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5600000080

第80章 宦官横卧权力之榻的时代(2)

其实在使用宦官这个问题上,打破种种禁令的并不是别人,而是朱元璋自己。这一点首先体现在宦官人数的急剧膨胀上,尤其是到了他统治的中后期,宦官的人数基本上是呈滚雪球状态在增长。洪武十五年(1382)十月,一次便“增设内使三百六十人”,而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王朝竟一次性向高丽国索要二百多名阉人,安南国也不断向朱元璋进贡阉人,每次动辄几十人。

朱元璋统治期间,宦官机构及有关职官设置变动频繁,宦官数量不断增加,相关机构逐步膨胀。在洪武年间,明代宦官机构及职官设置就已基本形成定制。

明代的宦官机构,以“二十四衙门”为基本主体。二十四衙门包括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宦官除在内廷任职之外,还能出任各种外差使职。按照原来的规定,这二十四衙门主要只是为皇帝生活服务的部门。但事实上,明代的宦官已经发展成为极其重要的政治势力,不但掌管了宫廷内有关饮食起居的一般事务,还控制了全国的军政要务。

尤其是司礼监,它是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的首席,也是整个宦官系统中权势地位最高者。可以说,司礼监这个职位虽无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

宦官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掌权。一般说来,贵族势力大,能够分掌中枢大权时轮不到宦官掌权;必须皇帝有较大权力的时候,作为皇帝的家奴才有可能掌权。皇帝有权懒得去碰才使宦官有了可趁之机,朱元璋的那些接班人中有人拿自己这个皇帝不当回事。经常干些撂挑子不上朝的出格之事。其中最为生猛的莫过于嘉靖皇帝,他居然可以做到三十年不上朝。

在皇帝不太管国事很懒惰的情况下,内阁的权力膨胀了,批红权就归了宦官,但在体制上君权仍是最大的,宦官的权力不可能超过皇帝。没有皇帝的支持,宦官便什么也不是,兴风作浪更是不可能的事。

这样就造成了宦官们身穿“权力马甲”占据着司礼监这一风水宝地,优哉游哉地掌控朝政。既然皇帝不干活总得要有别人来干。于是就有了宦官们代皇帝批答奏文,下行诏谕,这就等于把最高的决策权与行政权都转移到了宦官的手中。

一个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权力系统还能运转自如,不能不说是政治史上的奇迹。而这个奇迹的产生主要得益于庞大的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在那里平衡着权力的天平。

明朝外戚与朝臣的势力相对其他王朝来说,是非常孱弱的。这样就失去了权力应有的平衡,大权自然也就被宦官们所接手。再加上宦官掌握了东西两厂,握有司法与缉查大权,天下人自然敢怒而不敢言。而权力本身有衍生的趋势,权阉手中的权力自然会向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渗透。但由于太监干政是违背常理的,在道义上得不到任何支持,所以纷争必然会在统治内部蔓延起来,最后扩大到民间。王振时代,斗争还停留在相关人物上;到了后期,打击面扩大到了整个官僚系统,甚至连平民百姓也不能免祸。

再拿魏忠贤来说,在天启皇帝死后,他掌握了东厂,掌握了锦衣卫,他的那些亲信们也在权力结构中占据了显官要职。和他那张“九千岁”的名片一样,他的权力此时已经炙手可热,离皇帝只有一步之遥。不过这时的大明王朝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皇权成了一件易碎品。作为宦官的魏忠贤,其手中的权力越大,在官僚集团和皇帝面前的价值就越低。所以对他来说,权力达到巅峰的时刻,也就是末日到来的时刻。

作为皇帝一定要利用宦官才能让自己的意志,有更大的实现可能。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结论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一个皇帝,他的个人荣辱,羞耻观念和普通人是一样的,他突破舆论带来的弹性约束程度有限,使用廷杖诏狱等手段的程度突破阈值的可能性较小。

皇帝在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通常会受到来自权力系统的制约。就算他们能够做到不需要过多顾虑官员和世俗世界对自己的评价,也要为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考虑。

那些太监则完全是自由职业者的状态,他们可以把一切束缚在个体身上的顾虑统统甩掉,轻装上阵。他们甚至连自身的利益都不用做太多的考量,从进入这个圈子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割断了与外面世界的联系。这种顾前不顾后的变态心理,可以让他们在行动的时候更加肆无忌惮,毫无顾虑,更不会有精神和道义上的负罪感。

其实这样做的结果,使他们自己的利益最终也受到损害,难以善终。比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人,他们最后都走了自取灭亡的下场。所以即便是宦官,从这个意义上受到的制约也很厉害,整个明代真正不顾自己的利害关系,不怕自己遭遇悲惨下场而效仿刘瑾,魏忠贤之辈的宦官是少之又少。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从社会的最底层经过奋斗才走向权力的巅峰。

对于一个从战争的刀丛血泊中滚过来的草根皇帝,江山得来不易,岂容他人共享权力的果实。明朝有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特务密探四出,朝臣的一举一动,莫不在他们眼里。有的密探甚至还混入朝臣做家丁,把朝臣私下的牢骚话都给举报了。在莫名其妙中,某些人脑袋就搬了家。显然,这是常见的特务统治,自上而下的刺探情报,让朝臣人人自危。但是,在过去的帝制时代,还存在反向特务和密探,是臣子们用来打探皇帝情报的,这些特务和密探,就是皇帝身边的人。越是受皇帝信任的人,成为逆向特务的可能性就越大。

王振:“第一代宦官之王”有文化

朱元璋挂出的“宦官法则”铁牌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变得锈迹斑斑。

从永乐朝始,受到朱元璋“宦官法则”压制的宦官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他们的天空开始渐渐有了亮色。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知识不光改变我们这些平常人的命运,也在悄然改变着宦官的命运。

当年朱元璋禁止宦官读书,等到宦官专权,宦官读书就渐渐成了一种制度性的福利。朝廷设有专门的宦官学校,名为内书堂。学校还专门配备翰林院的官员来担任宦官的老师,传授宦官识文断字。在这些有文化的宦官中,有一个人可以称之为“高级知识分子”,连皇帝也尊他为“王老师”,此人就是大太监王振。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是这个有文化的王振在正统七年(1442年)公然毁去朱元璋当年禁宦官干政的那块铁牌。他毁牌的理由也给的理直气壮,那就是“导帝用重典御下,防大臣欺蔽”。

永乐皇帝朱棣和他的父亲朱元璋都是治国的好手,两人可以说是大明王朝最为强悍的两大帝王。在他们主政期间,他们也在刻意规避皇权旁落的各种风险性。

在权力的运行过程中,对于那些接近权力核心层的辅官阁臣,他们可以说是防备再防备。比如说在奏章的批示这件事情上,两任皇帝基本上都是亲力亲为,绝不假手于人。

他们只让那些文官在权力结构中扮演顾问、参谋的角色,并没有真正放权于他们。

等到洪熙、宣德两任皇帝以后,这种局面才被生生打破。尤其是票拟制度的产生,更是直接助推了宦官专权。票拟制度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皇帝太懒,懒得连大臣们的奏章都不愿意批阅,只是让内阁大臣们代劳。那些内阁大臣就用小票墨书,对奏章草拟出的各种处理意见,贴在各种奏疏的封面上,然后上报给皇帝;待到皇帝审定后,再让太监用红笔写出,称为朱批。所以说票拟制度可以称得上是改变明朝宦官命运的制度。

票拟制度为宦官专权打开了一道方便之门,在这项制度中真正捞到实惠的是得到票拟权的司礼监和文书房。司礼监是宦官建制中的十二监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监;文书房则是宦官十二房之一。作为宦官建制中的两大权力要害部门,司礼监“掌印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而文书房“掌收通政司每日封进本章、并会极门京官及各藩所上封本,其在外之阁票,在内之搭票,一应圣谕旨意御批,俱由文书房落底簿发”。这样一来,在明代宦官机构二十四监中司礼监就成了权力最为庞大的机构。

按照两大部门的职责分工,他们等于是卡在皇帝和大臣权力通道中间的障碍物。

对于官员们而言,不管是六部进呈、还是内阁票拟的奏章,或起草的诏令,在交到皇帝手里之前,都要先经文书房的宦官们过目;对于皇帝而言,他所下达的指令,也不能直接送达官员,也要先经过文书房的宦官之手。

这就是说,所有的奏章在经过文书房的宦官们中转后,司礼监的太监不仅能够事先搞清楚其中的内容,而且内阁大臣们的票拟,只有通过司礼监的审阅后,认为比较靠谱,才能送达皇帝的案牍。

明朝本无相,可人们还是习惯把大学士称作“相”,把秉笔太监称作“内相”。

如此称呼,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外相和内相们的职责虽然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宰相,但是在同皇帝分掌大权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

内阁与司礼监作为权力结构中的一个群体单位,一般总要设一个政治代表。内阁的代表通常就是首席大学士,而司礼监的代表就是掌印太监。

如果皇帝、内阁和司礼监这三方相互制约的势力是均衡的,那么权力的重心就会正好落在权力三角的几何重心上,此时的政治局面就会趋于稳定状态。但在政治运行的常态下,帝国的权力重心总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偏移。比如在嘉靖和崇祯时期,刚愎自用的皇帝时时要强出头,内阁与司礼监只好出让自己的权力份额,帝国的权力重心就会自然倒向皇帝一方。

在明代,先后出现过三次宦官专权,除了后期的魏忠贤,前面还有刘瑾和王振。这三次宦官专权,具备了一个相同的条件:那就是皇帝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职责。在这种情况下,帝国就急需一位值得皇帝信任的宦官作为权力经纪人。

由于司礼太监所处的特殊位置,为他们充当政治代理人提供了便利。

作为皇帝合法的代笔人和帝国权力三角中的重要一角,司礼太监不需要调整政治结构就可以完全胜任皇帝的政治代理人。另一方面,司礼大璫一旦成了独裁政治的代理人,他就可以将皇帝的身份和批朱大权叠合在一起,这样一来,他手中掌握的权力值会迅速膨胀。

这时候,作为权力三角另一角的内阁已经无力与之抗衡了,只能被动应付,或者主动缴械,依附过去。王振和刘瑾专政时期的情况也大抵如此。

明朝的宦官人数到底是多少?史料并没有做出精确的统计。但是从整体上讲,随着时间的推移,宦官人数呈直线上升的态势,由明初的数百人发展到明末的数万人(一种统计说是7万人,还有一种说是10多万人)。比如正德十一年(1516年),朝廷就一次录用自宫者3000多人;从万历元年至万历六年之间,两次从自宫者中录用了6000多名宦官。

在明朝的三次宦官弄权中,虽然各有各的故事,但是对于帝国造成的影响却各不相同。

按照三人出场时间的先后来划分,王振应该算是帝国权力经纪人中的一号人物。

王振是儒生出身,年轻的时候虽然饱读诗书,却屡试不第,连个秀才的资格都没有捞着,史称“九年无功”。愤怒的书生在郁闷之余就干了些违法之事,因此被充军。就在王振陷入人生低谷之时,明成祖朱棣准备招收一批儒生教授宫女文化知识。对于戴罪在身的王振来说,这是一个绝对的好机会。

可王振却在机会面前做了短暂的犹豫,这是因为报考需要一个必备条件。那就是报考者须是净身之人,因为这个职业要常年与宫女打交道,皇帝又怎能放心一个不净之人。

经过一番利害权衡,王振最终选择了净身入宫。在权势与做一个真正的男人之间,显然前者更具诱惑力。在王振看来,一个得不到权势的男人要比一个做不成纯爷们的男人来得更加痛苦。

对于对于自小接受儒家教育的王振来说,这是一场人生的赌局;对于整个帝国来说,一个人的选择往往会在不知觉中改变一个时代的运道。

古代读书人通常会将“修身齐家治天下”作为人生的至高理想,就算走到无路可走,也九死不悔。王振有勇气将自己逼入宫门,绝不仅仅是为了身上衣和口中食,更不是为了洗刷一个罪犯的耻辱。作为一个文人,他更希望触手可及帝国的政治权力中心。

对于读过两本圣贤书的王振而言,他当然知道宦官在帝国的政治舞台上到底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虽然太祖皇帝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涉权,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严刑峻法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力道。

王振从迈入宫门的那一刻起,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盘算如何在帝国权力场上实现个人的理想。机会随着宣宗朱瞻基的上位如期降临,朝廷在紫禁城设立内书堂,挑选可靠能干的宦官入堂读书,王振便是其中之一。

王振本来就是读书人,具备先天的有利条件,所以很快就从内书堂宦官中脱颖而出。

同类推荐
  • 三祖争王

    三祖争王

    远古时期,氏族众多,各氏族间纷争不断,炎帝、黄帝、蚩尤经过不断征伐,建立了神农、轩辕、九黎三大部落,他们又为了争夺天下共主,在远古大地上,展开了一场场神、人、兽之间的气势恢弘、情景惨烈、战术诡谲的战争……
  • 重铸大商

    重铸大商

    朝纲不振,诸侯蠢蠢,这是我的王朝。酒池肉林,昏庸残暴,这是我的一生。重生成纣,肆写人生。朕统殷商,谁人可争。愿天佑我殷商,护我社稷。朕当重铸大商,定万世之基,不负众生所托。
  • 鸿鹄传

    鸿鹄传

    夜狼烁,血月残,浊酒难醉云山断。五千貂裘胡江过,铁骨银将几人回?灯如豆,露似珠,寒风一曲春闺苦,乱世家郎平天下,几曲轮回几人回?公元482年,景旭帝驾崩,遗昭未留,太子年幼即将登记,却为奸人所害,溺死于戏鱼台前。一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各路诸侯分分黄袍加身,问鼎中原。主人公烛审言便生于此乱世,自幼习武学文于其父,乱世中暂得一片安宁。无奈其父因病而死,家中数亩良田又为官府所劫,迫于生计,不得不于乱世中闯荡,一场江湖恩怨,宏图霸业,就此展开……
  • 花折伞之妖宠王妃

    花折伞之妖宠王妃

    慕容婵的传世爱情,陆琪终会改变历史还是会与他双宿双飞?第二者的介入,陆琪冒着身份被识破的危险选择了留在历史,与他留下三百年的承诺;三百年后陆琪会遇到他吗?还是会与他擦肩而过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本书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将中国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丰富的珍贵图片,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俗人人生

    俗人人生

    初中没毕业的李际宗像是一只飞蛾扑向灯火璀璨的城市中,像条狗一样趴在臭水沟里,像猛虎一般呼啸在钢铁森林里。他是个普通人,没有异能的无敌、没有重生的眼光、没有任何金手指,他苦过,所以总想爬的更高一点,安全一点。他是个俗人,这是很俗的一个故事,他就像是生活在你身边的人,也许,他爬的更高一点,那是因为他不喜欢臭水沟的气味。
  • 重生日本画漫画

    重生日本画漫画

    醉酒醒来,突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连世界也变得陌生。更加郁闷的是,竟然成为了一个日…哦,这里已经没有日本,只有华夏极东区。作为一个穿越者,是成为商业巨子,还是娱乐巨星,亦或是网文大神……选择太多了。好吧,这些都是妄想!最后,重拾曾经的梦想,他成为了一个漫画家!
  • 千金难钓:妖孽暗少惹上身

    千金难钓:妖孽暗少惹上身

    披上伪装,她是难以近人的冷面少女。铅华褪尽,她是千金宠儿,黑夜中的喋血女王。为了心底最深处的仇恨,她入院就读,从一个高贵的千金变成平凡的少女。从此,与命运纠缠……但是,当遇上某个冷心冷情的少年时,自己的生活慢慢偏离了原来的轨迹。他死缠烂打,她避之不及。当丑男对上冷面女,众人哄嘲:“绝配!”他织下爱情的巨网,将她拢入网内,逃无可逃……当某天她发现自己出现在他的床上时……他无赖:“都吃干抹净了,你要负责。”她冷眼相对:“吃亏的是我。”他眸中潋滟生光:“那我负责也行。”她:“……”当卸下一切伪装,原来她不是她,他亦非他。不过,在这个爱的谎言中,到底是谁先惹了谁……
  • 异能狂潮

    异能狂潮

    茫茫人海,三千世界,不为人知的能力者之间的斗争……保证日更三章
  • tfboys之等你爱上我

    tfboys之等你爱上我

    她们从小就是孤儿,直到被收养,可是害她们变成孤儿的是两个家族,她们活着只为报仇,她们就是要杀掉这两个家族的三个后人,王氏家族的后人‘王俊凯、王源’易氏家族的后人‘易烊千玺’。而她们的计划是让三人爱上自己,然后杀掉他们,让他尝尝被爱的人杀掉的滋味,没想到最后受伤的是自己。凝:如果可以回到过去,我不要再爱你!婷:上天就爱跟我们开玩笑,呵!雪:跌跌撞撞,我不再爱你!他们六人却不知道真的是上天在开玩笑....
  •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 锦绣公子

    锦绣公子

    他过着富足的公子爷日子,斗狗遛鸟、收集少女、任性妄为,终于还是被情所伤,战场流血,鬼门关徘徊,走上一条背负责任的旅途,一路历经光怪陆离的人和事,认识比男人更男人的女人、比女人更女人的男人、诗和远方似的人、透着铜臭味儿庸俗的人、拉屎不擦屁股的人……
  • 绝色王妃之为你倾城

    绝色王妃之为你倾城

    她只是一个普通女子,只因一场意外,穿越到另一个国家,居然还成为了婴儿,天下还有比她更悲催的吗?他是玉璃国的王爷,他一身白衣,俯看万人,只许她一人。他是丞相之子,他才貌双全,风度翩翩,却只钟情于她。看她如何在古代找到适合她自己的爱情。
  • 诸法万界

    诸法万界

    无常索命,厉鬼勾魂。世人常说地府阴森,鬼火升腾犹如炼狱。屠主林修一战命陨,魂落地府却见到——嗜赌如命的黑白无常;面容俊朗的牛头马面;热衷发明的地府判官;轮回命盘转动,面对如此轻松放纵的地府,林修能否顺利转生……
  • TFBOTS之鱼忆七秒

    TFBOTS之鱼忆七秒

    她说这一生总会有一个人陪她走到白头,值得她倾尽一生去爱,可惜我不会是那个人。爱过了,痛过了,该放手了。前几章可以草草跳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