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9100000028

第28章 商女也知亡国恨,寂冷长眠香妃冢——赛金花评传(5)

赛金花于是用银洋疏通了县衙,打发了解差,重新获得了自由。1905年她再度来到上海滩,在昔日烟花姊妹苏州籍的金小宝帮助下,又在上海小花路挂牌开业了。门上高悬“京都赛寓”的大红匾额。为了招徕远客,捞得外汇,她还别出新裁地在旁注上英文。虽然这次来沪已今非昔比,当初她年正芬芳,她住的是“五楼一底”的洋楼,开的是十足的上等乐园,故题记“书寓”;而今已年届不惑,纵然“泽发雪肤,略施膏沐,犹似三十许也”,但厚粉之下,难掩皱纹,因而按花界规矩,只能称“寓”了,降为二等妓院(“长三”)了。不过,这“寓”前的“京都赛”三字却分外惹眼;至于她对“外交掌故,肆应如流”的本钱,更填补了她年龄稍大一些的不足。而且那旁注的一段洋文,又激起了洋老爷们希望一睹他们当年联军元帅的异国情侣的热情。因此,赛金花一开张,竟是个开门大喜,宾客盈门。

稍后,又因为美帝国主义订立排斥华工案,迫害我旅美华侨,国内掀起了以沿海城市为主体的全国性抵制美货运动,民族自觉意识高涨,许多爱国的小说家、杂文家,大量出版反美作品,从前那位洪老爷“门生的门生”曾朴也把“小太师母”赛金花的韵事搬进小说,写成“文采蜚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讽世文学《孽海花》问世。由于小说以尽人皆知的风云人物赛金花为主线,又淋漓尽致地写了那些人们口头上讳莫如深而暗地里却手舞足蹈的情节,并且还配合了反美反帝的浪潮,因而也是一出行销,洛阳纸贵。虽然现实中活生生的赛金花不满意小说中对她的太多暴露和时有的歪曲,但是却帮助她获得了更高的知名度,激起了人们对她更高的热情。因而她在上海再度走红,这四五年间的生意,竟然有超过当年之势!

花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这时的赛已年近五十,再是“金花”“银花”,没有不凋谢的鲜花。这以色事人的行当就是那样,花艳花红任蝶舞,花黄花谢不值钱!尽管是“京都赛寓”,任你旁注洋文,也难免“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结局。赛金花的时代已经过去,形势逼着她冷静下来,“总愿遇着一个真心男子,过过家庭生活”(《外传》)。1910年,果然遇着了,其人便是曹瑞忠。曹是沪宁铁路上的一个总稽察,权力涉及四十余个大小车站,他是一个实心的人,虽然不如青楼中其他豪富少年那样会调笑取闹,一挥千金,却具有一片真诚的热忱和实实在在的情感,对赛金花体贴入微,这样一来,竟使赛金花大受感动,将他推为“阅历中的一个特殊的男子”,当年便同居,撤牌住家(《外传》)。可惜这种她渴望既久的“做人家”(吴人谓勤俭度日的家庭生活为“做人家”)的生活又是昙花一现就消失了,1912年曹就去世了,赛金花只得又拉开帷幕,继续演完她为妓生涯的最后一幕。这时,满清政府已在武昌起义的一声炮声中宣告灭亡,1912年中华民国亦已成立。但是大权落在了窃国大盗袁世凯手中,他演了一场帝制复辟的丑剧。革命并未完全成功。大批革命党人群集上海,娼楼妓院成了理想的避难所和策源地。赛金花以当年曾经同情过革命党的同志沈荩的资格,又结识了一批革命党人,其中的魏斯炅(耿)便是赛心目中最“真心”的一个。魏氏系江西金溪人士,曾在反袁的“二次革命”中,出任过李烈钧江西军政府的民政厅长、参议院议员。后来“二次革命”被袁世凯扑灭,魏潜逃至上海。1913年赛与魏相识,1916年魏携赛金花一同回到北京樱桃斜街的寓所。这时恢复帝制的袁世凯已在举国共诛的声讨中死去,全国上下额手称庆。“匈奴”已灭,魏先生可以“为家”了。1918年他们来到上海,在魏氏上海的寓所中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魏氏身着大礼服,赛氏身披拖地长纱巾,高高兴兴地照了结婚照,这结婚照后来也就成了赛金花永远保存留念的珍品。五十五岁的赛金花终于找到了个合法的归宿。不过需要交待的是.魏先生与赛金花虽然是合法婚姻,但家中也另有明媒正娶的一妻一妾。

婚后重返北京居住。一段时间内,魏斯炅待赛金花十分体贴,对赛的母亲潘氏也竭尽孝心,让折腾半生的赛金花及其辛苦一世的赛母充分享受了平等自由的家庭生活。不幸1921年赛母去世,更不幸的是六个月后魏斯炅也离她而去。赛金花重失爱夫,再做孀妇。面对这接二连三的打击,她变得木人一般,欲哭无所,欲诉无言了。这时,魏斯炅的妻妾以及亲戚对赛金花十分鄙夷,百般凌辱。在人们心目中,女人是祸水,而这女人中最下贱的娼妓自然就更是祸水了。当魏斯炅亡灵在北京江西会馆祭奠时,人们又在挽联中诅咒她,使本来心已破碎的赛氏又添万分屈辱。后来在与魏氏家属分割遗产时,赛氏又彻底败北。绝望之下,赛金花只好将家迁至天桥附近居仁里的一所平房中,隐居起来,直到1933年才再度为人所知。

九、蜇居天桥穷愁里,长斋绣佛度余生

天桥,那是个艺文荟萃、喧嚣繁华的所在。它位于北京永定门内。那里不仅是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手工艺品集中的地方,而且是三教九流聚集的地方。清末至民国时期,在那里聚集着各种表演戏曲、曲艺杂技、杂耍、木偶戏、武术及民间艺人和剪纸、绣品等艺术品,吸引着北京居民和四方来客,堪称露天俱乐部和民间艺术博物馆。在一个绣品摊旁边,有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妇人,要不是太粗心的话,还能发现她当年的一点风采。这便是隐姓埋名多年的名妓赛金花!终于没有多少顾主,也许是从事同行业的人太多了吧?也许,是自己早年太贪玩,没有学成那饮誉遐迩的苏州刺绣?也许……她想不下去了,于是收了摊子,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我们随着她的身影,就会看到居仁里。居仁里的巷口也是一个小小的集市,这里远没有天桥的气派,更没有天桥的风雅,那乱杂无章的皮货摊、家具铺,以及简陋的茶水肆、乏味的说书大鼓……构成了这里的一切。顺着这条巷道一直往前走,那最里边的一个门洞十六号,便是赛金花的寓所。自从与魏家闹翻后,她便居于此。那是一幢矮小的房屋,虽是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但却破败陈旧,院落荒芜,除了自民国初年已跟随了赛金花的一对“义仆”老妈子蒋氏及其痴弟而外,只有活泼可爱的小犬、小猫穿梭其间,方显出一些生气来。这里自然不是花枝招展的傅彩云锦衣玉食的“书寓”或“清吟班”,也不是公卿名流斗酒寻欢的“京都赛寓”。这里居住的是位风华已逝的老妇人,她失却了为男人们提供欢乐的资本,自然男人们也就顺理成章地离开了她、忘记了她,不再将元宝往这里扔。此时的她,见那“秦楼笙歌楚馆笛舞不过一刹那风流而已”,她万念俱灰了。于是她越来越“无心修饰”,日日夜夜,面对绣佛,“礼佛自忏”。一则以忏悔自己因“爱热闹,寻快活”而堕人平康、游戏青楼,以至于落得被凌辱、被遗弃的下场;二则以寻求精神寄托,以减轻一点现实生活中的孤凄与寂寞;三则以重修因缘早成善果,进入那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任凭她如何意诚心敬,仍然无法忘却过去的一切。

居住天桥的最初几年,仗着往日的一点积蓄,再辅以手工活、作佛事,倒也勉强过得平平安安。到公元1933年,她锦囊殆尽,连每月大洋八角的房租也缴纳不起了。有好心人为赛金花写了纸呈文给北京公安局,请求为她豁免房租。文中历陈赛金花在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忧时伤国,不忍坐视,原本与瓦德西氏有结交之谊,挺身谒瓦,劝令约束联军,尊重人道,毋再蛮横,以复邦交。瓦从其言,联军纪律顿肃,而吾国民命斯保”的功劳。被一好事记者拿去往报上一发表,立即震动了北京社会,轰动大江南北,埋没多年的赛再次成了新闻人物。

这时,是“九一八”事变后三年,日本帝国主义者的铁蹄已踏遍东三省,并进而人长城,威胁华北。这年五月卖国的《塘沽协订》签署,北京有重陷帝国主义蹂躏的危险。中国人民,尤其是北京人民,对赛金花的再度出现,产生了强烈的联想和预感。有爱国心的文人希望从赛金花的身上找到作警世之言的素材;历史学家希望从赛金花这具“出土文物”那里,得到考据庚子国变的史料。更有那被《孽海花》陶醉过的读者,根据作者提供的聪明、美丽、放荡、轻佻不拘的线索,希望从赛金花那额角的皱纹中读出点什么。至于那电影、戏剧、小说的作者和老板,更认为赛金花的身世是难得的奇货。于是,记者、教授、作家以及猎奇士绅,纷至沓来,登门造访。冷落了多年的“赛寓”成了人们寻奇猎宝的对象,一时又变得车错毂兮马摩肩了。北“京”南“海”大报小报,有关赛金花的采访、回忆、评述的消息不断。随着采访者的满意离去,便是小样礼品的遗赠,赛氏主仆也暂免饥冷。

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与弟子商鸿逵在访问赛金花后,写成《赛金花本事》,答应将润笔所得如数交给赛金花,1936年,进步作家夏衍编成的七幕话剧《赛金花》,也在上海金城大戏院上演,轰动一时,蓝平就因争演该剧主角未成而大发醋劲的;上海“四十年代”剧社也排演赛金花剧,并宣言要从营业所得中抽出部分利润来拯救名花;上海业余剧社甚至以高薪约赛金花登台演出。只可惜雷声大雨点小,此时的赛金花已人老珠黄,从前那种时代早已成了过去,这靠施舍敛钱的方式又哪里能与当初令人在狂迷中倾囊的买笑盛况相比呢?某公慨然应允要在上海这个赛金花当年数度走红的乐园里为她募捐,尽管他东奔西走,声嘶力竭,也只汇来了二十余元。因此,当赛金花收到韩复榘的一百元赏赐时,竟是感激零涕,花了两天时间,歪歪扭扭地写了一封感谢信,千恩万谢地说:“含情不忍诉琵琶,几度低头掠鬓鸦。多谢山东韩主席,肯持重币赏残花!”(《赛金花轶事汇编》)

靠人施舍的生活到底有限得很,至1936年,赛金花已积欠房租达数百元,被房东控告,法院判令赛金花必须于次年端阳节前搬离!也许赛金花已走投无路,也许她礼佛已修成正果,于是,在“无钱加煤,炉火不温”,“拥败絮,呼冷不已”的处境中,连呼“我今去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教主、洪状元已来迎我!”在数阵狂笑中,求得了人生的彻底解脱。(《中国近世十大新闻》)其时公元1936年12月3日是也!

十、长眠香妃冢,千古留风情

一代名花,历尽风风雨雨后,与世长辞了。据说临死前,赛金花曾写下一首《悠悠曲》:

天悠悠,地悠悠,风花雪月不知愁,斜睇迎来天下客,艳装袅娜度春秋。度春秋,空悠悠,长夜尽成西厢梦,扶疏深处唱风流。唱风流,万事愁,一朝春尽红颜老,门庭冷落叹白头。叹白头,泪水稠,家产万贯今何在?食不果腹衣褴褛。衣褴褛,满身垢,一副骸骨谁来收?自古红颜多薄命,时运不济胜二尤。胜二尤,深海仇,纨绔王公皆猪狗,赏花折柳情不留。天悠悠,地悠悠,贞操牌坊万世流!《(陈传)》

字字血泪,长恨悠悠,这便是赛金花从十三岁豆蔻年华走上卖笑生涯后,时浮时沉,最终穷困凄凉而死的写照,也是古今众多妓女生涯的共同写照。赛金花到底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在这万般皆苦的人生弥留之际,不仅能深深反省自己那放浪形骸的痛苦而罪过的一生,而且还能预言自己的“一副骸骨谁来收”的后事。果然,她死后,棺木无着,装裹阙然,急得两位忠心耿耿的“义仆”号啕大恸。

好在这个世界上具有“善端”的人确也不少,只要有人率先为之诱导或倡议,还是不难有人起而为善的。在前北京商会会长孙晋卿和沈钧等人的倡导下,发起了义葬赛金花的募捐活动;名教授肖一山等发起助葬筹备处,教授多人列名;画家李苦禅、王青等将自己和徐悲鸿的画作六十余幅,义卖于中山公园以助葬。众人葬花,居然募得款项一千三百多银元,可以热热闹闹将赛氏亡灵营葬复营斋了。

至于墓地,赛金花临死时也知道她不会“涅槃”,其最高的奢望是“进万安公墓”。但是义葬名花的二三君子,都认为赛金花一生经历,既已谱成诗歌小说,若葬之公墓,似乎有些明珠投暗,太可惜了。为给北京风光添一韵迹,一致主张将赛金花布满风流色彩的“遗蜕”,卜葬于陶然亭之旁,而建墓于有口皆碑的香冢与鹦鹉冢之间。慈悲庵的佛弟子也大发慈悲,献地一分八厘。

1936年12月16日,雪后方霁,义仆蒋乾方充孝子,义女侯秀贞充孝女,裹罩着绣有寿福字样棺罩的赛氏灵柩,在一遍哀乐和五三欷歔声中,随着引魂幡的招引,踏着纸钱铺出的路,缓缓地移向另一个世界。人们来到陶然亭,放眼一看,只见白茫茫看似洁净的瑞雪埋葬了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大大的雪墓一样,再近看这陶然亭的雪墓下面,掩盖不住的是更小的点点乱冢,处处坟茔。原来这里是个野鬼啼号的乱葬冈,特别是那妓女的香窟特多。每到清明寒食,活着的妓女悲其性命,感其身世,常来这里烧纸哭诉,大放悲声。只因这里处于城南郊外,颇带几分清空与寂静,那看破红尘的和尚尼姑便来这里修炼,把它当成净土。康熙时工部郎中江藻又建亭于此,取白乐天“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命名为“陶然亭”。于是这荒冢野寺便与文人雅士结下了缘。那些厌倦了城里生活的墨客词人,便携酒会友于此,任情抒发一番才情与忧伤。倘若连这抒发也厌倦了,便把诗稿就地一焚,随风飘扬,化为虚空。那赛金花卜葬处的鹦鹉冢便是某词客焚稿的纪念碑哩!至于那“香冢”,有说是名妓倩云的归宿,有人说是清宫不敷自香的香妃的秘密冢。不管是谁,都充满了风流色彩。赛金花能厕身于这风流女伴与闲情词客之间,与她那平生风流,不是相得益彰吗?再请看那香冢前面,一断残碑上刻着: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血亦有时尽,月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原来这好客的香冢已为新来的伙伴准备好了共同的墓碑!安息吧,傅彩云,赛金花!

她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当她可爱时,她是一个天真活泼的美人;当她淫荡时,她又是一个放浪形骸的妓女;当她善良时,她是一个见义勇为的救星;当她心狠时,她又是一个逼良为娼的恶鸨;当她富贵时,她是一个称艳上流的贵妇;当她贫贱时,她又是一个摇尾乞怜的乞婆……这就是她,她就是这样!她不仅与同辈们形成鲜明对比,她还在自己一生中对比鲜明。多种特性,多样人生,多种面貌,这就是赛金花的风格。人们可以认识她,可以评说她,可以喜、可以怒,可以弃,可以悲,但是却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是”与“非”来一言以蔽之。如果硬要强作结论的话,那只能是:荒唐世道荒唐人生,可怜命运可怜人儿。

同类推荐
  •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本书是宋以朗围绕其父宋淇的一部传记。宋淇(1919—1996),笔名林以亮等,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批评、红学研究、翻译、电影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与张爱玲、钱锺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有深交,长期以朋友身份担任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和顾问,张爱玲去世前将遗物(包括遗稿)交给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作者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书的叙述,书中涉及的大量细节不仅还原了宋淇的一生,披露了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了不少疑团和误解,也构建了一部“细节文化史”,使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华语文学、翻译、电影和大时代的一个侧影。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名人脸谱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名人脸谱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雷军一直有个梦,就是建一个受世人尊敬的企业。他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受人尊敬的企业,也在帮助别人实现心中的梦想。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公主坠入开封府

    公主坠入开封府

    三个天上的仙子因为历劫转世投胎到人间,七公主的一次调皮让三人错误投到了现代,时空仙女只好冻结了北宋的时间来等待三位公主。三位公主顺利的穿到了北宋,由于闫君的干涉,三人是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的,被鬼才收做徒弟,学艺下山后,三姐妹因为救济灾民来到了陈州,终于先后遇上了命定的三位星主,而襄阳王的阴谋近在眼前,为了阻止他,公主会做出怎样的事情呢?
  • 泪奔你的罗曼史

    泪奔你的罗曼史

    火辣天蝎女与两小无猜双鱼男、柔情似水水瓶男、表里不一巨蟹男、瞬间炸毛白羊男、人见人爱天枰男的爱恨情仇
  • 腹黑冷王废材妻

    腹黑冷王废材妻

    【后续章节请看本人另一本书】夜若即,冷静沉着,机智过人,倾国倾城,前世被渣男所祸害,一朝穿越,化身废材五小姐,且看她如何扭转风云,今日的我任你践踏,明日的我,你高攀不起。墨迹,人前就是一位万年冰山,人后……还是冷,可为啥,到了她这儿就化身为腹黑狡诈的老狐狸了,哦不,是妖孽的狐狸。夜若即:智商不够,求下线!小剧场:某日,夜若即扶着酸疼的腰,咬牙切齿地对一脸餮足的某男说:“你不是断袖吗,昨晚是怎么回事,不行我要退婚!”某男一脸委屈:“你忘记昨晚你是怎么强上了人家的吗?”夜若即“……”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健康,不喜勿入坑。
  • 爱上你不算晚

    爱上你不算晚

    无论你是否爱我,都无法阻止我竭尽所能哪怕是用生命来守护我对你的爱。他怎么可以这样对她,她是他的小狗小猫吗,高兴时过来抚摸一下,不需要时把她晾在一边。她是卑微的女佣,怎么有资格去奢望他会爱上她,她该庆幸她还有可以被他利用的价值,其他人还没这个荣幸呢。她快要死了吗,身体上的剧痛慢慢地被寒冷吞噬了......
  • 暗夜乾坤

    暗夜乾坤

    李风,一个倒霉的主角,血影,被毁灭异世界引导者,李风陷入一系列事件当中,随之而来的还有异界的入侵,道教,儒教,佛门,基督教。。。。。。暗流涌动
  • 逆世武尊

    逆世武尊

    王恒还是王恒,只是灵魂天赋怎么也不是那么高,当年的聪明伶俐哪里去啦?十年如故,该如何进步,该如何更近一步,看他融合灵魂,天赋暴增力量无敌,都是灵魂惹的祸.......
  • 异能纵意花丛

    异能纵意花丛

    我是不流氓,只是想做一个流氓,无双平台的出现,让我这个并不专业的流氓在流氓的道路将会越走越远
  • 末世创神录

    末世创神录

    刘小天:我说,灭世啊,你到底有多剑。灭世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最剑。没谁比我剑。我能一剑灭神皇,刘小天:好,你果然是剑中之剑。
  • 冷王霸爱:大龄丫鬟

    冷王霸爱:大龄丫鬟

    一朝穿越,让在现代人人称颂的菜馆女老板,变成了某个美艳妖娆男人的细作。她当细作的同时,也成了某位冷漠残酷的王爷府上最大龄的丫鬟。当丫鬟就当呗,谁知这妖娆的男人还让她去给冷漠残酷王爷最宝贝的侧妃下药!若是那个冷漠残酷的王爷发现了,她还有得活?而许久后的一日,这位冷漠残酷的王爷却附身在她的耳边,幽幽地道,“灵瑞啊,既然你助本王的侧妃怀上了别人的孩子,那你也应该好好听话,给本王生一个孩子啊?”而这幽幽还带着一丝阴森的语气,便让俞灵瑞一颤,“你该不会是想……”于是,这冷漠残酷的王爷又一次期身而上,而她却不知他如此待她,只是因为她心里装着别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驭夫:家有富贵妻

    驭夫:家有富贵妻

    她光芒四射,高调示人,得到皇上亲自赐婚,嫁给了她最欣赏的男人,得到的却是洞房花烛的冷漠以及妾侍的打压。门庭败落,妾侍上位,她郁郁而终,看尽人情冷暖。重生后,她会如何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