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3100000016

第16章 批评作为一种艺术(2)

经验的“在理”,与想象的汪洋恣肆,成了优秀艺术召唤的两极。《离骚》中“为余驾飞龙兮”,隔几行说到在流沙赤水,却不得不“麾蛟龙使梁津兮”。钱先生嘲弄道:既然是乘坐有翼之飞龙,“乃竟不能飞度流沙赤水而有待于津梁耶?有翼能飞之龙讵不如无翼之蛟龙耶?”钱先生批评此类文字“文中情节不贯,犹思辨之堕自相矛盾”。远不如孙悟空的自圆理由十足:为什么行者如此神通,却不能带唐僧腾云驾雾,而要一步一步走西天,是因为唐僧“凡夫难脱红尘”。

顺便说一句,钱先生对民间智慧极为尊敬,《管锥编》中引神话,童话,民歌,儿歌,民间戏曲,处处可见,全书所引难得见到的几条现代中国的材料,是胡同儿歌,是儿童牙牙学语。而往往对名篇颇为苛刻,颇有云长“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之风。这倒不是一种文化姿态,而是因为民间文本,似乎是无意识生成,却更能揭示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

虚与实的第三种配置方式,落实在符号接受者身上:上面说的是虚实配置,在艺术文本的特殊表意方式中,最后却必须实现于艺术文本的接收之中:艺术是假戏假看,但是艺术的特殊的文化规则,在假戏假看中镶嵌了一个真戏真看。《管锥编》二卷陈琳《为曹洪与魏太子书》论卷,讨论了该信中有一个非常奇特的段落,“亦欲令陈琳作报,琳顷多事,不能得为。念欲远以为懽,故自竭老夫之思。”曹洪明知道太子曹丕不会相信他这个武夫会写文词如此漂亮的信,偏偏让陈琳写上:“这次不让陈琳写,我自己来出丑让你开心一番吧。”钱先生认为这是,“欲盖弥彰,文之俳也”。

按钱先生的理解,这是一场默契的游戏:对方(魏太子曹丕)会知道他不是在弄虚作假,而是明白他说话有意思,弄巧而不成拙,曹丕也会觉得自己也够得上与陈琳比一番聪明。所以这是双方的共谋,是假话假听(曹丕不会笨到去戳穿他的“谎言”)中的真话真听(曹丕会觉得这族叔与他的书记真能逗人)。有今日论者认为钱锺书的意思是:“既然是先人未言之而著作者‘代为之词’,当然也就无‘诚’可言。”显然这里不涉及说修辞诚信问题,钱锺书先生对这种表意方式的分析,远远超出修辞之外,而进入了元表现层次,即文本本身指向了应该采取的解读方式。

这一层虚实关系,已经够复杂了。钱先生进一步指出这是讲述虚构故事的必然框架:“告人以不可信之事,而先关其口,‘说来恐君不信’。”而且这个构造有更普遍的意义:“此复后世小说家伎俩。”在讨论《太平广记》时,钱先生引罗马修辞家昆提兰(Quintillan)“作者自示为明知故作,而非不知乱道(non falli iudicium),则无不理顺言宜(nihil non tuto dici potest)”。

陈琳此信不是虚构的小说戏剧,但是这个表意方式实际上是文学艺术借以立足的基本模式,再复杂,本文也不得不做细细推论:艺术符号表意的各方都知道是一场表演,发送者是做戏,文本摆明是戏,接收者假戏假看;发送者也知道对方没有要求他有表现“事实性”的诚信,他反而可以自由地作假;发出的符号文本是一种虚构,不必对事实性负责;接收者看到文本之假,也明白他不必当真,他在文本中欣赏发送者“作假”的技巧(作家的生花妙笔,演员的唱功,画家的笔法),此时“修辞”不必立其诚,而是以巧悦人,从而让读者参与这个作伪表演。

就拿戏剧来说,舞台与表演(服装,唱腔等),摆明是假戏假演,这样虚晃一枪,一方面承认为假,一方面假戏还望真做真看。钱先生引莎士比亚《第十二夜》:“If this were playd upon a stage, I could condemn it as an impossible fiction”。钱先生指出这是戏中人模仿观众:“一若场外旁观之论断长”,即以接受者可能的立场,先行说明戏为假,舞台上本来是虚构假戏,这样一说观众反而不能假看,不能以“假戏”为拒绝的托词,而必须真戏真看:虽然框架是一个虚构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却镶嵌着一个可信任的正解表意模式,迫使观众做一个真戏真看。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所有这些虚而非伪的表意,就没有达到以虚引实的目的,如钱先生引李贽评《琵琶记》:“太戏!不像!……戏则戏矣,倒须似真,若真者反不妨似戏也。” 各种虚构文本之假中含真,是文化形成的解读规范。

把这种解读规范应用得最彻底的是小说:小说另外设立一个叙述者,让叙述者对讲的故事负责,让受述者认同叙述者的故事,这样作者和读者都可以抽身退出,站到假戏假看的框架上,不去追究故事的真假。

例如纳博科夫虚构了《洛丽塔》,但是在这个虚构世界里,有一个“说真话”的叙述者亨伯特教授,此角色按他心中的“事实”写出一本忏悔,给监狱长雷博士看。这些事实是否真的是客观事实?不是,原因倒不是因为亨伯特教授的忏悔只是主观真相,而是因为“事实”只存在于这个虚构的世界中。只有在这个虚构裹起来的世界里,亨伯特教授的忏悔才不是撒谎。“真实”到如此程度,典狱长雷博士可以给予道德判断,说“有养育下一代责任者读之有益”。因此,这是一个虚构所包含的“真相”传达。

可以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这种表意类型。哪怕是荒唐无稽的虚构,例如《格列佛游记》,都是这样一种双层格局:关于大人国小人国慧马国的无稽故事,斯威夫特是说假,格列佛是说真。读斯威夫特小说的读者不会当真,但听格列佛讲故事的“叙述接收者”,必须相信格列佛说的是真话。

这也适用于非艺术的虚构,或者用其他虚构框架标记(例如画廊、舞台、打扮、电影的屏幕片头),甚至不明言地设置必要语境。张爱玲说:“我有时候告诉别人一个故事的轮廓,人家听不出好处来,我总是辩护似的加上一句:‘这是真事。’”张爱玲说这话带着歉意,她的确是在虚构,但是她可以自辩说:在她的虚构世界里,故事是真事。张爱玲设立框架的做法,与钱锺书先生引用的鲁辛(Lucianus Samosatensis)、但丁(Gabriel Dante)、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卡洛尔 (Lewis Carroll)的如出一辙,只是正说反说的不同而已。酒后茶余,说者可以声明(或是语气上声明):“我来讲一段故事”,“我来吹一段牛”,听者如果愿意听下去,就必须搁置对虚假的挑战,因为说者已经“献疑于先”,预先说好下面说的非真实,你爱听不听,所有的艺术都必须明白或隐含地设置这个“自首”框架。

戏剧是让观众看到演出为虚,而后相信剧情之真;

影视是让观众看到方框平面印象为虚,而后相信剧情之真;

评书是让听众看到演唱为虚,而后相信故事之真;

舞蹈是让观众看到以舞代步为虚,而后相信情事之真;

诗歌是让读者看到以夸大语言为虚,而后相信情感与意义之真;

电子游戏是让玩者看到以游戏角色为虚,而后相信投入的场景之真;

体育比赛如摔跤拳击,让观众知道格斗非真,从而认真地投入输赢。

此时发送者的意思就是:我来假扮一个人格,你听着不必当真,因为你也可以分裂出一个人格。然后他怎么说都无不诚信之嫌,因为用另一重人格,与对方的另一重人格进行意义传达。

虚与实之间纠缠最为复杂,人格分裂最为倒错的,恐怕是所谓踢假球:一般观众看到的足球,是一场虚而非伪的抢斗争夺。因为这场抢斗是按大家同意的一套文化的体育规定性进行的,包括足球比赛规则,联赛的地位升降规则,甚至赌球的规则。既然大家接受这一套假中之真,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输赢,为之悲伤或欢庆。但是参与赌假球者(不是一般赌球者),买通了后卫与守门员的人,他们要看的是:这些球员能否在适当的时候巧妙地放水。

因此,如果放水做得太笨,连观众都看出来了,大家都会很愤怒,但是愤怒原因不同:一般观众愤怒,是因为踢球争斗这假戏应当真做,他们就是来看真做的:虚必须非伪,意外之内必须顺条有理,伪就让大家觉得受骗;而参与制造假球的人也会愤怒,因为真戏应当真做:他们看的不是假中之真,他们取消了体育比赛的虚拟框架,把假中之假变成了真中之真,也可以反过来,实赌就必须实做,此时体育不再是艺术,才成就真实性。

以上案例似乎非常特殊,此表意格局却极其常见,各种把艺术看作“现实的反映”的立场,把艺术的实际部分上升为主要成分的观念,各种“现实主义”,各种把艺术的“兴观群怨”或“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实际用途看作主要功能的学说,要求演员“化身成角色”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实际上都是取消了艺术的虚拟框架前提,都是把假中假变成真中真。

这不是指责哪个学派:任何人都可能忘掉艺术的虚假框架而不小心跌进“逼真性”里面。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写到艾玛之死而大哭,或有人劝他不如让艾玛活下去,福楼拜说:“不,她不得不死,她必须死。”这算是暂时跌进去当真一会儿又爬了出来,他作为作者重新站在故事之外。正如我们任何人看书看戏,也会一时忘记自己是读者而为戏中人垂泪。

一旦虚拟框架完全消失,会有严重后果:解放战争时演出《白毛女》,士兵开枪险些打死扮演黄世仁的演员;1994年哥伦比亚参加足球世界杯,后卫埃斯科巴不幸乌龙球打进自家家门,被爱国球迷暗杀;2008赛季阿森纳在欧冠半决赛次回合主场负于曼联,一位肯尼亚的阿森纳球迷在他家中身穿阿森纳球衣自缢。

如果我们把艺术活动的参与者(演员、运动员)也作为一种接收者,那么把艺术符号游戏“玩真”的人,数量就大得多。1997年,泰森在同霍利菲尔德的拳王挑战赛中咬掉了对方一块右耳,是众所周知的例子;曼联队长基恩(Roy Keane)在自传中公开说出曾在2001年对曼城的赛事中,有意踩断对方后卫哈特兰的腿。可以说,这或许是艺术期盼出现的局面:一旦分裂出一个人格,接受者就必须当真,不然就缺乏投入的热情,也失去忘乎所以的享受。

在艺术欣赏中跟着“逼真性”走,艺术就不再是一种游戏,不再能取得陈琳信件式的迷人效果:“明知人识己语之不诚,而仍阳示以修辞立诚;己虽弄巧而人不以为愚,则适成己之拙而与形人之智。” 在一个“虚”的框架内,默契的双方之间,依然可以玩实的交流游戏,就像曹丕读陈琳信。此时的关键点已经不在文本的虚实配置,而在接受态度的“虚实默契”。如果曹丕真看出陈琳的把戏,而依然能欣赏这个悖论,可以称为假戏假看内的真戏真看者。

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默契达到钱锺书先生描述的“莫逆相视,同声一笑”。境界,才是真正的艺术境界。陈琳此信作为信札艺术后世广为流传,有文学史家指责为“词浮于意”陈琳如果写此信有实际目的,词必须达意;陈琳在玩艺术,那就必然“词浮于意”:从艺术游戏的要求来看,陈琳作为作者,曹洪作为演员,曹丕作为观众,都领会了艺术符号表意复杂层次上的“虚而非伪”,相当合格。

同类推荐
  •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相思树上合欢枝

    相思树上合欢枝

    本书对李商隐诗中的《十五泣春风》、《同是将军客》、《君王不可问,昨夜约黄归》、《留得枯荷听雨声》、《柳枝五首寄伤怀》等进行了赏析。
  • 月色中的栀子花香

    月色中的栀子花香

    本书是本文笔优美澄净心灵的图书,文字典雅、清新、灵动。作者从生活细处着笔,时而温润,时而刚柔,时而浓郁,仿佛撩开的晨曦,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片静谧祥和的净土,散发出亭亭如莲的芬芳。用四季来概括,有春的蓬勃,夏的热烈,秋的收获,冬的思索。细腻、诗性的文字,充盈着人性的贯穿和浸润,似若山泉流水,满是温暖、流动的画面,读之顿觉有馨馨之甘饴,淡淡之香甜,让读者在阅读中去感悟、去思考,去体会生活的美,感受生命之河缓缓流过心田的静谧,洗去浮华,再现生活的本质。
  • 学生精品美文:英雄花下的哨兵

    学生精品美文:英雄花下的哨兵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有征服一切敌人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保家卫国的绝唱。军旅生活,直线加方块,充满紧张、神秘与力量,是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学生)的最爱,他们渴望看到这方面的书籍,了解当代军人与他们所看到的影视作品中不一样的生活,《英雄花下的哨兵》一书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与愿望――这是一本散发着清新气息的青春军旅美文集,全书约十五万字,精选汇集了作者近几年来在全国、全军各类报刊上发表的几十篇作品,每一篇都是青春飞扬的军旅生活写照。目前,还没有出版社出版过适合当代青少年尤其是大、中学生阅读的军旅青春美文集,此书应该有一定的市场,建议出版社作为青少年文学读物力推。
热门推荐
  • 西门大官人

    西门大官人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作者妙笔生花,配以探索性的编写,描述了《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的身世、经历、情感、欲望、快乐、苦恼,在今天的读者面前悬起了一面鉴古警今的镜子,对了解千古奇书《金瓶梅》有切实的帮助。
  • 蛊武争锋

    蛊武争锋

    每个人男人都有一个英雄梦,一个武侠梦。李青山意外来到一个高武世界,没有穿越的金手指,不是特种兵,也不是武道大师。但凭借着心中的仙侠执念,通过学习求知、练武求道。两个不同文明的交汇,追求真理,探索诸天的奥秘,一步步走向前方.....
  • TFBOYS之是梦么

    TFBOYS之是梦么

    最初的梦想是初心,最初的感情是秘密,最初的遇见是虚幻,为何他们那么遥远,像似遥不可及的太阳,他们在成长,可离我们越来越远!伸手触摸不到,到最后也是场梦
  • 重生校园boss

    重生校园boss

    本书是本人第一次写,各位敬请期待
  • 李国文说宋

    李国文说宋

    本书内容包括:宋朝的誓碑——中国文官制度由宋肇始;宋朝的夜市——这才开始了中国人的中国;宋朝的耻辱——中国人永远的心头之恨;苏东坡戒诗;文人美食好文章;苏东坡的最后流放;王安石种种;话说赵孟頫;清明上河图等。
  • 我只是一个小兵

    我只是一个小兵

    死在牌桌的老爸留下的一块石头引来杀身之祸,奇遇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然而都是穿越,别人都是显赫一方的英雄人物,而我为什么只是一个小兵………………
  • 夺心契约,恶魔老公太磨人

    夺心契约,恶魔老公太磨人

    她上辈子一定是做了十恶不赦的事情,所以这辈子碰到了这个恶魔。不仅被他从家里欺负到公司,还要忍受他的恶劣、倨傲、不可一世。自恋、傲娇、经常犯病。她又不是医生,不仅要照顾他的胃,还要照顾他的失眠症,没事在夜晚还要做他的导盲犬!所以她想逃!但恶魔总是会出现,恶狠狠地说道:“女人,你好大的胆子,没有我的命令,你竟然敢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枫枫叶落

    枫枫叶落

    安辰枫从没拿叶洛当过姐姐,可是这个看似聪明的女人在感情上偏偏迟钝的像头猪……不过他可以等,等着长大,等着成为一个可以保护她的男人可是!这头猪居然喜欢别人,开始计划献出初吻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先吻了再说……
  • 永恒战帝

    永恒战帝

    一个怀着血海深仇的少年,家人尽去。以一介半废之体,历经艰险,寻得机缘,血战皇都,报仇血恨......最强神术、人族大劫、永恒之界......且看永恒战帝武冲,逆战苍穹,破灭世界,遨游混沌!
  • 车身涂装考试指南(模块G)

    车身涂装考试指南(模块G)

    本书为《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指南》辅导丛书之车身涂装考试指南,采用与培训教材相互对应的方式,按照学习要点、模拟试题和参考答案的格式进行编写,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要求,突出重点。模拟试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分为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三种题型,模拟试题涵盖了所有的考核点。本书可作为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人员、机修人员、电器维修人员、车身修复人员、车身涂装人员和车辆技术评估人员参加从业资格考试的学习参考书,对正确理解和掌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