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3600000066

第66章 霸经66多谋善断,奉帝都许

古往今来,许多成大事者都颇得“借一种旗号”号令天下的真传和实惠。吾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作为自己的政治优势。

——曹操

古往今来,许多成大事者都颇得“借一种旗号”号令天下的真传与实惠。众人皆知的春秋首霸霸主齐桓公就是通过了“尊王攘夷”的做法而获得其政治上、军事上的主动权。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又是运用这一谋略的经典示范。

曹操刚崛起时,天下主要势力各有优势,如孙策凭借长江天险而固守,刘备则凭借“光复汉室”的招牌而感召天下,在这种群雄并起的形势下,欲想谋求霸业,必须营造一种自已的优势来号令天下,曹操经过比较权衡,决定以“奉戴天子”作为自己的政治优势。

但是,曹操对此事看得特别慎重,因为先有董卓控制献帝这面“义旗”的失败,如何吸取前车之鉴?又如何采纳内部高参们的不同意见?对于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的决策,直接而严峻地考验着曹操的胆识和能力。

史载,曹操刚刚自领兖州牧,从事毛即对曹操说:“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又说:“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这些话,正合曹操之意。于是立即使从事王必到河内太守张扬处“借路”西去长安。张扬不听。当时正好袁绍任命的魏郡太守董昭因得不到袁绍的信任而刚离开袁绍,意欲经河内去长安,为张扬所留,董昭因说张杨:“袁、曹虽为一家,势不久群。曹今虽弱,然实天下之英雄也,当故结之。况今有缘,宜通其上事,并表荐之;若事有成,永为深分。”当时,曹操尚倚持于袁绍,而董昭竟能看出将来成功者是曹操而不是袁绍,亦可谓是善断大事而识人者。经董昭一点,张扬豁然明白,于是准许曹操的使者经过他的地盘而到长安上事,并表荐曹操。同时,董昭还以曹操的名义写信给长安诸将李催、郭汜等,并且到处打点送礼。

曹操的使者到了长安,李催、郭汜等以为关东军阀都想自立为天子,现在曹操虽有使者,但也不一定诚实,准备把使者扣留,以示拒绝。黄门待郎钟繇劝催、汜说:“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李催、郭汜听从了钟繇的意见,对操“厚加答报”。自此开始曹操便有使者通皇帝。

所谓“厚加答报”,其中最主要的是指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十月承认了曹操自领兖州牧的合法性,献帝“拜操为兖州牧”。

曹操得到拜授之命,立即写了一份《领兖州牧表》给献帝:文字不长,曹操竟充分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不忘皇恩,忠于汉室之心不变,以至不敢顾惜性命;第二,将戈帅甲,征伐不暇,都是顺天行诛,是符合你皇帝的意愿的,从而把自己的连年用兵的真实用心掩盖过去;第三,说愧对皇帝的恩封,深感功、秩不相称,怕别人讥笑,有点进退两难。这样的表章,既接受了授命,又出言得体,理所当然地得到朝廷的赞赏。

建安元年秋八月,曹操在许(治今河南许昌东),、谋迎天子,部属中的许多人觉得条件不具备,认为山东(亦称关东,泛指崤山、华山以东)未定,韩暹、杨奉居功自傲,暴戾恣睢,很难控制。荀或力排众议,劝曹操说:“昔晋文公纳周襄工,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白天子蒙尘,将军首倡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今銮驾旋珍,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人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哉!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这里,荀或据引历史,讲述了迎纳天子的好处,也指出了迎纳天子的紧迫性,若不马上决定,就来不及了;同时还给曹操戴了高帽,说他“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说明现在正是表现自己的最好时机,进而指明,此时迎纳天子是“大顺”、“大略”、“大德”之事。荀或、曹操在对待汉室这一重大问题上,本质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确出目“忠心”,后者则视或“权宜”。尽管如此,他们在即时迎纳天子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曹操接受了荀或的意见,立即派遣扬武中郎将曹洪率兵西迎天子,但‘‘卫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装苌奴据险,洪不得进”,此时,董昭已在天子身边,诏拜议郎。他又一次帮了曹操的忙。董昭考虑到杨奉兵马虽强,但比较孤立,便于笼络,所以再次以曹操的名义作书。这封以曹操名义发给杨奉的信中说:“吾(操)与将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今将军拔万乘之艰难,反之旧都,翼佐之功,超世无畴,何其休哉!方今群凶猾夏,四海未宁,神器至重,事在维辅;必须众贤以清王轨,诚非一人所能独建。心腹四支,实相恃赖,一物不备,则有阙焉。将军(指杨奉)当为内主,吾为外援。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董昭这封捉刀代笔信,颇具曹操风采,先把杨奉吹了一通,然后表示诚心联合,死生与共。据说,杨奉收到信后很高兴,对诸将说:“兖州(指操)诸军近在许耳,有兵有粮,国家所当依仰也。”于是表荐曹操为镇东将军,袭爵费亭候。

曹操得封以后,内怀潜喜,外诈谦抑,连上三表。三让而后就。

正当曹操积极谋划进驻洛阳以迎天子的时候,时局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本来是董承凭险拒操,但这时曹操突然收到董承“潜召”。史载,韩暹矜功专恣,董承患之,于是“潜召”操,操乃引兵进驻洛阳;进了洛阳,曹操当机立断,趁其他兵众大多在外之机,“因奏韩暹、张杨之罪,暹惧诛,单骑奔杨奉”。

这时张杨、杨奉之兵均在外,韩暹又跑了,洛阳城中兵势最大的就是曹操。他甚知如何利用天子,更知如何对付反对力量,因此当即依靠暴力夺取了权力。

献帝七月甲子到洛阳,八月癸卯封张扬为大司马,韩暹为大将军,杨奉为车骑将军,辛亥曹操自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前后不到五十天,汉天子便落到了曹操的控制之中。

与此同时,曹操在考虑当时有没有条件把皇帝移出洛阳,一时拿不定主意。他让董昭坐到自己身旁,问曰:“今孤来此,当施何计?”董昭回答说:“将军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五伯之功也。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僚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其多者。”董昭在这里分析了形势,进而鼓励曹操要行非常之事,就不要管那么多。董昭一番话坚定了曹操的决心,说:“此孤之本志也。”当时曹操怕杨奉兵精为累,董昭又为他作了分析:“奉少党援,将独委质。镇东、费亭之事,皆奉所定,……宜时遣使厚遗答谢,以安其意,说‘京都无粮,欲车驾暂幸鲁阳。鲁阳近许,转运稍易,可无县乏之忧’。奉为人勇而寡虑,必不见疑,比使往来,足以定计,奉何能为累曹操很钦佩董昭的分析,利用对方弱点,先安其意以成自己的大事,然后徐图之。这正是曹操之所长,因而立即遣使到杨奉那里,先给杨奉一粒定心丸;同时立即布置挟帝出京之事。八月庚申(公元196年10月7日),也就是在其自领司隶校尉的第九天,曹操趁诸多外兵尚无察觉自己的意图的情况下,按照原来的谋划,迅即“移驾”实是挟持)出洛阳,经冁辕(今河南偃师东南)而东,迁都于许。等到杨奉明白过来,已被曹操击败,他的大将徐晃也投归了曹操。

许县完全在曹操的统制之下。献帝别无所依,为了收拢曹操,到许之后,亲自到曹操军营,封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曹操原来袭爵是“亭侯”,现在新封是“县侯”。高了一个等级。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和混战,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是,乘乱起兵的大多数领导者,只有军事家的头脑,而很少有政治家的眼光。而只有曹操独具慧眼,清楚地认识到政治决策的正确与否,民心的向背是决定胜负的首要因素。因此他毅然接受了僚属们“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世之略”,把献帝迎接到自己的根据地许都。

曹操迁天子到许都,使皇帝摆脱了其他军事力量的控制,而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中。他清除异己,稳定袁绍。“冬十一年丙戌,曹操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

这时的曹操已开始走上最高的政治舞台。

同类推荐
  • 大魏靠山王

    大魏靠山王

    曹操道“某得子和,如鱼得水”刘备道“曹子和真小人,妄为汉臣”孙权“若大哥尚在,岂容你放肆”袁绍“尔可否留我妻儿性命”曹操在世之时,他为曹营第一大将,东征西讨。战功无数。曹操不在之时,他为靠山王。是大魏不倒的靠山。本书已签约,保证完本。请大大们多多投票支持。
  • 烽火江山录

    烽火江山录

    名剑俱坏,英雄安在,繁华几时相交代?想兴衰,苦为怀;东家方起西家败,世态有如云变改。成,也是天地哀,败,也是天地哀。对于这本书,编辑曾经劝我放弃,因为中间的几次断更签约是一件比较难的事。这几天我忽然想通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真正倾注感情的文字,不该为了别人而改变。所以不管有没有人看我会继续下去。用我的方式,继续下去
  • 大明牛魔王

    大明牛魔王

    一个牛魔王回到明朝会发生些什么?他和崇祯平起平坐。他让大明在锦衣卫,东西厂之外又多了一卫。他不喜欢忠臣,最喜欢贪官,最大的爱好是和当官的抢老婆。他的情人是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他是皇太极的克星,见他一次必然倒霉一次。他很丑,但是却是秦淮八艳心慕中的情人。他大明整个的带入了一个魔化的时代,更是大明娱乐業界的帝王。他不是皇帝,权利比皇帝还要大。本书非全架空,据史而写,起名是弱项,看看就知道了。
  • 三国之轩辕春秋

    三国之轩辕春秋

    赵家卫国喝:生前护国际,死后赴黄泉;痛饮孟婆汤,有缘轮回见;肩负大山命,励志救苍天!军马戎生半载,踏平羌胡异族,重组我泱泱华夏社稷!幽州:我之起点!草原:我来称王!中原:我来称帝!江南:我来统领!倭国:血屠报国!朝鲜:重新称臣!高句骊:跳梁小丑!三大帝国:北汉宣战!敢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我就是轩辕晨光,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武才”,论谋略,我不及孔明手指;论政务,我不及文若大贤;论武艺,更不如飞将奉先;惟独我的胆识,可以比天!天下一统!笑傲人生!青梅煮酒!名流青史!【小说内容皆为虚拟,切勿当真!】【搜群:365746178(三国轩辕春秋·书友群)→欢迎你的光临】
  •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伊人轻狂

    伊人轻狂

    她是遗世而独立的婷婷伊人,身上却背负着血海深仇。杀兄之仇不可不报,可是报仇的道路却困难重重。到底由谁来救赎这个美丽坚强的轻狂女子,是腹黑如他的南宫流,还是同样轻狂的五十岚?到底谁才是她的命中良人?
  • 谁在动我江山

    谁在动我江山

    穿越成太子不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吗?锦衣玉食,还是个准太子,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未来的皇位继承者。不过这个世界却不接受女太子。不得已,她只有女扮男装,从小活在不安中,做事小心警惕,生怕哪一天身份泄露……太子的追求是,苍天可逆,我的江山是我的,你的江山还是我的。
  • 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财富的创造

    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财富的创造

    本生动介绍了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意义的成功人士关于成长与成功的故事,以供典范。
  • 绝色三姐妹

    绝色三姐妹

    她是孤儿,冷漠无情,只对“亲人”展露笑颜,他是暗夜王子,残忍霸道,却早将真心许给她。她是神医,亦正亦邪,胆大包天却对他唯避不及,他是全能独裁者,强势崛起,只为抓住某个逃跑的人她是商界小公主,单纯天真,偶尔耍点小腹黑,他是阳光暖男却在意外之后化身撒旦欲治她于死地。三个姐妹,三段感情,共同演绎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爱恋。
  • 和睦和谐(中华美德)

    和睦和谐(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易经》中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也有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万事和为贵”、“和气生财”。随便一数,跟“和”有关的名言警句数不胜数。中国也提出“和平发展”之路。本书就是收录有关“和睦和谐”的故事,将“和”的思想发扬光大。
  • 财富迷城

    财富迷城

    财富会让人垂涎三尺,迷失本性,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道却不同。他不是重生,却有双重的身世。他,出身低微一次的意外成就了他身怀异能,有好的能力,还需要有好的机遇,财富不会自动上门。他为人仗义却又嫉恶如仇。他的财富是一路高歌猛进、风生水起。在这个财富的迷城里谁才会是真的主宰;谁才是迷城中的领路人!
  • 初恋的同桌是我男友

    初恋的同桌是我男友

    我很喜欢现在的我,也很喜欢过去的他。那他嘞,以后再说。
  • 彼岸花

    彼岸花

    夏茉禾,3岁丧父,9岁丧母,多年的生活,只因她们一句:“茉儿,一定要坚强......”15岁,在如花的年龄在那棵樱花盛开的夏天,就像是注定会伤心离开一样,她们如戏剧般奇妙唯美的相遇。笔,这样写下了她们的故事,契约的爱情,伤悲,绝望,舍弃在他们的感情中疯狂的蔓延。一个是她爱的人,一个是爱她的人,站在命运的分岔口,犹豫不决......“真的好累......枫,原谅我的自私......”“从现在起,我们毫无瓜葛......”“只要看着你快乐,我就很幸福了,所以,夏茉禾,你爱不爱我都没关系,只要你好好活着!”“我求求你,离开他,不要在纠缠他了,我真的好爱她,你知不知道?”四人的爱恋永远沉寂在纠结之中,转眼三年,时光飞逝,儿时的年少轻狂恍若云烟。樱花飞舞,阳光刺眼。她们不得不感叹:命运,真是弄人......
  • 魔法的研究室

    魔法的研究室

    在升到天空的大陆上,工匠之后的迪纳斯接到了帝都友人的邀请,加入了“实验魔法回路研究室”。魔法的“对应”,是什么?
  • 穿越:煜晨的小灵妃

    穿越:煜晨的小灵妃

    她因许愿来到这个星球,却被误认为成另一个女人。他一个温柔又霸道的王,徘徊在两个长得极为相似的女人,性格却截然不同。他会选择初恋为了名利碌而远离他,而又再度归来的她。还是相处了很久慢慢产生爱恋却浑然不知的她?三人之间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还是相处了很久慢慢产生爱恋却浑然不知的他