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500000004

第4章 五泉山传说探源

张鸿勋

陇上名胜五泉山,位于兰州城南皋兰山麓间。在缺少绿色的兰州市郊,它却独具景趣,花木繁茂,芳草馨香,风光之美,是人们消夏避暑、踏青登高休闲的好去处。五泉山名,人知山有五眼泉水而得。这五泉人称甘露泉、慧泉、蒙泉、摸子泉、掬月泉。它们像五颗明珠,错落在楼台亭阁、绿树鲜花之间,大旱不干,久雨不淫,溪流汇合,把五泉山点缀得分外明丽。而地处干旱山区的兰州,何以会出现如此风格独具的山泉之美呢?其实兰州人民早就有了它们如何形成的种种神奇传说故事。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李金寿搜集整理的《丝路传说》中,就有一篇《五泉山的来历》,记录了其中一个传说:相传在两千多年以前,也就是在西汉的时候,汉武帝派骠骑大将霍去病,率领二十万人马出征匈奴。

大军从长安出发了,浩浩荡荡,一路西进,经过许多天的艰苦行军,在一天日暮黄昏的时候,来到一座光秃秃的山前。这时,全军上下已是人困马乏,又饥又渴。而前面的路,又崎岖不平,十分难走。霍去病便命令三军在山下扎营,埋锅造饭,准备让将士们好好休息一宿,明日一早,趁凉赶路。

大营很快扎好了。霍去病正和众将在军帐中议事,突然一小校来报:“无水做饭。”霍去病便命令各营派人四处找水。

天色渐渐暗了,出去找水的人先后回来了,一个个愁眉苦脸,回答都是两个字:无水。

怎么办?霍去病和几个将领站在山坡上,看着静静的军营。淡淡的月光下,将士们把地上稀疏的小草拔起来放在嘴里嚼着,用那一点点苦涩的汁水解渴。战马卧在地上,用舌头舔着已经冷下来的石头……

霍去病平时是十分爱护将士们的,这会儿,看着人马渴成这样,心里十分难受。而且,以后还得从这条路经过,难道每次都这样吗?

他把脚一跺,牵过战马,要亲自去找水。

像这样干得连草都长不好的地方,哪来的水呢?将士们连忙劝阻。

性如烈火的霍去病,呼的一声拔出宝剑:“我就不信这地方没水!”说着,举起剑对着身边的石壁,唰地刺了过去。只见寒光一闪,宝剑在石头上磕出了几朵火花,深深地插进了石壁,只留下剑柄在外面,周围的将士们都惊呆了,霍去病气恼地哼了一声,拔出宝剑。突然,一股清清的水从剑洞里流了出来,落在石头上,四处溅开,像撒下了一把晶亮的珠子。

将士们又惊又喜,纷纷涌上来,一个个用手捧起清凉的水,喝着,笑着。

霍去病看人多水少,又接连在山上山下刺了四剑,处处都有清泉流出。将士们用这些清水洗去征尘,饮饱战马,煮好晚饭,全军上下,喜气洋洋。

第二天一早,霍去病又率领大军出发了,而那五处泉水,仍在不停地流着。因为有了水,后便在山上种了树木花草,修了亭台楼阁,使这里成为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这就是现在座落在兰州城南侧的五泉山。那五个泉的名称是:甘露泉、慧泉、蒙泉、摸子泉、掬月泉。

此外,与此传说相近而具体内容却又稍有不同的则是:“相传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屯兵于此。因取黄河水极为不便,人马疲渴,大将军便用马鞭抽打山崖,每抽一鞭,即涌出一股泉,连抽五鞭,遂有五泉”。

以上传说,虽然都来自民间,但作为传说故事的记录,却缺少它的采集人、采集时间、讲述者、流传地区等相关资料的记载,这就影响到它们的科研使用价值。如果要从文献记载上去找,这一传说最早当见于东汉班固等参与撰修的纪传体史书《东观汉记》。此书原为一百四十三卷,后渐散佚,清人曾据《永乐大典》等共辑得二十四卷,其中就有从《艺文类聚》卷九所引《东观汉记》耿恭一事:耿恭为校尉,居疏勒,匈奴来攻。城中穿井十五丈,无水。恭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而飞泉出,今汉德神灵,岂有穷乎?

乃正衣服向井拜,为吏请祷,有顷,井泉喷出。”

耿恭,东汉扶风茂陵人。明帝时任西域戊己校尉。曾与北匈奴王战,恭率汉卒仅数百人,却能坚守半年多。城中粮尽水绝,单于遣使招降,恭誓死不屈。后汉援兵至,方解围,存者仅二十六人。

时人赞其“节过苏武”,《后汉书·耿恭传》附有他的小传。据此,则东汉初已有类似传说,且广为流传,所以才为耿恭称引,载入史书。只是人物并非骠骑将军霍去病,而是另一个西汉名将贰师将军李广利。他们都是当时征战边疆、开拓西域、屡立战功的著名将领。

这一传说,在北魏(公元386—534年)阚骃撰《十三州记》中也有专条记载,而发生的地点,却有了改变:悬泉水,一名神泉,东酒泉县[东]一百三十里,出龙勒山腹。

汉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还,士众渴,乏水,广利乃引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三军赖以获济。今有祠甚严,郡侯岁谒。

这里所记,仍是贰师将军李广利的故事,只是传说发生地并不在金城兰州,而是沙州敦煌。按:阚骃,字玄阴,敦煌人,博通经传,注王朗《易传》,纂《十三州记》十卷(又作十四卷),今皆失传,有辑佚本。此条是从《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三辑出。由于他是敦煌人,为彰显本地灵异,所以将此传说与当地“悬泉水”联系起来,造成本地一处著名古迹遗存,至唐代仍盛传不衰。保存于敦煌遗书内、修撰于武周时期的《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伯2005号)就有这样的记载:悬泉水,右在州东一百三十里。出于石崖腹中,水出即少。

《西凉录·异物志》云: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宛,回至此山,兵士众渴乏,广利乃以掌拓山,仰天悲誓,以佩剑刺山,飞泉涌出,以济三军。人多皆足,人少不盈。侧出悬崖,故曰悬泉。

类似记载,在中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五代归义军时佚名《敦煌录》(斯5448号)等,也都收录。诗人词客,更取此传说进行创作。佚名《敦煌古迹二十咏》(伯2983号)之四“贰师泉咏”即为其一:贤哉李广利,为将讨匈奴。路指三危回,山连万里枯。抽刀刺石壁,发矢落金乌。志感飞泉涌,能令士马甦。

而署名“乡贡进士张侠”撰《贰师泉赋》(伯2448号)则是铺衍这一传说的赋作。此赋首叙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深入边域之艰难与战功之显赫,次叙回师途中,行于戈壁大漠,又当盛夏烈日,军兵战马渴乏难当,人思水饮,李广利拔刀刺崖,水流涌出,遂解困厄,如此神功,永传后世。这段文字,篇幅不大,却骈四俪六,写得相当生动感人:于时回戈天堑,朱夏方兼。经敦煌之东鄙,涉西裔之危阽。皑皑大碛,穹隆。前无指梅之麓,后无濡缕之霑。三军千渴,涸困胡髯。枯山赤坂,火薄生炎。我贰师兮精诚仰天,拔佩刀兮叱叱而前。想耿恭之拜井,思夫人之濯绵。刺崖面而霹雳,随刀势而流泉。

山裂地吼,鬼哭神。虫狼嗥叫,毒蛇吐烟。三危震而,泉水荡而潺潺。军吏大喊,相谓而言。我将军之神武,使枯鲈而复鲜。

一队队饮,一队队穿。人马多而湓涌,人马少而涓涓。于时振旅东去,神功永传。煞马白以旌信,酬圆盖而飨乾。铭常乐之乐石,纪灵通于万年。

此赋作者“张侠”或谓即“张俅”,乃五代归义军时期敦煌著名文士,他是当地人,写当地故事,既颂贰师扰敌之大功,又述悬泉之灵异,可以说是地方文学的一篇佳作。在晚唐五代西陲民族间战乱频仍之时,念此历史汉将传说,对鼓舞抗击外敌的敦煌军民,无疑具有相当现实意义。

综述以上各种记载,传说中的人、地虽有差异,但其基本情节“行军途中——士众渴乏——饮水难求——将军以刀剑刺山——泉水涌出”等,却完全一样。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共同的故事类型:“神力英雄获水济众”型。按此类型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传说并非兰州、敦煌所独有,其他地方早有过类似传说。它们构成的要素有这样的特点。一是英雄的刀剑之类必须具有破山的神奇力量;二是具有浓郁的神幻色彩,人志感天,创造出奇迹。如《太平广记》卷二三二“破山剑”条引《广异记》:近世有士人耕地得剑,磨洗诣市,有胡人求买。初还一千,累上至百贯,士人不可。胡随至其家,爱玩不舍,遂至百万已,尅明日持直取剑。会夜佳月,士人与其妻持剑共视,笑云:“此亦何堪,至是贵价?”庭中有捣帛石,以剑指之,石即中断。及明,胡载钱至,取剑视之,叹曰:“剑光已尽,何得如此!”不复买。士人诘之,胡曰:“此是破山剑。惟可一用,吾欲持之以破宝山。今光鋩顿尽,疑有所触。”士人夫妻悔恨,向胡说其事,胡以十千买之而去。

这虽不是寻水神剑故事,但却说明唐人有破山神剑的传说。所以刀剑刺山,泉水涌出的故事,就是这样被创造了出来。《艺文类聚》卷九引盛弘之《荆州记》夷道县(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一则故事:夷道县句将山下有三泉,传云,本无此泉,居者皆苦远汲,人人皆卖水与之。有一女子,孤苦褴褛,无以贸易。有一乞人,衣粗貌丑,疮痍竟体,村人见之,无不秽恶。唯女子独加哀矜,割饭饴之。乞人食毕,曰:“我感妪行善,欲思相报,为何所需?”女答曰:“何恩可报。且今所需之物非君能得。”因问所需。女子曰:“正愿此山下有水可汲。”乞人乃取腰中书刀,刺山下三处,即飞泉涌出。因便辞去,忽然不见。

这是一则由神人物用刀刺山得水的地方山水由来传说。再如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南中志》所载夜郎国竹王的故事:王与从人尝止大石上,命作羹。从者曰:“无水。”王以剑击石,水出,今[竹]王水是也,破石存焉。

夜郎国,为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在当今贵州西北、云南东北及四川南部)的古国名。在明·陈仁锡《潜确类书》卷二四载“一碗水”故事,书虽晚出,而故事背景却仍为唐代南诏时期:大成坡,在鹤庆府城东南,顶有泉,圆径尺许,深如之,终岁不溢,盛夏不涸。相传南诏蒙氏过此,三军无水,渴甚,拔剑插地,泉随涌出,至今行人资马,谓之“一碗水”。

又同书卷三三“仙人井”的传说:仙人井在无为州城北,昔吕洞宾过此取饮,今石栏上有跪膝痕……昔吕仙卓剑而涌泉出石底,累累若贯珠。人有笑慢其傍,泉则加沸,又呼为“笑泉”。

而清·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吴地记》所载苏州剑池的传说,也属这一类型:秦始皇东巡,至虎丘,求吴皇宝剑。其虎当坟而距,始皇以剑击之,不中,误中于石(原注:遗迹尚存),其虎西走二十五里,忽失……剑无复获,乃陷成池,古号剑池。

清·陈鼎《黔游记》载关索传说:关索岭黔山峻险第一,路如“之”字,盘折而上。山半有关壮缪祠,即龙泉寺;中有跑马泉,甘碧可饮。相传壮缪子索,用枪刺出者。

记虽简略,然亦为神力英雄(关索)以神奇武器(枪)刺地出泉的故事,这类故事在流传中,还发生了变异,如清代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之盛弘之《荆州记》载“金井”传说,则是“金人”以杖撞地成井:益阳县南十里,有平冈,冈有金井数百。浅者四五尺,深者不测。谷传云,有金人以杖撞地,辄成井。王谟注:《初学记》引此云:“有金人以杵量地,辄便成井。”

而《潜确类书》卷三三“倾井”故事,则与人力有关:倾井在束鹿县,相传汉光武徇师河北,历此,三军渴甚,遇井,苦无汲具。光武下令,可用力扳之。井忽倾倒,水溢。今砖砌斜,势同隧道是也。

丝绸之路,西域古道,多是高山大漠,戈壁荒碛,觅水艰难,而有无饮用之水就成为行旅,以至日常生活关乎生死存亡的极大问题。因此,寻找水源也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种情况,就出现了许多含有浓郁神奇色彩的寻水故事传说,表达出人们渴求水源、满足生存需要的愿望。本文所举各地泉水来历的一些传说故事,就是这一美好愿望的极好事例。

《甘肃文史》2007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本书从民间神灵、传统节日、礼仪禁忌、民族婚俗、生肖文化、民间游戏、神话传说、华夏饮食、民族服饰、中华民居、民族工艺十一个方面展现了一幅中华民俗的多彩画卷。
  •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本部论著虽然从始至终贯彻着人学三大定理或定律的研究,贯彻着人学第三定理或定律对前两大定理或定律新的综合,但从本质上讲,本部论著不是那种从概念到概念、从范畴到范畴的推理式研究,而是在贯彻着人学第三定理或定律并对前两大定理或定律实行新的综合时,直接面对社会人生,以价值实现中的社会历史逻辑和人生逻辑为中心内容而展开理论叙事。这只要读一读“价值实现与主体间意向性结构”、“价值实现的广泛因果论”、“文化逻辑及其辩证法的运动”、“知识结构与价值实现”、“深层价值实现的悟性”等章节,就可以看得出来。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生活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生活文化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私人电影典藏·成长电影

    私人电影典藏·成长电影

    《成长电影》为私人电影典藏系列之一,主要收集了一些经典电影,共收录了100部未成年电影。
  • 中国的修养

    中国的修养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精神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与学术方法的总结。本书主要向广大读者讲授国学的修身精神,对国学中关于“人的修养”的问题展开详细的讨论,教读者学会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锤炼,提高个人修养和德行。
热门推荐
  • 糊涂女孩往哪跑

    糊涂女孩往哪跑

    她是一个糊里糊涂的女生,偏偏遇见了那个帅得冒泡,却冷冰冰的男生,本来她也不会妄想着非要跟那些花痴女孩一样去追求他,可有句话叫什么来着?无心插柳柳成荫。人家对他是自动送上门,她倒好,哪里能躲就往哪里躲!见多了热络的女孩,还没见过一个见他就跑的,他能不感兴趣吗?你跑,我就追!
  • 周游列国志

    周游列国志

    穿越到了从未听说过的皇朝,周衍表示很无奈,穿越成了闲散王爷的四公子,周衍表示很期待,每天打打麻将,溜溜小狗,逗逗小妞,这样的米虫生活不是自己一直所向往的吗?
  • 闪耀的黄金瞳

    闪耀的黄金瞳

    龙子熏,堂堂悬域岛三小姐竟然要为了什么国家和平而委身嫁人,而且还是那种娘娘腔,晕,直接杀了她算了,不行,要逃,要离开这里:哥,要嫁你嫁,我出去玩了,拜拜~陈斯辰,普通高中生,温柔安静天然无害重点还是人帅!晚自习回家竟然也能捡到萌妹子一枚,要他一个思想纯洁的好学生怎么办,果然还是要交给警察叔叔。众人:卧槽!!不要给我啊啊!!龙子熏:这个蠢货……陈斯辰:啊?豪华的笼子困不住她,大哥的威胁更拦不住她。龙子熏誓要活出自己要一片天地,虽然目前为止还只会在别人家蹭吃蹭喝……
  • 心桥

    心桥

    现在,有一种十分时尚的说法:“空间已不再是阻亘心灵的屏障,只有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只有时间的延滞!”的确,随着空间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地球村”已越来越小,全世界的融合与交流已成大势所趋。面对这种趋势,我们这些“村民”们当然更应敞开心扉,拥抱世界。
  • 快穿:祈愿之心

    快穿:祈愿之心

    传说中的历练,实则十死无生,师父将她扔进某处,任其自生自灭,可这既是她的劫,亦也是她的缘。曦殇如是说:待吾归来,看老子弄不死你。
  • 亿万豪门:总裁的替身宝贝妻

    亿万豪门:总裁的替身宝贝妻

    经过两年,他终于找到她,并抢过她手中的孩子:“想和孩子在一起,就把这份结婚协议书签了。”她冷笑:“你除了威胁我,还会什么?”男人有些疯狂:“对,我除了这样,就不知道该如何留下你!”两年前,因她长得像他最爱的女人,所以他想尽办法靠近她。她淡漠以对,他却更加疯狂不放。却没想到,她会有逃跑的一天,他发誓,不管天涯海角,他都会找到她。
  • 临时天使看护者

    临时天使看护者

    世界就是一个网络游戏,人类是玩家,其它的物质都是一堆固定的数据。什么叫缘分?什么叫巧合?也许一切都是设计好的定局。为什么那些不正常的人都会在他身边?为什么他会遭遇天使?一切只能由他自己去寻找答案。
  • 鬼谷子的谋略之道

    鬼谷子的谋略之道

    本书内容主要是大量的谋略术,与军事相关,涉及大量的军事气象学、军事心理学,以及布阵法等,所以称为兵法。纵横术是《鬼谷子》一书的主体内容。《鬼谷子的谋略之道》内容着重阐释鬼谷子思想中的谋略部分。
  • 明夜有贼

    明夜有贼

    时逢黑暗笼罩大明王朝,贼子频繁出没。有鸡鸣狗盗的小贼…有偷香窃玉的淫贼…有杀人劫物的恶贼有拉帮结寨的匪贼…有卖主求荣的国贼…有祸国殃民的奸贼有泼墨弄字的雅贼…有口蜜腹剑的言贼…有投机取巧的蠢贼千里之外斩贼于朝堂或市井之中,能杀贼之人必先胜过贼…此为大忠贼宦官当权的害处…化身正义的臣子…土木堡之难背后的故事…皇位相争兄弟反目的源头…京师保卫战成功的根本…真正摧毁也先野心的人…金刀惨案的笑话…夺门之变的荒唐…曹石叛乱的起因…等等,明朝最具戏剧性的一段,全都集中在此时。用不同的角度回望过去,寻找导致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江南第一才子江城子科场暴毙身亡,后世平庸小辈江城子医院不治身亡。由来俗雅相依,雅中才见俗,俗中才显雅…若见俗处,请勿闭眼。
  • 罪灵之王

    罪灵之王

    面对罪恶,毫不畏惧,手持宝具,所向披靡。向本源之善起誓,以枪之名,伐尽举世之恶。邹迪,一个软弱无能的小男生,在初中毕业后的一次意外,变成了伐罪使者。伐罪使者,通过向本源之善起誓获得力量的一群人。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消灭罪灵。从此,一个伐罪使者新星升起。扫荡罪灵圈,直插原罪界,一统分裂长达百年的中国区,在十五国伐罪使者峰会上号令群雄,在罪灵圈建立起一片伐罪使者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