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4400000024

第24章 爱心教育(4)

宇歌从小就受到父母这样的教育:对人要真诚、热情、礼貌。邻居唐爷爷是位退休老教师,已有80高龄,宇歌第一笔稿费,就为酷爱书法的唐爷爷买了两支毛笔。每次老人出去购物,只要遇上父亲,他总要主动下车帮老人一把,宇歌耳濡目染,每次遇到唐爷爷就主动上前搀扶,帮爷爷拎包。宇歌就是凭着她的爱心打动了人们的心,结交了数不尽的朋友。

父亲说,小宇歌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原先只是一张白纸,她的好品质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父亲只是起了个启发熏陶的作用。

我国老教育家刘绍禹曾经说过:“不要太关心儿童,太关心了容易养成孩子的自我中心心理,结果变成自私自利的人。”有一位8岁的小女孩在日记里写道:“爸爸妈妈都说我是太阳,可是我宁愿做星星。因为星星有好多好多朋友。”星星不会孤独,星星会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努力发出自己的光彩,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共同组成美丽而迷人的星空。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孩子们手拉着手,互助友爱,建立充满着爱的和谐世界吗?

一次,某幼儿园阿姨对她所教的中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小妹妹病了,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衣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孩子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可巧,这位老师的孩子也在该班,她实在不甘心这样的结果,就问自己4岁的儿子:“一个小朋友没吃早点,饿得直哭,你正吃早点,该怎么做呢?”见儿子不回答,她又引导:“你给他吃吗?”“不给!”儿子十分干脆地回答。妈妈又劝:“可是,那个小朋友都饿哭了呀!”儿子竟然答:“他活该!”

这不是特例。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有些举动足以让人瞠目结舌。究竟是什么使这些孩子这样冷酷无情?教育的忽视难辞其咎。有些父母把智力、分数看得过重,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包括“同情人”、“关心人”在内的人性、爱心教育。作为现代人,需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更需要以同情心、爱心等美好情感为内涵的人性美。那么,在家庭中父母怎样培养孩子有一颗关爱的心呢?我们的建议是:

一、父母应做尊敬老人的带头人。在孩子眼里,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认为父母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应该怎样做。因此,父母在与老人(自己的父母、公婆、岳父母和其他老人)相处中,态度应谦逊、彬彬有礼、关心照顾、体贴入微。如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公共场合,给老人让座让道。父母的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中,他们会像父母一样善待老人。

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必须处处留意,对孩子从“小事”入手,加强培养。比如:经常让孩子帮老人做事情,用礼貌语言与老人交往(常用“您好”、“再见”、“谢谢”、“请慢走”等),关心、慰问生病的老人等等。多次训练,日积月累,孩子的良好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三、利用有关节日,启发诱导。可借助老人生日、重阳节(老人节)、元旦、春节等有利时机,通过谈话、点拨、暗示,诱发良好行为。如询问孩子:“明天是××节(××日子),你应该做些什么?怎样使爷爷(奶奶)高兴呢?”孩子就会认真地说,“我帮爷爷切蛋糕,祝爷爷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我送奶奶一件礼物”,“我给爷爷、奶奶拜年”……

四、夫妻之间要互敬互爱,父亲对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影响孩子对母亲的态度。从父母恩爱、彼此尊重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他们对家人温和亲爱,对外人也谦让有礼。教育孩子热爱并尊重他的母亲,因为孩子正是从爱母亲开始扩大到爱老师、爱他人、爱科学、爱祖国的啊!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去爱别人的。

五、把善良的根植入孩子的心中。父母对周围人应表现出真挚的同情,并帮助我们身边正遭受痛苦和不幸的人。父母还应以自己的善良感染和陶冶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撒播善良的种子。要热忱支持孩子的“献爱心”活动,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学校、社会经常举行为希望工程、为身边不幸的同龄人献爱心的活动,父母应支持和参加。

不要把爱变为溺爱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说:“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送给儿童的最可怕的礼物了。这种可怕的礼物可以这样来比方:如果你想毒死你的孩子,你就给他饱吃一顿足量的你个人的幸福,他就可以被毒死。把自己的责任局限于单纯为子女服务的母亲,已经不是一个从事教育的母亲,而是子女的奴隶了。”可是孩子需要的并不是奴隶,而是引导他的人生导师。一味抱着慈悲心肠为孩子牺牲一切的父母,可以说是最坏的爱心教育者。

教育没有爱不行,但仅有爱不够。要爱,更要会爱。爱孩子的父母很多,会教育孩子的父母很少,错误的教育对孩子、对父母自己都将是一种伤害。家庭教育最难的一点,是排除情感因素所导致的溺爱。也就是说,一种真正科学的爱心教育方法应该是在排除溺爱的前提下进行的。很多父母因无法克制自己的溺爱而最终导致爱心教育的失败。

溺爱的形式归纳起来大体有四种:

一、娇惯迁就

儿子过生日那天,妈妈买了生日蛋糕,爸爸买了十几块他爱吃的巧克力,而儿子却不吃蛋糕,一连吃了4大块巧克力,还要接着吃。于是爸爸和妈妈开始“拒绝”,给他讲巧克力吃多了对肠胃没好处,给他讲不要偏食的道理。可孩子根本不听,大哭大闹,躺在地板上打滚撒泼。妈妈心软了,眼含热泪说,就依了儿子这一回吧。爸爸语气很坚决地说:“不,该纠正的当纠正,不能姑息迁就。”

在孩子撒泼任性时,有很多父母宁可用许愿、哄、骗的方式对付孩子,也不愿严肃地进行正面教育。这样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形成任性、固执、唯我独尊的个性。不迁就不合理的要求,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法。

二、包办代替

从南方某城市高分考取南开大学的一位同学,在开学不到两个月的时候,生病感冒,硬是打电话回家让他妈妈去照顾他。结果他妈妈真的请假去了,问他怎么感冒的?他说:“按你标的衣服顺序穿,就感冒了。”原来,这孩子在家一切均有父母包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考上大学要独立自主的生活,可他没有生活的经验与能力,妈妈又不能长期陪伴,怎么办?于是他妈妈就把要穿的衣服标好顺序,估计气候变化,什么时候该穿什么衣服。由于在他感冒前几天天气突变,这孩子还按顺序穿,衣服太单薄,他就感冒了。

父母对孩子一味包办代替,把本属于孩子的任务揽在自己身上,把本属于孩子的问题自己解决,使孩子失去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结果只能造成孩子的懒惰与无能,并且导致孩子责任心差,依赖性强,长大以后很难适应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的独立性就是在父母的亲情和溺爱中被扼杀掉的。

三、无原则地满足

哲人柏拉图曾说过一句话:“对一个小孩最残酷的待遇,就是让他‘心想事成’”。不管任何情况下,原则问题绝对一步不让,妥协一次,永无宁日,妥协多次将自食其果。

6岁的毛毛跟妈妈一起去商场。“你要什么?”妈妈问。“我要那个。”毛毛指了指一个塑料做的动力别动队。“妈妈知道这把剑是电视‘动力别动队’里的武器。不,毛毛,你有了那个,会天天学电视画面,同别的小朋友打架的。我给你买别的玩具吧。七巧板,行吗?”可是毛毛开始大叫大嚷:“我就是要那个,要那个!”周围的人都在看他。妈妈只好说:“别叫了,小祖宗,拿着吧。走,去付钱!”自从有了这把“剑”,毛毛天天在家里学着电视上的场面,喊“杀呀”、“冲呀”,有时还把邻居小朋友当成敌人,乱比划,乱打一通。妈妈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位母亲没有说到做到,使孩子挑战权威成功,威信随之降低,以后就更难教育孩子了。

溺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溺爱的父母应仔细掂量一下“溺爱”的含义和分量。孩子们将来的路还很漫长,不要让自己的爱“淹死”了孩子应有的能力,不要无原则地满足,让爱毁了孩子的未来。

四、过度保护

张阳是位年轻的妈妈,儿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了。张阳对儿子的关怀无微不至。从上幼儿园开始,每天清早,她先为儿子准备好营养早餐,再轻轻地喊上三五遍,把儿子喊起床,以免上学迟到。儿子吃早饭的时候,张阳帮儿子叠被子,并检查儿子的书包,以防有什么课本、作业本、文具等物品遗忘在家。儿子背上书包,张阳早已再三叮咛:“穿马路一定要小心!下午天热时,把里面的毛线衣脱掉,放学后再穿上回家;不要做危险的游戏或活动;不要和别的孩子打架;不要和不好的孩子一起玩;有谁欺侮你回来告诉我。听见了吗?”

放学后,张阳总要给儿子端上一份精美的点心。晚上她始终陪着儿子做家庭作业,帮助儿子削铅笔,再为儿子端好洗脸水,等儿子上床入睡后,张阳才能体会到片刻的轻松。

尽管张阳几年如一日,对儿子倍加呵护,但儿子还不懂事,没脑筋,看着邻居家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张阳常常叹息:“这孩子丢三落四,真拿他没办法。”

过度的保护自然会剥夺孩子多种锻炼机会。没有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实践,缺乏生活能力的磨炼,时时事事都有全方位依赖的“拐杖”,好像生活中只有甜蜜,而没有苦涩了。造成孩子能力低下,依赖性强,自主性差,性格懦弱、孤僻,不会交往共处,心理承受能力差,生存适应能力弱。

总之,爱心教育不是娇惯迁就、包办代替、无原则的满足和过度保护的“溺爱”孩子,正确的方法和教育意义,是父母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关爱、如何关爱?也就是说,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把所有爱心化作一种力量,鼓励、引导、培养孩子健康成长、成才。

那么,父母如何走出溺爱孩子的误区呢?不妨尝试以下方法:

一、培养孩子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搏击人生的生活技巧。如果一味地退让、满足,会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心理幼稚,缺乏容忍和自制的能力;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动辄勃然大怒,吵闹不休,且时常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这样的孩子缺乏社会的生活能力,在家作威作福,出门缩头缩尾,长大以后生活必定十分辛苦。溺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祸根”。

二、凡是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一定让他自己做;凡是孩子能够自己想的,一定让他自己想;凡是孩子能够解决的问题,让他自己解决,切不可包办或横加干涉,应从旁观察,相机指导。直接经验、亲身体验、自己思想是孩子学习中的唯一门径。

三、对孩子的教育必须从小就做到是非分明,始终如一,不行就是不行,有时不答应,有时答应,反而给孩子带来痛苦。正如诗人席勒所说:“我们对从未得到的东西就不会感到不足。”不允许的事情,一开始就不允许,这对孩子就没有什么痛苦。做父母的绝对不能有“孩子小时候可以放宽一些,待长大以后再严格一些”的错误想法和做法,并且家庭的意见要一致,要相互配合。

四、教育孩子懂得分享。今天的孩子什么也不缺,缺的是与别人分享的心。家里吃东西,不管是什么,最低原则是每人一份,要让孩子心里有别人,有好吃的要大家一块分享,更不能说最好的那个就是他的,绝不能允许独吃独占的行为存在,以助长自私心理。

五、对于孩子不合理要求,任性行为,父母一定不能迁就、屈从,要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持原则。孩子都是“小心理学家”,精得很,也“坏”得很。为了不溺爱孩子,作为父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才行,这样才不至于落入孩子的“圈套”。

独生子女的一代,虽然是娇生,但绝对不能惯养。父母给予子女的爱心,应该是一份完整的、理智的爱;一份以关怀为起点,以理解为基础,以尊重信任为核心,以严格要求为原则的爱。这才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真爱!我们不但要付出爱,更要懂得爱,学会爱,走出“太爱你”可又“不会爱你”的怪圈,使孩子能够幸福而茁壮地成长,成材,成功!

同类推荐
  • 0~3岁宝宝情商培育金典

    0~3岁宝宝情商培育金典

    父母除了在生活中注意照顾婴幼儿的饮食起居使孩子们健康成长外,还要关注对孩子情绪智商、性格的培养,让宝宝们的身心都健康发展,才能有助于将来的个人发展、性格塑造。本书通过众多实例,详细介绍0~3岁婴幼儿的情商培养方法,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性格,早起步才能影响深刻,早培养才能赢得未来。
  • 如何对待受挫折的孩子

    如何对待受挫折的孩子

    贪图享乐,偎依在母鸡翅膀下的小鸡,永远也不可能去自己觅食。追求安逸,沉醉于老鹰呵护下的小鹰也永远不能够翱翔蓝天。作为父母,为了让孩子早一天自强,早一天去拥抱世界,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大胆地放下“保护伞”,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成长,从小就体验必要的挫折,经历失败,吃到“苦头”,懂得生活的艰辛,以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生存能力去迎接未来!
  • 从吃奶到吃饭

    从吃奶到吃饭

    本书着重介绍婴幼儿从吃奶到吃饭这一食物与喂养转化的具体内容,尤其详尽阐述4~6个月开始泥糊状食物的第一个食物过渡期,8个月吃“手指样”食物第二个食物过渡期和10~12个月享乐家庭饭菜的第三个食物过渡期的自然发展过程。紧紧围绕0~3岁宝宝应该“吃什么,吃多少,怎样吃”的中心话题,介绍最新的喂养理论与实用知识,涉及到食物的选择以及健康的饮食行为两大方面。内容包括喂养操作要点、喂养指南、常见问题、生理与营养学知识、食谱及家庭制作、营养评价七个部分组成。
  •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全集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全集

    有人说,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培养男孩更是如此。这个老师的含义不仅仅是进行学习上的指导,还包括对男孩从成长到成熟再到成功的人生教育。
  • 好书就是好老师好妈妈.素养卷

    好书就是好老师好妈妈.素养卷

    家长华丽晋级,成为好老师的培养手册;孩子拓展知识,自我提升的趣味课程。
热门推荐
  • 远古战仙

    远古战仙

    战天战地、占尽苍生,杀!杀!杀!杀!杀!杀!杀!屠戮世间,宇宙称尊,灭!灭!灭!灭!灭!灭!灭!敌者杀!仇者灭!做你敌人杀,你所仇恨之人当灭族!ps:文中中很多现代化的用语,那是作者翻译,请不要争论
  • 罗斯的法则

    罗斯的法则

    当你遇见心仪的女孩,你会干什么?暗暗的注视着她?还是鼓起自己的勇气去写一封表达自己心声的情书?你会做哪种选择?来看罗斯是怎么做的吧。。。。。。。就算是被拒绝了,哪怕是受尽了各种屈辱,他会后悔么?罗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终于重新洗刷了。男人啊~~~,至死都是少年。。。。。。。。。。罗斯:“我的字典里根本没有后悔两字!”
  • 女神的坏蛋守护

    女神的坏蛋守护

    回归都市,夏秋只为父母给他养的童养媳,而他叫这个童养媳叫姐姐。要把姐姐变成老婆,貌似难度不小,不过号称无恶不作的夏秋,是不会怕这些小困难的,姐姐是他的,谁跟他抢他揍谁,没得商量!男人看了我的书辟邪,女人看了怀孕,小朋友看了成长速度逆天,少年看了有女人约,别以为我吹牛,我可是大坏蛋!
  • 流氓也别致

    流氓也别致

    极品流氓因偷看人洗澡被贬下异界然而在这个没有高手只有美女的世界且看主角如何逆乱阴阳
  •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青春卷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青春卷

    少年文章惊天下。新世纪以来,青少年写作成为中国社会一道炫目的风景,图书市场也出现“小鬼当家”的火爆场面。他们的作品,记载了一代人的情感、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是年轻一代对时代和社会的准确捕捉和细腻描绘。他们以其思想的犀利和新鲜,意念的狂发不羁,驾驭文字的收放自如,而令世人瞩目。这些作品是一代人的成长履历,也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读这些作品,就是了解当今的年轻人,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情感,而了解他们,就是了解中国的今天,了解中国的明天。
  • 沧桑十世

    沧桑十世

    本故事讲述一位名叫霍然的孤儿和他妹妹霍舞还有在城市里交的伙伴一起干的惊世之事。慢慢他长大了因为一些原因,突变变成了传说中的龍人,他和他这种能力,尽力保护大家,因为……
  • tfboys樱花雨恋

    tfboys樱花雨恋

    她,要回来复仇,无意中认识了当红小鲜肉tfboys,原本就是黑粉的她发现其实这三个男孩并不坏,是自己错了。她和其中一个开始谈恋爱,可是与她许下承诺的男孩却突然回归,她到底会选择谁呢。。。。。。。
  • 十月菩提

    十月菩提

    来自火星的强者,意外重生到地球,试看少年如何翻转未来
  • 让心一起高飞

    让心一起高飞

    《让你感动的美好心灵故事:让心一起高飞》精选了中外最具有启迪性和故事性的各类故事,并采取归类排列的方式进行表述,同时透露出每一篇故事潜在的深刻哲理。故事是美文的表述,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哲理,使广大读者最容易阅读,也最能打动心灵。故事没有冗长的说教,而是用富于启发性的事迹来传达心灵和哲理的力量,以便我们产生共鸣和启迪。
  • 闪亮明星与她的邂逅

    闪亮明星与她的邂逅

    “对不起,熏如,我……”“呵呵,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你喜欢他,他喜欢你,这没有错啊?我祝你们幸福!我们以后还是朋友!”“可是…我……谢谢……”岚霏缓缓地坐下,双手抱腿。“小凯,我是不是真的不该来重庆啊?呜呜呜……”“好了,别难过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