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9200000020

第20章 明朝(1)

明朝是朱元璋在南京建立的统一王朝,它建立于公元1368年,到公元1644年灭亡,共276年,先后经历了16位皇帝。朱元璋称帝后,又经过20年的征战,统一了全国。朱元璋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对前朝的制度革故鼎新,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使经济在洪武年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明朝自英宗朝开始走向衰落,宦官当权,吏治腐败,土地兼并加剧,农民起义频频爆发。阶级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攻占北京,宣告明朝统治的结束。

朱元璋称帝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县一个贫农家里,自幼丧父母,因此人皇觉寺为僧。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败了在濠州的元军,元军撤离濠州时,将皇觉寺焚掠一空。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25岁的朱元璋走投无路,于是来到濠州城,投奔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因他打仗机智勇敢,很快被提拔为亲兵十夫长。每在关键时刻,郭子兴都让朱元璋出谋划策,故两人“亲如左右手”。公元1354.年,在进军滁州(今安徽滁县)途中,李善长来到军中谒见。朱元璋问李善长:“如今四方战乱,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呢?”李善长答:“秦末大乱时,汉高祖以布衣起兵,他为人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五年而成帝业。”又说,“你是濠州人,离刘邦的家乡沛县不远,只要你认真学习这位老乡的长处,天下是可以平定的。”李善长的这一席话,对朱元璋的影响十分深远。攻占滁州后,郭子兴势力逐渐壮大,并发展成了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当郭子兴等五帅失和之时,郭子兴乘机从濠州发动进攻。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正月,郭子兴用朱元璋之计,派张天枯等进攻和州。郭此时命朱元璋统领其军。三月,郭子兴病死。刘福通占据安丰和颍州之后,派人把逃匿在砀山夹河的韩林儿及其母杨氏,迎回到毫州(今安徽亳县),拥立韩林儿为皇帝,号小明王,建国号为大宋,年号龙凤,定都毫州。大宋建立不久朱元璋就成为大元帅,郭子兴的旧部全归他指挥。朱元璋按照下属能力大小任官职,注重招贤纳士。早在江北初起时,就陆续招集了一些随从起义的地主儒士,如上文提到的李善长,还有冯国用、冯国胜,作为参谋。攻下太平后,又召用老儒李习为知太平府,陶安参谋幕府事。接着,朱元璋攻取了溧阳、溧水、句容、芜湖等处。公元1356年二月,朱元璋率领大军,在采石大破蛮子海牙舟师。至此,起义军打破了元军对长江的封锁,农民起义军重新振作起来。是年三月起义军攻下集庆,并以它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派诸将先后攻克镇江、广德、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徽州、池州、扬州等应天周围的据点。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七月,诸将尊奉朱元璋为吴国公。并设置了江南行中书省,自己总管此省所有事务,设僚佐,但名义上仍用韩林儿的大宋旗号。

当朱元璋攻下安徽徽州(今安徽歙县)后,他召见名儒朱升,问:“今后我该怎么办?”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意思是说,首先要巩固后方基地;其次要在后方发展生产,屯田积谷,增强经济实力;最后,不要急于称王,免得树大招风。朱元璋把他留在自己军中当参谋。公元1364年,朱元璋自称吴王。公元1366年,朱元璋发兵进攻张士诚,并正式与红巾军决裂,年底派人把韩林儿沉入江中溺死。公元1367年先后打败张士诚、方国珍、陈友谅。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其后明军北伐,灭了元朝。鄱阳湖之战元朝末年,南方各反元武装不断取得胜利。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以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以湖北武昌为统治中心、自立为汉帝的陈友谅,以应天(今南京)为统治中心的吴国公朱元璋和以平江(今江苏苏州)为统治中心、自称吴王的张士诚三大势力。由于辖区相邻,彼此展开武力兼并。时陈友谅兵强志骄,张士诚粮足财富而无远图。朱元璋处于两强之间,为避免两线作战,决定采取先灭陈、后攻张的方略,对张士诚采取守势,并争取浙东方国珍,减少东顾之忧。公元1363年三月,朱元璋领兵北上解救安丰之危,击退张士诚大将吕珍对安丰的围困。四月,陈友谅大举进攻南昌,直抵城下。时朱元璋诸将分门拒守,邓愈守抚州门,赵德胜守宫步、士步、桥步三门,薛显守章江、新城二门,年海龙守琉璃、澹台二门,朱文正居中总领,亲自控制两千精兵的往来策应。四月二十七日,陈友谅督兵进攻抚州门,邓愈以火铳击退。陈兵极力猛攻,城坏二十余丈,朱文正督诸将拼死作战,一边作战,一边筑城,朱军损兵折将多人。五月,陈兵又攻新城门,薛显开门以锐卒突袭,敌兵被打败,陈友谅又进攻宫步、士步二门。南昌被围已久、内外阻隔断绝了关系,朱文正遣千户张子明前往建康告急,又诈遣卒要求陈友谅降,以缓和其攻势,等待援兵的到来。朱元璋知道南昌危急情况后,一面命徐达围庐州,一面自己回到建康。后来朱元璋认为仅仅为了庐州而失掉南昌,此非计也,因此在七月七日,亲自领兵20万,急救南昌,并命令徐达等自庐州参战。

七月十六日,20万大军驻扎在于湖口,先遣一军屯于泾江口,一军屯于南湖咀以阻挡陈友谅军的归路,同时又调信州兵守武阳渡口防其逃跑。七月十九日,陈友谅东出鄱阳湖迎战。朱元璋率诸将进行了抵抗。七月二十一日,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进兵迎战,激战三日之后仍相持不下。朱元璋采纳郭兴之策,以火攻陈军之巨船,死者大半。陈友谅弟友仁、友贵及平章陈普略等皆被烧死。陈友谅历经艰难突围出湖口,而朱元璋在泾江口拦击,陈友谅中流矢而死。余部挟其子陈理逃回武昌。朱元璋自己驻住建康,徐达守备吴。九月十六日,朱又率诸将亲征陈理。十月至武昌,分兵立栅,围其四门。湖北诸郡皆来投降朱军。十二月,朱元璋回建康,命常遇春等诸将继续围攻武昌。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是元末农民战争中最关键的一年,春季,张士诚部杀刘福通,大宋红巾军灭亡。秋季,朱元璋部杀陈友谅,吴国及汉国败亡。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正月,赣州熊天瑞出城投降,其所统领的南安、雄州、韶州诸郡也都投降。至此,朱元璋消灭了汉国陈友谅,地盘更加扩大,势力也更加强大。但是,张士诚在助元灭宋后,本想要挟元朝封王爵,但未能如愿。于是,又叛元自立,在平江自称吴王。张士诚吴国(东吴)据地东至海、西括汝、颍、濠、泗诸州,南至绍兴,北越徐州,至于济宁之金沟。这样,江南地区形成了张士诚东吴与朱元璋吴国两吴并立的局面。攻克大都元末,朱元璋在初步控制了江淮地方,便开始策划南征北伐,志在统一天下,于公元1367年,令部属徐达率大军进行北伐,目标对准元朝的统治中心大都。徐达率军一路摧枯拉朽,经山东、河南、渡河进入河北,于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七月夺取通州。通州是元大都的东部门户,也是其重要的交通要道,想要攻克大都,就必须首先攻下通州。而当时通州由元朝的嫡系精兵以元将五十八国公率领敢死队坚守。在攻取通州的战略上,大多数人主张强攻,而指挥郭英主张设伏兵、诱敌深入,以求智歼。第二日天气大雾,郭英以千人埋伏在道旁,自己率精骑3000直攻通州城下,元将五十八国公果然率万余敢死队前来迎战,从两翼而包抄。战许久,明军佯装不敌,元兵乘胜追击,元军陷入徐达布置好的军事“口袋”,全部歼灭,通州大捷,徐达消灭了元大都的主力部队,占据了通州这个战略要地。

通州大捷后,明军逼近大都,朝野大震。但明军并没有立即向大都进军,统帅徐达命令明军做好了在大都之外与元军进行野战的准备。

就在七月二十八日明军攻克通州的这一天晚上,元顺帝仓惶撤离了大都,其后,明军派出的哨兵“至燕都城下,不逢敌兵,城上亦无旗帜,疑有伏兵而回。”明军在野外前后等了五天,并没有元军出大都城来接战,统帅徐达只好作出攻城的决定。八月初二日,徐达“分兵为左中右三路”向大都进军。

明军在向大都进军的路途中,遇到了一股元兵。徐达命令明将尹坚冲阵,冲破了元兵的阻挡,明军终于到达了大都城下。大都城共有十一个城门,历来由元军中的“怯薛”轮番守卫的。但此时的“怯薛”军已经跟随元顺帝出走了,守城的仅剩下一些赢兵而已。

明军从大都齐化门“填壕登城而人”,非常顺利地攻克了大都。八月二日,大都的陷落,宣告了元朝统治的结束。朱元璋改大都为北平,意在平定北方。靖难之役朱元璋在位时,为了使朱氏王朝长治久安,决定分封诸王。他先后把众多儿子分封在全国各地。出于“西北边远,非亲子弟不足以镇抚而悍外患”的考虑,在长城沿线分封9国,谓子塞王,如燕王棣、晋王纲、宁王权等,授以兵权,命他们镇守北方,抵御蒙古。另一部分则驻扎内地,负责监督地方官吏。诸王中,以燕王、宁王、晋王势力最大。他们拥有“清君侧”的权力,这种做法导致藩王权势过重,反而构成对皇位的威胁,埋下了隐患。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朱标嫡子朱允妓继为皇太孙。而朱元璋平时喜爱第四子朱棣。对于懦弱寡断的朱允炆,太祖忧虑他难以担负国家重任。一日,太祖有意考皇孙智力,出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想了一下答:“雨打羊毛一片腥”。这看似对仗可以,却太平凡了,毫无远大抱负,太祖皇帝气得脸色大变。恰在此时,朱棣侍立身旁,随即对道:“日照龙鳞万点金”。这自然有气势,太祖无比欣慰。当然,燕王虎视眈眈,觊觎皇权威仪,早已垂涎三尺。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五月,太祖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炊即帝位,史称明惠帝,年号建文。太祖尚未驾崩前,曾召大臣议立燕王为帝,但刘三吾等都反对,说:“孙承嫡统,古今通礼。若立燕王,那么燕王之兄秦王、晋王将如何处置?决不可违背祖规。”

因此,朱允炊当了皇帝后,首先感到几位边塞藩王因屡番建功,手里握有重兵,尤其是驻北京的燕王朱棣兵力雄厚,对皇位威胁最大,务必实行削藩减少实力。他命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等策划。齐、黄认为燕王觊觎皇位已久,仓促削他,一时难图。不如先削其手足,再向燕王开刀。建文帝同意此举,先用一年剥夺了周、齐、湘、岷、代五个藩王的实权。削藩至燕王时,就引起了内战。一般说的“靖难”、“靖国”,是指为使国家安定而发兵平乱。当建文帝向燕王开刀时,燕王却装疯到处逛荡,使惠帝造成错觉。后燕王府长史葛诚告密,张信因与燕王有旧交之情,冒死劝慰,燕王方出兵南下,以“清君侧”为名,直取南京。建文帝派出耿炳文、盛庸等将军率军30万讨伐,亦接连被打败了。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四月,燕王朱棣的大军先后攻下盱眙、灵璧等地。他陈兵江北时,惠帝朱允炆派出朱棣的姐姐庆成公主前往割地议和,燕王不予理睬。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四年的“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有所恢复的社会经济以较大的破坏,而直接遭到战争践踏的地区,破坏尤为严重,史书上称“淮以北鞠为茂草”,当为真言。皇陵之变

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朱高煦,生来狡诈,好习武艺,善于骑马射箭。朱棣起兵时,借“清君侧”之名,夺取帝位,朱高煦响应从征,多立战功,曾受到其父朱棣的赏识。朱棣夺得帝位,成为皇帝后,在决定立太子时,却以应立长子为理由,立朱高炽为皇太子,而封朱高煦为汉王,在云南建立封国。由此朱高煦对其父明成祖朱棣很是不满。其后,朱高煦日夜思量如何夺取皇太子之位。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朱棣将他改为封国青州,他借故拖延上任,希望留在皇帝左右,朱棣拒绝了他的请求。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汉王朱高煦因图谋不轨,被安置在山东乐安州。但是,朱高煦仍不悔改,在他的府中私属的军士三千多人,这些军士不归兵部管辖。大臣杨士奇认为他既不肯就封云南,又不肯去青州,而且在得知朝廷将迁都北京之后,自己又想留在南京,心怀叵测,便建议朱棣及早处置,以绝后患。朱棣在得知朱高煦私造兵器收养亡命之徒、造船、教练水战等情况,大为恼怒,把朱高煦禁闭在西华门内,准备惩处,皇太子朱高炽却尽力救护,朱棣仍将他安置于乐安州。朱高煦到乐安州,十分怨恨,谋位之心更加强烈。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病死,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后改年号为洪熙。八月,将朱高煦召到北京。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仁宗派汉王朱高煦之子朱瞻圻到凤阳看守皇陵。五月,仁宗病死,皇太子朱瞻基继皇位,是为明宣宗朱高煦向他提出了利国安民的四项建议。朱瞻基对侍臣说,汉王朱高煦这次是出于诚心,说明他有心改过,所建议不可不听。于是下令政府予以施行。

但朱高煦谋反夺位的野心,始终没有改变。尽管朱瞻基登位以后,对朱高煦十分优待,但这样不但没能感化他放弃夺位的野心,反而助长了他反叛的念头。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朱高煦正式谋反。他私派枚青到北京,约英国公张辅为内应,但张辅却将枚青逮捕,并向明宣宗奏报此事。他又拨动山东都指挥靳荣等在济南叛变,以作为应援。朱高煦谋叛,私设五军都府,分为前、后、中、左、右各军,派他的四个儿子各监一军,朱高煦亲领中军,准备向北京进军。

明朝廷作出征讨叛王朱高煦的部署,随后宣布朱高煦的罪行,告天地宗庙社稷山川百神,明宣宗下诏亲征,率京营五军将士从北京出发征讨。在途中,明宣宗诏谕朱高煦,劝他投降,朱高煦置之不理。十二天以后,亲征大军到达乐安城北。明廷大军四面包围乐安城,朱高煦仍然令部下乘城举炮,攻城大军发神机铳箭,声震如雷,城中人皆惊慌。将领们要求攻城,明宣宗没有答应,仍再次致书劝朱高煦投降。在大军夺城的情况下,乐安城中许多人想将朱高煦捆起来献给明宣宗。朱高煦十分恐慌,派人到明军部表示愿意归降、请罪。高煦出来拜见明宣宗,大臣们都请求将他处死,明宣宗没有接受大臣们的建议,随即撤军回京,将朱高煦父子及同谋反叛的文武官僚一同押解到北京下狱。

明宣宗回北京后,亲自撰写《东征记》,详细叙述了朱高煦叛变及朝廷用兵征讨的始末,发给群臣阅览。最后将朱高熙拘禁起来看管,其同谋文武官员640多人处死刑,另有1500多人由于故意纵容、藏匿参与者等行为处死或发配边疆,发往口外的还有727人。

土木堡之变

同类推荐
  • 正宗官家少爷

    正宗官家少爷

    寒风八面来无尽,江山英雄我一人。===========================医术败药王,香皂传四方,玻璃水泥天下奇,钢铁加火枪。文采四飞扬,俊逸无人当,美人娇妻左右抱,醉卧温柔乡。===========================天才主角穿越到初唐一个刺史的傻儿子身上,帮助忧患中的老爹解决衙门各种问题,并高中科举,后随太宗征战四方,运用现代武器和作战手段,令敌人闻风丧胆……唐朝强大了,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呢????
  • 拥抱舟山

    拥抱舟山

    这本书,可以警醒我们不忘中国近代有海难防的屈辱史,不断强化海防意识,关心和支持国防建设。这本书,可以鞭策我们不辱使命,在新形势下保持发扬警备区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推动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这本书,可以激励我们更加热爱舟山,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为加快推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贡献力量!
  • 再活一百年

    再活一百年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恶之间可有界限。看胖子如何在大恶后,走向大善。又如何在善恶与爱情间两难。穿越三国后游刃有余的再活一百年,体会不一样的三国。品味善与恶。
  • 嘉靖攻略

    嘉靖攻略

    我听到过严嵩舍弃理念,为了不被命运玩弄而化身为魔那时心碎的声音我看到过徐阶舍弃信仰,为了成就心中雄才大略而付出一切的凄凉背影我见到过胡宗宪舍弃人格,为了东南海波平不惜遗臭万年时痛苦的面庞如果为了做成一件正确的事,却要付出这样惨痛的代价,那么错的就不是他们,错的到底是谁?正确的道路,究竟在何方?PS:新书《万历1592》已经上传,欢迎捧场。
  • 逆天改命之兰陵传

    逆天改命之兰陵传

    他,庸庸碌碌,不过是一个小技术员,过着平凡人的日子。他,貌柔心壮,堂堂大齐国王爷,却整日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当他顶替他成为这个王爷时,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无力改变历史的足迹?还是力挽狂澜,改变命运,创造属于他的辉煌?
热门推荐
  • 故意创造的末日

    故意创造的末日

    一个少年,末日之前获得了高人眷顾。从此妻妾成群,风光一世。先每周末更新,未来时间不定
  • 皇尊,夫人问你约不约

    皇尊,夫人问你约不约

    “本座不会弃他于不顾!就算是要我的命,我也愿意!只要能救他,我愿意!“凤琉璃已经几近嘶吼,为了救他,二十年寿命算什么?他是我的唯一。
  • 萧萧意冷

    萧萧意冷

    青春从来不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也不是生离死别,肝肠寸断,而是点点滴滴,沁人心脾。青春是个剧场,里面不分主角配角,但终会散场,正如一句歌词,世界变,我们也在变……
  • 最强葬道

    最强葬道

    2013年,22岁刚刚大学毕业的夜飒,带着三年之内就要拥有一栋豪华别墅,一辆全球限量版的兰博基尼的冲天豪气走出了校园。两年后,有人在一个贫民窟的茅棚里发现了他……
  • 跌损妙方

    跌损妙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酷哥少爷靠边站

    酷哥少爷靠边站

    黄萌做了一个梦~梦到了自己的未来~还有爱上她的那个他~一切都颠覆了自己的认知……
  • 破天霸世

    破天霸世

    这是一个属于强者的世界。这里宗派林立,这里弱肉强食。边荒之地,步步崛起的少年。看他如何元化武丹,逆生死,掌天机。屹于天地之上,亘古不灭!实力等级:炼体境(一到十重);聚气境(初、中、后、圆满);融血境;开元境;聚元境;凝元境;丹武境;生死境;天机境;圣境。(新人首创)
  • 梦想的轮回世界

    梦想的轮回世界

    本书不同于一般网游,完全没有女主角————很惊讶吧!更奇特的是也没有男主角————那写的谁啊?本书主角不男不女,汗~!————是灵魂体啦-_-!抛弃普通网游必定受现实影响的元素,这里就是现实。
  • 兽魂空间之凤凌霄汉

    兽魂空间之凤凌霄汉

    追求刺激的云洛狂在一次意外中魂归天外,没想到却来到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光荣的成为了一位傻子少爷的……丫鬟?!一个傻子加废材?!废物主仆二人组?!老天,你确定你不是在玩我?!想我堂堂的云氏企业大小姐,虽然父母双亡,懂好歹还有天价遗产,什么时候沦落到如此地步了。不过,念在你这傻子少爷人还不错的份上,姐就帮你一把。于是……凌虚空间开启……神秘的五面镜子,无所不知的虚幻的小兽,还有那空间封印的无尽兽魂,这一切,究竟是谁的安排……云谲波诡的西大陆,天才百出,宗门林立的东大陆,还有那传说中的上界,这世界到底何处是巅峰!(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最美的60座古城

    世界最美的60座古城

    本书精心为您挑选了世界上最值得一游的60座古城,均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古城。这些古城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闪耀着诱人的光芒。你不必走出家门便可以游历历史上最富历史意义、最具人文色彩的60座古城,去追寻它们的历史,去访问它们的故事,同时更不要忘记也去感悟你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