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0300000034

第34章 毛泽东别了人间(3)

读书成癖的毛泽东,在这种不断陷入昏迷的状态下,还在要书看。当时,政治局常委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一直守护在他身边。他讲要一本书,但由于语言含糊、声音微弱,连最能听懂他的话的秘书。也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他自己也急了,示意给他拿过纸和笔,在纸上写了个“三”字,颤抖地递给秘书,然后又用手敲敲床。还是秘书猜出了毛泽东的意思,他是要日本首相“三木”的书。当时正是三木准备下台时,当秘书找来有关三木的书拿给毛泽东看时,毛泽东点点头,露出满意的神态。他的手是无法托住那本很轻很轻的书了,只好让护士孟锦云为他托住,毛泽东看了几分钟,就昏迷过去了。这是毛泽东读的最后一本书,这本书他没有读完。

医生发出了最后的病情通报。

毛泽东的生命烛光已燃到最后,在灰暗的阴影中颤抖。连日来,政治局委员们守候在毛泽东的卧室,此刻,他们排着队走到病榻前,一个一个看望老人家,准备最后诀别。

张春桥从他前面走过了,姚文元从他前面走过了,王洪文从他前面走过了,华国锋……吴桂贤、倪志福、许世友一个又一个的政治局委员们都从他面前过去了。毛泽东只是似看非看地望着他们一个个的身影,他是那样无动于衷,无情可动,是他未从病态中缓解过来,还是不想去思考这眼前的事情,人们不得而知。

叶剑英走过来,他默默地深情地望着这位自己跟随多年的领袖,想不到昔日那高大魁梧的身躯,变得如此消瘦,昔日那满面红光的容颜,变得如此憔悴。那蜡黄发灰的脸上,流露出难受的表情,黯淡失神的眼睛淌着伤感的泪水,半张开的嘴角抽搐着,似乎要作出最后指示……叶剑英多么想多看他一眼,但又不忍多看。一股股热泪夺眶而出,一阵阵悲痛涌上心头。

这时,意识仍然清醒的毛泽东双目微睁,看到了站在他面前的叶剑英,眼睛突然睁大,并抬起了那只显得沉重的胳膊。他的手颤颤地摆动了几下,他的嘴微微地动了一下,细微的难以让人发现。

细心的张玉凤看出了毛泽东的意思,她毕竟太熟悉毛泽东的一切了。她跑到休息室找到叶剑英说:“叶帅,我看主席是想和您说话,您去问问看。”

叶剑英霍地站起来立刻转身回到病榻前,这次,他离毛泽东很近很近,叶剑英俯下身来,低下头看着毛泽东说:“主席,我来了,您还有什么吩咐?”他凝神贯注,准备聆听最后的遗教。毛泽东的眼睛突然显得明亮起来,他那本是黯淡无光的眼睛,很久没有这样的光芒了。他的嘴唇在张翕着,呼吸急促,想要说什么,只是说不出来。叶剑英紧紧握着毛泽东逐渐变冷的右手,又急又悲,淌着热泪,不停地向他点头,并断断续续地说:“主席,您多保重啊!……您会好起来的!……”他在床边伫立良久,觉得毛泽东的右手在用力握自己的手,还想用力抽出左手来。那平静的面孔,因为用力涨得发紫,那宽阔的额头下面紧锁着双眉,吃力地转动着双眼。那眼神虽然已经失去往日的光采,但依然发出异样的光芒。看到毛泽东如此激动,叶剑英不好再呆下去了,他依依不舍地移动着沉重的脚步,蹒跚离开病房。回到休息室,大家围过来,探询病情。叶剑英一言不发,陷入了沉思:主席的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头脑还在思考。为什么特意招呼我呢?要说什么呢?还有什么嘱托?……他的心情十分沉痛,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此时,叶剑英能拉拉毛泽东的手,但无论如何也拉不住毛泽东的生命了!自然规律无法抗拒,无论你是个多么伟大的人。人生,就是一个自然的生理循环的过程。

叶剑英离开病房不久,毛泽东的意识完全失去了自我控制。1976年9月9日零点10分,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我们不能像赫鲁晓夫那样对待毛泽东”

巨星陨落,江河呜咽,大地哀号,整个中国在哀乐中震颤。毛泽东这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正如叶剑英所说:“半个多世纪以来,毛主席领导我们党进行了二十二年革命战争,二十七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毛主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在军事理论、文艺理论等方面,都总结了很多很宝贵的经验,具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有很大的贡献。”

4年后,1980年8月21日、23日、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对毛泽东有这样一些精辟的评价。

“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毛主席的错误和林彪、‘四人帮’问题的性质是不同的。毛泽东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革命夺取胜利的道路。应该说,在六十年代以前或五十年代后期以前,他的许多思想给我们带来了胜利,他提出的一些根本的原理是非常正确的。他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军事、文艺和其他领域,都有创造性的见解。但是很不幸,他在一生的后期,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是犯了错误的,而且错误不小,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带来许多不幸。你知道,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把毛主席各方面的思想概括为毛泽东思想,才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当然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同志一个人的创造。包括老~辈革命家都参与了毛泽东思想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但是,由于胜利,他不够谨慎了,在他晚年有些不健康的因素、不健康的思想逐渐露头,主要是一些‘左’的思想。有相当部分违背了他原来的思想,违背了他原来十分好的正确主张,包括他的工作作风。这时,他接触实际少了。他在生前没有把过去良好的作风,比如说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很好地贯彻下去,没有制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这不仅是毛泽东同志本人的缺点,我们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包括我,也是有责任的。我们党的政治生活、国家的政治生活有些不正常了,家长制或家长作风发展起来了,颂扬个人的东西多了,整个政治生活不那么健康,以致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

“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中正确的部分。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不但要把毛主席的像永远挂在天安门前,作为我们国家的象征,要把毛泽东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而且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

建立毛主席纪念堂

历史事实正是这样。

毛泽东逝世后,从9月11日到1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7天隆重的吊唁仪式。中共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党政军机关和北京市等各方面负责人、工农兵以及其他方面的群众代表三十多万人参加了吊唁,瞻仰遗容。全国各地和中国驻外使馆及其他驻外机构,一律下半旗致哀。9月18日北京时间下午3点,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转播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追悼大会的实况,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各机关、部队、厂矿、企业、商店、人民公社、学校、街道等一切基层单位,都组织了收听、收看,进行追悼,除不能中断工作的以外,均就地肃立,静默致哀三分钟。全国50多个少数民族用最隆重的民族仪式,无限深情地悼念各族人民的领袖毛泽东。

追悼大会结束时,天安门广场响起了气势磅礴的《东方红》乐曲。“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我们的大救星……”在毛泽东离开了他热爱的人民的时候,这高昂激荡的颂歌,仍激动着亿万人民的心。

李敏以家里的客厅为灵堂,将爸爸的遗像挂在灵堂上方,下面摆几盆鲜花,两旁是他全家洒泪写下的挽联,寄托着对亲人的无限哀思。

为了让世世代代的人民群众能够亲眼瞻仰毛泽东的遗容,缅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重温毛泽东的教导,激励他们的革命斗志,中共中央决定在首都北京建立毛主席纪念堂。建立毛主席纪念堂不是毛泽东本人的意愿。他本人曾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他愿退休后到故乡韶山滴水洞度过自己的最后时光,身后葬在滴水洞,与他尊敬的曾祖母、祖父、父母共眠于故园山川。可是,建立纪念堂,保存毛泽东遗体,这是当时八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毛泽东纪念堂于1976年11月24日奠基。位于北京两条中轴线的交叉点上,北京城的中央,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占地5.74公顷。到1977年5月24日,毛泽东纪念堂提前竣工。

毛泽东纪念堂的建成,凝聚着八亿人民的心血,凝聚着全国人民对伟大领袖和导师的无限的爱,全国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各族人民,都把能为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贡献力量引为无尚光荣。从纪念堂竣工到今天,17年来,堂前广场上天天排着长长的等待走进瞻仰大厅的队伍。中国人民永远怀念着毛泽东这位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时代的历史巨人。

同类推荐
  • 橙色年代

    橙色年代

    历史小说《橙色年代》讲述了改革开放之后到九十年代末期山西北部山区常水沟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明枫经历了丧父、辍学、失恋、被捕、“投机倒把”等一系列蕴含着时代烙印的故事之后,仍积极乐观的面对这生活,带着乡亲们试图找出当代乡村的突围之路……无奈那个地域愚昧无知、那个年代迷乱错失……种植毒品、拐卖人口相继上演,他找不出任何突围之路……故事的另一条线里,支教老师李想与学生李世凤上演了幻生幻灭的情感纠葛,她的姐姐李世颖则义无反顾的爱上了舅舅明枫……故事的第三条线里,笃信基督教的沈亮买到了湘西女子岳子梅,当他满怀信心重新融入现世生活的时候,却发现生活已经距离他设想的方向越来越远……岳子梅的现状和过去勾勒出了第四条线:一个懦弱少女的成长史看,自强之路……故事的第五条线与第一条线相辅相成:明枫与沈贵的争斗背后隐含的是图新与守旧的斗争,更是李成安在官场的沦陷于自救历程……最终无奈的明枫带着妻儿走出了山沟;李想被烧死在了火刑柱上,李世凤和姐姐相继出走;沈亮陷入了长久的消沉;岳子梅自救成功;李成安在狱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常水沟,这个落后的地域却成为了大时代中的一个永久的符号……
  • 天门双世

    天门双世

    一道天门,连接了两个时代,每周定时开启一次,凡非活物都可以经此门穿越,穿越不在以人为主角……两位主角各处两个时代,因此门结缘,一个倒卖古董文物,从无业游民摇身变为现代的名流大亨,另一个则经营现代商品,从孤苦书生化身为当世的圣贤名将。本文娱乐,但不无脑,人情冷暖铁血柔情,样样不能少……
  • 三国之帝王路

    三国之帝王路

    那一年,金戈铁马,南征北战,我麾下十万将士埋骨江山,而美人寂寞深锁东宫。那一日,血战沙场,阴云密布,我青丝三千尽染红,而铜爵马依旧昂首向前。那一夜,朔风如刀,大雪纷飞,我脚下百万雄兵山呼万岁,而军师为我皇袍加身。而我一梦醒来,依旧衣单被薄、床冷屋寒,我、只是个黔首,贫穷而位卑的黔首……可我,不甘心!我一生戎马,要为帝王杀!我是刘裕,这是我的三国,我为自己代言。
  • 三国争锋

    三国争锋

    刘琦莫名其妙地穿越了,成了与他同名的三国刘表的儿子,既已占据了那个位子上他能眼睁睁的看着荆州基业被瓜分一空吗?不能!于是勾心斗角、访贤求能,无所不用其极!于是他离开襄阳图谋霸业,但这是永远的告别还是蛟龙入海腾云而归?天地变换,轩辕剑出,时空逆转,风云动荡,千秋帝业,他能否一朝功成?
  • 英雄冢之烽火鸳鸯

    英雄冢之烽火鸳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或大或小。男儿有志挎吴钩,欲复燕云十六州。不惧征程千万里,此番岂是为封侯。
热门推荐
  • 神灵大陆传

    神灵大陆传

    一个从神灵大陆人族领地走出的强者!看他如何在百族争霸中杀出一条血路!小说交流群:572803798
  • 晏子春秋集释

    晏子春秋集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巅峰武神

    巅峰武神

    2020年,一场劫难降临。无数人类和动物在劫难中被大自然无情的淘汰,衍生出一片新的景象。一名幼小的孤儿,凭借着不屈的意志和百般锤炼,在恶劣的环境下,终于攀升到巅峰。却不知,一个个未知的危险,正在缓缓逼近……
  • 异界豪杰

    异界豪杰

    远古承运大陆出现了一股邪恶势力,强大的黑暗法师统帅着无尽的死灵部队屠杀平民,傲世神帝率领手下斗、战、圣、佛四大势力为保护人类,与死灵展开激战,最后一战傲世神帝凭借手中傲世轮回枪撕破空间,将黑暗法师封印进异空间。神帝留下傲世轮回枪,离开了承运大陆。数万年过去了,傲世神帝的直属斗、战、圣、佛四系后人大多选择了隐世,大陆虽然表面平静,可实际是暗流汹涌。一方面黑暗法师暗中留下的势力阴谋复出,一方面斗、战、圣、佛四系后人有人意图统一大陆成为新的霸主,一方面来自异空间的威胁一直存在,而大陆上各个帝国之间也是矛盾冲突不断。
  • 异动破天

    异动破天

    身为欧阳家族的高贵家族之一————欧阳沫,诞生在一个不同的大陆上,这里没有任何法律只有肉弱强食,这是个依靠强才能活下去的世界,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个世界依靠着异能生存势力丶强大丶异能欧阳沫究竟会如何称霸大陆
  • 上古部落

    上古部落

    神,不可一世,早早灭亡。人,脆弱无比,不可摧毁。称霸大陆的神明一点点陨落,为了谋求生存和昔日的地位他们不择手段。创世神弟子楚寻为了保护师父而与强大的神明激烈对抗,可是在他解决一个又一个阴谋,杀掉一个又一个强敌时,却发现更大的阴谋潜藏在背后。神,到底是阴谋的执棋者,还是变革的牺牲者......
  • 盛闺

    盛闺

    。。。。。。。。。。。
  • 明伦汇编人事典形声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形声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偏偏爱上你吴世勋

    偏偏爱上你吴世勋

    也许,我现在还不是那么爱他。也许,他给我的伤口还没有痊愈。也许,我忘不了他。但是,我想,这一切都会过去。如果曾有一个人为了你而等待,不管是三年亦或是三个月,请不要那么轻率地选择拒绝。等了我三年的吴世勋,值得我去爱。对于这个决定,我不后悔。——有些回忆,注定无法抹去:就好比有些人,注定无法替代一样,我们能够做的,只有忘记和重新开始。你好,吴世勋!
  • 穿越之誓嫁为妃

    穿越之誓嫁为妃

    一场穿越,她成了高高在上的玉城公主,出嫁于太子,成亲当日竟是三妃同堂的局面。新婚之夜,他狠心找人验身,她冷笑应对,既然他无情无义,她也不是软柿子随便捏,就算只是个侧妃,她也要把这宫廷闹它一闹!五尺高墙,尔虞我诈,且看她如何在宫海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