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0100000021

第21章 父亲应学会与孩子沟通——填平亲子间的代沟(3)

以前的方法,孩子只会高兴一时,因为他得到了奖励。但现在的新方法,他为自己做的事而感到自豪。所以,父亲应该学会用智慧奖励孩子,而非物质。

建议七:在他人面前赞赏孩子

批评孩子应该在他人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而表扬孩子有事需要在他人面前进行,以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当别人说起或称赞您的孩子时,请不要说:“哪有啊?我的孩子很淘气,您的孩子才好呢,学习好,又懂事!”父亲这样说,会让自己的孩子感到委屈。其实,接受他人的称赞或是在他人面前称赞孩子,往往能激发孩子上进的决心。聪明的父亲应该这样说:“是的,我的孩子比较优秀,因为他一直很努力。”“这都是他刻苦学习的结果。”

建议八:通过他人来表扬孩子

通过别人来表扬孩子,有助于对子正确认识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也有利于孩子与他人的交往。他人的表扬,不仅可以强化孩子的自信心,还能融洽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孩子更快乐得生活。一位父亲曾带儿子到自己的办公室,结果父亲的同事看到小家伙特别可爱,就逗他玩,还给他出了考题,结果孩子表现很出色,同事们都禁不住表扬了孩子。孩子也特别高兴,也更加自信了,有时还要求父亲再带他去办公室与叔叔阿姨们一起玩呢!

【教子箴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夸奖孩子。没有夸奖就没有教育。但是,夸奖孩子并非易事,也需要智慧。所以,父亲一定要关注孩子每个细微的进步,力争对孩子夸奖得恰到好处。

批评孩子要讲艺术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也是难免的。对于孩子的错误,做父亲的不可视而不见,也应该批评他的。要知道,批评也是亲子沟通的一种方式。所以,父亲要学会批评孩子,要懂得批评孩子的艺术。孩子需要表扬,但该批评的时候也要批评。

【家教现场】

一个9岁的小女孩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娇生惯养,很懒惰,一点家务活儿都不相干。后来,小女孩回到了父母身边。面对自己的懒惰女儿,爸爸很是着急,也总是说他,但孩子就是没什么改进。

☆ 家有坏爸爸 ☆

有一次,女儿吃完晚饭就想走,一点也不想帮着妈妈收拾一下。结果,爸爸就批评她了:“我看你这个懒样子,以后我和你妈都没有了,你怎么办呀?”

小女孩不紧不慢地说:“那我就请保姆呗!”

“请保姆你也得通过劳动挣到钱呀,你这么懒,怎么能挣钱?”

“呵呵,你们不是给我挣了老多钱了吗?”

“你……”爸爸气得说不出话来,缓了一下,他才说:“你真是不争气呀,我和你妈这么拼命工作挣钱,怎么就养了你这么个懒孩子呢?”

小女孩听了这话,一点反应都没有,还是回到自己房间玩去了……

☆ 家有好爸爸 ☆

有一次,爸爸带着女儿去看电影——动画片《蚯蚓和蜜蜂》:很久以前,蚯蚓和蜜蜂身体都是圆的。后来,蜜蜂每天采花酿蜜,时间一长,竟长出了两只翅膀。而蚯蚓却整天躺在树下玩耍,饿了就吃些果子。冬天来了,蜜蜂酿了很多蜜,但蚯蚓却为食物而发愁。一天,蜜蜂带着蜜来看蚯蚓。蚯蚓感到非常羞愧,一头扎进了泥土里。后来,蚯蚓决定帮果树松松土,捉泥土里的虫子,改变了懒惰的坏习惯。时间一长,蚯蚓圆圆的身子变得越来越细。

动画片深深地吸引了女儿。看完后,爸爸问:“你愿意学小蜜蜂呢,还是学蚯蚓?”

“当然学小蜜蜂了!”女儿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你说说看,小蜜蜂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爸爸亲切地问道。

“它爱劳动,不怕艰苦,勤学苦练。”女儿兴奋地回答。

“你说得很对,爸爸也希望你像小蜜蜂。不过,蚯蚓知错就改,也不懒惰了。它们都是好样的。”爸爸故意激一下女儿。

爸爸的话,正好说中女儿的弱点,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那以后,她变得勤快了。

【案例分析】

同样是想让孩子变得勤快,同样是对孩子的懒惰提出批评,但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坏爸爸很直接,可以说是与女儿针锋相对,但女儿也毫不相让,最后“两败俱伤”,没有好结果。好爸爸则能利用动画片里的情境,对孩子提出批评。因为孩子是有自知力的,所以也能从爸爸善意的批评中悔悟,从而改变自己。

所以,父亲可以尝试利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情景,在情景中与孩子沟通。不可否认,对孩子要赏识,但赏识要有个度,孩子犯了错误就得挨批评。如果这时候,还继续赏识他,孩子就会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就会失去正确的认知。

教育家卡尔·威特认为,批评孩子,要让孩子心服口服。首先要用孩子能理解的道理和事例去教育他。给孩子讲道理时,要给他说一些容易理解的道理,不能强行向他灌输某种高深难测的东西,不能照搬书本上那些晦涩的大道理,否则孩子是很难接受的。

对孩子来说,只要父亲的批评是建设性的、客观公正的,而不是压制性的、想当然的,孩子就能够接受。所以,父亲一定要学习批评孩子的艺术。

【教育建议】

建议一:批评孩子时要客观公正

对父亲来说,无论何时,都应该保持冷静、理智和情形的头脑,千万不要在自己有不良情绪的情况下批评孩子,那样就难免失去客观公正性。正如美国一位教育家所说的:“批评教育孩子,靠强制压服是行不通的,只有给孩子充分的说话机会,他才能剖析自己的行为,触及灵魂的最深处,才可能使其心服口服。”

另外,一位名叫马文·西尔沃曼的美国心理医学博士提醒家长,在以下几种场合下是不能批评孩子的:当孩子与您讨论某种个人问题时,当孩子看上去很激动而又没有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时;当孩子为某件事兴高采烈时;当孩子需要人帮助他做决定时;当您想让孩子解释或与自己讨论某件事时。

可见,只有客观地批评孩子,让孩子体会到父亲对他的尊重和诚恳的态度,这样,孩子才容易接受父亲的建议或意见。

建议二:不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对儿童进行批评时,要在私下里执行;对儿童的赞扬,则应该当着众人的面进行。儿童受到赞扬后,经过大家的一番传播,意义会很大,他会以之为骄傲和目标,并在以后的岁月里更加努力去获得更大的赞扬。而当众宣布他的过失,会使他无地自容,会使他失望,因而父母制裁他的工具也就没有了。

孩子是有自尊心的,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孩子会让他感觉没面子,从而会让他产生抵触情绪,排斥父亲。一位著名教育家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在他人面前批评孩子,揭孩子短的父亲,是不配做父亲的。古人也曾指出,“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批评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以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建议三:不在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

很多父亲习惯在吃饭的时候对孩子提出批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在饭桌上批评孩子,会让孩子产生沮丧的心理,从而影响他吃饭的心情,进而影响身体健康成长。当然,孩子对此也很反感。一个5年级的孩子曾说:“爸爸总是在吃饭的时候批评我,而且还经常拿出我以前犯的错误来再次批评,我也不能说什么,只能忍受。有一次我反驳了一句,爸爸就给我拍了桌子,吓得我就不敢再做声了。”有的孩子为了避免在饭桌上挨批评,吃饭时匆匆吃几口就走人,相对于批评,他们宁愿放弃吃好吃的饭菜。

建议四:批评孩子要合乎实际情况

在批评孩子时,父亲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随意夸大孩子的错误,一定要符合实际,要有理有节,不能让自己想当然地跟着感觉走,任着自己的性子说。比如,在批评孩子一件事没有做好时,就不能说:“我已经说过100遍了,你就是不改。”这样的夸大其词,只会让孩子反感,起不到批评的效果。相反,如果父亲的批评合乎实际情况,合情合理,不翻旧账,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了什么地方,孩子就会感到父亲可亲可敬,就会感到父亲的形象很伟大,对于父亲的批评自然乐于接受。

建议五:注意批评孩子的语气语调

在批评孩子时,态度要严肃,语气要平和,千万不问青红皂白自己先激动起来,连珠炮似地数落孩子,否则,孩子什么也听不进去,您的话就等于白说。所以,父亲一定要注意批评孩子的语气语调,要把说话的速度放慢一些,让声音低沉而有力,这样的处理方式会更有力量,会让孩子感觉父亲很沉稳,像个父亲的样子,而且他也能听清楚您要表达的意思,更有利于他明白自己错在了什么地方,从而努力改正。

建议六:掌握批评孩子的其他方法

父亲还应该学一些其他的批评孩子的方法,比如,利用故事批评孩子,把对孩子的批评融入故事当中,让孩子自己反省,并从中获得感悟,这比给孩子讲大道理强得多;用写信的方式批评孩子,有时候会比直接与孩子对话的效果要好;利用暗示的方法批评孩子,通过暗示,孩子也能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还保护了他的自尊心;可以通过表扬他人来反衬孩子,以达到批评的效果;用幽默的方式批评孩子,会比大声呵斥孩子还要好得多;等等。用这些方法批评孩子,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而且还能避免亲子冲突,能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涵养,从而更加尊重甚至是崇拜父亲。

【教子箴言】

有些父亲对赏识教育理解比较片面,认为只有一味的表扬而没有批评才是赏识,于是就对孩子的错误迁就姑息,从不提出批评。其实,这种做法是极端的。作为父亲,要明白一点:赏识孩子也需要必要的批评,甚至要适当地惩罚孩子。奖惩结合,才能培养出好孩子。

用通俗的语言谈“性”

相信很多父亲都对与孩子讲“性”这个话题感到头疼,尽管如此,父亲也不能回避孩子提出的关于“性”的问题,否则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他可能就会通过其他渠道去了解,也许有的孩子会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父亲应该与孩子谈谈“性”这个话题。

【家教现场】

儿子已经6岁了,他的好奇心越来越强,经常缠着爸爸问这问那,有时候问的问题让爸爸都措手不及,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一天下午放学回家,儿子又问了爸爸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爸爸,我是从哪里来的呢?”

☆ 家有坏爸爸 ☆

爸爸想: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直接告诉他,他也不理解呀。不告诉他,是不是就会打击孩子的好奇心呢?

想来想去,他回答说:“儿子,这个问题你以后会明白的,现在说了你也不懂。”

儿子说:“爸爸,我懂,你告诉我吧!”

“你这孩子,说了你也不懂!以后再说吧!”爸爸有点着急。

儿子不说话了……

☆ 家有好爸爸 ☆

对于这个问题,爸爸想了一下说:“儿子,你知道种子发芽吗?”

儿子说:“爸爸,我知道。”

爸爸接着说:“是这样,爸爸把一粒种子种到了妈妈的肚子里,妈妈肚子里也有一粒小种子,它们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你。”

儿子很感兴趣。

爸爸接着说:“后来,你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10个月后你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儿子乐得手舞足蹈:“哈哈,我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

【案例分析】

关于“我从哪里来”这个孩子一直关注的问题,坏爸爸还是老观念,其实不是说了孩子不懂,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向孩子说,孩子不但没弄懂这个问题,还让自己的好奇心受到了打击。而好爸爸则不回避这个问题,而且还能用通俗的语言讲给孩子,孩子当然能够明白,而且还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可见,与孩子谈“性”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跟孩子谈“性”的话题,对于中国的父亲来说,确实是个难题。但是,不管怎样难,都应该尽早和孩子谈,不能回避。一位中国的性教育专家到美国学校考察性教育,看中美学校的性教育有什么区别。这位专家让孩子们描述“婴儿是从哪里来的”和“他们是怎样出生”的图画。结果,15个孩子中有11个描绘了因性关系而发生的繁殖图,而且他们也理解避孕、分娩的概念。在图画中,父亲和婴儿还都微笑呢!

所以,父亲还是需要跟孩子谈谈“性”的,让孩子早日了解,孩子就会早日明白,就会早日走出困惑……

【教育建议】

建议一:让孩子知道男女有别

一位父亲接上幼儿园的儿子回家时,儿子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父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他笑什么。儿子咯咯地笑着说:“爸爸,我知道我们班上的妮妮为什么蹲着尿尿了,她没有小鸡鸡呀……”儿子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很得意。于是,父亲感觉这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他就从一些小事上让儿子明白男女有别,而且还让孩子知道,自己已经是个小男子汉了,不能再跟妈妈睡在一张床上了,也不能让妈妈给他洗澡了。结果,儿子都高兴地答应了。

建议二:在生活中积攒性教育素材

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应该将书刊、报纸、杂志上有关青春期心理卫生的文章保留下来,让孩子阅读,从而让孩子了解一些简单的性问题,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

建议三:引导孩子和异性保持距离

虽然孩子开朗活泼,与异性交往单纯大方,但父亲要注意引导孩子和异性之间保持最优美的距离。因为孩子的大大咧咧虽然不容易陷入早恋,但是很容易引起对方的误会。可能孩子会遇到别人喜欢他,他还不知道,最后说开了,他还觉得很突然的情形。孩子与异性交往如果没有距离,长大后也会导致很多感情误会,会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父亲要教育出一个端庄大方的孩子。

建议四:要孩子一定学会自重

自重实际上是自爱和自我保护的体现。一个人如果从小就知道自我尊重,长大后,很多污秽的事情都找不到他。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个作风正派,思想相对保守的人,那些“苍蝇”是对他不感兴趣的。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父亲都要帮孩子从小建立自重意识,从穿着打扮到言行举止,不可放任妩媚。多少成年人,因此而伤身毁誉,家破人亡,带来一生的遗憾。而成年人的很多思想和习惯都是在年少开始萌发的,父亲要细心引导。

建议五:不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私密活动

作为父亲,您与妻子的私密活动一定不能让孩子看到。不要想万一孩子看到了该怎么向他解释,而是应该坚决杜绝被孩子看到。因为一旦被孩子看到,就会在孩子脑海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会伴随他的一生,父母在他心里总会疙疙瘩瘩。所以,不要为了一时的欢愉而忘乎所以,让孩子看到是不能允许的。

【教子箴言】

作为父亲,一定要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有关于“性”的问题,而且尽量用通俗、简洁、诚实、清楚的语言跟孩子讲,这样孩子才能容易理解,才不至于让孩子通过其他不良的渠道了解,有利于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同类推荐
  • 哈佛教子课

    哈佛教子课

    本书浓缩了哈佛教育方法和理念精华,系统地介绍了每种教育法则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运用,为天下父母提供了最完美的天才培养之路。全球已有数百万家长从这些教育方法中得到了有力的帮助,使他们的孩子的人生得到了积极的改变。聪明的父母可以从本书中发现一条完美教育的路线指南,让孩子受益一生。
  • 孕妇保健与医疗

    孕妇保健与医疗

    本书按照孕妇1~10个月的不同阶段在保健预防和用药医疗方面必须遵循的规律和注意的问题,介绍了孕期各个阶段的妊娠保健、预防知识和疾病医疗等内容。
  • 母婴护理与保健

    母婴护理与保健

    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心理学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科研成果,以让孩子学会学习、开发儿童的智商和情商为主线,详细地介绍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 天才是鼓励出来的

    天才是鼓励出来的

    本书针对孩子成长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50种鼓励孩子的方法,渗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业、责任、求知欲、创新等。探讨了如何让孩子更加自由地成长为一个睿智、善良、负责、独立思考、积极进取、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2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2

    本书主要讲述的爸爸带孩子进行的一场永不褪色的旅行,旅行内容包括丛林探险、野人奇遇、草原篝火、牧场抓羊、宝贝带娃、黄河降魔、悬崖“跳水”、宝贝创业等,参演人员包括:演员吴镇宇父子、演员黄磊父女、演员陆毅父女、歌手曹格和一对儿女以及运动员杨威父子。
热门推荐
  • 武道狂帝

    武道狂帝

    这个世界本不干净。人一出生,心灵就布满尘埃。修炼,即拭去尘埃。我希望,某一天,伸出双手就能触摸到真理;我憧憬,某一天,睁开双眼就能看到本质。我叫木一凡,来自东域。我一直在思考,我的生命因什么而存在?我要去寻找答案。
  • 农女袭来

    农女袭来

    【正文完结】现代作家零点穿越,感受她在现代没有的温暖;种田?没问题,姐刚好是农科出生,这点问题不算问题。没吃的?没问题,不就是吃的吗?小问题。没银子?小问题,姐刚好培育出新的育苗,明天拿去卖了吧!小妹,有人来偷咱家的菜啦!神马?老虎不发威,你真当姐是吃素的?
  • 梦中红楼

    梦中红楼

    每个人的梦中都有一种红楼,我梦中的红楼,不再只是繁华落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黛玉,我心中的黛玉,不再只是伤春悲秋!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和我的父亲陶铸母亲曾志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和我的父亲陶铸母亲曾志

    本书系《我和我的父亲母亲》系列丛书之第一本。1978年,陶铸的女儿陶斯亮所写《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以泣血的文字和深挚的情感,引起全国无数读者的共鸣,掀起平反冤假错案的一个高峰。35年过去,在父亲陶铸逝世近半个世纪,母亲曾志也已离世多年后,陶斯亮重拾情思,追忆双亲,带读者走进陶铸一家的亲情世界。
  • 魔法之梦想学园

    魔法之梦想学园

    本是学生模样的清丽容颜,为何可以施展出如此的力量?他们的这些力量,到底是源于何方?又将这种力量,做于什么?是谁,在酝酿着巨大的阴谋?又是谁,用力量,还大家以平静?不同的人,不同的命运,之间的种种牵绊,造就了,原本,就该出现的际遇。探查校园,开启魔幻之旅。
  • 穿越之王爷请让开

    穿越之王爷请让开

    因一场车祸穿越了,穿越成尚书府三小姐,一道圣旨嫁给当今的三王爷离影。“王爷,请回吧”她冷冷地对着站在一旁的离影说。“你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女人”“与你无关""我再说一次,把人交出来”“姐姐,对不起”“我欠你的,我只有以死相还了”“来世你都还不了了”“今生就算你拿命还,也还不了”
  • 能部

    能部

    云月天,孤儿,孤儿院被离奇夷平使他误打误撞加入了能部,势必要调查出个所以然来,过程中,月天的出身,孤儿院夷平一案的真相逐渐被揭开面纱,此时此刻能部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 纹身

    纹身

    城市里有性侵犯行为却逃脱了法律制裁的人陆续被杀,凶手挖去了他们的眼睛,并留下字迹挑战警方。他(她)到底是正义的城市猎人,还是另有图谋?记者戴菲与警方展开了双向调查。然而,凶手像狐狸一样狡猾、机警。随着调查深入,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慢慢浮出水面……
  • 不死道君

    不死道君

    一起车祸夺走了原本属于他的幸福,混吃等死的他居然成为了修真之人。机缘巧合之下,他成为了校花的保镖。面对逐渐倾心于他的校花,心中自卑的他又将何去何从?暗杀,绑架不断地纠缠着他,看似偶然的背后似乎却隐藏着巨大的阴谋。阴谋与阴谋的较量,阳谋与阳谋的碰撞。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双大手暗中的操控着一切。天地为盘,众生为子,谁又是那执子之人?
  • 逃往无限

    逃往无限

    这是一部新人作,写得不好请原谅。另外,主角有点废。好了,主要简介:别人是拿着系统去成就霸业,而我这是去被系统拿去修复。穿行各个位面,去寻找一切无限之物来修复(完善)系统,而我只有一个卑微的愿望,在无限的可能中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