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72300000046

第46章 雄踞天下

程简听到鲍信说道此事时身体一抖,竖起了耳朵。

“当今天下动荡不安,百姓生灵涂炭,圣上不知是存是毁,而我鲍信不想看到自己的百姓受到如此的打击,而我也没有那个完整的能力治理整个兖州,兖州现在迫切需要一个明主,兖州还有不少各郡各县扔在黄巾军手里,而在青州的黄巾军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寻找一个明主。”

鲍信严肃的说道,程简假装不以为然,荀彧也在端着酒杯始终不喝,眼睛在偷偷瞄着程简,等待鲍信的下一句话。

“实话实说,我鲍信没有那个把兖州治理好的能力,而再做的各位又有一个英雄深得民心,只有一个深得民心的人,才能将一州治理好,才能拯救苍生。”

鲍信说道这里,又停了下去看着程简,程简却在喝着鲜美的鸡汤,不以为然。

“我想推举曹公出任兖州牧,只有曹公这样的真英雄才能治理兖州,才能得到民心,整个兖州才能更加强大,陶谦才不能威胁我们。”

说的这儿,所有在座的人全部看向程简,程简放下鸡汤,舔舔嘴唇,看着众人,程简一脸懵逼。

“我?”

程简装着问道,内心恨不得立刻接受鲍信的请求,自己却在委婉。

“是的曹公,请曹公出任兖州牧。”

鲍信站起来,单膝跪下抱拳对程简说道,一瞬间,所有都单膝跪下抱拳。

“请曹公出任兖州牧!”

整齐的声音传遍整个屋子,程简说道:“我?我曹操何德何能能让各位如此信任?”

边说话,程简还看向荀彧跟赵云,脸上漏出了得意的神色。

整个屋内没有声音,程简满脸黑线,咳嗽了几声说道。

“既然各位都推举我为兖州州牧,那我就不辞礼让,我曹孟德,愿意出任兖州牧。”

刚刚说完,荀彧和赵云以及众位将军整齐的跪在地上,包括门外守门的军士,高声喊到:“参见刺史大人!”

如果不是程简知道,恐怕程简以为这一切都是排练好的,这么默契还是让程简非常佩服的。

“诸位将军快快请起。”

程简得意的说道。

“谢刺史大人!”

鲍信主动的回到了程简的位置并坐下,程简耸耸肩,走到了主位上坐了下来。

荀彧给门外的人使了一个眼色,门外的军士端着一个盘子过来,盘子上蒙着一层布,不知道布下面盖着的是什么。

荀彧恭恭敬敬的站起来,拿着盘子走向程简面前,摘下遮布。

“这是?”

程简问道。

荀彧说道:“主公,这是州牧印和虎符,有了他们才可以调动兖州的上万将士,请主公收下。”

荀彧退了回去,而程简拿着用玉石做的虎符看了起来,一共两半,一阴一阳,两者合一,方能调兵谴将,争战沙场。

至于荀彧怎么会有这些东西的,毕竟在攻打昌邑城的最后时刻,程简足足晕了三天,有些东西荀彧肯定就提前保管好了,程简心里也能想到这一点,也对荀彧所做的一切放心。

程简拿着兵符,看来看去,毕竟这个来自未来时空的人也是第一次见到想着着一州古代最高行政权力和军事权力最高的代表,这一玩意随便拿一个回去回到后世,就可以发大财,闷声发大财。

程简收下兵符,暗自庆幸,过了半个时辰,酒喝的也差不多了,饭吃的也差不多了,话也说够了,鲍信已经快要爬在桌子上了,程简对于这些度数不高的酒没什么感觉,顶多就是有点头晕。

过了一天,程简大军收拾完所有战场后就回到昌邑城内,第一次座到刘岱以前所座的位置别说心里有多高兴了,程简与荀彧商量过,等到整个兖州收复,就开始考虑治理兖州的政治问题和军事奖赏编制问题。

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军队编制问题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记载,有了也是参差不齐,没有详细。

战国时期步兵成为主力,各国编制不尽相同。据《周礼》(一般认为该书反映的是儒家理想中的国家制度,其中有一些是成书时的制度)的说法,步兵每5名编为“伍”,由伍长指挥;5个“伍”(25人)编为“两”,由“两司马”指挥;4个“两”编为“卒”(100人),由“卒长”指挥;5个“卒”编为“旅”(500人),由“旅帅”指挥;5个“旅”编为“师”(2500人),由“师帅”指挥;5个师编为“军”(12500人),由“军将”指挥。

而秦《尉缭子》的说法,可能是魏国的步兵编制:5人为伍,10人为什,50人为属,100人为闾。《商君书》提到的可能是秦国的步兵编制,则5人为伍,50人设“屯长”,500人设“五百主”,1000人设“二五百主”。骑兵的编制应当与此相近。

总的来看,早期步兵都以5人为战斗单位。据《司马法》一书,5人分别使用弓、殳、矛、戈、戟,成纵队战斗队形时,短兵器在前、长兵器在后。5个伍排列成一个方阵“两”,两司马为甲士,居中担任指挥。看来这种步兵战术与基本编制配合得很好。

“主公,关于您出任兖州牧的事情我已派人昭告全天下了。”

荀彧走过来说道,程简站在刺史府的最高处,调养远处的青州和徐州。

“嗯,不错,我们现在有多少兵马了?多少百姓?”

程简问道,荀彧思考一下说道:“算上兖州各郡各县,加上伤兵残将一共有十四万余人,还有将近一百多万人口的百姓。”

程简扭过来说道:“这么多?”

“主公,仅仅昌邑就有将近三十万的人口,整个兖州还有好多百姓不在我们手里。”

程简微微一笑:“现在我也是天下雄踞的诸侯之一,下个目标就是青州和徐州,对了,陶谦有消息了吗?”

“有了,他的兵马损伤殆尽回去之后立刻就派来了使者前来上任郡守,不过都被我们的军士赶了回去。”

“嗯,做的对,答应许出去三个郡的是刘岱不是我曹操,要问,就去找刘岱问吧,青州的黄巾军怎么样了?”

程简说道。

“回主公,哨骑探报最后一股黄巾军集结最后二十五万大军准备倾巢出动,预计还需要十到二十天不止。”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八荒天

    八荒天

    春秋时期坑杀四十万之巨兵士之绝世杀神白起,楚汉时期威名远赫千古之绝世霸王,三国时期白马银枪纵横无敌之常山赵子龙....这些本已身死无数年的盖世人物,结果却在一个未知的世界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共处一世的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意外得到威道之剑太阿传承的晴天,莫名的降临到此处,开始了属于他的传奇...
  • 胡说三国之封神

    胡说三国之封神

    将神话传说带入三国世界,会激起不一样的火花。关羽为何成为武圣,诸葛亮为何某算无双,司马懿为何三国归晋,这一切都可以在胡说中找到答案。
  • 易冷烟花

    易冷烟花

    一个是鹰扬天下,一个桀骜不驯,他们是如此的想象,又如此的不同,他们把酒言欢,他们在沙场上分期厮杀,他们爱上同一个女人,至情至性,却一个站在了权利的巅峰,一个犹如流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注:拒绝考证历史,纯属个人的臆想
  • 御龙在天之龙抬头

    御龙在天之龙抬头

    天下分崩离析,战火焚天灭地。群雄各据一方,谁主九州沉浮。六鳌摇动海山倾谁入沧溟斩巨鲸?
热门推荐
  • 终极六六六

    终极六六六

    新终极系列.灸舞的爱情,新终极一家,新终极一班。。。。。、。全新时空,全面来袭!
  • 祭月浮生

    祭月浮生

    别总想着后悔,即使天神真的给了你一颗后悔药,下一秒,下一分,明天又或者后天,你依旧会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你应该改变又或者能改变的不是发生过的事情,而是改变你面对生活的态度,天神他其实很公平,在每个人死去的那一刻,给了大家一次后悔的机会,失去了一切,一切都会回到原点,别看的太重,也别放的太轻……祭月,我会想你……我不知道抬起头能不能看到祭月,但我知道我低着头永远都不会看到祭月……
  • 跨时之恋

    跨时之恋

    滴滴”一辆汽车在水言身后,马上要撞住水言,我想都没想,把水言用力一推,谁知我力气多重把水言堆到河水里,“咚”我被车撞飞了,在最后一刻我想:水言你虽然掉河里了,但你会自救,希望你不要放弃生的意志,我下辈子要做你的男朋友`,好好爱你!我是漓恋,希望大家喜欢!
  • 家国四十年

    家国四十年

    东北是个比较有特性的地方,从1910年到1950年之间,仅仅40年的时光,中国几乎所有发生的事情,都离不开东北。南北议合,清帝退位,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满蒙独立,直奉大战,郭松龄返奉,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伪满建立,一直到解放战争,国共两军争夺东北政权,都发生在这40年之间。本文通过查尔图和查国栋父子两代人的爱恨情仇,从而反映东北近四十年的历史变迁,属年代历史大戏。敬请各位赏光
  • 倚天屠龙之逍遥录

    倚天屠龙之逍遥录

    张子山穿越在倚天屠龙记得故事,与张无忌成好友,与赵敏周芷若等人的情缘纠缠。
  • 星之闪耀

    星之闪耀

    生死存亡,化为己控;普天之下,唯我独尊!转阴阳,破无极,碎苍穹,定乾坤!一指定生死,一掌碎精魂!莲花之君子,神界之霸主!立强者巅峰,俯览苍生!凄凉父母之子,孤单神界之主```世间万物,皆值得吾去留恋```凝浩瀚之苍穹,化天地为霓裳,登乾坤之巅峰!
  • 凯源玺之爱我别走

    凯源玺之爱我别走

    三个调皮可爱的少女,三个萌帅完美的少年,朝朝夕夕相处,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当冰山碰上温暖,当吃货加二货,当学霸碰上学霸,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当爱情遇到质疑与破坏,他们会怎样面对呢?敬请期待
  • 噩梦故事

    噩梦故事

    在一个世界沉睡,就会在另一个世界苏醒,一段段离奇古怪的经历,一篇篇不着边际的故事,一个人生,一场梦。
  • 鏖战全雄

    鏖战全雄

    作为一个男人,修为要不断的变强,当然了,见到美女一定要学会调戏!不然对不起自己的眼睛啊。——风流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姚莹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姚莹

    姚莹自六岁开始从师读书以后,张氏不顾日间劳累,见有所长进则喜,若有所赖惰,必加体罚。姚莹兄弟的《周礼》,《诗经》二书,便得自母亲的口授。等孩子开始学作文时,张氏又亲抄范文数十篇、唐诗百首为课本,督促学习。当姚莹苦读至深夜,伏案而睡觉时,张氏怜爱不已,常常故意借冬夜脚冷唤醒孩子,姚莹惊醒忙上床为母“捂脚”,“抱母足而眠”。真是母督子严,子爱母慈。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先世的光荣,家境的衰落,生活的困苦和贤母的督教使他暗下决心:刻苦读书,发扬先德,重振家声,报效国家与社会,不负贤母的殷切期望。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与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