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4200000028

第28章 榔头与钟摆(2)

在本书第27章中已有详细叙述,上一个冰期快结束的公元前15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之间,尤其在其中的公元前14500年至公元前12500年之间,或更精确地说在公元前11000年至公元前10000万年之间,曾经发生过非常大规模的变动。在一个地质学家认为非常短暂的期间内,厚达2英里面积,广至上百万平方英里的积雪,突然不知什么原因全部融化了。“很显然不是因为冰河期气温逐渐变化所致……积雪快速融化,必定是因为有一些非常不寻常的原因,肇始天候改变……”

文明的处刑者

会有什么不寻常的原因,肇始天候如此突然地改变呢?

肇始北半球冰河时代突然结束的,会是因为地壳突然移动了30度的关系吗(迫使冰河最厚的地区,从北极圈往南移动,而使冰河期结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为什么同样的地壳30度大移动,没有使得面积达600万平方英里,为冰所覆盖的南半球大陆,从温暖的纬度往南极移动?

在有关南极大陆移动的问题上,我们确知南极大陆不但会移动,而且曾经也移动过。从化石中,我们已发现了以南极的纬度,和一年有半年没有阳光的条件,是不适合树木生存的。

但是我们不知道(而且可能永远都无法知道)南极的大陆移动,是因为地壳移动,还是大陆漂移,还是其他尚不为人知的原因肇始的。

让我们考虑一下南极大陆的条件。

我们已经看到它占地广大,面积达550万平方英里,而土地上面则被700万立方英里的冰块所覆盖。据估计,这些冰的重量约有19×1015吨(19后面加上15个0)。支持地壳移动说的人很害怕的是,这个巨大的冰原重量每年都在增加的冷酷事实。“冰每年增加293立方英里,等于每年在南极大陆加上相当于一个安大略湖大小的冰块。”

而可怕的是,在岁差运动、黄道的倾斜、公转轨道的偏心率,以及自转的离心力,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的引力等影响同时作用下,南极大陆不断扩大的冰河重量,可能会成为地壳大规模移动的最后决定性因素。

休·布朗(Hugh Auchincloss Brown)1967年稍嫌夸张地写道,南极冰帽越变越大,已经悄悄地、秘密地、无情地成为一股自然的力量——一股由自转而产生的能源。冰帽本身不知不觉地成为最大的危机,明显的威胁,文明的处刑者。

这个“处刑者”是否即为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的7000年间,为上一个冰河期画上休止符的重要因素?地壳变动最激烈、最具破坏性的时期,应该就在公元前14500年至公元前10000年之间。或者,这个时期,在北半球的气候突然发生了某种戏剧性的变化,而引发了这一场大变动,造成了几百万立方英里的冰雪溶化,并触动了全世界火山活化?

现代地质学家反对这种大灾难、突然间天变地异的说法,而倾向于一种“齐一论”,主张“从现存的地质现象中,我们可以找到过去的改变成因”。然而大灾难论者却主张“地球表面的改变,大体而言,是因为突然的物理力量所造成”。然而,有没有可能,造成上一个冰河期的机制,也就是最近一个造成地球冲击性变化的力量,同时具有“灾难”和“齐一”的特质?

伟大的生物学家赫胥黎(Thomas Huxley)爵士,19世纪时曾经说过:

对我而言,天变地异说或齐一说之间的思考对立并不存在。相反地,我认为突然的异变,很可能是一贯运动的本质,它的一部分。容我举例说明。时钟可谓为一贯动作的典范,好的时钟表示它经常能保持一贯的、整齐划一的动作。可是锤子敲打钟钟,基本上却是一种突发性的变动性动作。同样的敲打动作,我们可以用榔头敲打火药使它爆炸,或敲开水库,让大量的水流出;经过精心的安排,我们也可以让时钟在不规则的间隔,以不同轻重的力量和回数敲打不同的东西。然而这些不规则的变动性动作,最后造成的却是齐一性动作的结果。所以,我们可能在研究时钟上,便产生了两个不同的学派:一个研究敲打时钟的锤子,另一个研究钟摆。

有可能大陆漂移就如同钟摆一样?

而地壳变动则如同锤子一样?

火星与地球

科学家相信,地壳变动不仅在地球,在其他行星也曾发生过。《科学美国》(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1985年12月号中,刊出了彼得·修兹(Peter Schultz)发表火星表面有陨石落下的痕迹之说,而引起世人的注意。根据该文,南北极地方的陨石痕迹,有其特别的“签名式”,因为只有在极地的陨石,会落在厚实的灰土和冰雪上。修兹在火星的极地以外地区,还发现了两个陨石痕迹,都具有极地“签名式”:“这两个地区恰好在同一个星球的正反两面上,难接近赤道,却显示出多方面极地堆积物的特征……”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研究证物后,修兹提出了一个理论,认为“火星的外侧坚硬部分为一个大地块。在地块移动的机制下,火星的表面地壳整体快速、激烈的移动。然后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动静……”

如果火星上都会发生地壳移动,地球上何尝不可能发生?而且,如果否定地壳曾经移动过的话,我们还能怎么解释,为什么南北极的冰帽下,都没有上次、或上上次冰河时期的痕迹?相反地,有冰河痕迹的土地,却散落在地球的好多角落中。如果我们否定地壳变动的可能就必须要另外想办法解释,为什么三个大陆(亚洲、非洲、澳大利亚)的热带附近,都可找到冰帽的痕迹?

哈普古德针对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简单明了,而且合乎常理的答案:

我们惟一能够合理说明的冰河期,就是现在还在南极大陆发展中的冰河期。我们能够将这个现象解释得非常清楚:冰帽存在,只因为它地处南极,与太阳温度的变化、银河尘、火山爆发、地壳下的运动、土地的高度、海流等都没有关系。也就是说,说明冰河期最好的理论,就是“冰河位处极地”。因此,我们可以说印度在很古以前曾经为冰床,但现在却在热带。大陆规模的大型冰床,也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解释。

这个理论非常合乎逻辑。我们要不然便承认南极冰帽是第一个曾经出现在极地圈内大陆规模的冰床;否则,我们就必须假设地壳变动,或类似的机制,曾经在地球上发生过。

极地晨曦的记忆

我们的祖先很可能传承了有关地壳变动的记忆。有一部分记忆,在第四部中,我们已经讨论过:这些人很可能是北半球上一个冰河末期天变地异大变动的目击者。有关大变动的神话,一般也认为大都传承自公元前15000年至公元前10000年之间。神话中,有一些描述过去天堂的神明,而所有的神明都住在南方(例如埃及人的塔一奈特鲁),更有许多曾经历过极地状态。

印度伟大的叙事诗《摩诃婆罗多》(Mahabaratha),描述了属于神明土地的梅鲁峰(Moune Meru)。

在梅鲁,太阳和月亮每天从左走到右,星星们也一样……梅鲁山峰光辉灿烂,战胜了夜晚的黑暗,使日夜难分……日与夜相加,便成为地方居民的一年……

同样地,正如本书第25章中所述,伊朗的亚利安族人的故乡“亚利安纳乐土”,似乎突然因为被冰封闭,而无法供人居住。几年后,“亚利安纳乐土”提到那个地方“太阳、月亮和星星,一年只升起和落下一次,一年就好像一天”。

在印度的古经文苏雅西德汉塔(Surya Siddhanta)中,有这么一段:“一年只升起一度的太阳,落下后神明保管半年。”李格维达(Rigveda)第七篇曼陀罗(Mandala)中,有许多关于“曙光”的诗歌,其中一首(VII,76)提到,曙光一直停留在地平线上,发出光亮,第三首则说太阳从刚露出曙光,到看见它升起之间,要花几天的时间。还有一首则说:“曙光乍现,到世纪太阳升起之间,好几天的岁月已经流过。”

这难道不是目击过极光的人的证言?

根据印度传统,维达(Vedas)应该为神的启示语言,从神明时代便代代相传下来。这一点或许和上面所叙述的目击极光是相关的。同时也可能相关的是,所有的口传神话都描述世界曾因大灾害而遭到空前的灾难,将原来的文字经典一并毁灭无遗。不过,在每次的大破坏之后,都会有某种形式的“贤明之士”存活下来:

(贤人们)在新时代的开始前,将前一个时代的祖先所遗留下来的知识,当作神圣的财产,传给下一代……因此,每个时代(Manvantara)都有一个自己的维达,或许表达的方式不同,不过,与太古的维达基本上并没有什么相异之处。

混乱与黑暗的时代

所有孩童在学校念地理时都会发现,正确的北(北极),与罗盘针上所指的正北是不同的。罗盘针上所指的北方,为现在的北加拿大位置,离北极约有11度的偏差。不过根据最新考古磁气学的研究,地球的磁铁极性,在过去8000万年中,倒转了170度。

为什么磁性会倒转170度?

地质学家蓝孔(SKRuncorn)最近在剑桥大学教书之余,在《科学美国》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认为:

地球的磁场与地球的自转有某种程度的关系。而这一点带领我们认识一项有关自转的惊人发观……(无可避免的结论是)地球的自转轴曾经过改变。或用另外一种说法,地球这个行星一面旋转,一面正在改变其地理上的两极位置。

蓝孔假设两极曾经历180度的大反转,也就是说,地球整整地翻了一个筋斗。而类似的考古磁场测定,则认为地壳曾在地理上的两极上滑过。不论是哪一个,这些变动对文明与全球生命的影响,都是无法想象的恐怖。

当然,蓝孔不一定是正确的。或许磁场反转并非因为自转轴,而是因为其他大变动而起的。

不过,他也可能是对的。

根据《自然》(Nature)和《新科学》(New Science)等杂志的报导,上一个地球磁场反转,发生在大约12400年前——也就是在公元前11000年到公元前10000年之间。

这1000年,正好就是安第斯山的帝华纳科文明传说被摧毁的时期,也是一般相信基沙台地上巨大的天文建筑的配制及设计完成,以及狮身人面像被大量雨水侵蚀的时期。同时,这更是埃及“太古开始的农业实验”突然之间失败的时期,以及,大量的哺乳类动物在全球各地突然绝灭的时期。另外,在这个时期中,海面突然上升,飓风一般的暴风刮起,雷雨交加、火山爆发……

证据十一

百里大学理学部教授艺夫·洛卡(Yves Rocard)说:“现代地震仪的精密度越来越高,地球所有振动的‘杂音’,甚至在没有地震波的情况下都可探测得知。因此地震仪可能收录下一些人工的振动,如4公里以外的电车跑动,风在地面赋予的压力变化,或大都市10公里以外发生的事情等,也会记录下大气的动态。有的时候,从地震仪上,我们甚至可以发现远方暴风雨的影响。然而,在这些以外,我们一直还可以观测到一种来自地球的,好像火花打闪的声音一般,微弱但明显,找不到原因的噪音,持续地……”

证据十二

“北极从1900到1960年之间,沿着西经45度子午线,往格陵兰的位置,移动了10英尺……,以每年移动25英寸的速度。不过,从1900到1968年之间,北极移动了20英尺,也就是说,1960到1968年间,北极移动了10英尺,每年移动的速度高达4英寸……如果这个观测是正确的话(参与观测的都是一流而值得信赖的学者),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地壳不但在变动,而且正在加速变动之中……”

证据十三

《今日美国报》(USA Today)1994年11月23日,星期三,第9页:

与南极大陆的对话:学生与南极科学家通讯

17岁的芝加哥高三学生伊沙·法顿(Elizabeth Felton),明年1月10日,将通过南极的卫星,直接做遥控广播。法顿将利用美国内政部地质调查部的资料,修正地球地理上的南极位置,并将标识南极点的铜制标记予以移动。由于冰床每年移动的关系,因此南极点的标记也必须时时修正。

移动的难道仅仅只有冰床吗?地球的地壳全体是否也在移动?而且,1995年1月举行的,只是一个单纯的“互动式特别教育计划”,还是一场盛会,使得伊沙·法顿不自觉成为地壳加速变动的记录者?

科学家不认为地壳在加速变动中。如下一章所示,古代预言与传统信仰之间,互相对应地极为紧密……

证据十四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

地震来得突然,几乎到残忍的地步。一分钟前,我们还沉睡在梦乡,下一分钟,地板——整个大楼的地板——都成为果冻,不断地摇摆,而那种摇摆并非轻缓的液体振荡似的摇摆,而是嘎嗒嘎嗒,好像要把心脏摇出来一般,令人忍不住颤栗、发抖的那种摇动……”

设想你正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床上。你的床就放在地上。向来,你就以为地是最牢靠的基盘,安全的来源。但是在毫无预警之下,世界开始变成一个令人晕眩的大云宵飞车,你想下车。”

而最令人感到恐怖的应该是那声音。并不是那种遥远的雷鸣,而是震耳欲聋的怒吼,从各处传来,无所不在,就好像世界末日一样。”

(目击者报告神户大地震的经过,1995年1月18日,伦敦,《前卫报》〔Guardian〕,记者丹尼·凯斯勒〔Dennis Kessler〕:神户地震前后20秒,震度72,5000人以上因此丧生。)

同类推荐
  • 2012:那些被证实了的预言

    2012:那些被证实了的预言

    如果你不知道诺查丹玛斯,那你最起码要知道《诸世纪》他是一位神奇的预言家,它是一本神奇的预言书,近两个世纪以来,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重大的事件,几乎都被他和它的书所言中(包括法国大革命的成功、希特勒的出生、911事件等)。如果这仅仅是巧合,那我们该如何解释这种巧合?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自然地理探索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自然地理探索

    本书分为流动的幻境、矗立的传奇、沉淀的神话、未知的魅影、灵动的王国、尘封的历史、地壳的“辞典”、神奇的怪石等八章,对中国地理范围内的自然生态奇观做了一次全新的展示。
  •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全纪录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全纪录

    本书对几百个中国地理未解之谜进行全面剖析、深入开掘掩藏于神秘表象背后的真实,引导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读者在充分享受阅读乐趣,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广阔的认知空间和文化视野。
  • 现代理论物理大师尼尔斯·玻尔

    现代理论物理大师尼尔斯·玻尔

    本书以青少年为主要阅读对象、介绍尼尔斯·玻尔——这位推进量子物理学、成功拓宽人类思维新领域的丹麦科学家,介绍他走上诺贝尔奖台、及“论战爱因斯坦”的故事。
  • 化石真相

    化石真相

    古生物学是什么?它是一门关于化石的学科。它标示着久远和神秘,它看似虚无缥缈,其实,它们才是那么的笃定和真实,因为无一不是那么真实地封印在一块块黏糊糊的石块中,在地壳中随着岩石翻来覆去,一小部分有幸或是说不幸地与世人见面,向人们陈述出它们当时的生活故事。
热门推荐
  • 猛禽

    猛禽

    叶霄曾经以为身为一个临刑的死囚他已经掉到了生活的最低点,但显然生活这个婊子很乐意把下限再拉得低一点。从昏迷中醒来,他发现自己被结结实实地锁在一间密闭的金属囚室里。他不记得怎么来到这里,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与他关在一起的矮个青年似乎不怎么友好,但也许是他目前唯一能相信的人。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他们被迫接受了本尼迪克?卢瑟的提议。当然,等到这一对临时搭档意识到自己上了一艘跳不下来的贼船,似乎稍微有些迟了。
  • 妖怪不妖

    妖怪不妖

    妖怪降下的诅咒使得空也家的历代子孙只能够和妖怪通婚并且产子,而末代当家的这对父子却因为有着纯粹的妖瞳而被家族畏惧排斥着...就此悲苦寂寞的半妖少年邂逅了一个又一个妖怪......半妖少年和妖怪们的同居生活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的感动一个又一个的欢喜渐渐的填满着所有空虚寂寞的心...
  • 完美绝配:我的冰山王子

    完美绝配:我的冰山王子

    她静静的等待爱情,她不是灰姑娘,她是等待王子的睡美人。他静静的等待自由,他不是帅骑士,他是吻醒睡美人的王子。当豪门对豪门,美丽的她撞上冰冷的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十五年前相遇的阳光小男孩摇身一变成为冰冷王子。十五年后的她成长为美丽的公主,脸上的笑容却未改初衷。当缘分安排他们走到一起,可又再一次上演了分离。他们是否还会再次相聚,永远相守……
  • 神医小狂妃:腹黑夫君求放过

    神医小狂妃:腹黑夫君求放过

    她被骗穿越异界,遇到腹黑冷血的他……他欺负她,出卖她,她忍了!他亲了她,娶了她,她忍了!他还想爬她的床,叔可忍婶不可忍!她还是忍了!新婚夜,他说,“娘子,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们早些歇息吧。”她捋发一笑,“好啊,妾身为夫君更衣。”一股浓香,三枚银针,随着她娇柔的动作拍入某男的麻穴。“夫君,这是妾身为你量身定制的,希望你喜欢。”【奇幻言情,男女主身心干净,1V1,萌宠文】群号:527613575新浪微博:塔塔米521
  •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她是乱世中的奇女子,她有男子的霸气果决,亦有女子的妩媚坚韧。她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学艺,少年走红,名遍京津,成为有史以来女须生第一人,有京剧“冬皇”之誉。她叫孟小冬,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一个敢爱敢恨且情深的女子。她遇见的那两个男人,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杜月笙。本书详实描写了孟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传奇人生,尤其对孟小冬的两段感情,进行了整理和还原。因为她的一生,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更是一部民国风云史,一幅京剧发展路线图。
  • 灼夜之星

    灼夜之星

    和平大陆原本有着辉煌的科技文明,人民和平相处,团结友爱。然而,某日天降大量星神石和神器,人类从中获得了强大的力量,从而抛弃了科技文明,进入了“杀戮时代”。科技开始没落,文明逐渐消亡。雅蓝蒂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科技的摇篮,有着人类圣地之称,几千年来是和平大陆上唯一的净土。如今第四代神尊即将诞生,天下混乱,风云再起,雅蓝蒂再也不能独善其身。这个世界究竟会堕落到各种地步?龙灏,一个在雅蓝蒂长大的少年,他能否拯救这个世界?
  • 电影求索路

    电影求索路

    电影是第七艺术,也是当代最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再也没有任何东西能比它更迷人。我爱它。考研党、电影方面艺考的童鞋可以收藏下。
  • 空王

    空王

    世间万千法则,空间为王,且看一地球穿越者在异界掌控空间之法则,霸者天下!(新人新书,写的不周之处请多多体谅体谅。看着觉得好,也请多多支持,谢谢啦!)
  • 独家猎爱

    独家猎爱

    炎墨辰,玩昧的说“你可以选择赔偿我,但是你好像赔不起吧,或者我可以考虑你来陪我一晚,当是抵了这赔偿金”,沐兮听到这话,眼睛恶狠狠的瞪着炎魔辰说“你以为有钱人很了不起吗?我虽然没钱,出身普通人家,但是我的尊严不容任何人践踏,你的眼睛只看到有钱人,完全不懂什么是尊严,教养,你真可悲,你真可怜”,此话一出,炎墨辰受辱,顿时俊脸变色,双目如冰…………俩人因此杠上了,与此同时,一朵爱情的小花,在俩人心里悄然绽放…………(这只是故事的简介,预知后事,还望大家多多关注)
  • 魔土传说

    魔土传说

    前世,他被挚爱的女人背叛,死后却得到了再入轮回的机会,然而,这一切都是被人刻意操纵的结果,在轮回桥上,他被夺走,没有轮回,而是重生在了一个被称之为魔土的陌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