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5000000038

第38章 赤水河风情(2)

以太平渡为例子吧,这是红军第二、第四次渡赤水的主要渡口,它在川南和赤水河流域的乡镇中创下了许多“最”:“四渡赤水”的次数、渡口最多;收养、救护红军伤员、散失人员最多;帮助红军渡河、当向导、筹军粮、搞宣传的人最多;赤水河畔唯一一条长征街,家家户户住过红军;红军留下的遗物最多,达700多件;红军的动人故事流传最多,有数十个;1935年2月18日—21日,3月19日—22日红军二渡和四渡赤水这8天中,太平举镇家家扛木头,下门板,拆箱子柜子,乡民们用山一样的脊梁在赤水河上扛出了长留青史的浮桥,让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麾下走过,“四渡赤水战略”才因此而功德圆满。20多年后,毛泽东对英国陆军元帅、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四渡赤水”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这就是古蔺大山在硬扎中生出的淳厚、耿直、情义。说古蔺是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滇黔的大后方,是当时中国革命的“临时中央苏区”,说古蔺山对那群中国历史上的特殊男人们倾心相许,恩重如山,毫不夸张。

古蔺人硬邦邦的性格无疑是古蔺山的代表著作。但古蔺也不是一条路走到黑地只是硬。古蔺的山其实也很浪漫——它也用上了吃奶的力气在古蔺人的性格中“创作”柔情万种与芬芳婉约。

柔情万种与芬芳婉约在古蔺有三种表现形式:花、女性、水。

如果有一个外地人第一次到古蔺,你就是打死他,他也不会相信那些雄赳赳的大山中居然会有花,而且还是幽雅清逸的兰花。兰花在中国的地位向来很高,名头从两千多年前就香起,孔夫子称颂芝兰为“王者香”,诗人屈原则把兰花比作心灵的陪伴,文人雅士把她与“梅、竹、菊”号为花中四君子。而古蔺的大山中居然就惊心动魄地盛产兰花,在霜雪冰冻之下,烈日炙烤之中,青翠欲滴,争奇斗艳。一年有四季,古蔺月月有兰花,剑兰、四季兰、春兰、送春兰、蕙兰、台兰、虎头兰、套耳兰、硬叶兰、线叶兰、纹瓣兰、牟耳兰、金边兰、寒兰……数十种尤物,红、黄、白、绿、墨尽显樱唇小蛮腰,有如选美大赛,让人要看花眼。花又千姿百态,有梅瓣、荷瓣、水仙瓣、水晶头、水晶稿,仿佛佳人轻挪莲步,呵气如兰。其中的绝色“红孩儿”“水晶奇梅”“金牡丹”“牛郎织女”,千金方可一求,累累在各种兰展上“升国旗”“唱国歌”,很争了古蔺山的气,很长了古蔺人的脸。这就逼了那些兰界专家大佬们心服口服地封古蔺兰花是“旷代奇花,川南一绝”,还把中国“春兰之都”“产兰圣地”的花环挂在古蔺的胸口上。古蔺也就顺水推舟,半推半就,把兰花作为县花,以喻示古蔺高洁、幽雅、逸远的城市精神。

古蔺兰花的香,是古蔺的大山把日月精华收在心中,再用胸膛中热辣辣的血进行调和,然后浇注在兰花的根茎中放出来的香——这样的香,想不“旷代奇花,川南一绝”都不行;这样的香,自然是绝香,是儿女情长的香,是奢侈的香——奢香。

“奢香——”古蔺历史上一个绝代风华的女性现在应该出场了。古蔺既然有兰花,那么迟早就会出这样一个芬芳的女性。奢香夫人是彝族人,元末明初古蔺县落鸿坝人,14岁远嫁水西,曾代理明朝贵州宣慰使职务。600多年前,奢香夫人以她女性的如兰温馨、如诗情怀、如母博爱,倡导彝汉苗融和通婚,兴办汉学,传授耕织技术,开路架桥,设立驿站,将处于夜郎古国边地的古蔺,玉口芳心导引向和谐先进的大明王朝文明,结束了古蔺“不与秦塞通人烟”的蒙昧。明太祖朱元璋曾说:“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

奢香夫人的年代,是古蔺文明史上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在她之前,古蔺的大山属于真正的荒蛮蒙昧状态。她的出现,如初春灿烂开放的兰花,如同暗夜中燃起的希望之光,驱散了笼罩在古蔺人心中的荒蛮蒙昧,让古蔺看到了“解放区的天”。在中国,很少有一个地方的文明,是由一个女性优雅地改写,也很少有一个地方的人在追溯古老的历史记忆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来自一个女性芬芳的微笑。至少在中国西南,没有一个地方有一个历史上的女性,能够掀开时间的幕布,一唱三叹地走上历史中央的舞台。

奢香这个名字本身,就像天女散花一样放出古蔺兰花的旷世奇香,念着这两个字的时候,你就情不自禁地要唇齿生香,让人进入“美人之名”、“美好之态”、“出色之味”、“超越芬芳”这些审美意境中。“奢”,美人之名,战国荀子《赋篇》:“闾娵子奢,莫之媒也”;“奢”,胜过,汉代张衡《西京赋》:“彼肆人之男女,丽美奢乎许史”;“奢”,美好,唐代刘禹锡《和乐天柘枝》诗云:“玉面添娇舞态奢。”说这些似乎太远了。但有一条是明明白白的,奢香夫人至今还在精神上浸润着古蔺的山,温柔着古蔺的人。

我在遥想奢香夫人时,始终没有办法避开这样两个细节:一个是她手中拈着一朵兰花,一个是她伫立在水涘。这可能是受了《诗经》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影响。不过,更深层的原因是,古蔺除了硬邦邦的山岩,其实也非常水性——山的胸腔里热辣辣流泻出来的血液,成了赤水河的水、白沙河的水、大村河的水、黄荆老林的山泉水。这些水情深意长,在大娄山余脉的深山中流成春,流成秋,流成月,流成年,血浓于水地呵护在古蔺人的血管中,自然就要在人的性格中繁殖出水的执着、水的痴情、水的浪漫、水的婉约……

天下之水都有灵性。古蔺水的灵性,就是以山的气派上下求索,找一条通向天地大美的“路”。这条路就是造酒!通过“酒”, 古蔺彰显出了这块土地贮藏的万紫千红的生命气象,获得了自己在这个星球上的话语权!

古蔺人与酒结缘,是天意。“天意从来高难问”,但在古蔺,天意是明晃晃地摆在坝子里的月亮:古蔺的水,都是从岩腔里晶晶莹莹浸出、冒出、流出来的,分明是山的乳汁,养人的五脏六腑,养满山遍野的灵秀。一到夏秋,满山都是高粱、苞谷、小麦在显摆,这样的高粱、苞谷、小麦品相之高,绝非外面那些平坝里的品种可比——它们似乎天生就是为酒这神秘的精灵准备的,就是上天派它们来演唱酒的交响曲的。不用它们来造酒,简直就对不住这千岩万壑的一往情深。自然喽,再好的酒,也离不了人的登场献技。生命蹉跎在大山里,一个简单的愿望,就是要扳脱山的封镇,寻找一马平川。但是,不是古蔺人这样想了就得行的。一代一代,有无数的古蔺人,只有带着没有办法莺歌燕舞一样成为现实的许多念头、盼头、愿望悄无声息地回归大山。但是,像尼采说过的那句有名的话一样,“生命不是生来给驳倒的!”这些念头、盼头、愿望一旦产生,包括他们在大热天八颗八颗摔出的汗水,手脚在山上碰出、跌出的猩红的血,肯定不会心甘情愿、月冷风清地死去。它们要么是倔强地遗传在活人的血管里跳动,要么就是化为涓涓的水从大山的胸腔里浸出、冒出、流出来。“众里寻她千百度”,当酒向他们吹奏出黄钟大吕般的集结号时,山水,高粱、苞谷、小麦,生命的念盼,就自然要情投意合,电光火石地联袂上演一幕人间好戏——这就是让世人销魂的古蔺酒!

酒,就是古蔺之水燃烧出的火一样的性格,是古蔺大山另外一种形态的“硬扎”。造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从县城到各个乡场,都有造酒的人。有的是作坊,大的要雇用20多人;有的就是单门独户,自产自喝。赤水河边的乡镇,造酒的人家就更多了,最为典型的是二郎滩,这里的人生下来首先认得的便是酒,然后脚踩着酒味长大,长大便造酒——他们是起五更睡半夜累得死去活来要造酒,用糠用菜用清水塞进肚子也要造酒。日子就这样耗在酒中,呕心沥血,如蚕吐丝,丝尽而情无尽,一把骨头埋在二郎滩,风吹雨淋,冬去春来,又化为呵护这土地上高粱、苞谷、小麦的泥巴——情重,意挚。酒如斯人,古蔺的酒真正是情系天地!可以说,古蔺的酒就是古蔺山的灵魂,就是古蔺之水神话的奢香,就是古蔺天人合一的兰花,就是古蔺人从血液中派出的浪漫“使者”,就是这一方人一生的想头,生存的哲学,活着的命根,氏族的图腾,皈依的宗教,登天的梯子……

没有人统计过在这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多少人造过酒,但是可以想象,要是把那些造酒的甄子堆放在一起,肯定就会在古蔺成为一座新的山,如果是排列在一起,那就是一条新路,一条热乎乎的路,一条喊着号子的梦之路,一条抹杀冬天的寒冷和风雪的路,一条烈火熊熊连接春天的路。古蔺的山太大了,古蔺冬天的风雪冰凌太多了,古蔺冬天的路太难走了——有了酒,古蔺人就可以更加从容和温暖地走过长长的冬季。那些踯躅在风雪呼叫的山路上的汉子,也许辛劳了一生,却仍然吃了上顿没下顿,现在他还必须咬紧牙巴骨,“嗨哟,嗨哟”地挪动沉重的脚步。但当想到前方有一碗酒在等他,他的脚步肯定就会稍显轻松,他的眼睛就会放射穿山越岭的光芒,他甚至会看到水牯牛在初春的田里掀起蓬勃旺盛的水花,甚至会想象出他的儿女们笑傲在花红草绿的大地上。他一步又一步,平平仄仄平平仄地走在雪地里的脚印,就因此成了一行一行的散文诗……酒,就是这样让古蔺人希望起来,浪漫起来,婉约起来,也山一样硬扎起来。

古蔺酒是诗,更是音乐的盛宴——“神采飞扬·中国郎”,从赤水河畔的二郎滩通往中国各大城市的路上,到处都喧响着以郎酒领衔主演的古蔺酒感性生命的歌唱……哦,就像邓丽君用歌声把阿里山、绿岛、鹿港小镇唱成了台湾的知名景点一样,古蔺的酒也把赤水河边的二郎滩、太平渡、永乐、丹桂的山和水“唱”成了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的知名“景点”。

山的硬扎,岩的大气,兰花的婉约,奢香夫人的情愫,水的灵性,酒的浪漫,古蔺人的气质和禀性就是这样炼成的。

有了这样的气质和禀性,古蔺人自然要响当当地在古蔺的地盘上当家做主,在天地间打出一片江湖。《古蔺县志》记载,全县姓氏有近300个,几乎都是移民。以几个大姓为例,王姓,祖籍江西,明万历年间入,传至今22代;陈姓,始自陈友功,明崇祯年间自河北颍川出任赤水河卫都尉,至今22代;刘姓,祖籍福建,明洪武十四年由毕节入;张姓,祖籍湖北,明万历年间出任总旗入,繁衍21代;孙姓,祖籍广东,明永乐年间出任赤水知府;李姓,祖籍北京三河县,明天启年间入,繁衍18代。这些王、刘、陈、张、孙、李姓的繁衍、发展,就是生命在青石板路上舍生忘死奔走出的产品。这就是古蔺人山一样的硬扎,水一样的灵动,酒一样的浪漫。千岩万壑,淹没不了他们;千难万劫,奈何不了他们!古蔺有一首儿歌,开头一句是“折耳根满坡生……”其实,他们就像满坡生的折耳根一样,呼朋唤友,倔强峥嵘,敲锣打鼓,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生根开花在古蔺的山山水水——如今在古蔺的大街上、乡场上,到处都有这样一些人。这样一些人连续不断地奔走,前赴后继地奔走,就在古蔺的大山里走出了村落,在山溪河边走出了乡场,最后的集大成者,就是在火星山下的落鸿河边走出了古蔺县城。

山人合一。人因山水而得了性子,山水借人而站出来生存——这就是赤水河畔的山水生成的古蔺性格!

下 聂幺爷的麻辣鸡——宰了!

“一唱雄鸡天下白。”

这句有名的诗句中的“雄鸡”,大多数地方人叫公鸡,但赤水河这方人却把它喊作“叫鸡”。雄和公只是指出了鸡的性别,没有“叫鸡”这个喊法生动形象。安一个“叫”在前面,仿佛就能听到它生猛激昂、长声嗷嗷地“哦喔——哦——”把大娄山的天叫亮,把赤水河的太阳叫出来的豪气与霸气。这说明古蔺人天生很“文学”。如果你要认为这只是孤证,我还可随便举一个例子:古蔺人说做一件事心头有数,不说“有数”,而说“有平仄”——“平仄”,好有古韵与诗意哟!

不过,叫鸡也有不叫的时候。俗话说,“拔毛的凤凰不如鸡”,按这样的说法逻辑推论下去,拔了毛的鸡就什么也不是了。其实,无论是雄鸡、公鸡还是叫鸡,就像“豆芽长齐天高也是下饭菜”一样,鸡们最后的命运都是到人的餐桌上报到。但古蔺人却不愿随随便便就打发了叫鸡。古蔺人的很“文学”,并不只是停留在对公鸡的叫法上,而是匠心独运地将拔了毛的叫鸡,出神入化地创作为雄赳赳气昂昂的麻辣鸡,而且比有毛的叫鸡还要“呼儿嗨哟”,还要雄得起,叫得响。

同类推荐
  • 中国名关

    中国名关

    在中华建筑宝库中,有一种璀璨夺目的建筑奇葩——关隘。本书集其大成,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其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和造型风貌,同时穿插大量十分珍贵、精美的照,让读者全方位、多侧面地对中国的关隘有一个深入浅出的了解,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地理、建筑艺术知识。
  • 欧洲最美的60座古堡

    欧洲最美的60座古堡

    本书精心为您挑选了欧洲最值得一游的60座古堡。它们均为欧洲古堡发展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著名古堡,主要分布于西欧、北欧、中欧,其中以英国、德国、法国居多,这些古堡是欧洲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堡,倾听历史的回声……
  • 九篇雪

    九篇雪

    《九篇雪》是李娟的第一部作品,写的是在李娟在少女时代跟随家人在新疆阿勒泰草原生活和做生意的全部故事。通过码庄子、搭帐篷、做生意、赶牛、牧羊、找麻雀、住山野、走戈壁、挑水、吃抓肉、打工等一组组活生生的真实生活画面,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幅不为人知的阿勒泰生活面貌。这些古老而又富有尊严的真实生活,充满灵性,宁静而又厚重,是一部令人如痴如醉而又深藏原始野性的西域牧歌。
  • 石板塘上卷

    石板塘上卷

    洞庭湖南岸那一大片低矮的丘陵上,有一座孤零零的高山突兀而起。那山呈带状,高低起伏,绵延百里,很像一条卧伏的蚕虫,故名卧蚕山。但卧蚕山只是地图上的名字,老百姓并不这么叫她。当地人最重风水,起房盖屋时,讲究“前有照,后有靠,左右山环水抱”。卧蚕山巍然耸立,气势雄伟,形状颇有点像照壁,且终年郁郁葱葱,风光秀丽,还有许多历史遗迹、离奇传说以及名人的活动踪影。
  • 和最爱的人去西藏

    和最爱的人去西藏

    只有去过西藏,你才知道自己缺了什么,西藏究竟能给予我们什么,只有去过的人才知道。作者在西藏行走十年,她最先与西藏结缘是因为旅行,后来因为热爱这一方土地,而选择生活在这里,耳濡目染西藏的风土人情,她遍访西藏的村庄与庙宇,她还四处追寻藏地灵性,与活佛、高僧、尼姑、老者探求佛家因缘,修身智慧、生命的真谛,求得人生的淡定与从容。西藏不仅仅是一方充满灵性的土地,更是一方充满智慧的土地。
热门推荐
  • 皇帝很缠人:冷妃不下堂

    皇帝很缠人:冷妃不下堂

    一夕间,皇位易主,父皇被杀,亲弟被囚,她被心爱的人送去敌国和亲。面对和亲王爷的温柔,原以为觅得良人,谁知不过是一个个阴谋。权利斗争中,是甘当他人的棋子,还是为自己挣得一片天空?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谨慎(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谨慎(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女汉子逆袭总裁老公

    女汉子逆袭总裁老公

    女汉子顾小萱邪邪的看着总裁陆易驰,说——如果你是神通广大的泼猴,我就是专治你的如来佛主;如果你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伦家就是让你啃的火柴;如果你是爱理不理的高冷总裁,我就是死皮赖脸抱你大腿的柔情少女,额,柔情不对,不管了,总之我要逆袭,哈哈哈哈……
  • 我喜欢你对我微笑的样子

    我喜欢你对我微笑的样子

    一个温柔体贴、貌美如花的女孩遇见一个外表霸道十足,内心很暖心的帅气男孩。一段爱情故事……
  • 青春的疏影

    青春的疏影

    这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在一所普通的高中。过着平凡而又普通的生活,在普通的日子里,遇见一位普通的人。从此,普通的她再也无法继续普通的生活。一潭静水,被一颗石子激起点点涟漪。普通的小人物也有不普通的生活。从没恋爱过的她,遇见身经百战的他!是她胜?还是他胜?
  • 影道独尊

    影道独尊

    茫茫影界,谁主沉浮。行御影道,唯我独尊!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这是一个修炼影力的世界!
  • 夫君别闹了!

    夫君别闹了!

    “凌艺寒,雪峰,大白哥哥,唔,二薇想要一个抱抱举高高。”艾薇儿笑了笑。“好。”凌艺寒溺宠地摸摸她的头。一个霸道的王子公主之恋。
  • 闪电御鬼

    闪电御鬼

    红如鲜血的夕阳染红了山丘上的草地,那里树立着一座巨大的石像,也被夕阳染成了血色。那座石像是一名身披带帽风衣的人,帽子挡住了面容只露出强健的体魄,手中拿着一把超越身高的巨镰,像是在挥舞着。每个过路的人都会停下忙碌的脚步,对着石像诚恳的弯下腰去,祭拜着这个石像,嘴中还不由的默念着“死神保佑!”
  • 中国古代的法律形式

    中国古代的法律形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易水绝恋

    易水绝恋

    吕云惠,小小下岗女工,四处找工作,天文研究所面试见真功,结交好友!开会议亮功夫,一鸣惊人。实验之际,被热浪冲倒,醒来竟发现穿越到了清朝雍正时代?三百年前那段风云变幻的峥嵘岁月,只因她的意外加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