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5000000046

第46章 乡下人眼中的上海(1)

感恩上海

四川在上海的眼中是乡下。我的家乡古蔺远离省城成都,是四川盆地边缘山区,更是乡下的乡下。

生长在乡下的我们,儿时对上海的认识是从一些已经成为历史的细节开始的。比如上海产的收音机、手表、电筒、自行车,还有毛巾、肥皂、铅笔……那时的上海产品都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上海”二字的变体造型:黄浦江边的高楼大厦。只要是印有这样标志的东西,你尽管闭着眼睛放心使用。

与此同时,还有邻居叔叔从上海出差带回的传说:遍地是高楼,楼顶在半天云里,抬了头看,帽子要落下来;娃娃到了上海,不能乱说话,口里要含一块小石头……

上海,那时就是我心中的一个神话。

其实我应该感恩上海。我和两个弟弟都有一个难忘的共同记忆:家中那台上海产的破旧缝纫机发出的“嗒嗒嗒”的声音。这“嗒嗒嗒”的声音,由母亲踩踏出来,常常从白天一直要响到深夜,穿越春夏秋冬,穿越我们从高中走进大学的日子,支撑了我们贫寒的家,更支撑了我和弟弟走进社会。这“嗒嗒嗒”的声音,我无法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说清它在我们心上烙下的感受,我只知道,它已经成为心脏跳动的节拍……

恢宏的上海

儿时关于上海仅仅是一些想象的碎片。而当我今天实实在在地站在上海面前时,我才知道四川为什么是乡下,而我的家乡更是乡下的乡下。

没有出过四川的人,一定会觉得成都双流机场不得了。到了上海浦东机场一比较,才知道成都双流机场也就那么回事:和上海比就是乡下水平。单以到达市区交通为例,浦东机场就有磁悬浮列车、地铁、机场大巴、出租车任你选择。坐磁悬浮到市区,10分钟一趟,37公里路程只要8分钟,最高时速是437公里。我上车后也就是把行李放好,座位找好,再让自己静下心来,还没有来得及看窗外,磁悬浮列车已经开始减速。身边人说,马上就到了。如果是在成都,出租车可能才出机场,并且那价格是磁悬浮的几倍。

云南有石林,那是自然的伟力;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都市则是楼林,这是人的伟力。整个上海就是高楼大厦累砌的。30层以上的高楼,就有几千座。特别高的有上海环球国际金融中心,高492米,世界第二;东方明珠上海广播电视塔,高468米,世界第三,仅次于加拿大553米的多伦多电视塔和俄罗斯533米的奥斯坦金电视塔;其他还有金茂大厦,高421米,明天广场,高238米……作为中国现代化、国际化、时尚化的标本,上海的国际会议中心、浦东国际机场、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世博会会馆,就是搬到纽约、伦敦、东京也绝不掉价。

上海是钢铁水泥的巨无霸。高耸在黄浦江上的南浦大桥,是其代表。南浦大桥是跨越黄浦江的斜拉索大桥,总长17华里,规模在当今世界同类桥梁中位居第三。南浦大桥犹如一架硕大无朋横卧的钢铁竖琴:跨江主桥两岸各设一座150米高的“H”形钢筋混凝土主塔,桥塔两侧各以 22对钢索连接主梁索面;主桥桥面钢框架共有438根钢梁,每根重80吨,为全国之最;制作钢梁用的钢板,最厚达80毫米,其厚度在钢结构中又是全国之最;拼装钢框架用的10多万套高强度螺栓直径30毫米,螺栓之大,我国建桥史上前所未有;大桥主桥桥面用180根钢索吊在桥塔上,其中最粗一根钢索直径146毫米,重21吨,均为全国第一………特别神奇的是浦西一面的引桥,造型为世界罕见的复曲线螺旋状,犹如蛟龙攀升,乘车盘旋而上,如同进入高原盘山公路,随着人车升高,大桥下面的花园绿地,走动的人流就变得越来越小,小到如同蚂蚁;“蛟龙”在车窗外不断攀升,让人觉得车在桥上走,人在半空游,心里不得不佩服这“钢铁竖琴”的艺术魅力。重庆是中国的桥都,但要是一对一比拼,它就拿不出一座敢和南浦大桥单挑。

这就是上海,它在努力制造中国第一、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它拿出的东西,如果达不到这样的“轰动效果”,仿佛就没有尊严,没有脸面。

追求“第一”,这是上海为自己设定的生存理念。而这座城市为了满足这个生存理念的血盆大口,就在不断地、拼命地,甚至是歇斯底里地建造更多更大的“东方明珠”、 浦东机场、南浦大桥。就像是一个吸毒上瘾的人,用“第一”来招揽天下人的目光,已成为这座城市无法割舍的癖好。如果科学技术法力无边,如果上海的地质条件足够好,如果高空的风力雷电特别听话,上海人是恨不得一个早晨就把高楼修到天上。

繁华的上海

上海的繁华是它的洋盘。

“十里洋场”不是说着玩的,走在城隍庙、南京路、淮海路,你只要随便一抬头,就能够看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地球人——我常常会产生一种幻觉,似乎脚下踩着的不是中国的土地。尤其好笑的是,我在城隍庙看到一个老外,身高也就一米五多一点,整个长相就是一个粗壮的大木桶,我疑心他甚至不能看到肚皮以下的身体部位。但他却自得其乐地坐在一把休闲椅上,好像这就是他家中庭院,并且旁若无人地往口中倾倒啤酒。我想他那肚皮就是一个啤酒桶,要是上面插上一个水龙头,一拧开关,肯定就有啤酒“哗哗——”流出来。这样的风景在我们四川那乡下是绝对看不到的。

上海原来只是长江、黄浦江与东海交汇处一个荒凉的滩头,1843年开埠,划为通商口岸,成了中国最早也最彻底西方化的城市。西洋标志最为明显的是外滩,这是上海的走廊,一面是黄浦江,一面是欧式建筑群。在这不到1.5公里长的黄浦江滩头,一个接一个地簇拥着50多幢风格各异的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大楼,好像整个欧洲的建筑都约好了到黄浦江来开“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们上小学读的课文《海关钟声》的“海关”就在这里。大楼出自英国人手笔,结合了欧洲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风格特点。据说高耸的钟楼大钟与英国伦敦国会大厦的大钟都出自同一制造商,“嘴巴鼻子”也一模一样。这座足有10层楼高的庞然大钟,为当时亚洲第一钟。特别好看的是,华灯初上之时,外滩各幢建筑物上黄、红、蓝灯火闪亮,犹如水晶宫。

外滩对面是浦东陆家嘴,众多高楼大厦直插云霄——东方明珠电视塔、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宛如巨人从天而降。夜色中这些庞然大物吐出无数璀璨的“宝石”,与震旦、花旗大厦的双屏幕LED上放射出的闪烁电光交相辉映,把黄浦江渲染得水波潋滟,神光离合,幻化出一种天上人间的神话意境。

放眼中国,再找不出如此大气辉煌、淋漓尽致的繁华夜景。

上海的繁华当然也张扬在它的街市。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是其代表作。20世纪70年代,我们就已经从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和报纸上宣传的“南京路上好八连”中,如雷贯耳地知道了它的名字——当时中国一些县城还没有电灯,不通汽车,但我们就知道了这条路上到处是霓虹灯,一不小心就可能坠入资产阶级的香艳陷阱。这条路是上海的“黄金地段”,繁华到一年365天都没有夜晚——名副其实的“不夜城”,步行街上人潮涌动,人声鼎沸。林立两旁的中西建筑物上霓虹齐放,伴着各种百年老店的招牌络绎不绝闪动,弥漫出传说中“夜上海”的韵味。还有可以与巴黎的香榭丽舍、纽约的第五大道、东京的银座等世界知名大道相媲美的淮海路;还有苏州河上用灯光打造的旖旎夜景;还有大剧院的交响乐、芭蕾舞、现代节奏的迪斯科;还有和平饭店的爵士乐,豫园的丝竹音乐,让人坠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上海的旧梦……

我在逛这些街的时候,有一个比较,这里随便一个商场中的物品,就可以把我们泸州市区所有商场装得满满当当;这些商场中趾高气扬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瑞士奢侈品,我们那古蔺乡下的商场,连名字也没听说过。

长江,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格拉丹冬雪山流出的时候,万万不会想到,在它千回万转流了几千公里后,在与东海交流的地方,会出现这样一番气象。这就像一个村姑在离开大山时,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千人迷万人追的明星一样。姜根迪如雪峰冰舌上滴落到沱沱河中的冰水声,与夜幕下黄浦江五光十色的豪华游船上的汽笛声,简直是天壤之别,根本就不是一个妈生的。

尴尬的上海

曾经有一个段子说:除了北京,都是地方;除了上海,都是乡下。

但我们乡下也有自己的好。留存在儿时记忆中的印象是:要山,不消说了,抬头就是青山;要树,桃、李、杏、柳,啥子都有,尤其是大榕树,就在河岸的岩石中伸出来,树冠下就是一个水潭;要水,就有清亮的泉水,溪水、河水,初春天上一放出太阳,就有红的、白的、墨的鱼在潭中自由自在游,把那影子布在水下整块石上……

上海没有这些。本来就无大山,那些能够给上海增添生气也有些可爱的小山包,早就被楼房瓜分了;树木在上海是稀罕之物,要10多个人才能分享一棵灰尘满面的树;挤压在高楼大厦中的绿地也少得可怜,我就在外滩附近的一座高架桥上看到一幅悬挂的标语“还我休闲绿地”——那上面的字,分明是上海人在呻唤,在哭诉;水自然是有的,长江水、黄浦江水、海水,但这些水一是不清亮,不透明,水面上有过不完的大船在水上张牙舞爪;二是这水他们也得不到。要想住这水边,与大自然为邻,就得大把大把掏银子,临水的住房一个平方要10万以上。

同类推荐
  • 印度,去十次都不够

    印度,去十次都不够

    用眼睛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会看到印度各地的异域风情,待人接物的淳朴风气和细微之处的奇趣风物;用头脑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会看到各国的角色陆续登场,分享传奇经历,不吝给予我友情、亲情和爱,交织生命轨迹;用心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只有你们可以读懂书中的密语,发现自己内心里的那一点点蠢动的萌芽,它已经在生长,沉睡中的你睫毛颤动。时机到了,你会真正地醒过来……
  • 绝色杭州

    绝色杭州

    作者王旭烽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写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人文精神,写绝代佳人、一世英豪,写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在这一湖碧水间的林林总总,这美丽华贵的城市,值得你梦萦神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这座天堂级的城市,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有名满天下的西湖水,举世奇观的钱塘潮。杭州,这如梦似幻的人间天堂,正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它温柔的怀抱。
  • 走进珠穆朗玛

    走进珠穆朗玛

    屹立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的地质构造和举世无双的高度,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为世界各国的科研工作者所注目。珠峰地区的登山和科学考察活动始于1921年,但早期的科学考察资料比较零散。自1959年我国先后对珠峰地区进行了3次较为系统的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该地区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近十几年来珠峰地区开展的冰芯、冰川变化、大气等多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对珠峰地区的认识在不断加深。
  • 切记旅游禁忌(实用生活文库)

    切记旅游禁忌(实用生活文库)

    本书分国家简介、禁忌大观、经典推荐三个板块,从蒙古、日本、泰国等国家来向读者介绍旅游时需要注意和切记的事项。
  •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是一本构思精妙的书。首先,妙在一个“跟”字上。和顺风光集太行壮美与古韵秀雅于一身,若以世俗之见,必是哪里人多去哪里,何处有名说何处,而世芳却绝不随波逐流。他借古发今,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循着古人的思路,以幽幽的古人情怀,追随着古人的足迹,开始进行了一场不会也不可能有终结的历古、访古、探古、思古、鉴古、述古的大旅行。
热门推荐
  • 宅女的明星养成

    宅女的明星养成

    一个手办外加一盘限量版的游戏,她就把自己给卖了。很久以后,她后悔地说:“我怎么也值三个手办两盘限量版游戏吧!”======16岁的超级重度宅女被制作人以“成为偶像以后,可以轻松赚得买手办和游戏的钱”的理由,“拐骗”成为偶像。
  • 仙途漫漫:仙君请留步

    仙途漫漫:仙君请留步

    田家有女名田甜,或许是一生太甜了,捡来了一个破衣男子当农夫来给自己添堵,可是为什么,这个农夫这么懒?地不耕,菜不种,可是偏偏还有钱花?田甜一度认为,这个农夫是盗贼,这天晚上刚想抓贼,结果发现了闲夫的秘密。宗门的第一真人山泉真人,这个身价,田甜想都不敢想,可是凭什么?凭什么逼着她一起踏上了修仙之路!田甜心里那叫一个气愤啊,可是奈何夫君太腹黑,太妖孽,只能乖乖认栽!
  • 仙长生

    仙长生

    一部慢热的作品,幻想怪异,故事性的讲述一个稚嫩的世界观。
  • 雪落残响

    雪落残响

    穿越不是机缘巧合,若非好意便是阴谋。阴谋让我遇见你,爱上你,然后忘了你。那么,姻缘呢?———————————————————————本文历史架空,说是穿越时空,其实是穿越结界。涉及魔法、咒术、灵力异能等一些列空想产物,又有神兽萌宠出没打酱油。其中世代恩怨复杂,血统关系更复杂。且看谁是终极大BOSS。
  • 中北欧现代经典作品赏析

    中北欧现代经典作品赏析

    德国资产阶级建立民族剧院,企图通过戏剧教育群众,以求得在精神上统一德国,莱辛、席勒以及当时一些民族剧院的创办者,都对此作过很大的努力。《维廉·麦斯特的戏剧使命》也反映了这种资产阶级的愿望和企图。出身于商人家庭的维廉·麦斯特不满意他身边的狭隘庸俗的环境,投身于他认为具有广阔天地的戏剧事业,想建立一所民族剧院。他幼年就爱好傀儡戏,到了青年时期,他经常到剧院看戏,爱上了女演员马利亚娜,不久由于误会和她分开了,随后加入了一个流动剧团。
  • 穿越之魔妃倾城

    穿越之魔妃倾城

    她本是现代忍者杀手,精通忍术,蛊术,阵法,却因驭兽珠被昔日好友背叛穿越至玄武大陆,成为一个经络堵塞,被人取笑的废材,但她不再是那个她,学幻术,拜师傅,练灵丹,契神兽,遇上他,爱上他……
  • 天弑穹

    天弑穹

    荒芜大陆,浩瀚无垠。万族林立,争其顶峰。凶兽戾禽,散落四方。这边天地,动乱不断,谁能主宰?少年木枫,在这片天地,展开了一段热血传奇之路。
  • 秋天的背影

    秋天的背影

    本书收集了作者1984年至2000年间的部分诗作。包括“四十不惑”、“黄昏意象”、“晨曲”、“聆听远方”、“忘掉孤独”等。
  • 王源时光微凉你微暖

    王源时光微凉你微暖

    他的背包里会装许多糖果,因为他怕队长小凯低血糖犯了,被大家误认为自己私自偷偷吃东西,他是谁,他就是,星星眼,薄荷音的王源,拥有完美侧颜的王子。
  • 弃妃难求:王爷的妃不如妾

    弃妃难求:王爷的妃不如妾

    成亲两年,他就要纳王侧妃。而与以往纳妾不同的是,这次他是真的上心了。她不知道这一生还要看着他纳多少侧室进门……她不想像娘亲一样,拥有的只有王妃这个头衔。可是她却无力阻止。侧王妃一进门,王府从此平生波澜。面对他一次次的责难,她默默忍受下来。最后,王妃的头衔终于从她身上卸去。而她没想到,今生她真的能离开王府,离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