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69600000060

第60章 扶助接班人,在台政策方针(14)

(四)创办技术重于资本之新兴工业;此类工业如无线电通讯器材、西药、钟表、光学仪器等精密产品,大都依赖进口,每年外汇支出很大。前一阶段因技术难度较大未能积极发展。本时期为增加就业机会和减少外汇开支,可采取与外人技术合作方式发展。

这是第三期四年计划。

本期间工矿业增产74.4%。平均每年增长15%。

第三期四年计划后,台省通货膨胀威胁已经解除,国际收支逆差显著缩小。

1965年,又制订了第四期四年计划。

这一期四年计划的基本目标为四项:

“(一)建立民生主义的经济制度;

(二)促进经济现代化;

(三)维持稳定而快速的成长;

(四)提高国民生活水准。”

为达这个目的,在本期内着重高级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继续扩大工业基础。同时维持工业的高速发展。具体措施是:首先加速发展出口工业;对中小企业予以必要的协助,促其现代化。

主要发展项目有五类工业:

(一)金属及电机工业:主要是筹建一贯作业的钢铁厂,用以配合营建、电机、机械工业的发展,同时生产平轧钢和高级钢品,以替代进口而求自足。其次是发展机械工业,又以之推动大型铸造、锻轧、齿轮、工具制造、热处理、电镀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再者是发展精密机械。对于电工器材工业继续改进产品质量,并发展新产品;电子工业产品要加速发展;运输工具工业制造方面主要是改善和扩充汽车和造船设备,提高技术水平。

(二)石油化学工业:主要产制石油化学中的中间原料;建立石油化学品复合体工业。

(三)纺织工业:主要是发展合成纤维工业;扩充混纺工业设备;生产高级纺织品。

(四)肥料工业:以天然气为原料,新建一个日产液氨四百公吨的工厂。再由此液氨每日转制尿素三百公吨和硫酸亚铁四百五十公吨。

(五)加工出口工业:在高雄港扩建土地上开辟加工出口区,发展加工出口工业。

四年时间,平均每年工业增长率为16.6%。至1968年,工矿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毛额的比例估计为32.5%,比1960年的24.6%大大增加了。本期增长速度最快的工业为:石油产品、化学产品、金属制品、电机、电气品、橡胶制品、运输工具等等。这显然已转向技术水平较高,制造较复杂的高级工业途程。但也有不少问题。

如南韩、香港、新加坡等国的工业产品已成为台省的劲敌。各先进国家也纷纷为了发展本国工业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实行贸易保护措施,不利于台省的出口发展。省内也出现供需失调、物价上涨等不利现象。

针对以上情况,当局又制订了第五期四年计划(自1969年至1971年)。本期计划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加强工业研究的基础上,达到现代化工业形态。为此目的,重点发展重工业和高级工业;同时加强资源勘探和有效利用。以促使工业的继续快速发展和工业结构的改善。从而完成工业现代化形态。

第五期四年计划中,重点工业有如下几类:

(一)电子工业:积极鼓励“国人”投资,并继续吸引外人投资设厂,向一贯作业发展。

(二)石油化学工业:在台省南北各建一石化工业中心。

(三)造船与电机工业:除继续扩充与改善旧厂外,特于高雄港兴建一个新的造船厂。电机业则发展动力机械、高级电机、电器产品、重电机、精密机械。同时兴建专业零件工厂,实现分工专业化。

(四)基本金属工业:研究筹建钢铁工厂,鼓励生产特殊钢和研制军用特殊钢、高级铝合金板、特殊铝合金板及其制品;继续完成炼铝设备的扩充和炼铝及其轧片技术的改进。

(五)食品加工业:发展具有中国风味的食品罐头、冷冻食品,加强出口多元化。

对于纺织、合板、水泥、玻璃、橡胶制品等现有出口工业,继续更新和扩充生产设备,改进生产技术,加强企业管理和品质管制,以不断增加出口量。同时,逐步撤除工业保护,修订奖励投资条例,筹设第二加工出口区。对于中小企业,更予以多方面辅导,使其加快发展。

本期内,工业增长率平均每年20.6%,远超过原计划之9.2%。其中以制造工业增长最快,制造业中又以金属及其制品工业发展最快。其次是人造纤维、纺织、木制品、化学品、非金属制品、食品等。可见重点已转向重工业和高技术工业。

自1961年后,台省工业由内向发展转为外向发展阶段。其目标是以拓展外销为重点。因为经十余年的经济发展,省内市场已接近饱和状态,必须转向以外销为主的途程。并可从中多得外汇,以满足工业化中的日益增长的外汇需求。

台湾省的外销工业,是以出口原料加工品供出口外销,属于加工出口的生产型。初期以少量外汇进口急需的重要设备、原料、技术等,配合省内资本和有限的技术、设备、工厂,加工后推向国际市场。

1961年工业产品出口金额为七千九百八十万美元,占出口总值比重为40.9%。至1972年,则猛增至二十四亿八千九百万美元,共增长31.2倍,占出口总值的83.3%。农产品加工出口比例为16.7%。造成了台湾工业发展的奇迹。根本上扭转了出口结构,基本上成了工业国。总的状况是出入平衡,只有1964年、1971年和1972年共超出五百余亿美元。成绩可观。

台省出口所以发展如此之快,是因为有外销导向工业发展策略。此策略自1957年开始实行后,一直推行下来。其主要措施有六个方面:

(一)放宽对工业及贸易的管制,加强鼓励出口措施。《奖励投资条例》中有范围广大的捐税减免,如所得税最高减至18%。免征所得税者,自免三年延长至五年。未盈余再投资和外汇收入之2%免税。加工输出及国内企业在外国的分支机构营业额免征营业税。用自家房屋、机械等者,免征户税。契税、印花税,则依规定免税或减税。生产用之机器进口税,可延期或分期交纳。其奖励范围包括工业的各类项。

1965年,台当局又修改奖励投资条例,凡合乎奖励标准之生产事业,减征盈利事业所得税10%。对基本金属工业、电机电子工业、机器制造业、运输工具制造业、肥料工业、石化工业,其公司于设厂之初投资资本额在新台币9000万元以上者,其厂房设备免征进口税。

(二)实施奖励出口的外汇措施,大体如下:制造业的出口商,可按其外汇收入的某一比例,保留外汇,以便输入政府核准的原料;或者售与其他使用者。1964年以前的出口厂商,可按规定申请所需要进口原料外汇。而内销厂商申请进口外汇量则要受到某种限制。

1969年,台当局又进一步提高结汇证的价格,并限制重要进口原料进口,只用于出口事业。使内销厂商向外销厂商购买结汇证;进口部分原料。至1970年,因外汇状况根本好转,才将此制废止。

(三)实行外销退税制。1951年,台当局即开始实行外销退税制。以后,退税范围逐渐扩大。至全部外销产品。同时外销退税所需的业务费,外销期限和出口厂商申请退税的其它条件逐渐减少或改宽,以嘉惠于出口商。1961年又进一步简化手续。1968年,又设立十四家保税工厂和十九家保税仓库,受委托管理十三种主要出口货品。

(四)外销低利率制:1957年7月,台湾银行界受贸易局委托,订定外销低利率办法。以低利率贷款作为“政府”奖励出口的措施。其规定是:短期外币贷款年利6%;短期台币贷款年利11.88%。向一般银行贷款,对民营抵押借贷者的利率为19.8%;信用贷款22.32%。至1962年,外销贷款利率又调高为7.5%。此利贷款,最初仅限于出口物品包装待运者。1959年至1962年间,又修正了具体办法,将贷款范围再次放宽,对主要出口物品在产、制、销各阶段均可申请临时性贷款。对有信誉的外销厂商,可按其实际成绩和计划申请贷款。

(五)设立加工出口区:“政府”于1965年设立高雄加工出口区。1969年又于楠梓、台中各设一个加工出口区。出口区均由“政府”兴建标准厂房、电力、给水等各种公共设施和港口仓储设备,供出口商加工之用。区内事务统一、手续简化,如申请投资设厂、出口、进口、汇出汇款等,均比区外简便。区内外销事业,比区外的产业享受更多税捐减免。三处加工区内至1972年已有186家厂商从事加工生产。总雇员为五万余人。

(六)“政府”辅导投资活动:主要是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和不合理竞争。为此公布了一些设厂管制办法,对于盲目设厂和不合理竞争者不准设厂。

1965年“政府”又颁布《工业辅导准则》将设厂限制放宽。1962年,为鼓励提高工业生产中的本省自制成分的增加和提高制造水平,节省外汇支出,首先核定裕隆汽车公司自制计划为年10%,以提高自制率。1965年又先后指定提高自制率计划产品为:电冰箱、冷气机、卷心变压器、电视接受器、电晶体收音机、耕耘机、柴油机等九种。

此后,台当局又颁布《机械电气制造工业分年达成自制计划实施办法》,并每年公布《规定自制率产品项目及其自制率表》,大力推动高级工业中完全自制的进程,以大大减少进口零件,节省外汇开支。此种办法,也是至为正确的全力发展民族工业的有效措施。

台湾的美援,自1965年夏天已经停止,以后完全靠自力发展,蒋总共获美援十四亿六千五百万美元。据说,这是获美援最少的迅速发展的地区。

工业成就

台湾的工业发展成就是非常显著的,也是巨大的。从1961年到1972年间,其主要成就如下:

1961年农业总产值为178亿7200万美元,占国内生产净额新台币568亿8900万元的31.4%。工业总值为142亿4000万元,占25%。服务业总产值为247亿7700万元,占43.6%。到1972年,以上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为14.1%;工业为40.4%;服务业为55.5%。这显然是以工业为主导的社会生产型了。这种转变是从1963年发生的。但其中服务业仍占第一位。

工业中的资本结构,1969年至1972年制造业占工业资本的85.8%。自1961年至1972年的平均比重为82%。其次为公用事业,占10.61%,营造业占2.77%;矿业占4.62%。可知制造业为工业之主体。此十年间,工业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6.7%,居世界增长率之首位。农业部门增长率为4.7%。

其工业中之制造业增长最快,每年增长率为18.5%。公用事业年增长13%;矿业年增长为4.3%,为增长最慢者,自1958年至1972年间,制造业却每年增长22.2%,叹为奇迹。

其制造业的特点是: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的迅速变化;加工出口工业迅速扩张。这是台湾工业的转变和迅速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工业奇迹的核心部位。

工业生产中的另一个重大特点是民营或私营企业为台省经济的主体。农业也是如此。

1961年,制造业中民营生产54.7%;公营占45.3%。到1972年,民营生产占86.0%;公营占14.0%。除水电煤气主要为公营(99.8%)以外,矿业也以民营为主体,1972年占84.2%。

制造业中以纺织、化学制品、电机、电气、石油制品、衣着等发展最快。这是又一个特点。

重工业比重日益上升为第五个特点。1961年轻工业占56.43%;重工业占43.5%。

1972年轻工业占42.44%;而重工业则占57.55%。重工业已成为制造业的主体部分。

财政金融

台湾的财政上在收支方面是有盈余而少赤字的,只有1961年至1963年有三次赤字。其余(至1972年)每年均是收入大于支出。其中支出以“中央”为最大,收入亦以“中央”为最大。

其支出特点:国防、外交、政务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例呈递减趋势。从1961年的60.9%降到1972年的43.3%。但绝对值,则是日益增加的,196.1年为13亿2300万元;1972年增长至61亿8100万元。但这不妨事,因为是总的收入日益增长,所占比重却日益减少,这是富有的必然结果。这叫吃饭穿衣量家当。

教育科学文化的支出,则从1961年的20亿5300万增加至1972年的110亿4600万元,增长了4.4倍。自1965年以后,每年增长21.9%。但所占总支出的比例仍不高,1972年占17.6%。

经济建设和交通支出,则低于教育文化经费,约占总支出的10%左右。这说明台当局在经济建设上,并未投入多大资金,主要依靠的是私人资金和华侨、外人投资。事业基金支出,在1972年上升至8.6%;原来为3.3%,共增加10.8倍左右。债务支出自1961年至1972年也增加8.8倍。政府公债也大幅度增加。它和事业基金增长的倍数差不多。

在税收方面,主要有:赋税,国税,省、县、市税,关税,房屋税,货税,所得税等。

税收和工业增长率相比大体相当。赋税收入的增长率比工业增长率低一些。“政府”赋税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是:

1961年为13.6%;1972年为22.1%。赋税收入和国民生产毛额之比,1961年为13.6%;1972年为17.4%。1961年至1972年间平均每人税负和每人所得的比率,各年均不相同,大致在20%左右上下变动。比1961年至1964年间增加较多。其原因是“政府”开支不断增长。

金融机构于1961年后有所增加:

1961年7月1日,“中央银行”在台复业。原由台行代理业务转回“中央银行”者为:新台币发行权,准备金;黄金白银转移“央行”(“台行”为外汇银行)。银行准备金转移“央行”;国库台北支库由“央行”收回自办。地方支库仍由“台行”办理;因“央行”无支行,各金融机构分支业务仍由“台行”办理。

“中央银行”的金融业务为:

(一)调节金融。

(二)调度外汇。

(三)发行货币。

(四)经理国库。

外国银行在台设立分行的家数在六十年代开始后增加很快。办理外汇业务的国内外银行也逐渐增加。

同类推荐
  • 科学巨人——牛顿

    科学巨人——牛顿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杰克·韦尔奇自传
  •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美国商界向来以狂乱竞争和高风险著称,只有极少数不遗余力的人才有望登上成功顶峰。本书所述的五位杰出人士是:安德鲁·格罗夫--英特尔公司精力旺盛的首脑;弗莱德·史密斯--拥有联邦快递公司;彼得·林奇--投资巨人、投股天才;普莱森特·罗兰德--普莱森特公司和美国姑娘收藏品公司的发起人;保罗·沃尔克--美联储无可争议、最出名和极具影响力的主席。他们分别与福布斯杂志的资深编辑和记者格莱金·摩根森交流了积压自的洞见和成功体验。本书就是这些精彩无比的对话记录。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罗斯福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罗斯福

    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热门推荐
  • 陌上君来为谁伤

    陌上君来为谁伤

    前世她将他视作生命般爱护,哪怕万劫不复也心甘情愿,当她以为自己一个人孤独死去时却等来他的转身。她对他说,等我几日我愿陪你天涯海角,短短几日等她回来却早已沧海桑田,最后她抱着绝望长眠于黑暗。她以为两人再也不会见面,却不料还有相见一天,她说,褚清言我恨你,他却说对不起,这一世她到底会何去何从。
  • 偏偏你要念上我

    偏偏你要念上我

    一个是堂堂知名女性品牌公司W.K公司的总裁,一个是平平凡凡的女大学生,几年后两人重遇,竟再次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因为许许多多的原因,他们的感情之路一次又一次遇到坎坷和阻拦....豪门没有爱情的家族联宴,一个有一个的情敌......当总裁与女大学生相遇,他们是虐的惨无人寰,还是爱的轰轰烈烈,幸福到老?
  • 升斗

    升斗

    当现实砸破了梦想的泡影,陈阳才发现原来做一个升斗小民已经是幸福了。
  • 末日翻译官

    末日翻译官

    什么?让我当星痕翻译官?别逗,老子可不会给人翻译星痕文字!缺钱了?低价收购星痕垃圾,捣鼓捣鼓高价出手!缺装备?星痕拍卖仪入手,直接星河走私!缺小弟?不怕,一水牛逼科技笼络人脉!老子是星痕翻译官,在末世,让我亲自告诉你多学一门外语有多重要!
  • 溟渊剑

    溟渊剑

    溟渊剑,杀戮,噬主,无情之刃,这是它的特色。即可嗜血妖魔,也可屠戮仙神,这是它的神力。它的存在即可是末日的风暴也可是黎明前的希望。少年偶得溟渊剑。他斩妖除魔不为名他替天行道不为利只为我们都能有尊严的好好活着。溟渊剑原名冥怨,威力强大,可召唤魂兽撕裂空间。溟渊剑身有七颗墨绿色的宝石,乃是传说中的混沌空间的灵脉的灵核冥魂宝石。冥魂石有,嗜血,噬魂,之力。一把溟渊问世生灵涂炭!以灵魂凝聚剑魂兽,剑魂兽以吞噬灵魂增强威力!
  • 丑女无敌

    丑女无敌

    就算上天没给我一个完美的皮囊。但,幸福,是完美的。就算是丑女,也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一颗真心,认真地爱下去。---------(借此文献给对自己没自信却懂得自尊自爱的女孩)==========全新改版,现代文,主角不变。新的开始,新的故事,弥补原部的不足!请各位支持,谢谢!嘻嘻!!!
  • 单身

    单身

    故事发生于1962年的美国加州洛杉矶。中年英语教授乔治和爱人吉姆相恋十六年,然而,死亡和爱情,都没有办法预料,也没有办法改变,突然间的一场车祸夺走了吉姆的生命。幸福的日子一旦有过,就难以忍受不再有,这世界俨然变成了一座可怕的纪念馆,每处都是心碎的遗址,沉浸在悲伤之中的乔治难以自拔,而这一天也或许将成为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 心劫

    心劫

    杨珂原本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却偏偏遇到了沈赫钧。情丝缠绕,百转千回……一步步的走入情渊之中,才发觉,前无出路,后无退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劫殇缘

    劫殇缘

    上古纪元,大道有殇,百族倾覆,成万古幽扃。今破茧而出的襁褓,得九玉玲珑入世,历经万千劫难,站于人道巅峰,横扫诸敌,解万世天渊!暮然回首,却已物是人非,终弃一身羁绊,醉卧云巅仰天笑,听一生山河泪,叹一世红尘醉。一场三千繁华浮生梦,弹指刹那成黄沙......
  • EXO之异族

    EXO之异族

    第一次写这一类,写的不好不要喷哦~ljc公司,是一个恐怖的名字,他们拥有最先进的科技……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一切。他们试图改变人类,将人的记忆抽出,用机器去取代他们,失去记忆的人,会变成一个空壳,所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都会消失。一个特殊族群的出现,他们有能力改变这一切,但是由于人类的错误认识,他们处处受阻,拯救计划一拖再拖,眼看计划快要失败,究竟……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