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9200000012

第12章 南北朝

公元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刘裕取代了名存实亡的东晋,建国称帝,国号为宋。此后半个多世纪中,江南相继出现了齐、梁、陈等三个以建康为都城的政权,历史上将这四个政权称为南朝。而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经过吞并战争,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历史上将北魏与魏末分裂的东魏、西魏,以及继起的北齐、北周,合称北朝。南北朝共存在170年。

刘裕建宋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刘裕称帝,改国号为宋。刘裕(公元363~422年),字德舆,小名寄奴,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其曾神刘混,永嘉之乱时渡江居于丹徒的京口(今江苏镇江),至刘裕时家境已衰败。刘裕起初投奔北府军,靠平定桓玄之乱而官至侍中、车骑将军,逐渐掌握东晋王朝的军权。东晋义熙六年(公元410年),刘裕率军北伐平定南燕,受封为太尉、中书监,执掌朝权。此后四五年间,刘裕相继除掉刘毅、诸葛长民、司马休之等政敌,然后,他第二次北伐,克复关中,以功于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受封为相国、宋公。至此,刘裕取代东晋的条件已经成熟。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刘裕拿着自己手下拟好的禅位诏书,让晋恭帝抄录,“恭帝欣然操笔,书赤纸为诏”。刘裕筑坛于南部,登上皇位,国号宋,是为宋武帝。宋武帝改元永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改《泰始历》为《永初历》,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六月,刘裕派人将他毒死,开了杀“禅让”退位者的先例。至此,历时104年、共1l帝的东晋王朝结束,南北朝时期开始。

拓跋魏统一北方

刘裕建宋时(公元420年),当时北方共有六个政权:鲜卑乞伏氏建立的西秦、汉人李氏建立的西凉、匈奴赫连氏建立的夏、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北燕、卢水胡沮渠氏建立的北凉及北魏政权。经过10余年的吞并战争,北凉灭西凉,夏灭西秦,夏又为臣服北魏的吐谷浑所灭。等到拓跋焘延和年间(公元432~434年)及太延年间(公元435—439年),北方是北凉、北燕、北魏三个政权并立,北魏依其强大的力量,开始了对北燕、北凉的战争。

公元432年(魏延和元年),魏将奚斤曾率兵攻打北燕,并攻取燕带方(今朝鲜黄海南、北道一带)、建德(今辽宁建昌北)等郡县;公元435年(魏太延元年),魏再次出兵击败北燕,第二年(公元436年),魏兵攻克了北燕白狼城(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西南),进逼和龙(今辽宁朝阳),燕王焚烧了宫殿,逃往高句丽,北燕灭亡。

公元439年,魏帝拓跋焘让臣下书陈北凉王沮渠牧犍的12条罪状,亲自率兵攻打北凉,不久魏军兵至姑臧,沮渠牧犍领文武5000人归降,北凉灭亡。

这样自西晋末永嘉之乱至今100余年,北方16国战乱分裂局面到此结束了,北方尽归鲜卑拓跋氏统治。

冯太后临朝称帝

冯太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性聪明,工心计,父冯朗,北燕末主冯弘之子,母乐浪王氏,也是汉族人。北燕亡后,冯氏举家被迁到平城,后冯朗因罪被杀,冯氏因而被没于后宫为奴婢,得到姑姑拓跋焘左昭仪的提携,学了一些文化,14岁时被选为拓跋溶的妃子。拓跋溶将立拓跋弘为皇太子,按照“子贵母死”惯例,杀死了拓跋弘的生母李氏,冯氏遂被册立为皇后。

公元465(魏和平六年),文成帝去世,12岁的皇太子拓跋弘继承帝位,即为献文帝;次年(公元466年)时称皇太后的冯氏密定大计,诛杀专擅朝政的太尉、录尚书事乙浑,第一次临朝称制。一年后,冯氏归政于献文帝,但她一直发挥着自己的政治影响。公元471年,冯氏逼献文帝传位给4岁的皇太子拓跋宏,即孝文帝。

公元476年,冯氏鸠杀被尊为太上皇的拓跋弘,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再次临朝称制。从此直到公元490年(魏太和十四年)冯氏病死,北魏政权一直牢牢握在她的手中。冯氏执政时期,主持班禄,决定施行三长制、均田制,崇尚儒教古训,拓跋宏后来能大行改革、推进汉化、力革胡俗,与冯太后的教育很有关系。

萧衍建梁萧衍,字叔达,齐高帝萧道成族人,其父萧顺之曾帮助族兄萧道成创建齐国,官至领军将军、丹阳府尹。萧衍博览群书,文武双全,曾被齐竟陵王萧子良召人西邸,与沈约、谢跳等合称“西邸八友”。萧衍后因助齐明帝杀死了齐武帝的儿子们,飞黄腾达,齐明帝死前,任命他为持节,都督雍、梁、南秦、北秦四州,及任郢州的竟陵司、司州的随郡诸军事、雍州刺史。雍州自宋文帝、孝武帝从荆州独立后,力量骤增,而且因其地处与北魏交界处,当地北来流民在与北魏争战及镇压当地蛮族的活动中,形成一股精锐武装,其势力和影响超过了晋以来的上游重镇荆州。萧衍任雍州刺史不久,齐东昏侯萧宝卷杀戮朝廷大臣,乱事遍起,萧衍便劝说其兄郢州行事萧懿,联合二州,相机举事。被萧懿拒绝,萧衍并未放弃,仍私为起事做准备。公元500年(齐永元二年),萧懿率兵击败转攻建康的崔慧景,被东昏侯任命为尚书令。同年,东昏侯又杀萧懿及其弟萧畅,并派一支禁军前往雍州袭击萧衍,萧衍闻讯后起事,与雍州豪强共推东昏侯之弟荆州刺史南康王萧宝融为主。公元501年(齐永元三年),萧衍顺江东下,先攻取了郢城(今湖北武汉市),包围建康。年底,齐将王珍国、张稷杀东昏侯而降。萧衍进入建康,杀东昏侯党羽40多人,总掌朝政。公元502年初,萧衍进位相国,封梁公,加九锡。又进封梁王。不久,以齐明帝皇后宣德太后的名义颁布禅让诏书,称帝建梁。萧衍即梁武帝。

陈霸先建陈代梁陈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原籍颍川,永嘉乱中,其祖先迁居吴兴长城(今江苏长兴)。陈霸先出身贫寒,喜读兵书与史书,处事明达,有勇有谋。曾作过里司、油库吏,得到梁宗室吴兴太守新渝侯萧映的赏识。萧映迁任广州(今广东省广州市),陈霸先随迁为萧映幕僚。后渐以军功升任西督护,高要郡(今广东肇庆市)太守,督七郡诸军事。后因平李贲之乱有功,受封为新安子,直阁将军。公元549年(梁太清三年),陈霸先率部众攻杀响应侯景的广州刺史元景仲,迎梁宗室萧勃为刺史,自率兵北上击侯景,被以梁朝廷名义行事的荆州刺史萧绎任命为江州刺史,与萧绎部将王僧辩会攻侯景。侯景败亡后,陈霸先因平叛有功被梁元帝萧绎任命为司空、南徐州刺史,镇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公元554年(梁承圣三年),萧绎死,陈霸先与王僧辩合谋,并迎萧绎第九子萧方智为帝。次年(公元555年),北齐谋在江南建立了傀儡政权,兵逼长江,护送梁武帝之侄萧渊明南下归即帝位。不久,陈霸先在部将侯安都的支持下,起兵袭击建康,杀王僧辩,废萧渊明,拥萧方智即帝位。陈霸先自任尚书令,都督内外诸军事,任扬州、南徐州二州刺史。控制建康后,陈霸先平王僧辩余党的起事,后击败北齐南侵的10万大军,地位再次升高,任相国,总领百官,封陈公,加九锡殊礼。

公元557年,陈霸先在进封陈王后,随即以“禅让”的方式取得帝位,国号陈,改年号为永定。

侯景之乱

侯景是北魏怀朔镇人。侯景在没有攻下建康之前,曾立萧正德为帝;将建康攻陷后,他将与其狼狈为奸的同党一脚踢开,废萧正德,于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五月二十七日,立梁太子萧纲为帝,是为梁简文帝。六月二十九日,侯景杀害萧正德,自己独揽大权,危害江南。

据说,侯景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侯景与高欢素来是朋友,于是率众兵投靠了高欢。高欢派他带十万大军,驻扎在黄河南岸,但高欢临死的时候,担心侯景靠不住,派人召他回京城。侯景对此十分不满,他拖延时间,不肯回京。直到高欢死了,他率领人马前去投降了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了解侯景的为人,对他也不信任,一边接受他的献地,一边召他到长安去,想解除他的兵权。侯景看出宇文泰的用心,又准备去投降南梁。侯景派人去面见梁武帝,说自己与东魏、西魏都有仇,表示愿意投降南梁,并将他掌握的函谷关以东13个州都献给梁武帝。梁武帝召集群臣商议,多数大臣认为不能接纳侯景。他们担心这将会引起南梁和北朝的矛盾。梁武帝不顾众多大臣的一再劝阻,接纳了侯景,并封他为河南王、大将军。

梁武帝为了接纳侯景,还派他的侄儿萧渊明带5万人马前去接应。谁知,在他们北上的路上,遭到东魏的进攻,全军覆没,萧渊明做了东魏的俘虏。东魏高澄又派兵去攻打侯景。侯景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侯景狼狈逃窜,跑到南梁辖内的寿阳。东魏并不想和南梁翻脸,派使者前去求和,提出愿意送回萧渊明。侯景知道这个消息后,派人假冒东魏使者,伪造书信提出要用侯景交换萧渊明。梁武帝答应了。回信道:“你们把萧渊明送到,我们立刻交出侯景。”侯景得到回信,非常气愤,他决定起兵反叛。公元548年,侯景在豫州城内召集将帅发兵攻打南梁。梁武帝得到消息后不以为然。侯景率领兵马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打到建康。他们把梁武帝居住的内城——台城团团包围。面对侯景的疯狂进攻,台城里的军民奋力抵抗,双方相持了4个多月。他们盼着南梁各地的诸侯王军队快来救援,谁知那些诸侯王赶到建康城下,却按兵不动。公元549年叛军攻破台城,梁武帝被侯景俘虏,最后饿死在台城。侯景先后立了两个傀儡皇帝,公元551年,他干脆自己登上皇位,当起皇帝来。他生性猜疑残忍,乱杀无辜,老百姓非常憎恨他。后来湘东王萧绎在江陵称帝,就是梁元帝,他派王僧辩等率军进攻建康,打败了侯景的军队,摧毁了他的伪政权,侯景在逃窜路上被部下杀死。

“侯景之乱”被平息后,南梁王朝已经元气大伤。这时前文所写到的陈霸先悄然崛起,他先后杀死了梁元帝及王僧辩,让萧方智为帝。公元557年,陈霸先逼迫萧方智退位,自己做了皇帝,结束了南梁王朝,开始了陈朝的历史。

宇文周统一北方公元575年,周武帝准备再度出军,决定放弃对于北齐并不重要的河南地区,改从汾河河谷出击,直捣北齐的军事重镇。公元575年秋,周武帝亲率步骑14万多人,进军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北齐守军向居于晋阳的后主高纬告急,时高纬正在外边射猎,得报以后,竞听从其宠妃冯淑妃的请求,再杀一围,然后才发10万兵马南救平阳,此时平阳已落人周军手中,北周军为避齐军兵锋,主力退守玉壁城。齐军力攻平阳未下之时,周军主力8万人进至平阳城下,与北齐军决战,后主带着冯淑妃弃军逃跑,北齐主力军溃败。周军乘胜攻占晋阳。本年初,时在邺城高纬仓皇间让位给儿子高恒,当周军挥师进攻邺城时,高纬、高恒及其亲信先后出逃,邺城落人周军手中。不久,高恒再传位给任城王高潜,高纬父子与皇后等直奔青州准备南下向陈投降,但不久被北周大将尉迟迥追及,均被俘虏。

不久,北齐宗室集兵抗周的高潜、高绍义先后被北周军队击败,北齐残余势力被清除,北周灭北齐,获民户330万,人口2000多万。周武帝继苻坚、拓跋焘之后再次统一黄河流域。

同类推荐
  • 再世孙膑

    再世孙膑

    现代人孙并,一醉梦回战国,成为少年孙膑。且看他如何玩转战国,智斗庞涓、商鞅、申不害等一干超级大牛,名动列国。最终,孙并提前百年,促成天下一统,和其祖孙子一样获封‘兵圣’。这真是一门双兵圣,美名永流传。……本书有铁血争霸、有美女佳人,有爵士以往十个VIP全本保证,绝不太监,敬请期待。
  • 水浒群雄传

    水浒群雄传

    宋江死后,一百单八将只剩三十二人,且看李俊如何带领众人续写水浒传奇。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
  • 逆世贼王

    逆世贼王

    一觉醒来居然穿越到了古代,不是皇帝,王爷,还成了山寨的小当家?草寇就草寇吧,给小爷劫持来了个公主当夫人倒是不错,可山寨外面那几千兵马是怎么回事?嘿!且看小爷我如何智退敌军横空出世,平定天下!当皇帝?不稀罕!皇帝想要做什么得征求小爷的意见!公主,不!陛下,为啥要一夫一妻制?
  • 假如这不是明朝

    假如这不是明朝

    彻底颠覆以往所有历史书的模式、口吻、角度,提供给我们充满无限遐想的历史画面,打开了历史的另一个世界——原来历史背后隐藏着这样的重重玄机。历史进行大胆的重构,假设当时的繁荣一直延续,中国历史将会被改写成哪一般模样。
热门推荐
  • 剑凌天下

    剑凌天下

    被称为无双剑神的剑道宗师林然,在渡先天劫的时候受到心魔的入侵,身死道消。幸运的是,他回到了九年之前,此时,距离他的家族灭门惨案还有两年。凭借着曾经武道宗师的记忆和经验,他还会让自己的父母死亡,还会让自己的爱人香消玉殒吗?
  • 战麟传

    战麟传

    为了虚无缥缈的爱情,背叛了自己,背叛了一切的人
  • 死亡预言(故事会经典悬疑系列3)

    死亡预言(故事会经典悬疑系列3)

    故事(一)这里流行传染病:那老头名叫威尔逊,早年是个流浪汉,现在却是本城一个亿万富翁的父亲;那家收容所是他儿子创办的慈善机构,可是这个父亲却整天守着收容所的大门,千方百计地阻止那些想进收容所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他威胁每个想要进去收容所的年亲人:这里流行传染病……故事(二)死亡预言:最近,铁尼镇上出了件奇事,罗伯茨是镇上的塔罗牌算命师,他算出自己这几天之内会有血光之灾,于是在住处门外张贴了一张告示,上面写道:“本人推算出最近一周内自己会死于意外,所以即日起不再接待任何顾客,敬请谅解!”
  • 我们的青春,不要风

    我们的青春,不要风

    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可是当他回来,我的青春,就多了一点点酸甜苦辣……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这段美好时光里,不该做点什么吗?我们的青春,不要大风大浪,不要繁华似锦,只要有你们,就够了!笙色星球新创文学‘浪漫樱花号’之《我们的青春,不要风》,让你感受纯洁的爱恋。
  • 毒爱娇妻

    毒爱娇妻

    十九岁,他夺了她的身子。她原以为,这只是一场交易。她只是一杀人工具,而他则是顾家四少,地位不同,爱情也难平等。可他却偏偏不肯放她一条生路,还对她死缠烂打?
  • 混元圣体决

    混元圣体决

    用生命和时间赛跑的孟延,仰望夜空,许下宏愿:“纵然天弃,亦须努力,即便身死道消,也要去领略武者的风采,延续心中绝世强者的梦想。”生死之际,孟延意外激发混元圣体,获得混元圣体决,历经磨难,百劫不死。用坚毅、执着摧毁梦想道路上的一切阻碍。他能否解开血脉之谜?他能否踏上武之巅峰?他能否创造不朽神话?
  • Ancient Law

    Ancient La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惭世上英

    不惭世上英

    中域之地,经楚国四王九侯之乱,拓跋魏国兴起建五都而统御天下。当时天下,道家为天下太平,儒门为传书育人,佛家为建天佛原乡,摩尼教为明王降世,世家为家族永传,在中域之地,一直进行着明争暗斗。一个寒门子弟,有幸得儒门复圣山庄亚圣亲传,开始踏入江湖,开启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旅途。
  • 一一付流年

    一一付流年

    亲情,友谊,爱情,陪伴,付出,保护;一个个感觉就在身边的鲜活形象,真正的流年在勇气,泪水和爱中随着时光的沙漏封存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精彩也好平淡也罢。。。流年,流逝的年华,一去不复返,亲情友情爱情都随着现实与真相,欺骗与背叛,爱与守护,被打磨的失去了原本的模样,甚至变得面目全非,,,世界的喧嚣,我全听不到,我的眼里只有你。。。无可奈何终付流年,,,,,,
  • 那年青春,遇见你

    那年青春,遇见你

    浅浅的眼痕,若隐着那么多说不出的忧郁。浅装的微笑,都是彼此一路留下的悲伤。或者,在每一个故事里,我们走完了好几个曾经?那一年的觞,有多少,被我们遗忘,残缺的记忆,是断续的歌,偶尔优雅,一地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