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4400000037

第37章 自然教育法(3)

在火车上坐着一对南方的母子。小男孩只有四岁,看起来非常活跃,一刻也不肯停下来。不知什么时候他就安静下来,扑在他妈妈的怀里,有些羞怯地说着耳语。他妈妈听了儿子的耳语,有些乐不可吱的样子。她推开儿子,响亮地对儿子说:“你去跟那个阿姨说:‘你真漂亮。’”小男孩听了母亲的话,更加羞怯了,又钻到母亲的怀里。他的母亲就再次把他推开:“来,拿个香口胶,过去给阿姨。你跟阿姨说:‘阿姨你好漂亮啊!送你一个香口胶。’”过一会儿,小男孩终于鼓起勇气,走到红衣少女跟前:“阿姨,给你吃香口胶。”红衣少女接过来之后,小男孩用稚嫩的声音大声说:“阿姨,你好漂亮哦!”说完,飞快地跑回到妈妈身边。车厢里不由响起了一片愉快的笑声。

孩子的母亲说,孩子跟她说的耳语就是“那个阿姨好漂亮”。他妈妈让他亲口对阿姨说,是为了鼓励他勇敢地同别人交往,鼓励他大胆地表达。她说:“我们那儿的人都是这样教育小孩子的。要让他勇敢、胆大、不要怕事。”

这小小的一件事,却会给小男孩取之不尽的勇气和信心。以后当他想做什么事而不敢的时候,或许就会听到他母亲的声音:“过去啊!说出来!”他母亲在这件小事上鲜明的态度,体现了轻松、愉快的自然教育方法,在无形中奠定了孩子勇敢、善良的品质。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手捉住一只大公鸡硬逼着它吃米,它怎么也不吃,把手放开它倒吃起来了。公鸡吃米尚且不能硬灌,人的认识、行为的养成也是如此,强迫教育不如自然教育。

二、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顽皮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听到“你怎么这么讨厌呀?”“你看你,怎么老是做坏事,新买的汽车又弄坏了?”……批评、责骂,那一定是成人在训斥比较顽皮的孩子。而结果呢,成人是满脸的无奈与愤怒,而孩子则满脸恐惧,不知所措。

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现代遗传学先驱、诺贝尔奖获得者摩尔根教授。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因在遗传学领域有独特发现以及为锻造我国自己的遗传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荣获“杰出科学家奖”。被誉为“中国的摩尔根”、“生命科学的领头羊”。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天文组织则将一颗编号为“3542”的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

成年后的谈家桢院士,戴着眼镜,带着慈祥的笑容,处处透着一种大学者、大科学家成熟的风范。然而他幼年时却是一个顽童。在家时他有个小名叫“阿祥”,因为宁波话里“祥”、“强”的发音一样,再加幼年谈家桢生性活跃顽强,所以大家都叫他“阿强”。人们说:“阿强阿强,你又跑到外头野去啦?”——这意思就是说他屋里关不住,总在外边乱跑、撒野。

幼年谈家桢好动,机灵。他会上树捉知了,看它究竟是怎么唱歌的,也会长时间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由于他对周遭的事物样样都充满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个明白,什么都想亲自动手去弄一弄。他外公家是开木匠铺的,几个舅舅都会木匠活。谈家桢看着粗糙的木头经过他们的砍削、刨过之后会变成美观光滑的木制品,心生羡慕,于是也想拿起斧子劈劈试试,不料一下劈到了左手大拇指甲盖,血流满手。但他不怕,大哭过后仍旧缠着大人要学木匠手艺,后来居然也能自己“设计”着做出像样的木工活来。

谈家桢的母亲对幼年的他影响是最大,不论谈家桢怎么野,她总会将他搂在怀里,不让严厉的父亲对他施以拳脚。渐渐地,他父亲也看到了儿子的爱好,就不怎么过分限制他出外撒野了。就这样,由于父母的宽容,幼年的谈家桢广泛接触了大自然,他与土地、生物逐渐亲近起来——这一点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正是幼年对草木枯荣、动物生死等种种自然现象的细微观察和感知,才让他逐渐萌生起进一步探索生命密码的念头。

每个父母对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乖巧听话,聪明伶俐”,喜欢用成人的计划去“塑造”孩子。其实,顽皮的孩子之所以顽皮,淘气,破坏纪律,与成人逆向而行,是因为他们活泼,不爱生搬硬套,不爱机械重复,不爱长时间进行某一活动,喜欢别出心裁,这其中常常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而父母,必须尊重孩子的需求和选择,“援助幼小心灵的发育”,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有的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是孩子要求什么,只要能做到,就一定满足他;但当做错事时一味的责骂,这不可取。作为父母要放下架子,把自己放在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去分析他们“顽劣”行为的原因。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将孩子过剩的精力引导到正当的学习和生活中来。平时也注意多为他们提供一些有难度,有变化的活动,让他们经过一定的努力才可以做到。

父母总是以自己的愿望和感受来替代孩子的主观需求,而孩子则通过自己的“顽劣”行为来表示他们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得到独立自主、渴望自由创造的需要。父母应把自由和独立还给孩子,让孩子自主自由地进行探索。探索时会伴有“破坏性”,如当孩子把家中的闹钟拆掉时,这并非“破坏”,而是他想看看其中的构造,这时,父母就应正确引导,讲解“闹钟”的奥秘。说不定,他将来会成为“中国的爱迪生”。

得当的自然教育方法,是正确看待“顽皮”的孩子,对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切忌在强调“乖巧听话”的时候扼杀他们的个性特长,抑制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允许孩子“离经叛道”

20世纪40年代初一个晴朗的星期天,在加拿大最大城市蒙特利尔的一户普通人家的院子里,一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从家中的地下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纸盒,里面装着不知名的粉末。男孩把纸盒放在草地上,又从兜里掏出一盒火柴,小心翼翼地划着了一根火柴,投到纸盒里。还没等他的手远离纸盒,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纸盒里的粉末爆炸了。烟雾散去,只见被惊呆了的男孩坐在地上,手和脸都被熏黑了。

当他缓过神来,首先看了看自己的手:还好,手没有受伤。这时,男孩的父母从家中跑出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惊魂未定的男孩知道自己闯了祸,结结巴巴地向父母解释所发生的一切。

这个男孩子就是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休伯尔。他刚刚在家中的地下室里用砂糖和其他化学药品造了一个“炸弹”。虽然他估计这个“炸弹”威力不大,但为了不把地下室里的瓶瓶罐罐崩飞,特意来到了院子里进行试验。然而,爆炸力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结果发生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父母还没来得及对孩子进行指责,只听得一阵刺耳的警笛声,一辆警车开到了门前。原来是被巨大的爆炸声惊动的邻居以为有坏人扔了炸弹,打电话报了警。休伯尔的父母急忙向警察和邻居又是解释又是道歉。

当警察和邻居走了以后,休伯尔以为父母这下该狠狠地责骂自己了。他耷拉着头,不知会有什么样的惩罚在等着自己,或许再也不让自己做心爱的化学实验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比挨一顿打还要糟糕。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父母并没有处罚和责骂自己,更没有因此而禁止他做化学实验,只是告诉他:既然是做科学实验,就必须要讲科学、要严谨,容不得半点侥幸和鲁莽,更不能想当然。

这次“爆炸”事件给休伯尔的一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了一本书《领袖们》,他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很好的教育,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过分强调每个人要样样都好,样样搞统一,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有爱因斯坦称的“离经叛道”,这样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

他们观点值得深思。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父母不约而同地有一种理想,那就是把孩子教育得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父母们不断地“设计”孩子的行为,规范他们的思维,不许他们有任何“出轨”的举动。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们丧失了天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想象力。

从一定意义上讲,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心驱使下的行为,是孩子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起点和动力,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即使是出点小毛病、捅点小娄子、制造点小麻烦,也不必看得那样严重,在批评和处罚时不可过于严厉,不可将他们身上闪耀的积极性、创造性、探索欲,以及独立自主的精神砍伐殆尽。

美国科学家福克曼说:“固执与执著两者之间的区别非常微妙,如果你的想法成功了,每个人都说你非常执著、坚持不懈;如果你没有成功,人们就说你固执、顽固不化。”他认为应该允许孩子“固执”,因为那里面可能有执著,应该允许孩子“不听话”,因为那里面可能有创造。

同类推荐
  • 时尚女性生活——怀孕与优生指南

    时尚女性生活——怀孕与优生指南

    健康的青年男女结婚后,大部分妇女都会怀孕,孕育新的生命,即人们常议论的“生命的奥秘”。究竟受孕怎样开始的,妊娠又经历了哪些过程,只有正确了解这些问题,才会真正懂得这是健康女性所具有的生理现象。本书从孕前常识、优生优育等生理问题和婚育政策开始,在内容上逐步揭开孕育新生命的奇迹。
  • “放养”你的孩子:自由教育的72个法则

    “放养”你的孩子:自由教育的72个法则

    本书内容包括:“放养有理”:培养孩子的八种能力情感教育:“放养”的孩子早知大爱生存哲学:给孩子摸爬打滚的空间意志品质:“放”则无畏,迎难而上等。
  • 培养了不起男生的24堂课

    培养了不起男生的24堂课

    《培养了不起男生的24堂课》不仅从细节方面对男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做了深入的分析,还从宏观的角度为父母介绍了相关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培养了不起的男生,需要各位父母的精心教育。相信各位父母能从《培养了不起男生的24堂课》中得到一些借鉴,一些启发,一些感悟,去探索和挖掘孩子身上更大的潜力,争取把他们培养成了不起的男生,让他们拥肴辜福而美丽的人生。
  • 梁启超教子家书

    梁启超教子家书

    本书收录国学大师梁启超写给其子女的84封家书,内容涉及学业、责任、健康、情感、事业、处世、理财、健康等多个方面,在每封家书后面附有家教方面的专业点评,介绍了一些有用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 家庭教育口传书

    家庭教育口传书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应该是父母,而不是家长。家庭教育不只是提高孩子的素质,更是提高父母的素质。“幼稚”是毕竟阶段,也是他们的快乐。身为长辈的我们,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其实,当总统是成功,当小丑也是成功。对孩子的爱需要理性,需要节制。盲目地爱孩子的父母,是犯罪者,是侵略者。孩子是孩子,不是父母攀比的玩物。儿童更接近于动物。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快乐的童年,那么他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与学校的“批量培养”相比,家庭更应该是培养“个性”孩子的地方。我们常常以“望子成龙”的名义,剥夺了他们最低限度的快乐。家庭教育需要把孩子当成孩子,也要把孩子当成大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
热门推荐
  • 大清夜宴2

    大清夜宴2

    公元1771年,乾隆大帝贺六十寿辰,举国欢庆。时,国运昌盛,满汉芥蒂渐消。然而乾隆平事日高,在六十大寿期前脱口而出“禅位”两字。谁会成为下任帝王成为朝野焦点。顿时风起云涌,庙堂江湖如同春之惊蛰,野心和欲望一起飞升!希望得立太子的皇子、为一展抱负的臣子、宫中寂寞的宫女、无心朝政只愿终老山林的阿哥、野心勃勃力图扶持自己额驸的格格;一朝寿筵;一桌满汉全席;一个来自未来的人,另类穿越,家族恩怨、扑朔迷离的爱恨情仇,再现满清宫廷纠葛!
  • 无言的军宠:祭奠逝水华年

    无言的军宠:祭奠逝水华年

    人世间最痛苦的爱,没有开始,没有未来;人世间最傻的守护,没有声音,不闻踪迹;“那些年,不管多苦,我都不曾哭诉,不管多累,我都不曾停步,你说,为了什么?”“难道是因为爱?”“以爱为名的放逐之路,没有孤独,没有出路,没有幸福,只留下……”这是一个放逐与守护的故事。有太多幸福,来得轻而易举,让人迷乱了心;有太多幸福,来得太不容易,让人甚至丢了命。白御笙,我们能不能一直走下去,直到,双手再也抓不住任何东西,还有你的手的温度?
  • 杀破天界

    杀破天界

    修真之途,原本就是逆天而行!日月星辰,浩瀚宇宙,天道漏洞,问世间谁能参透?一介凡尘少年,历尽生死困境,超脱三界外,杀破九重天!弑仙诛神,唯我独尊!天上地下,我主沉浮!
  • 终极恶女——最后的邪恶

    终极恶女——最后的邪恶

    无意识的一次哭泣引来上苍的眷顾,幸运将永远。是仇恨使我遇你,不知不觉,你在我心中已位居重要位置。(ps:别忘了加QQ群:135667123,谢谢)
  • 极品人偶师

    极品人偶师

    传说黑川家族的双胞胎姐妹,一名“瞳”,一为“樱”,是黑川家族的掌上明珠;她们,一动一静,长相相似,却不一模一样;她们,喜欢同一个人,那人却只钟情瞳那双猩红的眼眸;10年前北方雪山的雪崩,表面上无情地埋葬了那双猩红,背后却是暗流涌动。一切阴谋又是什么?一切真相又是什么?伊藤临也10年以后再次遇见那双熟悉的猩红眼眸,她却改变了姓名、改变了容貌、忘记了他……
  • 曜星永恒

    曜星永恒

    曜星,一个由于特殊原因导致与地球失去联系的人类殖民星,自有殖民史以来,已发展千年之久,正值物阜民丰,涂歌邑诵的休明盛世,但在繁华的背后,却有一段隐秘的过去,这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开启,将改变整个人类的命运。
  • 总裁追妻之落跑甜心

    总裁追妻之落跑甜心

    她与传说中的冰山总裁一夜惊喜,之后便被牢牢圈宠。他以为他需要她仅仅是因为她有着和旧爱相识的样貌,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那么遇见她,到底是上天因他的痴情给他的眷顾,还是又安排了一场虐?
  • 九世等待换来一世情

    九世等待换来一世情

    喝了九碗孟婆汤,还是不能忘掉对方。就连阎王爷都不忍心拆散他们,他的九世等待是否能夺得一世真爱?
  • 殇语问情

    殇语问情

    两世的情缘,前世的约定,今生的相遇,到底是缘分未尽还是另有隐情?且看数码之世界救世主,两个有情人在一个平行的位面,不同的空间,两世之情的延续,飞卢天下,上演一段惊天地泣鬼神之爱情传说!
  • 猎敌

    猎敌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百舸争流。万年前神龙柏格横空出世,结束了乱世纷争,统一天下。因此,天下万灵共生,人类和仙佛圣神,妖魔鬼怪为邻亲。神龙伯格离世,天下再次大乱,纷争不断。四千年前,人类万圣天帝凭借一己之力,力抗天下之势,大陆再次统一。千年后,万圣天帝和仙神妖魔鬼怪神秘消失,天下仅存圣人与佛徒。天下乱,再也没有统一盛世。现代普通学生,却意外来到这个世界……另外建了个群:94391666。欢迎影子的铁杆书迷进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