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69600000058

第58章 扶助接班人,在台政策方针(12)

新台币于1949年6月15日正式使用。

同时,对于农业,则于同年4月开始推行“三七五”减租政策。1951年实行土改。1972年完成土改。到1953年开始制订第一个四年计划。

蒋在台湾的经济建设思想,实际上自1935年至1943年间,已经基本形成。其来源是孙中山实业计划思想中的诸原则。而蒋又对这些原则加以解释和发挥。总计其内容如下:

首先是中国经济建设的基点在大陆,而以海港为出口。国际贸易要经过海港;农、矿事业则在大陆。平时以海口为通商之门,战时则据大陆为后方,使民生与国防,亦即经济发展与国防合一。这一条很重要,如果单纯发展沿海地区,而忘掉内地经济发展的同样重要性,则既不利于国防,亦形成内地落后之畸形经济,对整个国家极为不利。

其次,实业计划以交通农矿为最根本事业。中国工业要发达,首先要开发辽阔的内地,改造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生活,为工业产品准备充分市场。要开发内地必须以国家资本发展铁路、水运,以便利交通。同时开发矿产。矿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业振兴后,提供市场,工业才有资源。资源、原料同时具备,才有工业发达的可能。

第三,平均人口分布。即由东南向西北、西南移民。

第四是工业设施要建在农业、矿业的中间。使大都市与农村相间分布,平衡发展,使大陆各地区均有发达的工业。这既可以开发全国各地的潜存物力,又不使发达的沿海和西北、西南相差极其悬殊。

最后一条是实业计划要中国海陆平均发展,切不可重海而轻陆。像汉唐时代那样重中原而轻边陲。

以上是蒋介石发展中国经济的总战略。而发展工农业经济的具体措施,则蒋早在1935年就已提出其草稿。这草稿的内容是振兴农业,增加农业生产,一方面自给自足,同时增加农业原料生产,提倡原料就地加工制业,以垦牧为移民手段,并实行军垦。对于内地荒地,也奖励开垦;开发矿产;促进工业发展,对农村加工工业,由合作社系统经营,对一般工业,政府予以保护和奖励,中国或农村市场,由国货供给,对于不能生产者,要节省使用,以求对贸易的平衡,否则农村资金便流入国外;发展交通,多建公共仓库和运销机关,调整金融,鼓励民间储蓄(见《国父遗教概要》)。

此外,他主张实行农业合作化和农业信贷合作制。他在1935年9月曾于一次训示中指出:“虽有中国农民银行以一部分资金融通于农业,然犹嫌力虽普济,非采日德诸国成规,创立专对合作社及其联合会调剂资金之特种金融机关不为功。……各就算入总额酌提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筹办各该省合作金库。……”又说:“……合作金库性质与省库及银行均有不同。盖其作用,系专对合作社调剂资金,以促农村之复兴。其营业如信用放款,期票贴现,存款透支,农产品储押放款,及汇兑等项,限于与合作社为对手,不许作一般市场交易。……目的本不在牟利,……各国合作金库,多系如此规定。

蒋到台湾后,基本上采用以上的经济发展方针和步骤,而更完善之,并由专家们具体筹划和实施。

这些经济政策,主要体现在台省的各个四年计划中。这些计划的总规划大体如下:

先以农业培养工业,再以工业发展农业;先发展容易积累资金的轻工业,和进口替代品,再重点发展出口工业,等积累大量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同时又以低利率向民营企业贷款,对出口工业则更加优惠。此外又使税率增长低于或不超过工业生产率的增长。尽量使厂家获取实惠。再就是吸引外资和华侨资本。但以保护发展民族工业为宗旨。同时注意本岛内部地区的平衡和均富。

其吸引外资,是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和保护与不妨害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不是以外资为国家经济支柱,更不是宁用外国专家而瞧不起本地土专家的媚外政策,而是一切以本岛为主体,更以本岛专家如殷仲容、李国鼎等主管本岛经济大政。而不是跟着外国人转圈,或专以外国人之言为良策,这种吸引外资和对外政策,无疑是正确的。所以使台岛经济发展迅速。成果是正确政策的最好评价;相反,失败,则是错误政策的最严厉的批评与否定,就是当政者为了自身名位不肯承认,也无济于事,人民心中最为清楚。所以蒋于大陆惨败后,也不得不接受教训,进行检讨,承认失败,惟其如此,才有台湾小龙的起飞,否则,他仍一意孤行,死不认错,或者仍为自身“荣名”而文过饰非,则他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有了以上政策后,蒋不是自身包办一切,而是委派精通此道的专家,具体负责规划和执行。但这一切计划、措施,体现了他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当然也是他的经济思想的反映。故言经济建设过程,亦即在说明蒋的经济思想,虽尽其详,亦不谓多。其具体规划,是以四年计划为一个个经济、文化建设的阶段。从1953年到1972年,共分成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3年至1960年,为工农平衡发展时期。其策略是按蒋介石的“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方针进行的。其具体目标是:增加农业生产,达到自给自足的国内市场状况。同时增加农、工投资,达到国际收支平衡。工业方面的重点为生产进口替代品,故以纺织、食品、合板为主要工业品类。这个时期,台省物价趋于稳定。

从1961年至1972年,为第二阶段。自1953年到1960年,经过两个四年计划时期,台省工业基础已经建立;工业产品已足够国内需要,于是进入第二个时期。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开辟和拓展国外市场。第二个时期经济建设目标,是“以贸易促进成长,以成长拓展贸易”这个阶段,可称之为出口扩张、高速成长和高度稳定时期。

1960年,“政府”制定了《奖励投资条例》,1961年开始实行,实施时间为十年。到1970年,“政府”认为有继续实施之必要,经修订,再实施十年,约至1980年。

在第二个时期中,主要推动外向型发展的措施,有金融和出口两个方面。金融方面主要是当局于1960年核准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复业。1961年6月,将美元汇率调整为一美元兑换新台币四十元。1963年又取消外汇结算证制度,简化手续。1965年,核准外商银行在台设立分行。其中有美国花旗银行,美国商业银行,美国运通银行,泰国盘谷银行等。同年9月,将进口关税税率降低,并逐步放宽进口限制,以推动外销发展中对外国原料和设备的顺利进口。1966年,又在高雄设立加工出口区,直接由外国运进原料,经加工后,又直接将成品自加工区输出外国市场,以减少通关手续。以后又于高雄的楠梓、台中的谭子,成立了另外两个加工出口区。

本阶段由于经济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出口数值迅速扩大,而物价却又相当稳定,故一般将此第二阶段称之为台湾经济建设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仍是蒋介石主持台湾当局的工作时期。因而其对建设台湾,发展台湾生产力是有功绩的。它给台湾人民带来了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当政者的最主要政绩,当然也在这个方面。否则,人民怎么能拥护呢?

自1974年以后,台省转向技术密集产业的发展时期。这已是蒋经国的时期了。

当蒋介石确立大政方针后,具体经济工作交由经济专家们完全负责,主动进行管理,指导和订出具体经济改革计划。故其政治,尤其政权上,虽实行个人独裁,但在经济建设工作中,则由专家负责,给予全权。并实行清官政治,简化手续,以利于经济的发展。总之使政府为经济发展、为企业家服务,而不是专卡企业家的脖子,进行无情的内战以自杀。因而使台湾经济发展卓有成效。

农业建设

对于土地改革,蒋从大陆到台湾,都主张先减租,然后国家收买地主多余土地发放给佃农,由佃农按一定地价,逐年偿还,反对无偿没收地主土地的办法,实行耕者有其田。只是他在大陆时未行土地政策。

“三七五”减租政策,陈诚在大陆时曾在1945年试行于湘鄂一些地区。陈到台湾后,就于1949年4月在台省推行。同时推广农业技术,减价卖给农民肥料,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1950年,经济合作总署中国区主任赖普汉(美国人)访台后,又决定将“合署”剩余款项八千一百万美元拨给台湾。这对台湾的初期经济发展,当然也有重要的作用。

减租前平均租率为48.63%;减租后租率一律为37.5%,前后期相比,减少了11.13%。租农收入大有增加。因而减租之后,租地的书面契约激增。减租之前,台湾书面契约自1930年至1940年十年间累积数为234,315件,而减租后,自1949年4月至6月仅三个月时间,书面租约就达到388,484件,比以往十年问的总书面契约增加五万余件。

同时全省地价也普遍下跌。全省水田平均跌下19.49%;旱田跌落42.3%。

地价下跌,佃户收入又增了11.13%,故自“三七五”减租实行后,佃农购地者也迅速增加,1949年佃农购地户数为1722户;至1953年,购地户数则增至28960户。

购入水田面积为12771甲(每甲较一公顷略小),由此数字,不难看出台湾农业的欣欣向荣景象。

1951年1月31日,蒋介石手令陈诚准备实施土地改革。1953年实行,地主的出租耕地由政府征收,然后放领给佃农,以实施“耕者有其田”。具体办法是依《耕者有其田条例》第十条规定,地主保留出租耕地三甲,或者水田留二甲,旱田留三甲至四甲。超出者由政府征收,放领给现耕农民。征收地价,为七成实物土地债券和三成公营事股票,两者相配搭,发给地主,鼓励地主转向工业经营的道路,也避免通货膨胀。小地主付给现金地价。承领耕地的农民,则分十年偿清地价。至1953年底,有194823户承领了耕地143568公顷。自耕地从61.40%增长至84.8%。而出租地则由38.6%降至15.2%。自耕农的增加极为迅速。其结果是在人人劳动中和生产累进中,实行了“耕者有其田”。当然这也是在共同奋斗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实行了“耕者有其田”。台湾当局称之为“温和的土改”和“合理的,不流血的革命”。蒋介石说:这种土地方法“使经过土改后的地主,能同时参与国家的工业建设”。

通过土地改革,农村中劳动所得份额从1941年的36.22%增加为1953年的54.39%。而土地所得份额从52.20%(1941年)降低为39.39%。土地剥削显然大大减少,而劳动所得则大大增加。这当然大大增加了农民劳动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至1972年,自耕农占台省总农户的78%;佃农降为14%。已基本实行了全台的“耕者有其田”。

农业技术则是促进台省农业发展的第二因素。

于1953年实行第一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时,农复会就全力着手发展整体性农村经济。在技术上推行的主要项目为:农作物牲畜改良,水利资源发展、农业组织、农业金融、土地改良、农村卫生和保健、农业研究等。在此技术推动下发展农业其目标是以农产品的剩余转为出口,换取外汇,再进口部分消费品和工业原料。同时也输入了“资本财”。用“资本财”和工业原料,创造工业生产品,销售国内市场。这时期,台省市场消费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本省自制产品;一个是进口品。台省依靠剩余农产品的不断出口,而积累本国资本,不断提高工业生产力。与此同时,台省当局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和高估本省通货价的外汇政策,使农产品仍顺利出口,而本地工业品则相对少出口,在本地市场上逐步增加本省工业品比重,从而最后代替进口工业品。

这个历史过程是在1952年至1960年的时期。

因此,在这个时期,农产品的增加极为重要。对此,改进技术和施肥等措施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农作物改进内容主要是:作物复种指数不断增加;品种改良、农药、肥料、耕种方式现代化。复种指数自1952年的171.9,增长至1960年的183.6。农业生产增加率为每年平均3.5%。稻米1952年每公顷为1998公斤。至1960年则为每公顷2495公斤。甘蔗由每公顷49003公斤增长至70505公斤,平均每年增长4.65%。但农民所获利润仍低于工业利润;农作物价格也低于工业品。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也同时移出于农业生产,转向工业生产。这是以农业扶助工业发展。

其次是肥料。台湾当局为保证肥料质量和防止投机分子的捣乱,一律由当局统筹办理省内外肥料的采购。专门负责机构是台湾省粮食局。1948年就颁布了《台湾省化学肥料配销法》。其中规定将肥料尽量分配给稻农使用。农户可以用稻谷交换肥料,也可以用现金购买。1950年又规定以换谷方式购取肥料。但到后来,因由粮食局独家经办,换谷肥料价格高于现金价格,更比进口肥料价格高。也比省产肥料价格高。因而粮食局收入逐年增加。

农产品价格平均计算,粮食为工业品之89%;一般农作物为90%。

1972年,蒋又采纳蒋经国(行政院院长)的农业加速发展八项措施,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此八项措施是:

取消肥料换谷制度;取消田赋征收教育费制;放宽农款条件;改革农产品运销制度,以利于农产物的运销;加强农村公共投资,加速推进综合技术栽培;提倡设立农业生产专业区;加强农业试验研究与推广工作;鼓励农村地区设立工厂。

这些农业发展措施均极重要,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这说明人为主动作用对经济发展有极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政府放弃对经济发展的行政责任和计划与调节作用,而一味地收税,搜刮,则一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巨大障碍,严重破坏经济的发展,并一定会使社会停滞不前和大步地倒退。如此一来,该政府就会失去其存在基础和意义,必定被历史淘汰!蒋介石王朝的失败,就是一个极好的试验报告。有了蒋在大陆的惨败在前,才有其台湾小龙的起飞。但如果后人接受其失败教训,则可以不以自己失败换取教训,而可以凭对历史的研究,直接取得以用之于己。故为政而不研史,则大事难成。

同类推荐
  • 历代奸臣阴谋故事(上)

    历代奸臣阴谋故事(上)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智谋故事的传奇史,又是一部智谋人物的活动史。
  • 绝代风华

    绝代风华

    2013年度,最为女性读者热衷的精品读物!收录民国最全最完备知识女性生平事迹的畅销力作!揭开民国时期那些神秘莫测的女性们面纱下的真实容颜。讲述民国时期具有影响的知识女性,讲述其事迹、著述及影响。从萧红到林徽因,从关露到张爱玲…….阐述光鲜表面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女性故事。
  • 世界上卓越的23位数学家

    世界上卓越的23位数学家

    本书详细介绍了世界上卓越的23位数学家,阐述了他们在数学领域的贡献及事迹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安珂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安珂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揭开传染病神秘面纱巴斯德的故事

    揭开传染病神秘面纱巴斯德的故事

    本书主要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介绍巴斯德——这位贡献杰出的医学伟人、法国著名医学微生物学家的故事,介绍他在医学领域的探索、并介绍其为人类创造的一项伟大业绩“狂犬疫苗”。
热门推荐
  • 至尊外挂系统

    至尊外挂系统

    简介:一款无敌外挂系统,成就了一个无敌之人,留下了一段无敌传说!王超带着自己制作的外挂系统穿越了。在这个世界,王超凭借着系统。收小弟,踩天才,成就无敌至尊。
  • 当年桦木未曾老去

    当年桦木未曾老去

    腹黑毒舌执着高冷的大明星,遇见同样性格却不同样命运的傲娇受校草,擦出怎样的火花?默默守护地经纪人又怎样面对?究竟谁先告白?甜蜜校园爱情故事由他们主演。
  • 《红颜乱世乱天下》

    《红颜乱世乱天下》

    妖又如何,废物又如何,看她如何笑傲天下。
  • 只为那棵含羞草撑起的雨伞

    只为那棵含羞草撑起的雨伞

    遇见你是上天的安排。我相信这是缘分。爱你用尽了我一生的时间。这是我几辈子换来的荣幸。
  • 当我遇上你

    当我遇上你

    我从未想过此生仍有美好,直到当我遇上你——四年前的一场致命误会,让萧致远与桑子衿拥有了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他们同在一个屋檐下,抚养着共同的女儿,近在咫尺,彼此的心却仿佛隔着天涯。他明明深爱,却也只能这样不远不近地守候;她明明说恨,却从未真的去选择伤害。往事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他们也终究会知道彼此在心底里的位置。原来,一切的美好,都是从遇上你开始。
  •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本书讲述作者因为爱情、家庭等变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场景美轮美奂,醒来后,她决定去找寻梦中的地方,借以疗伤。她走遍欧洲,最后来到非洲,终于找到了自己梦中的地方!书中记载了她旅行期间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爱情的回忆。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对人生、爱情都有了新的顿悟。全书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堪称一部关于爱与人生的逐梦之旅。
  • 都市之美人留香

    都市之美人留香

    逃婚的古武家族大少爷,成了一名公司小职员,在无意中救下老板的女儿后,却莫名惹来一大堆美女,又接连陷入一个个阴谋之中……面对一个个美丽的女人,他该如何应对?面对一场场精心设计的阴谋,他又否能够一一化解?最终成就巅峰人生……
  • tfboys之我们说好的

    tfboys之我们说好的

    一次意外的机会,他们相遇了,缘分让他们慢慢靠近。每个人青春中都有一个扎着马尾辫,脸上挂着一个灿烂的笑容。青春来的快,去的也快,青春中的事终会成为回忆,只因为我们说好不分离,要一直一直在一起
  • 求索:董克仁法律文集

    求索:董克仁法律文集

    求索是追求真理的过程,求索是实现梦想的有效途径,求索是富有激情的外在表现和物化形式,求索是实现超越的必由之路,求索是开启一切成功的钥匙,求索也是智者的一把利剑。过去的经历证明自己有了求索的精神才有了一个一个的成功,才对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得出了许许多多独特的见解和结论,才能快速把握一些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做起事来事半功倍。
  • 复仇女神的恋爱史

    复仇女神的恋爱史

    从小,三位女主被家人赶了出来,遇见了,六大家族的爷爷,便收她们为孙女。八年后!震撼回归。遇到了三位王子。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让我们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