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9000000011

第11章 读《毁灭》(1)

从诗史而观,所谓变迁,所谓革命,决不仅是——也不必定是推倒从前的坛坫,打破从前的桎梏;最主要的是建立新的旗帜,开辟新的疆土,超乎前人而与之代兴。这种成功的偶合的不是预料的,所以和作者的意识的野心无多大关系。作者在态度上正和行云流水相仿佛的。古代寓言上所谓象罔求得赤水的玄珠,正是这个意思了。

自从用口语入诗以来,已有五六年的历史;现在让我们反省一下,究竟新诗的成功何在?自然,仅从数量一方面看,也不算不繁盛,不算不热闹了;但在这儿所谓“成功”的含义,决不如是的宽泛。我们所要求,所企望的是现代的作家们能在前人已成之业以外,更跨出一步,即使这些脚印是极纤微而轻浅不足道的;无论如何;决不是仅仅是一步一步踏着他们的脚跟,也决不是仅仅把前面的脚迹踹得凌乱了,冒充自己的成就的。譬如《三百篇诗》以后有《楚辞》,《楚辞》是独立的创作物,既非依仿《三百篇》,也非专来和《三百篇》抢做诗坛上的买卖的,乐府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虽说在文学史上有些渊源,但词曲都是别启疆土,以成大国的,并不是改头换面的五七言诗。

以这个立论点去返观新诗坛,恐不免多少有些惭愧罢,我们所有的,所习见的无非是些古诗的遗蜕、译诗的变态;至于当得起“新诗”这个名称而没有愧色的,实在是少啊。像我这种不留余地的概括笼统的指斥,诚哉有些过火了,我也未始不自知。但这种缺憾,无论如何总是一种不可否认的事实,即使没有我所说的那么利害。

又何必说这题外话呢,我觉得这种偷窃模仿的心习,支配了数千年的文人,决不能再让它来支配我们,我们固然要大旗,但我们更需要急先锋;我们固然要呐喊,但我们更需要血战;我们固然要斩除荆棘,但我们更需要花草的栽培,这不是空口说白话所能办的,且也不是东偷一鳞,西偷一爪所能办的,我觉得在这一意义上,朱自清先生《毁灭》一诗便有称引的价值了。

如浮浅地观察,似乎《毁灭》一诗也未始不是“中文西文化,白话文言化”的一流作品;但仔细讽诵一下,便能觉得它所含蓄着,所流露着的,决不仅仅是奥妙的“什么化”而已,实在是创作的才智的结晶,用聊绵字的繁多巧妙,结句的绵长复杂,谋篇的分明整齐,都只是此诗佳处的枝叶;虽也足以引人欢悦,但究竟不是诗中真正价值之所在,若读者仅能赏鉴那些琐碎纤巧的技术,而不能体察到作者心灵的幽深绵邈;这真是“买椟还珠”,十分可惜的事。

况且,即以技术而论,《毁灭》在新诗坛上,亦占有很高的位置,我们可以说,这诗的风格意境音调是能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一切诗词曲以外,另标一帜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与《毁灭》相类似的吗?恐怕是很少,论它风格的宛转缠绵,意境的沈郁深厚,音调的柔美凄怆,近于《离骚》但细按之,又不相同,约举数端如下:

(一)《离骚》引类譬喻,《毁灭》系直说的。

(二)虽同是繁弦促节,但《离骚》之音哀而激壮,《毁灭》之音凄而婉曼。(一个说到“从彭咸之所居”,而一个只说“还原了一个平平常常的我”,态度不同,故声调亦异。)

(三)《离骚》片段重叠,《毁灭》片段分明。

至于思想上,态度上,他们当然是不同的,也不用说了。

后来还听见一种批评,说它有些像枚乘《七发》。单就结构而论,也未始没有一部分的类似。但《七发》全系平铺直叙,名为“曲终奏雅”,而实是结以老生常谈。《毁灭》则层层剥露转人深微,方归本意,固非汉代赋家劝百讽一的故态。而且一个是块段的铺填,一个是纹理的刻画,色彩虽同,技巧则迥异。何况意想上,一个杂有徘优的色彩,一个是严肃的生之叫音呢。

再以现在诗坛中的长诗,来和《毁灭》相比较,也能立时发见它们的不同,现时的长诗的作法:,以我看来,不外两种:(一)用平常的口语反复地说着,风格近于散文。(二)夹着一些文言,生硬地凑着韵,一方面是译诗,一方面是拟古。举例呢,可以不必,我想读者们对于这些作品或者已熟识了;即使不熟,要找来一证亦非难事。他们的优劣原不好说。以我的偏见,宁可做不成,不必勉强做。

第一种的长诗的作法,我承认这是正当的;不过因才力的薄弱,结果仿佛做了一篇说理叙事的散文,即使他自己是不肯承认。其实本想做诗后来做了一篇散文,也没有甚么要紧,但在一般诗人心中或以为重大。诗应当说理叙事与否是一事,现在的说理叙事的诗是否足以代表这种体裁又是一件事,有些批评者对于这点上似不清晰;有些呢,虽承认这个区别,但又固执地以抽象和具体的写法来分别诗的优劣。我觉得这种判断,未免笼统而又简单了。

从文学史上看,我们总不能排斥说理叙事的作品在诗的门外罢?无论中国与西洋,诗总不是单纯抒写情感,描写景物的,这大家也该承认罢?现在诗坛之不振,别的原因不计,我想总有两个原因:(一)大家喜欢偷巧,争做小诗。(二)“诗人非做诗不可”这个观念太强烈,不肯放开手去写。关于第一点,《毁灭》的作者已在《短诗与长诗》这篇评论中说得很饱满了。(见《诗》一卷四号)他说:有时磅礴郁积,在心里盘旋回荡,久而后出;这种情感必极其层层叠叠,曲折顿挫之致。……这里必有繁音复节,才可尽态极妍,畅所欲发;于是长诗就可贵了。

这真把他自己作长诗的精神充分写出了。我们看了《毁灭》觉得佩弦确是“行顾其言”,不是放空大炮不敢开仗的人。《毁灭》一篇,在这意义上,也有解析称引一番的价值。

第二种的长诗是现在新近流行一种诗式,句法较为整齐,用韵较为繁多,郭沫若《女神》中有几篇诗已有这个倾向,而最近如田汉、徐志摩所作,这种色彩尤为明显。至于好不好呢,在作者有他的自由,在读者有他的偏好,原是不能断定的。我却以为如做得不好,很容易发生下列三项的毛病。(我自然不说这里边不会发生好诗。)

(一)句法的不自然。

(二)韵脚的杂凑的生硬。

(三)文言白话的夹杂。

这种从词曲或西洋诗蜕化成的诗形,我只认它是一种“畸形物”,偶一为之则可,不相信是我们的正当道路。我们的路须得由我们自己去走,这是我的信念。

现在离题已太远了。上列的两种长诗,互有短长,与《毁灭》都不相似。下面归到本题。

上节从各方面作比较,《毁灭》的价值也因此稍显明了。佩弦作长诗原有他自己的一种特异的作风,如《转眼》、《自从》等诗都是的,不过在《毁灭》把这种风格格外表现得圆满充足,这诗遂成为现在的他的代表作。我自信对于这诗多少能了解一点——因我们心境相接近的缘故——冒昧地为解析一下。有无误解之处,当俟读者与作者的指正。

全诗共分八节。中间六节罗列各种诱惑的纠缠而一层一层的加以打破。作者的主旨在首尾的两节中,故这两节尤为重要。第一节说明自己的病根:

白云中有我,天风的飘飘;

深渊里有我,伏流的滔滔;

只在青青的,青青的土泥上,

不曾印着浅浅的,隐隐约约的我的足迹!

又说明自己的怅惘——身世之感:

在风尘里老了,

在风尘里衰了,

仅存的一个懒恹恹身子;

几堆黑簇簇的影子!

§§§第八节则把解决的方法全盘托出。他先说明他的“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

摆脱掉纠缠,还原了一个平平常常的我。

……

我要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随后又发挥他的“刹那主义”:

但现在的平常而渺小的我,

只看到一个个分明的脚步,

便有十分的欣悦——

那些远远远远的,是再不能,也不理想会的了。

这两节的意思可谓明白极了,似无申说的必要。他这两种主义,原只是一个主义的两个名词,初非两撅。我再扼要地把他来信节引一点。他具体地说明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是什么。

我的意思只是说,写字要一笔不错,一笔不乱,走路要一步不急,一步不徐一,吃饭要一碗不多,一碗不少;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有不调整的,总竭力,立刻求其调整。……总之,平常地说,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十一,十一。七,信)

他又再三申说他的刹那主义。

生活的各个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有它相当的位置;它与过去将来,固有多少的牵连。但这些牵连是绵延无尽的,我们顾是顾不了许多,正不必徒萦萦于它们,而反让本刹那在他未看明这些牵连里一小部分之前、白白地闪过了。(同信)

我的意思只是生活的每一刹那有那一刹那的趣味,或也可不含哲学地说,对我都有一种意义和价值。我的责任便在实现这意义和价值,满足这个趣味,使我这一刹那的生活舒服。至于这刹那以前的种种,我是追不回来,可以无庸过问:这刹那以后还未到来,我也不必多费心思去筹虑。……我现在是只管一步步走,最重要的是眼前的一步。(十二,一,一三,信)

同类推荐
  •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该书以比较的眼光分析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状况,阐述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的特点,实现了中西相关研究领域的沟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杜甫文集1

    杜甫文集1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诗雨漫天

    诗雨漫天

    夜,无眠。窗外,秋雨淅淅,雨打窗棂,雨打心扉,情不自禁想起近时送交出版社的诗稿还未起书名。雨敲开我心门,有泪涌出,有滔滔不绝的情感涌出,何不将雨滴切入选题?于是,将《诗雨漫天》作为此次出版的诗集的书名。我想此书会像秋风一样清新怡人,像秋雨一样沁人心扉,雨与我一起脉动,绵绵丝雨连着你我。
  • 我的猫咪在天堂

    我的猫咪在天堂

    这是一本用几十张黑白照片和真诚的文字共同记录下来的猫国回忆录。它讲述着一个猫咪家族和一个老北京家庭在不经意间跨越60年的真实故事。历经了运动、地震、拆迁、城市化和市场经济,有太多的时代变革和生死离别变更着人与猫国的生态版图,而守望彼此却成为了一代代猫咪和一代代主人流淌在岁月亲情里温情的习惯。我不得不告诉你,这不是一本以“至猫奴”为名的媚俗宠物书,而是一本因笔触真诚才感人至深的回忆录,是一本以大量实用而非功利的养猫经验和气势磅礴的猫国历史为支撑的猫国百科全书。当你被它打动的时候,一部猫国的史诗长卷便渐渐铺开……
  • 冷日子暖日子

    冷日子暖日子

    《冷日子暖日子》是裘山山的散文作品集。作品曾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冰心散文奖,四川省文学奖,巴蜀文艺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以及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等若干奖励,现为成都军区《西南军事文学》主编。《冷日子暖日子》收录了《数字化决定》、《滞后的人生》、《我的教师生涯》、《有儿自远方归来》、《大声咳嗽》等作品。
热门推荐
  • 风舞门

    风舞门

    叶风流是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甚至连普通人的生活都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孤儿。他没有傲人的脸庞,也没有傲人的身材,但是却总是那么讨女孩子欢喜,那只因为他眼神中的忧郁。他不经常笑,笑起来却充满致命的魅力,他从不大笑,他的笑也很特别,别人笑的时候都是从脸上看出来的,可是他笑的时候,眼睛中的笑意,却比脸上的笑容还要多,你可以轻易的从他眼神中看出那带着一丝忧郁的笑意,但他的嘴角却只是轻轻的勾起。他的一生中充满了色彩,他遇到的稀奇古怪的事情,你一辈子也没有听说过,他引领着风舞门在天地间浮沉,风舞门这三个字永远是那么让人尊敬,这三个字的本身就已经充满了光芒。但他只是一个人,就连神都奈何不了的人。他一生中不知道有多少女人为他伤心,也不知有多少女人让他伤心。
  • 保镖娘子好嚣张

    保镖娘子好嚣张

    苏上馥挑着眉看着小妾笑靥如春手捧鲜花踱步而来,突生一念,“月月,你为何不叫馥七月?”七月楞住。为保苏上馥,她承认先杀濮阳公主,后灭口车队一百七十八人,坐上太子妃之位!
  • 玄门高手

    玄门高手

    玄门,亦称玄妙之门,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测门属玄门一支,门中之人精通风水奇术,寻龙探墓,望气看相,更有一手神奇的医术,是玄门之中最为神秘的门派。十八年前楚易在监狱之中成了天测门的传人,经过一群魔鬼的调教成材之后,他终于脱离了魔爪。扛着玄门风水奇派传人的身份,断富贵、辨凶吉、猎艳物。探古寻奇,纵意花都。有人视他为魔鬼,有人赞他为神算,亦有人恋他到痴狂。……………………………………………………………………………………民间秘闻、风水奇阵、异域杀机、苗疆奇蛊的面纱被他轻轻撩起,看到了隐藏在背后的真相。欢迎大家加入玄门:102023120
  • 吃货的修仙之旅

    吃货的修仙之旅

    身世成谜的柳初夏被元婴老怪捡去,成了最新出炉的吃货--长晴。长晴的梦想只是做一只幸福的吃货。爷爷说:“修仙以后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尝遍世上的美味。”于是长晴在爷爷的忽悠下踏上了修仙之路,自此,灵界所有的灵兽、灵草、灵花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灵界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长晴经过百草堂的之后,那里可是寸草不生,通通都在她肚子里了。长晴表示很无辜,更无辜的是总是有不明人士想要来诱拐她--的食物。一个字介绍这篇文:吃货也可以修仙。
  • 霸王宠妃

    霸王宠妃

    她,是地主的女儿。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此生的心意情郎。原本可以相亲相爱的在一起,造化弄人,皇帝却无意间看上了她,将她带到府中,没日没夜的讨好她。她,到底会选择谁……
  • 水下刺客——潜艇

    水下刺客——潜艇

    本套图书从兵器爱好者入门知识、各种枪支、火炮、导弹、军用飞机、舰艇以及军用雷达等各方面入手,全面系统地向读者展示了世界精典武器知识。书中配有精美的图片,讲述武器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对于青少年朋友和武器爱好者来说,这是一套值得收藏的图书。
  • 与你相遇刚刚好

    与你相遇刚刚好

    我喜欢你,我会为你洗衣做饭,我们在一起好么?好啊!。。。
  • 九夜玄歌落

    九夜玄歌落

    传说世有血影,随风而生,随风而逝。无念无心,无欲无求。传说血影之族,千年一劫,千年一梦。冥月照尽,彼岸阑珊。当光影折散,浮华尘埃间,谁踏进秘境,只为寻一缕残魄?当往事回肠,爱恨情仇间,谁孤身只影,只为守一个诺言?万千世界,谁睥睨芸芸众生?九天之下,谁手揽生杀大权?一场角逐,谁胜谁负?
  • 济世神针

    济世神针

    一张符纸打造出另类修真。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幸运。令人羡慕的美女艳遇。拍拍脑袋玩转天下。
  • 星辰伴月

    星辰伴月

    一颗心,坚若磐石……一把剑,杀伐果断……一生情,至死不渝……一世人,爱恨两难……一位红颜,几世等待,生死相随……一群兄弟,铁血豪情,出生入死……一方天地,我为主宰,重定秩序……一杯浊酒,登天之路,荡气回肠……鸿蒙灵海,万物之主,暴乱星海,谁主沉浮……巨龙腾空,绕月盘旋,金鳞消散,星月做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