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9200000017

第17章 宋朝(1)

宋王朝建于公元960年,至1279年亡于元朝,立国320年。其间以公元1127年金人俘徽、钦二帝及宗室妃嫔北去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此前为北宋时期,此后为南宋时期。北宋时期虽然就整个中国局势来看仍处于分裂状态,与北宋并存的较大政权除辽国之外,还有西夏、大理、黑汗、回鹘以及吐蕃诸部,但它是一个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后相对统一的王朝。创建这一王朝的是赵匡胤,他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逼迫周恭帝禅位,自己称帝建国。此后北宋又先后灭掉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和北汉等国,基本上将中原地区和南方统一于自己的管辖之下。陈桥兵变五代以来前赴后继的各地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封建割据统治。到了后周统治时期,要求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公元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后,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使北方的政治局面趋向稳定,为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周世宗雄心勃勃,准备统一中国。谁知突然病逝,由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是为恭帝,皇帝年幼无知。这样,后周的大权就落在了大将赵匡胤的手中。赵匡胤是涿郡人,从小爱好练武,胆识过人。后来投奔郭威部下,周世宗即位后,赵匡胤追随他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周世宗很赏识赵匡胤,就提拔他为禁卫军的统帅,掌握后周的军事大权。

主少国疑,人心思变。赵匡胤和他的弟弟赵光义(本名匡义)、幕僚赵普等人,就秘密策划,准备篡夺皇位。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开封城皇宫内大摆筵席,文武百官正在向周恭帝祝贺新年。忽然边关来人报告,说辽国和北汉联合,出兵入侵,形势危急。

当时主政的符太后毫无主见,茫然不知所措,求救于宰相范质。范质未加核实,便连忙委赵匡胤最高军权,率兵前去抵抗。赵匡胤领旨后,立即征调京城兵马。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带一部分人马先行。初三,赵匡胤率领大队人马离开京城。当部队行至汴京东北的陈桥驿后,在那里安营扎寨。当天晚上,将士们在一起议论朝政。有人说:“当今小皇帝年幼无知,我们在外拼死杀敌,有谁能知道我们的辛苦呢?不如先立点检(指赵匡胤)为帝,然后再北征也不迟!”将士们连声拥护,就推举一名将军去见赵匡胤和赵普,转达大伙的意见。这时又有一大批将领闯进来,大声说:“我们都已经商量好了,一定要请点检做天子!”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军营中突然发出呼喊声,将士们拥到赵匡胤的驿馆前,大声喊道:“诸将无主,我们愿意立点检做天子!”

赵匡胤酒醉方醒,刚:走出营帐,将士们一拥而上,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然后跪拜在地上高呼“万岁”。他们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回转汴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驿黄袍加身”。

赵匡胤假意推却,然后对将士们说:“你们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既然如此,那就得听我的命令,你们能做到吗?”

众将士齐声回答:“愿意听从皇上的命令。”

赵匡胤于是下令道:“对幼主、太后及朝中大臣,不能伤害;对朝廷府库和老百姓的住宅,不得抢掠。凡是听从命令的,有重赏;违抗命令的,立斩!”赵匡胤带领大军回转汴京。将士们回到京城,纪律严明,丝毫没有骚扰老百姓。早已等候着的石守信、王审琦,打开宫门,迎接赵匡胤人宫。赵匡胤把都城建在汴京,国号改为宋,历史上称为北宋。平定南唐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南唐国君李景因为惧怕北宋,迁都于洪州,升洪州为南昌府,建为南都,他的儿子李煜留守旧都金陵。这一年六月,李景死,子李煜立。李煜喜爱诗文、绘画、音乐,信奉佛教,出钱募人为僧,一时僧众大增,皆仰食于官府。李煜与后妃服僧衣,念佛经,跪拜祈祷。江南主李煜对北宋承袭他父亲的做法,对北宋卑顺恭从,每听说宋朝出师克捷及喜庆事,就奉献金银财宝。江南主卑躬屈膝,改变不了宋太祖统一江南的愿望。江南某些有识之士已看到这一点,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江都留守林仁肇建议李煜以攻为守,在宋攻后蜀、南汉后,兵力疲困,淮南驻兵也少,这是好时机。他表示愿率数万兵,从寿春渡河,收复江北旧地。江南主没听劝告。沿江巡检卢绛劝李煜攻取吴越地,他提出吴越是江南的世仇,他日必与北宋成掎角之势,对江南不利。他提出,以宣、歙假叛,江南主声言讨伐,卢绛则求吴越援助,吴越兵至则攻之,灭吴越,取其地。江南主也不听从。尽管江南主不用他们的策略计谋,但南唐的存在,还是使宋太祖感到不安。所以,宋太祖收买林仁肇的侍卫,盗出仁肇的画像给北宋。太祖悬挂在室壁,然后宋太祖故意领江南使者观看,并说林仁肇将来降。使者如获重大信息,回国后马上告诉李煜,李煜不问真伪,把林仁肇杀害。宋太祖准备就绪后,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太祖决定讨伐江南,但苦于出师没有理由,于是遣李穆谕江南主入朝。李煜欲随李穆去,陈乔、张泊认为去必被扣留,力谏李煜不要去。李煜听从陈乔的意见,称自己有病不能去。李穆威胁说:宋兵甲精锐,物力雄厚,江南不是对手。李煜不为所动。李穆还,宋又遣梁迥劝李煜入朝,李煜再次拒绝。这样,宋太祖找到了伐江南的借口,于是命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都部署,潘美为都监,率十万兵伐江南。

曹彬等自荆南发战船东下。江南防守的军队以为是宋军历年的正常巡守,只是闭壁自守并奉牛酒慰劳宋师。当曹彬占池州,败江南兵于铜陵,进驻采石矶。潘美也率兵渡江。江南久无战事,老将去世,新将不懂兵机,只知求利。江南主李煜遣郑彦华率水兵万人,杜真率步兵万人,抗击宋军。杜真与潘美接战,大败,郑彦华水军也败。金陵危急,江南主急忙招募新兵。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曹彬破江南兵于白鹭州、新林港,杀统军使李雄,攻克溧水。进至秦淮,江南兵水陆十万屯于城下,潘美率军渡过水,大败江南兵,进至城下。江南主与僧道依旧诵经、讲易,不问政事。一天,他自出巡城,见宋兵栅栏、旌旗满野,大为惊慌,这才知道受了左右的蒙骗,一气之下,杀了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招朱令斌以上江兵人援。十月,江南都虞侯刘澄以润州降宋。江南主惧,遣徐铉使宋,徐铉质问宋太祖说:“江南对宋是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没有任何过错,为什么反而受到讨伐?”宋太祖反问说:“你说父子为两家,可以吗?”徐铉无言回答,归国。月余,江南主再遣徐铉求宋退兵,徐铉与宋太祖辩论,宋太祖大怒,徐铉惶恐,回到江南复命。

江南朱令斌,率兵十五万,自湖口入援,行至皖口,与宋军相遇。朱令斌纵火攻宋军,遇北风反而烧了自己,江南兵大溃,朱令斌被擒。金陵被围后,江南寄望于朱令斌。朱令斌被俘后,金陵丧失了精神支柱,只有苟延残喘,等待灭亡了。

金陵被宋军围困,从春至冬,居民樵采路断,兵又数败,城中居民恐慌。曹彬欲不战而克,故一再缓攻,数次遣使劝李煜降,并指出如不降,某日城必破。李煜以为城坚,继续固守。曹彬无奈,决定强攻,他要求将士克城之日不许妄杀一人。诸将答应曹彬的要求,并且一道焚香为誓。宋军发起攻击后,几乎没遇到抵抗,十二月攻陷金陵城,江南主李煜率臣僚到军门请罪,南唐灭亡。王小波、李顺起义

四川一带自晚唐起就很富裕。入宋以后,朝廷对其加征赋税,又设置禁止商旅私自买卖布帛的“博买务”之职,官府和兼并势力趁机贱买贵贩,牟取暴利,使因地狭民稠、耕稼不够供给的四川黎民苦不堪言。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王小波、李顺等因不堪忍受官府的压榨和剥削,在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南)率众起义。王小波宣言:“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提出均贫富的口号,得到贫民的拥护,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增加至数万人。十二月,起义军在江原县与官军激战,王小波身受重伤战死,起义军由其妻弟李顺领导继续斗争。由于起义军纪律严明,李顺又善于录用人才,队伍扩展到数十万人。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正月,起义军攻占了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改元应运。五月,李顺战死。

十一月,李顺余部失败,起义被镇压下去。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辽国发兵二十万南下,辽圣宗和萧太后御驾亲征,一直打到靠近黄河的澶州,直逼北宋京城汴京。北宋真宗皇帝接到告急文书,连忙召集文武大臣商议。有些大臣主张迁都逃跑,宰相寇准却力主共同抵抗。在寇准的劝说下,宋真宗赵恒决定亲征。这年11月,北宋军队从东京(开封)出发,来到韦城。

守卫澶州的将士,听说皇上亲自出征,士气大振,欢声雷动。喊声惊动了辽军,就派几千名骑兵来到澶州城下。寇准下令开城迎敌,很快把进犯的敌军杀得丢盔弃甲,仓皇逃命。

过了几天,辽军大将萧挞览带着几个士兵视察地形,被宋军发现,将他乱箭射死。萧太后见损失了一员大将,大吃一惊,就派密使送信来议和。

寇准不仅反对议和,还主张乘胜收复幽云十六州。一些主张议和的人,就在背后说寇准的坏话,说他想利用军队,图谋篡权。在这种情况下,寇准有口难辩,他长叹道:“一片忠心却遭人非议,我还能说什么呢?”于是,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只好同意议和。为了停战议和,宋真宗打算每年给辽国一些银子和绢帛。他对派去议和的大臣曹利用说:“如果迫不得已,他们就是每年要100万,也可以答应。”

寇准听了宋真宗的话,心里很难受,他追上正要动身去辽营议和的曹利用,说:“虽然皇上同意给100万,但是,你答应的数目决不能超过30万。否则,就杀了你的头!”曹利用不敢违抗寇准的命令,到了辽营,与萧太后讨价还价,终于答应每年向辽国进贡20万匹绢帛,10万两银子,总计30万。公元1005年1月,宋辽双方在澶州正式签订协议,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得以安然从险境中脱身,还获得了战场卜本来得不到的东西。对宋朝来说,“澶渊之盟”则是一个屈辱妥协的和约,它是宋朝推行“守内虚外”政策的结果。不过,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却结束了宋辽之间连续数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大片地区得以发展生产,而且双方还通过“榷场”进行经济交流和商业活动,因而对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提高是十分有利的。

庆历新政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宋仁宗赵祯面对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和对西夏战争的失败,在改革呼声的推动下,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富弼、韩琦为枢密副使,欧阳修等为谏官,“欲更天下弊事”。

范仲淹在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的支持下,综合自己多年来的改革思想,于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九月写成《答手诏条陈十事》,呈献给宋仁宗,作为他改革的基本方案。

范仲淹上书说了十件事。这十件事,除“修武备”一项外,其他各款基本上在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十月到次年五月之间,以诏书形式按范仲淹原意颁行全国,当时称为“新政”。

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其主旨是通过整顿吏治,从而达到加强封建统治的目的。当然,其中部分内容如明黜陟、抑侥幸等也触及到了官僚们的既得利益,故而引起了部分官僚的反对。宰相章得象联合台谏官员,攻击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是“朋党”,说他们“欺罔擅权”、“怀奸不忠”。夏竦诬陷富弼密谋废仁宗。范仲淹、富弼被迫出朝。反对派乘机排挤拥护新政的官员,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五月,杜衍、韩琦、欧阳修也先后遭贬出朝,短暂的“庆历新政”以失败而告终。它未能改变宋王朝内外交困的局面,但却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前奏。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更为加剧,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终于掀起一次更大的变法活动。

王安石是北宋中期的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世宦之家,博文强识,能文善赋,早年就负有盛名,22岁中进士,出任地方官。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社会贫困在于土地兼并,发展生产是解决国家危机的根本之道。公元1058年,王安石应召赴京做官,他上奏了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主张变法。这封奏书受到官僚士大夫的称赞,但暮年的仁宗已无心变革现状了。英宗在位仅4年,变革更是力不从心。神宗做皇子时,对王安石就十分器重。他即位不久,王安石就被调为翰林学士,不到3年,便由参知政事进位为宰相。公元1069年,中央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创立新法的机构,并相继制定出一系列新法。变法开始了。财政经济方面的改革是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和重点。经济方面的改革是为富国,军事方面的改革是为了强兵。主要措施有:将兵法,置将练兵与统军,改变将不知兵的旧制;保甲法,把农村民户加以编制,以民兵制代替募兵制,以减除冗兵,增强国防力量。此外还整编军队、改进武器装备等。

同类推荐
  • 不再孤寂的天空——评唐诗宋词

    不再孤寂的天空——评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这是人类所有情感,智慧和思想结合的伟大艺术!这是千古之绝唱,举世之风流!请随作者走进唐诗宋词,从此不再孤寂!
  • 人公将军

    人公将军

    当黄巾起义轰轰烈烈的启程,又平平淡淡结束之后可曾有人记得那张梁?当这个后世历史学家的灵魂来到张梁身上,历史会变成怎样?但见人公将军横刀立马,领导黄巾,闯出一片天“人公,匈奴造反!”管亥“杀!”“人公,曹操来袭!”张燕“杀!”“人公,夫人来了!”丫鬟“呃,这个还是免了”“我不会让支持我的兄弟们失望,也不会让埋没的人才石沉大海,三国!我张梁在此向你挑战”
  • 千秋家国梦之铁血抗战

    千秋家国梦之铁血抗战

    南明在覆亡之际起死回生,将南方各省一一收复,与北清在淮河陕西一线对峙。一个不成功的穿越者遗留在山洞里的电脑笔记本被鄂西当地柳姓少年无意中得到,离奇的身世和遭遇加上严格的军事训练使得这个热血少年从此走上了一条极不寻常的奋斗之路。父母遭遇奇祸,远走他乡时被一路追杀。。。一战开始,加入德军并在东线成为英雄。。。当那个邪恶的东方近邻借口护侨蓄意侵略时,当养尊处优的内阁软弱无能屈辱求和步步退让时。面对侵略者强大的武力,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用铁和血去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尊严,热血男儿心如铁,看只手,补天裂!
  • 贞观大唐

    贞观大唐

    一醉醒来,已经身在初唐了?!什么,就是那个可称为千古一帝李小二、千古一后长孙氏,将星满朝、谋士如雨的大唐贞观二年开始?!那还说什么,直接开练啊……就算时空局起诉我非法越境,我也认了……我要一直呆在大唐,写下属于我——杜笛的传奇!什么,我爹是杜如晦?!这,这还怎么搞?!……轻松、热血,尽在《贞观大唐》!
  • 三国黑帝x

    三国黑帝x

    赤帝灭,黑帝兴,风水轮流转,终于转到了我的头上。我是谁?我是胡辅,也是黑帝。那个什么月英、貂蝉一个别跑。吕布马超别想偷袭,有本事咱光明正大地打一架。
热门推荐
  • 蜀山传之观星亭

    蜀山传之观星亭

    我不过是趁着假期出来转转而已,不成想……
  • 异世的另一个我

    异世的另一个我

    公元2016年,全身瘫痪的吴天做了一个梦,梦中的他变成了历史上夜国的亡国公主,正一路逃亡。与此同时,夜国的亡国公主慕思语也做了一个梦,梦中的她,变成了一个全身瘫痪的青年男子。他能否扭转她的命运,她又能否改变他的生活……梦醒之后,一切又将如何……
  • 星光的颜色

    星光的颜色

    直到那一天我才知道,原来最初的相遇是让我们更好的纪念再也回不去的时光。
  • 言灵传之十二生肖

    言灵传之十二生肖

    红睽鬼王出现,世界走向末日的边缘,十二言灵者誓死对抗,我们坚信,胜利终将来临
  • 腹黑邪帝:娘子,我还要

    腹黑邪帝:娘子,我还要

    慕容烟穿越到一部万能玛丽苏大女主狗血网剧,悲催的是她没穿成那人见人爱的大女主,而是人人喊杀的恶毒女配。白莲花处处下阴招!帅哥们个个看她不顺眼!好心救了个大帅哥……“什么,那是白莲花的男人?”“是的,小姐,姚士铭带人来追杀你了!”……小剧场来了:做为一个誓要改变命数的女配,她搜神品,苦修灵,斗渣男,狠虐白莲花……但是,命数易改,色心难变。“嗨,帅哥,留下姓名住处!”“不说?好吧,那把衣服脱了秀秀肌肉!”“不要啊,帅哥您错了,没叫你脱那么光……”电闪之间,慕容烟只觉全身一凉,瞬间不着片缕。“喂,你干什么,我可是小毒女,你不怕吗?”“怕,所以要干到你没力气恶毒为止……”本文1V1,宠文,略皇暴。
  • 见鬼奇遇

    见鬼奇遇

    一心想见鬼的我终于在十七岁那年完成了我的愿望,从此踏上了斗鬼撩妹的旅程。
  • 见灵之人

    见灵之人

    何不凡怎么都觉得奇怪,为啥自己的父母长辈给自己起个这么名字。四岁见怪,十岁打怪,二十岁就已经觉得见怪不怪,说好的鬼呢?说好的灵呢?为啥一家子爷爷姓谢,爸爸姓何?为何咱就不能享受一下平庸的宅男生活非得卷进这人类与某些个存在的战争里。灵不是鬼,但却比鬼狠百倍千倍,我该怎样回到我那本该平凡的生活里去呢?这就是一个纠结男的自述。
  • 新世界:从大海开始

    新世界:从大海开始

    那一天,太阳被巨大手掌缓缓遮掩;那一天,大海露出了灭世獠牙......被人们称之为新世界开始的第一天,一个异世重生到地球的少年,终于见到了大海,开始了他自己的旅途。
  • TFboys之唯美盛开的爱恋

    TFboys之唯美盛开的爱恋

    这部小说主要是写两个组合的相识,相知,相爱,希望大家能喜欢!
  • 爱情偏执狂

    爱情偏执狂

    一个人,如果没空,那是因为他不想有空;一个人,如果走不开,那是因为不想走开;一个人,对你借口太多,那是因为不想在乎所以,该收手时就收手吧,不要偏执地再爱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