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3100000020

第20章 批评作为一种艺术(6)

化解能力首先来自金钱。全面商业化后,金钱成为万能的尊神。先锋艺术家只是“靠金脐带与社会联系的逆子”。“先锋派从资产阶级社会移入自由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就是退出市场,这需要勇气。”先锋艺术家如果不想饿死,买主依然是资产阶级。

马拉美曾说,做个艺术家,就意味着“对社会罢工”,如果没被雇佣,则有何工可罢?先锋艺术首先得向社会显示自己的价值,它只能用金钱这种资本主义社会的唯一等价物来衡量。要能抓取食饵又要躲开捕兽夹子,实在没几个人能做到。

资本主义社会为先锋文艺提供的另一个生存条件兼破坏因素,是所谓自由容忍。容忍允许先锋文艺以反社会的挑战姿态存在,对先锋艺术家而言,这种容忍就等于不屑一顾的冷漠,比挨骂还要难受得多。容忍是因为标榜多元,先锋主义者早就看出多元是假的,这个社会实际上只有一元文化,即商业化低俗。

可以说,先锋主义的本质是反多元的。它只承认先锋文艺这一元价值,实际上它以不容忍对待容忍。

因此,先锋文艺的存在(被容忍,有人买)已经违背先锋原则。而先锋主义的成功(被捧成明星)即先锋的最大失败,它自我取消了对抗文化主流立场。

先锋艺术以成功自杀的冲动,尚有其内在的原因。

如果不靠外在判断(例如大多数人说“看不懂”),我们如何判别一部作品是否“先锋”?

格林伯格给了一个定义:先锋作品,必最大限度地、竭其可能地退向艺术工具本身,尽可能排除与工具之外的任何联系。例如绘画,就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平面性,不去表现任何“立体感”,拒绝让观画者“挖出一个洞”。所谓“立体派”(Cubism)的绘画,也正是有意把立体延展成平面。

先锋艺术最激动人心处,正在于他们纯然只关心空间、平面、形状、颜色的发现与安排,而排除这些因素不必然所指的任何东西。

先锋绘画必须排除平面色彩之外“不必然”的东西,即意义、主题、题材、经验、场面等等,用格林伯格的特殊术语,要摆脱“文学性”。

其实现代先锋小说也在摆脱主题或意义。显然,不同艺术工具,对主题或意义的携带量各不相同,音乐、绘画、雕塑、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组成一个阻力序列,这也就是“先锋化”的历史序列:“先锋绘画的历史,就是向其工具的阻力节节投降的历史。”

不少理论家讨论的先锋主义的否定性(negativity),在格林伯格看来却是肯定性:工具本来就是被迫表现,只消让它取消表现任务,退回自身。

“现在已可确定,绘画艺术极度简化(irreducibility)只剩下两个因素,即平面与平面的边界。换句话说,只要遵行这两个法则,就能创造出一件可以被当作画的东西。因此,框紧或钉紧一幅画布,就可以作为一幅画存在——尽管不一定是成功的画。”

上面的说法,理论上能自圆,实际操作中却困难太大。退回工具,无须表现。于是艺术进入了“马尔萨斯噩梦”——观众以算术级数增长,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几何级数增长。任何一门行业,要保持“家”的水准,就必须有个判别标准。当工具不再表现,也就是说不再需要控制驯服工具的技巧之后,用什么来判别艺术与非艺术?

的确,在先锋派艺术圈子里,成天能听到怒气冲冲的互相指责:“江湖骗子!”在别的艺术圈子里,至少销售量是排行的一个标准,不服气也不行,可是在先锋艺术圈里,却不能公然把销售量作为自吹的资本。

格林伯格说,标准是有的。当有人指责格林伯格揄扬备至的画家纽曼(Barnett Newman),说他的画小孩子也能画。格林伯格辩护说:“这话不错,但纽曼必须站在那里告诉那小孩如何做。”同样,当波洛克的作品被人讥为只是在乱洒颜料,挂出来极像墙纸,格林伯格则为之辩解说:“波洛克的艺术魅力正在于它似乎如墙纸般重复,但实际上却并不重复,它是在重复中击退重复,在均衡中抛开均衡。墙纸画匠能在技巧上画出波洛克式的图幅,但条件是需要一个波洛克站在旁边教他。”

这样,格林伯格否定了自己。因为艺术必须在工具的简单组成上加添某种东西。艺术的真谛超越于平面形式之上,那么,这个真谛必是某种理念、概念、气韵,总之就是本该被格林伯格排除的“不必有”的东西。

十一

当艺术判断成为一个不可言宣的神秘之后,先锋艺术家只剩下一条路可走:赢得批评家欢心,尤其是那些控制着画廊展出、博物馆收藏、学院美术系舆论,以及执笔报刊艺评栏的批评权威(格林伯格就是最后这一类)。这些人之间的派别关系、师承关系、亲疏关系,形成不同的势力(所谓“格林伯格家族”即一例)。先锋艺术原是为反体制而产生的,这样一来却变成了体制。

像格林伯格这样的权威,他们不知决定了多少人的艺术生命。于是弑父不可避免。

再否定的起点可能是“黑山派”(Black Mountain School)。50年代初,一群年轻艺术家聚集于南卡罗莱纳州的黑山学院,决定向既成势力“纽约派”开火。他们用掷《易经》卦爻作任意性的指南,作了当代首次“随机”(chance)艺术实验,从中产生的是凯吉(John Cage)的音乐,肯宁甘(Merce Cunnin gham)的舞蹈,奥尔森(Charles olson)的诗歌(虽然真正的“随机”诗歌,要等“语言诗”出现后才正式诞生),以及饶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的绘画。

其中直接打击格林伯格的,是画家饶申伯格,他标榜“绝对平面”,有意把格林伯格的“满面”(allover)绘画原则推到极端。

“满面”原则,是格林伯格对波洛克、克莱因(Franz Kline)、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纽曼等人作品的美学总结。据他说,这些人的作品已经“非中心化”(decentralized),画面没有重点,绘画的平面性以纯然方式呈现,表面质地均以致“溢出画框”。

而饶申伯格和约翰斯(Jasper Johns)等人经常整幅刷一种颜色,毫无图形,几乎空无一物的画面使格林伯格哭笑不得。他指责这些人有意“取消抽象表现派的视野”,但他无法说清为什么“视野”(vision)不能取消。

当代先锋主义的“什么都来得”(N"importe quoi),终于把格林伯格推到一个他本来不愿站的位置上,即从先锋辩护士变成先锋的反对者。

1968年,他开始正式宣战。他发表一系列演说与文章,指斥一部分当代先锋艺术为“俗先锋”,批评他们逃避“质量”(quality)这个关键问题,实为假充先锋的反先锋。因为他们“打着求新的幌子,把艺术缩减到非艺术”。

于是我们又回到老问题:艺术与非艺术,先锋与假先锋,这条分界线究竟如何划?德国先锋理论家毕尔格(Peter Burger)的解释比较清楚,他指出杜尚(Marcel Duchamp)把小便池签上名,或是安迪·沃荷(Andy Warhol)连画一百个汤罐,用意是挑战。先锋艺术的定义之一就是向体制化的艺术挑战,所以它们是先锋艺术。但当它们被送到美术馆展出,这挑战就进了一步,它们按“体制”的规则打进体制,胜利的挑战使原本的非艺术成为先锋艺术,挑战的胜利又使这先锋艺术成为非艺术,因为它们一旦被美术馆收藏,有了市价,也就成为体制的一部分,失去了挑战性,从而也失去了作为先锋艺术的资格,结果也不再是艺术。

这个论辩很可以为格林伯格出一口气。不妙的是,格林伯格正是这个“体制化”的重要部分。在杜尚或安迪·沃荷作为挑战者出现时,格林伯格正是他们挑战的对象。

十二

50年代初,波洛克在他艺术生涯的巅峰,开始酗酒无度,精神崩溃,他绚丽的画幅上只剩下黑白二色。1956年他暴死于汽车失事。此事对格林伯格的打击极大。固然他还在热情地为先锋艺术辩护,还在热心地发现人才吸收进他的“格林伯格家族”,直至60年代末,他依然是画坛上一语定评的人物,但他的雅典之辉煌,连同苏格拉底式的睿智一齐渐渐下沉。

1962年,抽象表现派在纽约美术品市场上价格突然崩溃,在收藏家中名声扫地,取而代之的是波普艺术与装配艺术。格林伯格怪罪饶申伯格与约翰斯等人故意歪曲“满面”原理,对此应负重大责任。

一派艺术会过时,一种理论也会过时,这并不奇怪。人类求新冲动本是很无情的。但艺术过时的标准是市价大跌,理论过时的标准是它所赞扬的作品不再卖钱,这就令人深思了。当代先锋艺术不断遇到周期性危机,到底是艺术危机还是艺术的商业体制危机?

十三

先锋主义把整个社会划成了两个部分:“懂”先锋艺术的雅人,与不懂先锋艺术的俗众。不懂者永远不会懂。有论者甚至提出,先锋作品无法用常规学术方式——考据、注释、讲解等——加以讨论,因为一方面先锋作品无从诠解,另一方面妨碍交流的并不纯是难懂,而是观众读者的敌对态度。因此,先锋批评的目的不是解释,而应当培养大众的同情态度。

俗人不懂无妨,只要有心。而另一部分人,雅人,因为已是有心人,就必然是懂先锋艺术者。

可惜这些有心人真懂与否难说得很。至少在最近半个世纪,自从先锋艺术具有收藏价值后,不懂装懂者就大增,雅人包括了许多有钱的资产阶级和机构,他们取代了18世纪前的贵族,而艺术经纪人与批评家们则扮演昔日的豪门清客的角色。

苦恼的是,先锋艺术并无明确的优劣判断,每一派都有自己的理论家。因此,先锋艺术品的市场实际上是投机商折腾的市场,在理论家指导下类似股票市场地痉挛。

先锋主义的“危机”,是先锋文艺放弃其原设的文化角色,甘受世俗名利诱惑,自愿进入社会主流体制的必然后果。先锋主义本是用反社会态度来激活被金钱扼杀的艺术感,至此,先锋成了真正的媚俗。

十四

而先锋理论家之掮客化,破坏了其文化哲学,他们开始解释那些一向被认为不能解释的东西,为市场价值找出一种为社会常识(即为新增的“雅人们”)所能接受的解释。当格林伯格从一个左翼小杂志的撰稿者变成一个先锋鉴赏权威后,他离开了《党派评论》,并与《民族》(The Nation)杂志打了场“苏俄宣传”的诽谤官司,甚至加入了麦卡锡主义色彩甚浓的“文化自由委员会”。他从马克思主义退回经验主义。他开始说:“现代主义艺术并不展示理论……只展示经验。”他甚至推翻他本人的历史:

当我描述作为艺术的艺术时,马克思主义不起作用……我的批评是实证主义的,它不谈别的,就谈这东西,谈物。

无怪乎格林伯格不写书,只写散评。先锋艺术世界要求于他的,已经不是理论,而只是推销。

当然先锋理论还是有人在做,而且做得比格林伯格半途而废的理论深刻得多。但毕尔格、阿多诺、埃柯、巴特、克莉斯苔娃等人精心构筑的,对先锋主义文化或历史的阐述,从悲观的预言走向悲观的总结。

在西方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先锋艺术,以推翻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为己任,它不断创新的基本动力是资本主义不断的危机。随着冷战时代结束,先锋主义的精神价值成了问题。

我们不能预言西方的先锋主义是否真会死亡,抑或能摆脱媚俗的压力卷土重来。或许先锋主义的边缘确需要取得新的边缘性,才能再生历史功能。

西方的先锋主义未能保住它的文化边缘性,非西方的先锋主义现在用地理的边缘性来加强自身的文化边缘地位。

我个人却认为,“第三世界”先锋主义急于将自我确立为中心,急于“提供唯一真正价值”,其结果只会重蹈西方的覆辙。在这全球生产方式、交换方式越来越趋于一体化的时代,在本民族范围内有主流陷阱,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主流陷阱。

边缘地位是痛苦的,但却是先锋主义唯一的立足地。

阿多诺曾有妙言:“如今,唯一真正的作品是非作品之作品。”

正是在这个似非而是的问题上,格林伯格及西方先锋主义失败了,而我们将在此确立我们的理论出发点。

同类推荐
  • 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

    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

    在美景与咖啡间穿行而过,记忆模糊,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的心却永恒。小七历经时光的洗礼,将铅华漂白,化作点滴的温柔,灌溉贫困山区儿童的心田。善行大爱,始于初心,她走过的路,遇到的人,似乎都平凡无奇,但她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的心,却可以让我们用一辈子去回味,去领悟……
  • 塘堰印象

    塘堰印象

    我省水资源丰富,但塘堰淤塞、小农水“最后一公里”不畅的现象也尤为突出。去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回应人民关切,在全省大规模开展以“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为主题的“三万”活动。号令一出,省作协随即启动了“荆楚作家走乡村――塘堰行”采风采访活动,4个月时间内,近100位作家走出书斋,奔赴乡间湾组,深入田间地头,记录最感人的故事,描写最美丽的风景,采写了一篇篇饱含深情的纪实文学作品。
  • 两年间

    两年间

    《两年间》:本书是作者于2010年、2011年两年间创作的一部诗歌作品精选,全书分为“心灵的旅迹”、“感念的触”、“澧水的情思”、“远行或怀想”共四辑。
  • 你是黄河我是沙

    你是黄河我是沙

    作为一个文人,我选择了黄河作为我精神上的乳母。我是在黄河边上长大的,花儿是黄河边飞出的精灵,她具有无可比拟的时空穿透力,它为黄河唱出最真挚、最朴实的歌谣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背靠黄河面对着天,贺兰山来山套山;东山上糜子西山上谷,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可以说,黄河造就和哺育了广袤而肥沃的宁夏平原,也哺乳了我的精神和情愫。无数次,我看着那条蜿蜒流向远方的大河,想着它能带我到多远。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导读版)上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导读版)上部

    本套书详细记录了1901年到2013年间的106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及作品。本书作者悉心研读每部作品后,采用经典原文结合解析、鉴赏的手法将原著内容在短篇幅内完美呈现,并且每篇获奖作品中还记述了获奖原因、名家点评、作者生平事迹等,使读者观后可获得对获奖作者及作品的全面详尽的了解。本套书制作精美、内容品质上乘,也是收藏馈赠的佳品。
热门推荐
  • 极品宝宝:妈咪是小九

    极品宝宝:妈咪是小九

    妈咪,我们的爹地在哪里?不知道!就知道会是这个回答……妈咪,我们的爹地是谁啊?不知道!好吧,他们错了,不该问这么一个早就知道答案的问题的。反正他们也早就不指望能够从自己那个迷糊的人神共愤的妈咪那里知道什么事情了。还是继续看电视好了。妈咪,你看电视上面的那个叔叔,他和哥哥长的好像哦!欸?!真的耶!!宝宝,你快过来看,电视上的那个人跟你长得好像哦!!白痴妈咪,是我和贝贝跟他长得很像好不好?!妈咪真的是一个白痴!他们只能翻白眼!贝贝,我们一起去找爹地好不好?好啊好啊!找爹地,找爹地!!本文宠文,甜文,温馨文,希望大家会喜欢!不喜欢虐文的亲可以放心入坑,此文绝对不TJ,请放心阅读!!群号:166634764欢迎各位加入讨论!嘿嘿,推荐自己的新文借个前夫生宝宝:http://www.*****.com/?book/110758/index.html
  • 大清遗恨

    大清遗恨

    她是多尔衮唯一的骨肉,是大清国摄政王的独女,爱新觉罗东莪。她本是天之骄女,却在父亲死后被自己堂弟顺治帝设计嫁入宗室为妾,夫君的冷漠无情、皇室的鄙夷唾弃,这一切都让她尝遍了世间冷暖。
  • 老人与海(海明威中短篇小说选)

    老人与海(海明威中短篇小说选)

    海明威的作品很多,我们这个选本,除了《老人与海》之外,还收录了另一篇“硬汉风格”作品《不败之人》,以及他的“意识流风格”代表作《乞力马扎罗的雪》,后者并不好读,但能够反映海明威文学风格的另一面。
  • 废土主宰者

    废土主宰者

    成为塔灵前的期末考试临近,儿时的一份“礼物”却让他的身体、注定无法成为塔灵!他被羞辱!他以孱弱的身体发起反击,却反而成为了联邦的头号通缉犯!他为了梦想而逃离火星监狱!他为了梦想而终于拆开“礼物”!更展现出了一直不为人知的、足以撼动世界的天赋!而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叶火即在绝望废土、踏上了热血的筑梦之路!...这里是属于塔灵,尸裔,远古巨兽的铁血沙场!也是属于叶火的、充满大冒险的传奇一生!——————————————(150W字的《废土巫师》已完本,各位读者大大可放心收藏并阅读,且保持每天5000字的更新!)
  • 超品兵王

    超品兵王

    低调小商贩,邂逅逃婚千金大小姐,无奈卷入是非中,再掀世界雇佣兵之王荣耀:颤抖吧,我来了!
  • 花千骨之雪莹穿越奇缘

    花千骨之雪莹穿越奇缘

    一个现代小姑娘雪莹穿越到了花千骨,决定改变小骨的命运,并得到了真爱……
  • 废材女古代游

    废材女古代游

    被无良鬼兄骗去重生,没事,鬼兄已经给了补偿,时间限制的小法术。(偶买噶,一切都是金钱换的,古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啊!)去古代能干嘛?吃饭睡觉打豆豆,这样的人生不可行,太无聊!那咋办,最刺激的游戏还属宫斗,最逍遥快活的日子就是像大虾一样美人相伴闯荡江湖,无事再学习包青天管管闲事,最经典特色的妓院也不能错过。还有最惊心动魄的场地,那就是上法场砍头,再看俺的美人们前来相救。只是,亲,你忘了,你的后宫大爷,不多不少,也来个一君二夫四侍怎样?(某男飘过,说,哇塞,一女N男,是这些男都不行吗?)(某女打酱油路过,喂,难道你们男的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吗?再说了,结局不是你说了算,这事情要问阎王和月老。)
  • 腹黑王子与超拽公主

    腹黑王子与超拽公主

    ‘神马?要我去神马学院读书?拜托,我已经是博士后了耶’‘哎呦,思思啊,其他家族的孩纸都去了我们也不能不去呀’‘那好吧’
  • 腹黑师徒:师父,徒儿来抢亲

    腹黑师徒:师父,徒儿来抢亲

    正文:不就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横祸吗?居然就把他们师徒打散了,千年后相遇,这货不止忘了她,还居然当着她的面准备娶别人,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kitty?哼,新娘不是我,你还敢娶亲?想的美!闯喜堂,来抢亲,闹完后走人,她转身就走,他却不觉追出……番外篇,第三百章走起:他是三界最强大的圣君,却被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玩得啼笑皆非欲哭无泪,莫名其妙的穿越,她们一起掉进别人家的闺房……好不容易反穿回来,却没想到……风云变幻,一切轨迹终于脱离了预料……
  • 冷暖玉

    冷暖玉

    这年头,当杀手难。卖命赚来的人头,居然是按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