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3100000018

第18章 批评作为一种艺术(4)

为建立一个形式—文化学所做的笔记

出发点

阅读不一定从形式出发,批评性阅读却从形式出发。

文学文本,首先是形式的存在,而不是意图、主题、创作经验的存在,不是意义或效用的存在,不是内容的存在。文学与非文学文本的区别,在形式,在与形式相应的阅读方式,而不在于内容。“文学形式阅读”加诸《庄子》《水经注》,它们就成了文学。“非文学形式阅读”加诸《金瓶梅》《红楼梦》,它们也会成为某种资料,某种非文学。

以内容为主的批评,是把文学作为非文学(例如,作为社会资料)来批评,与一般消费性阅读方式类似。

没有任何作品结构上是完美的,形式上是无缺陷的,整体合一的。虽然东西方文论中一直盛行此类看法:“有机论”(浪漫主义、克罗齐、新批评派),“结构自足论”(列维斯特劳斯、早期巴尔特),“辩证整体论”(黑格尔、卢卡契)等等。读书界则一直有“至善至美”作品的“经典神话”。文本完美论,在文学实践上不可能(同一作品的异文存在即是明证),在批评实践上,则使形式分析停留于形式。

形式的形成就排除了形式完美的可能性。文学形式是一种语言实践,而语言只能在不断的自身差异中存在。文学文本作为一种符号意指过程,必然在文化的积淀无限衍义,把一层层所指转化为新的能指。批评性阅读,处理作品形式时,就像把球面展开成平面,必须在某些缝隙处切开文本,解开形式。

影响作品生成的文化因素心理因素极多。作品形成后,这些因素没有被固定,只是暂时休眠。每次新的批评性阅读又唤醒了这些因素,在新的阅读时空中形成新的冲撞。

内容是汽车光滑炫目的外壳,形式是滴着黑乎乎机油的机身、底盘;内容是生命圆润的皮肤,形式是生命血腥的内脏。皮肤上痛苦的切口,使我们得以一窥生命的真相。

内容

各种自然的、社会的、心理的经验材料,构成了作品的内容,即文学的“文本现实”。比起其他大部分社会语言实践(例如科学,例如统计报告),文学的文本现实与经验现实的差距最远。文学文本无法反映现实,只能用一种特殊方式曲解现实,戏仿现实。“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信息不发达时代强加给文学的任务。“兴观群怨”,是文本功能混淆时代对文学的滥用。

令人迷惑的是,文学作品比起其他社会语言实践(例如历史、新闻),给读者更强烈的“现实感”。这种“镜象”,只是一种逼真感,只是经验材料即内容制造的幻象,但这幻象却成为各种现实主义假定或理论最牢固的基石。

逼真感的产生与文本形式有极大关系,形式的程式化是其首要条件,形式本身,似乎与现实感大有关系,其实无关。“现实性”不强的形式(例如舞台干扰极多的中国戏曲,例如语言极不自然的叙事诗),完全不妨碍逼真感的产生。

逼真感来自读者与作者共有的释义程式,而这程式是特殊文化环境的产物:文化使某种形式重复,重复到接受者不再看到形式,不再妨碍他把作品内容直接等同于现实,是为程式。只要程式化地阅读,任何文本都可以是现实主义的。

这样的读者,是内容的消费者,是逼真感心甘情愿的箭垛。形式越程式化,对逼真感的干扰就越少。这就是为什么形式创新是现实主义之大敌。

经验现实并无结构可言。文学作品借助逼真感对经验现实加以内容结构化,道德整饬化。起承转合的情节逻辑,亦即褒奖与制裁的法庭。认为文本结构即经验现实的本质,是一种写作迷信。

本文是作者对经验现实的一种诠释,它只是一个诠释,它的真实性是个别的。如果没有程式给予一个似乎磨光平滑的表面,这种诠释不可能具有一般性。

批评性阅读的目的,不是给作者的这种诠释以一个再诠释,而是分解文本,去破作品完整的假象,以发现作者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他对现实的诠解。因此,批评是对写作的反诠释。

意识形态

文化不是影响作品产生的唯一因素群,却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群。任何追寻作品意义的批评,不能忽视文本存在产生、流传、被阅读的文化条件。

文化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本(即所有表意活动与释义活动)之集合。社会中的绝大部分活动,都有一定程度的表意功能,都可以算广义的文本。意识形态,即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中控制并诠释这些表意活动的元语言。

意识形态不能简单地视作某个社会阶层利益的体现。或许其起源是由特殊利益集团决定的行为规范集合,但形成后就成了整个社会共同拥护、代代相传、天经地义的规范,虽然对规范的执行严格程度各阶层大不相同。“阿Q,我们虽然不知道他蒙什么名师指授过,但他对于‘男女大防’,却历来非常严,也很有排斥异端……的正气。”

没有形式,或者说,只有程式化形式的文学,会沦为意识形态的直接表现。意识形态之直接图解很难说是文学,正如元语言并不完全覆盖目标语言,语法书例句不可能成为诗。

意识形态是在文本实践之上的二度规范体系。作为二度规范体系,它有把自己翻译成初度表意的永恒压力,它不断地在文化的一切文本上——从生儿育女,衣食住行,到哲学人文,政治经济——复制自己,重复自己。

意识形态作为规范集合,从定义上说,就是具有整体性的,充分自足的,有能力为该文化中一切问题提供答案。意识形态作为主体意识,必须认为自己是万能的。一旦看到自己的缺陷或局限,对付不了某些问题(例如晚清时不能解释军事屡败问题),它就无法再维持下去,无法有效地解答其他问题(例如晚清时对不说程式也产生怀疑)。它的失效也是整体性的。

写作

与意识形态的整体性相反,文学文本从本质上说就是非整体性的,其自身差异,其无限衍义,不断抵抗整体化。

整体化的意识形态企图控制本质上非整体化的文学文本,是个苦恼的任务。形式没有程式化的文学文本,不是意识形态的忠顺仆人,意识形态在控制文学时,反而暴露出自己的破绽。而偏偏意识形态总患有不能容忍破绽的血友病。

可以从另一角度看这个冲突:作者处于文化的大体系之中,生产文学文体这个符号小集合。他用的语言本身,与这文化中其他文本被同一个元语言编码。写作既是在语言牢狱中活动,作者也就是意识形态囚犯。可是,写作者不可能看到自己身陷囹圄,听命于他人(因为意识形态把一切意义活动程式化了)。作品只是幻想自己是自由想象的产物。

由于这个原因,作者对他的作品的理解,必然劣于他之后的批评性阅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后者对写作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与文化条件,享有历史提供的批评距离,对该意识形态的控制看得较清楚。

作品在形式上非整一,内容上受限于历史,因此任何作品命定不完美。这不完美之处,正是批评性阅读剖解作品与意识形态复杂关系的入手之处。

作者无意识地留下的种子,被后世的批评性阅读培养起来,长成胀裂作品巨岩的大树。

作者既是作品之母,又是作品之谋杀者。

批评

于是,批评性阅读,处于文学活动的中心地位。

批评与写作的目的是相反的。写作的目的是给文本一个貌似完整的结构,创造一个再现经验现实的假象,创造一个文化神话。批评性阅读的目的是暴露文本中的内在矛盾,分解文化神话。

批评所揭示的文本内在矛盾,并不是意识形态内部矛盾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定义不允许它有自我矛盾之处;文本内在矛盾,也不可能是历史运动中矛盾的反映,因为作品不可能超越意识形态直接反映历史运动。

批评所揭示的文本内在矛盾,是历史运动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是意识形态与历史永恒的恩恩怨怨。

如果批评性阅读,能从文本矛盾的窗口,一瞥历史运动的进程,这将是批评最伟大的胜利,因为历史运动本身,不就是巨大规模的意义组织方式?

作品的真正意义,不在文本之内,而在文本之外;不在文本之先,而在文本之后。意义是历史地形成的,是过去与现在对抗的产物。作品的意义,要靠批评来构筑。

这样一种批评性阅读,实际上是给作品看病:病状在形式中,疾病在内容中,病因在意识形态中,更确切地说,在意识形态与历史运动的矛盾之中。

对批评的这种要求,排除了任何读者都是潜在批评家的可能,批评家不再只是个能说会道的读者,他首先必须有能力发现假象与现实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发现形式。

对批评的这种要求,同样排除了作家自动成为批评家的可能,他的“创作谈”,与一般读者的“读后感”一样,是消费式阅读,是业余批评。

同类推荐
  • 我热爱的一切

    我热爱的一切

    徐文海,曾在《清明》《警探》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作品。散文获过省、市级奖若干次。这本《我热爱的一切》收录的就是他的49篇散文作品,包括:《一个人这样地面对世界》、《致我忧伤孤独的朋友》、《夜来风雨声》、《与生活讲和》、《那些叫做“知青”的人》、《黑夜深处的声音》等。
  •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本书仿照《世说新语》的体例,分为授教、气节、神采、德行、雅量、真趣等二十三节,收录多幅珍贵老照片,后附北大人物志。本书采用语录体,将百余年来北大人的精彩“话语”汇集成书,在只言片语中体现百年北大的历史人物风情,读者可在细微之处体悟北大百余年的历史传统、文化气象及精神魅力。
  •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历史纪实散文,用纪实的手法记述了贵州清代明贤高廷瑶和他的后裔高以庄、高以廉、高培谷、高可亭、高言善、高言志等人生平事迹。
  • 胸怀如雪

    胸怀如雪

    这本诗集是有特点的。其中不少诗作是很有层次的。从艺术的特点上看,廖自力不靠精巧的构思取胜,而是善用板块式的情感铺叙,用史诗的笔调来展现心灵的历程。在诗的意象上,他注重通感的创造,让浪漫精神渗透和跳跃在其诗作的语辞方式中,他的诗作闪烁着浓重的理性色彩,体现出一种阳刚之美。
热门推荐
  • 外企之花落的声音

    外企之花落的声音

    本书记录了几个年轻人在外企公司的职场变迁,以及他们平凡的爱情故事。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淡若一杯温水,静如花落声音,但这样的故事,或许就发生在您的身边。
  • 英雄宝鉴

    英雄宝鉴

    公司倒闭而变成失业青年李诚在LOL中丧心病狂地屠杀小学生的时候莫名中奖了,一本拥有强大功能的英雄宝鉴出现在他面前...“再继续赚多些英雄点我就能换无尽之刃了”打开宝鉴,看着各种各样的装备道具,李诚喃喃自语道。
  • 现世伏魔

    现世伏魔

    一个远古传说的延续,五个被命运选中的青年,经过不同的修行及奇遇,启发出属于各自的特异功能。一个能与所有金属融合,刀枪不入,变化万千的洁具外贸经理。一个能创造整个森林,覆盖大地的服装设计师。一个连大海都听她使唤的网店小二。一个能将一切化为灰烬的电台DJ。一个能令山崩地裂的出租车司机。他们相识,相知,携手在繁华的都市中降魔伏妖。为了救出被锁在天涯海角的神母迪娜,面对强大的血魔,他们会如何?爱恨交织,恩怨情仇,到了关键时刻伙伴的突然叛变,他们又将何去何从?究竟是邪不能胜正,还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假货研究

    假货研究

    这是一部专门研究假货的著作。该书陈述、分析和论证了假货的渊源、成因、历史、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趋势,解剖了假货的各种类型,假货同宏观制度、微观管理、流通、法律、科技、传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关系,提出了如何遏制乃至杜绝假货的见解,并以较充分的案例和数据作佐证。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思想,于管理人员了解假货的外在实际和内在规律,提高工作效率很有裨益,对学术研究人员有参考意义,大专院校及其学生可作为参考资料。
  • 天心正气

    天心正气

    张果老座下白驴位列仙班的条件乃欠了收复河妖这一个大功。历经转世均无法炼成收复河妖所需的至高境界"七重天",到了宋代这一世,白驴以邓天转世,有幸遇上七重天及其大山,他能否修成正果,且看网路连载!
  • 软妹邓冰

    软妹邓冰

    追爱不易,守爱更难!好不容易牵手暗恋多年的男神,可是却跑出各路俊男美女来挡道!为了男神,看软妹子邓冰如何转换腹黑属性,守住属于自己的幸福!
  • 遇见潜意识的自己:直觉修炼课

    遇见潜意识的自己:直觉修炼课

    本书从人的潜意识出发,指出每个人的心灵是一个“聚能点”,主动和自己的心灵交流,感知体内的潜能,不断地以明示和暗示的方法遇见潜意识的自己,正视过去,接纳不同的新观点,摒弃旧思想,创造新的生活模式,用全新的思维思考身边的人和事,迈上成功之路。
  • 强爱之名门宠婚

    强爱之名门宠婚

    本文一对一,宠溺无下限~前期种田,女主成长型,没有金手指,男主强大,轻微自闭,占有欲强。——前世,乔颜被人拐卖后被林家收养,被培养成林家大小姐的影子,忠心耿耿反被人害,死不瞑目。再次睁眼,回到四岁那年,她才知道那时的她与母亲竟过着这样的日子!孤女寡母受人欺凌?——条条大路奔小康,谁说没爹就过不上好日子?舅妈狠毒逼母嫁人?——老头猥琐,配你正好!便宜亲爹寻上门来?——不好意思您来晚了,家里有过了...发家致富奔小康,接连跳级名远扬,就在一切发展正好的时候,乔颜又被拐了!她仰天长叹,老天爷你是在玩我吗?咦,和她一起被拐的还有个小正太?小正太竟是XX世家少家主?乔颜欣喜若狂,跟着少主有命活,为了早日获救,这大腿一定得抱!几番波折成功获救,乔颜激动万分终于与母亲团聚,却发现抱大腿的技术太专业,少主不肯放人了...***小片段欣赏***某日中午,乔颜扶着被蹂躏的酸软疼痛的小腰恨恨磨牙,“我要离婚!我要自由!"男人薄唇微抿,一双冷眼看得她心中直打鼓。沉思片刻之后却忽然温柔一笑,“好。”乔颜愣,竟然答应了?一点都不符合某人强势霸道的风格啊?“房子归你,存折归你,股权归你,你一个人带着这些钱财很不安全,所以必须让我做你的贴身保镖,除了我不许跟任何男人接触!”乔颜:“...”果然什么离婚与自由,一切皆是浮云!
  • 转动人脉:构建超级成功人脉网的73个技巧

    转动人脉:构建超级成功人脉网的73个技巧

    在好莱坞,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结论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人脉决定了财富。本书以人脉为核心,详尽地阐述了提升人脉的方法与技巧,另外,还精心选取了大量创造人脉、维护人脉、提升人脉的经典案例。衷心希望您在翻开本书的同时,就找到开启您人脉存折的密码,也找到一把开启您人生幸福与成功的金钥匙。
  • 傲娇萌仙:师父给糖吃

    傲娇萌仙:师父给糖吃

    十五年前,他自冰天雪地中将她捡回,十五年后,她问他:“师父,当初茫茫大雪,你是怎么看见我的?”“你躺在雪地里,哭声引来为师,见你身下雪都哭化了,为师不忍,便将你带了回来。”下凡后,她与旧日故友重逢,他封她仙力。她在人间桃花泛滥,他横眉冷对。她要与人浪迹天涯,他手持鸡腿。“快给为师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