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两年期满,万合二十年,二十一岁的卓然入国子监,任正六品国子监司业兼太子侍读。万合二十三年任鸿胪寺少卿,万合三十三年升太子少傅,同年太子大婚。万合三十九年年先帝驾崩,太子即位,称文帝,次年新春改国号保利,卓然就任户部侍郎兼国子监祭酒。保利八年,立六岁的皇嫡子六皇子雍为太子,拜卓然为太傅。新年伊始,文帝改国号百乐,百乐元年四十九岁的卓然成了殿阁大学士。
万合二十年端午佳节,卓然请媒人上门请期,随着节礼一同到的还有一只玉质并蒂莲簪子,是给半个月后及笄的赵清欢准备的生辰礼。侯夫人不动声色,赵清欢羞红了脸。然而侯夫人依旧以赵清欢年幼为由,准备再留一年,婚期定在万合二十二年七月。
当天夜里,老侯爷跟侯夫人交谈:“我还跟伯源说男子要早日成家,家有妻子操持,男儿方能安心立业,如今到好,咱们生生拖了他四年。好在他弟弟年幼,比清欢还小一岁,不然只怕弟媳妇先进门了。”
侯夫人正歪在美人踏上,闻言睨眼看他说到:“宜安侯府的女儿本来就不好娶!”
翻身起来:“你不说我还不打算跟你清算。大小也是一个侯爷,居然每次都是看人家相貌出众就许婚了!这是哪家糊涂父亲才能做出的事情。你到底是选婿还是选美?莞儿我就不说了,误打误撞,步家是京中世家大族,亭哥儿也是京里数的过来的有为青年。卓家那小子是什么门路你清楚吗?你跟我说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欢儿才多大,就嫁不出去了吗?满京城再也找不出相貌出色的男子了?若不是宋大人亲自保媒,再加上女儿说碰到一个有意思的小呆子,我才不会轻易答应呢。”
“嘿嘿嘿”,老侯爷摸摸头笑,“莞儿的事情不是过去了嘛,你也很喜欢大女婿呢,现在他俩也过的很好嘛!还有不能叫卓家那小子了,要叫伯源。额,除了外貌,伯源文采也是很出众的,他可是本朝最年轻的探花郎呢!能养出这样的人儿,家里肯定也不差。他还救了欢儿呢,也没到处宣扬,人品肯定不差。再有我跟欢儿一向心有灵犀,我喜欢的她也喜欢,她喜欢的我更喜欢。”
侯夫人起身睁大眼睛瞪着他:“儿女婚嫁岂能儿戏!”
老侯爷自知理亏,声音越来越小,再不敢多说。
说归说,侯夫人还是把原定七月的日子提前到了三月。老侯爷摸着胡须暗道:“贤婿啊,不是我不帮你,老夫也只能做到这一步咯。”
万合二十二年春,卓赵两家结两姓之好,赵清欢十里红妆出嫁,名动一时,引得无数女子羡慕。
喜事一件接一件,新晋卓大奶奶赵清欢过门三个月后就有了身孕,卓然喜不自禁。两人正值新婚燕尔情浓时,赵清欢私底下问他:“你想要儿子还是女儿?”
“女儿”,卓然脱口而出,“女儿贴心,我不在府里的时候她可以陪你,像你一样就最好!以后当长姐,还能帮你管教弟弟妹妹。”
清欢笑的不行:“哪有这样的,还没出世就惦记着让她辛苦,女儿在家是娇客,要好好娇养!”
卓然有些呆滞,想想又说:“那就还是先要儿子,哥哥可以照顾妹妹,我们三人一起宠她。”
“好!”清欢眉眼弯弯。
隔年三月,艳阳高照,卓然长子诞生。初为父母的两人欣喜异常,给孩子取名卓耀。
一年后,赵清欢再次有孕,两人都期盼着女儿降生,早早的准备好了乳名,玉儿,希望她亭亭玉立。清欢更是兴致勃勃地准备了一堆女孩的衣裳。可惜,十月怀胎,宝宝呱呱落地,还是个儿子。清欢虽然有些失落,但看着宝宝乖巧可爱的小模样,心情又好了起来。想到母亲说有了两个儿子,自己主母的位置会更加稳固,次子当然是自己的心头肉,肯定不能薄待了。精神好了一些,赶忙催卓然快快给次子取名,卓然见清欢情绪回升,心下安定,思索良久取名卓灿。
万合二十八年,二十三岁的赵清欢再次有孕,当年年末,清欢游园赏梅时不慎滑倒,本因元月出生的三子腊月二十九就来到世上。滑倒伤了身体,太医斟酌着开了药方,含蓄地表示卓大夫人此后再难有所出,卓然下令封口,赵清欢自知身体不妥,得知消息伤心不已。
“太医的话你也听到了,可惜玉儿,始终是与我无缘。”
“伯源”,清欢眼中含泪,“是不是老天觉得我能遇到你已经太幸福了,所以不肯让我更加美满。”
“不会的,咱们小三就叫煜儿,火昱的煜,咱们有煜儿,煜儿跟我们的缘分长着呢”,卓然哄着她,“你本来就该幸福美满的呀,我第一眼看到你的时候,就在想,这是谁家的小姑娘,生气都让人心疼,你会更幸福,越来越幸福!”
“可是你那么喜欢女儿,我以后也不能再生了,不然等我出了月子,还是给你聘一位家世清白性格温顺的姑娘,给你当良妾吧,希望她能给你添一个乖巧可人的女儿。”赵清欢神色黯然。
卓然坐到她身边:“怎么又说胡话了,我有你也就够了!”
“你那么想要女儿…”
“傻”,卓然握住她的手,“其实我也没那么喜欢女儿,只是当年母亲一直想给我们生一个妹妹。父亲出事那时,母亲刚刚检查出有孕,我一直在想,如果父亲知道了,会不会不那么拼,那么我和卓熙也有个完整的家。”
清欢反握他的手,卓然笑笑,继续说道:“父亲殉国的消息传过来,母亲受了惊吓小产了,尽管她努力了,可惜还是没有保住,她很难过。算起来卓家两代没有女儿了,所以我觉得有女儿也好,但是真的有了女儿我也不知道怎么相处啊,还是臭小子好,不听话揍一顿就好了。”
成亲多年,清欢看得出来卓然是真心,也明白他想逗乐她,可是却更加不安了。
“没事,没事,别多想”,卓然看出她神色不对,轻轻拍着她,“说这个是让你别担心,不是让你更烦的。没事,不是还有卓熙嘛,再不济,我们可以等孙女,三个儿子呢,总能有个孙女吧?”
“那我身体不适,你总要有个照应你的人。”
“要什么照应,家里不是有那么多丫头婆子嘛,饿不着冻不着就行了。”
“可是…”
“你忘记我和你父亲母亲说的话了吗?我要找知心人,知心人一个就够了!”清欢投进卓然怀抱,泣不成声。
“别哭,别哭,月子不能哭的。”
两人经过那番谈话,倒是更贴心了一些,就是小儿子卓煜让清欢宠得有点过度,让卓然很是头疼了一番。
保利三年,长子卓耀成亲,妻子林氏,太宗义兄靠山王唯一血脉,自小抚养在太后娘娘身边,先帝去世前封此女庆和县主,保利二年卓耀为新科状元郎,被先帝看中,召为县主仪宾。两人成婚后,夫妇恩爱,婆媳互敬。保利四年长孙卓翊出生,赵清欢改称卓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