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69600000032

第32章 密谋反共,五次“反剿”(13)

此时中央红军有两种打算,是毛泽东的方案,由政治局和军委会共同批准:一是北渡金沙江与四方面军会合;二是会合不可能时,即留在川、滇、黔边区打游击。这种打算被薛岳获悉后,薛即部署军队,防止中央红军北渡金沙江。5月9日第二路军总指挥龙云令薛岳于同日到达金沙江南岸,追击准备渡江红军。但当薛部尚未到达时,红军已于5月9日渡过金沙江北上。蒋介石又晚了一步,他总是跟不上红军的行动。

中央红军渡金沙江后,进入西康少数民族地区,人烟稀少,给养困难。此时,豫陕边区徐海东部红军,川北徐向前四方面军和陕北刘志丹部红军,均正对蒋军作战。蒋又于5月10日自贵阳飞昆明,仍亲自指挥追击红军。同日委顾祝同任重庆绥署主任,统一筹划川、康、黔各省对红军作战事宜。

5月11日,蒋介石又下决心将中央红军歼灭于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江以东地区。他认为石达开就灭亡于此地,甚是胸有成竹,欲中央红军重蹈石达开覆辙。遂令刘文辉二十四军守卫大渡河北岸;令孙渡第三纵队筑堡防止红军南下或向西南撤退;令薛岳指挥第二路主力军围攻中央红军。

5月12日中央红军在大理(云南)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毛泽东批评洛甫是右倾机会主义思想,也批评了林彪。

5月25日,中央红军一部分在农安和安顺场之间奇迹般地渡过大渡河,北向泸定桥突进;未渡河的主力部队则急沿大渡河东岸,也北向泸定桥突进。至26日,蒋始由昆明飞抵成都,下手令指挥部队围攻沿大渡河北上红军。5月29日,中央红军攻克天险泸定桥,中央红军主力顺利渡过大渡河继续北进。守桥军队为刘文辉二十四军一部,稍战即退。

蒋介石继令组织一至二师便衣队为先锋队,以前、后、左、右阵势,每部相距三十里地,中有联络机构。对彝族区则组织宣传慰劳队,以布与酒为主要慰劳品。同时严加防范,免受其害。以阻止渡桥后的中央红军通过彝族地区。

中央红军过泸定桥后曾北上金汤,因受彝族袭击和给养困难,又自金汤南返,欲克汉源、荣经、雅兴,与第四方面军会合。

6月1日,蒋介石电令薛岳将红军围歼于泸定和汉源之间地区。以欧震九十师、梁华盛九十二师、万耀煌十三师为主力。郭思演九十九师一个旅参与助攻。蒋仍采取碉堡战术,步步进逼。并于西昌修飞机场。

6月8日,中央红军攻克懋功。6月12日,一、四方面军会师,6月26日,中央于两河口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据李德回忆,毛泽东提议到新疆去,以接受苏联的支援。洛甫(张闻天)、王稼祥同意此提议。但大多数人反对这个意见。毛泽东表示服从大家意见。然后决定继续北上。据张国焘说,毛泽东当时曾提议到宁夏,从外蒙接受苏联援助。聂荣臻说“全体通过恩来的战略方针”,到川陕甘去。总之此次会议决定了北进计划,否定了张国焘的西进计划。该会议推举张国焘任红军总政委,朱德任总司令,刘伯承任总参谋长。7月初又于梭摩举行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中张国焘提出不完全放弃川康、进军新疆意见。这和毛泽东前面意见一致。这次毛泽东仍服从进军陕北大多数人意见。

蒋立即令杨森部向懋功追击;令李韫珩第五纵队于泸定、康定筑碉堡、工事防止中央红军东走;令第二路军于汉源、荣经一线筑堡,防止中央红军向西北突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

29日,蒋下手令指示筑堡方式应为斜交口字形或十字形。切忌平列一字形筑堡。

30日,蒋写反省录,认为虽然中央红军被歼十分之九,但仍未肃清,乃自己检讨,是自己“智虑学识不精之过”,不过因此而收川、滇、黔三省归于中央统治之下,又是一大收获。

7月4日,蒋指令于碉堡外缘掘壕沟、设鹿寨和竹篓等副防御体系。7日,蒋又亲自颁布筑堡标语七条,强调筑碉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碉堡系剿匪自卫的唯一武器。

二、军民人等要全部动员构筑碉堡。

三、构筑碉堡纵横密布,可以封锁匪区,防匪蔓延。

四、构筑碉堡可以互相呼应。

五、构筑碉堡群集中粮食,可以坚壁清野。

六、筑碉堡要守备,守备要严密。

七、碉堡守兵要不分昼夜,轮流出外游击。

6月29日,中央红军主力分三路北上突进,以攻克松潘为目的。7月8日到达松潘、毛儿盖之间地区,进入甘肃省,与胡宗南部队开始接触。

10日,红军攻占毛儿盖。11日,蒋于成都接见薛岳第二路军军官,将该路军大大夸奖一番后,东调川北,以川军担任围攻红军主要任务。蒋以为此处为人烟稀少之区,可以不用第二路军这支主力部队了。

他令邓锡侯二十一军守双流、新津一线,李家钰四十五军守新津至名山一线;刘文辉二十四军守雅安至泸定一线。又令以上各军以民团配合其守备,防止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南返或后退。

19日,毛儿盖红一、四方面军向松潘进逼。蒋令各军向懋功至毛儿盖地区红军合围。7月25日,四川杨森第四路军将懋功攻陷。红五军团撤退。27日,红九军团放弃崇化,李韫珩五十三师将其占领。此时蒋欲于大金川地围歼红军主力。

7月下旬,徐海东部红二十五军到达甘肃两当地区。蒋介石急命薛岳二路军向川、甘边境文县、碧口一带推进,欲阻止中央红军北上,与徐部会师。

8月1日,驻第三国际中国代表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国防政府和“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惟一条件是蒋不再进攻“苏区”,对日抗战。8月4日,红军于毛儿盖举行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发生张国焘和毛泽东关于留驻川、康和北上陕甘之争。

张欲以川、康为根基,建立政权,进而取四川中部地区;如不成功,再进发新疆和苏联相连结。

毛泽东则主张北上陕、甘与刘志丹、徐海东会师,欲接连内蒙,再通过外蒙和苏联接连在一起。

最后双方几经争论,终于达成协议: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一、三军团为右路军;张国焘、朱德、徐向前为左路军率红九军、三十军、第四军、三十一军、三十二军、一方面军之红五军团(董振堂)和罗炳辉红九军团,约四万人。两路分头北上。

后张国焘左路军到达阿坝后,因遇到一片泥泞大草原,难以通过,遂改变主意,提出南下,忽又折返川康边境毛儿盖地区。中央红军则不告而辞,单独北上。张国焘即令陈昌浩将红四、三十军带回,随他南与一、四方面军分开。

10月下旬,徐海东红二十五军在甘泉与东北军一、七师作战。

此间在陕西又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最后一致通过到陕北与刘志丹部红军会师。同时改编军队,共改编为三个纵队。第一纵队队长为林彪;第二纵队队长为彭德怀;第三纵队队长为叶剑英。三个纵队合称为陕甘川游击支队,彭德怀任支队长,毛泽东等任政委,共有万人左右。9月18日击败鲁大昌部,强占腊子口,10月2日,越过六盘山,向陕西进军。此时由东北军和杨虎城西北军防守陕西,但此两部军队希望抗日,不愿打内战,士气低落,只限于守卫阵地,而不主动攻击。中央红军遂冲过东北军防线,于19日达陕北吴起镇,与徐海东、刘志丹部红军会师。

会师后,红军改编为:一军团辖一、二、三师;十五军团辖七十五、七十八、八十一师。另有独立团、骑兵团、一方面军直属部队,共一万二千人。前敌总指挥为彭德怀。

11月初,徐向前率九、三十、三十二军向天全、芦山进军,欲取得粮食基地。四川“剿匪”总司令刘湘部署川军邓锡侯、郭勋祺、孙震、杨森、王缵绪、潘文华、李家钰各部围攻。11月9日,红四方面军三十二军攻克天全,刘文辉二十四军敌抵不过,退向雅安。蒋介石遂令薛岳二路军主力之一、二纵队(吴奇伟、周浑元)集中成都待命进攻。23日,红四方面军攻克荣经,南下汉源。刘文辉二十四军接连退走。洪雅告急,成都震动。

此时萧克、贺龙红六、二军团,南渡沅水,欲沿黔、滇、康、川边界线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蒋介石又急命何键第一路军围歼贺、萧军团。令薛岳二路军之一、二纵队,急攻荣经、汉源,截击红四方面军,阻其南下。激战8日,于12月15日,薛岳二路军一、二纵队攻陷荣经。红军退于天全、芦山地区。此时四方面军兵力约为二万五千人左右。1936年2月11日,薛岳率二路军向天全、芦山发起进攻。25日,周浑元第二纵队攻陷天全。26日,攻陷芦山。红四方面军退向懋功。4月中旬,贺、萧二、者军团在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遂与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陕、甘。红二方面军于1936年10月与一方面军会师。军队人数约为一万人左右。

张国焘经一系列惨败,只好认输服从中共中央命令,北上陕甘。旋又据第三国际意见,将其主力西渡黄河,进兵新疆,但过河后,即被马家军歼灭。留在河东的红四方面军尚余六、七千人。

这时红军在陕北的总数大约为:三万五千人。一方面军五六千人;十五军团共一万人;徐海东红二十五军三千人;二方面军一万人;四方面军六千人左右。对赣南留下之项英、陈毅部红军,蒋介石令顾祝同(驻赣绥靖主任)率部围攻。下辖八个绥靖区,以孙连仲、刘兴、毛炳文、陈继承、谭道源、余汉谋、张钫、赵观涛为第一至第八绥靖区司令官。陈诚任驻赣预备军总指挥,罗卓英为副总指挥。下设四个纵队,以樊崧浦、罗卓英、汤恩伯、刘绍先为第一至第四纵队指挥官,亦归顾祝同统辖。

自1934年12月,至1935年3月,对项英、陈毅部红军进行“清剿”,迫使赣南红军转移闽赣边境,所余甚少。

西安事变

张学良在转变

1935年12月下旬,蒋介石派其亲信陈立夫赴苏,和苏联商谈订立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于苏访问近三个月,达成协议。回国后又与苏驻华大使鲍格洛莫夫会谈就日问题。其中苏联答应抗日期间,不援助中共,决执行诺言。陈于回忆文章中曾说:“对中共成功后与苏不利的问题,苏大使表示同意,并电告莫斯科。”1935年9月,周恩来致信陈立夫,提出国共再次合作,进行抗日战争。但蒋介石当时未予答应。此前,中共于遵义会议后,第一次由覃振转达,第二次由胡宗南转达,第三次由邵力子转信蒋氏(红军已到陕北),希望团结抗日,接受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次,毛泽东甚至愿出国考查。但蒋介石均予拒绝,一定要消灭红军。

自1935年10月至1936年12月中旬,蒋介石又于日寇步步紧逼之下,对陕甘宁红军进行三次大规模围攻。蒋动用了二十四个师和四个旅、四个骑兵师。这和对日寇之步步退让、妥协与忍辱,又一次形成鲜明对照。

同年10月2日,国民政府特任蒋介石为西北“剿总”兼总司令,张学良为副总司令。10月下旬,蒋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由张学良全权指挥作战。此前兰州“绥靖”公署已经设立,朱绍良任主任。26日,蒋在成都部署西北“剿共”军事。于西北“剿总”下设立三个路,三个防守区:

第一路总司令为朱绍良,下辖王均第一纵队、胡宗南第二纵队、毛炳文第三纵队、马鸿宾第四纵队、马步芳第五纵队。

第二路总司令为于学忠,辖王以哲第六纵队、董英斌第七纵队、于学忠第八纵队。

第三路总司令为杨虎城,下辖孙蔚如第九纵队、冯钦哉第十纵队。

三个防守区是:宁夏第一防守区,马鸿逵为司令;青海第二防守区,马麟为司令;第三防守区包括延川、安塞、保安以北和晋、绥、宁边境地区,司令为孙楚。下设三个分区:第一分区孙楚兼;第二分区司令为井岳秀;第三分区司令为高桂滋。另设一个预备军司令周浑元,一个骑兵军何柱国(薛岳第二路军仍在川北地区)。

蒋介石对陕北红军的围攻,仍然用原先在江西地区第五次围攻的战略战术:封锁和碉堡战;也仍坚持三分军事,七分政治。陕北方面以孙楚三十三军、高桂滋八十四师、井岳秀八十六师、王以哲八十七军、董英斌五十七军、杨虎城十七路军,筑堡围攻陕北红军,以孙楚为总指挥;陕甘方面以于学忠五十一军骑兵第七师、一○六师、骑十师、骑三师、一○九师,于陕甘边境筑堡截堵红军四方面军。

11月中旬,各部队按以上部署,开始分别修建碉堡,对陕北红军进行封锁和逐步推进,但未展开猛烈攻击。而封锁线也因村民接济未能奏效。

陕北红军以瓦窑堡为中心,控制米脂、横山、吴堡、绥德、清涧地区。兵力号称三万余人,但据张、杨估计当为万余人。究竟有多少,很难准确计算。

1936年1月1日,毛泽东在瓦窑堡召开军事会议,决定进攻榆林,绥德。1月4日红军开始进攻,被高桂滋八十四师挫败。2月20日,陕北红军留一部固守根据地,以主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欲北上抗日,摆脱蒋军围攻。21日,毛泽东发表东征抗日宣言。(同月,殷汝耕于冀宣布成立伪“冀东自治政府”。)蒋介石立即命令阎锡山派军配合其中央军堵截东渡红军。3月22日,蒋军夜袭冀家原刘志丹部红军,刘战死,红军失利。5月3日,毛泽东和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妻贺子珍率部返回陕北。5月5日(蒋之国民政府颁布宪法草案),毛泽东、朱德联名发电向蒋介石呼吁停战议和,并建议组织抗日统一战线。5月11日,红军又被迫退回河西。5月28日转移到靖边、定边一带。6月1日,蒋介石设立晋、陕、绥、宁四省边区“剿压”总指挥部于太原,由陈诚任总指挥。6月7日,陕北红军欲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留一部于瓦窑堡地区进行游击战,以保卫根据地,而以主力继续向陕甘边境转进。

张学良则令王以哲六十七军、于学忠五十一军,何柱国骑兵军截击。

6月1日,两广独立反蒋。李宗仁进军湘省。经过蒋介石收买,和张惠诏、郑介民奔走,黄光锐首先率战斗机四十九架投蒋介石。

1935年9月时,张学良仍然相信蒋介石的“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大讲完成“剿共”任务后,再北上抗日。但11月下旬,牛元峰一○九师被歼,对在南京参加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的张学良刺激较大。而蒋介石又不给他重建番号,消灭一个师就少一个师。这更促使张学良不得不认真思考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开始想到拥蒋联共抗日的方策。张的机要秘书苗剑秋(苗疯子)也对张学良施加联共抗日影响。他建议张学良联合陕北,对日作战。还有应德田等人也积极主张抗日。苗剑秋于1945年秋随军事代表团访日时,留居日本,一直未归。以后香港春秋杂志社编辑曾经访问过他。

南京开完会后,张学良又到上海一行,在上海见到杜重远,杜又对张宣传了抗日救国为第一要务的道理,也使张深受影响。

1936年1月,中共党人刘澜波、栗又文等来到东北军中任职。刘任骑兵军副军长;栗任“剿总”秘书室秘书。三、四月间,刘澜波把栗又文、高崇民、孙达生等党员在开秘密会议时的发言印成一个小册子《活路》在东北军中发散,鼓动广大军人走联共抗日道路。张学良也认真读了这本小册子。后被国民党特务发现,以高崇民出走了事。

同类推荐
  • 谷歌小子

    谷歌小子

    一个是举家逃离苏联的数学天才,一个是酷爱乐高玩具的发烧友,两个犹太青年共同开创了一个神奇王国——谷歌。从理论上来说,很多竞争对手都有机会达到谷歌今天的位置,然而在现实中,谁也无法企及谷歌的高度,因为它们没有拉里和谢尔盖。
  • 默克尔传:创造德国奇迹的女人

    默克尔传:创造德国奇迹的女人

    默克尔是一个谜。她在世界政坛呼风唤雨,举足轻重,但人们对她的过去、她的内心几乎一无所知。这个女人很少透露关于自己的信息。她在民主德国的过去,她突然迅速地攀上德国权力顶峰的内幕,一概讳莫如深。默克尔的人生经历和从政生涯如同一部悬疑电影。她总是出人意料地转变立场,在对手的阵营里猛冲,让人措手不及;她采取多种策略和战术,一次次赢得德国选民的信赖与支持;必要时,她会毫不犹豫地为权力而献身。本书是通往默克尔世界的一次旅行,为您解开德国“铁娘子”身上的斯芬克斯之谜……
  • 忍辱膑足——孙膑

    忍辱膑足——孙膑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周家后院

    周家后院

    《周家后院》是一部以周氏家族为背景。全景描绘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家事的作品,内容包括三兄弟的学业、爱情、婚姻、子女、家庭、家务事等方方面面。该书没有学术书籍的盖棺定论和大是大非,完全着眼于周家后院生活的叙述,涉及多位女性,包括鲁迅原配朱安,周作人夫人信子,周建人夫人芳子以及许广平、王蕴如等。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视角选择了周氏兄弟身上容易被人忽略的部分。没有被打上印记的光鲜明丽,却有不刻意隐藏的真实,书中隐秘的故事和谜题,值得回味。
  • 蒋介石一家人从溪口·南京到台北

    蒋介石一家人从溪口·南京到台北

    这是一部蒋氏家庭的生活照,具体描绘了蒋介石从祖上到儿孙的真实生活。这是一部蒋家王朝的政治照,全面实录了蒋家王朝从蒋介石到蒋经国两代“人主”的政治生涯。这是一部南京岁月的全景照,充分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是蒋介石的故乡,因诞生了蒋家王朝的两代“人主”而名扬海内外,国民党的钦定史书誉称:地灵人杰!
热门推荐
  •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凝聚人脉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凝聚人脉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夺夫:娘子太威猛

    夺夫:娘子太威猛

    搞神马?她原以为的竹马郎君居然是她家的仇人?还有这个跟在她后面唧唧歪歪的男人是怎么回事?她要去哪是她的自由!他要为她出头受伤可怪不着她。可眼睁睁看着也不太地道,好吧,姑娘做件好事收留你。耶?她肿么越看他越顺眼了?坏了!中爱情的毒了!
  • 元神降临

    元神降临

    元气浓,大乱至。魔神降,元神出。魔神灭,天下平。天地责任终将由谁承担?且看一代废柴陈落羽是如何降妖除魔,羽化成神!本书Q群335833197有意或者想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本书的可以加群哦!
  • 重生复仇:腹黑嫡女

    重生复仇:腹黑嫡女

    被渣男砍断双手剜心而死,再睁眼,奇迹重生?!恶毒庶姐,几次陷害?剥了你的美人皮!伪善姨娘,两面三刀?一刀送你上黄泉!前任渣男?姐看不上你了,没了姐,看你蹦哒蹦哒再蹦哒,姐一巴掌把你拍到墙上,抠都抠不下来!美男,可不可以不要勾勾缠,姐对男人没好感……嫡女重生,害了她的还给她死回来!
  • 爱在北宋

    爱在北宋

    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爱情且看一个现代女孩如何在北宋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 默衣传奇之四谛杀

    默衣传奇之四谛杀

    推理探案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南宋理宗景定年间。随着罕世奇宝“血玉菩提”重现人间,一场扑朔迷离的连续猎杀,揭开了尘封多年的迷案真相。国恨家仇,血泪交织。京都第一神探秦默衣抽丝剥茧,剖开庙堂与江湖的重重迷雾,然而最后的真相却令人难以置信,不忍卒睹。
  • 异界铁匠

    异界铁匠

    本来最为一个工程师,就已经够倒霉的了,毕竟朝五晚九的上班是很辛苦的,至少孔刚以前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现在变了,孔刚自从开始穿越以来,无比的怀念自己以前那安定平稳的生活,你能想像一个人穿越了19次,都是悲剧收尾吗?像什么被上了的小龙女,刚自宫的林平之,在不败怀里的莲弟弟,等等这些,对于孔刚来说,都是小儿科了。这次,他的第二十次穿越,是成为一个魔法的铁匠,有之前的那么多人生阅历,做为工程师的孔刚表示,铁匠什么的,还是很有爱的嘛。
  • 闲王的极品逃妃

    闲王的极品逃妃

    她是将军府庶女,却偏偏嫁给一代“闲王”,大婚当天逃之夭夭,竟与医圣、毒仙皆有瓜葛?某王爷夫君跳脚了,凭什么她小小庶女就敢逃婚,还对他嫌弃不堪?他倒要看看她的老情人们到底有何神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第一代才女”的她,集佳话、传奇、艳情、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及作家,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一生的传奇经历都为当世仰叹。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其中,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小说《九十九度中》堪称经典。《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收录了林微因的散文、小说、书信等有代表性的美文,包括对古代建筑的看法及评价,真正将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展示在我们面前。
  • 羁绊兮

    羁绊兮

    一个人只有一个命运。命运与自由,责任和羁绊,水和白云,科技与环境,看似对立,又彼此交融,相互影响;敬畏之心,对等之德,无畏之态。这是一个有关少年的故事。陌生,又好奇;弱小,又无畏。在这个多样丰富,却又充满冒险的世界里,命运让他(她)们彼此有了羁绊,时间使他(她)们彼此有了成长。少年兮,羁绊兮,未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