系不硬,所以只是谋了个闲职而已。所以说“钱”与“干爹”是一个历史的现象。
有才能的人是不甘于安于现状的,他们总会想着如何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司马相如在那个小职位感觉一直不如意,好像也没有什么好发展的空间,所以他辞职,离开了京城,投在一位叫梁王的门下,做他的幕僚。
在当时大汉王朝国力昌盛,也是在一个和平时期,所以对于那些官僚来说,他们吃饱了也是没事干的,所以每天来也就是吃喝玩乐拉撒睡。
所谓的幕僚的工作也应该是拍拍马屁,在酒桌上暖暖气氛,陪着游玩的时候写个赞美的文章,当然偶尔也要出出什么所谓的计谋。司马相如也应该是这样的吧,他在梁王底下做幕僚时也写过一些辞赋,其中有篇叫《子虚赋》最有名了。
现实的世界就是如此,不管你想的多么的完美,书生只是那么一个不太有用处的角色,斗斗乐子罢了。
生活不管怎么说,依然还是要如此过的,平淡着,重复着,鸟下鸟的蛋,人拉人的屎,吃多烤红薯了就会多放两个屁。
生活需要变化,生活也真的应该要变化。
司马相如在梁王那里做幕僚一做就是好几年,直到梁王的去逝,他也失业了。
失业了,想必司马相如是有些痛苦的吧!想想离开家乡,外出十来年了,想想曾经的豪情万丈,想想曾经的憧憬、梦想,这一切,现实都将他打得四分五裂,打得落花流水。光宗耀祖,荣归故里也是那么的可笑了!
有些失魂落魄的司马相如离开梁地回到了他的家乡四川成都。他如今已是三十来岁的大龄青年了,如今没有事业,也还没有成家,想想自己混得真的蛮差的,虽然他很有才华,但生活的清贫也可能让他有些迷茫。只是在他的心中,好像隐隐约约总感觉,自己肯定会有一番成就的!
可能是如此吧!黎明过后,迎来新的曙光!
司马相如有位好朋友“王吉”在成都的其中一个县里当县长,所以司马相如就去投靠了他。
对于做官的而言,他们愿意为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是能的,但他们不愿意做,也依然可以混得很好,甚至还有可能越混越好。
对于古代那些官员,他们就好像是些看门狗,是那些帝王的看门狗。只是官员可不是狗,他们是群非常聪明的人。
王司马相如的好朋友吉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王吉见司马相如贫困潦倒,三十来岁了还是单身一人;但是司马相如这人长得英俊潇洒,况且还有一些才华,是个潜力股。所以王吉对司马相如说,他们这里有个首富,是很有钱的,他叫卓王孙;卓王孙有个女儿叫卓文君,卓文君这女子长得非常漂亮,而且和你一样也是才华横溢,所以王吉让司马相如去将那卓文君搞到手!
司马相如听后只是微笑的摇摇头,说自己事业无成,哪能博得美人心呢?
当官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多端,他们对人性有着很深的了解。王吉笑了笑,说“事在人为”,然后就叫司马相如如何做(当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说讨论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