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1100000015

第15章 飞箝第五(1)

“飞”,即飞扬,褒奖;“箝”,是指箝制、控制。所谓“飞箝”,陶弘景注释曰:“飞,谓作声誉以飞扬之;箝,谓牵持缄来令不得脱也。言取人之道,先作声誉以飞扬之,彼必露情竭志而无隐,然后因其所好,牵持缄令不得转移。”所以,本篇主要讲述的是通过言辞控制人的权术。而只有对某个人摸透了,才能掌控他、使用他,这就需要“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即知道怎样运用褒扬之词有意识地去给予肯定和赞许,以博得对方的欢心,取得信任,待其情志暴露无遗时,进而钳制、掌控对方,使之按照我们自己的意图行事。由此可知,“飞”是为了“箝”。

原典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璧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箝之,其事用抵巇。

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岨崄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乃以箝求之。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飞箝之缀也。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而从,可箝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译文

凡是审度人的权谋智慧,衡量人的才干,都是为了征召远近的贤人志士来为己所用。要想创造有利形势,干一番大事业,必须先考察自己所拥有的人才队伍,看他们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是否一致,他们是否说的是真心话,是否具有高超的权谋与韬略,还要决断关系国家安危的计谋,排比自己队伍里亲疏远近的关系以决定可重用的人物,安排好这些之后再权衡形势来谋图大事。对于那些可以匡正裨补我们决策的人,便加以征召,加以聘请,加以任用。可以对他们使用钩持钳制之类的言辞,大加飞扬赞誉而探知其情志并钳制住他们,使他们为我所用。钩持钳制之类的语言是一种游说辞令,时而相同,时而相异,大开大合,不妨用捭阖之术来驾驭。对于那些用钩钳之辞也不能说动、控制的人,就用“重累术”来制服他:或者先把他征召来,而后用忧患、危难之事反复试探、胁迫他;或者先反复试探、胁迫他而后再造舆论来诋毁他。或者用胁迫术来加以诋毁;或者用诋毁术来加以胁迫。总之,在飞箝术的具体运用上,或者用财物、宝石、珠玉、璧帛、美色等来引诱收买;或者依据他的才能摆出或收留或不收留的样子来控制;或者暗中访察其言语、行为中的漏洞来威胁他,这时便要配合运用抵巇之术了。

若要将飞箝之术用于治理天下,一定要先审度君主的权谋,衡量他的才干,观察天时是否宜于我们的行动,掌握地形的宽窄、山川的险阻和平易是否对我们有利,看人民财富的多寡,在与诸侯之间的外交上,看与谁亲近、与谁疏远,与谁友好、与谁敌对。要摸准君主的心意和愿望,了解他的好恶,然后针对他所重视和关心的问题进行游说,并用飞箝之辞钓知他的喜好所在,再用“箝”的方法控制住他,让他按照我们的决策去办。若要对君主以外的人用飞箝术,就要先衡量对方的智慧和才能,权衡他的实力,审度他的气度仪表,抓住他的喜好弱点去迎合他、随顺他,用飞箝之术协调他与我们的差距,用我们的意图去开导、启发他,这就是飞箝之术控制人的妙用。总之,对人使用飞箝之术时,要先用赞扬、称颂的空话去赞誉对方,使其昏昏然引我们为知己,对我们敞开心扉、吐露实情,然后利用的对方弱点把对方牢牢控制住,以探究其言辞,摸准其心意。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钳制住对方,想使他合纵就合纵,想使他连横就连横;可使他向东,可使他向西,可使他向南,可使他向北;也可以使他一反旧策,或恢复旧策,即便是恢复了旧策还能再让他执行新策。无论怎样做,也脱离不了我们既定的准则。

以史为鉴

无盐女貌丑有良谋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曾经一度荒废国政,耽溺于女色,亲小人而远贤臣,眼看齐国在他的统治下日渐走向衰落。

正当满朝文武百官拿齐宣王无计可施时,一名奇女子挺身而出,巧言进谏,从而挽救了齐国的危乱之局,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丑女钟离春,又叫钟无艳,齐国无盐邑人。其父曾做过齐军基层军官,无盐女受父亲的影响,自幼不爱针线,喜耍枪棒,并习《易》术。虽出身寒微但聪颖好学,有济世匡时之才。

齐宣后钟离春这一天,齐王又在后宫大肆宴乐,突然门卫来报:“禀大王,有一丑女求见。”齐王漫不经心地问道:“那丑女有何事啊?”“回大王,她自称无盐女,愿到后宫当嫔妃,侍奉大王。”“啊?”齐王十分意外地抬起了头,“寡人后宫佳丽无数,美女如云,个个都是万中挑一,丑女何德何能来充我后宫?哈哈……”

在场的一众官员也陪着齐王大笑,唯独上大夫淳于髡没有发笑,他对齐王说道:“一个丑女竟主动提出要进宫为妃,是否有什么来头?大王不妨宣她进宫,看个究竟,她若真是无理取闹,再罚她也不迟。”齐王听从了淳于髡的建议,宣无盐女入宫觐见。

无盐女在堂下刚刚站定,在场诸人便不由得暗暗发笑。只见她稀疏的黄发高挽头顶,大额头,深眼窝,高鼻梁,紫唇掩不住两颗大门牙,确实丑得不成样子。齐王一见,也不由得心生厌恶,正要挥手让她退出去,淳于髡发话了:“无盐姑娘有何德何能要来充大王后宫呢?”无盐女定睛细察此人,见他士帽宽衣博带,心中对他的身份便猜出了八九分,开言问道:“先生又有何等资格来代表大王问话?”“本人乃上大夫淳于髡。”“哦,原来是曾以隐语谏王的淳于大夫。民女不才,也想以隐语来匡君谏主。”淳于髡一听无盐女也要以隐语谏君,十分感兴趣地说道:“本大夫领教了!”宣王也来了兴致,说道:“那么就将你的隐语之术为我表演一下。”

无盐女点了点头,只见她扬眉切齿,两臂向前挥舞了四下之后,猛拍膝盖,喊道:“危险了!”一连四声。

齐王面对她的表演,茫然不知所谓,众人也各把目光投向了淳于髡。淳于髡会意,试探着说道:“远望边邑,切齿佞臣蔽君……咳,还是请姑娘自己给大家解释一下吧。”无盐顿首道:“大王赦我一死,我才敢言。”

宣王说:“赦你无罪。”

无盐正色道:“扬眉举目是替大王观察烽火台的变化,切齿是替大王惩罚不听劝谏的人,挥手是替大王赶走阿谀进谗之徒,拍膝是替大王拆除专供游乐的渐台。”

“那么你的四句‘危险了’又是什么意思?”齐宣王接着问。

无盐从容不迫地回答道:“秦国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国势日渐强大,不久将出兵函谷关,与齐交战。大王内无忠谏之士谋政,外无良将把守边疆,国家处境危急,你毫无察觉,这是第一个危险。大王连年大兴土木,高筑渐台,聚集金玉珠宝,百姓日渐穷困,怨声载道,这是第二危险。忠义之士,避居林泉;奸诈之徒,立于朝堂,想规劝你的见不到你,你每天听到的都是阿谀奉承之声,这是第三个危险。大王每天沉浸于酒色之中,只图眼前享乐,不顾他日之患,这是第四个危险。有此四大危险,国家可谓危如累卵,所以今日我冒死进言,倘蒙听纳,虽死无憾。”

齐宣王听罢,觉得这位丑女出言不凡,敢言文武百官所不敢言、不能言,不禁深受触动,慨叹道:“假如没有无盐之言,寡人不得闻其过也。”遂以车载无盐进宫,要立她为王后。无盐摆手道:“大王不采纳我的劝告,怎能容纳我这个丑女?”于是宣王便立即按照无盐女的劝告,停建台,罢女乐,退谄谀,广招天下忠谏之土,以田婴为相国,以孟轲为上宾,齐国从此大治。

从这个经典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一开始无盐女就以其貌丑而出奇制胜,博得齐宣王的召见。继而用隐语来捭阖之,其意若隐若现,引人深思。待接触到问题的实质时,又灵活运用抵巇术,指出国家目前存在着的四大危险,强调必须抓紧治理,才能转危为安。以此来说服打动了齐宣王,从而使进谏获得了成功,这正是对飞箝术出神入化的运用:或用捭阖术驾驭钩持箝制之类的言辞,或用抵巇术为国谋划、抵塞漏洞,最终取得极强的说服效果,箝制住对方,达成了目标。

齐桓公不计私仇用管仲

管仲,名夷吾,是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然而,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是与鲍叔牙知人让贤的高风亮节、齐桓公不记前仇的宽宏气量分不开的。

管仲与鲍叔牙年轻时就是好朋友,彼此都很了解。公元前687年,齐襄公不理朝政,荒淫无道,以致民怨沸腾,国家大乱。为了避难,鲍叔牙随公子小白流亡莒国,而管仲则随公子纠逃往鲁国。不久,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后在雍林被杀,齐国君位一时空缺。

公子纠和小白听到这个消息都急于回国争夺君位。管仲认为,莒国离齐国的都城要近一些,如果小白先到,争夺君位就没希望了。于是管仲带了一支精兵,埋伏在莒国通往齐国的必经之路上。不久,有一队车马急驰而来。管仲估计是小白来了,忙驾车上前参见,乘小白答礼而无防备的时候照小白射去一箭。小白“哎呀”一声,倒在了车上。管仲见大功告成,便策马飞驰而去,并以为小白必死无疑,就放下心来,带领公子纠不紧不慢地向齐国进发。其实,这一箭恰巧射在了小白的衣带钩上,小白知道管仲箭法厉害,急中生智,应声而倒,还咬破舌头,口吐鲜血,装死骗过了管仲。待管仲离开后,他急忙同鲍叔牙抄近路返齐,昼夜兼程,抢先赶回齐国都城,登上了君位,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遂命鲍叔牙为统帅,以讨伐公子纠为名向鲁国进发。鲁庄公在齐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只好按齐国提出的要求,杀了公子纠,将管仲囚禁引渡回齐国。因鲍叔牙辅佐有功,桓公准备拜他为相,但鲍叔牙推辞不受,并极力举荐管仲。他说:“我有五点不如管仲:对民宽和,使民富裕,不如他;治国严谨,不失国家主权,不如他;团结人民,使百姓心悦诚服,不如他;制定礼仪,使人人都能遵守,不如他;临阵指挥,使将士勇往直前不如他。”鲍叔牙恳切地指出:“主上如要建立霸业,非管仲的辅佐不可。”桓公本来要报管仲一箭之仇,但听了鲍叔牙之言后,决定起用管仲,并在堂阜这个地方亲自给管仲解开了镣铐。

管仲受任为大夫,主持国家政务。但他出身贫贱,朝中贵族豪门和功臣宿将很多,他怕不能服众,便把这个顾虑告诉桓公,于是桓公封他为上卿(百官之首)。过了一段时间,国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桓公问他原因,管仲回答:“手中无钱不好办事,所以不能使国家富起来。”于是桓公把税收赐给他使用。又过了一段时间,国家还是没有明显的好转,桓公又问原因,管仲说:“我不是你的近亲,对公族的一些事情不好处理。”于是桓公尊称他为仲父,且号令全国不准直呼管仲的名字。

管仲有了号令百官、掌握财政、处置贵族这三个特权,便无后顾之忧,放手大胆地主持起国政来。

管仲的才干之所以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齐国强盛作出贡献,就是因为鲍叔牙对他的了解、信任和推崇。管仲曾说过:“我以前贫困的时候,曾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每次分红我总要多分一些,但鲍叔牙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家里穷。”又说:“我帮鲍叔牙办事,但往往没有把事情办好,鲍叔牙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是没有碰上好机会。我曾三次做官,而三次被撤职,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干,他知道我是没有遇上大显身手的时机。”管仲回想起自己走过的道路,万分感激地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在管仲为齐的上卿以后,鲍叔牙一直心甘情愿地在他手下工作,接受他的领导。所以,天下称赞管仲才能者少,而称赞鲍叔牙让贤者多。

飞箝术其实是一种制人之术,“制人”又可分为两种:一是识人为己所用,这是国君与谋臣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另一种就是利用对方的弱点将其铲除,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在此鲍叔牙、齐桓公便是运用了前一种——“度权量能”,识人为己所用。而且,齐桓公不因一箭之仇而心怀怨恨,其胸襟实在宽广,同时又能听取鲍叔牙的意见将管仲封为相国,更是难能可贵。飞箝术强调“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箝之”,这不正是对飞箝术的灵活运用吗?后来管仲一心一意辅佐齐桓公,改革变法,励精图治,最终使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商界活用

约翰逊投其所好拉广告

约翰逊是美国《黑檀》月刊的主编,有一次,他想要拉到森尼斯公司的广告。但当时,该公司的首脑麦唐纳却是个极其精明能干的人。

一开始,约翰逊就先写了一封信给麦唐纳,要求和他能见个面,并谈谈森尼斯公司的广告在黑人社会中的重要性。

麦唐纳当即回信一口拒绝了:“来信已经收到,不过我不能见您。我并不主管广告。”

约翰逊可没那么容易就打退堂鼓,他又写了封信给麦克纳,问:“我可不可以拜访您,谈谈在黑人社会进行广告宣传的政策。”

麦唐纳这次回信道:“我决定见您。不过,要是您想谈让我在您的刊物上登广告的事,我立刻就结束会见。”

约翰逊在这次见面前翻阅了一下美国名人录,发现麦唐纳是一位探险家,曾到过北极,时间是在汉森和比尔准将于1909年到达北极后的几年间。汉森是黑人,并曾就自己的经历写过一本书。

约翰逊本能地觉察到这是个可以利用的条件。

于是,他找到了汉森,请他在自己买的书上签名,以便送给麦唐纳。此外,他又想起汉森绝对是己方写篇文章的好题材,由此,他从还未出版的《黑檀》月刊中抽去一篇文章,而代之以介绍汉森的一篇文章。

当约翰逊走进他的办公室时,麦唐纳的第一句话就是:“看到那边那双雪鞋了吗?那是汉森给我的。我把他当作朋友,你看过他写的那一本书吗?”

“看过,”约翰逊回答,“凑巧我这里有一本。他还特地在这本书上签了名。”

麦唐纳接过来翻着那本书,显得非常高兴。接着,他又说:“您出版一份黑人杂志,在我看来,黑人杂志上就该有一篇介绍像汉森这样的人的文章才对。”

约翰逊对他的意见表示赞同,并将一份7月份的杂志递给他。然后告诉他说,创办这份杂志的目的,就是为了宣传像汉森这样克服一切障碍而达到最高理想的人。

这时,麦唐纳合上杂志说:“我看不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在您的杂志上登广告。”约翰逊最终如愿以偿。

同类推荐
  • 理性的陨落——在课堂上被歪曲的尼采和叔本华

    理性的陨落——在课堂上被歪曲的尼采和叔本华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 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逻辑是什么、为什么男人更要讲逻辑、逻辑怎么个讲法、控制自己的非理性、理清话语中的概念、怎样的论据才可靠、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严密的推论等。
  • 聆听大师丛书(套装共7册)

    聆听大师丛书(套装共7册)

    胡适一生,涉及了大量的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言论,其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朴实无华。兼具了可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聆听大师胡适》系列以独特的视角,从人生、治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入手,在胡适作品中精选出能够代表胡适思想的篇章,收录图书:《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等七册。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这本金开诚主编、陈长文编著《纵横家与“合纵连横”》,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王妃Madam

    王妃Madam

    凝雪:你是谁?知不知道绑架警察要坐多少年呀?不想活了是吗?天麒:什么是警察?凝雪:.....天麒:如果你乖乖的不反抗,我可以考虑把你留在身边做贴身丫鬟.凝雪:尼玛,你是活腻了,赶紧把我放了,小心我告你妨碍司法公正!
  • 斗破苍穹之回最初越巅峰

    斗破苍穹之回最初越巅峰

    主角萧炎,重回当初还是废柴时,群英会站,再战苍穹,斗帝不是最高境界,再寻大陆,再创巅峰。
  • 羽落之泪

    羽落之泪

    八岁的一次邂逅,两人形影不离。樱兰沫雪的出国,让南宫朴夜痛苦不堪!他等了她八年!只为遇见她。爱一个人,不需要表达,只需要守护!可惜,回来的她不像以前那么亲热的叫“夜哥哥”了,她与他生疏了。她的性格也变了,许多东西都变了,唯有不变的,只有他的真心与她身边那么多的追求者。所谓“追妻之路路漫漫!”少年,努力吧!
  • 男人闪远一点

    男人闪远一点

    为什么她每次约会一定会下雨?为什么一下雨她就出状况,变得很狼狈?她这一狼狈,男人看了只想跑,不想再赏她一次机会。呜……雨神是太爱她,还是太喜欢跟她过不去?哪个男人来救救她啊……女人梨花带雨的模样有多惹人怜惜?蒲邵易以前没见过、不知道,但遇见乔羿丝后,他发现她哭得那么惨烈的狼狈模样,竟让他很感兴趣,很受吸引。听她说她很没恋爱运,约会最多不超过五次就被男人甩了,所以老是处于失恋状态。感谢老天让她的恋爱运这么差,感谢那些男人没眼光,才会让他有机会追求她……
  • 卓越

    卓越

    本书提炼出卓越管理者的26个智慧,深刻剖析了大量成功案例,以独特见解涵盖了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 花轿

    花轿

    小说《花轿》是继《红盖头》的续篇,它秉承了上部的乡土风格,由于时代变迁,又赋予了它更多沧桑厚重之感。寡妇、大宅院、历史的沉浮,组成了大时代下的逆境行舟。作者用不屈服的笔触写着女人的无奈与彷徨,写着女人在绝处逢生之时的点滴希望。作品描述了一个百年家族,五代人的命运兴衰,如一棵枝干繁密的老树,周而复始地花开花落。只有翠莲,这个顾家的掌舵人,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老宅,见证着流逝的时间在老树上刻下的一个又一个深痕。
  • 梨花落雨尽芳休

    梨花落雨尽芳休

    她,男权社会的一代女帝,9岁登基,无尽荣华的背后,又是何等心酸?他,女帝治下的首任丞相,14岁拜相,惊才绝艳,风华无双,甘为人臣又是所为何故?风起云涌,当他乱世称霸,问鼎天下之日,她,又该何去何从?
  • 简明中国戏曲史

    简明中国戏曲史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元代杂剧、南戏、明代戏曲、清代戏曲、昆曲的消歇与京剧的诞生及中国历代戏曲作品选辑等。
  • 不理想恋人

    不理想恋人

    为了改善家境,何孟芸向来是工作摆第一、感情放一边,在网络认识的拉丁情人,是她枯燥生活中仅有的浪漫。帮公司努力得到阿根廷的订单后,她立刻争取出差机会,除了多赚点薪资,也为了一圆那网恋的梦想。她的拉丁情人确实热情如火,令她深觉这生已无遗憾,谁知他正是下订单的大老板,早预谋要扣留她在阿根廷,她的一切,都被他掌控在手中,这下美梦变恶梦,她还想回家,怎能就此滞留不归?身为阿根廷望族之后,狄亚戈深受其利以及其害,人人贪图他的财富权势,他渴望的纯爱似乎永远不会来。认识地球另一端的何孟芸后,他发现她正是自己渴求的,为了真正拥有她,他刻意布局,让她来到阿根廷,只是绑住了人,却绑不住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做好在职每一天

    做好在职每一天

    本书主要从员工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考虑员工的问题,不仅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员工为什么要用心工作,还结合职场的实际案例,从态度、责任、主动性、热情、高效、学习等方面阐述了员工要如何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有助于员工调整心态,振奋精神,重新找回对工作的激情,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