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73700000009

第9章 言柳儿,剑

几个青巾水寇心领神会,纷纷从武器架上拔出明晃晃的大刀,向常俞、史文二人围了上来。

常俞转眼看向史文,被绑着的双手不停的笔画着,史文向他点点头,表示明白。

倏地,二人“噌”的拔地而起,这寨子中的水寇都被吓了一跳,王益眉毛也霎时一挑,殊不知,就这条破绳子哪儿能困得住原先虎贲营的这两位。

常俞手指微曲,他将身体调整到最完美的姿势,捏起了十二式形意拳中的龙形拳,脚下踩起神风动,冲入那几名水寇当中,拳拳到身,阵阵拳风仿佛能撕裂人的肌肤,在场之人无不惊讶,因为在他们眼中,这样的文弱书生应该只是个相当于言家大小姐书童的存在。

几乎就在电闪雷鸣间,几名围上来的水寇便一命呜呼,常俞拳拳破喉,狠辣之意让重水寇倒吸一口凉气。常俞甩了甩胳膊,凶狠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水寇,一时气场,无人能比。

被常俞盯上的水寇不禁颤巍巍的往后退了几步,手中武器似乎也有点儿拿不稳了,眼神中透露出丝丝恐惧。他们都渐渐地发现眼前的这名看起来弱不禁风的男子是个狠角儿。

三年的虎贲生涯早就把常俞锻炼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侠客,武功也不提有多高,城主当年教授的循风剑法、五行拳、十二形拳以及身法秘籍神风动也没练出个什么门道出来,但是对付这些草贼确实已经足够了。

这时史文已经从尸体上拣来两把大刀,“唰”扔了一把给常俞。

常俞看也没看,朝着言柳儿说道:“言柳儿,剑。”

言柳儿此时已经是无可复加的惊讶了,她没想到常俞武功竟然如此扎实,之前一路上都没看出来,但是这已经不重要,她已经完全将希望寄予在常俞的身上了。

言柳儿“刷”的拔出藏在腰间的软剑,向常俞扔了过去,之前的佩剑已经被水寇缴了过去,不过所幸她还带了把防身的软剑。

宝剑入手,常俞不禁赞叹一声:“好剑。”

这种灵动如蛇的软剑最为适合循风剑法。

循风剑法总诀讲究一个“快”和“活”字,总纲十二路招式,路路无不彰显着疾如风、活如风,要想彻底领悟此套剑诀,不仅需要过人的天赋,而且还要从风中领会到总诀的真谛,当二者结合之时,循风剑法才能步入大成,大成之后的循风剑法杀人于无形,剑法隐遁于风中,无踪无影。

忽的,剑身发出一声清鸣,常俞一招起手式胥渡调息,随之而来的便是循风剑法的第一式,蛱蝶穿花,身影一闪,便猛地向周围的水寇袭去。

此时无论红巾的还是黄巾的或是青巾的,众水寇都如临大敌,纷纷握紧了手中的大刀,一张张脸上都浮现出紧张的神色,一滴滴冷汗顺着脸孔一直往下来。

可是还没等这些冷汗滴落,常俞的剑尖便已经出现在这些人的眼前。

一道剑影闪过,常俞正对的这名红巾水寇便一命呜呼,失去了任何生命体征。

而旁边的史文此时和水寇杀的不可开交,只见一道庞大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离开的地方不时留下一道道血光。

此时水台上的大当家的王益已经按耐不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两个人会有如此恐怖的战力,更甚的是,他发现之前一直被他忽视那名文弱如书生一般的常俞,此时正如一头野兽,嗜血无情,疯狂的绞杀着自己的部下。

王益拿捏不准常俞的武功,如此迅疾、如此灵动、如此狠辣的剑法他还从来没见过,平时在平砚湖水寇之间的争端中也没见过有人用剑,大多使用分量重,刃口锋利的大刀。

王益再也忍不住了,他看着眼前的手下一个个的死去,倒不是爱惜他们生命,而是生怕自己的有生力量被消耗殆尽。

“噌”的一下,王益从身旁的刀鞘中抽出一把长半人之长的大刀,刚欲飞身下台,诛杀常俞等人,二貂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突然就拦住了王益。

王益道:”你干什么?难道你跟他们一伙儿的?”

二貂赶忙摇手:“不不不,大当家的你听我说,眼前的这两人武功不知深浅,贸然上去只怕我们会损失更多的人马,我看,不如趁他们打的火热,把这言柳儿给弄过来,要挟他们,让他们束手就擒。”

王益眼中冒出精光:“这个方法行得通。”

此时常俞和史文已经站到一起,周围的水寇实在太多,为了节省体力,他们不断的缩小战圈,四周的水寇看着两个凶神恶煞的样子,和沾满血水的刀剑,已经害怕到发怵,个个停留在原地与常俞史文对持着,不敢上前。

突然王益一声大吼,让常俞顿时乱了阵脚。

“给我停手,把手上的刀剑扔掉,要不然我就宰了这小妮子。”王益左手攥着言柳儿,右手握着的大刀架在言柳儿的脖子上。

常俞深知此时再动刀剑已经是非常不明智的了,他已经在思考了,当天言柳儿对他们的收留之举,他很是感激,人活一口气,江湖讲究个“义”,所以这时言柳儿的生命遭到威胁,他就不能坐视不理。

虽然他和史文二人仗着本事不说全身而退,但保下一条命还是可以的,不过他也不再多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眼下言柳儿的生命要紧。

常俞眼神和史文交流了一下,两人缓缓的弓下腰,将手中刀剑放在地上,然后又缓缓立起。

“给我拿下。”

数十名名水寇猛地便扑向了常俞二人。。。

同类推荐
  • 三剑传

    三剑传

    一个剑的故事
  • 封原

    封原

    长篇史诗级小说。但风格却迥然不同。主线虽然关于复仇,却是国仇家恨错综复杂。作品分为很多卷,并且会附加大量的番外篇。请期待
  • 本草侠客传

    本草侠客传

    黄历7010年,大嬴帝国变法改革,两派政党激战不断,终造大乱。皇帝被俘,皇太子亡命天涯,百姓继而陷入水深火热的生活,饱受战乱折磨。太子励精图治,历艰险访良师益友,欲重整旗鼓,期间以霍兴图,高凉为首的侠剑客,在热血心性的影响下,在大德品质的带动下,在彭拯海、于成龙、张玉祥、追命等清官闲差的支持和帮助下,忠心效力,为保国泰民安,为了帝国的改革复兴,不顾个人安危,倾尽所能。先定国驱患,再夺宝剿匪,又战蛮恶寇徒,其间还不断遭受奸臣所害,但众英雄义士不畏艰险、舍生忘死、爱憎分明,利用高超的斗争艺术和惊人的武艺,最终消灭顽敌,为国民立下不朽功勋
  • 日暮途穷

    日暮途穷

    一个死去的人重生到了一个传统武术陌路的年代,在这穷途末路的年代,武术和科技的对决,他该如何选择?国家,兄弟,师徒,情人,,命运就是一张纵横交织的网,永远不知道它的出口在哪里。。。
  • 玉珠奇侠传

    玉珠奇侠传

    一个不得不以男人身份行走江湖的女子,独力背负着男人和女人二种生命轨迹,寻常人的亲情与爱情对她而言是如此遥远与艰难!一个无意富贵与权势的男子,却身不由已地被推上武林盟主的宝座,财富、美女随之而来,号令天下的无上荣光背后有着深深的无奈,闲云野鹤的心性本不适合权力顶峰的争逐。蒙元残孽企图复辟,江湖邪教横行,朝廷夺嫡争位,刀光剑影的武林大战,气势磅礴的两军对阵,洪武至永乐年间的江湖画卷,靖难之役的秘辛由此展开。迷雾重重的身世之谜,波谲云诡的江湖历险,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仇,切肤之痛的国仇家恨,久经历练与考验的一对有情人能否终成眷属?重重陷阱与阴谋如何揭开?真相有多么残酷?一起来看书吧!
热门推荐
  • 跟大师学做经典川菜

    跟大师学做经典川菜

    在重庆烹界,李跃华老师算是一棵常青树。他技艺精湛,一生勤劳,70多岁还坚持劳动,站灶炒菜,他的厨德令大家由衷地敬佩。李老师的拿手菜非常多,可谓款款精美,道道绝伦,能够品尝他烹制的菜肴是人生的一大福气。《跟大师学做经典川菜》的作者沈智敏老师将李老师生平最精彩、最拿手的菜肴记录下……
  • 漫步计划

    漫步计划

    这里没有你想看的任何东西,一切都缘起于我所做的几个奇怪的梦。我只想用这个故事来揭示我的恐惧。
  • 鸿蒙天绝

    鸿蒙天绝

    无情无欲,为无伤,是为殇,生何幸,死何苦。宿命,承诺他的人生轨迹已经被别人安排好。吴殇并不恨任何人。他只为战而战,屠千军破万马,踏万千尸骨,登无上绝巅。看他如何以一人之力逆乱天下,灭皇朝,战圣人一族,登武道绝巅,坐看天下风云。
  • 武道极真

    武道极真

    我们的世界是普通的世界,现在所拥有的本命魂等等都为神的恩赐。自古人类修炼本命魂,便分阶级和资质,资质分九等,天赋便为:人,地,天,玄,神,圣。所属剑宗的千家出现上古以来从未出现的圣阶天赋和最高级的修炼资质,九等,让我们来一步步见证主角的成长吧!
  • 查理九世之甜心紫曦

    查理九世之甜心紫曦

    一名学生,一名差生,喜欢写作。一天,竟然穿越到了自己写的查理九世同人小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女皇大人很萝莉

    女皇大人很萝莉

    白洛,在游戏里被当做人妖的萝莉远游归来首次上线却被卷入一个由男人引发的战争莫名其妙被人追杀洛:请问我的游戏生活还能更无语一点么?答案是肯定的
  • 帝妃虐恋

    帝妃虐恋

    历史女灵魂穿越,成了杀人如麻的妖娆刺客!遭遇驰骋沙场的冷面君王,一夜贪欢,他更不惜与整个天下为敌,也要将她禁锢在怀中日夜索取!京中风云再起,芍药宫岌岌可危,经历中毒、堕胎,他们终携手隐退,相忘于江湖!
  • 燕京岁时记

    燕京岁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樱雨下的约定

    樱雨下的约定

    夏雨媛一个富二代的女儿长得超级漂亮,千若寒一个家世庞大的帅哥他们会擦出怎演的火花呢?
  • 李世民的智慧

    李世民的智慧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秦王的千古名句。诗中的秦王是一个史诗般的英雄:他气宇轩昂、壮志凌云;他文治武功、丰功伟绩;他英明神武,统一中华……众所周知: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的赢政,在称始皇帝前就称秦王。大约1000年后,中国历史上又出了一个秦王,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大唐帝国的唐太宗李世民。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秦王李世民从小驰骋疆场,身经百战,亲冒矢石,出生入死,平定天下。他在战场上多次死里逃生,再一次使中华大地海晏河清,昭陵六骏可作见证;玄武门兵变后,唐太宗励精图治,又以封建盛世“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