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9300000010

第10章 英国作家笔下的美国(1)

在我的想象中,我看到一个高尚而又强大的国家。她宛如一个巨人,在苏醒之后,砸碎紧箍在身上的锁链,巍然屹立;在我的想象中,我看到她如同一只鹰隼,双眸在灿烂的阳光下炯炯闪亮,饱含着青春的活力。

——弥尔顿《论出版自由》

我深感遗憾地注视着美国和英国文人之间曰趋增长的敌对情绪。近来随着人们对美国产生的巨大的好奇心,伦敦的报界随即连篇累牍地发表了在合众国旅游的文字。然而,这些文字并非在传播知识,而是有意在散布谬论。尽管两国之间仍旧保持着频繁的交往,这些文字却颇有成效地使英国的公众获得了最不真实的信息;或者说,使得他们对美国产生了比对任何其它国家都要多的偏见。

英国旅行者既是世界上最好的,也可说是最坏的。一旦不受傲慢和私利的驱使,他们对某一个社会的看法总是入木三分,富有哲理性,无人可与比肩;若论对客观事物的生动而又忠实的描绘,也无人能与他们媲美。但是,一旦自己国家的利益和声誉同其它国家的利益和声誉发生矛盾时,他们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随心所欲,恶言妄语,态度粗俗,无端嘲笑,从而把自己平素的公正和冷静抛到九霄云外。

因此,越是在远离本国国土的地方旅游,他们对那里的描述就越真实、准确。不管是尼罗河流域以外的地区,还是黄海上的不知名小岛,或者是印度内地,抑或是任何其他旅游家想象的翅膀能够到达并描绘得出来的地方,我对英国人对这些地方的描绘绝对充满信心。然而,对他们关于自己的近邻和频繁往返的国度的描述,我则要持谨慎态度了。不管我是多么愿意相信英国人的诚实,我却不敢相信他们的偏见。

英国旅游者中最蹩脚的一伙光临美国,则更是我们国家的晦气。正当富有哲学精神和素有教养的英国人被派往南极和北极进行掠夺,穿越沙漠,去研究那些英国在自身利益和文化娱乐方面不能长期与之为伍的野蛮民族的风土人情时,一些倾家荡产的商贾、诡计多端的冒险家、四海为家的江湖骗子,以及曼彻斯特和伯明翰的代理人便成了英国在美国的传达神谕者。英国心甘情愿地从这些人身上收集有关一个在道德和物质发展中与众不同的国度的信息,这个国家正进行着史无前例的、最伟大的政治变革,她为政治家和哲学家们提供了深刻而重要的研究课题。

此类人对美国的描绘一派虚妄,是不足为怪的。美国所提出的思考范畴是如此博大高深,他们这号人对此无能为力。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格尚处于萌芽阶段,可能会有浅薄和沉渣泛起,但是,其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却是健全的、完整的。这种民族性格已经证明了其强大而宽容的品行。这一切都为实现富足美好的前景提供了可能。但是,对于使美国强大和形象崇高的因素,以及令人艳羡不已的富庶景象,这些观察家们却视而不见。他们只对当前形势下所出现的某些小疵耿耿于怀。这些入充其量只有观察事物表面的能力,只有观察那些与其私人利益和满足个人欲望有关的事物的能力。

走向另一个极端,随心所欲,恶言妄语,态度粗俗,无端嘲笑,从而把自己平素的公正和冷静抛到九霄云外。

因此,越是在远离本国国土的地方旅游,他们对那里的描述就越真实、准确。不管是尼罗河流域以外的地区,还是黄海上的不知名小岛,或者是印度内地,抑或是任何其他旅游家想象的翅膀能够到达并描绘得出来的地方,我对英国人对这些地方的描绘绝对充满信心。然而,对他们关于自己的近邻和频繁往返的国度的描述,我则要持谨慎态度了。不管我是多么愿意相信英国人的诚实,我却不敢相信他们的偏见。

英国旅游者中最蹩脚的一伙光临美国,则更是我们国家的晦气。正当富有哲学精神和素有教养的英国人被派往南极和北极进行掠夺,穿越沙漠,去研究那些英国在自身利益和文化娱乐方面不能长期与之为伍的野蛮民族的风土人情时,一些倾家荡产的商贾、诡计多端的冒险家、四海为家的江湖骗子,以及曼彻斯特和伯明翰的代理人便成了英国在美国的传达神谕者。英国心甘情愿地从这些人身上收集有关一个在道德和物质发展中与众不同的国度的信息,这个国家正进行着史无前例的、最伟大的政治变革,她为政治家和哲学家们提供了深刻而重要的研究课题。

此类人对美国的描绘一派虚妄,是不足为怪的。美国所提出的思考范畴是如此博大高深,他们这号人对此无能为力。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格尚处于萌芽阶段,可能会有浅薄和沉渣泛起,但是,其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却是健全的、完整的。这种民族性格已经证明了其强大而宽容的品行。这一切都为实现富足美好的前景提供了可能。但是,对于使美国强大和形象崇高的因素,以及令人艳羡不已的富庶景象,这些观察家们却视而不见。他们只对当前形势下所出现的某些小疵耿耿于怀。这些入充其量只有观察事物表面的能力,只有观察那些与其私人利益和满足个人欲望有关的事物的能力。

他们留恋一个占老的、高度定型的、人口过分稠密的社会里舒适、便利的小康生活。在那个社会里,从事有用劳动工种的人员拥挤不堪,许多人凭借研究兴趣及自我放纵的突发奇想来赚取费尽心思又丢掉独立精神的活命钱。可是,这种微不足道的舒适,在一些思想狭隘人的心目中却至关重要。他们不理解,也不愿意承认我们这里有巨大而又普及的好处,这些人人享有的恩惠远远超过他们那点舒适。

也许,他们已经对大发横财的幻想感到绝望;也许,他们把美国想象成艾尔·多拉多,那里金银遍地,俯拾皆是,而土著居民却愚昧无知,鼠目寸光,于是他们就会出乎意料地,不费吹灰之力地使自己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他们沉溺于非分之想的脆弱神经,更使他们在沮丧之余又添加了一层易怒的情绪。因而,这些人对美国人顿生怨恨,因为他们发现,在这里,如同在别的任何地方一样,人们必须先播种而后才有收获,必须用辛勤的劳动和才智去取得财富,必须与自然界无处不在的困难以及富于才智、锐意进取的人们的精明争个高下。

这些英国人之所以在美国受到了罕见的尊敬,兴许是由错误的或被误导的热情好客所致;或者,由于在我的同胞中普遍存在着为陌生人提供欢乐和方便的率直性情使然。这些英国人一生一世都习惯于认为自己生活在上流社会之外,又在一种自卑的奴性情感中长大成人,因此在接受通常的礼仪恩惠时盛气凌人;他们为了抬高自己而贬低他人;他们低估了一个以毫无矫揉造作为其特点的社会;他们低估了一个就像他们自己那样的普通人随时都有机遇干出一番事业来的艾尔.多拉多(ElDorado),西班牙语,意为“有钱人”,“阔佬”。这是一个虚构的国名或地方名。在亚马逊河上定居的早期开拓者们确认那里遍地是黄金。

社会不过人们或许会以为,通过如此渠道传来的信息,人们又为此渴望了解其真相,那么报界的审查官们该会谨慎从事的;人们或许会以为,在大肆反对一个有亲缘关系的国家的证据尚不充分的时候,这伙报道者的动机、他们的诚实、他们调查和观察的机会,以及正确的判断能力,都应在严格审查之列。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这一现象给人类的自相矛盾提供了一个惊人的例证。在审查旅游家关于某一个边远的、相对而言无关紧要的国家所描述的可信性时,英国评论家保持着无与伦比的警觉。他们是那么不厌其详地去比较某个金字塔的尺寸,去比较对某个废墟的不同描述,他们对关于奇闻逸事报道中的不正确之处又是那样不予通融;与此同时,对于一些手段拙劣、名不见经传的作家肆意歪曲一个与他们的祖国有着极为重要而又微妙的关系的国家,他们却迫不及待地毫不迟疑地全盘接受。不仅如此,他们甚至会把这类不足为凭的东西塞进教科书中,不惜发挥其热情和才智加以扩散和传播,而这些热情和才智本应用于更为高尚的事业上去。

我不会再赘述这个令人厌烦的、陈腐不堪的话题;倘若不是因为我的同胞们明显地对此给予了不应有的关切,倘若不是因为我担心这话题会产生伤及国民感情的效果,我本不该旧话重提的。我们把这些攻击看得太重了。这类攻击不会给我们造成任何根本的伤害。他们以不实之词为我们编织的罗网好比是套在一个未成年的巨人手脚上的蜘蛛网——我们的国家正不断地冲破着这一罗网。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不攻自破。我们只须继续生存下去,而每生存一天都是对他们的批驳。

即使所有的英国作家都联合起来,让我们暂时设想一下,他们的伟大人物居然会屈就于如此毫无价值的联合,那也无法抹煞我们迅速增长的重要地位以及我们无与伦比的繁荣昌盛。他们无法掩盖这些成就不仅有物质上和区域上的原因,还有精神上的原因:诸如政治上的自由,知识的广泛传播,高尚的道德准则及宗教教义的普及——而所有这些给一个民族的性格注入了力量与:永不枯竭的精神;事实上,众所周知,这一切正是他们自己的国家富强和繁荣的强大支柱。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对英国的诽谤如此敏感呢?为什么对他们的竭力谩骂我们任凭自己如此受其影响呢?世界上存在着的荣誉与声望决非只有英国人有发言权,整个世界才是判断一个国家声誉好坏的仲裁人;千万双眼睛是一个国家一举一动的见证,而一个困家的荣辱也恰是建立在公众见证的基础之上的。

同类推荐
  • 外国散文名著快读

    外国散文名著快读

    本书编选范围广涉古外国文学史,但仍以近现代为主。近现代散文名著约占70%的比例。同时,考虑到文学的当下性和现时性意义,以及青年读者求新之需要,当代散文名著也占有适当比例。每部名著的编写体例分设六个栏目:即背景搜索、内容精要、精彩片段、名言佳句、阅读赏析和专家建议。其中背景搜索和内容精要对每部名著的写作背景及其总体概貌作简明扼要的介绍,精彩片段和阅读赏析将侧重介绍和分析其最具代表性的散文篇章,由面到点,点面结合,可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要。
  • 颓废主义者的春天

    颓废主义者的春天

    《颓废主义者的春天》是作者近些年来公开发表的随笔作品选集,作品散见于《读书》《莽原》《天涯》等刊物,主题涉及到人生、社会、历史、学术等诸多方面。《颓废主义者的春天》分为四个小辑,分别为《丰益桥笔记》《感谢的声音》《一些疑问,一些随想》《虚构的和真实的》。在一些篇章中,作者采取了机警的语录体;一些篇章中,作者就特定的文本、现象进行了深度评论;而在另一些篇章中,则展开了规模宏大的虚构和隐喻。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刘云若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刘云若作品集

    在天津租界中一家旅社里,某年的初春,夜里一点多钟,大明旅社里的一家烟馆,正在榻上客满房里烟浓的时节,人多得简直有些旋转不开。烟容满面的烟馆掌柜佟云广,被挤得攒到账桌后面,正办着一手钱来一手烟去的交易。他那鬼脸上的表情,时时的变化不定,这时正向着烟榻上卧着的一个穿着狐腿皮袄,三十多岁大白胖子道:“徐二爷,昨天给你府上送去的八两清水膏子,你尝着怎样?”那徐二爷正喷着一口烟,喷完喝了口茶才答道:“好的很,明天你再给熬十两送去!真个的,那八两该多少钱?”说着从怀里把很大的皮夹拿出放在床上,预备付钱。佟云广笑道:“二爷,你忙甚么?只要你赏脸,我供你抽到民国六十年再算账也不迟!”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秋夜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秋夜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纸边界

    纸边界

    本书将收录的诗篇分为:卷一:边界——黑暗中的行走卷二:边界——向北卷三:向南、边界——词语的异地他乡。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纨绔一生

    重生之纨绔一生

    不知道为什么热爱足球的我穿越了,我恨那只百发百中的章鱼.重生后梅西竟然是我的名字,我立志成为一名标准的纨绔子弟.原来中医经脉知识可以让我轻松做到魔武双修,人品这么好,捡个小狗也是超级魔兽,爱上的美女竟然是异界版的安东内拉.咱心情好了也玩玩争霸,打遍大陆无敌手那是一定的。原来修炼是这么简单,带够小弟就可嚣张无限,小弟也不用太多,够组成一只阿根廷国家队就行.我就是这只队伍的主教练,343阵型是咱的最爱,指向哪里,小弟就打到哪里,我就不信这种魔兽队还赢不了德国。
  • 电影维度

    电影维度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无非就是活出自己!为了家人活了一生的,最后也没逃过天意作弄。意外进入电影世界,这一次的人生想要简单的生活,可是天意弄人,最后只能随波逐流在这个世界。
  • 你上了宝洁的贼船

    你上了宝洁的贼船

    他们得到的命令总是“卖!卖!卖!”,他们的广告总是“调研,调研,再调研!”营销巨头宝洁为什么能活得这么久?亲历十年宝洁营销的宝洁人会告诉你:宝洁营销无秘密。
  • 逍遥侣

    逍遥侣

    伴着神秘帮会的迅速崛起,很多女子突然的失踪,很多人无缘无故被杀。各种各样的兵器暗器,防不胜防的暗杀方式,让人崩溃的心理战术。能否在这样的江湖中生存?无时无刻在考验着人们。
  • The Scottish Philosophy

    The Scottish Philosoph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天帝皇

    神天帝皇

    上古时期神魔大战。一代至强神中帝皇转世重生,踏上了解开上古大战的缘由和弥补对她的亏千之路。一路之上毕会腥风血雨。。。。
  • 天价司宠:腹黑媳妇

    天价司宠:腹黑媳妇

    她,一次换心,让她成为六界之外的生物。他,司楠哲,痴痴傻傻13年。他与他第一次相见,被他夺了初吻。她与他再次相见,当她看到他受伤那么弱小,第一次对弱者不屑一顾的她,心竟有那么一丝触动。后来,那个自称她的青梅竹马的人回来了,一切都变了........蕊:楠哲我答应陪你一辈子,但是我一直只是把你当弟弟看。哲:是吗?姐姐是,不要哲儿了吗?......................姐姐不要离开哲儿...........剧情微虐,但不会有太多,大部分还是很暖心的,请放心入坑.....
  • 倾城有罪

    倾城有罪

    一不小心穿越成了个倾国倾城的祸害,为了不红颜薄命被害死,只好从小女扮男装,身边还带着个拖油瓶,在嗜血冷酷的仇人屋檐下胆战心惊的过活。。。什么仇人爱上了她,还以为自己是个断袖?大侠,你饶了我吧。。。
  • 彼岸公主奇遇

    彼岸公主奇遇

    落下细雨崖的她,已变冷漠无情,他向她解释,可,有用么?作为彼岸公主的她,需断恋断情,她行吗?会忘诉吗?重生一世,她改名为一一夏冷忆,为的是什么?
  • 爱让时间都苍老

    爱让时间都苍老

    怀揣着梦想的少女春晓在遇到郝思嘉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爱的少年真实面目可憎,这个世界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而郝思嘉却因爱奋不顾身,最终失去了实现梦想的机会。经历过一系列的磨难后,春晓终于认识到最爱自己的人原来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