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0300000027

第27章 朋友使吾道不孤

孔子在此处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另一处还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都在讲快乐并不遥远,它会自动呈现,主动呈现。有的事情看起来好缥缈,其实只要诚心寻求,自然会实现。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孔子此话深得我心,像我长期埋首书斋,最值得高兴的事莫过于三:

一、与家人在一起。

二、出新书了。

三、出了新书可以走出书斋玩玩,看朋友去!

与其让朋友来看我,不如我主动去看朋友,这样就少了一分等待的痛苦,多了一分邂逅或重逢的惊喜。

孔子在此处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还在另一处说:“德不孤,必有邻。”都道出了人生一大境界,那就是与朋友在一起。朋友使吾道不孤,不孤则吾道成矣。

人生有千爽万爽,最爽的一件就是与朋友在一起。具体而言,其爽有三:

一是自家高兴。见了朋友与其说高兴他,不如说是高兴自己。借朋友而高兴,因朋友而更高兴。

二是高兴朋友。好朋友如春风,春风一吹,柳舞花也舞。作为柳的他,与作为花的我同沐春风,兼有摇摆之姿,滟滟之态。孟子所说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就是这个意思。

三是高兴全世界。好友聚会之时,天地有情,人生有意,全世界都眉花眼笑,让可爱的人更可爱,让可恶的人也不再那么可恶。

与朋友在一起有如此三爽,孔夫子忍不住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哪是问句,分明是一句赞叹,一句由衷的肺腑之言。孤家寡人、众叛亲离的人为什么死得早,死得快?因为他们不爽呀。人一爽命就长,而一个人是不够爽的,为了避免孤独死,我们必须合群,与朋友在一起,选择一种富含亲和力的生活。

鲁迅当年失意,独居北京,孤独得要死,他住的地方是个小院,我去看过。小院外面长了两株枣树,鲁迅名著《野草》中的名篇《秋夜》就是写这两棵枣树的,鲁迅写道: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说话与孔子一样,爱讲大白话。那么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原来鲁迅从这两株枣树悟出了一些人生道理。鲁迅当时孤独得要死,天天看,天天看,有天忽然看见原来墙外的枣树是两株,而不是一株。

一株枣树构成生命,两株枣树相映成趣,构成希望。

鲁迅从这两株枣树身上看到了希望,不久就把老妻老母从老家接来了,又广交朋友,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这就是“鲁迅的枣树”给我们的宝贵启迪,其核心要义为:

人不能自己找孤独,树都要与树在一起,人肯定要过群体生活才爽。

耶稣基督因为先知约翰的接引,在旷野大彻大悟,毅然抛弃了犹太教士苦修终生的做法,重新回到人群中,为人们宣讲上帝的爱心与旨意,很快赢得了一大片信徒。

也许有人要反驳我,佛陀当初在菩提树下那一悟,当时就他一个人,这又当作何解释?

这是因为:

一、佛陀当时已达到圆满境界,天地万物都是他的朋友。用中国道家的话说,佛陀当时“天人合一”,怎么能说是一个人呢?

二、佛陀当时就坐在菩提树下,佛陀的菩提树与鲁迅的枣树一样,都足以让有慧心慧眼的人唤醒慧力,当下就觉悟。

三、就算佛陀当时在一片没天、没地、没万物的空无之境中,他还有自己作朋友,他看自己就像看一道门、一扇窗户,里面外面都是世界,足以觉醒来者。

事实上佛陀觉悟后也像耶稣离开了旷野一样,他离开了菩提树,回到人群中传道。于是才有了今天我们有幸看到的诸多传世宝典。

孔子与佛陀、耶稣都是伟大人物,在孔子看来,生命太简单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觉悟寻找快乐。

觉悟从哪里来?觉悟从旷野来,从菩提树下来。人人都有自己的旷野,人人都有自己的菩提树。

快乐从哪里来?快乐从人群中来。

在此,快乐是一个成全觉悟、实现觉悟的过程,因此,没有快乐就没有真正的觉悟。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讲与朋友在一起可以互相印证、互相觉悟,从而大家都快乐。

孔子在此处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另一处还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都在讲快乐并不遥远,它会自动呈现,主动呈现。有的事情看起来好缥缈,其实只要诚心寻求,自然会实现。

从前有个人喜欢一个女孩子,把她当成古典诗赋中的女神来顶礼崇拜。他爱她而她不知,仿佛鸿雁飞过秋水而秋水不知,于是不能不感到苦闷与绝望。但他从不放弃,一直去讨好这个女孩子,终于有一天女神翩然来到了他的身边,鸿雁得以嬉戏秋水,两情相悦。

希腊七贤之一的阿那哈斯曾问过一位种葡萄的人,一棵树上有多少果实?那位种葡萄的人答不出来。

阿那哈斯告诉他说:至少有三种。一种是快乐,一种是痛苦,一种是糊涂。

要想种出快乐的葡萄,我们就要做快乐的园丁。那位种葡萄的人连自己种的是什么葡萄都不知道,肯定品尝不出葡萄真正的滋味。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有句传世名言: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钟”就是钟爱,“我辈”就是朋友。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我的情爱我所爱,这正是我们该做的事,正是我们的人生。

竹林七贤放浪形骸,孔子温柔敦厚,其人生主旨都一样,都是快乐主义者。

我有一联诗:

放浪形骸诗与酒

温柔敦厚花近人

此诗被很多朋友喜欢,我自己也觉得不错。并不是说写得好,而是说它道出了一种人生态度。

太简单了,太好了,太美了,原来人生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寻找快乐。

寻找快乐就是寻找自我,就是寻找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同样地,到远方去看朋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生总是充满期待,期待落空就会失望,期待实现就会高兴。为了自己实现期待,就不要去等,而是主动去找朋友。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同时也在说:“到远方去看朋友,不亦乐乎。”

远方并不远,它就在眼前。人生有很多爽事,最爽的一件就是与朋友在一起,因为人天生厌恶孤独,喜欢过群居的生活。悠然自得的独处也是群居,因为这时我们心中有朋友,以天地万物为至友,以自己为老友,所以独处也不孤独,越是独处人生越丰富。

等待朋友

图中的美女在等待她的情人出现。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说的“朋”当然也包括男朋友与女朋友。等待使朋友成为朋友,等待而不出现使朋友成为回忆,有等待有出现使朋友不仅仅是朋友。

鲁迅的枣树

鲁迅在《秋夜》中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另一株也是枣树。”鲁迅从枣树悟出了连树都要和树在一起,何况人。于是改掉了自己孤僻的习惯,重新与家人朋友过正常的生活。

孔子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时要人们也别忘了身边的朋友。好朋友不分彼此,不分远近。

佛陀仰望菩提叶

佛陀在菩提树下的那一悟,使他走出了菩提树。走时他仰望菩提叶,好像是告别了很多年的老朋友。

孔子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也包含“目送朋友远去”的意思。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相忘于江湖”。只要有所得,可以得道而失人。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元好问则在其传世名词中写道:“问世间情是何物?让人生死相许。”二者都是讲“情”对于造就人有着巨大作用。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充分表明孔子主张“有情人生”,是一个真正的快乐主义者。

同类推荐
  • 经典思维50法

    经典思维50法

    本书选择了五十种经典思维方式,阐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强调了正确思维的重要。
  •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说:“且无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讲水的积累要多(指聚为海),才能使大船浮起来,才能使大鱼飞起来。庄子这话的意思就是我先前讲的人要获得自由,就必须多多地积累包袱。包袱不够多,你就舍不得扔。当包袱多来压得你喘不过气,你就会一股脑儿全扔掉。所以,朋友,现在你正在做的无用功尽管做下去,迷途还不远时,你会走下去,因为你还能看见身后的熟悉地方,还心存侥幸。当迷途已远,身后不见了熟悉的地方,眼前只见深渊,这时你才会下了决心一定要回去。你回得去吗?你回得去。任何时候只要你倾听心灵,就会有感动、有启发、有指引。
  • 不过是向死而生

    不过是向死而生

    死亡令人恐惧,死亡的思考扣人心弦。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必经的“生命最后的成长”。在死亡深处,这个世界的“意义”才开始像泉水一样向我们涌现。柏拉图将哲学称为“死亡的练习”,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师对死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思考。在这个物欲横流、自我迷失的年代如何权衡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如何面对人生的得与失、如何应对命运的无常、如何把握近在咫尺的幸福、如何坦然的面对生与死的考验。迷茫之时思想上得以净化与升华、灵魂得以慰藉。
  • 存在即关系

    存在即关系

    你所能见到的都是不真实的,只有你所感悟到的才有可能是真实的——这肯定是宇宙中最为奇怪的事情之一。
  •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某人渣的第三新东京生活录

    某人渣的第三新东京生活录

    曾经我也是一个节操满满的好青年,直到我遇到了十万红白既然已经崩坏向了怎么能仅限于暴君和补完要崩就要崩的彻底!位面扭曲设定崩坏神马的不必在意!11男必须死!只有慎二得救我不甘心啊!以上PS:感谢支持,如有不适请使用右上角红色救生舱。PS2:投票决定剧情走向神马的我完全不知道……PS:自古更新是大敌……
  • 婆婆来了:玫瑰与康乃馨的战争

    婆婆来了:玫瑰与康乃馨的战争

    何琳本来是个单纯可爱的北京女孩。家境优越,每天没心没肺地瞎欢乐,直到她爱上了王传志。王传志来自五个孩子的农村贫困家庭,高大英俊,可靠上进。传志住进了何琳陪嫁的三层小楼,幸福的生活一眼望不到尽头,直到婆婆来了……
  • 逆星界

    逆星界

    诸天万界,数万星辰,百族林立。少年青木释,身负太阴,太阳两大极限星辰之力。看他如何逆乱星河,成就混沌之主。(阴阳起,天下乱。)(主角比较冷酷,且一言不合就杀人,心脏不好的小朋友,千万不要看。)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平回纪略

    平回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珠之前世今生

    灵珠之前世今生

    远古之巅,众神凋落,神秘少女于异世苏醒,身怀异宝,却前尘尽忘。九天之上,芳华梦落,是否生死轮回中早已冥冥注定?亦或当天空变成血红色,当她遇见他……是否能改些那些所谓的命中注定?
  • 异能者们:弑生者之战

    异能者们:弑生者之战

    与往日作品有别,本书将异能,悬疑,推理,校园,爱情等元素融合。旨在为大家展示一个不同的异能世界。本书主要讲述几位学生与暗黑势力斗争过程中的成长故事。
  • 河山无罪

    河山无罪

    三年前被他一剑贯心,三年后卷土归来。她执着于找寻真相,而他传令麾下,见到顾泠格杀勿论。她机关算尽,却只为靠他更近,而他却恨她入骨,百般刁难。追爱本就艰难,还总有人横插一脚——“你不珍惜她,那就交给朕来宠。”“丫头,你要自己跟本座走,还是让本座把你敲晕了带走?”“顾泠,为师要你在这坟前立誓,永世不再踏入大越一步!”九万里锦绣河山,看她排空御气寻爱回归。
  • 魔帝狂妻:废柴七小姐

    魔帝狂妻:废柴七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叱诧风云的特工之王,带着自家异能妹妹,睡了一觉,便奇葩的穿越到了一个废柴小姐身上。再次睁眼,星眸初起,锋芒乍现,她己不是她。身怀异能空间,医毒无双,神医也要靠边站;人人做梦都想得到的神兽,却主动跑过来求契约;好吧,看你这么诚心,姐就收了你!天才很牛掰?一炉丹药,废柴也能变天才!百万雄兵很可怕?连我的手下一个人都打不过,怎能谈得上可怕!可身边这个妖孽美男是怎么回事?不仅斩她桃花,还断她桃运!某妖孽眯着狭长的凤眸,半解衣衫风情万种,“娘子,睡了为夫这么久了,准备什么时候给为夫一个名份呢?”“……”她什么时候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